'新鄉故事:一場牧野大戰給新鄉留下了多少老地名?'

"

地名是歷史的“活化石”,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改朝換代戰爭——牧野大戰發生於咱新鄉地區,新鄉的很多老地名裡蘊含著姜子牙帶兵伐紂的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那麼咱新鄉市境內究竟有多少因牧野大戰命名的老地名,又有多少山崗、村落、河流流傳著牧野大戰的民間傳說?

"

地名是歷史的“活化石”,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改朝換代戰爭——牧野大戰發生於咱新鄉地區,新鄉的很多老地名裡蘊含著姜子牙帶兵伐紂的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那麼咱新鄉市境內究竟有多少因牧野大戰命名的老地名,又有多少山崗、村落、河流流傳著牧野大戰的民間傳說?

新鄉故事:一場牧野大戰給新鄉留下了多少老地名?

據新鄉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申法海的不完全統計,新鄉市區及周邊縣(市、區)約有43處地名與之相關。

"

地名是歷史的“活化石”,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改朝換代戰爭——牧野大戰發生於咱新鄉地區,新鄉的很多老地名裡蘊含著姜子牙帶兵伐紂的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那麼咱新鄉市境內究竟有多少因牧野大戰命名的老地名,又有多少山崗、村落、河流流傳著牧野大戰的民間傳說?

新鄉故事:一場牧野大戰給新鄉留下了多少老地名?

據新鄉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申法海的不完全統計,新鄉市區及周邊縣(市、區)約有43處地名與之相關。

新鄉故事:一場牧野大戰給新鄉留下了多少老地名?

新鄉歷史文化景點分佈示意圖

投奔周武王的殷商大將黃飛虎駐兵處被稱為黃甫村,周軍大將閎夭曾駐守並與紂軍激戰處被稱為閎夭村,位於新鄉市區宏力大道東段路南的暢崗,系姜子牙布龜八卦陣處,又被稱為“龜崗”,周軍斬殺紂王、妲己處分別被成為大落紂村、小落紂村……新鄉老地名及其蘊含的故事,是一面再現牧野大戰真實情景的銅鏡,是一面亙古獨立的正義旗幟。

太公泉村

姜子牙的故里原來叫姜塬,相傳姜子牙早年懷才不遇隱居鄉里,老婆馬氏覺得自己嫁了個命運不濟的“窮命頭”,整天無事生非,吵吵鬧鬧。姜子牙又煩又悶,乾脆天天扛著魚竿,到村外小溪邊去釣魚。

"

地名是歷史的“活化石”,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改朝換代戰爭——牧野大戰發生於咱新鄉地區,新鄉的很多老地名裡蘊含著姜子牙帶兵伐紂的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那麼咱新鄉市境內究竟有多少因牧野大戰命名的老地名,又有多少山崗、村落、河流流傳著牧野大戰的民間傳說?

新鄉故事:一場牧野大戰給新鄉留下了多少老地名?

據新鄉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申法海的不完全統計,新鄉市區及周邊縣(市、區)約有43處地名與之相關。

新鄉故事:一場牧野大戰給新鄉留下了多少老地名?

新鄉歷史文化景點分佈示意圖

投奔周武王的殷商大將黃飛虎駐兵處被稱為黃甫村,周軍大將閎夭曾駐守並與紂軍激戰處被稱為閎夭村,位於新鄉市區宏力大道東段路南的暢崗,系姜子牙布龜八卦陣處,又被稱為“龜崗”,周軍斬殺紂王、妲己處分別被成為大落紂村、小落紂村……新鄉老地名及其蘊含的故事,是一面再現牧野大戰真實情景的銅鏡,是一面亙古獨立的正義旗幟。

太公泉村

姜子牙的故里原來叫姜塬,相傳姜子牙早年懷才不遇隱居鄉里,老婆馬氏覺得自己嫁了個命運不濟的“窮命頭”,整天無事生非,吵吵鬧鬧。姜子牙又煩又悶,乾脆天天扛著魚竿,到村外小溪邊去釣魚。

新鄉故事:一場牧野大戰給新鄉留下了多少老地名?

有一天,他正在小溪邊釣魚,只聽見一聲巨響,空中降落的一塊青石,砸在離姜子牙釣魚不遠的地方,將平地砸出個水桶粗的窟窿,水從窟窿裡噴湧而出。原來是九天仙女抬水澆花時,不慎踩落了井臺上的青石掉下凡間。轉眼間,大青石砸的窟窿裡,一股泉水噴湧而出。泉水咕咕嘟嘟,越噴越大,越湧越急,一會兒,水淹過大腿,低處的莊稼看不見頂了,水開始向村裡流去。村裡雞飛狗叫,人們扶老攜幼,向高處拼命跑去。姜子牙見此情景,心中明白,再不想辦法,很快就會成水災,鄉親們就要受水澇禍害。

姜子牙沒敢多猶豫,拔腿向村裡跑去,找來一口大鍋,扛到泉湧處,用鍋把窟窿扣住,水馬上不向外噴湧了。姜子牙用手按著鍋,泉水在鍋下憋著。憋著憋著,泉水把鍋頂得直搖晃,姜子牙又坐在鍋上,用盡力量壓著鍋。壓著壓著,泉水的頂勁越來越大,眼看要把大鍋頂翻。姜子牙急中生智,伸手從旁邊抓起一塊石頭,乒乒乓乓,把鍋底砸了7個窟窿,泉水從窟窿眼中流出來,鍋才穩住不動了。泉水從鍋底的窟窿流出,日夜不停,漸漸成了條河。姜子牙和鄉親們挖渠修堰,把河水引到田中,澆灌禾苗。姜源和附近的村莊,從此旱澇保收。姜子牙故里的人感激姜子牙治住了水患,又給家鄉帶來了水,就叫這個泉為太公泉,把姜塬改叫太公泉村。

東、西、南張門

新鄉人都知道,在咱新鄉鳳泉區有東張門村、西張門村、南張門村,但是為什麼沒有北張門村呢?原來這些村莊原來的名字並不是這樣子,以前叫做東帳篷村、西帳篷村、南帳篷村。說起村名的來歷,也與姜子牙調兵有關呢。

傳說,武王伐紂時,一天,姜子牙正在思索伐紂大計。忽有兵士來報,說有一路伐紂援軍正從同盟山趕來,馬上就到望虎山了。姜子牙下令讓這一路援軍集中在望虎山,看著黑壓壓的兵士,他命令部分兵馬立即拔營,向南去迎另一路援軍,匯合後再安營紮寨。剩下的兵馬,則集中駐紮在地勢低的水池四周。周武王就問姜子牙為何如此調兵遣將?姜子牙神祕地一笑:“天機不可洩露。”離開望虎山的兵馬,很快就和另一路援軍匯合,兵士依照姜子牙的安排,分東、西、南方向搭帳篷安營紮寨,並把駐紮的地方叫做東帳篷、西帳篷、南帳篷。

"

地名是歷史的“活化石”,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改朝換代戰爭——牧野大戰發生於咱新鄉地區,新鄉的很多老地名裡蘊含著姜子牙帶兵伐紂的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那麼咱新鄉市境內究竟有多少因牧野大戰命名的老地名,又有多少山崗、村落、河流流傳著牧野大戰的民間傳說?

新鄉故事:一場牧野大戰給新鄉留下了多少老地名?

據新鄉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申法海的不完全統計,新鄉市區及周邊縣(市、區)約有43處地名與之相關。

新鄉故事:一場牧野大戰給新鄉留下了多少老地名?

新鄉歷史文化景點分佈示意圖

投奔周武王的殷商大將黃飛虎駐兵處被稱為黃甫村,周軍大將閎夭曾駐守並與紂軍激戰處被稱為閎夭村,位於新鄉市區宏力大道東段路南的暢崗,系姜子牙布龜八卦陣處,又被稱為“龜崗”,周軍斬殺紂王、妲己處分別被成為大落紂村、小落紂村……新鄉老地名及其蘊含的故事,是一面再現牧野大戰真實情景的銅鏡,是一面亙古獨立的正義旗幟。

太公泉村

姜子牙的故里原來叫姜塬,相傳姜子牙早年懷才不遇隱居鄉里,老婆馬氏覺得自己嫁了個命運不濟的“窮命頭”,整天無事生非,吵吵鬧鬧。姜子牙又煩又悶,乾脆天天扛著魚竿,到村外小溪邊去釣魚。

新鄉故事:一場牧野大戰給新鄉留下了多少老地名?

有一天,他正在小溪邊釣魚,只聽見一聲巨響,空中降落的一塊青石,砸在離姜子牙釣魚不遠的地方,將平地砸出個水桶粗的窟窿,水從窟窿裡噴湧而出。原來是九天仙女抬水澆花時,不慎踩落了井臺上的青石掉下凡間。轉眼間,大青石砸的窟窿裡,一股泉水噴湧而出。泉水咕咕嘟嘟,越噴越大,越湧越急,一會兒,水淹過大腿,低處的莊稼看不見頂了,水開始向村裡流去。村裡雞飛狗叫,人們扶老攜幼,向高處拼命跑去。姜子牙見此情景,心中明白,再不想辦法,很快就會成水災,鄉親們就要受水澇禍害。

姜子牙沒敢多猶豫,拔腿向村裡跑去,找來一口大鍋,扛到泉湧處,用鍋把窟窿扣住,水馬上不向外噴湧了。姜子牙用手按著鍋,泉水在鍋下憋著。憋著憋著,泉水把鍋頂得直搖晃,姜子牙又坐在鍋上,用盡力量壓著鍋。壓著壓著,泉水的頂勁越來越大,眼看要把大鍋頂翻。姜子牙急中生智,伸手從旁邊抓起一塊石頭,乒乒乓乓,把鍋底砸了7個窟窿,泉水從窟窿眼中流出來,鍋才穩住不動了。泉水從鍋底的窟窿流出,日夜不停,漸漸成了條河。姜子牙和鄉親們挖渠修堰,把河水引到田中,澆灌禾苗。姜源和附近的村莊,從此旱澇保收。姜子牙故里的人感激姜子牙治住了水患,又給家鄉帶來了水,就叫這個泉為太公泉,把姜塬改叫太公泉村。

東、西、南張門

新鄉人都知道,在咱新鄉鳳泉區有東張門村、西張門村、南張門村,但是為什麼沒有北張門村呢?原來這些村莊原來的名字並不是這樣子,以前叫做東帳篷村、西帳篷村、南帳篷村。說起村名的來歷,也與姜子牙調兵有關呢。

傳說,武王伐紂時,一天,姜子牙正在思索伐紂大計。忽有兵士來報,說有一路伐紂援軍正從同盟山趕來,馬上就到望虎山了。姜子牙下令讓這一路援軍集中在望虎山,看著黑壓壓的兵士,他命令部分兵馬立即拔營,向南去迎另一路援軍,匯合後再安營紮寨。剩下的兵馬,則集中駐紮在地勢低的水池四周。周武王就問姜子牙為何如此調兵遣將?姜子牙神祕地一笑:“天機不可洩露。”離開望虎山的兵馬,很快就和另一路援軍匯合,兵士依照姜子牙的安排,分東、西、南方向搭帳篷安營紮寨,並把駐紮的地方叫做東帳篷、西帳篷、南帳篷。

新鄉故事:一場牧野大戰給新鄉留下了多少老地名?

姜子牙為何如此調兵,原來在征討過程中,姜子牙觀察了周圍的地勢與方向,這樣排兵佈陣,正好對在北方的朝歌形成三面夾擊之勢,並且如有一方兵力不足,相近的一方可及時增援。如此一來,周武王劍指朝歌,滅紂指日可待。後來,周軍紮營的地方有了百姓居住,老百姓為了紀念週武王伐紂,就把村莊叫做東帳篷村、西帳篷村和南帳篷村。時間久了,就叫成了東張門村、西張門村和南張門村。

血流漂杵的紅土崗

衛輝市有個御寨村,村邊有個紅土崗,傳說這裡曾是牧野大戰主戰場,成語血流漂杵說的就是周武王和殷紂王在此大戰的情景。

"

地名是歷史的“活化石”,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改朝換代戰爭——牧野大戰發生於咱新鄉地區,新鄉的很多老地名裡蘊含著姜子牙帶兵伐紂的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那麼咱新鄉市境內究竟有多少因牧野大戰命名的老地名,又有多少山崗、村落、河流流傳著牧野大戰的民間傳說?

新鄉故事:一場牧野大戰給新鄉留下了多少老地名?

據新鄉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申法海的不完全統計,新鄉市區及周邊縣(市、區)約有43處地名與之相關。

新鄉故事:一場牧野大戰給新鄉留下了多少老地名?

新鄉歷史文化景點分佈示意圖

投奔周武王的殷商大將黃飛虎駐兵處被稱為黃甫村,周軍大將閎夭曾駐守並與紂軍激戰處被稱為閎夭村,位於新鄉市區宏力大道東段路南的暢崗,系姜子牙布龜八卦陣處,又被稱為“龜崗”,周軍斬殺紂王、妲己處分別被成為大落紂村、小落紂村……新鄉老地名及其蘊含的故事,是一面再現牧野大戰真實情景的銅鏡,是一面亙古獨立的正義旗幟。

太公泉村

姜子牙的故里原來叫姜塬,相傳姜子牙早年懷才不遇隱居鄉里,老婆馬氏覺得自己嫁了個命運不濟的“窮命頭”,整天無事生非,吵吵鬧鬧。姜子牙又煩又悶,乾脆天天扛著魚竿,到村外小溪邊去釣魚。

新鄉故事:一場牧野大戰給新鄉留下了多少老地名?

有一天,他正在小溪邊釣魚,只聽見一聲巨響,空中降落的一塊青石,砸在離姜子牙釣魚不遠的地方,將平地砸出個水桶粗的窟窿,水從窟窿裡噴湧而出。原來是九天仙女抬水澆花時,不慎踩落了井臺上的青石掉下凡間。轉眼間,大青石砸的窟窿裡,一股泉水噴湧而出。泉水咕咕嘟嘟,越噴越大,越湧越急,一會兒,水淹過大腿,低處的莊稼看不見頂了,水開始向村裡流去。村裡雞飛狗叫,人們扶老攜幼,向高處拼命跑去。姜子牙見此情景,心中明白,再不想辦法,很快就會成水災,鄉親們就要受水澇禍害。

姜子牙沒敢多猶豫,拔腿向村裡跑去,找來一口大鍋,扛到泉湧處,用鍋把窟窿扣住,水馬上不向外噴湧了。姜子牙用手按著鍋,泉水在鍋下憋著。憋著憋著,泉水把鍋頂得直搖晃,姜子牙又坐在鍋上,用盡力量壓著鍋。壓著壓著,泉水的頂勁越來越大,眼看要把大鍋頂翻。姜子牙急中生智,伸手從旁邊抓起一塊石頭,乒乒乓乓,把鍋底砸了7個窟窿,泉水從窟窿眼中流出來,鍋才穩住不動了。泉水從鍋底的窟窿流出,日夜不停,漸漸成了條河。姜子牙和鄉親們挖渠修堰,把河水引到田中,澆灌禾苗。姜源和附近的村莊,從此旱澇保收。姜子牙故里的人感激姜子牙治住了水患,又給家鄉帶來了水,就叫這個泉為太公泉,把姜塬改叫太公泉村。

東、西、南張門

新鄉人都知道,在咱新鄉鳳泉區有東張門村、西張門村、南張門村,但是為什麼沒有北張門村呢?原來這些村莊原來的名字並不是這樣子,以前叫做東帳篷村、西帳篷村、南帳篷村。說起村名的來歷,也與姜子牙調兵有關呢。

傳說,武王伐紂時,一天,姜子牙正在思索伐紂大計。忽有兵士來報,說有一路伐紂援軍正從同盟山趕來,馬上就到望虎山了。姜子牙下令讓這一路援軍集中在望虎山,看著黑壓壓的兵士,他命令部分兵馬立即拔營,向南去迎另一路援軍,匯合後再安營紮寨。剩下的兵馬,則集中駐紮在地勢低的水池四周。周武王就問姜子牙為何如此調兵遣將?姜子牙神祕地一笑:“天機不可洩露。”離開望虎山的兵馬,很快就和另一路援軍匯合,兵士依照姜子牙的安排,分東、西、南方向搭帳篷安營紮寨,並把駐紮的地方叫做東帳篷、西帳篷、南帳篷。

新鄉故事:一場牧野大戰給新鄉留下了多少老地名?

姜子牙為何如此調兵,原來在征討過程中,姜子牙觀察了周圍的地勢與方向,這樣排兵佈陣,正好對在北方的朝歌形成三面夾擊之勢,並且如有一方兵力不足,相近的一方可及時增援。如此一來,周武王劍指朝歌,滅紂指日可待。後來,周軍紮營的地方有了百姓居住,老百姓為了紀念週武王伐紂,就把村莊叫做東帳篷村、西帳篷村和南帳篷村。時間久了,就叫成了東張門村、西張門村和南張門村。

血流漂杵的紅土崗

衛輝市有個御寨村,村邊有個紅土崗,傳說這裡曾是牧野大戰主戰場,成語血流漂杵說的就是周武王和殷紂王在此大戰的情景。

新鄉故事:一場牧野大戰給新鄉留下了多少老地名?

姜子牙沿鳳凰山一線安營紮寨,待機攻打朝歌。聽說周軍離朝歌不遠了,平日裡花天酒地的殷紂王慌了,問妲己該怎麼辦。妲己冷笑說:“不過是多上些奴隸兵罷了。”紂王湊了40萬奴隸兵加上20萬兵士,還沾沾自喜呢,他覺得60萬大軍對付幾萬周軍不成問題。紂王命大軍出了朝歌城,來到衛輝御寨村土崗處,老百姓嚇得躲進屋內,緊閉房門,把舂米用的木杵都丟到了外邊。因為朝歌易守難攻,一聽紂軍出城,正中姜子牙下懷。周軍在鳳凰山下誓師,只許前進,不許後退,弔民伐罪,活捉紂王。姜子牙隨即分兵點將,分兵點將處就是現在的鳳泉區分將池村。

周軍與商軍在御寨村一場惡戰。奴隸兵根本不會打仗,一見周軍厲害,掉頭就跑,紂兵用刀逼著奴隸兵不許後退,奴隸兵只得與周軍交手。前面是周軍追殺,後面是商軍堵殺,奴隸兵死傷無數,人頭滿地滾,死人摞死人,血流成河,把老百姓丟在地上的木杵都漂了起來,場面真是慘不忍睹。姜子牙命周兵喊話:“奴隸們,不要再為紂王賣命了,投降者不殺,反戈殺紂王者有賞。”很多奴隸兵見反正是個死,倒不如反戈打紂王,就與周軍一齊殺向商軍,紂軍慌忙逃向朝歌。商軍死守的土崗死人最多,鮮血滲入土層,染紅了土崗。後來,這個土崗就被稱作紅土崗。

在歷史進程中,有一些與牧野大戰關聯的地名被廢棄,令人惋惜。其實,地名不僅是一種方位標記,還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對老地名的保護,不僅是保留其名稱,還應該著重挖掘地名的文化內涵,把地名作為記載城市歷史、傳播地域文化的載體。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