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省級):

由漢朝廣信縣(治今梧州北山腳下)和唐朝嶺南西道(治今南寧城區)各取一字而得名廣西。民國《廣西通志稿·郡縣沿革》雲:“廣者,指廣信言之也。”廣西地處嶺南西部,故唐朝設置嶺南西道。宋朝取廣信縣的“廣”字和嶺南西道的“西”字設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雲:“總廣西二十五州,而邊州十七。”首次在文獻中使用廣西的稱謂。元朝推行行省的建制。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劃湖廣行省的南部設置廣西行中書省,這是廣西設省之始。明朝稱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清代、民國稱廣西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因之。廣西是壯族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民族自治政策,1958年3月5日,在原廣西省建制基礎上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因3月5日是原蘇聯領袖斯大林逝世之日,故成立紀念日改為3月15日。後因12月11日是鄧小平領導百色起義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西之日,1979年經中央批准,將12月11日作為自治區成立紀念日。

南寧市(地級):

南寧市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邕州以“邕溪水為名”。邕溪水不是現在的邕江,而是指南寧北面的竹排江、朝陽溪、心圩江等幾條小江。(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邕字從川從邑,以四方俱水也。”唐朝以邕水之名,在宣化地置邕州,為嶺南西道治所,故南寧簡稱邕。元朝統治者在鎮壓田州、上思州土官叛亂之後,為了維持封建秩序,祈望安寧,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邕州為邕寧路。泰定元年(1324)又改名南寧路,即祈望南方安寧之意。明、清置南寧府,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設置地級南寧市,為廣西省會和自治區首府駐地,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邕寧縣:

邕寧縣城原位於今南寧城區,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因州西南邕溪水為名。”邕州城北有竹排江、心圩江、朝陽溪,總稱邕水,唐朝以邕水之名置邕州。元朝祈望安寧,泰定元年(1324)改名南寧路,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寧、邕寧分治,1953年邕寧縣治遷蒲廟鎮。2005年改邕寧縣為邕寧區。

武鳴縣:

武鳴縣原稱武緣縣。據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記載,隋代置武緣縣。辛亥革命後,1912年武緣人陸榮廷以軍人起家,出任廣西都督。自誇武功足鳴天下,於民國二年(1913)改武緣縣為武鳴縣,2015年改為南寧市武鳴區。

橫縣:

橫縣的稱謂由橫槎江演變而來。相傳晉代隱士董京避居橫州,秋夜泛舟於江,見一仙人乘浮槎而來,橫槎於江浦,董京藹見了這位仙人。後人於是將該江浦稱為橫槎浦,亦稱橫槎灘,並將此河改名橫槎江。原簡州也改為橫州,這是橫州得名之始。(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貞觀八年(634),以橫槎江為名,置橫州。明洪武十年(1377),降橫州為橫縣,橫縣由此得名。州、縣治所曾取名槎江鎮或槎城鎮,即今橫州鎮。鎮中曾建浮槎館、槎浦公園、仙槎亭,供遊客觀賞。

賓陽縣:

賓陽縣古屬領方縣地。唐貞觀五年(631),在領方縣地置賓州。據(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賓州,以賓水而名。”賓水即賓河。元初升為賓州路,至正十六年(1356)復為賓州。明、清兩朝仍稱賓州。因賓州在五嶺以南,山南即陽之意,又因縣治蘆圩平坦廣闊,故民國初改賓州為賓陽縣。

上林縣:

上林縣的稱謂,據(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載:“本漢領方縣地,武德四年分置上林縣,在上林洞口,因以為名。”另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高祖分領方縣地置上林縣,因縣治在上林洞口而得名。

隆安縣:

隆安縣治在原宣化縣地之那久村,土地肥沃。明嘉靖時,王守仁率兵平定廣西盧蘇、王受之亂,駐軍田州,相度地利,奏請設置隆安縣。縣治在舊思龍縣,因龍與隆同音,封建統治者祈望興隆安寧,故命名為隆安縣。

馬山縣:

由民國時期的那馬縣、隆山縣演變而來。1951年6月調整行政區域,將那馬、隆山兩縣合併,取那馬的“馬”字和隆山的“山”字為縣名,稱為馬山縣。

"

廣西(省級):

由漢朝廣信縣(治今梧州北山腳下)和唐朝嶺南西道(治今南寧城區)各取一字而得名廣西。民國《廣西通志稿·郡縣沿革》雲:“廣者,指廣信言之也。”廣西地處嶺南西部,故唐朝設置嶺南西道。宋朝取廣信縣的“廣”字和嶺南西道的“西”字設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雲:“總廣西二十五州,而邊州十七。”首次在文獻中使用廣西的稱謂。元朝推行行省的建制。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劃湖廣行省的南部設置廣西行中書省,這是廣西設省之始。明朝稱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清代、民國稱廣西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因之。廣西是壯族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民族自治政策,1958年3月5日,在原廣西省建制基礎上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因3月5日是原蘇聯領袖斯大林逝世之日,故成立紀念日改為3月15日。後因12月11日是鄧小平領導百色起義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西之日,1979年經中央批准,將12月11日作為自治區成立紀念日。

南寧市(地級):

南寧市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邕州以“邕溪水為名”。邕溪水不是現在的邕江,而是指南寧北面的竹排江、朝陽溪、心圩江等幾條小江。(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邕字從川從邑,以四方俱水也。”唐朝以邕水之名,在宣化地置邕州,為嶺南西道治所,故南寧簡稱邕。元朝統治者在鎮壓田州、上思州土官叛亂之後,為了維持封建秩序,祈望安寧,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邕州為邕寧路。泰定元年(1324)又改名南寧路,即祈望南方安寧之意。明、清置南寧府,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設置地級南寧市,為廣西省會和自治區首府駐地,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邕寧縣:

邕寧縣城原位於今南寧城區,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因州西南邕溪水為名。”邕州城北有竹排江、心圩江、朝陽溪,總稱邕水,唐朝以邕水之名置邕州。元朝祈望安寧,泰定元年(1324)改名南寧路,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寧、邕寧分治,1953年邕寧縣治遷蒲廟鎮。2005年改邕寧縣為邕寧區。

武鳴縣:

武鳴縣原稱武緣縣。據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記載,隋代置武緣縣。辛亥革命後,1912年武緣人陸榮廷以軍人起家,出任廣西都督。自誇武功足鳴天下,於民國二年(1913)改武緣縣為武鳴縣,2015年改為南寧市武鳴區。

橫縣:

橫縣的稱謂由橫槎江演變而來。相傳晉代隱士董京避居橫州,秋夜泛舟於江,見一仙人乘浮槎而來,橫槎於江浦,董京藹見了這位仙人。後人於是將該江浦稱為橫槎浦,亦稱橫槎灘,並將此河改名橫槎江。原簡州也改為橫州,這是橫州得名之始。(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貞觀八年(634),以橫槎江為名,置橫州。明洪武十年(1377),降橫州為橫縣,橫縣由此得名。州、縣治所曾取名槎江鎮或槎城鎮,即今橫州鎮。鎮中曾建浮槎館、槎浦公園、仙槎亭,供遊客觀賞。

賓陽縣:

賓陽縣古屬領方縣地。唐貞觀五年(631),在領方縣地置賓州。據(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賓州,以賓水而名。”賓水即賓河。元初升為賓州路,至正十六年(1356)復為賓州。明、清兩朝仍稱賓州。因賓州在五嶺以南,山南即陽之意,又因縣治蘆圩平坦廣闊,故民國初改賓州為賓陽縣。

上林縣:

上林縣的稱謂,據(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載:“本漢領方縣地,武德四年分置上林縣,在上林洞口,因以為名。”另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高祖分領方縣地置上林縣,因縣治在上林洞口而得名。

隆安縣:

隆安縣治在原宣化縣地之那久村,土地肥沃。明嘉靖時,王守仁率兵平定廣西盧蘇、王受之亂,駐軍田州,相度地利,奏請設置隆安縣。縣治在舊思龍縣,因龍與隆同音,封建統治者祈望興隆安寧,故命名為隆安縣。

馬山縣:

由民國時期的那馬縣、隆山縣演變而來。1951年6月調整行政區域,將那馬、隆山兩縣合併,取那馬的“馬”字和隆山的“山”字為縣名,稱為馬山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

廣西(省級):

由漢朝廣信縣(治今梧州北山腳下)和唐朝嶺南西道(治今南寧城區)各取一字而得名廣西。民國《廣西通志稿·郡縣沿革》雲:“廣者,指廣信言之也。”廣西地處嶺南西部,故唐朝設置嶺南西道。宋朝取廣信縣的“廣”字和嶺南西道的“西”字設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雲:“總廣西二十五州,而邊州十七。”首次在文獻中使用廣西的稱謂。元朝推行行省的建制。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劃湖廣行省的南部設置廣西行中書省,這是廣西設省之始。明朝稱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清代、民國稱廣西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因之。廣西是壯族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民族自治政策,1958年3月5日,在原廣西省建制基礎上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因3月5日是原蘇聯領袖斯大林逝世之日,故成立紀念日改為3月15日。後因12月11日是鄧小平領導百色起義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西之日,1979年經中央批准,將12月11日作為自治區成立紀念日。

南寧市(地級):

南寧市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邕州以“邕溪水為名”。邕溪水不是現在的邕江,而是指南寧北面的竹排江、朝陽溪、心圩江等幾條小江。(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邕字從川從邑,以四方俱水也。”唐朝以邕水之名,在宣化地置邕州,為嶺南西道治所,故南寧簡稱邕。元朝統治者在鎮壓田州、上思州土官叛亂之後,為了維持封建秩序,祈望安寧,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邕州為邕寧路。泰定元年(1324)又改名南寧路,即祈望南方安寧之意。明、清置南寧府,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設置地級南寧市,為廣西省會和自治區首府駐地,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邕寧縣:

邕寧縣城原位於今南寧城區,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因州西南邕溪水為名。”邕州城北有竹排江、心圩江、朝陽溪,總稱邕水,唐朝以邕水之名置邕州。元朝祈望安寧,泰定元年(1324)改名南寧路,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寧、邕寧分治,1953年邕寧縣治遷蒲廟鎮。2005年改邕寧縣為邕寧區。

武鳴縣:

武鳴縣原稱武緣縣。據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記載,隋代置武緣縣。辛亥革命後,1912年武緣人陸榮廷以軍人起家,出任廣西都督。自誇武功足鳴天下,於民國二年(1913)改武緣縣為武鳴縣,2015年改為南寧市武鳴區。

橫縣:

橫縣的稱謂由橫槎江演變而來。相傳晉代隱士董京避居橫州,秋夜泛舟於江,見一仙人乘浮槎而來,橫槎於江浦,董京藹見了這位仙人。後人於是將該江浦稱為橫槎浦,亦稱橫槎灘,並將此河改名橫槎江。原簡州也改為橫州,這是橫州得名之始。(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貞觀八年(634),以橫槎江為名,置橫州。明洪武十年(1377),降橫州為橫縣,橫縣由此得名。州、縣治所曾取名槎江鎮或槎城鎮,即今橫州鎮。鎮中曾建浮槎館、槎浦公園、仙槎亭,供遊客觀賞。

賓陽縣:

賓陽縣古屬領方縣地。唐貞觀五年(631),在領方縣地置賓州。據(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賓州,以賓水而名。”賓水即賓河。元初升為賓州路,至正十六年(1356)復為賓州。明、清兩朝仍稱賓州。因賓州在五嶺以南,山南即陽之意,又因縣治蘆圩平坦廣闊,故民國初改賓州為賓陽縣。

上林縣:

上林縣的稱謂,據(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載:“本漢領方縣地,武德四年分置上林縣,在上林洞口,因以為名。”另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高祖分領方縣地置上林縣,因縣治在上林洞口而得名。

隆安縣:

隆安縣治在原宣化縣地之那久村,土地肥沃。明嘉靖時,王守仁率兵平定廣西盧蘇、王受之亂,駐軍田州,相度地利,奏請設置隆安縣。縣治在舊思龍縣,因龍與隆同音,封建統治者祈望興隆安寧,故命名為隆安縣。

馬山縣:

由民國時期的那馬縣、隆山縣演變而來。1951年6月調整行政區域,將那馬、隆山兩縣合併,取那馬的“馬”字和隆山的“山”字為縣名,稱為馬山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

廣西(省級):

由漢朝廣信縣(治今梧州北山腳下)和唐朝嶺南西道(治今南寧城區)各取一字而得名廣西。民國《廣西通志稿·郡縣沿革》雲:“廣者,指廣信言之也。”廣西地處嶺南西部,故唐朝設置嶺南西道。宋朝取廣信縣的“廣”字和嶺南西道的“西”字設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雲:“總廣西二十五州,而邊州十七。”首次在文獻中使用廣西的稱謂。元朝推行行省的建制。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劃湖廣行省的南部設置廣西行中書省,這是廣西設省之始。明朝稱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清代、民國稱廣西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因之。廣西是壯族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民族自治政策,1958年3月5日,在原廣西省建制基礎上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因3月5日是原蘇聯領袖斯大林逝世之日,故成立紀念日改為3月15日。後因12月11日是鄧小平領導百色起義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西之日,1979年經中央批准,將12月11日作為自治區成立紀念日。

南寧市(地級):

南寧市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邕州以“邕溪水為名”。邕溪水不是現在的邕江,而是指南寧北面的竹排江、朝陽溪、心圩江等幾條小江。(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邕字從川從邑,以四方俱水也。”唐朝以邕水之名,在宣化地置邕州,為嶺南西道治所,故南寧簡稱邕。元朝統治者在鎮壓田州、上思州土官叛亂之後,為了維持封建秩序,祈望安寧,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邕州為邕寧路。泰定元年(1324)又改名南寧路,即祈望南方安寧之意。明、清置南寧府,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設置地級南寧市,為廣西省會和自治區首府駐地,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邕寧縣:

邕寧縣城原位於今南寧城區,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因州西南邕溪水為名。”邕州城北有竹排江、心圩江、朝陽溪,總稱邕水,唐朝以邕水之名置邕州。元朝祈望安寧,泰定元年(1324)改名南寧路,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寧、邕寧分治,1953年邕寧縣治遷蒲廟鎮。2005年改邕寧縣為邕寧區。

武鳴縣:

武鳴縣原稱武緣縣。據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記載,隋代置武緣縣。辛亥革命後,1912年武緣人陸榮廷以軍人起家,出任廣西都督。自誇武功足鳴天下,於民國二年(1913)改武緣縣為武鳴縣,2015年改為南寧市武鳴區。

橫縣:

橫縣的稱謂由橫槎江演變而來。相傳晉代隱士董京避居橫州,秋夜泛舟於江,見一仙人乘浮槎而來,橫槎於江浦,董京藹見了這位仙人。後人於是將該江浦稱為橫槎浦,亦稱橫槎灘,並將此河改名橫槎江。原簡州也改為橫州,這是橫州得名之始。(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貞觀八年(634),以橫槎江為名,置橫州。明洪武十年(1377),降橫州為橫縣,橫縣由此得名。州、縣治所曾取名槎江鎮或槎城鎮,即今橫州鎮。鎮中曾建浮槎館、槎浦公園、仙槎亭,供遊客觀賞。

賓陽縣:

賓陽縣古屬領方縣地。唐貞觀五年(631),在領方縣地置賓州。據(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賓州,以賓水而名。”賓水即賓河。元初升為賓州路,至正十六年(1356)復為賓州。明、清兩朝仍稱賓州。因賓州在五嶺以南,山南即陽之意,又因縣治蘆圩平坦廣闊,故民國初改賓州為賓陽縣。

上林縣:

上林縣的稱謂,據(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載:“本漢領方縣地,武德四年分置上林縣,在上林洞口,因以為名。”另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高祖分領方縣地置上林縣,因縣治在上林洞口而得名。

隆安縣:

隆安縣治在原宣化縣地之那久村,土地肥沃。明嘉靖時,王守仁率兵平定廣西盧蘇、王受之亂,駐軍田州,相度地利,奏請設置隆安縣。縣治在舊思龍縣,因龍與隆同音,封建統治者祈望興隆安寧,故命名為隆安縣。

馬山縣:

由民國時期的那馬縣、隆山縣演變而來。1951年6月調整行政區域,將那馬、隆山兩縣合併,取那馬的“馬”字和隆山的“山”字為縣名,稱為馬山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

廣西(省級):

由漢朝廣信縣(治今梧州北山腳下)和唐朝嶺南西道(治今南寧城區)各取一字而得名廣西。民國《廣西通志稿·郡縣沿革》雲:“廣者,指廣信言之也。”廣西地處嶺南西部,故唐朝設置嶺南西道。宋朝取廣信縣的“廣”字和嶺南西道的“西”字設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雲:“總廣西二十五州,而邊州十七。”首次在文獻中使用廣西的稱謂。元朝推行行省的建制。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劃湖廣行省的南部設置廣西行中書省,這是廣西設省之始。明朝稱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清代、民國稱廣西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因之。廣西是壯族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民族自治政策,1958年3月5日,在原廣西省建制基礎上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因3月5日是原蘇聯領袖斯大林逝世之日,故成立紀念日改為3月15日。後因12月11日是鄧小平領導百色起義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西之日,1979年經中央批准,將12月11日作為自治區成立紀念日。

南寧市(地級):

南寧市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邕州以“邕溪水為名”。邕溪水不是現在的邕江,而是指南寧北面的竹排江、朝陽溪、心圩江等幾條小江。(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邕字從川從邑,以四方俱水也。”唐朝以邕水之名,在宣化地置邕州,為嶺南西道治所,故南寧簡稱邕。元朝統治者在鎮壓田州、上思州土官叛亂之後,為了維持封建秩序,祈望安寧,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邕州為邕寧路。泰定元年(1324)又改名南寧路,即祈望南方安寧之意。明、清置南寧府,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設置地級南寧市,為廣西省會和自治區首府駐地,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邕寧縣:

邕寧縣城原位於今南寧城區,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因州西南邕溪水為名。”邕州城北有竹排江、心圩江、朝陽溪,總稱邕水,唐朝以邕水之名置邕州。元朝祈望安寧,泰定元年(1324)改名南寧路,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寧、邕寧分治,1953年邕寧縣治遷蒲廟鎮。2005年改邕寧縣為邕寧區。

武鳴縣:

武鳴縣原稱武緣縣。據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記載,隋代置武緣縣。辛亥革命後,1912年武緣人陸榮廷以軍人起家,出任廣西都督。自誇武功足鳴天下,於民國二年(1913)改武緣縣為武鳴縣,2015年改為南寧市武鳴區。

橫縣:

橫縣的稱謂由橫槎江演變而來。相傳晉代隱士董京避居橫州,秋夜泛舟於江,見一仙人乘浮槎而來,橫槎於江浦,董京藹見了這位仙人。後人於是將該江浦稱為橫槎浦,亦稱橫槎灘,並將此河改名橫槎江。原簡州也改為橫州,這是橫州得名之始。(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貞觀八年(634),以橫槎江為名,置橫州。明洪武十年(1377),降橫州為橫縣,橫縣由此得名。州、縣治所曾取名槎江鎮或槎城鎮,即今橫州鎮。鎮中曾建浮槎館、槎浦公園、仙槎亭,供遊客觀賞。

賓陽縣:

賓陽縣古屬領方縣地。唐貞觀五年(631),在領方縣地置賓州。據(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賓州,以賓水而名。”賓水即賓河。元初升為賓州路,至正十六年(1356)復為賓州。明、清兩朝仍稱賓州。因賓州在五嶺以南,山南即陽之意,又因縣治蘆圩平坦廣闊,故民國初改賓州為賓陽縣。

上林縣:

上林縣的稱謂,據(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載:“本漢領方縣地,武德四年分置上林縣,在上林洞口,因以為名。”另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高祖分領方縣地置上林縣,因縣治在上林洞口而得名。

隆安縣:

隆安縣治在原宣化縣地之那久村,土地肥沃。明嘉靖時,王守仁率兵平定廣西盧蘇、王受之亂,駐軍田州,相度地利,奏請設置隆安縣。縣治在舊思龍縣,因龍與隆同音,封建統治者祈望興隆安寧,故命名為隆安縣。

馬山縣:

由民國時期的那馬縣、隆山縣演變而來。1951年6月調整行政區域,將那馬、隆山兩縣合併,取那馬的“馬”字和隆山的“山”字為縣名,稱為馬山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

廣西(省級):

由漢朝廣信縣(治今梧州北山腳下)和唐朝嶺南西道(治今南寧城區)各取一字而得名廣西。民國《廣西通志稿·郡縣沿革》雲:“廣者,指廣信言之也。”廣西地處嶺南西部,故唐朝設置嶺南西道。宋朝取廣信縣的“廣”字和嶺南西道的“西”字設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雲:“總廣西二十五州,而邊州十七。”首次在文獻中使用廣西的稱謂。元朝推行行省的建制。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劃湖廣行省的南部設置廣西行中書省,這是廣西設省之始。明朝稱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清代、民國稱廣西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因之。廣西是壯族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民族自治政策,1958年3月5日,在原廣西省建制基礎上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因3月5日是原蘇聯領袖斯大林逝世之日,故成立紀念日改為3月15日。後因12月11日是鄧小平領導百色起義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西之日,1979年經中央批准,將12月11日作為自治區成立紀念日。

南寧市(地級):

南寧市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邕州以“邕溪水為名”。邕溪水不是現在的邕江,而是指南寧北面的竹排江、朝陽溪、心圩江等幾條小江。(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邕字從川從邑,以四方俱水也。”唐朝以邕水之名,在宣化地置邕州,為嶺南西道治所,故南寧簡稱邕。元朝統治者在鎮壓田州、上思州土官叛亂之後,為了維持封建秩序,祈望安寧,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邕州為邕寧路。泰定元年(1324)又改名南寧路,即祈望南方安寧之意。明、清置南寧府,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設置地級南寧市,為廣西省會和自治區首府駐地,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邕寧縣:

邕寧縣城原位於今南寧城區,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因州西南邕溪水為名。”邕州城北有竹排江、心圩江、朝陽溪,總稱邕水,唐朝以邕水之名置邕州。元朝祈望安寧,泰定元年(1324)改名南寧路,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寧、邕寧分治,1953年邕寧縣治遷蒲廟鎮。2005年改邕寧縣為邕寧區。

武鳴縣:

武鳴縣原稱武緣縣。據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記載,隋代置武緣縣。辛亥革命後,1912年武緣人陸榮廷以軍人起家,出任廣西都督。自誇武功足鳴天下,於民國二年(1913)改武緣縣為武鳴縣,2015年改為南寧市武鳴區。

橫縣:

橫縣的稱謂由橫槎江演變而來。相傳晉代隱士董京避居橫州,秋夜泛舟於江,見一仙人乘浮槎而來,橫槎於江浦,董京藹見了這位仙人。後人於是將該江浦稱為橫槎浦,亦稱橫槎灘,並將此河改名橫槎江。原簡州也改為橫州,這是橫州得名之始。(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貞觀八年(634),以橫槎江為名,置橫州。明洪武十年(1377),降橫州為橫縣,橫縣由此得名。州、縣治所曾取名槎江鎮或槎城鎮,即今橫州鎮。鎮中曾建浮槎館、槎浦公園、仙槎亭,供遊客觀賞。

賓陽縣:

賓陽縣古屬領方縣地。唐貞觀五年(631),在領方縣地置賓州。據(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賓州,以賓水而名。”賓水即賓河。元初升為賓州路,至正十六年(1356)復為賓州。明、清兩朝仍稱賓州。因賓州在五嶺以南,山南即陽之意,又因縣治蘆圩平坦廣闊,故民國初改賓州為賓陽縣。

上林縣:

上林縣的稱謂,據(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載:“本漢領方縣地,武德四年分置上林縣,在上林洞口,因以為名。”另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高祖分領方縣地置上林縣,因縣治在上林洞口而得名。

隆安縣:

隆安縣治在原宣化縣地之那久村,土地肥沃。明嘉靖時,王守仁率兵平定廣西盧蘇、王受之亂,駐軍田州,相度地利,奏請設置隆安縣。縣治在舊思龍縣,因龍與隆同音,封建統治者祈望興隆安寧,故命名為隆安縣。

馬山縣:

由民國時期的那馬縣、隆山縣演變而來。1951年6月調整行政區域,將那馬、隆山兩縣合併,取那馬的“馬”字和隆山的“山”字為縣名,稱為馬山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

廣西(省級):

由漢朝廣信縣(治今梧州北山腳下)和唐朝嶺南西道(治今南寧城區)各取一字而得名廣西。民國《廣西通志稿·郡縣沿革》雲:“廣者,指廣信言之也。”廣西地處嶺南西部,故唐朝設置嶺南西道。宋朝取廣信縣的“廣”字和嶺南西道的“西”字設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雲:“總廣西二十五州,而邊州十七。”首次在文獻中使用廣西的稱謂。元朝推行行省的建制。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劃湖廣行省的南部設置廣西行中書省,這是廣西設省之始。明朝稱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清代、民國稱廣西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因之。廣西是壯族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民族自治政策,1958年3月5日,在原廣西省建制基礎上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因3月5日是原蘇聯領袖斯大林逝世之日,故成立紀念日改為3月15日。後因12月11日是鄧小平領導百色起義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西之日,1979年經中央批准,將12月11日作為自治區成立紀念日。

南寧市(地級):

南寧市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邕州以“邕溪水為名”。邕溪水不是現在的邕江,而是指南寧北面的竹排江、朝陽溪、心圩江等幾條小江。(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邕字從川從邑,以四方俱水也。”唐朝以邕水之名,在宣化地置邕州,為嶺南西道治所,故南寧簡稱邕。元朝統治者在鎮壓田州、上思州土官叛亂之後,為了維持封建秩序,祈望安寧,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邕州為邕寧路。泰定元年(1324)又改名南寧路,即祈望南方安寧之意。明、清置南寧府,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設置地級南寧市,為廣西省會和自治區首府駐地,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邕寧縣:

邕寧縣城原位於今南寧城區,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因州西南邕溪水為名。”邕州城北有竹排江、心圩江、朝陽溪,總稱邕水,唐朝以邕水之名置邕州。元朝祈望安寧,泰定元年(1324)改名南寧路,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寧、邕寧分治,1953年邕寧縣治遷蒲廟鎮。2005年改邕寧縣為邕寧區。

武鳴縣:

武鳴縣原稱武緣縣。據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記載,隋代置武緣縣。辛亥革命後,1912年武緣人陸榮廷以軍人起家,出任廣西都督。自誇武功足鳴天下,於民國二年(1913)改武緣縣為武鳴縣,2015年改為南寧市武鳴區。

橫縣:

橫縣的稱謂由橫槎江演變而來。相傳晉代隱士董京避居橫州,秋夜泛舟於江,見一仙人乘浮槎而來,橫槎於江浦,董京藹見了這位仙人。後人於是將該江浦稱為橫槎浦,亦稱橫槎灘,並將此河改名橫槎江。原簡州也改為橫州,這是橫州得名之始。(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貞觀八年(634),以橫槎江為名,置橫州。明洪武十年(1377),降橫州為橫縣,橫縣由此得名。州、縣治所曾取名槎江鎮或槎城鎮,即今橫州鎮。鎮中曾建浮槎館、槎浦公園、仙槎亭,供遊客觀賞。

賓陽縣:

賓陽縣古屬領方縣地。唐貞觀五年(631),在領方縣地置賓州。據(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賓州,以賓水而名。”賓水即賓河。元初升為賓州路,至正十六年(1356)復為賓州。明、清兩朝仍稱賓州。因賓州在五嶺以南,山南即陽之意,又因縣治蘆圩平坦廣闊,故民國初改賓州為賓陽縣。

上林縣:

上林縣的稱謂,據(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載:“本漢領方縣地,武德四年分置上林縣,在上林洞口,因以為名。”另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高祖分領方縣地置上林縣,因縣治在上林洞口而得名。

隆安縣:

隆安縣治在原宣化縣地之那久村,土地肥沃。明嘉靖時,王守仁率兵平定廣西盧蘇、王受之亂,駐軍田州,相度地利,奏請設置隆安縣。縣治在舊思龍縣,因龍與隆同音,封建統治者祈望興隆安寧,故命名為隆安縣。

馬山縣:

由民國時期的那馬縣、隆山縣演變而來。1951年6月調整行政區域,將那馬、隆山兩縣合併,取那馬的“馬”字和隆山的“山”字為縣名,稱為馬山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

廣西(省級):

由漢朝廣信縣(治今梧州北山腳下)和唐朝嶺南西道(治今南寧城區)各取一字而得名廣西。民國《廣西通志稿·郡縣沿革》雲:“廣者,指廣信言之也。”廣西地處嶺南西部,故唐朝設置嶺南西道。宋朝取廣信縣的“廣”字和嶺南西道的“西”字設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雲:“總廣西二十五州,而邊州十七。”首次在文獻中使用廣西的稱謂。元朝推行行省的建制。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劃湖廣行省的南部設置廣西行中書省,這是廣西設省之始。明朝稱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清代、民國稱廣西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因之。廣西是壯族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民族自治政策,1958年3月5日,在原廣西省建制基礎上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因3月5日是原蘇聯領袖斯大林逝世之日,故成立紀念日改為3月15日。後因12月11日是鄧小平領導百色起義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西之日,1979年經中央批准,將12月11日作為自治區成立紀念日。

南寧市(地級):

南寧市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邕州以“邕溪水為名”。邕溪水不是現在的邕江,而是指南寧北面的竹排江、朝陽溪、心圩江等幾條小江。(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邕字從川從邑,以四方俱水也。”唐朝以邕水之名,在宣化地置邕州,為嶺南西道治所,故南寧簡稱邕。元朝統治者在鎮壓田州、上思州土官叛亂之後,為了維持封建秩序,祈望安寧,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邕州為邕寧路。泰定元年(1324)又改名南寧路,即祈望南方安寧之意。明、清置南寧府,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設置地級南寧市,為廣西省會和自治區首府駐地,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邕寧縣:

邕寧縣城原位於今南寧城區,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因州西南邕溪水為名。”邕州城北有竹排江、心圩江、朝陽溪,總稱邕水,唐朝以邕水之名置邕州。元朝祈望安寧,泰定元年(1324)改名南寧路,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寧、邕寧分治,1953年邕寧縣治遷蒲廟鎮。2005年改邕寧縣為邕寧區。

武鳴縣:

武鳴縣原稱武緣縣。據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記載,隋代置武緣縣。辛亥革命後,1912年武緣人陸榮廷以軍人起家,出任廣西都督。自誇武功足鳴天下,於民國二年(1913)改武緣縣為武鳴縣,2015年改為南寧市武鳴區。

橫縣:

橫縣的稱謂由橫槎江演變而來。相傳晉代隱士董京避居橫州,秋夜泛舟於江,見一仙人乘浮槎而來,橫槎於江浦,董京藹見了這位仙人。後人於是將該江浦稱為橫槎浦,亦稱橫槎灘,並將此河改名橫槎江。原簡州也改為橫州,這是橫州得名之始。(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貞觀八年(634),以橫槎江為名,置橫州。明洪武十年(1377),降橫州為橫縣,橫縣由此得名。州、縣治所曾取名槎江鎮或槎城鎮,即今橫州鎮。鎮中曾建浮槎館、槎浦公園、仙槎亭,供遊客觀賞。

賓陽縣:

賓陽縣古屬領方縣地。唐貞觀五年(631),在領方縣地置賓州。據(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賓州,以賓水而名。”賓水即賓河。元初升為賓州路,至正十六年(1356)復為賓州。明、清兩朝仍稱賓州。因賓州在五嶺以南,山南即陽之意,又因縣治蘆圩平坦廣闊,故民國初改賓州為賓陽縣。

上林縣:

上林縣的稱謂,據(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載:“本漢領方縣地,武德四年分置上林縣,在上林洞口,因以為名。”另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高祖分領方縣地置上林縣,因縣治在上林洞口而得名。

隆安縣:

隆安縣治在原宣化縣地之那久村,土地肥沃。明嘉靖時,王守仁率兵平定廣西盧蘇、王受之亂,駐軍田州,相度地利,奏請設置隆安縣。縣治在舊思龍縣,因龍與隆同音,封建統治者祈望興隆安寧,故命名為隆安縣。

馬山縣:

由民國時期的那馬縣、隆山縣演變而來。1951年6月調整行政區域,將那馬、隆山兩縣合併,取那馬的“馬”字和隆山的“山”字為縣名,稱為馬山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

廣西(省級):

由漢朝廣信縣(治今梧州北山腳下)和唐朝嶺南西道(治今南寧城區)各取一字而得名廣西。民國《廣西通志稿·郡縣沿革》雲:“廣者,指廣信言之也。”廣西地處嶺南西部,故唐朝設置嶺南西道。宋朝取廣信縣的“廣”字和嶺南西道的“西”字設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雲:“總廣西二十五州,而邊州十七。”首次在文獻中使用廣西的稱謂。元朝推行行省的建制。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劃湖廣行省的南部設置廣西行中書省,這是廣西設省之始。明朝稱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清代、民國稱廣西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因之。廣西是壯族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民族自治政策,1958年3月5日,在原廣西省建制基礎上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因3月5日是原蘇聯領袖斯大林逝世之日,故成立紀念日改為3月15日。後因12月11日是鄧小平領導百色起義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西之日,1979年經中央批准,將12月11日作為自治區成立紀念日。

南寧市(地級):

南寧市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邕州以“邕溪水為名”。邕溪水不是現在的邕江,而是指南寧北面的竹排江、朝陽溪、心圩江等幾條小江。(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邕字從川從邑,以四方俱水也。”唐朝以邕水之名,在宣化地置邕州,為嶺南西道治所,故南寧簡稱邕。元朝統治者在鎮壓田州、上思州土官叛亂之後,為了維持封建秩序,祈望安寧,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邕州為邕寧路。泰定元年(1324)又改名南寧路,即祈望南方安寧之意。明、清置南寧府,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設置地級南寧市,為廣西省會和自治區首府駐地,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邕寧縣:

邕寧縣城原位於今南寧城區,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因州西南邕溪水為名。”邕州城北有竹排江、心圩江、朝陽溪,總稱邕水,唐朝以邕水之名置邕州。元朝祈望安寧,泰定元年(1324)改名南寧路,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寧、邕寧分治,1953年邕寧縣治遷蒲廟鎮。2005年改邕寧縣為邕寧區。

武鳴縣:

武鳴縣原稱武緣縣。據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記載,隋代置武緣縣。辛亥革命後,1912年武緣人陸榮廷以軍人起家,出任廣西都督。自誇武功足鳴天下,於民國二年(1913)改武緣縣為武鳴縣,2015年改為南寧市武鳴區。

橫縣:

橫縣的稱謂由橫槎江演變而來。相傳晉代隱士董京避居橫州,秋夜泛舟於江,見一仙人乘浮槎而來,橫槎於江浦,董京藹見了這位仙人。後人於是將該江浦稱為橫槎浦,亦稱橫槎灘,並將此河改名橫槎江。原簡州也改為橫州,這是橫州得名之始。(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貞觀八年(634),以橫槎江為名,置橫州。明洪武十年(1377),降橫州為橫縣,橫縣由此得名。州、縣治所曾取名槎江鎮或槎城鎮,即今橫州鎮。鎮中曾建浮槎館、槎浦公園、仙槎亭,供遊客觀賞。

賓陽縣:

賓陽縣古屬領方縣地。唐貞觀五年(631),在領方縣地置賓州。據(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賓州,以賓水而名。”賓水即賓河。元初升為賓州路,至正十六年(1356)復為賓州。明、清兩朝仍稱賓州。因賓州在五嶺以南,山南即陽之意,又因縣治蘆圩平坦廣闊,故民國初改賓州為賓陽縣。

上林縣:

上林縣的稱謂,據(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載:“本漢領方縣地,武德四年分置上林縣,在上林洞口,因以為名。”另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高祖分領方縣地置上林縣,因縣治在上林洞口而得名。

隆安縣:

隆安縣治在原宣化縣地之那久村,土地肥沃。明嘉靖時,王守仁率兵平定廣西盧蘇、王受之亂,駐軍田州,相度地利,奏請設置隆安縣。縣治在舊思龍縣,因龍與隆同音,封建統治者祈望興隆安寧,故命名為隆安縣。

馬山縣:

由民國時期的那馬縣、隆山縣演變而來。1951年6月調整行政區域,將那馬、隆山兩縣合併,取那馬的“馬”字和隆山的“山”字為縣名,稱為馬山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

廣西(省級):

由漢朝廣信縣(治今梧州北山腳下)和唐朝嶺南西道(治今南寧城區)各取一字而得名廣西。民國《廣西通志稿·郡縣沿革》雲:“廣者,指廣信言之也。”廣西地處嶺南西部,故唐朝設置嶺南西道。宋朝取廣信縣的“廣”字和嶺南西道的“西”字設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雲:“總廣西二十五州,而邊州十七。”首次在文獻中使用廣西的稱謂。元朝推行行省的建制。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劃湖廣行省的南部設置廣西行中書省,這是廣西設省之始。明朝稱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清代、民國稱廣西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因之。廣西是壯族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民族自治政策,1958年3月5日,在原廣西省建制基礎上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因3月5日是原蘇聯領袖斯大林逝世之日,故成立紀念日改為3月15日。後因12月11日是鄧小平領導百色起義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西之日,1979年經中央批准,將12月11日作為自治區成立紀念日。

南寧市(地級):

南寧市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邕州以“邕溪水為名”。邕溪水不是現在的邕江,而是指南寧北面的竹排江、朝陽溪、心圩江等幾條小江。(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邕字從川從邑,以四方俱水也。”唐朝以邕水之名,在宣化地置邕州,為嶺南西道治所,故南寧簡稱邕。元朝統治者在鎮壓田州、上思州土官叛亂之後,為了維持封建秩序,祈望安寧,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邕州為邕寧路。泰定元年(1324)又改名南寧路,即祈望南方安寧之意。明、清置南寧府,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設置地級南寧市,為廣西省會和自治區首府駐地,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邕寧縣:

邕寧縣城原位於今南寧城區,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因州西南邕溪水為名。”邕州城北有竹排江、心圩江、朝陽溪,總稱邕水,唐朝以邕水之名置邕州。元朝祈望安寧,泰定元年(1324)改名南寧路,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寧、邕寧分治,1953年邕寧縣治遷蒲廟鎮。2005年改邕寧縣為邕寧區。

武鳴縣:

武鳴縣原稱武緣縣。據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記載,隋代置武緣縣。辛亥革命後,1912年武緣人陸榮廷以軍人起家,出任廣西都督。自誇武功足鳴天下,於民國二年(1913)改武緣縣為武鳴縣,2015年改為南寧市武鳴區。

橫縣:

橫縣的稱謂由橫槎江演變而來。相傳晉代隱士董京避居橫州,秋夜泛舟於江,見一仙人乘浮槎而來,橫槎於江浦,董京藹見了這位仙人。後人於是將該江浦稱為橫槎浦,亦稱橫槎灘,並將此河改名橫槎江。原簡州也改為橫州,這是橫州得名之始。(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貞觀八年(634),以橫槎江為名,置橫州。明洪武十年(1377),降橫州為橫縣,橫縣由此得名。州、縣治所曾取名槎江鎮或槎城鎮,即今橫州鎮。鎮中曾建浮槎館、槎浦公園、仙槎亭,供遊客觀賞。

賓陽縣:

賓陽縣古屬領方縣地。唐貞觀五年(631),在領方縣地置賓州。據(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賓州,以賓水而名。”賓水即賓河。元初升為賓州路,至正十六年(1356)復為賓州。明、清兩朝仍稱賓州。因賓州在五嶺以南,山南即陽之意,又因縣治蘆圩平坦廣闊,故民國初改賓州為賓陽縣。

上林縣:

上林縣的稱謂,據(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載:“本漢領方縣地,武德四年分置上林縣,在上林洞口,因以為名。”另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高祖分領方縣地置上林縣,因縣治在上林洞口而得名。

隆安縣:

隆安縣治在原宣化縣地之那久村,土地肥沃。明嘉靖時,王守仁率兵平定廣西盧蘇、王受之亂,駐軍田州,相度地利,奏請設置隆安縣。縣治在舊思龍縣,因龍與隆同音,封建統治者祈望興隆安寧,故命名為隆安縣。

馬山縣:

由民國時期的那馬縣、隆山縣演變而來。1951年6月調整行政區域,將那馬、隆山兩縣合併,取那馬的“馬”字和隆山的“山”字為縣名,稱為馬山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

廣西(省級):

由漢朝廣信縣(治今梧州北山腳下)和唐朝嶺南西道(治今南寧城區)各取一字而得名廣西。民國《廣西通志稿·郡縣沿革》雲:“廣者,指廣信言之也。”廣西地處嶺南西部,故唐朝設置嶺南西道。宋朝取廣信縣的“廣”字和嶺南西道的“西”字設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雲:“總廣西二十五州,而邊州十七。”首次在文獻中使用廣西的稱謂。元朝推行行省的建制。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劃湖廣行省的南部設置廣西行中書省,這是廣西設省之始。明朝稱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清代、民國稱廣西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因之。廣西是壯族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民族自治政策,1958年3月5日,在原廣西省建制基礎上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因3月5日是原蘇聯領袖斯大林逝世之日,故成立紀念日改為3月15日。後因12月11日是鄧小平領導百色起義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西之日,1979年經中央批准,將12月11日作為自治區成立紀念日。

南寧市(地級):

南寧市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邕州以“邕溪水為名”。邕溪水不是現在的邕江,而是指南寧北面的竹排江、朝陽溪、心圩江等幾條小江。(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邕字從川從邑,以四方俱水也。”唐朝以邕水之名,在宣化地置邕州,為嶺南西道治所,故南寧簡稱邕。元朝統治者在鎮壓田州、上思州土官叛亂之後,為了維持封建秩序,祈望安寧,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邕州為邕寧路。泰定元年(1324)又改名南寧路,即祈望南方安寧之意。明、清置南寧府,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設置地級南寧市,為廣西省會和自治區首府駐地,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邕寧縣:

邕寧縣城原位於今南寧城區,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因州西南邕溪水為名。”邕州城北有竹排江、心圩江、朝陽溪,總稱邕水,唐朝以邕水之名置邕州。元朝祈望安寧,泰定元年(1324)改名南寧路,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寧、邕寧分治,1953年邕寧縣治遷蒲廟鎮。2005年改邕寧縣為邕寧區。

武鳴縣:

武鳴縣原稱武緣縣。據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記載,隋代置武緣縣。辛亥革命後,1912年武緣人陸榮廷以軍人起家,出任廣西都督。自誇武功足鳴天下,於民國二年(1913)改武緣縣為武鳴縣,2015年改為南寧市武鳴區。

橫縣:

橫縣的稱謂由橫槎江演變而來。相傳晉代隱士董京避居橫州,秋夜泛舟於江,見一仙人乘浮槎而來,橫槎於江浦,董京藹見了這位仙人。後人於是將該江浦稱為橫槎浦,亦稱橫槎灘,並將此河改名橫槎江。原簡州也改為橫州,這是橫州得名之始。(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貞觀八年(634),以橫槎江為名,置橫州。明洪武十年(1377),降橫州為橫縣,橫縣由此得名。州、縣治所曾取名槎江鎮或槎城鎮,即今橫州鎮。鎮中曾建浮槎館、槎浦公園、仙槎亭,供遊客觀賞。

賓陽縣:

賓陽縣古屬領方縣地。唐貞觀五年(631),在領方縣地置賓州。據(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賓州,以賓水而名。”賓水即賓河。元初升為賓州路,至正十六年(1356)復為賓州。明、清兩朝仍稱賓州。因賓州在五嶺以南,山南即陽之意,又因縣治蘆圩平坦廣闊,故民國初改賓州為賓陽縣。

上林縣:

上林縣的稱謂,據(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載:“本漢領方縣地,武德四年分置上林縣,在上林洞口,因以為名。”另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高祖分領方縣地置上林縣,因縣治在上林洞口而得名。

隆安縣:

隆安縣治在原宣化縣地之那久村,土地肥沃。明嘉靖時,王守仁率兵平定廣西盧蘇、王受之亂,駐軍田州,相度地利,奏請設置隆安縣。縣治在舊思龍縣,因龍與隆同音,封建統治者祈望興隆安寧,故命名為隆安縣。

馬山縣:

由民國時期的那馬縣、隆山縣演變而來。1951年6月調整行政區域,將那馬、隆山兩縣合併,取那馬的“馬”字和隆山的“山”字為縣名,稱為馬山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柳州市(地級):

柳州以柳嶺或柳江而得名。據(後晉)劉昫《舊唐書·地理志》雲,柳州“以州界柳嶺為名”。柳嶺在柳州北面,唐太宗時,取柳嶺之名置柳州。其他史書如(清)謝啟昆《廣西通志》亦有“柳州,因柳江為名”的記載。不管哪種說法,因著名文學家柳宗元被貶柳州擔任刺史,故他又被稱為柳柳州。自此以後,柳州名揚四海,流傳至今。

柳江縣:

柳江縣的命名與柳江、柳州息息相關。柳江縣治原在今柳州城區。(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柳州“因柳江為名”。同樣,柳江縣也以柳江而得名。民國前期置柳州縣,後更名柳江縣。1950年與柳州分治,柳江縣城遷往拉堡圩,即今拉堡鎮。

柳城縣:

柳城縣原名龍城縣,唐代屬柳州管轄。據(清)《柳州府志》記載:“宋真宗時,取柳州和龍城各一字為名,改龍城縣為柳城縣。”柳城縣由此得名。

鹿寨縣:

鹿寨得名甚早,據民間傳說,原永福縣境內有一石山,形似鹿頭鹿身,故古人稱此山為鹿寨山。明正統五年(1440),以此山之名置鹿寨堡,在永福縣境。民國十三年(1924)析永福縣地置榴江縣,鹿寨山、鹿寨堡在榴江縣內。1951年將榴江、中渡、雒容三縣合併,成立鹿寨縣,以鹿寨山、鹿寨堡而得名。

融安縣:

融安縣古屬融州。隋開皇十八年(598)置融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載,融州“因州界融山為名”。此名沿襲至清代。民國初降州為縣,稱融縣(治所在今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1952年調整行政區域,分融縣為融水、融安二縣,融安縣治長安鎮。取融縣的“融”字和長安鎮的“安”字為融安縣名。

三江侗族自治縣:

三江侗族自治縣原名懷遠縣。縣境有潯江、平江、溶江匯合於老堡口。明洪武十年(1377),因境內有潯、平、溶三條江,而置三江鎮巡檢司,民國改為三江縣。1952年成立三江侗族自治區,1955年更名三江侗族自治縣。該縣是侗族聚居之地,故名。

融水苗族自治縣:

融水苗族自治縣古屬融州融水縣地,因縣境有融江、融山而得名。(清)謝啟昆《廣西通志》雲:“隋以融山名融州,明降州為縣,曰融縣。”該縣析分二縣後,以縣境是苗族聚居之地,於1965年改大苗山苗族自治縣為融水苗族自治縣,以古融水縣而得名。

"

廣西(省級):

由漢朝廣信縣(治今梧州北山腳下)和唐朝嶺南西道(治今南寧城區)各取一字而得名廣西。民國《廣西通志稿·郡縣沿革》雲:“廣者,指廣信言之也。”廣西地處嶺南西部,故唐朝設置嶺南西道。宋朝取廣信縣的“廣”字和嶺南西道的“西”字設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雲:“總廣西二十五州,而邊州十七。”首次在文獻中使用廣西的稱謂。元朝推行行省的建制。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劃湖廣行省的南部設置廣西行中書省,這是廣西設省之始。明朝稱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清代、民國稱廣西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因之。廣西是壯族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民族自治政策,1958年3月5日,在原廣西省建制基礎上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因3月5日是原蘇聯領袖斯大林逝世之日,故成立紀念日改為3月15日。後因12月11日是鄧小平領導百色起義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西之日,1979年經中央批准,將12月11日作為自治區成立紀念日。

南寧市(地級):

南寧市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邕州以“邕溪水為名”。邕溪水不是現在的邕江,而是指南寧北面的竹排江、朝陽溪、心圩江等幾條小江。(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邕字從川從邑,以四方俱水也。”唐朝以邕水之名,在宣化地置邕州,為嶺南西道治所,故南寧簡稱邕。元朝統治者在鎮壓田州、上思州土官叛亂之後,為了維持封建秩序,祈望安寧,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邕州為邕寧路。泰定元年(1324)又改名南寧路,即祈望南方安寧之意。明、清置南寧府,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設置地級南寧市,為廣西省會和自治區首府駐地,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邕寧縣:

邕寧縣城原位於今南寧城區,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因州西南邕溪水為名。”邕州城北有竹排江、心圩江、朝陽溪,總稱邕水,唐朝以邕水之名置邕州。元朝祈望安寧,泰定元年(1324)改名南寧路,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寧、邕寧分治,1953年邕寧縣治遷蒲廟鎮。2005年改邕寧縣為邕寧區。

武鳴縣:

武鳴縣原稱武緣縣。據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記載,隋代置武緣縣。辛亥革命後,1912年武緣人陸榮廷以軍人起家,出任廣西都督。自誇武功足鳴天下,於民國二年(1913)改武緣縣為武鳴縣,2015年改為南寧市武鳴區。

橫縣:

橫縣的稱謂由橫槎江演變而來。相傳晉代隱士董京避居橫州,秋夜泛舟於江,見一仙人乘浮槎而來,橫槎於江浦,董京藹見了這位仙人。後人於是將該江浦稱為橫槎浦,亦稱橫槎灘,並將此河改名橫槎江。原簡州也改為橫州,這是橫州得名之始。(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貞觀八年(634),以橫槎江為名,置橫州。明洪武十年(1377),降橫州為橫縣,橫縣由此得名。州、縣治所曾取名槎江鎮或槎城鎮,即今橫州鎮。鎮中曾建浮槎館、槎浦公園、仙槎亭,供遊客觀賞。

賓陽縣:

賓陽縣古屬領方縣地。唐貞觀五年(631),在領方縣地置賓州。據(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賓州,以賓水而名。”賓水即賓河。元初升為賓州路,至正十六年(1356)復為賓州。明、清兩朝仍稱賓州。因賓州在五嶺以南,山南即陽之意,又因縣治蘆圩平坦廣闊,故民國初改賓州為賓陽縣。

上林縣:

上林縣的稱謂,據(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載:“本漢領方縣地,武德四年分置上林縣,在上林洞口,因以為名。”另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高祖分領方縣地置上林縣,因縣治在上林洞口而得名。

隆安縣:

隆安縣治在原宣化縣地之那久村,土地肥沃。明嘉靖時,王守仁率兵平定廣西盧蘇、王受之亂,駐軍田州,相度地利,奏請設置隆安縣。縣治在舊思龍縣,因龍與隆同音,封建統治者祈望興隆安寧,故命名為隆安縣。

馬山縣:

由民國時期的那馬縣、隆山縣演變而來。1951年6月調整行政區域,將那馬、隆山兩縣合併,取那馬的“馬”字和隆山的“山”字為縣名,稱為馬山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柳州市(地級):

柳州以柳嶺或柳江而得名。據(後晉)劉昫《舊唐書·地理志》雲,柳州“以州界柳嶺為名”。柳嶺在柳州北面,唐太宗時,取柳嶺之名置柳州。其他史書如(清)謝啟昆《廣西通志》亦有“柳州,因柳江為名”的記載。不管哪種說法,因著名文學家柳宗元被貶柳州擔任刺史,故他又被稱為柳柳州。自此以後,柳州名揚四海,流傳至今。

柳江縣:

柳江縣的命名與柳江、柳州息息相關。柳江縣治原在今柳州城區。(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柳州“因柳江為名”。同樣,柳江縣也以柳江而得名。民國前期置柳州縣,後更名柳江縣。1950年與柳州分治,柳江縣城遷往拉堡圩,即今拉堡鎮。

柳城縣:

柳城縣原名龍城縣,唐代屬柳州管轄。據(清)《柳州府志》記載:“宋真宗時,取柳州和龍城各一字為名,改龍城縣為柳城縣。”柳城縣由此得名。

鹿寨縣:

鹿寨得名甚早,據民間傳說,原永福縣境內有一石山,形似鹿頭鹿身,故古人稱此山為鹿寨山。明正統五年(1440),以此山之名置鹿寨堡,在永福縣境。民國十三年(1924)析永福縣地置榴江縣,鹿寨山、鹿寨堡在榴江縣內。1951年將榴江、中渡、雒容三縣合併,成立鹿寨縣,以鹿寨山、鹿寨堡而得名。

融安縣:

融安縣古屬融州。隋開皇十八年(598)置融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載,融州“因州界融山為名”。此名沿襲至清代。民國初降州為縣,稱融縣(治所在今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1952年調整行政區域,分融縣為融水、融安二縣,融安縣治長安鎮。取融縣的“融”字和長安鎮的“安”字為融安縣名。

三江侗族自治縣:

三江侗族自治縣原名懷遠縣。縣境有潯江、平江、溶江匯合於老堡口。明洪武十年(1377),因境內有潯、平、溶三條江,而置三江鎮巡檢司,民國改為三江縣。1952年成立三江侗族自治區,1955年更名三江侗族自治縣。該縣是侗族聚居之地,故名。

融水苗族自治縣:

融水苗族自治縣古屬融州融水縣地,因縣境有融江、融山而得名。(清)謝啟昆《廣西通志》雲:“隋以融山名融州,明降州為縣,曰融縣。”該縣析分二縣後,以縣境是苗族聚居之地,於1965年改大苗山苗族自治縣為融水苗族自治縣,以古融水縣而得名。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

廣西(省級):

由漢朝廣信縣(治今梧州北山腳下)和唐朝嶺南西道(治今南寧城區)各取一字而得名廣西。民國《廣西通志稿·郡縣沿革》雲:“廣者,指廣信言之也。”廣西地處嶺南西部,故唐朝設置嶺南西道。宋朝取廣信縣的“廣”字和嶺南西道的“西”字設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雲:“總廣西二十五州,而邊州十七。”首次在文獻中使用廣西的稱謂。元朝推行行省的建制。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劃湖廣行省的南部設置廣西行中書省,這是廣西設省之始。明朝稱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清代、民國稱廣西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因之。廣西是壯族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民族自治政策,1958年3月5日,在原廣西省建制基礎上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因3月5日是原蘇聯領袖斯大林逝世之日,故成立紀念日改為3月15日。後因12月11日是鄧小平領導百色起義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西之日,1979年經中央批准,將12月11日作為自治區成立紀念日。

南寧市(地級):

南寧市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邕州以“邕溪水為名”。邕溪水不是現在的邕江,而是指南寧北面的竹排江、朝陽溪、心圩江等幾條小江。(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邕字從川從邑,以四方俱水也。”唐朝以邕水之名,在宣化地置邕州,為嶺南西道治所,故南寧簡稱邕。元朝統治者在鎮壓田州、上思州土官叛亂之後,為了維持封建秩序,祈望安寧,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邕州為邕寧路。泰定元年(1324)又改名南寧路,即祈望南方安寧之意。明、清置南寧府,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設置地級南寧市,為廣西省會和自治區首府駐地,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邕寧縣:

邕寧縣城原位於今南寧城區,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因州西南邕溪水為名。”邕州城北有竹排江、心圩江、朝陽溪,總稱邕水,唐朝以邕水之名置邕州。元朝祈望安寧,泰定元年(1324)改名南寧路,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寧、邕寧分治,1953年邕寧縣治遷蒲廟鎮。2005年改邕寧縣為邕寧區。

武鳴縣:

武鳴縣原稱武緣縣。據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記載,隋代置武緣縣。辛亥革命後,1912年武緣人陸榮廷以軍人起家,出任廣西都督。自誇武功足鳴天下,於民國二年(1913)改武緣縣為武鳴縣,2015年改為南寧市武鳴區。

橫縣:

橫縣的稱謂由橫槎江演變而來。相傳晉代隱士董京避居橫州,秋夜泛舟於江,見一仙人乘浮槎而來,橫槎於江浦,董京藹見了這位仙人。後人於是將該江浦稱為橫槎浦,亦稱橫槎灘,並將此河改名橫槎江。原簡州也改為橫州,這是橫州得名之始。(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貞觀八年(634),以橫槎江為名,置橫州。明洪武十年(1377),降橫州為橫縣,橫縣由此得名。州、縣治所曾取名槎江鎮或槎城鎮,即今橫州鎮。鎮中曾建浮槎館、槎浦公園、仙槎亭,供遊客觀賞。

賓陽縣:

賓陽縣古屬領方縣地。唐貞觀五年(631),在領方縣地置賓州。據(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賓州,以賓水而名。”賓水即賓河。元初升為賓州路,至正十六年(1356)復為賓州。明、清兩朝仍稱賓州。因賓州在五嶺以南,山南即陽之意,又因縣治蘆圩平坦廣闊,故民國初改賓州為賓陽縣。

上林縣:

上林縣的稱謂,據(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載:“本漢領方縣地,武德四年分置上林縣,在上林洞口,因以為名。”另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高祖分領方縣地置上林縣,因縣治在上林洞口而得名。

隆安縣:

隆安縣治在原宣化縣地之那久村,土地肥沃。明嘉靖時,王守仁率兵平定廣西盧蘇、王受之亂,駐軍田州,相度地利,奏請設置隆安縣。縣治在舊思龍縣,因龍與隆同音,封建統治者祈望興隆安寧,故命名為隆安縣。

馬山縣:

由民國時期的那馬縣、隆山縣演變而來。1951年6月調整行政區域,將那馬、隆山兩縣合併,取那馬的“馬”字和隆山的“山”字為縣名,稱為馬山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柳州市(地級):

柳州以柳嶺或柳江而得名。據(後晉)劉昫《舊唐書·地理志》雲,柳州“以州界柳嶺為名”。柳嶺在柳州北面,唐太宗時,取柳嶺之名置柳州。其他史書如(清)謝啟昆《廣西通志》亦有“柳州,因柳江為名”的記載。不管哪種說法,因著名文學家柳宗元被貶柳州擔任刺史,故他又被稱為柳柳州。自此以後,柳州名揚四海,流傳至今。

柳江縣:

柳江縣的命名與柳江、柳州息息相關。柳江縣治原在今柳州城區。(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柳州“因柳江為名”。同樣,柳江縣也以柳江而得名。民國前期置柳州縣,後更名柳江縣。1950年與柳州分治,柳江縣城遷往拉堡圩,即今拉堡鎮。

柳城縣:

柳城縣原名龍城縣,唐代屬柳州管轄。據(清)《柳州府志》記載:“宋真宗時,取柳州和龍城各一字為名,改龍城縣為柳城縣。”柳城縣由此得名。

鹿寨縣:

鹿寨得名甚早,據民間傳說,原永福縣境內有一石山,形似鹿頭鹿身,故古人稱此山為鹿寨山。明正統五年(1440),以此山之名置鹿寨堡,在永福縣境。民國十三年(1924)析永福縣地置榴江縣,鹿寨山、鹿寨堡在榴江縣內。1951年將榴江、中渡、雒容三縣合併,成立鹿寨縣,以鹿寨山、鹿寨堡而得名。

融安縣:

融安縣古屬融州。隋開皇十八年(598)置融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載,融州“因州界融山為名”。此名沿襲至清代。民國初降州為縣,稱融縣(治所在今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1952年調整行政區域,分融縣為融水、融安二縣,融安縣治長安鎮。取融縣的“融”字和長安鎮的“安”字為融安縣名。

三江侗族自治縣:

三江侗族自治縣原名懷遠縣。縣境有潯江、平江、溶江匯合於老堡口。明洪武十年(1377),因境內有潯、平、溶三條江,而置三江鎮巡檢司,民國改為三江縣。1952年成立三江侗族自治區,1955年更名三江侗族自治縣。該縣是侗族聚居之地,故名。

融水苗族自治縣:

融水苗族自治縣古屬融州融水縣地,因縣境有融江、融山而得名。(清)謝啟昆《廣西通志》雲:“隋以融山名融州,明降州為縣,曰融縣。”該縣析分二縣後,以縣境是苗族聚居之地,於1965年改大苗山苗族自治縣為融水苗族自治縣,以古融水縣而得名。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

廣西(省級):

由漢朝廣信縣(治今梧州北山腳下)和唐朝嶺南西道(治今南寧城區)各取一字而得名廣西。民國《廣西通志稿·郡縣沿革》雲:“廣者,指廣信言之也。”廣西地處嶺南西部,故唐朝設置嶺南西道。宋朝取廣信縣的“廣”字和嶺南西道的“西”字設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雲:“總廣西二十五州,而邊州十七。”首次在文獻中使用廣西的稱謂。元朝推行行省的建制。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劃湖廣行省的南部設置廣西行中書省,這是廣西設省之始。明朝稱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清代、民國稱廣西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因之。廣西是壯族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民族自治政策,1958年3月5日,在原廣西省建制基礎上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因3月5日是原蘇聯領袖斯大林逝世之日,故成立紀念日改為3月15日。後因12月11日是鄧小平領導百色起義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西之日,1979年經中央批准,將12月11日作為自治區成立紀念日。

南寧市(地級):

南寧市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邕州以“邕溪水為名”。邕溪水不是現在的邕江,而是指南寧北面的竹排江、朝陽溪、心圩江等幾條小江。(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邕字從川從邑,以四方俱水也。”唐朝以邕水之名,在宣化地置邕州,為嶺南西道治所,故南寧簡稱邕。元朝統治者在鎮壓田州、上思州土官叛亂之後,為了維持封建秩序,祈望安寧,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邕州為邕寧路。泰定元年(1324)又改名南寧路,即祈望南方安寧之意。明、清置南寧府,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設置地級南寧市,為廣西省會和自治區首府駐地,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邕寧縣:

邕寧縣城原位於今南寧城區,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因州西南邕溪水為名。”邕州城北有竹排江、心圩江、朝陽溪,總稱邕水,唐朝以邕水之名置邕州。元朝祈望安寧,泰定元年(1324)改名南寧路,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寧、邕寧分治,1953年邕寧縣治遷蒲廟鎮。2005年改邕寧縣為邕寧區。

武鳴縣:

武鳴縣原稱武緣縣。據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記載,隋代置武緣縣。辛亥革命後,1912年武緣人陸榮廷以軍人起家,出任廣西都督。自誇武功足鳴天下,於民國二年(1913)改武緣縣為武鳴縣,2015年改為南寧市武鳴區。

橫縣:

橫縣的稱謂由橫槎江演變而來。相傳晉代隱士董京避居橫州,秋夜泛舟於江,見一仙人乘浮槎而來,橫槎於江浦,董京藹見了這位仙人。後人於是將該江浦稱為橫槎浦,亦稱橫槎灘,並將此河改名橫槎江。原簡州也改為橫州,這是橫州得名之始。(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貞觀八年(634),以橫槎江為名,置橫州。明洪武十年(1377),降橫州為橫縣,橫縣由此得名。州、縣治所曾取名槎江鎮或槎城鎮,即今橫州鎮。鎮中曾建浮槎館、槎浦公園、仙槎亭,供遊客觀賞。

賓陽縣:

賓陽縣古屬領方縣地。唐貞觀五年(631),在領方縣地置賓州。據(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賓州,以賓水而名。”賓水即賓河。元初升為賓州路,至正十六年(1356)復為賓州。明、清兩朝仍稱賓州。因賓州在五嶺以南,山南即陽之意,又因縣治蘆圩平坦廣闊,故民國初改賓州為賓陽縣。

上林縣:

上林縣的稱謂,據(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載:“本漢領方縣地,武德四年分置上林縣,在上林洞口,因以為名。”另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高祖分領方縣地置上林縣,因縣治在上林洞口而得名。

隆安縣:

隆安縣治在原宣化縣地之那久村,土地肥沃。明嘉靖時,王守仁率兵平定廣西盧蘇、王受之亂,駐軍田州,相度地利,奏請設置隆安縣。縣治在舊思龍縣,因龍與隆同音,封建統治者祈望興隆安寧,故命名為隆安縣。

馬山縣:

由民國時期的那馬縣、隆山縣演變而來。1951年6月調整行政區域,將那馬、隆山兩縣合併,取那馬的“馬”字和隆山的“山”字為縣名,稱為馬山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柳州市(地級):

柳州以柳嶺或柳江而得名。據(後晉)劉昫《舊唐書·地理志》雲,柳州“以州界柳嶺為名”。柳嶺在柳州北面,唐太宗時,取柳嶺之名置柳州。其他史書如(清)謝啟昆《廣西通志》亦有“柳州,因柳江為名”的記載。不管哪種說法,因著名文學家柳宗元被貶柳州擔任刺史,故他又被稱為柳柳州。自此以後,柳州名揚四海,流傳至今。

柳江縣:

柳江縣的命名與柳江、柳州息息相關。柳江縣治原在今柳州城區。(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柳州“因柳江為名”。同樣,柳江縣也以柳江而得名。民國前期置柳州縣,後更名柳江縣。1950年與柳州分治,柳江縣城遷往拉堡圩,即今拉堡鎮。

柳城縣:

柳城縣原名龍城縣,唐代屬柳州管轄。據(清)《柳州府志》記載:“宋真宗時,取柳州和龍城各一字為名,改龍城縣為柳城縣。”柳城縣由此得名。

鹿寨縣:

鹿寨得名甚早,據民間傳說,原永福縣境內有一石山,形似鹿頭鹿身,故古人稱此山為鹿寨山。明正統五年(1440),以此山之名置鹿寨堡,在永福縣境。民國十三年(1924)析永福縣地置榴江縣,鹿寨山、鹿寨堡在榴江縣內。1951年將榴江、中渡、雒容三縣合併,成立鹿寨縣,以鹿寨山、鹿寨堡而得名。

融安縣:

融安縣古屬融州。隋開皇十八年(598)置融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載,融州“因州界融山為名”。此名沿襲至清代。民國初降州為縣,稱融縣(治所在今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1952年調整行政區域,分融縣為融水、融安二縣,融安縣治長安鎮。取融縣的“融”字和長安鎮的“安”字為融安縣名。

三江侗族自治縣:

三江侗族自治縣原名懷遠縣。縣境有潯江、平江、溶江匯合於老堡口。明洪武十年(1377),因境內有潯、平、溶三條江,而置三江鎮巡檢司,民國改為三江縣。1952年成立三江侗族自治區,1955年更名三江侗族自治縣。該縣是侗族聚居之地,故名。

融水苗族自治縣:

融水苗族自治縣古屬融州融水縣地,因縣境有融江、融山而得名。(清)謝啟昆《廣西通志》雲:“隋以融山名融州,明降州為縣,曰融縣。”該縣析分二縣後,以縣境是苗族聚居之地,於1965年改大苗山苗族自治縣為融水苗族自治縣,以古融水縣而得名。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

廣西(省級):

由漢朝廣信縣(治今梧州北山腳下)和唐朝嶺南西道(治今南寧城區)各取一字而得名廣西。民國《廣西通志稿·郡縣沿革》雲:“廣者,指廣信言之也。”廣西地處嶺南西部,故唐朝設置嶺南西道。宋朝取廣信縣的“廣”字和嶺南西道的“西”字設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雲:“總廣西二十五州,而邊州十七。”首次在文獻中使用廣西的稱謂。元朝推行行省的建制。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劃湖廣行省的南部設置廣西行中書省,這是廣西設省之始。明朝稱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清代、民國稱廣西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因之。廣西是壯族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民族自治政策,1958年3月5日,在原廣西省建制基礎上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因3月5日是原蘇聯領袖斯大林逝世之日,故成立紀念日改為3月15日。後因12月11日是鄧小平領導百色起義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西之日,1979年經中央批准,將12月11日作為自治區成立紀念日。

南寧市(地級):

南寧市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邕州以“邕溪水為名”。邕溪水不是現在的邕江,而是指南寧北面的竹排江、朝陽溪、心圩江等幾條小江。(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邕字從川從邑,以四方俱水也。”唐朝以邕水之名,在宣化地置邕州,為嶺南西道治所,故南寧簡稱邕。元朝統治者在鎮壓田州、上思州土官叛亂之後,為了維持封建秩序,祈望安寧,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邕州為邕寧路。泰定元年(1324)又改名南寧路,即祈望南方安寧之意。明、清置南寧府,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設置地級南寧市,為廣西省會和自治區首府駐地,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邕寧縣:

邕寧縣城原位於今南寧城區,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因州西南邕溪水為名。”邕州城北有竹排江、心圩江、朝陽溪,總稱邕水,唐朝以邕水之名置邕州。元朝祈望安寧,泰定元年(1324)改名南寧路,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寧、邕寧分治,1953年邕寧縣治遷蒲廟鎮。2005年改邕寧縣為邕寧區。

武鳴縣:

武鳴縣原稱武緣縣。據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記載,隋代置武緣縣。辛亥革命後,1912年武緣人陸榮廷以軍人起家,出任廣西都督。自誇武功足鳴天下,於民國二年(1913)改武緣縣為武鳴縣,2015年改為南寧市武鳴區。

橫縣:

橫縣的稱謂由橫槎江演變而來。相傳晉代隱士董京避居橫州,秋夜泛舟於江,見一仙人乘浮槎而來,橫槎於江浦,董京藹見了這位仙人。後人於是將該江浦稱為橫槎浦,亦稱橫槎灘,並將此河改名橫槎江。原簡州也改為橫州,這是橫州得名之始。(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貞觀八年(634),以橫槎江為名,置橫州。明洪武十年(1377),降橫州為橫縣,橫縣由此得名。州、縣治所曾取名槎江鎮或槎城鎮,即今橫州鎮。鎮中曾建浮槎館、槎浦公園、仙槎亭,供遊客觀賞。

賓陽縣:

賓陽縣古屬領方縣地。唐貞觀五年(631),在領方縣地置賓州。據(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賓州,以賓水而名。”賓水即賓河。元初升為賓州路,至正十六年(1356)復為賓州。明、清兩朝仍稱賓州。因賓州在五嶺以南,山南即陽之意,又因縣治蘆圩平坦廣闊,故民國初改賓州為賓陽縣。

上林縣:

上林縣的稱謂,據(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載:“本漢領方縣地,武德四年分置上林縣,在上林洞口,因以為名。”另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高祖分領方縣地置上林縣,因縣治在上林洞口而得名。

隆安縣:

隆安縣治在原宣化縣地之那久村,土地肥沃。明嘉靖時,王守仁率兵平定廣西盧蘇、王受之亂,駐軍田州,相度地利,奏請設置隆安縣。縣治在舊思龍縣,因龍與隆同音,封建統治者祈望興隆安寧,故命名為隆安縣。

馬山縣:

由民國時期的那馬縣、隆山縣演變而來。1951年6月調整行政區域,將那馬、隆山兩縣合併,取那馬的“馬”字和隆山的“山”字為縣名,稱為馬山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柳州市(地級):

柳州以柳嶺或柳江而得名。據(後晉)劉昫《舊唐書·地理志》雲,柳州“以州界柳嶺為名”。柳嶺在柳州北面,唐太宗時,取柳嶺之名置柳州。其他史書如(清)謝啟昆《廣西通志》亦有“柳州,因柳江為名”的記載。不管哪種說法,因著名文學家柳宗元被貶柳州擔任刺史,故他又被稱為柳柳州。自此以後,柳州名揚四海,流傳至今。

柳江縣:

柳江縣的命名與柳江、柳州息息相關。柳江縣治原在今柳州城區。(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柳州“因柳江為名”。同樣,柳江縣也以柳江而得名。民國前期置柳州縣,後更名柳江縣。1950年與柳州分治,柳江縣城遷往拉堡圩,即今拉堡鎮。

柳城縣:

柳城縣原名龍城縣,唐代屬柳州管轄。據(清)《柳州府志》記載:“宋真宗時,取柳州和龍城各一字為名,改龍城縣為柳城縣。”柳城縣由此得名。

鹿寨縣:

鹿寨得名甚早,據民間傳說,原永福縣境內有一石山,形似鹿頭鹿身,故古人稱此山為鹿寨山。明正統五年(1440),以此山之名置鹿寨堡,在永福縣境。民國十三年(1924)析永福縣地置榴江縣,鹿寨山、鹿寨堡在榴江縣內。1951年將榴江、中渡、雒容三縣合併,成立鹿寨縣,以鹿寨山、鹿寨堡而得名。

融安縣:

融安縣古屬融州。隋開皇十八年(598)置融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載,融州“因州界融山為名”。此名沿襲至清代。民國初降州為縣,稱融縣(治所在今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1952年調整行政區域,分融縣為融水、融安二縣,融安縣治長安鎮。取融縣的“融”字和長安鎮的“安”字為融安縣名。

三江侗族自治縣:

三江侗族自治縣原名懷遠縣。縣境有潯江、平江、溶江匯合於老堡口。明洪武十年(1377),因境內有潯、平、溶三條江,而置三江鎮巡檢司,民國改為三江縣。1952年成立三江侗族自治區,1955年更名三江侗族自治縣。該縣是侗族聚居之地,故名。

融水苗族自治縣:

融水苗族自治縣古屬融州融水縣地,因縣境有融江、融山而得名。(清)謝啟昆《廣西通志》雲:“隋以融山名融州,明降州為縣,曰融縣。”該縣析分二縣後,以縣境是苗族聚居之地,於1965年改大苗山苗族自治縣為融水苗族自治縣,以古融水縣而得名。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

廣西(省級):

由漢朝廣信縣(治今梧州北山腳下)和唐朝嶺南西道(治今南寧城區)各取一字而得名廣西。民國《廣西通志稿·郡縣沿革》雲:“廣者,指廣信言之也。”廣西地處嶺南西部,故唐朝設置嶺南西道。宋朝取廣信縣的“廣”字和嶺南西道的“西”字設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雲:“總廣西二十五州,而邊州十七。”首次在文獻中使用廣西的稱謂。元朝推行行省的建制。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劃湖廣行省的南部設置廣西行中書省,這是廣西設省之始。明朝稱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清代、民國稱廣西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因之。廣西是壯族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民族自治政策,1958年3月5日,在原廣西省建制基礎上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因3月5日是原蘇聯領袖斯大林逝世之日,故成立紀念日改為3月15日。後因12月11日是鄧小平領導百色起義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西之日,1979年經中央批准,將12月11日作為自治區成立紀念日。

南寧市(地級):

南寧市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邕州以“邕溪水為名”。邕溪水不是現在的邕江,而是指南寧北面的竹排江、朝陽溪、心圩江等幾條小江。(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邕字從川從邑,以四方俱水也。”唐朝以邕水之名,在宣化地置邕州,為嶺南西道治所,故南寧簡稱邕。元朝統治者在鎮壓田州、上思州土官叛亂之後,為了維持封建秩序,祈望安寧,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邕州為邕寧路。泰定元年(1324)又改名南寧路,即祈望南方安寧之意。明、清置南寧府,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設置地級南寧市,為廣西省會和自治區首府駐地,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邕寧縣:

邕寧縣城原位於今南寧城區,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因州西南邕溪水為名。”邕州城北有竹排江、心圩江、朝陽溪,總稱邕水,唐朝以邕水之名置邕州。元朝祈望安寧,泰定元年(1324)改名南寧路,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寧、邕寧分治,1953年邕寧縣治遷蒲廟鎮。2005年改邕寧縣為邕寧區。

武鳴縣:

武鳴縣原稱武緣縣。據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記載,隋代置武緣縣。辛亥革命後,1912年武緣人陸榮廷以軍人起家,出任廣西都督。自誇武功足鳴天下,於民國二年(1913)改武緣縣為武鳴縣,2015年改為南寧市武鳴區。

橫縣:

橫縣的稱謂由橫槎江演變而來。相傳晉代隱士董京避居橫州,秋夜泛舟於江,見一仙人乘浮槎而來,橫槎於江浦,董京藹見了這位仙人。後人於是將該江浦稱為橫槎浦,亦稱橫槎灘,並將此河改名橫槎江。原簡州也改為橫州,這是橫州得名之始。(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貞觀八年(634),以橫槎江為名,置橫州。明洪武十年(1377),降橫州為橫縣,橫縣由此得名。州、縣治所曾取名槎江鎮或槎城鎮,即今橫州鎮。鎮中曾建浮槎館、槎浦公園、仙槎亭,供遊客觀賞。

賓陽縣:

賓陽縣古屬領方縣地。唐貞觀五年(631),在領方縣地置賓州。據(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賓州,以賓水而名。”賓水即賓河。元初升為賓州路,至正十六年(1356)復為賓州。明、清兩朝仍稱賓州。因賓州在五嶺以南,山南即陽之意,又因縣治蘆圩平坦廣闊,故民國初改賓州為賓陽縣。

上林縣:

上林縣的稱謂,據(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載:“本漢領方縣地,武德四年分置上林縣,在上林洞口,因以為名。”另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高祖分領方縣地置上林縣,因縣治在上林洞口而得名。

隆安縣:

隆安縣治在原宣化縣地之那久村,土地肥沃。明嘉靖時,王守仁率兵平定廣西盧蘇、王受之亂,駐軍田州,相度地利,奏請設置隆安縣。縣治在舊思龍縣,因龍與隆同音,封建統治者祈望興隆安寧,故命名為隆安縣。

馬山縣:

由民國時期的那馬縣、隆山縣演變而來。1951年6月調整行政區域,將那馬、隆山兩縣合併,取那馬的“馬”字和隆山的“山”字為縣名,稱為馬山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柳州市(地級):

柳州以柳嶺或柳江而得名。據(後晉)劉昫《舊唐書·地理志》雲,柳州“以州界柳嶺為名”。柳嶺在柳州北面,唐太宗時,取柳嶺之名置柳州。其他史書如(清)謝啟昆《廣西通志》亦有“柳州,因柳江為名”的記載。不管哪種說法,因著名文學家柳宗元被貶柳州擔任刺史,故他又被稱為柳柳州。自此以後,柳州名揚四海,流傳至今。

柳江縣:

柳江縣的命名與柳江、柳州息息相關。柳江縣治原在今柳州城區。(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柳州“因柳江為名”。同樣,柳江縣也以柳江而得名。民國前期置柳州縣,後更名柳江縣。1950年與柳州分治,柳江縣城遷往拉堡圩,即今拉堡鎮。

柳城縣:

柳城縣原名龍城縣,唐代屬柳州管轄。據(清)《柳州府志》記載:“宋真宗時,取柳州和龍城各一字為名,改龍城縣為柳城縣。”柳城縣由此得名。

鹿寨縣:

鹿寨得名甚早,據民間傳說,原永福縣境內有一石山,形似鹿頭鹿身,故古人稱此山為鹿寨山。明正統五年(1440),以此山之名置鹿寨堡,在永福縣境。民國十三年(1924)析永福縣地置榴江縣,鹿寨山、鹿寨堡在榴江縣內。1951年將榴江、中渡、雒容三縣合併,成立鹿寨縣,以鹿寨山、鹿寨堡而得名。

融安縣:

融安縣古屬融州。隋開皇十八年(598)置融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載,融州“因州界融山為名”。此名沿襲至清代。民國初降州為縣,稱融縣(治所在今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1952年調整行政區域,分融縣為融水、融安二縣,融安縣治長安鎮。取融縣的“融”字和長安鎮的“安”字為融安縣名。

三江侗族自治縣:

三江侗族自治縣原名懷遠縣。縣境有潯江、平江、溶江匯合於老堡口。明洪武十年(1377),因境內有潯、平、溶三條江,而置三江鎮巡檢司,民國改為三江縣。1952年成立三江侗族自治區,1955年更名三江侗族自治縣。該縣是侗族聚居之地,故名。

融水苗族自治縣:

融水苗族自治縣古屬融州融水縣地,因縣境有融江、融山而得名。(清)謝啟昆《廣西通志》雲:“隋以融山名融州,明降州為縣,曰融縣。”該縣析分二縣後,以縣境是苗族聚居之地,於1965年改大苗山苗族自治縣為融水苗族自治縣,以古融水縣而得名。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

廣西(省級):

由漢朝廣信縣(治今梧州北山腳下)和唐朝嶺南西道(治今南寧城區)各取一字而得名廣西。民國《廣西通志稿·郡縣沿革》雲:“廣者,指廣信言之也。”廣西地處嶺南西部,故唐朝設置嶺南西道。宋朝取廣信縣的“廣”字和嶺南西道的“西”字設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雲:“總廣西二十五州,而邊州十七。”首次在文獻中使用廣西的稱謂。元朝推行行省的建制。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劃湖廣行省的南部設置廣西行中書省,這是廣西設省之始。明朝稱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清代、民國稱廣西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因之。廣西是壯族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民族自治政策,1958年3月5日,在原廣西省建制基礎上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因3月5日是原蘇聯領袖斯大林逝世之日,故成立紀念日改為3月15日。後因12月11日是鄧小平領導百色起義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西之日,1979年經中央批准,將12月11日作為自治區成立紀念日。

南寧市(地級):

南寧市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邕州以“邕溪水為名”。邕溪水不是現在的邕江,而是指南寧北面的竹排江、朝陽溪、心圩江等幾條小江。(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邕字從川從邑,以四方俱水也。”唐朝以邕水之名,在宣化地置邕州,為嶺南西道治所,故南寧簡稱邕。元朝統治者在鎮壓田州、上思州土官叛亂之後,為了維持封建秩序,祈望安寧,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邕州為邕寧路。泰定元年(1324)又改名南寧路,即祈望南方安寧之意。明、清置南寧府,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設置地級南寧市,為廣西省會和自治區首府駐地,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邕寧縣:

邕寧縣城原位於今南寧城區,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因州西南邕溪水為名。”邕州城北有竹排江、心圩江、朝陽溪,總稱邕水,唐朝以邕水之名置邕州。元朝祈望安寧,泰定元年(1324)改名南寧路,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寧、邕寧分治,1953年邕寧縣治遷蒲廟鎮。2005年改邕寧縣為邕寧區。

武鳴縣:

武鳴縣原稱武緣縣。據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記載,隋代置武緣縣。辛亥革命後,1912年武緣人陸榮廷以軍人起家,出任廣西都督。自誇武功足鳴天下,於民國二年(1913)改武緣縣為武鳴縣,2015年改為南寧市武鳴區。

橫縣:

橫縣的稱謂由橫槎江演變而來。相傳晉代隱士董京避居橫州,秋夜泛舟於江,見一仙人乘浮槎而來,橫槎於江浦,董京藹見了這位仙人。後人於是將該江浦稱為橫槎浦,亦稱橫槎灘,並將此河改名橫槎江。原簡州也改為橫州,這是橫州得名之始。(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貞觀八年(634),以橫槎江為名,置橫州。明洪武十年(1377),降橫州為橫縣,橫縣由此得名。州、縣治所曾取名槎江鎮或槎城鎮,即今橫州鎮。鎮中曾建浮槎館、槎浦公園、仙槎亭,供遊客觀賞。

賓陽縣:

賓陽縣古屬領方縣地。唐貞觀五年(631),在領方縣地置賓州。據(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賓州,以賓水而名。”賓水即賓河。元初升為賓州路,至正十六年(1356)復為賓州。明、清兩朝仍稱賓州。因賓州在五嶺以南,山南即陽之意,又因縣治蘆圩平坦廣闊,故民國初改賓州為賓陽縣。

上林縣:

上林縣的稱謂,據(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載:“本漢領方縣地,武德四年分置上林縣,在上林洞口,因以為名。”另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高祖分領方縣地置上林縣,因縣治在上林洞口而得名。

隆安縣:

隆安縣治在原宣化縣地之那久村,土地肥沃。明嘉靖時,王守仁率兵平定廣西盧蘇、王受之亂,駐軍田州,相度地利,奏請設置隆安縣。縣治在舊思龍縣,因龍與隆同音,封建統治者祈望興隆安寧,故命名為隆安縣。

馬山縣:

由民國時期的那馬縣、隆山縣演變而來。1951年6月調整行政區域,將那馬、隆山兩縣合併,取那馬的“馬”字和隆山的“山”字為縣名,稱為馬山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柳州市(地級):

柳州以柳嶺或柳江而得名。據(後晉)劉昫《舊唐書·地理志》雲,柳州“以州界柳嶺為名”。柳嶺在柳州北面,唐太宗時,取柳嶺之名置柳州。其他史書如(清)謝啟昆《廣西通志》亦有“柳州,因柳江為名”的記載。不管哪種說法,因著名文學家柳宗元被貶柳州擔任刺史,故他又被稱為柳柳州。自此以後,柳州名揚四海,流傳至今。

柳江縣:

柳江縣的命名與柳江、柳州息息相關。柳江縣治原在今柳州城區。(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柳州“因柳江為名”。同樣,柳江縣也以柳江而得名。民國前期置柳州縣,後更名柳江縣。1950年與柳州分治,柳江縣城遷往拉堡圩,即今拉堡鎮。

柳城縣:

柳城縣原名龍城縣,唐代屬柳州管轄。據(清)《柳州府志》記載:“宋真宗時,取柳州和龍城各一字為名,改龍城縣為柳城縣。”柳城縣由此得名。

鹿寨縣:

鹿寨得名甚早,據民間傳說,原永福縣境內有一石山,形似鹿頭鹿身,故古人稱此山為鹿寨山。明正統五年(1440),以此山之名置鹿寨堡,在永福縣境。民國十三年(1924)析永福縣地置榴江縣,鹿寨山、鹿寨堡在榴江縣內。1951年將榴江、中渡、雒容三縣合併,成立鹿寨縣,以鹿寨山、鹿寨堡而得名。

融安縣:

融安縣古屬融州。隋開皇十八年(598)置融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載,融州“因州界融山為名”。此名沿襲至清代。民國初降州為縣,稱融縣(治所在今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1952年調整行政區域,分融縣為融水、融安二縣,融安縣治長安鎮。取融縣的“融”字和長安鎮的“安”字為融安縣名。

三江侗族自治縣:

三江侗族自治縣原名懷遠縣。縣境有潯江、平江、溶江匯合於老堡口。明洪武十年(1377),因境內有潯、平、溶三條江,而置三江鎮巡檢司,民國改為三江縣。1952年成立三江侗族自治區,1955年更名三江侗族自治縣。該縣是侗族聚居之地,故名。

融水苗族自治縣:

融水苗族自治縣古屬融州融水縣地,因縣境有融江、融山而得名。(清)謝啟昆《廣西通志》雲:“隋以融山名融州,明降州為縣,曰融縣。”該縣析分二縣後,以縣境是苗族聚居之地,於1965年改大苗山苗族自治縣為融水苗族自治縣,以古融水縣而得名。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

廣西(省級):

由漢朝廣信縣(治今梧州北山腳下)和唐朝嶺南西道(治今南寧城區)各取一字而得名廣西。民國《廣西通志稿·郡縣沿革》雲:“廣者,指廣信言之也。”廣西地處嶺南西部,故唐朝設置嶺南西道。宋朝取廣信縣的“廣”字和嶺南西道的“西”字設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雲:“總廣西二十五州,而邊州十七。”首次在文獻中使用廣西的稱謂。元朝推行行省的建制。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劃湖廣行省的南部設置廣西行中書省,這是廣西設省之始。明朝稱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清代、民國稱廣西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因之。廣西是壯族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民族自治政策,1958年3月5日,在原廣西省建制基礎上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因3月5日是原蘇聯領袖斯大林逝世之日,故成立紀念日改為3月15日。後因12月11日是鄧小平領導百色起義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西之日,1979年經中央批准,將12月11日作為自治區成立紀念日。

南寧市(地級):

南寧市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邕州以“邕溪水為名”。邕溪水不是現在的邕江,而是指南寧北面的竹排江、朝陽溪、心圩江等幾條小江。(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邕字從川從邑,以四方俱水也。”唐朝以邕水之名,在宣化地置邕州,為嶺南西道治所,故南寧簡稱邕。元朝統治者在鎮壓田州、上思州土官叛亂之後,為了維持封建秩序,祈望安寧,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邕州為邕寧路。泰定元年(1324)又改名南寧路,即祈望南方安寧之意。明、清置南寧府,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設置地級南寧市,為廣西省會和自治區首府駐地,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邕寧縣:

邕寧縣城原位於今南寧城區,古稱邕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因州西南邕溪水為名。”邕州城北有竹排江、心圩江、朝陽溪,總稱邕水,唐朝以邕水之名置邕州。元朝祈望安寧,泰定元年(1324)改名南寧路,治宣化縣。民國二年(1913)改宣化縣為南寧縣,民國三年(1914)改為邕寧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寧、邕寧分治,1953年邕寧縣治遷蒲廟鎮。2005年改邕寧縣為邕寧區。

武鳴縣:

武鳴縣原稱武緣縣。據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記載,隋代置武緣縣。辛亥革命後,1912年武緣人陸榮廷以軍人起家,出任廣西都督。自誇武功足鳴天下,於民國二年(1913)改武緣縣為武鳴縣,2015年改為南寧市武鳴區。

橫縣:

橫縣的稱謂由橫槎江演變而來。相傳晉代隱士董京避居橫州,秋夜泛舟於江,見一仙人乘浮槎而來,橫槎於江浦,董京藹見了這位仙人。後人於是將該江浦稱為橫槎浦,亦稱橫槎灘,並將此河改名橫槎江。原簡州也改為橫州,這是橫州得名之始。(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貞觀八年(634),以橫槎江為名,置橫州。明洪武十年(1377),降橫州為橫縣,橫縣由此得名。州、縣治所曾取名槎江鎮或槎城鎮,即今橫州鎮。鎮中曾建浮槎館、槎浦公園、仙槎亭,供遊客觀賞。

賓陽縣:

賓陽縣古屬領方縣地。唐貞觀五年(631),在領方縣地置賓州。據(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賓州,以賓水而名。”賓水即賓河。元初升為賓州路,至正十六年(1356)復為賓州。明、清兩朝仍稱賓州。因賓州在五嶺以南,山南即陽之意,又因縣治蘆圩平坦廣闊,故民國初改賓州為賓陽縣。

上林縣:

上林縣的稱謂,據(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載:“本漢領方縣地,武德四年分置上林縣,在上林洞口,因以為名。”另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唐高祖分領方縣地置上林縣,因縣治在上林洞口而得名。

隆安縣:

隆安縣治在原宣化縣地之那久村,土地肥沃。明嘉靖時,王守仁率兵平定廣西盧蘇、王受之亂,駐軍田州,相度地利,奏請設置隆安縣。縣治在舊思龍縣,因龍與隆同音,封建統治者祈望興隆安寧,故命名為隆安縣。

馬山縣:

由民國時期的那馬縣、隆山縣演變而來。1951年6月調整行政區域,將那馬、隆山兩縣合併,取那馬的“馬”字和隆山的“山”字為縣名,稱為馬山縣。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柳州市(地級):

柳州以柳嶺或柳江而得名。據(後晉)劉昫《舊唐書·地理志》雲,柳州“以州界柳嶺為名”。柳嶺在柳州北面,唐太宗時,取柳嶺之名置柳州。其他史書如(清)謝啟昆《廣西通志》亦有“柳州,因柳江為名”的記載。不管哪種說法,因著名文學家柳宗元被貶柳州擔任刺史,故他又被稱為柳柳州。自此以後,柳州名揚四海,流傳至今。

柳江縣:

柳江縣的命名與柳江、柳州息息相關。柳江縣治原在今柳州城區。(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柳州“因柳江為名”。同樣,柳江縣也以柳江而得名。民國前期置柳州縣,後更名柳江縣。1950年與柳州分治,柳江縣城遷往拉堡圩,即今拉堡鎮。

柳城縣:

柳城縣原名龍城縣,唐代屬柳州管轄。據(清)《柳州府志》記載:“宋真宗時,取柳州和龍城各一字為名,改龍城縣為柳城縣。”柳城縣由此得名。

鹿寨縣:

鹿寨得名甚早,據民間傳說,原永福縣境內有一石山,形似鹿頭鹿身,故古人稱此山為鹿寨山。明正統五年(1440),以此山之名置鹿寨堡,在永福縣境。民國十三年(1924)析永福縣地置榴江縣,鹿寨山、鹿寨堡在榴江縣內。1951年將榴江、中渡、雒容三縣合併,成立鹿寨縣,以鹿寨山、鹿寨堡而得名。

融安縣:

融安縣古屬融州。隋開皇十八年(598)置融州,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載,融州“因州界融山為名”。此名沿襲至清代。民國初降州為縣,稱融縣(治所在今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1952年調整行政區域,分融縣為融水、融安二縣,融安縣治長安鎮。取融縣的“融”字和長安鎮的“安”字為融安縣名。

三江侗族自治縣:

三江侗族自治縣原名懷遠縣。縣境有潯江、平江、溶江匯合於老堡口。明洪武十年(1377),因境內有潯、平、溶三條江,而置三江鎮巡檢司,民國改為三江縣。1952年成立三江侗族自治區,1955年更名三江侗族自治縣。該縣是侗族聚居之地,故名。

融水苗族自治縣:

融水苗族自治縣古屬融州融水縣地,因縣境有融江、融山而得名。(清)謝啟昆《廣西通志》雲:“隋以融山名融州,明降州為縣,曰融縣。”該縣析分二縣後,以縣境是苗族聚居之地,於1965年改大苗山苗族自治縣為融水苗族自治縣,以古融水縣而得名。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市縣得名的由來


桂林市(地級):

桂林以桂樹而得名。廣西盛產桂樹,桂木叢生成林。《山海經》中有“桂林八樹”的記載。晉人郭璞也說:“八樹成林,言其大也。”桂林長期是廣西省會,故廣西簡稱桂、八桂。八桂並非八處有桂樹,而是指“多桂”的意思。秦始皇統一嶺南後,在今廣西境內置桂林郡,治所雖不在今桂林,但轄地包括今桂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草木》說桂林“以桂名地”。南朝以桂樹之名置桂州,明、清置桂林府,其治所均在今桂林城區。

陽朔縣:

陽朔縣原屬於始安縣地的一部分。據(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記載:“陽朔山在縣治北,縣以此名。”山上三峰並峙,壯觀奇特。隋開皇十年(590),以陽朔山之名置陽朔縣。另一說,今縣城在古代是一個村落,名羊角村。隋開皇十年,縣治從熙平遷來,取羊角的諧音,定名陽朔縣。

臨桂縣:

臨桂縣古屬始安縣地。據(清)《桂林府志》記載:“唐太宗貞觀八年置臨桂縣。”該縣為桂州、桂林府附郭,臨近州、府駐地,故稱臨桂縣。

靈川縣:

靈川縣得名甚早,唐武德四年(621),分始安縣地置靈川縣。(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雲:“靈川縣,以靈渠水為名。”民國《靈川縣誌》記載:“龍穿巖穴之端,名靈川。”說法不一,但均以山川之意而得名。

全州縣:

全州以僧人之名而得名。(明)曹學佺《廣西名勝志》記載:“全州之名,本於湘山寺僧全真也。”(明)魏濬《西事珥》雲:“湘山寂照大師,俗姓周,名全真。”縣境有湘山,五代十國時期,楚文昭王馬希範以湘山有壽佛,周宗慧(法名全真)得道於此,乃奏請置全州。民國改名全縣。1959年改為全州縣。

興安縣:

興安縣得名始於宋代。秦始皇開鑿靈渠,貫通縣城,唐武德四年(621)置臨源縣,後改名全義縣。據(宋)樂史《太平寰宇記》記載:“大曆三年,土將萬重光誘臨桂等九縣搆逆,唯臨源縣獨守臣節,改為全義縣。皇朝太平興國二年避御諱(太宗名趙炅,又名光義),改為興安縣。”即興盛安寧之意,興安由此得名。

永福縣:

永福縣境內有永福山,又有永福鄉。(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記載:“永福山在縣南五里,縣因以名。”唐高祖時,以山名鄉,又以山名縣,故稱永福縣,祈望永遠賜福於民。

灌陽縣:

灌陽縣原稱觀陽縣。縣治在觀水之北,因而命名為觀陽縣。據(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記載:“孫氏析置觀陽縣,以觀水為名。”隋煬帝時,因觀與灌同音,改觀水為灌水,即今灌陽河,觀陽縣亦改名灌陽縣。

龍勝各族自治縣:

龍勝各族自治縣原屬義寧縣地。清朝調兵鎮壓苗民起義之後,以“虎(義軍)敗龍(清兵)勝”之意,下令在此地設置龍勝巡檢司。乾隆六年(1741),以龍勝巡檢司名置龍勝廳。民國初改為龍勝縣。縣境有侗、壯、苗、瑤、漢等民族,故於1953年成立龍勝各族自治區,1955年更名為龍勝各族自治縣。

資源縣:

資源縣原是全州、興安二縣地的一部分。國民黨廣西省政府於1935年設置資源縣。縣境有夫餘水,流入湖南省資江,匯入洞庭湖,以資江源流之意,而得資源縣名。另一說,貫通縣城的夫餘水,即扶彝水,屬湖南省資江上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夫餘水為資江,以湖南資江發源地稱資源縣。

平樂縣:

平樂縣得名甚早,在三國時就有平樂之名。據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記載:“吳甘露元年,分置平樂縣。”因縣境有平樂溪,又稱平樂江,故孫吳“取平樂溪為名”,置平樂縣。(清)謝啟昆《廣西通志》也有此記載。

荔浦縣:

荔浦縣是廣西古老縣之一。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荔浦縣,漢置,因荔水為名。”荔是一種香草,產於縣境江岸。浦是水邊地方之意。漢朝以荔草命名荔水,荔水後來稱荔江。荔浦縣於是以荔江命名。

恭城瑤族自治縣:

恭城是由茶城演變而來。民國《恭城縣誌》雲:“舊茶城,榷鹽茶,周渭題請還所賜誥命,請除鹽茶之禁,更縣邑名,遂易茶城為恭城,鄉民德之。”當時因茶稅、鹽稅苛重,周渭奏請減免茶、鹽稅,其後將茶城縣改為恭城縣。

梧州市(地級):

梧州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梧州,因蒼梧花、蒼梧郡而得名。古代梧州北山遍地生長著桐樹,古人稱為刺桐或蒼梧花。漢《異物志》雲:“嶺南多此物,故以郡名。”漢朝以蒼梧花之名置蒼梧郡,郡治廣信縣,即今梧州北山腳下。唐朝改蒼梧郡為梧州。元代為梧州路,明、清為梧州府,民國為蒼梧縣治所,故梧州盛名流傳至今。

蒼梧縣:

蒼梧縣因蒼梧花、蒼梧郡而得名。古代蒼梧郡治今梧州北山腳下。漢代北山遍生桐樹,春夏開花,古人稱為刺桐或蒼梧花。漢朝以蒼梧花之名,在廣信縣地置蒼梧郡。隋開皇三年(583),改廣信縣為蒼梧縣。1951年1月10日,蒼梧縣與梧州分治,蒼梧縣治遷往戎圩鎮,並改戎圩鎮為龍圩鎮。

藤縣:

藤縣古稱藤州,因白藤山而得名。州治之南有白藤山,山上遍野生長著白藤,故隋開皇三年(583)在縣境設置藤州。《隋書·地理志》雲:“平陳,置藤州。”(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雲:“白藤嶺多產白藤,縣以此名。”故地在唐太宗貞觀時改為鐔津縣,為藤州治所。明洪武二年(1369),撤銷鐔津縣,併入藤州,洪武十年(1377),降州為縣,稱藤縣。

蒙山縣:

蒙山縣古稱蒙州。據(宋)樂史《太平寰宇記》記載:“貞觀八年改為蒙州,取州東蒙山為名。”縣境有蒙山,山下有蒙水,當地居民多姓蒙。唐朝以蒙山之名置蒙州。明朝改置永安州。民國二年(1913)撤銷永安州,以蒙山之名置蒙山縣。

岑溪市(縣級):

岑溪縣的由來,據《舊唐書》記載,唐至德二年(757),改龍城縣為岑溪縣。該縣以“山多小而高,溪多水長流而名之”。另一說,縣境有西瀧山,山上小溪稱岑水,水往下流,水聲如雷,故以岑水命名岑溪縣。1997年,改為岑溪市。

北海市(地級):

北海原稱古裡寨,地處南海之北,原屬合浦縣地。清康熙元年(1662)置北海鎮。據《北海雜錄》記載,對外“未通商時,有北海村”。清道光年間對外通商後,逐漸形成商埠,市政擴大。至民國時期,以村名置北海鎮,故北海市以北海村、北海鎮而得名。1983年升為地級北海市。

合浦縣:

合浦縣是廣西古縣之一,據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記載:“漢武帝元鼎六年,開嶺南之地置合浦縣。”浦指水邊的地方,因位於河水與大海交匯之處,故名合浦縣。

防城港市(地級):

原是防城縣地,南臨北部灣,是中外進出口貿易的港口。1983年設置防城港區,因防城縣而得名。1993年,升格為地級防城港市。

防城縣(今防城區):

防城港市轄縣(區)。該地與越南接界,古代交趾常來侵犯。據民國《防城縣誌》記載:居民在村莊豎木為柵,稱閈寨,防禦交趾寇,後閈寨演變為圩,稱防城圩。清光緒十三年(1887)置防城縣,因防城圩而得名。1978年更名為防城各族自治縣,1993年成立防城港市,改防城各族自治縣為防城區。

上思縣:

上思縣因上思州而得名。據民國《上思縣誌》記載:“縣境有瀼江,唐太宗時,以瀼江之名置瀼州。”壯話瀼與上字同音,思譯為溪,即上思之意。天寶初,置羈縻上思州,上思由此得名。另有二說:一是“上思之義表示敬重思慕封建統治者頂頭上司,言上思柔懷,民思之順也”;二是上思城居瀼江上游,下游有思陵州、思明州,故名上思州。民國初,降州為上思縣。

東興市(縣級):

東興市是中越邊境地帶中方新興的市鎮。清代、民國為廣東轄地,1952年劃歸廣西,並置東興鎮。因屬於北侖河東岸的新興城鎮,以地理位置和新興發展之意,取名東興鎮。1998年改為東興市,以東興鎮而得名。

欽州市(地級):

欽州由欽江而得名,據民國《欽縣誌》記載:“隋開皇十八年,改安州為欽州,取欽江為名也。”清朝升為欽州直隸州。民國元年(1912)降州為縣,稱欽縣。欽州得名另有二說:一是同名改易說。據《隋書·令狐熙傳》載:“州縣多有相同者,於是隋改安州為欽州。”二是取歸順朝廷、不搞分裂獨立之意。如明、清《欽州志》皆說“取欽順之意也”。1912年改欽州直隸州為欽縣,1965年改為欽州縣,1983年改為縣級欽州市,2002年升為地級欽州市。

靈山縣:

靈山縣古稱南賓縣。縣境有靈山,其峰有六,雄壯奇特。據(清)楊丕復《輿地沿革表》記載:“縣治西有靈山,(唐)移南賓縣治此山下,故名靈山縣。”唐天寶元年(742),改南賓縣為靈山縣。以縣治附近有靈山,故稱靈山縣。

浦北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浦北為合浦縣的一部分。1952年,經政務院批准,劃合浦縣北部設置浦北縣。因其地在合浦縣之北,故稱浦北縣。

貴港市(地級):

貴港古稱貴州。據《舊唐書·地理志》記載:“貞觀九年,改南尹州為貴州。”境內北部平天山古稱宜貴山,取該山的貴字而得貴州之名。明洪武二年(1369)降州為縣,稱貴縣。1988年改為縣級貴港市,取貴縣的“貴”字和內河港口之意而得名。1997年升為地級貴港市。

平南縣:

平南縣古稱龔州,轄西平、南平等縣。據《舊唐書·地理志》記載:“唐太宗貞觀七年置平南縣。”取縣境西平、南平二縣各一字為縣名,稱平南縣。另一說,晉代因陶侃封平南侯而得名。

桂平市(縣級):

桂平以玉桂樹而得名。據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記載,南朝梁時以桂樹(指藥用玉桂)生長在潯江平原而置桂平郡。民國《桂平縣誌》雲:“縣以桂(指玉桂)名,桂其土產也。”1994年,改為縣級桂平市。

玉林市(地級):

玉林原為鬱林,以鬱金香成林而得名。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鬱人所貢,因氏郡矣。”漢朝置鬱林郡。隋改置鬱林州,治所初在貴縣(今貴港市)。宋至道二年(996),遷鬱林州治於南流縣,即今玉林城區。明洪武初,南流縣併入鬱林州。清雍正三年(1725),鬱林州升為鬱林直隸州。民國元年(1912)降州為縣,稱鬱林縣,1956年改為玉林縣。1983年改為縣級玉林市,1997年升為地級玉林市。

容縣:

容縣古稱容州。縣境有大容山,又稱容山。同時,容江橫貫縣境。據《舊唐書·地理志》記載:“容州,以容山為名。”唐貞觀年間,以山之名置容州。明代降州為縣。容縣以容山、容州而得名。

陸川縣:

陸川縣得名甚早。縣境有九洲江、榕江、低陽江、米馬江、清湖江、沙湖河六條河流,河流也稱川,故有陸川之稱。據(明)陸應陽《廣輿記》記載:“因郡有陸水,故名。”南朝梁時置陸川郡。南朝陳時改郡為縣,稱陸川縣。因陸水即六條河而得名。

博白縣:

博白縣得名較早,唐武德四年(621)置博白縣。縣境有博白溪,又稱博白江(今小白江),故名博白縣。宋至民國因之。據(宋)樂史《太平寰宇記》記載,博白縣“以博白江為名”。

興業縣:

興業縣古屬石南縣、興德縣地。唐麟德二年(665)設縣時,取隋代興德縣的“興”字和祈望農業、畜牧業等興旺發達之意,故稱興業縣。

北流市(縣級):

北流的由來,據民國《北流鄉土志》記載:“縣名之起,蓋以圭江之向北而流也。”圭江即今北流河,此河由南向北流經藤縣,匯入西江。南朝齊永明六年(488)因此置北流郡,樑、陳改郡為縣,稱北流縣。唐以後歷代因之。1993年改為縣級北流市。

百色市(地級):

百色因博澀寨而得名。境內古有博澀寨,百色即博澀的轉音。壯語中百色意為山川塞口、地形複雜的地方。清朝因此置百色廳,民國二年(1913)改為百色縣。另有二說:一是縣治靠近右江邊,壯語將洗衣服之地稱為百色。二是因地處廣西、雲南兩省物資交流之地,各種各樣的商品達百種以上,故稱為百色。1983年更名為縣級百色市,2002年升為地級百色市。

田陽縣:

田陽縣古屬田州。清朝設置恩陽土州。1934年設置田陽縣,縣治那坡。據(民國)邱昌渭《廣西縣政》雲:“那坡居田州之南,因更名田陽。”山南為陽,加之縣治在平坦寬廣之地,故改恩陽為田陽縣。

田東縣:

田東縣古屬田州,民國前期稱恩隆縣。1934年設置田東縣。據(民國)邱昌渭《廣西縣政》記載:“以縣治平馬鄉位於田州之東,因更名為田東。”

平果縣:

平果縣境在清代以前為果化土州、歸德土州,由土官世襲統治。民國四年(1915)改土歸流,置果德縣。1934年增置平治縣。1951年將平治、果德二縣合併,取平治之“平”字和果德之“果”字為名,稱平果縣。

德保縣:

德保縣原屬天保縣、敬德縣地。據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記載,明、清時期在縣境置鎮安府。乾隆三年(1738)置天保縣,以土官岑天保和天保山而得名。民國時期置敬德縣。1951年將敬德、天保二縣合併,取敬德之“德”字和天保之“保”字為名,稱德保縣。

靖西市(縣級):

靖西在清初為歸順土州,光緒十二年(1886)升為歸順直隸州,含邊民歸順之意。因該地毗鄰安南(今越南),又在廣西的西邊,取“西鄙安寧”之意,民國元年(1912)改為靖西府,次年改為靖西縣。2015年升為縣級靖西市。

那坡縣:

那坡縣在清初為小鎮安廳。光緒十二年(1886)置鎮邊縣,民國因之。因與越南友好之故,1953年改鎮邊縣為睦邊縣。因睦邊縣那坡公社糧食高產,得到毛澤東主席讚揚,故於1965年改睦邊縣為那坡縣。以縣治在那坡圩、那坡公社而得名。

凌雲縣:

據民國《凌雲縣志》記載:“縣曰凌雲,得名于山,治東有凌雲山。”縣境居雲貴高原東部邊緣,山多高陡,凌雲山最著稱。清朝以凌雲山命名凌雲縣。

樂業縣:

樂業原名邏耶。清同治七年(1868)泗城知府朱騰偉平定會黨起義和太平天國餘部後,祈望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把“邏耶”改為“樂業”,由此得名。民國前期屬凌雲縣樂業鄉,建縣後治三樂鎮(即原樂業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稱同樂鎮。

田林縣:

田林縣原屬西林、凌雲縣的一部分。民國二十四年(1935)置田西縣,以其地處古田州之西而得名。1951年撤銷西林縣,將其地一部分併入田西縣,更名田林縣,取田西之“田”字和西林之“林”字為名。

隆林各族自治縣:

隆林各族自治縣在清代稱西隆州,以“廣西西部興隆”之意取名。民國二年(1913)改為西隆縣。1951年撤銷西林縣,將其地一部分併入西隆縣,改稱隆林縣,取西隆之“隆”字和西林之“林”字為名。該縣是壯、瑤、苗、漢等民族聚居地方,故於1955年更名為隆林各族自治縣。

西林縣:

西林縣地於明永樂七年(1409)置上林長官司,由土官世襲統治。清初改土歸流,康熙五年(1666)置西林縣。據新編《西林縣誌稿》記載:“清改流置縣,存林字,又以其地在極西,故名西林縣。”

賀州市(地級):

臨賀縣和賀州得名甚早。據(宋)樂史《太平寰宇記》記載:“以邑內臨水、賀水為縣名。”即臨江、賀江匯合於賀城。漢武帝時,因縣境臨、賀二水置臨賀縣。隋開皇初,置賀州,因賀江而得名。明洪武十年(1377)降州為縣,稱賀縣。1997年改為縣級賀州市。2002年升為地級賀州市。

昭平縣:

昭平縣古稱龍平縣。據《宋史·地理志》記載:“昭州(治平樂縣)四寨,曰昭平、雲峒、西嶺、直山。”昭平寨在龍平縣境。宋宣和六年(1124),因昭平寨之名,改龍平縣為昭平縣。另一說,“宋改龍平縣為昭平縣,意謂招撫平安”。“招”字不雅,以寓含光明之意的“昭”取代“招”,故定名昭平縣。

鐘山縣:

鐘山縣原為富川縣的一部分,屬於民國時期設置的新縣。因縣境有鐘山,山峰峭立,形似鐘鼎,叩之,聲如鐘鳴,故名鐘山。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因鐘山之名,在富川縣境置鐘山鎮。民國六年(1917),析富川縣一部分,以鐘山鎮之名置鐘山縣。

富川瑤族自治縣:

富川是廣西古縣之一。縣境有富江,古稱富川水。據(清)謝啟昆《廣西通志》記載:“富川,以富川水為名。”漢朝以富川水之名置富川縣。縣境是瑤族聚居之地,故於1983年改為富川瑤族自治縣。

河池市(地級):

河池古為羈縻州地。宋宣和元年(1119)置河池縣。據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記載:“明孝宗弘治十七年升為河池州。”清因之。民國初降州為縣,複稱河池縣。因縣境有三十多條小河,河水匯流入龍江,形似池狀,故名河池。1983年改為縣級河池市。2002年升為地級河池市。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羅城縣以羅城鎮而得名。宋代縣境有羅城堡,其後併入融水縣,改為羅城鎮。明初,以堡名、鎮名設置羅城縣。另一說,縣治四周群山環繞,羅列如城,故名羅城。因縣境有仫佬族居住,1983年改名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南丹縣:

南丹得名於宋代。宋元豐三年(1080)置羈縻南丹州,因盛產硃砂(亦稱丹砂)和地處南方而得名。該地由土官世襲統治。元至元末年,升為南丹安撫司。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設南丹衛。英宗時改為南丹土州,清因之。民國六年(1917)改土歸流,稱南丹縣。

天峨縣:

天峨縣以天峨圩而得名。據1981年編《天峨縣誌》記載:“向陽街的西北面有一座山,山高且大,傳說古代一農夫開山種地時,忽見一對天鵝騰空而起,展翅高飛了,福氣賜百姓,故向陽改‘天鵝’。後人把‘鵝’改為‘峨’,故得名天峨圩、天峨鄉”。民國二十年(1931),以天峨鄉、天峨圩之名置縣,稱天峨縣,縣治天峨鄉(今向陽鄉)。1953年縣治從向陽遷六排鎮。

鳳山縣:

鳳山縣的由來,據民國《鳳山縣誌》記載:“環山似鳳,環鳳皆山……今治之得名以此。”清雍正八年(1730),以境內鳳山之名置鳳山土州,州治鳳山腳前,由土官世襲統治。民國八年(1919)改土歸流,更名鳳山縣。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

環江縣古稱環州。據民國《思恩縣誌》記載:“環江繞縣城如帶,縣城西外江中有洲,唐環州以此得名。”唐貞觀十三年(639),以環江之名置環州。1951年,將宜北、思恩二縣合併,改為環江縣,以縣境河流環江和環洲而得名。

宜州市(縣級):

宜州境內群峰環峙,城北有許多山,總稱宜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雲:“宜山,府城北一里,群山皆高大,此獨卑小,下臨龍江,宜於登眺,因名。唐以此名州,宋復以此名縣。”先後以山名置宜州和宜山縣。1993年,改宜山縣為宜州市。

東蘭縣:

東蘭縣原屬羈縻文蘭州地,由土官世襲統治。據民國《東蘭縣紀要》記載:元朝置東蘭州,明、清稱東蘭土州。民國元年(1912)改土歸流,改東蘭州為東蘭縣。以治所在舊文蘭州之東而稱東蘭州。東蘭縣以東蘭州而得名。

巴馬瑤族自治縣:

巴馬山清水秀,是我國著名的長壽之鄉。壯話“岜”是石山之意。古時冬天,群眾在石山前舉行賽馬娛樂活動,後稱此石山為岜馬山。明朝在此地設置岜馬巡檢司,清朝因之,民國置岜馬鄉,為萬岡縣治所。後改“岜”為巴。因該地有瑤族居住,1956年在原萬岡縣地域基礎上置巴馬瑤族自治縣,因巴馬山、巴馬巡檢司、巴馬鄉而得名。

都安瑤族自治縣:

明、清兩朝在今都安瑤族自治縣地置都陽土司、安定土司,由土官世襲統治。民國五年(1916)改土歸流,將兩土司合併,取都陽的“都”字和安定的“安”字為名,稱都安縣。縣境是瑤族聚居之地,故於1955年更名為都安瑤族自治縣。

大化瑤族自治縣:

境內水資源豐富,紅水河縱貫全境,故修建大化水電站於此地。1987年,析都安、巴馬、馬山三縣的部分地置大化瑤族自治縣。以大化鄉、大化水電站而得名。

來賓市(地級):

來賓的得名,據(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雲,來賓縣“在都泥北,來賓水東,故以為名”。民國《來賓縣誌》雲:“來賓縣治在都泥江北,來賓水東,都泥江在縣南,來賓水自北來,南流入都泥江也。今武東村南都泥江,西阻雷溪,雷與來近音,雷溪即來賓水,唐代嚴州附郭來賓縣治在此。”來賓建縣後,縣治原在武東村(今來賓磨東村)東偏一里多的地方,位置正好在來賓水之東。可見來賓縣以地處來賓水以東而得名。2002年更名為地級來賓市。

象州縣:

象州縣的得名,因縣城隔象江(屬柳江下游)對岸有座山,雨後初晴,常有云彩結成如大象形狀,繞山遊動,此山因之得名象山,唐朝因此山之名置象州。據(宋)樂史《太平寰宇記》記載,象州“因象山以為名”。明、清因之。民國元年(1912)降州為縣,稱象縣。1960年更名象州縣。

武宣縣:

武宣縣由武仙縣演變而來。據(宋)樂史《太平寰宇記》記載:“武仙縣,舊有神仙集眾高山,羽駕時見,如建州武夷山,皆有仙人換骨函存。”故唐朝置武仙縣。因仙與宣讀音相近,明朝改仙為宣,而稱武宣縣。

金秀瑤族自治縣:

金秀瑤族自治縣在民國前期隸屬其他縣,建制較晚。國民黨廣西省政府於1940年設立金秀瑤山警備區,1942年設立金秀設治局,駐金秀村。該縣是瑤族聚居之地,1955年成立大瑤山瑤族自治縣。1956年更名金秀瑤族自治縣。本縣以金秀村、金秀設治局而得名。

忻城縣:

忻城縣的由來,據(民國)黃誠沅《廣西郡邑建置沿革表》記載,三國時期,在縣境置軍騰縣。軍騰是忻城的轉音,故唐太宗貞觀初置忻城縣。另一說:縣城四周是石山,壯語中忻城是石頭城之意。明、清改為忻城土縣。民國十七年(1928)改土歸流,複稱忻城縣。

合山市(縣級):

合山市原屬遷江縣地。1933年國民黨廣西省政府在此地成立合山煤礦股份有限公司,開採煤礦。1953年沿襲。1981年成立合山市。以周圍大山繞合於治所,故名合山。

崇左市(地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沿明清民國之舊設崇善縣、左縣。1951年調整行政區域,將上述兩縣合併為崇左縣,取崇善縣的“崇”字和左縣的“左”字作為縣名。2003年升為地級崇左市。

扶綏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沿民國之舊設扶南縣、同正縣、綏淥縣。1951年調整行政區域,將扶南、同正、綏淥三縣合併為扶綏縣,取扶南縣的“扶”字和綏淥縣的“綏”字為縣名。

大新縣:

1949年六七月間,盤踞在萬承縣大嶺鄉的土匪被我游擊隊打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調整行政區域,將萬承、雷平、養利三縣合併。為了紀念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剿匪事件,重新置縣時,取原萬承縣大嶺鄉的“大”字和養利縣寶新鄉的“新”字為縣名,稱大新縣。另一說,取三縣合併、疆域擴大,人民做新主人之意,稱大新縣。

天等縣:

天等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設的新縣。1951年將向都縣、龍茗縣合併為天等縣,以縣治添等圩而得名。原龍茗縣境內有添等圩、添等鄉。因“添”與“天”同音,加之寄寓天下平等之意,將添等鄉改為天等鄉。本縣以天等圩、天等鄉而得名。

寧明縣:

寧明縣在唐朝、五代十國時期為思明州地。宋皇祐初年,在思明州地置永平寨。元朝升為思明路,治思明州。明洪武二年(1369)改為思明府,仍治思明州。清雍正七年(1729),寄寓思明府早日安寧、停止反抗清朝之意,改思明府為寧明州。民國元年(1912),以祈望安寧光明之意,命名為寧明縣。

龍州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沿民國之舊設龍津縣、上金縣。1951年調整行政區域,將龍津、上金兩縣合併為麗江縣。因與雲南省麗江縣同名,於1952年復改為龍津縣。1961年,經國務院批准,將龍津縣改為龍州縣。因縣境有龍江,唐朝以江名置州,命名為龍州。另一說法,以境內泉水名“龍泉”而得名。

憑祥市(縣級):

宋朝置憑祥峒,此為憑祥得名之始。元朝沿襲宋制。明洪武十八年(1385)改為憑祥鎮,永樂二年(1482)升為憑祥州。清朝改為憑祥土州,宣統二年(1910)升為憑祥廳,民國二年(1913)改為憑祥縣。因與安南(今越南)接界,以吉祥固守之意而得名。1955年改為憑祥鎮,1956年改為縣級憑祥市,以憑祥鎮、憑祥縣而得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