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介紹大椎穴:原來也有這麼多治療作用、收藏哦!

大椎穴:清熱溫寒通經絡,鎮驚寧神降血壓

穴名:大椎穴

歸經:督脈

位置:在後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中醫介紹大椎穴:原來也有這麼多治療作用、收藏哦!

穴性:清熱消炎、祛風解表、通陽散寒、舒經活絡、鎮驚寧神、平喘降壓、防病保健、提高免疫力

主治:1.局部病症;2.呼吸系統病症;3.神志病症;4.慢性虛弱性病症;5.其他病症該穴在第7頸椎棘突下,因其椎骨最大,古謂之"大椎骨"、"大杼骨",故名。又名"大杼"、"上杼"、"百勞"。屬於督脈(陽經),又是"諸陽之會",手三陽經(大腸、小腸、三焦)、足三陽經(胃、膽、膀胱)都在大椎穴交會,是人體陽氣最旺的穴位。

一、定位取法

大椎在肩背部正中,第7頸椎下凹陷處,約與兩肩峰水平連線相平。

取準大椎穴有3個依據:

①儘量將頭低到最大限度,這樣,在肩背正中找最高的那個脊椎骨,其下凹陷處即是第7頸椎。

②第7頸椎下大約跟肩膀正中的高度相平齊。

③萬一第7頸椎不明顯,或者有好幾個都顯得比較高的椎骨,我們應該麼來找呢?憑對動感頸椎的觸摸手感來摸:將示指、中指或無名指指端分別放在幾個較高椎體的上面,讓病人大幅度地向前後左右幾個方位慢慢活動頸部,細心體會,指下感覺得到活動的是頸椎,不能活動的則是胸椎。

中醫介紹大椎穴:原來也有這麼多治療作用、收藏哦!

二、治療作用

穴性:有清熱消炎、祛風解表、通陽散寒、舒筋活絡、鎮驚寧神、平喘降壓等功能作用,還可以防病保健、提高免疫力。

大椎是全身要穴之一,治療作用十分廣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局部病症:頭項強痛、落枕、頸椎病、肩背疼痛、肩周炎、上肢疼痛或麻木。對於肩背這個部位的各種病變,大椎可以說得上是第一要穴。既能疏通局部的經絡之氣,又能把治療作用和效應擴展到肢體的遠端部位。2.呼吸系統病症:傷風、感冒、熱病、惡寒發熱、骨蒸潮熱、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等。2005年10月,全國第十屆運動會在南京舉行,中央一位國家領導人和夫人親自參加這次盛會的開幕式,市公安局一位年輕的女公安幹警榮幸地被安排負責領導夫人的生活及安全保衛工作。

接受了這一光榮使命後,我們這個大女孩別提有多高興和興奮了!誰知第二天就要上崗的女公安,當晚深夜突然發起了高燒,體溫近40℃,焦急得直哭。緊急之中,當時正在南京中醫藥大學跟我學習鍼灸的女孩她媽媽,用已經學到的大椎能清熱解表退燒的知識給女兒治療。通過輪番掐按大椎和曲池(屈肘,肘關節橫紋拇指側紋頭端)等穴,1小時後體溫就下降到38℃多。初戰告捷,女兒要求媽媽隔1小時再接再厲。兩次掐按下來,天亮時女孩的體溫已經恢復正常,而沒有影響她的政治任務。事後她媽媽向我報告此事時感慨地說:"真沒想到這麼簡單的方法,卻能解決這麼大的問題!"

中醫介紹大椎穴:原來也有這麼多治療作用、收藏哦!

3.神志病症:癲症、狂症、癇症、癔病、抑鬱症,小兒驚風、肢體抽搐,角弓反張等。由於大椎是"諸陽之會",陽氣很旺。中醫學認為:癲症是陰氣過旺所致,狂症是陽氣過旺的結果。用於癲症就應該輕輕按揉或艾灸大椎穴以補陽氣;而用於狂症,則應該強力重刺激指掐,或用刺血外加拔氣罐瀉陽氣。

4.慢性虛弱性病症:五勞七傷、虛損乏力,自汗、盜汗,肢體發涼、怕冷,麻木、癱軟無力,頭痛、腰背疼痛、脊柱炎、關節風溼疼痛、一身盡痛等。大凡慢性虛弱性病症,絕大多數以陽虛為主。針對這些病症,以艾灸為主,能發揮大椎通陽化氣、溫通經絡的作用,把陽氣輸送到肢體關節。

5.其他病症:中暑、疔瘡、瘧疾、麻疹、蕁麻疹、高血壓、輸液反應、白細胞減少症(腫瘤放療、化療後的毒副作用)等。中暑、疔瘡用刺血拔罐法,以瀉火熱之毒;高血壓也用刺血法,能平降肝陽、發揮即刻的壓作用,一般情況下,收縮壓和舒張壓平均能下降10~15毫米汞柱。

中醫介紹大椎穴:原來也有這麼多治療作用、收藏哦!

三、操作方法

指壓、掐按、按摩、艾灸、拔罐、皮膚針叩刺或皮膚滾針滾刺等均可酌情選用:風寒宜灸並加拔火罐,退高熱、降血壓宜用重力指掐或刺血療法(在嚴格消毒之後,用採血針、三稜針或消毒後的粗大縫衣針點刺、皮膚針重叩出血、皮膚滾針滾刺出血)並加拔火罐,以排出更多的瘀血,增療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