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宮廷常用調護方法

中醫 清朝 慈禧 光緒 骨傷的楊張張揚 骨傷的楊張張揚 2017-09-12

清代宮廷常用調護方法

中醫護理肇端於戰國時代,是我國傳統運學救治病人的主要手段之一。歷代醫家向來主張“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突出說明了護理工作的重要性。

清代宮廷內由於建立了御醫入值、脈案記錄等制度9使護理病人的責任心有所加強,護理觀察的細緻和認真程度為歷代所罕見,現擇要列舉數法於後。

飲食調理法

清代宮廷常用調護方法

飲食調理是宮廷中喜用的調護方法,凡病情輕淺或病後體虛者皆可用之,常獲扶正除邪之效。

如乾隆十四年十二月初五日,和碩額附德勒格,痘出四朝,俱已出齊,在用藥物治療和調護的基礎上,午後進食湯飯加野雞肉數片,收到“形色漸潤,窠粒起長,神氣安寧”之效。

光緒三十四年,慈禧皇太后患木火生風,氣上撞心,心中悸熱,煩渴,咳多痰涎,大便尚洩。太醫施煥採用粳米鍋巴焙焦研極細末,陳年火腿煅研極細末,兩味等分研勻,以紅白糖和淡橘水調羹,另用烏梅五錢、甘草一錢,煮水徐徐咽之,能起到顧胃化痰、益中攝下的作用。

此外,咸豐朝七年八月二十四日,容常在患積病,醫囑在服藥的同時,仍宜戒食生冷粘膩等物,慎重閉氣調理,則屬於飲食禁忌與謹慎起居並行的調護方法。

外敷熱熨法

清代宮廷常用調護方法

外敷法種類很多,其中溫經藥綿、敷足心法頗有靈驗。

溫經藥綿源於乾隆三十九年五月,皇帝弘曆患腰腿冷痛不愈,太醫張世琉等以綿子(即絮綿)同川烏、木瓜諸藥共煮,以幹為度,去藥用綿外敷患處,起到溫暖通經、逐寒止痛效果。

敷足心法系用吳萸、肉桂、牙皁、附子、炮姜研極細面,加大肥皂合勻,貼兩足心湧泉穴。此法治口瘡不能飲食,上熱下寒之證有效。

熱褽法是將藥物碎成粗末,用水或韹拌溼,入砂器妙熱,布包熨患處,冷則易之。宮廷內凡遇食滯、氣滯、疼痛時,每常用之。如光緒七年八月初八日申刻,容常在患腹中積塊衝痛,採用此法調理,方用香附、老蔥白、生薑、五靈脂共合一處,醋拌勻炒熱,布包熨痛處甚效。

清洗頭留法

清代宮廷常用調護方法

宮廷內清洗頭部的方法,主要用於脫髮、頭痛、眩暈諸病。如自光緒二十九年開始,皇帝載淳于嚴寒之時,寒氣涼風深入腦髓,以致頻作頭痛,乃經常取天麻、桑葉、薄荷、白芷、防風、羌活、銀花、川椒水煎洗頭,以控制病情。慈禧太后每以榧子、核桃、側柏葉煎水洗頭,令發不落。

洗目之法,用於時行眼疾浮熱蒸灼上焦,以致目微赤,有時脹悶者,具有清肝散風之功,用其調理病人頗為簡便。如宣統五年十一月七日,老太太患眼疾,以白菊花、青皮、桑葉水煎頻洗眼目,兼服煎劑及藥膏而愈。

潤面護齒法

清代宮廷常用調護方法

潤面諸法,是以藥物和肥皂類混合,通過清晨洗臉,達到潤面散風療病之目的。如光緒二十九年五月,慈禧太后患面風,左側面部自眼以下連額,時作跳動,當屬面神經痙攣。採用白附子、白殭蠶、麝香、綠豆粉等共研細面,再過重絹羅,兌胰子(肥皂)四兩調勻,洗潤面部,起到袪風等作用。

護齒方法,宮廷醫藥載述極為豐富。如同治皇帝患牙痛,採用擦牙散(石膏、細辛、青鹽等)為極細末,作為牙粉,每日清晨及臨睡刷牙。同時輔以明潤火硝白滾水衝化溫漱,以消腫止痛。

沐浴薰洗法

清代宮廷常用調護方法

沐浴法是用藥物煎湯洗澡,以起到保健皮膚的作用。如慈禧皇太后嘗患皮膚瘙癢,採用谷精草、茵陳、桑枝、木瓜、青皮、白菊花等煎湯沐浴,達到散風熱、利溼止癢之目的。

薰洗法是用藥物煎湯外洗局部,起到消腫止癢等作用。臨床常用於四肢、前後陰及眼部疾病的治療。如咸豐帝某妃,患肝經溼熱下注,外陰瘙癢,每用蛇床子、苦蔘、龍膽草之類薰洗治癒。

拔毒生肌法

拔毒生肌法屬於外科換藥的範圍,常用藥物有膏、散等劑型。辨證用於腫瘍可促使消散,用於潰瘍可促使癒合。如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皇帝載淳患天花毒陷,潰處潮紅流膿及腥水,醫用賽金拔毒散、紫草膏之類,內服保元託毒之劑,曾一度有驗。

除上述之外,調護方法尚有透腦聞藥法、膏藥外敷法、按摩法、湯劑和代茶飲的煎法等,內容豐富多采,不一一枚舉。惟鍼灸療法,於道光二年廢止,其原因如《太醫院志》所載,奉旨:鍼灸一法,由來已久。然以針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太醫院鍼灸一科,著永遠停止。現在看來,當時封建專制制度阻礙了這一調護方法的發展,誠屬宮廷醫學前進中之憾事。


來源:本文選自《上海中醫藥雜誌》,1988年第1期,作者:陳可翼、李春生人衛中醫編輯整理。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