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鑑》方劑淺講——通關散

中醫 皂莢 御纂醫宗金鑑 細辛 中醫家 2017-06-09

《醫宗金鑑》方劑淺講——通關散

中風死候·通關散:

南星、 皁角、 細辛、 薄荷、生半夏為末, 吹鼻有嚏可治

【南星】辛溫燥烈,我們常和半夏聯繫在一起,一般認為南星主風痰,半夏主溼痰。溼痰容易理解,風痰就比較費解了,因為風屬陽邪,給人的感覺已經是比較燥了,再用上南星不是燥上加燥了嗎?

風除了可分為內風和外風以外,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分,即陰虛之風和陽虛之風,陰虛之風就是《臨證指南醫案》中說的:“內風乃身中陽氣之變動”,它是由水不涵木造成的,陽虛之風是什麼呢?我們認為是由於經絡不通,氣血在裡面運行不平穩而形成的渦流,比如一段馬路很通暢的話,路上的車流也會非常規整,如果有一段路突然狹窄了很多,那麼車流肯定就亂了,這種亂就是風象。要想恢復正常的流動,必須把狹窄的地段衝開。

南星的辛烈之性就有這個作用,所以說它“與半夏之性同而毒則過之”,半夏雖然也辛辣,但和南星比較起來,半夏善守,南星善走。半夏主的是溼痰,溼性粘膩,半夏想快也快不起來,它只能是緩慢的把這塊溼地翻開,假如痰已經被風乾而不溼了,半夏可能翻不動,那就要靠南星來解決了。《醫宗金鑑》方劑淺講——通關散

但需要注意這裡的燥痰絕不能是陰虛造成的,那再用上溫燥的南星肯定會加重病情,南星只能用於陽虛的燥痰,這種燥是一種寒燥,就像南極的溼度很低一樣。

盧復說過一句話也很有價值:“南星第可平諸疾生風,不可平風生諸疾”,諸疾生風就是說有種種阻礙造成的風,用南星去掉阻礙也就息了風,可見它不能直接針對風,風生諸疾是以風為本了,南星不能勝任,並且風生諸疾往往都比較燥,也不能用南星。劉潛江說:“其化風者,經所謂鬱極則發之義……散陰結以暢陽乃其能事,陽暢則戾氣平而風靜矣”。可見南星的作用可以概括為一個“通”字,因此通關散肯定要用到它。

【皂莢】樹枝能長出刺來,可見它也是一味及其銳利的藥物,《本經》中記載它主風痺死肌,風痺或死肌都是正氣失守,地盤被邪氣佔領了,皂莢最通關竅,能夠深入敵營把陣地再奪回來。

皂莢除了善通以外,還能夠盪滌汙濁,使痰涎失去粘連膠熱之性而易於排出,《張氏醫通》中說:“皂莢滌肺胃汙垢,葶藶瀉肺下水氣,葦莖通肺絡瘀塞,治肺癰鼎峙三法”。可見它是一味入肺的藥物,由於肺氣通於鼻,所以皂莢入鼻能立即引起噴嚏。

原文說吹鼻有嚏可治,是看機體的正氣還也沒有這個反應能力,噴嚏雖然出於肺,確實上下之氣貫通的表現,哈欠是陰氣引陽,所以睡前會打哈欠,噴嚏則是陽氣引陰,因此剛起床時容易打噴嚏,如果能打出來,說明下焦不虛,能和上焦接上,打不出來則說明根本已虧,因此說不可治了。

【細辛】極細而直,它的藥氣也是細的,所以作用的範圍非常廣,可以自九地之下際於九天之上,就是因為它形氣俱細。現在的城市往往汽車沒有電動車先到達目的地,也是因為電動車比較細。中風閉證是正氣被風寒之下鬱閉,南星、皂莢等藥可以衝開,再加上細辛就像用錐子先紮上許多眼,別的藥更容易發揮作用。所以它雖然不是風藥,卻協助其它風藥運行。

【薄荷】是辛涼解表的代表藥物,似乎難當開竅的重任,但張錫純認為它氣味近於冰片,最善開竅。應該說它的開竅力度肯定是比不過南星、皂莢之類的藥物,但薄荷是本方中唯一一味性涼的藥物,寒熱搭配一起使方子避免偏重。
《醫宗金鑑》方劑淺講——通關散

【半夏】單用也不能開竅,這裡是配合南星起作用的,它們都是天南星科的植物,都常用來化痰,但南星善走而上行,半夏善守而下行,半夏能夠下氣,止汗,止嘔,治失眠,都是它下行的證明。如果分開使用,則南星專走經絡,治療中風麻痺;半夏專走腸胃,治療嘔吐噦逆。如果配合使用,則能上下相因,形成力偶開痰能更有效。

總的來說,通關散突出一個通字,皂莢可以給鼻粘膜一個刺激引起噴嚏,使身體氣機上下相通,細辛和薄荷芳香,用在這裡可以取其氣,氣的運行迅速,起到先鋒的作用,二者一溫一涼互相搭配;南星和半夏是取其味,屬於輜重部隊,二者又能一上一下互相搭配。

《醫宗金鑑》方劑淺講——通關散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3.1.1。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件,只專注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