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通聖散:表裡、氣血、三焦通治'

"

防風通聖散:表裡、氣血、三焦通治

高建忠 中醫書友會

作者/高建忠 ⊙ 編輯/王超

摘要:劉河間平生諸詣力,長於治火,火鬱發之。“防風通聖散”方內外上下,氣分血分,無所不到,意義實為周匝。此方上下、表裡分消,氣血、三焦同治,充分體現了劉河間治熱“不使少有怫鬱”的組方用藥特點。


防風通聖散方解

吳昆在《醫方考》中對防風通聖散的方解較為精彩:“防風、麻黃,解表藥也,風熱之在皮膚者,得之由汗而洩;荊芥、薄荷,清上藥也,風熱之在巔頂者,得之由鼻而洩;大黃、芒硝,通利藥也,風熱之在腸胃者,得之由後而洩;滑石、梔子,水道藥也,風熱之在決瀆者,得之由溺而洩。風淫於膈,肺胃受邪,石膏、桔梗,清肺胃也,而連翹、黃芩,又所以祛諸經之遊火;風之為患,肝木主之,川芎、歸、芍,和肝血也,而甘草、白朮,又所以和胃氣而健脾。劉守真氏長於治火,此方之旨,詳且悉哉!”

上下、表裡分消,氣血、三焦同治,充分體現了劉河間治熱“不使少有怫鬱”的組方用藥特點。正如王旭高在《退思集類方歌注》中所言:“此為表裡、氣血、三焦通治之劑。”

當代醫家冉雪峰在《冉氏方劑學》中也指出:“按此方劉完素用治風熱壅盛,表裡三焦皆實等證。查此方為通表通裡,和氣和血,調整二便,疏利三焦之方。藥味雖多,秩然不紊,如韓候將兵,多多益善……查河間平生諸詣力,長於治火,火鬱發之,此方內外上下,氣分血分,無所不到,意義實為周匝。”

由於方中使用了當歸、芍藥、白朮等藥,古人認為本方瀉中寓補,瀉而不傷正。如喻嘉言在《醫門法律》中指出:“此方乃表裡通治之輕劑,用川芎、當歸、芍藥、白朮以和血益脾。所以汗不傷表,下不傷裡,可多服也。”

實際上,方中當歸、芍藥、白朮用量較小,川芎、當歸、芍藥僅起和血之用,白朮有健脾之功,與人蔘、黃芪、熟地、白芍等護正自然有別。在大隊清瀉藥中,是不可能做到“汗不傷表,下不傷裡”的。

至於所謂本方為“輕劑”,可“多服”,也值得商榷。費伯雄在《醫方論》中即指出:“雖雲通治一切內外諸邪,然必如注中表裡三焦俱實者,方可用。否則,硝、黃之峻烈,石膏、滑石之沉寒,尋常之症,豈能堪此?”

證之臨證,本方的適應證往往為體壯熱實者。至於是否可“多服”、是否為“重劑”,主要取決於用量。

【本文原載於《中國中醫藥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