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

本文首發於《人之初》雜誌,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全文共4806字,閱讀大約需要10分鐘

"

本文首發於《人之初》雜誌,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全文共4806字,閱讀大約需要10分鐘

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廣東省中醫院腎內科學術帶頭人楊霓芝

“腎為先天之本。”在中國的養生文化裡,腎有著特殊的地位。現代人對腎臟越來越重視,既有養生文化的復興,也因為腎病的高發。數據顯示,我國成人慢性腎病發病率高達12%左右,其中10%的慢性腎病會發展為尿毒症。儘管中西醫語境中的腎有著不同的內涵外延,但中醫治療腎臟病也有著獨特優勢。

龍先生是原發性腎小球疾病IgA患者,去過多家醫院就診,結果都不盡如人意。而且由於激素使用過多,出現藥物過敏,就像爆肥加整容手術失敗,變成了滿月臉、水牛背、腿部水腫。如果繼續服藥副作用會加重,減少藥量病情又出現反覆,他陷入了兩難境地,直到走進廣東省中醫院腎內科學術帶頭人楊霓芝教授的門診室。

楊霓芝從事腎內科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40多年,是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教授、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重點病種慢性腎臟病研究專家組組長、國家重點專科學術帶頭人、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師承導師、廣東省名中醫、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腎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腎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腎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在腎內科疾病的診治方面造詣頗深,得到中西醫各界的一致認可。

經過一年多的細心治療,龍先生的腎功能等相關指標均回到正常。“楊教授知道我藥物過敏,就儘量少開西藥。”龍先生說,楊霓芝辨證施治,不僅療效顯著,還帶有美容效果,來複診的患者幾乎沒有激素臉。

"

本文首發於《人之初》雜誌,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全文共4806字,閱讀大約需要10分鐘

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廣東省中醫院腎內科學術帶頭人楊霓芝

“腎為先天之本。”在中國的養生文化裡,腎有著特殊的地位。現代人對腎臟越來越重視,既有養生文化的復興,也因為腎病的高發。數據顯示,我國成人慢性腎病發病率高達12%左右,其中10%的慢性腎病會發展為尿毒症。儘管中西醫語境中的腎有著不同的內涵外延,但中醫治療腎臟病也有著獨特優勢。

龍先生是原發性腎小球疾病IgA患者,去過多家醫院就診,結果都不盡如人意。而且由於激素使用過多,出現藥物過敏,就像爆肥加整容手術失敗,變成了滿月臉、水牛背、腿部水腫。如果繼續服藥副作用會加重,減少藥量病情又出現反覆,他陷入了兩難境地,直到走進廣東省中醫院腎內科學術帶頭人楊霓芝教授的門診室。

楊霓芝從事腎內科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40多年,是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教授、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重點病種慢性腎臟病研究專家組組長、國家重點專科學術帶頭人、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師承導師、廣東省名中醫、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腎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腎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腎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在腎內科疾病的診治方面造詣頗深,得到中西醫各界的一致認可。

經過一年多的細心治療,龍先生的腎功能等相關指標均回到正常。“楊教授知道我藥物過敏,就儘量少開西藥。”龍先生說,楊霓芝辨證施治,不僅療效顯著,還帶有美容效果,來複診的患者幾乎沒有激素臉。

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1

從無到有,創建國家重點專科

成為一名醫生,是楊霓芝從小的夢想。1976年從廣州中醫學院(今廣州中醫藥大學)醫療系本科畢業時,她主動要求到臨床一線工作。

“我們200多個同學,10個人留校工作,只有我1個人到了省中醫院。”楊霓芝說。當時廣東省中醫院只有一個破舊的三層小樓,她見證了醫院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而她的工牌號0018,也成為她在醫院多年付出的記錄。

在前18年裡,楊霓芝經歷了多個部門。“當時醫院沒有分專科,我先是分到內一區,主治心血管系統等方面的患者。”楊霓芝說,後來她又輪轉到病房、急診工作。多個部門的輪番歷練,多種疾病的診療經驗積累,楊霓芝臨床實踐能力不斷提高,“內外婦兒、心肝肺腎等疾病我都看過,也積累了一定經驗。”

現在的楊霓芝,待人和藹可親,是一個平和安靜的老太太。但年輕時的她卻有一股為了工作不惜一切的拼勁。

結婚以前,她住在醫院宿舍,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泡在門診和病房。結婚後,新房離醫院比較遠,她還是每天6點多就去醫院,下午天黑了才回家。“我沒時間談戀愛,每次見面都是他來找我。”楊霓芝笑著說,因為早出晚歸,她很長一段時間都沒顧得上看一下自己的新房。

每每有人稱讚她敬業,楊霓芝就趕緊搖頭。在她的敘述中,這是省中醫院一切為了患者的思想傳承,還有家人的包容——因為少回家探望父母,十個春節九個春節在醫院忙碌,她一直心懷愧疚。

不過,說起被任命為腎內科主任的往事,她無意中承認自己“工作很投入”。這顯然是謙辭,因為身兼科室主任和學科帶頭人,最需要的素質還是醫術。

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開展中醫重點專科建設,省中醫院把成立腎內科的事情提上了日程。與同時成立的神經科等不同,腎內科沒有全國名中醫劉茂才一樣的老將做學科帶頭人,醫院決定從年輕骨幹中選才,楊霓芝被點將,成為全院最年輕的科室主任。

楊霓芝覺得這有點不太合心意。“當時我在心血管系統疾病診治方面取得了一些經驗,比如運用中醫治療產後慢性心肌病,一個月就可以取得明顯效果,高血壓等治療也有不錯的心得。”她說,腎內科要從頭來過,有些可惜,她也捨不得一些跟隨了十幾年的患者。反覆考慮三天後,她還是服從了醫院需要,從此開始了腎內科的創業傳奇。

為開展專科建設,省中醫院1990年代選派一批骨幹醫生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修,楊霓芝也在其列。在這裡,她像回到了大學時代,對新知識如飢似渴,還經常到其他科室蹭課、偷師,把解剖學、病理學等都學了一遍。後來她又參加了全國最頂級的腎病學習班,系統地提升了腎病診療能力。

“通過這幾次學習,我認識到西醫在病理、診斷等方面有獨到之處。”楊霓芝說。腎病有很多併發症,其中高血壓、心臟病等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而心血管病治療是她以前的強項,她就把心血管疾病知識和腎病知識融會貫通,把中醫理論和西醫知識相互印證,臨床上結合施治,“這樣一結合非常實用,當時我就得心應手,心想再危重的患者來了我也不怕。”

醫院要求,專科患者收治率要達到90%,楊霓芝更大膽,她在科室裡約法三章,除了第一條要求以中醫為治療切入點外,第二和第三條都圍繞收治患者,“只要診斷有個‘腎’字,不管患者病情多重都收,我們義不容辭。

1

從內到外,影響力遍及世界

大量收治患者給新科室帶來不少壓力。“我們團隊比較年輕,經驗水平不足,有些危重患者搶救就要請外院專家來指導。”楊霓芝說,打鐵還得自身硬,腎內科從一開始就是按照國家重點專科的要求建設的,為此必須苦練內功。

她身體力行,組織同事認真學習中醫經典、中醫理論,中醫治腎知識,不斷提高中醫診療水平,“古代治療腎臟病有很多理論、方劑,用來治療水腫的五苓散、五皮飲、真武湯,治療蛋白尿的當歸補血湯、左歸引、右歸引等,都是前人留下的經驗,我們要繼承發揮好作用。”

“省中醫院的建院目標是‘中醫走在前沿,現代醫學跟蹤得上,創建全國一流的中醫醫院’,我們腎科也應跟醫院目標一致,創建全國一流的腎病科。”楊霓芝教授按醫院要求,多次選派本科年輕骨幹到全國一流西醫院進修,她自己也多次帶隊去北京301醫院、北京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日友好醫院、江蘇省中醫院、南京軍區總醫院等學習交流,引進技術。

“取經歸來,我們先後開展腎活檢技術、腎病理檢查及血透、腹透、體外超聲波碎石、腎移植等腎科特殊診療項目;開展了大腸水療、腎病治療儀、中藥透析等中醫特色療法。”楊霓芝說,她和同事們發揮中醫特色與優勢,堅持採用中醫為主,也積極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迅速形成強大的戰鬥力。目前腎病科已有3個病區,床位增至110張,可以滿足腎科常見病、多發病及急危疑難重症的治療需求。

"

本文首發於《人之初》雜誌,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全文共4806字,閱讀大約需要10分鐘

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廣東省中醫院腎內科學術帶頭人楊霓芝

“腎為先天之本。”在中國的養生文化裡,腎有著特殊的地位。現代人對腎臟越來越重視,既有養生文化的復興,也因為腎病的高發。數據顯示,我國成人慢性腎病發病率高達12%左右,其中10%的慢性腎病會發展為尿毒症。儘管中西醫語境中的腎有著不同的內涵外延,但中醫治療腎臟病也有著獨特優勢。

龍先生是原發性腎小球疾病IgA患者,去過多家醫院就診,結果都不盡如人意。而且由於激素使用過多,出現藥物過敏,就像爆肥加整容手術失敗,變成了滿月臉、水牛背、腿部水腫。如果繼續服藥副作用會加重,減少藥量病情又出現反覆,他陷入了兩難境地,直到走進廣東省中醫院腎內科學術帶頭人楊霓芝教授的門診室。

楊霓芝從事腎內科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40多年,是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教授、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重點病種慢性腎臟病研究專家組組長、國家重點專科學術帶頭人、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師承導師、廣東省名中醫、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腎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腎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腎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在腎內科疾病的診治方面造詣頗深,得到中西醫各界的一致認可。

經過一年多的細心治療,龍先生的腎功能等相關指標均回到正常。“楊教授知道我藥物過敏,就儘量少開西藥。”龍先生說,楊霓芝辨證施治,不僅療效顯著,還帶有美容效果,來複診的患者幾乎沒有激素臉。

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1

從無到有,創建國家重點專科

成為一名醫生,是楊霓芝從小的夢想。1976年從廣州中醫學院(今廣州中醫藥大學)醫療系本科畢業時,她主動要求到臨床一線工作。

“我們200多個同學,10個人留校工作,只有我1個人到了省中醫院。”楊霓芝說。當時廣東省中醫院只有一個破舊的三層小樓,她見證了醫院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而她的工牌號0018,也成為她在醫院多年付出的記錄。

在前18年裡,楊霓芝經歷了多個部門。“當時醫院沒有分專科,我先是分到內一區,主治心血管系統等方面的患者。”楊霓芝說,後來她又輪轉到病房、急診工作。多個部門的輪番歷練,多種疾病的診療經驗積累,楊霓芝臨床實踐能力不斷提高,“內外婦兒、心肝肺腎等疾病我都看過,也積累了一定經驗。”

現在的楊霓芝,待人和藹可親,是一個平和安靜的老太太。但年輕時的她卻有一股為了工作不惜一切的拼勁。

結婚以前,她住在醫院宿舍,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泡在門診和病房。結婚後,新房離醫院比較遠,她還是每天6點多就去醫院,下午天黑了才回家。“我沒時間談戀愛,每次見面都是他來找我。”楊霓芝笑著說,因為早出晚歸,她很長一段時間都沒顧得上看一下自己的新房。

每每有人稱讚她敬業,楊霓芝就趕緊搖頭。在她的敘述中,這是省中醫院一切為了患者的思想傳承,還有家人的包容——因為少回家探望父母,十個春節九個春節在醫院忙碌,她一直心懷愧疚。

不過,說起被任命為腎內科主任的往事,她無意中承認自己“工作很投入”。這顯然是謙辭,因為身兼科室主任和學科帶頭人,最需要的素質還是醫術。

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開展中醫重點專科建設,省中醫院把成立腎內科的事情提上了日程。與同時成立的神經科等不同,腎內科沒有全國名中醫劉茂才一樣的老將做學科帶頭人,醫院決定從年輕骨幹中選才,楊霓芝被點將,成為全院最年輕的科室主任。

楊霓芝覺得這有點不太合心意。“當時我在心血管系統疾病診治方面取得了一些經驗,比如運用中醫治療產後慢性心肌病,一個月就可以取得明顯效果,高血壓等治療也有不錯的心得。”她說,腎內科要從頭來過,有些可惜,她也捨不得一些跟隨了十幾年的患者。反覆考慮三天後,她還是服從了醫院需要,從此開始了腎內科的創業傳奇。

為開展專科建設,省中醫院1990年代選派一批骨幹醫生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修,楊霓芝也在其列。在這裡,她像回到了大學時代,對新知識如飢似渴,還經常到其他科室蹭課、偷師,把解剖學、病理學等都學了一遍。後來她又參加了全國最頂級的腎病學習班,系統地提升了腎病診療能力。

“通過這幾次學習,我認識到西醫在病理、診斷等方面有獨到之處。”楊霓芝說。腎病有很多併發症,其中高血壓、心臟病等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而心血管病治療是她以前的強項,她就把心血管疾病知識和腎病知識融會貫通,把中醫理論和西醫知識相互印證,臨床上結合施治,“這樣一結合非常實用,當時我就得心應手,心想再危重的患者來了我也不怕。”

醫院要求,專科患者收治率要達到90%,楊霓芝更大膽,她在科室裡約法三章,除了第一條要求以中醫為治療切入點外,第二和第三條都圍繞收治患者,“只要診斷有個‘腎’字,不管患者病情多重都收,我們義不容辭。

1

從內到外,影響力遍及世界

大量收治患者給新科室帶來不少壓力。“我們團隊比較年輕,經驗水平不足,有些危重患者搶救就要請外院專家來指導。”楊霓芝說,打鐵還得自身硬,腎內科從一開始就是按照國家重點專科的要求建設的,為此必須苦練內功。

她身體力行,組織同事認真學習中醫經典、中醫理論,中醫治腎知識,不斷提高中醫診療水平,“古代治療腎臟病有很多理論、方劑,用來治療水腫的五苓散、五皮飲、真武湯,治療蛋白尿的當歸補血湯、左歸引、右歸引等,都是前人留下的經驗,我們要繼承發揮好作用。”

“省中醫院的建院目標是‘中醫走在前沿,現代醫學跟蹤得上,創建全國一流的中醫醫院’,我們腎科也應跟醫院目標一致,創建全國一流的腎病科。”楊霓芝教授按醫院要求,多次選派本科年輕骨幹到全國一流西醫院進修,她自己也多次帶隊去北京301醫院、北京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日友好醫院、江蘇省中醫院、南京軍區總醫院等學習交流,引進技術。

“取經歸來,我們先後開展腎活檢技術、腎病理檢查及血透、腹透、體外超聲波碎石、腎移植等腎科特殊診療項目;開展了大腸水療、腎病治療儀、中藥透析等中醫特色療法。”楊霓芝說,她和同事們發揮中醫特色與優勢,堅持採用中醫為主,也積極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迅速形成強大的戰鬥力。目前腎病科已有3個病區,床位增至110張,可以滿足腎科常見病、多發病及急危疑難重症的治療需求。

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楊霓芝名醫工作室成立

楊霓芝還積極推動新療法,比如以中藥配合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血透機是她在建科之初接手的,“1990年醫院就購買了兩臺血液透析機,後來逐漸增加,現在已經有110多臺血透機,年透析超過6萬臺次,排名全省前列。”

為什麼中醫院要開展血透?這個問題曾有不少人問過。楊霓芝的解釋很簡單,儀器是治病救人的工具,是中醫藥治療的補充手段,“我們主要運用中醫的方法治療,但一些腎衰晚期患者突發急性左心衰和高血鉀等,就需要給予緊急透析治療爭取時間,然後再中醫辨證施治。”

她進一步解釋說,通過在患者透析的過程中積極運用中藥治療,在降低透析併發症、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改善營養狀態、改善微炎症狀態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通過血透等新技術的創新應用,腎內科還提高了醫院危重病救治能力,“我們採用CRRT(連續腎臟替代療法)技術協助心臟中心、ICU病區等搶救併發急性腎衰、多臟器功能衰竭的極危重患者療效明顯,採用血透與血液灌流串聯的方法成功搶救多名重度中毒患者。”

楊霓芝也不介意做一下血液透析的終結者。

“我有一個患者是法國華僑,1980年診斷出2型糖尿病,一直在當地醫院進行相關治療。2004年,當地醫院建議他透析,患者拒絕了,輾轉來到中國找到我,我辨證治療,輔以益氣活血的院內製劑三芪口服液,並予中成藥尿毒清、百令膠囊等益腎藥物,病人病情好轉穩定,目前還未透析。”楊霓芝說,還有一位來自印尼的慢性腎衰患者,14年來不斷往返印尼與廣東,在她的幫助下,延緩了腎衰的進展,延長了進入透析的時間。

“慢性腎病起病隱匿,不少患者在就醫時已進入尿毒症。”楊霓芝說。目前全國尿毒症透析患者有30多萬人,每年花費270億元。採取有效的措施延緩疾病進展,推遲進入透析的時間,可以節省大量資源。

1

從弱到強,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

患者是最好的傳播者,隨著他們口口相傳,楊霓芝教授逐漸為省外乃至海外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坐十幾個小時火車、打十幾個小時飛的來省中醫院腎內科看病的人也越來越多。

“有一個腎炎患者,是美籍華人,在許多西醫院都沒有看好,我給他中藥治療穩定了病情,現在每年都回來複診;一個越南的腎綜合症患者,曾經到北京找全國腎病權威治療,中藥西藥都用過了,效果不好,我給他中醫辨證施治為主治療,現在已經痊癒。”楊霓芝隨口一說,就是一個個鮮活的案例。

如前文所述,腎病大多是慢性病,由於需要長期複診,不少人和楊霓芝成了老朋友。不久前,一位陳先生專程趕到醫院,感謝楊霓芝20年前的救命之恩。

1998年,陳先生是被抬到廣東省中醫院急診科的,那時他只有19歲,患有腎病綜合徵,同時合併雙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在幾家綜合醫院用激素肝素等治療,不僅沒有效果,還出現了皮膚出血等惡化跡象。

“急診科醫生問我,這樣的病人收不收?我說收!”楊霓芝說。她完全停用激素和血栓抗凝藥物,先用中藥辨證治療靜脈血栓,1個月後再進一步治療腎病,才有了現在身體健康的陳先生。

彼時全國有五家中醫腎病重點專科,輪流舉辦全國腎病診治新技術學習班。陳先生住院期間,恰逢廣東省中醫院主辦會議,聽楊霓芝教授介紹了這個病例後,到會專家們紛紛到病房一探究竟,學習取經。

“只要發揮中醫特色和優勢,療效上去,專科就上去了。”楊霓芝說。隨著一個個患者順利痊癒,一個個經典病例引發觀摩,廣東省中醫院腎內科發展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折服了患者和同行。

"

本文首發於《人之初》雜誌,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全文共4806字,閱讀大約需要10分鐘

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廣東省中醫院腎內科學術帶頭人楊霓芝

“腎為先天之本。”在中國的養生文化裡,腎有著特殊的地位。現代人對腎臟越來越重視,既有養生文化的復興,也因為腎病的高發。數據顯示,我國成人慢性腎病發病率高達12%左右,其中10%的慢性腎病會發展為尿毒症。儘管中西醫語境中的腎有著不同的內涵外延,但中醫治療腎臟病也有著獨特優勢。

龍先生是原發性腎小球疾病IgA患者,去過多家醫院就診,結果都不盡如人意。而且由於激素使用過多,出現藥物過敏,就像爆肥加整容手術失敗,變成了滿月臉、水牛背、腿部水腫。如果繼續服藥副作用會加重,減少藥量病情又出現反覆,他陷入了兩難境地,直到走進廣東省中醫院腎內科學術帶頭人楊霓芝教授的門診室。

楊霓芝從事腎內科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40多年,是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教授、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重點病種慢性腎臟病研究專家組組長、國家重點專科學術帶頭人、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師承導師、廣東省名中醫、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腎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腎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腎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在腎內科疾病的診治方面造詣頗深,得到中西醫各界的一致認可。

經過一年多的細心治療,龍先生的腎功能等相關指標均回到正常。“楊教授知道我藥物過敏,就儘量少開西藥。”龍先生說,楊霓芝辨證施治,不僅療效顯著,還帶有美容效果,來複診的患者幾乎沒有激素臉。

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1

從無到有,創建國家重點專科

成為一名醫生,是楊霓芝從小的夢想。1976年從廣州中醫學院(今廣州中醫藥大學)醫療系本科畢業時,她主動要求到臨床一線工作。

“我們200多個同學,10個人留校工作,只有我1個人到了省中醫院。”楊霓芝說。當時廣東省中醫院只有一個破舊的三層小樓,她見證了醫院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而她的工牌號0018,也成為她在醫院多年付出的記錄。

在前18年裡,楊霓芝經歷了多個部門。“當時醫院沒有分專科,我先是分到內一區,主治心血管系統等方面的患者。”楊霓芝說,後來她又輪轉到病房、急診工作。多個部門的輪番歷練,多種疾病的診療經驗積累,楊霓芝臨床實踐能力不斷提高,“內外婦兒、心肝肺腎等疾病我都看過,也積累了一定經驗。”

現在的楊霓芝,待人和藹可親,是一個平和安靜的老太太。但年輕時的她卻有一股為了工作不惜一切的拼勁。

結婚以前,她住在醫院宿舍,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泡在門診和病房。結婚後,新房離醫院比較遠,她還是每天6點多就去醫院,下午天黑了才回家。“我沒時間談戀愛,每次見面都是他來找我。”楊霓芝笑著說,因為早出晚歸,她很長一段時間都沒顧得上看一下自己的新房。

每每有人稱讚她敬業,楊霓芝就趕緊搖頭。在她的敘述中,這是省中醫院一切為了患者的思想傳承,還有家人的包容——因為少回家探望父母,十個春節九個春節在醫院忙碌,她一直心懷愧疚。

不過,說起被任命為腎內科主任的往事,她無意中承認自己“工作很投入”。這顯然是謙辭,因為身兼科室主任和學科帶頭人,最需要的素質還是醫術。

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開展中醫重點專科建設,省中醫院把成立腎內科的事情提上了日程。與同時成立的神經科等不同,腎內科沒有全國名中醫劉茂才一樣的老將做學科帶頭人,醫院決定從年輕骨幹中選才,楊霓芝被點將,成為全院最年輕的科室主任。

楊霓芝覺得這有點不太合心意。“當時我在心血管系統疾病診治方面取得了一些經驗,比如運用中醫治療產後慢性心肌病,一個月就可以取得明顯效果,高血壓等治療也有不錯的心得。”她說,腎內科要從頭來過,有些可惜,她也捨不得一些跟隨了十幾年的患者。反覆考慮三天後,她還是服從了醫院需要,從此開始了腎內科的創業傳奇。

為開展專科建設,省中醫院1990年代選派一批骨幹醫生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修,楊霓芝也在其列。在這裡,她像回到了大學時代,對新知識如飢似渴,還經常到其他科室蹭課、偷師,把解剖學、病理學等都學了一遍。後來她又參加了全國最頂級的腎病學習班,系統地提升了腎病診療能力。

“通過這幾次學習,我認識到西醫在病理、診斷等方面有獨到之處。”楊霓芝說。腎病有很多併發症,其中高血壓、心臟病等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而心血管病治療是她以前的強項,她就把心血管疾病知識和腎病知識融會貫通,把中醫理論和西醫知識相互印證,臨床上結合施治,“這樣一結合非常實用,當時我就得心應手,心想再危重的患者來了我也不怕。”

醫院要求,專科患者收治率要達到90%,楊霓芝更大膽,她在科室裡約法三章,除了第一條要求以中醫為治療切入點外,第二和第三條都圍繞收治患者,“只要診斷有個‘腎’字,不管患者病情多重都收,我們義不容辭。

1

從內到外,影響力遍及世界

大量收治患者給新科室帶來不少壓力。“我們團隊比較年輕,經驗水平不足,有些危重患者搶救就要請外院專家來指導。”楊霓芝說,打鐵還得自身硬,腎內科從一開始就是按照國家重點專科的要求建設的,為此必須苦練內功。

她身體力行,組織同事認真學習中醫經典、中醫理論,中醫治腎知識,不斷提高中醫診療水平,“古代治療腎臟病有很多理論、方劑,用來治療水腫的五苓散、五皮飲、真武湯,治療蛋白尿的當歸補血湯、左歸引、右歸引等,都是前人留下的經驗,我們要繼承發揮好作用。”

“省中醫院的建院目標是‘中醫走在前沿,現代醫學跟蹤得上,創建全國一流的中醫醫院’,我們腎科也應跟醫院目標一致,創建全國一流的腎病科。”楊霓芝教授按醫院要求,多次選派本科年輕骨幹到全國一流西醫院進修,她自己也多次帶隊去北京301醫院、北京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日友好醫院、江蘇省中醫院、南京軍區總醫院等學習交流,引進技術。

“取經歸來,我們先後開展腎活檢技術、腎病理檢查及血透、腹透、體外超聲波碎石、腎移植等腎科特殊診療項目;開展了大腸水療、腎病治療儀、中藥透析等中醫特色療法。”楊霓芝說,她和同事們發揮中醫特色與優勢,堅持採用中醫為主,也積極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迅速形成強大的戰鬥力。目前腎病科已有3個病區,床位增至110張,可以滿足腎科常見病、多發病及急危疑難重症的治療需求。

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楊霓芝名醫工作室成立

楊霓芝還積極推動新療法,比如以中藥配合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血透機是她在建科之初接手的,“1990年醫院就購買了兩臺血液透析機,後來逐漸增加,現在已經有110多臺血透機,年透析超過6萬臺次,排名全省前列。”

為什麼中醫院要開展血透?這個問題曾有不少人問過。楊霓芝的解釋很簡單,儀器是治病救人的工具,是中醫藥治療的補充手段,“我們主要運用中醫的方法治療,但一些腎衰晚期患者突發急性左心衰和高血鉀等,就需要給予緊急透析治療爭取時間,然後再中醫辨證施治。”

她進一步解釋說,通過在患者透析的過程中積極運用中藥治療,在降低透析併發症、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改善營養狀態、改善微炎症狀態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通過血透等新技術的創新應用,腎內科還提高了醫院危重病救治能力,“我們採用CRRT(連續腎臟替代療法)技術協助心臟中心、ICU病區等搶救併發急性腎衰、多臟器功能衰竭的極危重患者療效明顯,採用血透與血液灌流串聯的方法成功搶救多名重度中毒患者。”

楊霓芝也不介意做一下血液透析的終結者。

“我有一個患者是法國華僑,1980年診斷出2型糖尿病,一直在當地醫院進行相關治療。2004年,當地醫院建議他透析,患者拒絕了,輾轉來到中國找到我,我辨證治療,輔以益氣活血的院內製劑三芪口服液,並予中成藥尿毒清、百令膠囊等益腎藥物,病人病情好轉穩定,目前還未透析。”楊霓芝說,還有一位來自印尼的慢性腎衰患者,14年來不斷往返印尼與廣東,在她的幫助下,延緩了腎衰的進展,延長了進入透析的時間。

“慢性腎病起病隱匿,不少患者在就醫時已進入尿毒症。”楊霓芝說。目前全國尿毒症透析患者有30多萬人,每年花費270億元。採取有效的措施延緩疾病進展,推遲進入透析的時間,可以節省大量資源。

1

從弱到強,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

患者是最好的傳播者,隨著他們口口相傳,楊霓芝教授逐漸為省外乃至海外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坐十幾個小時火車、打十幾個小時飛的來省中醫院腎內科看病的人也越來越多。

“有一個腎炎患者,是美籍華人,在許多西醫院都沒有看好,我給他中藥治療穩定了病情,現在每年都回來複診;一個越南的腎綜合症患者,曾經到北京找全國腎病權威治療,中藥西藥都用過了,效果不好,我給他中醫辨證施治為主治療,現在已經痊癒。”楊霓芝隨口一說,就是一個個鮮活的案例。

如前文所述,腎病大多是慢性病,由於需要長期複診,不少人和楊霓芝成了老朋友。不久前,一位陳先生專程趕到醫院,感謝楊霓芝20年前的救命之恩。

1998年,陳先生是被抬到廣東省中醫院急診科的,那時他只有19歲,患有腎病綜合徵,同時合併雙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在幾家綜合醫院用激素肝素等治療,不僅沒有效果,還出現了皮膚出血等惡化跡象。

“急診科醫生問我,這樣的病人收不收?我說收!”楊霓芝說。她完全停用激素和血栓抗凝藥物,先用中藥辨證治療靜脈血栓,1個月後再進一步治療腎病,才有了現在身體健康的陳先生。

彼時全國有五家中醫腎病重點專科,輪流舉辦全國腎病診治新技術學習班。陳先生住院期間,恰逢廣東省中醫院主辦會議,聽楊霓芝教授介紹了這個病例後,到會專家們紛紛到病房一探究竟,學習取經。

“只要發揮中醫特色和優勢,療效上去,專科就上去了。”楊霓芝說。隨著一個個患者順利痊癒,一個個經典病例引發觀摩,廣東省中醫院腎內科發展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折服了患者和同行。

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楊霓芝帶教

“十五”期間,廣東省中醫院腎內科被評為全國中醫腎病重點專科中唯一的優秀重點專科;2008年,醫院獲准建設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主要研究病種就是楊霓芝牽頭的中醫藥防治慢性腎臟病;楊霓芝還牽頭全國30家腎病重點專科進行“慢性腎衰”診療方案及臨床路徑的制定與研究,把自己的學術思想推向全國。

“我是1995年採用中醫益氣活血法防治慢性腎臟病的學術思想的。”楊霓芝說,她主張以中醫益氣活血法防治慢性腎臟病,益氣活血利水法治療難治性腎綜,益氣活血蠲毒的中醫綜合措施延緩慢性腎衰竭,目前都在臨床中得到驗證,取得了明顯成效。

根據這個學術思想,楊霓芝研製出前文提到的院內製劑三芪口服液——也叫通脈口服液,已投入臨床20多年,很多患者主動請求開這個藥吃。“一開始我們用於治療慢性腎炎,後來臨床發現,該製劑對腎衰患者也有明顯療效。”楊霓芝說,她的研究生現在正在做進一步的機制研究,同時進行新藥開發。

楊霓芝還醉心於人才培養,在她的嚴格要求和認真指導下,青年醫師迅速成長、各盡其才。她培養了博士後3名、博士13名、碩士研究生15名、全國名老中醫師帶徒弟子2名、省級師承弟子2名,院內青年醫師及弟子40名,同時還在院外帶徒4名,為中醫藥事業的傳承作出了巨大貢獻。

“我希望每一個弟子、學生都成為學科帶頭人和業務骨幹。”楊霓芝說,目前醫院各腎病專科有6位科室主任是她培養的,還有不少弟子學成後去了上海、河北等多個省市,成為當地腎病治療專家。再傳弟子也開始嶄露頭角,2017年弟子劉旭生的學生蘇國彬在《柳葉刀》上發表《中國住院感染患者腎功能與住院結局的橫斷面分析》,並通過ACRP臨床研究主要研究者(CPI)國際認證,令廣東省中醫院腎病科的學術影響進一步走向世界。

弟子們逐漸獨當一面,自己也年齡大了,楊霓芝卻還不肯休息。現在腎內科在省中醫總院、芳村分院、大學城分院和珠海分院都設有病區,她還在海南省中醫院、汕頭市中醫院設有名醫工作室並帶了徒弟,經常多地奔波,不辭辛苦。

“省中醫院就像一個大家庭,我在這裡工作40多年,從普通的醫生成長為廣東省名中醫、全國中醫腎病副主委、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師承導師,給了我這麼多榮譽,我怎麼捨得離開這個大家庭?”楊霓芝說。

2017年3月18日,在一眾弟子的簇擁下,楊霓芝現身珠海。在當天舉行的“全國中西醫結合腎臟病學高級峰會暨血透+中醫藥特色療法項目學術研討會”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建設項目楊霓芝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揭牌。這是一次新的開始,在中醫腎病學領域,楊霓芝還要繼續為患者傳遞福音。

"

本文首發於《人之初》雜誌,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全文共4806字,閱讀大約需要10分鐘

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廣東省中醫院腎內科學術帶頭人楊霓芝

“腎為先天之本。”在中國的養生文化裡,腎有著特殊的地位。現代人對腎臟越來越重視,既有養生文化的復興,也因為腎病的高發。數據顯示,我國成人慢性腎病發病率高達12%左右,其中10%的慢性腎病會發展為尿毒症。儘管中西醫語境中的腎有著不同的內涵外延,但中醫治療腎臟病也有著獨特優勢。

龍先生是原發性腎小球疾病IgA患者,去過多家醫院就診,結果都不盡如人意。而且由於激素使用過多,出現藥物過敏,就像爆肥加整容手術失敗,變成了滿月臉、水牛背、腿部水腫。如果繼續服藥副作用會加重,減少藥量病情又出現反覆,他陷入了兩難境地,直到走進廣東省中醫院腎內科學術帶頭人楊霓芝教授的門診室。

楊霓芝從事腎內科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40多年,是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教授、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重點病種慢性腎臟病研究專家組組長、國家重點專科學術帶頭人、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師承導師、廣東省名中醫、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腎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腎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腎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在腎內科疾病的診治方面造詣頗深,得到中西醫各界的一致認可。

經過一年多的細心治療,龍先生的腎功能等相關指標均回到正常。“楊教授知道我藥物過敏,就儘量少開西藥。”龍先生說,楊霓芝辨證施治,不僅療效顯著,還帶有美容效果,來複診的患者幾乎沒有激素臉。

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1

從無到有,創建國家重點專科

成為一名醫生,是楊霓芝從小的夢想。1976年從廣州中醫學院(今廣州中醫藥大學)醫療系本科畢業時,她主動要求到臨床一線工作。

“我們200多個同學,10個人留校工作,只有我1個人到了省中醫院。”楊霓芝說。當時廣東省中醫院只有一個破舊的三層小樓,她見證了醫院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而她的工牌號0018,也成為她在醫院多年付出的記錄。

在前18年裡,楊霓芝經歷了多個部門。“當時醫院沒有分專科,我先是分到內一區,主治心血管系統等方面的患者。”楊霓芝說,後來她又輪轉到病房、急診工作。多個部門的輪番歷練,多種疾病的診療經驗積累,楊霓芝臨床實踐能力不斷提高,“內外婦兒、心肝肺腎等疾病我都看過,也積累了一定經驗。”

現在的楊霓芝,待人和藹可親,是一個平和安靜的老太太。但年輕時的她卻有一股為了工作不惜一切的拼勁。

結婚以前,她住在醫院宿舍,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泡在門診和病房。結婚後,新房離醫院比較遠,她還是每天6點多就去醫院,下午天黑了才回家。“我沒時間談戀愛,每次見面都是他來找我。”楊霓芝笑著說,因為早出晚歸,她很長一段時間都沒顧得上看一下自己的新房。

每每有人稱讚她敬業,楊霓芝就趕緊搖頭。在她的敘述中,這是省中醫院一切為了患者的思想傳承,還有家人的包容——因為少回家探望父母,十個春節九個春節在醫院忙碌,她一直心懷愧疚。

不過,說起被任命為腎內科主任的往事,她無意中承認自己“工作很投入”。這顯然是謙辭,因為身兼科室主任和學科帶頭人,最需要的素質還是醫術。

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開展中醫重點專科建設,省中醫院把成立腎內科的事情提上了日程。與同時成立的神經科等不同,腎內科沒有全國名中醫劉茂才一樣的老將做學科帶頭人,醫院決定從年輕骨幹中選才,楊霓芝被點將,成為全院最年輕的科室主任。

楊霓芝覺得這有點不太合心意。“當時我在心血管系統疾病診治方面取得了一些經驗,比如運用中醫治療產後慢性心肌病,一個月就可以取得明顯效果,高血壓等治療也有不錯的心得。”她說,腎內科要從頭來過,有些可惜,她也捨不得一些跟隨了十幾年的患者。反覆考慮三天後,她還是服從了醫院需要,從此開始了腎內科的創業傳奇。

為開展專科建設,省中醫院1990年代選派一批骨幹醫生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修,楊霓芝也在其列。在這裡,她像回到了大學時代,對新知識如飢似渴,還經常到其他科室蹭課、偷師,把解剖學、病理學等都學了一遍。後來她又參加了全國最頂級的腎病學習班,系統地提升了腎病診療能力。

“通過這幾次學習,我認識到西醫在病理、診斷等方面有獨到之處。”楊霓芝說。腎病有很多併發症,其中高血壓、心臟病等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而心血管病治療是她以前的強項,她就把心血管疾病知識和腎病知識融會貫通,把中醫理論和西醫知識相互印證,臨床上結合施治,“這樣一結合非常實用,當時我就得心應手,心想再危重的患者來了我也不怕。”

醫院要求,專科患者收治率要達到90%,楊霓芝更大膽,她在科室裡約法三章,除了第一條要求以中醫為治療切入點外,第二和第三條都圍繞收治患者,“只要診斷有個‘腎’字,不管患者病情多重都收,我們義不容辭。

1

從內到外,影響力遍及世界

大量收治患者給新科室帶來不少壓力。“我們團隊比較年輕,經驗水平不足,有些危重患者搶救就要請外院專家來指導。”楊霓芝說,打鐵還得自身硬,腎內科從一開始就是按照國家重點專科的要求建設的,為此必須苦練內功。

她身體力行,組織同事認真學習中醫經典、中醫理論,中醫治腎知識,不斷提高中醫診療水平,“古代治療腎臟病有很多理論、方劑,用來治療水腫的五苓散、五皮飲、真武湯,治療蛋白尿的當歸補血湯、左歸引、右歸引等,都是前人留下的經驗,我們要繼承發揮好作用。”

“省中醫院的建院目標是‘中醫走在前沿,現代醫學跟蹤得上,創建全國一流的中醫醫院’,我們腎科也應跟醫院目標一致,創建全國一流的腎病科。”楊霓芝教授按醫院要求,多次選派本科年輕骨幹到全國一流西醫院進修,她自己也多次帶隊去北京301醫院、北京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日友好醫院、江蘇省中醫院、南京軍區總醫院等學習交流,引進技術。

“取經歸來,我們先後開展腎活檢技術、腎病理檢查及血透、腹透、體外超聲波碎石、腎移植等腎科特殊診療項目;開展了大腸水療、腎病治療儀、中藥透析等中醫特色療法。”楊霓芝說,她和同事們發揮中醫特色與優勢,堅持採用中醫為主,也積極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迅速形成強大的戰鬥力。目前腎病科已有3個病區,床位增至110張,可以滿足腎科常見病、多發病及急危疑難重症的治療需求。

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楊霓芝名醫工作室成立

楊霓芝還積極推動新療法,比如以中藥配合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血透機是她在建科之初接手的,“1990年醫院就購買了兩臺血液透析機,後來逐漸增加,現在已經有110多臺血透機,年透析超過6萬臺次,排名全省前列。”

為什麼中醫院要開展血透?這個問題曾有不少人問過。楊霓芝的解釋很簡單,儀器是治病救人的工具,是中醫藥治療的補充手段,“我們主要運用中醫的方法治療,但一些腎衰晚期患者突發急性左心衰和高血鉀等,就需要給予緊急透析治療爭取時間,然後再中醫辨證施治。”

她進一步解釋說,通過在患者透析的過程中積極運用中藥治療,在降低透析併發症、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改善營養狀態、改善微炎症狀態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通過血透等新技術的創新應用,腎內科還提高了醫院危重病救治能力,“我們採用CRRT(連續腎臟替代療法)技術協助心臟中心、ICU病區等搶救併發急性腎衰、多臟器功能衰竭的極危重患者療效明顯,採用血透與血液灌流串聯的方法成功搶救多名重度中毒患者。”

楊霓芝也不介意做一下血液透析的終結者。

“我有一個患者是法國華僑,1980年診斷出2型糖尿病,一直在當地醫院進行相關治療。2004年,當地醫院建議他透析,患者拒絕了,輾轉來到中國找到我,我辨證治療,輔以益氣活血的院內製劑三芪口服液,並予中成藥尿毒清、百令膠囊等益腎藥物,病人病情好轉穩定,目前還未透析。”楊霓芝說,還有一位來自印尼的慢性腎衰患者,14年來不斷往返印尼與廣東,在她的幫助下,延緩了腎衰的進展,延長了進入透析的時間。

“慢性腎病起病隱匿,不少患者在就醫時已進入尿毒症。”楊霓芝說。目前全國尿毒症透析患者有30多萬人,每年花費270億元。採取有效的措施延緩疾病進展,推遲進入透析的時間,可以節省大量資源。

1

從弱到強,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

患者是最好的傳播者,隨著他們口口相傳,楊霓芝教授逐漸為省外乃至海外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坐十幾個小時火車、打十幾個小時飛的來省中醫院腎內科看病的人也越來越多。

“有一個腎炎患者,是美籍華人,在許多西醫院都沒有看好,我給他中藥治療穩定了病情,現在每年都回來複診;一個越南的腎綜合症患者,曾經到北京找全國腎病權威治療,中藥西藥都用過了,效果不好,我給他中醫辨證施治為主治療,現在已經痊癒。”楊霓芝隨口一說,就是一個個鮮活的案例。

如前文所述,腎病大多是慢性病,由於需要長期複診,不少人和楊霓芝成了老朋友。不久前,一位陳先生專程趕到醫院,感謝楊霓芝20年前的救命之恩。

1998年,陳先生是被抬到廣東省中醫院急診科的,那時他只有19歲,患有腎病綜合徵,同時合併雙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在幾家綜合醫院用激素肝素等治療,不僅沒有效果,還出現了皮膚出血等惡化跡象。

“急診科醫生問我,這樣的病人收不收?我說收!”楊霓芝說。她完全停用激素和血栓抗凝藥物,先用中藥辨證治療靜脈血栓,1個月後再進一步治療腎病,才有了現在身體健康的陳先生。

彼時全國有五家中醫腎病重點專科,輪流舉辦全國腎病診治新技術學習班。陳先生住院期間,恰逢廣東省中醫院主辦會議,聽楊霓芝教授介紹了這個病例後,到會專家們紛紛到病房一探究竟,學習取經。

“只要發揮中醫特色和優勢,療效上去,專科就上去了。”楊霓芝說。隨著一個個患者順利痊癒,一個個經典病例引發觀摩,廣東省中醫院腎內科發展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折服了患者和同行。

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楊霓芝帶教

“十五”期間,廣東省中醫院腎內科被評為全國中醫腎病重點專科中唯一的優秀重點專科;2008年,醫院獲准建設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主要研究病種就是楊霓芝牽頭的中醫藥防治慢性腎臟病;楊霓芝還牽頭全國30家腎病重點專科進行“慢性腎衰”診療方案及臨床路徑的制定與研究,把自己的學術思想推向全國。

“我是1995年採用中醫益氣活血法防治慢性腎臟病的學術思想的。”楊霓芝說,她主張以中醫益氣活血法防治慢性腎臟病,益氣活血利水法治療難治性腎綜,益氣活血蠲毒的中醫綜合措施延緩慢性腎衰竭,目前都在臨床中得到驗證,取得了明顯成效。

根據這個學術思想,楊霓芝研製出前文提到的院內製劑三芪口服液——也叫通脈口服液,已投入臨床20多年,很多患者主動請求開這個藥吃。“一開始我們用於治療慢性腎炎,後來臨床發現,該製劑對腎衰患者也有明顯療效。”楊霓芝說,她的研究生現在正在做進一步的機制研究,同時進行新藥開發。

楊霓芝還醉心於人才培養,在她的嚴格要求和認真指導下,青年醫師迅速成長、各盡其才。她培養了博士後3名、博士13名、碩士研究生15名、全國名老中醫師帶徒弟子2名、省級師承弟子2名,院內青年醫師及弟子40名,同時還在院外帶徒4名,為中醫藥事業的傳承作出了巨大貢獻。

“我希望每一個弟子、學生都成為學科帶頭人和業務骨幹。”楊霓芝說,目前醫院各腎病專科有6位科室主任是她培養的,還有不少弟子學成後去了上海、河北等多個省市,成為當地腎病治療專家。再傳弟子也開始嶄露頭角,2017年弟子劉旭生的學生蘇國彬在《柳葉刀》上發表《中國住院感染患者腎功能與住院結局的橫斷面分析》,並通過ACRP臨床研究主要研究者(CPI)國際認證,令廣東省中醫院腎病科的學術影響進一步走向世界。

弟子們逐漸獨當一面,自己也年齡大了,楊霓芝卻還不肯休息。現在腎內科在省中醫總院、芳村分院、大學城分院和珠海分院都設有病區,她還在海南省中醫院、汕頭市中醫院設有名醫工作室並帶了徒弟,經常多地奔波,不辭辛苦。

“省中醫院就像一個大家庭,我在這裡工作40多年,從普通的醫生成長為廣東省名中醫、全國中醫腎病副主委、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師承導師,給了我這麼多榮譽,我怎麼捨得離開這個大家庭?”楊霓芝說。

2017年3月18日,在一眾弟子的簇擁下,楊霓芝現身珠海。在當天舉行的“全國中西醫結合腎臟病學高級峰會暨血透+中醫藥特色療法項目學術研討會”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建設項目楊霓芝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揭牌。這是一次新的開始,在中醫腎病學領域,楊霓芝還要繼續為患者傳遞福音。

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本文首發於《人之初》雜誌,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全文共4806字,閱讀大約需要10分鐘

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廣東省中醫院腎內科學術帶頭人楊霓芝

“腎為先天之本。”在中國的養生文化裡,腎有著特殊的地位。現代人對腎臟越來越重視,既有養生文化的復興,也因為腎病的高發。數據顯示,我國成人慢性腎病發病率高達12%左右,其中10%的慢性腎病會發展為尿毒症。儘管中西醫語境中的腎有著不同的內涵外延,但中醫治療腎臟病也有著獨特優勢。

龍先生是原發性腎小球疾病IgA患者,去過多家醫院就診,結果都不盡如人意。而且由於激素使用過多,出現藥物過敏,就像爆肥加整容手術失敗,變成了滿月臉、水牛背、腿部水腫。如果繼續服藥副作用會加重,減少藥量病情又出現反覆,他陷入了兩難境地,直到走進廣東省中醫院腎內科學術帶頭人楊霓芝教授的門診室。

楊霓芝從事腎內科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40多年,是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教授、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重點病種慢性腎臟病研究專家組組長、國家重點專科學術帶頭人、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師承導師、廣東省名中醫、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腎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腎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腎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在腎內科疾病的診治方面造詣頗深,得到中西醫各界的一致認可。

經過一年多的細心治療,龍先生的腎功能等相關指標均回到正常。“楊教授知道我藥物過敏,就儘量少開西藥。”龍先生說,楊霓芝辨證施治,不僅療效顯著,還帶有美容效果,來複診的患者幾乎沒有激素臉。

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1

從無到有,創建國家重點專科

成為一名醫生,是楊霓芝從小的夢想。1976年從廣州中醫學院(今廣州中醫藥大學)醫療系本科畢業時,她主動要求到臨床一線工作。

“我們200多個同學,10個人留校工作,只有我1個人到了省中醫院。”楊霓芝說。當時廣東省中醫院只有一個破舊的三層小樓,她見證了醫院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而她的工牌號0018,也成為她在醫院多年付出的記錄。

在前18年裡,楊霓芝經歷了多個部門。“當時醫院沒有分專科,我先是分到內一區,主治心血管系統等方面的患者。”楊霓芝說,後來她又輪轉到病房、急診工作。多個部門的輪番歷練,多種疾病的診療經驗積累,楊霓芝臨床實踐能力不斷提高,“內外婦兒、心肝肺腎等疾病我都看過,也積累了一定經驗。”

現在的楊霓芝,待人和藹可親,是一個平和安靜的老太太。但年輕時的她卻有一股為了工作不惜一切的拼勁。

結婚以前,她住在醫院宿舍,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泡在門診和病房。結婚後,新房離醫院比較遠,她還是每天6點多就去醫院,下午天黑了才回家。“我沒時間談戀愛,每次見面都是他來找我。”楊霓芝笑著說,因為早出晚歸,她很長一段時間都沒顧得上看一下自己的新房。

每每有人稱讚她敬業,楊霓芝就趕緊搖頭。在她的敘述中,這是省中醫院一切為了患者的思想傳承,還有家人的包容——因為少回家探望父母,十個春節九個春節在醫院忙碌,她一直心懷愧疚。

不過,說起被任命為腎內科主任的往事,她無意中承認自己“工作很投入”。這顯然是謙辭,因為身兼科室主任和學科帶頭人,最需要的素質還是醫術。

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開展中醫重點專科建設,省中醫院把成立腎內科的事情提上了日程。與同時成立的神經科等不同,腎內科沒有全國名中醫劉茂才一樣的老將做學科帶頭人,醫院決定從年輕骨幹中選才,楊霓芝被點將,成為全院最年輕的科室主任。

楊霓芝覺得這有點不太合心意。“當時我在心血管系統疾病診治方面取得了一些經驗,比如運用中醫治療產後慢性心肌病,一個月就可以取得明顯效果,高血壓等治療也有不錯的心得。”她說,腎內科要從頭來過,有些可惜,她也捨不得一些跟隨了十幾年的患者。反覆考慮三天後,她還是服從了醫院需要,從此開始了腎內科的創業傳奇。

為開展專科建設,省中醫院1990年代選派一批骨幹醫生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修,楊霓芝也在其列。在這裡,她像回到了大學時代,對新知識如飢似渴,還經常到其他科室蹭課、偷師,把解剖學、病理學等都學了一遍。後來她又參加了全國最頂級的腎病學習班,系統地提升了腎病診療能力。

“通過這幾次學習,我認識到西醫在病理、診斷等方面有獨到之處。”楊霓芝說。腎病有很多併發症,其中高血壓、心臟病等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而心血管病治療是她以前的強項,她就把心血管疾病知識和腎病知識融會貫通,把中醫理論和西醫知識相互印證,臨床上結合施治,“這樣一結合非常實用,當時我就得心應手,心想再危重的患者來了我也不怕。”

醫院要求,專科患者收治率要達到90%,楊霓芝更大膽,她在科室裡約法三章,除了第一條要求以中醫為治療切入點外,第二和第三條都圍繞收治患者,“只要診斷有個‘腎’字,不管患者病情多重都收,我們義不容辭。

1

從內到外,影響力遍及世界

大量收治患者給新科室帶來不少壓力。“我們團隊比較年輕,經驗水平不足,有些危重患者搶救就要請外院專家來指導。”楊霓芝說,打鐵還得自身硬,腎內科從一開始就是按照國家重點專科的要求建設的,為此必須苦練內功。

她身體力行,組織同事認真學習中醫經典、中醫理論,中醫治腎知識,不斷提高中醫診療水平,“古代治療腎臟病有很多理論、方劑,用來治療水腫的五苓散、五皮飲、真武湯,治療蛋白尿的當歸補血湯、左歸引、右歸引等,都是前人留下的經驗,我們要繼承發揮好作用。”

“省中醫院的建院目標是‘中醫走在前沿,現代醫學跟蹤得上,創建全國一流的中醫醫院’,我們腎科也應跟醫院目標一致,創建全國一流的腎病科。”楊霓芝教授按醫院要求,多次選派本科年輕骨幹到全國一流西醫院進修,她自己也多次帶隊去北京301醫院、北京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日友好醫院、江蘇省中醫院、南京軍區總醫院等學習交流,引進技術。

“取經歸來,我們先後開展腎活檢技術、腎病理檢查及血透、腹透、體外超聲波碎石、腎移植等腎科特殊診療項目;開展了大腸水療、腎病治療儀、中藥透析等中醫特色療法。”楊霓芝說,她和同事們發揮中醫特色與優勢,堅持採用中醫為主,也積極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迅速形成強大的戰鬥力。目前腎病科已有3個病區,床位增至110張,可以滿足腎科常見病、多發病及急危疑難重症的治療需求。

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楊霓芝名醫工作室成立

楊霓芝還積極推動新療法,比如以中藥配合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血透機是她在建科之初接手的,“1990年醫院就購買了兩臺血液透析機,後來逐漸增加,現在已經有110多臺血透機,年透析超過6萬臺次,排名全省前列。”

為什麼中醫院要開展血透?這個問題曾有不少人問過。楊霓芝的解釋很簡單,儀器是治病救人的工具,是中醫藥治療的補充手段,“我們主要運用中醫的方法治療,但一些腎衰晚期患者突發急性左心衰和高血鉀等,就需要給予緊急透析治療爭取時間,然後再中醫辨證施治。”

她進一步解釋說,通過在患者透析的過程中積極運用中藥治療,在降低透析併發症、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改善營養狀態、改善微炎症狀態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通過血透等新技術的創新應用,腎內科還提高了醫院危重病救治能力,“我們採用CRRT(連續腎臟替代療法)技術協助心臟中心、ICU病區等搶救併發急性腎衰、多臟器功能衰竭的極危重患者療效明顯,採用血透與血液灌流串聯的方法成功搶救多名重度中毒患者。”

楊霓芝也不介意做一下血液透析的終結者。

“我有一個患者是法國華僑,1980年診斷出2型糖尿病,一直在當地醫院進行相關治療。2004年,當地醫院建議他透析,患者拒絕了,輾轉來到中國找到我,我辨證治療,輔以益氣活血的院內製劑三芪口服液,並予中成藥尿毒清、百令膠囊等益腎藥物,病人病情好轉穩定,目前還未透析。”楊霓芝說,還有一位來自印尼的慢性腎衰患者,14年來不斷往返印尼與廣東,在她的幫助下,延緩了腎衰的進展,延長了進入透析的時間。

“慢性腎病起病隱匿,不少患者在就醫時已進入尿毒症。”楊霓芝說。目前全國尿毒症透析患者有30多萬人,每年花費270億元。採取有效的措施延緩疾病進展,推遲進入透析的時間,可以節省大量資源。

1

從弱到強,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

患者是最好的傳播者,隨著他們口口相傳,楊霓芝教授逐漸為省外乃至海外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坐十幾個小時火車、打十幾個小時飛的來省中醫院腎內科看病的人也越來越多。

“有一個腎炎患者,是美籍華人,在許多西醫院都沒有看好,我給他中藥治療穩定了病情,現在每年都回來複診;一個越南的腎綜合症患者,曾經到北京找全國腎病權威治療,中藥西藥都用過了,效果不好,我給他中醫辨證施治為主治療,現在已經痊癒。”楊霓芝隨口一說,就是一個個鮮活的案例。

如前文所述,腎病大多是慢性病,由於需要長期複診,不少人和楊霓芝成了老朋友。不久前,一位陳先生專程趕到醫院,感謝楊霓芝20年前的救命之恩。

1998年,陳先生是被抬到廣東省中醫院急診科的,那時他只有19歲,患有腎病綜合徵,同時合併雙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在幾家綜合醫院用激素肝素等治療,不僅沒有效果,還出現了皮膚出血等惡化跡象。

“急診科醫生問我,這樣的病人收不收?我說收!”楊霓芝說。她完全停用激素和血栓抗凝藥物,先用中藥辨證治療靜脈血栓,1個月後再進一步治療腎病,才有了現在身體健康的陳先生。

彼時全國有五家中醫腎病重點專科,輪流舉辦全國腎病診治新技術學習班。陳先生住院期間,恰逢廣東省中醫院主辦會議,聽楊霓芝教授介紹了這個病例後,到會專家們紛紛到病房一探究竟,學習取經。

“只要發揮中醫特色和優勢,療效上去,專科就上去了。”楊霓芝說。隨著一個個患者順利痊癒,一個個經典病例引發觀摩,廣東省中醫院腎內科發展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折服了患者和同行。

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楊霓芝帶教

“十五”期間,廣東省中醫院腎內科被評為全國中醫腎病重點專科中唯一的優秀重點專科;2008年,醫院獲准建設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主要研究病種就是楊霓芝牽頭的中醫藥防治慢性腎臟病;楊霓芝還牽頭全國30家腎病重點專科進行“慢性腎衰”診療方案及臨床路徑的制定與研究,把自己的學術思想推向全國。

“我是1995年採用中醫益氣活血法防治慢性腎臟病的學術思想的。”楊霓芝說,她主張以中醫益氣活血法防治慢性腎臟病,益氣活血利水法治療難治性腎綜,益氣活血蠲毒的中醫綜合措施延緩慢性腎衰竭,目前都在臨床中得到驗證,取得了明顯成效。

根據這個學術思想,楊霓芝研製出前文提到的院內製劑三芪口服液——也叫通脈口服液,已投入臨床20多年,很多患者主動請求開這個藥吃。“一開始我們用於治療慢性腎炎,後來臨床發現,該製劑對腎衰患者也有明顯療效。”楊霓芝說,她的研究生現在正在做進一步的機制研究,同時進行新藥開發。

楊霓芝還醉心於人才培養,在她的嚴格要求和認真指導下,青年醫師迅速成長、各盡其才。她培養了博士後3名、博士13名、碩士研究生15名、全國名老中醫師帶徒弟子2名、省級師承弟子2名,院內青年醫師及弟子40名,同時還在院外帶徒4名,為中醫藥事業的傳承作出了巨大貢獻。

“我希望每一個弟子、學生都成為學科帶頭人和業務骨幹。”楊霓芝說,目前醫院各腎病專科有6位科室主任是她培養的,還有不少弟子學成後去了上海、河北等多個省市,成為當地腎病治療專家。再傳弟子也開始嶄露頭角,2017年弟子劉旭生的學生蘇國彬在《柳葉刀》上發表《中國住院感染患者腎功能與住院結局的橫斷面分析》,並通過ACRP臨床研究主要研究者(CPI)國際認證,令廣東省中醫院腎病科的學術影響進一步走向世界。

弟子們逐漸獨當一面,自己也年齡大了,楊霓芝卻還不肯休息。現在腎內科在省中醫總院、芳村分院、大學城分院和珠海分院都設有病區,她還在海南省中醫院、汕頭市中醫院設有名醫工作室並帶了徒弟,經常多地奔波,不辭辛苦。

“省中醫院就像一個大家庭,我在這裡工作40多年,從普通的醫生成長為廣東省名中醫、全國中醫腎病副主委、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師承導師,給了我這麼多榮譽,我怎麼捨得離開這個大家庭?”楊霓芝說。

2017年3月18日,在一眾弟子的簇擁下,楊霓芝現身珠海。在當天舉行的“全國中西醫結合腎臟病學高級峰會暨血透+中醫藥特色療法項目學術研討會”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建設項目楊霓芝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揭牌。這是一次新的開始,在中醫腎病學領域,楊霓芝還要繼續為患者傳遞福音。

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本文首發於《人之初》雜誌,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全文共4806字,閱讀大約需要10分鐘

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廣東省中醫院腎內科學術帶頭人楊霓芝

“腎為先天之本。”在中國的養生文化裡,腎有著特殊的地位。現代人對腎臟越來越重視,既有養生文化的復興,也因為腎病的高發。數據顯示,我國成人慢性腎病發病率高達12%左右,其中10%的慢性腎病會發展為尿毒症。儘管中西醫語境中的腎有著不同的內涵外延,但中醫治療腎臟病也有著獨特優勢。

龍先生是原發性腎小球疾病IgA患者,去過多家醫院就診,結果都不盡如人意。而且由於激素使用過多,出現藥物過敏,就像爆肥加整容手術失敗,變成了滿月臉、水牛背、腿部水腫。如果繼續服藥副作用會加重,減少藥量病情又出現反覆,他陷入了兩難境地,直到走進廣東省中醫院腎內科學術帶頭人楊霓芝教授的門診室。

楊霓芝從事腎內科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40多年,是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教授、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重點病種慢性腎臟病研究專家組組長、國家重點專科學術帶頭人、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師承導師、廣東省名中醫、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腎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腎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腎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在腎內科疾病的診治方面造詣頗深,得到中西醫各界的一致認可。

經過一年多的細心治療,龍先生的腎功能等相關指標均回到正常。“楊教授知道我藥物過敏,就儘量少開西藥。”龍先生說,楊霓芝辨證施治,不僅療效顯著,還帶有美容效果,來複診的患者幾乎沒有激素臉。

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1

從無到有,創建國家重點專科

成為一名醫生,是楊霓芝從小的夢想。1976年從廣州中醫學院(今廣州中醫藥大學)醫療系本科畢業時,她主動要求到臨床一線工作。

“我們200多個同學,10個人留校工作,只有我1個人到了省中醫院。”楊霓芝說。當時廣東省中醫院只有一個破舊的三層小樓,她見證了醫院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而她的工牌號0018,也成為她在醫院多年付出的記錄。

在前18年裡,楊霓芝經歷了多個部門。“當時醫院沒有分專科,我先是分到內一區,主治心血管系統等方面的患者。”楊霓芝說,後來她又輪轉到病房、急診工作。多個部門的輪番歷練,多種疾病的診療經驗積累,楊霓芝臨床實踐能力不斷提高,“內外婦兒、心肝肺腎等疾病我都看過,也積累了一定經驗。”

現在的楊霓芝,待人和藹可親,是一個平和安靜的老太太。但年輕時的她卻有一股為了工作不惜一切的拼勁。

結婚以前,她住在醫院宿舍,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泡在門診和病房。結婚後,新房離醫院比較遠,她還是每天6點多就去醫院,下午天黑了才回家。“我沒時間談戀愛,每次見面都是他來找我。”楊霓芝笑著說,因為早出晚歸,她很長一段時間都沒顧得上看一下自己的新房。

每每有人稱讚她敬業,楊霓芝就趕緊搖頭。在她的敘述中,這是省中醫院一切為了患者的思想傳承,還有家人的包容——因為少回家探望父母,十個春節九個春節在醫院忙碌,她一直心懷愧疚。

不過,說起被任命為腎內科主任的往事,她無意中承認自己“工作很投入”。這顯然是謙辭,因為身兼科室主任和學科帶頭人,最需要的素質還是醫術。

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開展中醫重點專科建設,省中醫院把成立腎內科的事情提上了日程。與同時成立的神經科等不同,腎內科沒有全國名中醫劉茂才一樣的老將做學科帶頭人,醫院決定從年輕骨幹中選才,楊霓芝被點將,成為全院最年輕的科室主任。

楊霓芝覺得這有點不太合心意。“當時我在心血管系統疾病診治方面取得了一些經驗,比如運用中醫治療產後慢性心肌病,一個月就可以取得明顯效果,高血壓等治療也有不錯的心得。”她說,腎內科要從頭來過,有些可惜,她也捨不得一些跟隨了十幾年的患者。反覆考慮三天後,她還是服從了醫院需要,從此開始了腎內科的創業傳奇。

為開展專科建設,省中醫院1990年代選派一批骨幹醫生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修,楊霓芝也在其列。在這裡,她像回到了大學時代,對新知識如飢似渴,還經常到其他科室蹭課、偷師,把解剖學、病理學等都學了一遍。後來她又參加了全國最頂級的腎病學習班,系統地提升了腎病診療能力。

“通過這幾次學習,我認識到西醫在病理、診斷等方面有獨到之處。”楊霓芝說。腎病有很多併發症,其中高血壓、心臟病等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而心血管病治療是她以前的強項,她就把心血管疾病知識和腎病知識融會貫通,把中醫理論和西醫知識相互印證,臨床上結合施治,“這樣一結合非常實用,當時我就得心應手,心想再危重的患者來了我也不怕。”

醫院要求,專科患者收治率要達到90%,楊霓芝更大膽,她在科室裡約法三章,除了第一條要求以中醫為治療切入點外,第二和第三條都圍繞收治患者,“只要診斷有個‘腎’字,不管患者病情多重都收,我們義不容辭。

1

從內到外,影響力遍及世界

大量收治患者給新科室帶來不少壓力。“我們團隊比較年輕,經驗水平不足,有些危重患者搶救就要請外院專家來指導。”楊霓芝說,打鐵還得自身硬,腎內科從一開始就是按照國家重點專科的要求建設的,為此必須苦練內功。

她身體力行,組織同事認真學習中醫經典、中醫理論,中醫治腎知識,不斷提高中醫診療水平,“古代治療腎臟病有很多理論、方劑,用來治療水腫的五苓散、五皮飲、真武湯,治療蛋白尿的當歸補血湯、左歸引、右歸引等,都是前人留下的經驗,我們要繼承發揮好作用。”

“省中醫院的建院目標是‘中醫走在前沿,現代醫學跟蹤得上,創建全國一流的中醫醫院’,我們腎科也應跟醫院目標一致,創建全國一流的腎病科。”楊霓芝教授按醫院要求,多次選派本科年輕骨幹到全國一流西醫院進修,她自己也多次帶隊去北京301醫院、北京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日友好醫院、江蘇省中醫院、南京軍區總醫院等學習交流,引進技術。

“取經歸來,我們先後開展腎活檢技術、腎病理檢查及血透、腹透、體外超聲波碎石、腎移植等腎科特殊診療項目;開展了大腸水療、腎病治療儀、中藥透析等中醫特色療法。”楊霓芝說,她和同事們發揮中醫特色與優勢,堅持採用中醫為主,也積極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迅速形成強大的戰鬥力。目前腎病科已有3個病區,床位增至110張,可以滿足腎科常見病、多發病及急危疑難重症的治療需求。

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楊霓芝名醫工作室成立

楊霓芝還積極推動新療法,比如以中藥配合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血透機是她在建科之初接手的,“1990年醫院就購買了兩臺血液透析機,後來逐漸增加,現在已經有110多臺血透機,年透析超過6萬臺次,排名全省前列。”

為什麼中醫院要開展血透?這個問題曾有不少人問過。楊霓芝的解釋很簡單,儀器是治病救人的工具,是中醫藥治療的補充手段,“我們主要運用中醫的方法治療,但一些腎衰晚期患者突發急性左心衰和高血鉀等,就需要給予緊急透析治療爭取時間,然後再中醫辨證施治。”

她進一步解釋說,通過在患者透析的過程中積極運用中藥治療,在降低透析併發症、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改善營養狀態、改善微炎症狀態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通過血透等新技術的創新應用,腎內科還提高了醫院危重病救治能力,“我們採用CRRT(連續腎臟替代療法)技術協助心臟中心、ICU病區等搶救併發急性腎衰、多臟器功能衰竭的極危重患者療效明顯,採用血透與血液灌流串聯的方法成功搶救多名重度中毒患者。”

楊霓芝也不介意做一下血液透析的終結者。

“我有一個患者是法國華僑,1980年診斷出2型糖尿病,一直在當地醫院進行相關治療。2004年,當地醫院建議他透析,患者拒絕了,輾轉來到中國找到我,我辨證治療,輔以益氣活血的院內製劑三芪口服液,並予中成藥尿毒清、百令膠囊等益腎藥物,病人病情好轉穩定,目前還未透析。”楊霓芝說,還有一位來自印尼的慢性腎衰患者,14年來不斷往返印尼與廣東,在她的幫助下,延緩了腎衰的進展,延長了進入透析的時間。

“慢性腎病起病隱匿,不少患者在就醫時已進入尿毒症。”楊霓芝說。目前全國尿毒症透析患者有30多萬人,每年花費270億元。採取有效的措施延緩疾病進展,推遲進入透析的時間,可以節省大量資源。

1

從弱到強,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

患者是最好的傳播者,隨著他們口口相傳,楊霓芝教授逐漸為省外乃至海外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坐十幾個小時火車、打十幾個小時飛的來省中醫院腎內科看病的人也越來越多。

“有一個腎炎患者,是美籍華人,在許多西醫院都沒有看好,我給他中藥治療穩定了病情,現在每年都回來複診;一個越南的腎綜合症患者,曾經到北京找全國腎病權威治療,中藥西藥都用過了,效果不好,我給他中醫辨證施治為主治療,現在已經痊癒。”楊霓芝隨口一說,就是一個個鮮活的案例。

如前文所述,腎病大多是慢性病,由於需要長期複診,不少人和楊霓芝成了老朋友。不久前,一位陳先生專程趕到醫院,感謝楊霓芝20年前的救命之恩。

1998年,陳先生是被抬到廣東省中醫院急診科的,那時他只有19歲,患有腎病綜合徵,同時合併雙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在幾家綜合醫院用激素肝素等治療,不僅沒有效果,還出現了皮膚出血等惡化跡象。

“急診科醫生問我,這樣的病人收不收?我說收!”楊霓芝說。她完全停用激素和血栓抗凝藥物,先用中藥辨證治療靜脈血栓,1個月後再進一步治療腎病,才有了現在身體健康的陳先生。

彼時全國有五家中醫腎病重點專科,輪流舉辦全國腎病診治新技術學習班。陳先生住院期間,恰逢廣東省中醫院主辦會議,聽楊霓芝教授介紹了這個病例後,到會專家們紛紛到病房一探究竟,學習取經。

“只要發揮中醫特色和優勢,療效上去,專科就上去了。”楊霓芝說。隨著一個個患者順利痊癒,一個個經典病例引發觀摩,廣東省中醫院腎內科發展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折服了患者和同行。

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楊霓芝帶教

“十五”期間,廣東省中醫院腎內科被評為全國中醫腎病重點專科中唯一的優秀重點專科;2008年,醫院獲准建設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主要研究病種就是楊霓芝牽頭的中醫藥防治慢性腎臟病;楊霓芝還牽頭全國30家腎病重點專科進行“慢性腎衰”診療方案及臨床路徑的制定與研究,把自己的學術思想推向全國。

“我是1995年採用中醫益氣活血法防治慢性腎臟病的學術思想的。”楊霓芝說,她主張以中醫益氣活血法防治慢性腎臟病,益氣活血利水法治療難治性腎綜,益氣活血蠲毒的中醫綜合措施延緩慢性腎衰竭,目前都在臨床中得到驗證,取得了明顯成效。

根據這個學術思想,楊霓芝研製出前文提到的院內製劑三芪口服液——也叫通脈口服液,已投入臨床20多年,很多患者主動請求開這個藥吃。“一開始我們用於治療慢性腎炎,後來臨床發現,該製劑對腎衰患者也有明顯療效。”楊霓芝說,她的研究生現在正在做進一步的機制研究,同時進行新藥開發。

楊霓芝還醉心於人才培養,在她的嚴格要求和認真指導下,青年醫師迅速成長、各盡其才。她培養了博士後3名、博士13名、碩士研究生15名、全國名老中醫師帶徒弟子2名、省級師承弟子2名,院內青年醫師及弟子40名,同時還在院外帶徒4名,為中醫藥事業的傳承作出了巨大貢獻。

“我希望每一個弟子、學生都成為學科帶頭人和業務骨幹。”楊霓芝說,目前醫院各腎病專科有6位科室主任是她培養的,還有不少弟子學成後去了上海、河北等多個省市,成為當地腎病治療專家。再傳弟子也開始嶄露頭角,2017年弟子劉旭生的學生蘇國彬在《柳葉刀》上發表《中國住院感染患者腎功能與住院結局的橫斷面分析》,並通過ACRP臨床研究主要研究者(CPI)國際認證,令廣東省中醫院腎病科的學術影響進一步走向世界。

弟子們逐漸獨當一面,自己也年齡大了,楊霓芝卻還不肯休息。現在腎內科在省中醫總院、芳村分院、大學城分院和珠海分院都設有病區,她還在海南省中醫院、汕頭市中醫院設有名醫工作室並帶了徒弟,經常多地奔波,不辭辛苦。

“省中醫院就像一個大家庭,我在這裡工作40多年,從普通的醫生成長為廣東省名中醫、全國中醫腎病副主委、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師承導師,給了我這麼多榮譽,我怎麼捨得離開這個大家庭?”楊霓芝說。

2017年3月18日,在一眾弟子的簇擁下,楊霓芝現身珠海。在當天舉行的“全國中西醫結合腎臟病學高級峰會暨血透+中醫藥特色療法項目學術研討會”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建設項目楊霓芝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揭牌。這是一次新的開始,在中醫腎病學領域,楊霓芝還要繼續為患者傳遞福音。

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省中醫人 | 創國家重點專科、帶領中醫腎病學開枝散葉……這位名中醫為患者送去健康福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