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思維原創 大棗如何補血 為什麼大棗常和生薑同用?

中醫 生薑 棗子 中藥 金華佗中醫 金華佗中醫 2017-10-13

中醫思維原創 大棗如何補血 為什麼大棗常和生薑同用?

大棗,別名木蜜、白蒲棗、半官棗、刺棗,性甘、溫,歸脾;胃經。主治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心悸失眠;婦人髒躁;營衛不和。作為補益常用中藥,也多遭非議——“大棗不含鐵卻能補血”成為了“中醫是偽科學”的“一大證據”

不懂中醫的人卻要評價甚至抹黑中醫,有失偏頗!

補脾精養肝血而補血

《素問》言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謂治病和藥,棗為脾經血分藥也

中醫言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而大棗補益脾氣,即為補充生化之動力——大棗補血,並非直接補血本身,而是“治本”地補充生血之源。

中醫思維原創 大棗如何補血 為什麼大棗常和生薑同用?

《長沙藥解》有更進一步的解釋:大棗,補太陰之精,化陽明之氣,生津潤肺而除燥,養血滋肝而熄風,療脾胃衰損,調經脈虛芤。其味濃而質厚,則長於補血,而短於補氣。人蔘之補土,補氣以生血也;大棗之補土,補血以化氣也,是以偏補脾精而養肝血。凡內傷肝脾之病,土虛木燥,風動血耗者,非此不可——太陰之精顯然是脾精,而大棗又與人蔘補氣生血之原理不同,以偏補脾精而養肝血,《醫宗金鑑·刪補名醫方論》說道:“肝為木氣,全賴土以滋培,水以灌溉”,《程杏軒醫案輯錄》“木雖生於水,然江河湖海無土之處,則無木生。是故樹木之枝葉萎悴,必由土氣之衰,一培其土,則根本堅固,津液上升,布達周流,木欣欣向榮矣”——這一段話再次體現了中醫天人相應的觀點:脾土滋潤肝木的關係就像樹木的繁茂需要肥沃的土壤一般, 又豈是“鐵劑補鐵”這樣“直觀”的解釋呢?中醫看似高深,而背後的道理往往質樸而簡明。

中醫思維原創 大棗如何補血 為什麼大棗常和生薑同用?

姜棗為何屢屢同用?

如今很多中醫開藥時往往忽略了“姜棗”這一組合,而藥方卻也不提供生薑大棗這些食材,患者回家後又嫌麻煩,自己不在湯劑中加入姜棗,實際上,藥方不儲備、患者偷懶、醫生忽視,造成的是諸多方劑缺失應有療效的惡果!

大棗,而尤宜於外感發表之際,蓋汗血一也,桂枝湯開經絡而洩榮鬱,不以大棗補其榮陰,則汗出血亡,外感去而內傷來矣。故仲景於中風桂枝諸方皆用之,補瀉並行之法也。十棗湯、葶藶大棗數方悉是此意。惟傷寒榮閉衛鬱,義在洩衛,不在洩榮,故麻黃湯不用也——大棗補陰的功能並非其他藥物能直接替代,尤其是外感發表後汗出,汗血同源而津血兩傷之時。

中醫思維原創 大棗如何補血 為什麼大棗常和生薑同用?

那麼姜棗同用呢?——《本經疏證》更直接進行了統計《傷寒論》、《金匱要略》兩書,用棗者五十八方,其不與姜同用者,十一方而已,大率姜與棗聯,為和營衛之主劑,姜以主衛,棗以主營,故四十七方中其受桂枝湯節制者二十四,受小柴胡湯節制者六,不受桂柴節制者十七,此蓋有二焉,皆有涉於營衛,一者營衛之氣為邪阻於外,欲開而出之,又恐其散之猛也,則麻黃劑中加用之以防其太過;一者營衛之氣為邪阻於內,欲補而達之,又恐其補之壅也,則人蔘劑中加用之,以助其不及。

中醫思維原創 大棗如何補血 為什麼大棗常和生薑同用?

防之於外者,欲其力勻稱,故分數仍桂枝、柴胡之法;助之於內者,欲其和裡之力優,而後外達能銳,故棗重於姜,此實用姜棗之權輿,棗之功能,尤於是足見者也。

生薑有一別名:炎涼小子——成無己曰:姜、棗味辛甘,專行脾之津液而和營衛,藥中用之,不獨專於發散也。生姜本身的發散得到了大棗的制約,正是方劑配伍的妙處。《本草經讀》說道:仲景桂枝湯等,生薑與大棗同用者,取其辛以和肺衛,得棗之甘以養心營,合之能兼調營衛也。真武湯、茯苓桂枝湯用之者,以辛能利肺氣,氣行則水利汗止,肺為水之上源也。大小柴胡湯用之者,以其為少陽本經之藥也。吳茱萸湯用之者,以其安陽明之氣,陽明之氣以下行為順,而嘔自止矣;少陰之氣,上交陽明中土,而利亦止矣。若人只知其散邪發汗,而不知其有匡正止汗之功,每於真武湯、近效白朮湯,輒疑生薑而妄去之,皆讀書死於句下之過也

可見,即使是平淡如食材的中藥裡,也有很深的道理呢!

拜名師 學中醫 歡迎搜索添加微信【jinhuatuo01】進行諮詢

中醫思維原創 大棗如何補血 為什麼大棗常和生薑同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