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蟬:可醫可食可健身

捉蟬既可玩耍,又可健身。置身在林中,用一柄魚竿,一點膠,便可明目、養神、利胃、健脾、促進心血管功能,更能使精神愉快,可謂美妙無窮。

捉蟬:可醫可食可健身

蟬鳴聲裡-勾起夏日記憶

中國古代有食蟬的習風。三國時,曹植喜歡食蟬。王羲之寫 《 蘭亭序》與好友聚會鵝池的宴席上,就有一道“烹蟬猴”美味。傳說曹雪芹寫《紅樓夢》時貧困潦倒,只得去樹下捉揀幼蟬炙後以佐酒。幼蟬體內積存著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營養價值可與魚、肉、禽、蛋媲美,其氨基酸含量居所有動植物食品之冠,而且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對各種癌症有明顯的預防和輔助治療作用。

蟬,俗名“知了”。在昆蟲中壽命最長,一般的蟬能活3~9 年,在美國,有一種蟬能活17年。它的幼蟲要在地下捱過幾年甚至十幾年的黑暗生活。出土後脫去蟬衣——蟬蛻,開始一生中最忙碌的生活。

《本草綱目》認為蟬味鹹、甘,性寒,無毒,具有散風熱、定驚癇、利咽喉、明目之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風熱頭痛、咽喉腫痛、小兒夜尿、風疹瘙癢、麻疹未透、目赤紅腫、破傷風諸症。

常用的是它羽化後的軀殼——蟬蛻。蟬蛻可益肺、定喘、散風熱,是解熱類藥中一味上好的藥材。小兒驚哭夜啼,大人失音聲啞都能將它派上用場。

蟬之入藥,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歷代醫家認為鳴蟬(雄蟬)的藥效較啞蟬(雌蟬)為佳,有清熱鎮驚的作用。

從《名醫別錄》首先使用蟬蛻以來,發現其藥效較蟬體更佳。所以,在後來的處方中,蟬蛻就逐漸取代了蟬體。蟬蛻有疏風熱、透痘疹的作用,在於它能清開肺氣,可治外感風熱、溫病初起、疹出不透、聲音嘶啞等風熱症;它還能清散肝經風熱,故可治破傷風、驚風痙攣、小兒夜啼及目赤雲翳等風熱症。

夏、秋是收集蟬蛻的最好季節。收集後去泥晒乾,即可藥用。

蟬可治口眼歪斜。將雄蟬用線繫住,在太陽下晒死。晒乾後,放在瓦片上焙成黃色,研粉。每劑3克,用黃酒一次服下。然後蓋上被睡覺,發汗。汗出即愈。若不出汗,可再服一劑。

由蟬蛻20克,生地黃、連翹、杭菊、麥冬、牛蒡子各15克,組成的“金蟬複音湯”,每日一劑,先用冷水浸透半小時,熬開後用文火煎10餘分鐘,水煎5次,分5次服。或作茶劑開水泡服,頻頻飲服,主要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急性喉炎、喉頭結核、聲帶創傷、結節、癔病性失音等。大多一劑即效,最多不過二三劑聲音即可恢復。

捉蟬:可醫可食可健身

悅讀中醫

捉蟬:可醫可食可健身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推薦讀物

大道至簡

名老中醫之路續編

遇見最美的本草

心乃大藥

原價:298元

現價:218元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購買

全店滿88元包郵~

捉蟬:可醫可食可健身

廣告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中醫藥知識 健康養生資訊

捉蟬:可醫可食可健身

零售價:RMB12元

郵發代號:82-654

捉蟬:可醫可食可健身

所載方藥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本文作者:止敬

本文編輯:桔梗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捉蟬:可醫可食可健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