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出路”在哪裡?

中國歷史 恆山 春秋時期 黃帝 老家山西 2017-07-17

山西地貌,表裡山河。

什麼意思?

東立太行,西矗呂梁,南橫中條,北亙恆山,一曲黃河繞省而過。

對現代人來說,這些名詞意味著風景探幽,但對我們的先人而言,就是交通上的極大不便。

那麼,那會兒山西人,是怎麼去往省外的呢?

東出太行

山西的“出路”在哪裡?

太行八陘地圖

山西東立太行,行路極難。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他的詩中寫道:“太行之路能摧車。”

明王世貞《適晉記行》也說:“車行太行道,如浮滄海、帆長江,身居危險之境。”

過去,要穿越太行山出山西,只有“太行八陘”這八條古道可走。陘,山脈斷裂之處,僅從字面上,就能看出其險要來。

山西的“出路”在哪裡?

軹關陘古道

軹關陘。

軹關陘是從山西侯馬至河南濟源的古道;

是太行山脈最南端的“尾稍”;

是春秋戰國時期,山西人穿過太行,到達河南洛陽一代的必經之路。

山西的“出路”在哪裡?

太行陘古道

太行陘。

太行陘從晉城市澤州縣碗城村(古稱澤州)至河南沁陽常平鄉,是著名的“兵要首地”、“商旅通衢”。

這一路山路盤繞似羊腸,關隘林立若星辰,從春秋戰國到明清時期,這裡干戈迭起,硝煙不散,為歷朝歷代的兵家必爭之地。

山西的“出路”在哪裡?

白陘古道

白陘。

白陘也叫孟門陘,從山西陵川縣馬疙當大峽谷起,到河南輝縣。是太行八陘中目前保存距離最長、最完整的茶馬古道。

據此陘可南渡黃河攻開封,東可向大名進擊,北可窺安陽、邯鄲,是個可攻可退可守的軍事要地。

山西的“出路”在哪裡?

滏口陘古道

滏口陘。

滏口陘從山西黎城縣起,到河北邯鄲滏陽河。兩岸高山夾立,中間滏陽河衝開一道大峽谷。

滏口陘山嶺高聳,地勢險要,古為連通晉冀之間天然交通要道。

山西的“出路”在哪裡?

井陘古道

井陘。

井陘也叫土門關,從山西陽泉到河北井陘縣。

據說當年秦始皇東巡病死沙丘,運屍體的車就是走井陘由河北運往山西的。

山西的“出路”在哪裡?

飛狐陘古道

飛狐陘。

飛狐陘得名于飛狐關,位於今河北省淶源縣北和蔚縣之南。

飛狐陘一直是華北平原與山西高原、蒙古大草原間的要隘,還是關內通往關外的重要孔道。

山西的“出路”在哪裡?

蒲陰陘古道

蒲陰陘。

蒲陰陘在今河北省易縣西紫荊嶺上。山嶺有紫荊關,也稱子莊關。其地峰巒峭峙,仄陘內通,是達山西大同的軍事要隘。

山西的“出路”在哪裡?

軍都陘古道

軍都陘。

軍都陘有關曰居庸關,因其在居庸山中而得名。又稱軍都關。北齊稱納款關,唐曰薊門關。其地層巒疊嶂,形勢雄偉,懸崖夾峙,巨澗中流,奇險天開,古稱要隘。此陘是古代出燕入晉北去內蒙塞外的咽喉之路。

注:軹關陘、太行陘、白陘也稱南三陘;飛狐陘、蒲陰陘、軍都陘也稱北三陘。南三陘輝煌在宋代以前,後隨著開封、洛陽、鄴城等地的衰落,也隨之衰落;北三陘主要輝煌在宋以後,隨著元、明、清在北京的建都,北三陘也隨之興旺。


西渡黃河

滔滔黃河隔斷了山西和陝西的交通,所以過去的山西人只能在流水相對平緩、地勢相對平坦的地方,撐船擺渡。天長日久,便形成了一個個的黃河古渡口,渡口舟楫往來,運送貨物和人。但若是趕上夏秋黃河水暴漲的時節,也只好住在岸邊,惆悵“行路難”了。

山西的“出路”在哪裡?

西口古渡。

西口古渡位於河曲,黃河東岸之上。

彼岸右是內蒙古準格爾旗大口渡,左是陝西省府谷縣之大汕渡,當為出河套之進口。西口古渡本名水西門渡口,歷史上可追溯至漢。

山西的“出路”在哪裡?

軍渡渡口

軍渡渡口。

位於山西柳林縣軍渡村,對岸是陝西吳堡縣城。是晉、陝峽谷中段歷史悠久、較為重要的渡口。

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太宗趙光義遠征太原時,大軍曾自此東渡黃河。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武宗巡幸延、綏後,從這裡東渡返歸。

軍渡歷來是華北與西北交通咽喉,抗日戰爭時期有陝甘寧邊區東大門“巨鎖”之稱。

山西的“出路”在哪裡?

磧(音qi)口。

位於黃河晉陝峽谷中部,臨縣城南48公里處,南臨著名的孟門古鎮,因黃河大同磧而得名。黃河由北而來,湫水從東而至,臥虎山橫亙鎮北,黑龍廟雄峙河東,山環水抱,陰陽交會,山的氣勢,河的雄渾,凝成了“虎嘯黃河,龍吟磧口”的壯麗圖景。

山西的“出路”在哪裡?

延水關渡口

延水關渡口。

位於陝西延川縣城東延水關鎮,隔河為山西永和縣南莊鄉永和關。

渡口歷史悠久,現在有載重40噸的鋼質客貨渡船,年客流量2萬多人次。

山西的“出路”在哪裡?

孟門津

孟門津。

位於山西吉縣壺口瀑布下游,隔河為陝西宜川圪針灘。

《水經注》記:“孟門即龍門之上口也,實為河之巨扼,兼孟門津之名。”孟門東七郎窩曾置烏仁關,為晉、陝通道。

山西的“出路”在哪裡?

龍門渡口

龍門渡口。

位於山西河津縣與陝西韓城市之間,是晉、陝峽谷南端最著名的渡口,歷史上常為兵家爭戰的渡河點。

漢初,韓信領兵討伐魏國,從今陝西韓城以木罌橫渡黃河,至龍門登陸。

隋末李淵舉義從龍門西渡奪取關中。

明末李自成率義軍由此東渡。

山西的“出路”在哪裡?

蒲津渡遺址

蒲津。

位於山西永濟縣,隔河為陝西合陽縣。這裡北臨龍門峽隘,南界潼關險道,有悠久的歷史。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開闢的東北幹道咸陽——臨晉道的渡河點即為蒲津。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的第三次出巡,往還都經過這個渡口。

唐開元十年(公元722年)和開元二十年,玄宗兩次到北都太原巡視,均經蒲津返長安。

由於蒲津位置的重要,自春秋至元代,屢建浮橋,時橋時舟,往來不斷。

山西的“出路”在哪裡?

風陵渡

風陵渡。

位於山西芮城縣境,隔河為陝西潼關,黃河從這裡折向東流。

傳說遠古時黃帝戰雖尤於此,時天降大霧,黃帝迷失方向,被雖尤圍困,黃帝之臣風后造指南車辨向突圍取得勝利。

風死後葬此地,名風陵,渡口因此得名。

自古為軍事及交通要地。歷代以木船渡河。南同蒲、隴海連接後有鐵橋通過。

山西的“出路”在哪裡?

大禹渡

坐落在山西省芮城縣東南24華里的神柏峪內,它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是一座規模宏大,結構新穎的集灌溉、旅遊為一體的旅遊勝地。

山西的“出路”在哪裡?

茅津渡

茅津渡。

位於山西平陸縣境,隔河為河南三門峽市。

該渡口地處山西南部與河南西部黃河峽谷上段,是黃河水路要衝,晉、豫兩省通衡,歷來為軍事及經濟交通要地。

歷史上該渡口“三晉運鹽尤為孔道”,晉南盛產的解池鹽,一部分就是經茅津運銷河南等地。

三門峽水庫建成後,蓄水時,河面寬達千餘米,有大型機船渡載,仍是一個繁忙的渡口。


北出雄關

山西的“出路”在哪裡?

北出山西路線

山西北部有恆山山脈橫亙,更有數不清的長城關隘阻擋。過去山西人要從北方出省去往內蒙,首先要翻山越嶺,再次要過長城關塞,在塞北凜冽的寒風中,其中艱辛可想而知。

山西的“出路”在哪裡?

西口古道

山西的“出路”在哪裡?

殺虎口古道

西口。

西口也叫殺虎口,位於右玉縣晉蒙交界處,兩側高山對峙,地形十分險峻,其東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兩山之間開闊的蒼頭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

山西人走西口,從晉中一帶出發,過雁門關,於懷仁黃花樑往西,直出殺虎口。

山西的“出路”在哪裡?

張家口堡子裡的老城鐘樓

東口。

東口即為張家口。外出經商的山西人,到達黃花樑後,往東走大同,張家口一線,便為“走東口”。從張家口進入蒙古草原,直達庫倫,形成了載金馱銀“張庫大道”。 也曾被稱為“北方絲綢之路”或“草原茶葉之路”

南通中原

山西的“出路”在哪裡?

虞阪古道。

位於平陸,鹽從晉南運往全國各地的惟一通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