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山西洪洞大槐樹到底有多大?'

"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灌窩。


"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灌窩。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山西洪洞大槐樹到底有多大?


(今山西洪洞縣大槐樹祭祖園內的大槐樹。需要說明的是,這是新塑的一棵假樹。)

相信多數國人或多或少聽過這首民謠,事實上,這首民謠背後充斥著一段充滿心酸與血淚的移民史。

元朝末年,統治腐朽,加之天災人禍不斷,百姓紛紛揭竿而起,各地農民起義軍此起彼伏,元朝喪鐘開始敲響。

公元1368年(元至正二十八年),安徽鳳陽出身的起義軍首領朱元璋在擊敗各路起義軍後,在應天府(今南京)稱帝,建立明王朝。

經過元末明初的幾經戰亂和天災,中原數省已是人煙稀少,土地荒廢。

明朝建立後,恢復農業生產和發展經濟成為了當時明政府的迫切任務。

有鑑於此,朱元璋在聽取大臣意見後決定在中原數省開展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即將人口富庶的省份向人口貧瘠的省份進行遷徙。以促進人口稀缺省份的發展,進而鞏固明朝新政權的統治。

此時山西因為人口數量相對富餘,便成了明王朝向外人口遷徙的主要省份之一。

之所以彼時山西人口數量相較於其他省份較多,則是因為元末戰亂時,山西最後一位元朝統治者在該地主政時較有作為。

此時的山西省不像元朝控制下的其他省份那樣戰火不斷,百姓居無定處,流離失所。而是相對安定,加之當地連續幾年風調雨順,糧食產量比較富足。

在此背景之下,山西人口數量相較於其他省份不降反升,加之外省大量難民湧入該省,致使山西成了全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

這其中,尤以晉南地區人口最為稠密,而洪洞則又是晉南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份。

彼時在洪洞縣城北1公里處的賈村西側有一大寺院,名廣濟寺,寺院規模宏大,香客不絕。

寺院旁邊有一棵“樹身數圍,蔭遮數畝”的巨大漢槐,又說此樹“七庹零一媳婦”,翻譯成現在漢語:這棵大槐樹要7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手聯手才能合抱,可見其樹圍近13/4米左右,足見其大。

樹下車來人往,絡繹不絕,不遠處汾河灘上的老鷂(yao)則在這棵大槐樹上構巢築窩,遠遠望去,星羅棋佈,蔚為壯觀。

明廷移民令下達後,由於人口眾多,洪洞縣自然便成了被移民的首選地之一。

"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灌窩。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山西洪洞大槐樹到底有多大?


(今山西洪洞縣大槐樹祭祖園內的大槐樹。需要說明的是,這是新塑的一棵假樹。)

相信多數國人或多或少聽過這首民謠,事實上,這首民謠背後充斥著一段充滿心酸與血淚的移民史。

元朝末年,統治腐朽,加之天災人禍不斷,百姓紛紛揭竿而起,各地農民起義軍此起彼伏,元朝喪鐘開始敲響。

公元1368年(元至正二十八年),安徽鳳陽出身的起義軍首領朱元璋在擊敗各路起義軍後,在應天府(今南京)稱帝,建立明王朝。

經過元末明初的幾經戰亂和天災,中原數省已是人煙稀少,土地荒廢。

明朝建立後,恢復農業生產和發展經濟成為了當時明政府的迫切任務。

有鑑於此,朱元璋在聽取大臣意見後決定在中原數省開展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即將人口富庶的省份向人口貧瘠的省份進行遷徙。以促進人口稀缺省份的發展,進而鞏固明朝新政權的統治。

此時山西因為人口數量相對富餘,便成了明王朝向外人口遷徙的主要省份之一。

之所以彼時山西人口數量相較於其他省份較多,則是因為元末戰亂時,山西最後一位元朝統治者在該地主政時較有作為。

此時的山西省不像元朝控制下的其他省份那樣戰火不斷,百姓居無定處,流離失所。而是相對安定,加之當地連續幾年風調雨順,糧食產量比較富足。

在此背景之下,山西人口數量相較於其他省份不降反升,加之外省大量難民湧入該省,致使山西成了全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

這其中,尤以晉南地區人口最為稠密,而洪洞則又是晉南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份。

彼時在洪洞縣城北1公里處的賈村西側有一大寺院,名廣濟寺,寺院規模宏大,香客不絕。

寺院旁邊有一棵“樹身數圍,蔭遮數畝”的巨大漢槐,又說此樹“七庹零一媳婦”,翻譯成現在漢語:這棵大槐樹要7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手聯手才能合抱,可見其樹圍近13/4米左右,足見其大。

樹下車來人往,絡繹不絕,不遠處汾河灘上的老鷂(yao)則在這棵大槐樹上構巢築窩,遠遠望去,星羅棋佈,蔚為壯觀。

明廷移民令下達後,由於人口眾多,洪洞縣自然便成了被移民的首選地之一。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山西洪洞大槐樹到底有多大?


(現代情景劇,演繹大槐樹移民這一段歷史)

當地政府便在大槐樹旁的寺院內設立負責移民事物的登記機構,而大槐樹則成了等待移民的聚集之處。

枯藤老樹昏鴉,

斷腸人在天涯。

自那時起,一大部分洪洞人便遠離故土,踏上新的征程。沒有人會知道自己將來會身歸何處,更不知道幾時才能再回故鄉。

在他們即將遠離生養自己的這片故土時,不少人聲淚俱下,頻頻回望,不忍遠去。隨著腳步的走動,他們離大槐樹越來越遠,最後只能遠望樹上的那些老鷂窩。

據記載,從明洪武初年至永樂十五年,在這近五十餘年的時間內,明政府共組織了8次較大規模的移民活動。

而從洪洞遷出來的移民主要流向了河北、河南、山東、北京、安徽、江蘇、湖北等地區,少部分則遷往了山西西部的陝西、寧夏、甘肅等省份。

而所有從山西流出的移民在經過數次最終轉遷後更是遍佈了祖國大江南北,他們有的去了白山黑水,有的去了西北邊疆,還有的去了彩雲之南……。縱觀華夏兩千多年的封建時間內,將一方之民散移全國各地,也僅此一例。

移民雖然造成了很大一部分人被迫遠離故土,另擇他方安家,造成骨肉分離,親情丟失,甚至不少人客死在遷徙的路上,但它也產生了很大的積極意義,比如使明朝農業生產得到快速恢復,邊防得到鞏固,社會更加安定等。

中國人自古即有濃郁的鄉愁情節,講究葉落歸根。

不少遷往他省,之後發跡了的移民後人便回到洪洞縣。他們在當地的大槐樹下集資修建碑亭,並在碑的正面上書“古大槐樹處”五個大字,後面則記述有關移民的事情。除了碑亭,還相繼建立了茶室、牌坊等建築,而這些建築上面的題字無不暗含了“飲水思源、慎終追遠”之意。

不僅如此,人們還在大槐樹下建立了祭祖堂。裡面供奉者所有從大槐樹下遷走移民的姓氏牌位,共計1230多個,這一姓氏數目大大超過了我們熟悉的百家姓。

"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灌窩。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山西洪洞大槐樹到底有多大?


(今山西洪洞縣大槐樹祭祖園內的大槐樹。需要說明的是,這是新塑的一棵假樹。)

相信多數國人或多或少聽過這首民謠,事實上,這首民謠背後充斥著一段充滿心酸與血淚的移民史。

元朝末年,統治腐朽,加之天災人禍不斷,百姓紛紛揭竿而起,各地農民起義軍此起彼伏,元朝喪鐘開始敲響。

公元1368年(元至正二十八年),安徽鳳陽出身的起義軍首領朱元璋在擊敗各路起義軍後,在應天府(今南京)稱帝,建立明王朝。

經過元末明初的幾經戰亂和天災,中原數省已是人煙稀少,土地荒廢。

明朝建立後,恢復農業生產和發展經濟成為了當時明政府的迫切任務。

有鑑於此,朱元璋在聽取大臣意見後決定在中原數省開展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即將人口富庶的省份向人口貧瘠的省份進行遷徙。以促進人口稀缺省份的發展,進而鞏固明朝新政權的統治。

此時山西因為人口數量相對富餘,便成了明王朝向外人口遷徙的主要省份之一。

之所以彼時山西人口數量相較於其他省份較多,則是因為元末戰亂時,山西最後一位元朝統治者在該地主政時較有作為。

此時的山西省不像元朝控制下的其他省份那樣戰火不斷,百姓居無定處,流離失所。而是相對安定,加之當地連續幾年風調雨順,糧食產量比較富足。

在此背景之下,山西人口數量相較於其他省份不降反升,加之外省大量難民湧入該省,致使山西成了全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

這其中,尤以晉南地區人口最為稠密,而洪洞則又是晉南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份。

彼時在洪洞縣城北1公里處的賈村西側有一大寺院,名廣濟寺,寺院規模宏大,香客不絕。

寺院旁邊有一棵“樹身數圍,蔭遮數畝”的巨大漢槐,又說此樹“七庹零一媳婦”,翻譯成現在漢語:這棵大槐樹要7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手聯手才能合抱,可見其樹圍近13/4米左右,足見其大。

樹下車來人往,絡繹不絕,不遠處汾河灘上的老鷂(yao)則在這棵大槐樹上構巢築窩,遠遠望去,星羅棋佈,蔚為壯觀。

明廷移民令下達後,由於人口眾多,洪洞縣自然便成了被移民的首選地之一。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山西洪洞大槐樹到底有多大?


(現代情景劇,演繹大槐樹移民這一段歷史)

當地政府便在大槐樹旁的寺院內設立負責移民事物的登記機構,而大槐樹則成了等待移民的聚集之處。

枯藤老樹昏鴉,

斷腸人在天涯。

自那時起,一大部分洪洞人便遠離故土,踏上新的征程。沒有人會知道自己將來會身歸何處,更不知道幾時才能再回故鄉。

在他們即將遠離生養自己的這片故土時,不少人聲淚俱下,頻頻回望,不忍遠去。隨著腳步的走動,他們離大槐樹越來越遠,最後只能遠望樹上的那些老鷂窩。

據記載,從明洪武初年至永樂十五年,在這近五十餘年的時間內,明政府共組織了8次較大規模的移民活動。

而從洪洞遷出來的移民主要流向了河北、河南、山東、北京、安徽、江蘇、湖北等地區,少部分則遷往了山西西部的陝西、寧夏、甘肅等省份。

而所有從山西流出的移民在經過數次最終轉遷後更是遍佈了祖國大江南北,他們有的去了白山黑水,有的去了西北邊疆,還有的去了彩雲之南……。縱觀華夏兩千多年的封建時間內,將一方之民散移全國各地,也僅此一例。

移民雖然造成了很大一部分人被迫遠離故土,另擇他方安家,造成骨肉分離,親情丟失,甚至不少人客死在遷徙的路上,但它也產生了很大的積極意義,比如使明朝農業生產得到快速恢復,邊防得到鞏固,社會更加安定等。

中國人自古即有濃郁的鄉愁情節,講究葉落歸根。

不少遷往他省,之後發跡了的移民後人便回到洪洞縣。他們在當地的大槐樹下集資修建碑亭,並在碑的正面上書“古大槐樹處”五個大字,後面則記述有關移民的事情。除了碑亭,還相繼建立了茶室、牌坊等建築,而這些建築上面的題字無不暗含了“飲水思源、慎終追遠”之意。

不僅如此,人們還在大槐樹下建立了祭祖堂。裡面供奉者所有從大槐樹下遷走移民的姓氏牌位,共計1230多個,這一姓氏數目大大超過了我們熟悉的百家姓。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山西洪洞大槐樹到底有多大?


(今山西洪洞縣大槐樹祭祖園景區內的祭祖堂)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洪洞縣政府重修並擴建了大槐樹公園,目前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旅遊景區已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由於時間久遠,原漢代古槐早已消失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由第一代大槐樹滋生的第二代大槐樹也有400餘年的歷史,而第三代也有近百年曆史。

"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灌窩。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山西洪洞大槐樹到底有多大?


(今山西洪洞縣大槐樹祭祖園內的大槐樹。需要說明的是,這是新塑的一棵假樹。)

相信多數國人或多或少聽過這首民謠,事實上,這首民謠背後充斥著一段充滿心酸與血淚的移民史。

元朝末年,統治腐朽,加之天災人禍不斷,百姓紛紛揭竿而起,各地農民起義軍此起彼伏,元朝喪鐘開始敲響。

公元1368年(元至正二十八年),安徽鳳陽出身的起義軍首領朱元璋在擊敗各路起義軍後,在應天府(今南京)稱帝,建立明王朝。

經過元末明初的幾經戰亂和天災,中原數省已是人煙稀少,土地荒廢。

明朝建立後,恢復農業生產和發展經濟成為了當時明政府的迫切任務。

有鑑於此,朱元璋在聽取大臣意見後決定在中原數省開展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即將人口富庶的省份向人口貧瘠的省份進行遷徙。以促進人口稀缺省份的發展,進而鞏固明朝新政權的統治。

此時山西因為人口數量相對富餘,便成了明王朝向外人口遷徙的主要省份之一。

之所以彼時山西人口數量相較於其他省份較多,則是因為元末戰亂時,山西最後一位元朝統治者在該地主政時較有作為。

此時的山西省不像元朝控制下的其他省份那樣戰火不斷,百姓居無定處,流離失所。而是相對安定,加之當地連續幾年風調雨順,糧食產量比較富足。

在此背景之下,山西人口數量相較於其他省份不降反升,加之外省大量難民湧入該省,致使山西成了全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

這其中,尤以晉南地區人口最為稠密,而洪洞則又是晉南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份。

彼時在洪洞縣城北1公里處的賈村西側有一大寺院,名廣濟寺,寺院規模宏大,香客不絕。

寺院旁邊有一棵“樹身數圍,蔭遮數畝”的巨大漢槐,又說此樹“七庹零一媳婦”,翻譯成現在漢語:這棵大槐樹要7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手聯手才能合抱,可見其樹圍近13/4米左右,足見其大。

樹下車來人往,絡繹不絕,不遠處汾河灘上的老鷂(yao)則在這棵大槐樹上構巢築窩,遠遠望去,星羅棋佈,蔚為壯觀。

明廷移民令下達後,由於人口眾多,洪洞縣自然便成了被移民的首選地之一。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山西洪洞大槐樹到底有多大?


(現代情景劇,演繹大槐樹移民這一段歷史)

當地政府便在大槐樹旁的寺院內設立負責移民事物的登記機構,而大槐樹則成了等待移民的聚集之處。

枯藤老樹昏鴉,

斷腸人在天涯。

自那時起,一大部分洪洞人便遠離故土,踏上新的征程。沒有人會知道自己將來會身歸何處,更不知道幾時才能再回故鄉。

在他們即將遠離生養自己的這片故土時,不少人聲淚俱下,頻頻回望,不忍遠去。隨著腳步的走動,他們離大槐樹越來越遠,最後只能遠望樹上的那些老鷂窩。

據記載,從明洪武初年至永樂十五年,在這近五十餘年的時間內,明政府共組織了8次較大規模的移民活動。

而從洪洞遷出來的移民主要流向了河北、河南、山東、北京、安徽、江蘇、湖北等地區,少部分則遷往了山西西部的陝西、寧夏、甘肅等省份。

而所有從山西流出的移民在經過數次最終轉遷後更是遍佈了祖國大江南北,他們有的去了白山黑水,有的去了西北邊疆,還有的去了彩雲之南……。縱觀華夏兩千多年的封建時間內,將一方之民散移全國各地,也僅此一例。

移民雖然造成了很大一部分人被迫遠離故土,另擇他方安家,造成骨肉分離,親情丟失,甚至不少人客死在遷徙的路上,但它也產生了很大的積極意義,比如使明朝農業生產得到快速恢復,邊防得到鞏固,社會更加安定等。

中國人自古即有濃郁的鄉愁情節,講究葉落歸根。

不少遷往他省,之後發跡了的移民後人便回到洪洞縣。他們在當地的大槐樹下集資修建碑亭,並在碑的正面上書“古大槐樹處”五個大字,後面則記述有關移民的事情。除了碑亭,還相繼建立了茶室、牌坊等建築,而這些建築上面的題字無不暗含了“飲水思源、慎終追遠”之意。

不僅如此,人們還在大槐樹下建立了祭祖堂。裡面供奉者所有從大槐樹下遷走移民的姓氏牌位,共計1230多個,這一姓氏數目大大超過了我們熟悉的百家姓。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山西洪洞大槐樹到底有多大?


(今山西洪洞縣大槐樹祭祖園景區內的祭祖堂)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洪洞縣政府重修並擴建了大槐樹公園,目前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旅遊景區已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由於時間久遠,原漢代古槐早已消失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由第一代大槐樹滋生的第二代大槐樹也有400餘年的歷史,而第三代也有近百年曆史。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山西洪洞大槐樹到底有多大?


(第三代大槐樹)

時間如白駒過隙!

轉眼間,近700載已過……

近幾年,國內不少省份的民眾,甚至遠在海外的相當多的華人也紛紛到洪洞,到大槐樹下尋根問祖。

柳往槐來,到此應生離國感。水源木本,於今猶動故鄉恩。

洪洞大槐樹祭祖已同公祭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一樣,成為中華文明傳承的一個重要符號,且被越來越多的移民後人所重視。

由此,洪洞大槐樹,亦成為華夏兒女的重要精神寄託,更成了刻在相當一部分國人心中永遠的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