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有句古話:“富不過三代”。

在中國,最常見的家族興旺衰落過程是:第一代白手起家,艱苦創業;第二代辛苦守業,艱難維持;第三代坐吃山空,家道中落。

而在法國、英國、美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貴族家庭的第一桶金基本上都是來自於戰爭。

據調查,全球2500萬美元以上財富的人群中有超過50%的人的財富都是“繼承”得來的。而且,歐美一些家族已經延續了上百年的歷史,財富流傳至今。

一代暴富易,三代皆富難。為何我國的富裕家庭,難以逃脫“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呢?

- 01 -

留下鉅額財富,子女敗光家產

袁世凱在世時期,一心只想著稱帝,不肯把財產拿來賑濟災民。

袁世凱共有一妻九妾,光兒子就有17個,子孫加起來有91人。

後來他死後,家產被子嗣們瓜分。

其中每個兒子共分得15萬元,另加每人分房二十餘間,合計可得二十餘萬元。袁世凱的女兒們每人則分得銀元1萬元。妻妾們則隨子女們各自生活,不給錢財,但每人可得一棟樓。

"

中國有句古話:“富不過三代”。

在中國,最常見的家族興旺衰落過程是:第一代白手起家,艱苦創業;第二代辛苦守業,艱難維持;第三代坐吃山空,家道中落。

而在法國、英國、美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貴族家庭的第一桶金基本上都是來自於戰爭。

據調查,全球2500萬美元以上財富的人群中有超過50%的人的財富都是“繼承”得來的。而且,歐美一些家族已經延續了上百年的歷史,財富流傳至今。

一代暴富易,三代皆富難。為何我國的富裕家庭,難以逃脫“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呢?

- 01 -

留下鉅額財富,子女敗光家產

袁世凱在世時期,一心只想著稱帝,不肯把財產拿來賑濟災民。

袁世凱共有一妻九妾,光兒子就有17個,子孫加起來有91人。

後來他死後,家產被子嗣們瓜分。

其中每個兒子共分得15萬元,另加每人分房二十餘間,合計可得二十餘萬元。袁世凱的女兒們每人則分得銀元1萬元。妻妾們則隨子女們各自生活,不給錢財,但每人可得一棟樓。

國外家族傳承幾百年,為什麼中國卻“富不過三代”

分家後的袁家子孫,大多在耗光財產後迅速敗落。

四兒子袁克端,由於難以接受袁世凱取消帝制、加上父親去世,精神失常瘋掉了。

袁世凱三女兒袁靜雪(三姨太金氏所生)曾經描述過袁世凱死後其子孫的狀態:

“我二哥(袁克文)吃喝嫖賭抽樣樣都來……我們家裡,大姨太太三姨太太、二哥三哥(袁克良)等,後來都抽(鴉片)上了癮。”

袁世凱家族原本是名門望族,叔祖袁甲三曾是漕運總督(一品),父親是當地的地主豪紳。

在咸豐年間,袁家共出了6位一品大員,3位二品,1位四品,3位七品。

可到了袁世凱時期,只把鉅額的財富留給孩子,可最終卻害了他們。

相比之下,成功傳承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早在19世紀末時,已經開始進行家族資產配置。

"

中國有句古話:“富不過三代”。

在中國,最常見的家族興旺衰落過程是:第一代白手起家,艱苦創業;第二代辛苦守業,艱難維持;第三代坐吃山空,家道中落。

而在法國、英國、美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貴族家庭的第一桶金基本上都是來自於戰爭。

據調查,全球2500萬美元以上財富的人群中有超過50%的人的財富都是“繼承”得來的。而且,歐美一些家族已經延續了上百年的歷史,財富流傳至今。

一代暴富易,三代皆富難。為何我國的富裕家庭,難以逃脫“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呢?

- 01 -

留下鉅額財富,子女敗光家產

袁世凱在世時期,一心只想著稱帝,不肯把財產拿來賑濟災民。

袁世凱共有一妻九妾,光兒子就有17個,子孫加起來有91人。

後來他死後,家產被子嗣們瓜分。

其中每個兒子共分得15萬元,另加每人分房二十餘間,合計可得二十餘萬元。袁世凱的女兒們每人則分得銀元1萬元。妻妾們則隨子女們各自生活,不給錢財,但每人可得一棟樓。

國外家族傳承幾百年,為什麼中國卻“富不過三代”

分家後的袁家子孫,大多在耗光財產後迅速敗落。

四兒子袁克端,由於難以接受袁世凱取消帝制、加上父親去世,精神失常瘋掉了。

袁世凱三女兒袁靜雪(三姨太金氏所生)曾經描述過袁世凱死後其子孫的狀態:

“我二哥(袁克文)吃喝嫖賭抽樣樣都來……我們家裡,大姨太太三姨太太、二哥三哥(袁克良)等,後來都抽(鴉片)上了癮。”

袁世凱家族原本是名門望族,叔祖袁甲三曾是漕運總督(一品),父親是當地的地主豪紳。

在咸豐年間,袁家共出了6位一品大員,3位二品,1位四品,3位七品。

可到了袁世凱時期,只把鉅額的財富留給孩子,可最終卻害了他們。

相比之下,成功傳承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早在19世紀末時,已經開始進行家族資產配置。

國外家族傳承幾百年,為什麼中國卻“富不過三代”

而且,家族的子孫在幼年時就被要求,要詳細記錄零用錢的賬目,傳承節儉自立的家族精神,任用家族外的員工為總經理,促使後代以能力論英雄。

因此家族代代人才輩出,而且從未引發過家族爭產風波。

- 02 -

寵溺後代,後患無窮

很多人都很羨慕有錢人的生活,可以擁有鉅額財富。其實,有錢人的生活,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光鮮亮麗。

許多家族會為了爭奪財產反目成仇,也有的家族會寵溺後代,最後敗光了家產。

之前聽朋友講過他老家發生的一件事。

夫妻二人經營著一家小店,雖然是小本買賣,但生活還算富足。

一次,女兒放暑假回來,哭鬧著向夫妻倆要求買新款手機,說大學裡人人都有新手機自己沒有,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

夫妻倆拿她沒辦法,只好湊了一個月的貨款,給女兒買了手機。女兒還不知足,又想買電腦、新款包包、化妝品,甚至瞞著家人借錢消費。最後夫妻倆只好把店鋪和房子賣了,償還債款。

"

中國有句古話:“富不過三代”。

在中國,最常見的家族興旺衰落過程是:第一代白手起家,艱苦創業;第二代辛苦守業,艱難維持;第三代坐吃山空,家道中落。

而在法國、英國、美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貴族家庭的第一桶金基本上都是來自於戰爭。

據調查,全球2500萬美元以上財富的人群中有超過50%的人的財富都是“繼承”得來的。而且,歐美一些家族已經延續了上百年的歷史,財富流傳至今。

一代暴富易,三代皆富難。為何我國的富裕家庭,難以逃脫“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呢?

- 01 -

留下鉅額財富,子女敗光家產

袁世凱在世時期,一心只想著稱帝,不肯把財產拿來賑濟災民。

袁世凱共有一妻九妾,光兒子就有17個,子孫加起來有91人。

後來他死後,家產被子嗣們瓜分。

其中每個兒子共分得15萬元,另加每人分房二十餘間,合計可得二十餘萬元。袁世凱的女兒們每人則分得銀元1萬元。妻妾們則隨子女們各自生活,不給錢財,但每人可得一棟樓。

國外家族傳承幾百年,為什麼中國卻“富不過三代”

分家後的袁家子孫,大多在耗光財產後迅速敗落。

四兒子袁克端,由於難以接受袁世凱取消帝制、加上父親去世,精神失常瘋掉了。

袁世凱三女兒袁靜雪(三姨太金氏所生)曾經描述過袁世凱死後其子孫的狀態:

“我二哥(袁克文)吃喝嫖賭抽樣樣都來……我們家裡,大姨太太三姨太太、二哥三哥(袁克良)等,後來都抽(鴉片)上了癮。”

袁世凱家族原本是名門望族,叔祖袁甲三曾是漕運總督(一品),父親是當地的地主豪紳。

在咸豐年間,袁家共出了6位一品大員,3位二品,1位四品,3位七品。

可到了袁世凱時期,只把鉅額的財富留給孩子,可最終卻害了他們。

相比之下,成功傳承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早在19世紀末時,已經開始進行家族資產配置。

國外家族傳承幾百年,為什麼中國卻“富不過三代”

而且,家族的子孫在幼年時就被要求,要詳細記錄零用錢的賬目,傳承節儉自立的家族精神,任用家族外的員工為總經理,促使後代以能力論英雄。

因此家族代代人才輩出,而且從未引發過家族爭產風波。

- 02 -

寵溺後代,後患無窮

很多人都很羨慕有錢人的生活,可以擁有鉅額財富。其實,有錢人的生活,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光鮮亮麗。

許多家族會為了爭奪財產反目成仇,也有的家族會寵溺後代,最後敗光了家產。

之前聽朋友講過他老家發生的一件事。

夫妻二人經營著一家小店,雖然是小本買賣,但生活還算富足。

一次,女兒放暑假回來,哭鬧著向夫妻倆要求買新款手機,說大學裡人人都有新手機自己沒有,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

夫妻倆拿她沒辦法,只好湊了一個月的貨款,給女兒買了手機。女兒還不知足,又想買電腦、新款包包、化妝品,甚至瞞著家人借錢消費。最後夫妻倆只好把店鋪和房子賣了,償還債款。

國外家族傳承幾百年,為什麼中國卻“富不過三代”

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許多孩子被父母寵成了啃老族。

29歲的“富二代”張某開800萬的跑車,戴300萬一塊的手錶,帶網紅女友去迪拜買奢侈品,幾十萬的包包一買就是好幾個。

毫無節制的奢靡生活令張某欠下一屁股債,為了還債,他以創業為由敗光了父親叔叔用來支持他的資產,還從朋友那裡接連騙取了1.7億餘元。

沒有誰的人生能一路順遂。真正愛孩子,不是一味地為他遮風擋雨,而要教會他如何面對風雨。

- 03 -

家風,才是最好的傳承

在中國,有一個家族,擺脫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而且富過了15代。

這個家族就是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的家族——蘇州貝氏家族。

雖然貝聿銘是從事建築業,但其實歷史上的貝氏家族以草藥起家,後來又轉到金融、顏料等行業,雖然經歷了十幾代人,但一直保持著事業的興旺。

貝家很早就已經通過做生意發家,但他們卻富而不驕,樂善好施。

貝聿銘的叔祖父,把自己花巨資修繕一新的獅子林,給全體族人享用。此外,他在園子裡設立了貝氏祠堂,並在旁邊捐資建立了貝氏承訓義莊,用來贍養、救濟族人。

"

中國有句古話:“富不過三代”。

在中國,最常見的家族興旺衰落過程是:第一代白手起家,艱苦創業;第二代辛苦守業,艱難維持;第三代坐吃山空,家道中落。

而在法國、英國、美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貴族家庭的第一桶金基本上都是來自於戰爭。

據調查,全球2500萬美元以上財富的人群中有超過50%的人的財富都是“繼承”得來的。而且,歐美一些家族已經延續了上百年的歷史,財富流傳至今。

一代暴富易,三代皆富難。為何我國的富裕家庭,難以逃脫“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呢?

- 01 -

留下鉅額財富,子女敗光家產

袁世凱在世時期,一心只想著稱帝,不肯把財產拿來賑濟災民。

袁世凱共有一妻九妾,光兒子就有17個,子孫加起來有91人。

後來他死後,家產被子嗣們瓜分。

其中每個兒子共分得15萬元,另加每人分房二十餘間,合計可得二十餘萬元。袁世凱的女兒們每人則分得銀元1萬元。妻妾們則隨子女們各自生活,不給錢財,但每人可得一棟樓。

國外家族傳承幾百年,為什麼中國卻“富不過三代”

分家後的袁家子孫,大多在耗光財產後迅速敗落。

四兒子袁克端,由於難以接受袁世凱取消帝制、加上父親去世,精神失常瘋掉了。

袁世凱三女兒袁靜雪(三姨太金氏所生)曾經描述過袁世凱死後其子孫的狀態:

“我二哥(袁克文)吃喝嫖賭抽樣樣都來……我們家裡,大姨太太三姨太太、二哥三哥(袁克良)等,後來都抽(鴉片)上了癮。”

袁世凱家族原本是名門望族,叔祖袁甲三曾是漕運總督(一品),父親是當地的地主豪紳。

在咸豐年間,袁家共出了6位一品大員,3位二品,1位四品,3位七品。

可到了袁世凱時期,只把鉅額的財富留給孩子,可最終卻害了他們。

相比之下,成功傳承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早在19世紀末時,已經開始進行家族資產配置。

國外家族傳承幾百年,為什麼中國卻“富不過三代”

而且,家族的子孫在幼年時就被要求,要詳細記錄零用錢的賬目,傳承節儉自立的家族精神,任用家族外的員工為總經理,促使後代以能力論英雄。

因此家族代代人才輩出,而且從未引發過家族爭產風波。

- 02 -

寵溺後代,後患無窮

很多人都很羨慕有錢人的生活,可以擁有鉅額財富。其實,有錢人的生活,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光鮮亮麗。

許多家族會為了爭奪財產反目成仇,也有的家族會寵溺後代,最後敗光了家產。

之前聽朋友講過他老家發生的一件事。

夫妻二人經營著一家小店,雖然是小本買賣,但生活還算富足。

一次,女兒放暑假回來,哭鬧著向夫妻倆要求買新款手機,說大學裡人人都有新手機自己沒有,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

夫妻倆拿她沒辦法,只好湊了一個月的貨款,給女兒買了手機。女兒還不知足,又想買電腦、新款包包、化妝品,甚至瞞著家人借錢消費。最後夫妻倆只好把店鋪和房子賣了,償還債款。

國外家族傳承幾百年,為什麼中國卻“富不過三代”

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許多孩子被父母寵成了啃老族。

29歲的“富二代”張某開800萬的跑車,戴300萬一塊的手錶,帶網紅女友去迪拜買奢侈品,幾十萬的包包一買就是好幾個。

毫無節制的奢靡生活令張某欠下一屁股債,為了還債,他以創業為由敗光了父親叔叔用來支持他的資產,還從朋友那裡接連騙取了1.7億餘元。

沒有誰的人生能一路順遂。真正愛孩子,不是一味地為他遮風擋雨,而要教會他如何面對風雨。

- 03 -

家風,才是最好的傳承

在中國,有一個家族,擺脫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而且富過了15代。

這個家族就是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的家族——蘇州貝氏家族。

雖然貝聿銘是從事建築業,但其實歷史上的貝氏家族以草藥起家,後來又轉到金融、顏料等行業,雖然經歷了十幾代人,但一直保持著事業的興旺。

貝家很早就已經通過做生意發家,但他們卻富而不驕,樂善好施。

貝聿銘的叔祖父,把自己花巨資修繕一新的獅子林,給全體族人享用。此外,他在園子裡設立了貝氏祠堂,並在旁邊捐資建立了貝氏承訓義莊,用來贍養、救濟族人。

國外家族傳承幾百年,為什麼中國卻“富不過三代”

貝潤生與貝聿銘的祖父貝哉安還捐資修建了現在蘇州的平門橋,創建了蘇州第一個公立幼稚園。

貝家的子女,很多都受到了相當良好的教育。

貝哉安很早便中得秀才,20歲時已經成為蘇州府學貢生。兒子貝祖詒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唐山工學院,而貝祖詒把兒子貝聿銘送到美國求學。

"

中國有句古話:“富不過三代”。

在中國,最常見的家族興旺衰落過程是:第一代白手起家,艱苦創業;第二代辛苦守業,艱難維持;第三代坐吃山空,家道中落。

而在法國、英國、美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貴族家庭的第一桶金基本上都是來自於戰爭。

據調查,全球2500萬美元以上財富的人群中有超過50%的人的財富都是“繼承”得來的。而且,歐美一些家族已經延續了上百年的歷史,財富流傳至今。

一代暴富易,三代皆富難。為何我國的富裕家庭,難以逃脫“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呢?

- 01 -

留下鉅額財富,子女敗光家產

袁世凱在世時期,一心只想著稱帝,不肯把財產拿來賑濟災民。

袁世凱共有一妻九妾,光兒子就有17個,子孫加起來有91人。

後來他死後,家產被子嗣們瓜分。

其中每個兒子共分得15萬元,另加每人分房二十餘間,合計可得二十餘萬元。袁世凱的女兒們每人則分得銀元1萬元。妻妾們則隨子女們各自生活,不給錢財,但每人可得一棟樓。

國外家族傳承幾百年,為什麼中國卻“富不過三代”

分家後的袁家子孫,大多在耗光財產後迅速敗落。

四兒子袁克端,由於難以接受袁世凱取消帝制、加上父親去世,精神失常瘋掉了。

袁世凱三女兒袁靜雪(三姨太金氏所生)曾經描述過袁世凱死後其子孫的狀態:

“我二哥(袁克文)吃喝嫖賭抽樣樣都來……我們家裡,大姨太太三姨太太、二哥三哥(袁克良)等,後來都抽(鴉片)上了癮。”

袁世凱家族原本是名門望族,叔祖袁甲三曾是漕運總督(一品),父親是當地的地主豪紳。

在咸豐年間,袁家共出了6位一品大員,3位二品,1位四品,3位七品。

可到了袁世凱時期,只把鉅額的財富留給孩子,可最終卻害了他們。

相比之下,成功傳承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早在19世紀末時,已經開始進行家族資產配置。

國外家族傳承幾百年,為什麼中國卻“富不過三代”

而且,家族的子孫在幼年時就被要求,要詳細記錄零用錢的賬目,傳承節儉自立的家族精神,任用家族外的員工為總經理,促使後代以能力論英雄。

因此家族代代人才輩出,而且從未引發過家族爭產風波。

- 02 -

寵溺後代,後患無窮

很多人都很羨慕有錢人的生活,可以擁有鉅額財富。其實,有錢人的生活,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光鮮亮麗。

許多家族會為了爭奪財產反目成仇,也有的家族會寵溺後代,最後敗光了家產。

之前聽朋友講過他老家發生的一件事。

夫妻二人經營著一家小店,雖然是小本買賣,但生活還算富足。

一次,女兒放暑假回來,哭鬧著向夫妻倆要求買新款手機,說大學裡人人都有新手機自己沒有,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

夫妻倆拿她沒辦法,只好湊了一個月的貨款,給女兒買了手機。女兒還不知足,又想買電腦、新款包包、化妝品,甚至瞞著家人借錢消費。最後夫妻倆只好把店鋪和房子賣了,償還債款。

國外家族傳承幾百年,為什麼中國卻“富不過三代”

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許多孩子被父母寵成了啃老族。

29歲的“富二代”張某開800萬的跑車,戴300萬一塊的手錶,帶網紅女友去迪拜買奢侈品,幾十萬的包包一買就是好幾個。

毫無節制的奢靡生活令張某欠下一屁股債,為了還債,他以創業為由敗光了父親叔叔用來支持他的資產,還從朋友那裡接連騙取了1.7億餘元。

沒有誰的人生能一路順遂。真正愛孩子,不是一味地為他遮風擋雨,而要教會他如何面對風雨。

- 03 -

家風,才是最好的傳承

在中國,有一個家族,擺脫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而且富過了15代。

這個家族就是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的家族——蘇州貝氏家族。

雖然貝聿銘是從事建築業,但其實歷史上的貝氏家族以草藥起家,後來又轉到金融、顏料等行業,雖然經歷了十幾代人,但一直保持著事業的興旺。

貝家很早就已經通過做生意發家,但他們卻富而不驕,樂善好施。

貝聿銘的叔祖父,把自己花巨資修繕一新的獅子林,給全體族人享用。此外,他在園子裡設立了貝氏祠堂,並在旁邊捐資建立了貝氏承訓義莊,用來贍養、救濟族人。

國外家族傳承幾百年,為什麼中國卻“富不過三代”

貝潤生與貝聿銘的祖父貝哉安還捐資修建了現在蘇州的平門橋,創建了蘇州第一個公立幼稚園。

貝家的子女,很多都受到了相當良好的教育。

貝哉安很早便中得秀才,20歲時已經成為蘇州府學貢生。兒子貝祖詒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唐山工學院,而貝祖詒把兒子貝聿銘送到美國求學。

國外家族傳承幾百年,為什麼中國卻“富不過三代”

貝聿銘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就讀建築學,而他的四個子女們,分別在哈佛和哥倫比亞大學畢業,都非常出色。

在學校教育上如此高標準的貝氏家族,在家教上也是非常看重。

貝聿銘的叔祖父(他爺爺的兄弟)貝潤生曾說過: “以產遺子孫,不如以德遺子孫,以獨有之產遺子孫,不如以公有之產遺子孫。”

不養紈絝子弟,打拼要靠自己。

關於一個家族的興旺,留下物質上的財富,不如傳承好的家風更靠譜。

一門好的家風,勝過千萬名校。

- 04 -

寫在最後

在《曾國藩家書》中,曾國藩曾為後人留下十字六箴言家風:“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曾國藩並未給子女留下萬貫家財,但他創立的家風卻福澤綿延子孫後代無數年。

兩百多年來,曾氏後裔有成就的多達200餘人,大多成為學術、科技、文化領域的精英,堪稱中國家族史上的奇觀。

父母留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豪車別墅,而是家風,是一種精神。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讓孩子學會自我成長,就是家族最好的傳承。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