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美的“藝術品”'

"

每個人對於美都有一定的度量,每個人心中這杆有關美的秤,一端繫著的是自己的思想,一端系的是藝術品。每個人的審美經驗不同,在他心中的美的觀念也有所不同。

一、何為藝術品

藝術品是藝術家在一定是的生活背景,生活經歷下,在藝術家頭腦中形成的客觀反映藝術家思想的觀念性,物態化的產品。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用存在主義觀點和方法,對藝術品稱為“思考存在著的存在”。“藝術品憑依物性給我們展現一個存在著的世界,世界化了的世界,這就是藝術品的真理。藝術品的真理是由藝術家的藝術活動置入作品中的,藝術是藝術品的本源,藝術品的保存者、欣賞者也參與真理向作品的置入。”

"

每個人對於美都有一定的度量,每個人心中這杆有關美的秤,一端繫著的是自己的思想,一端系的是藝術品。每個人的審美經驗不同,在他心中的美的觀念也有所不同。

一、何為藝術品

藝術品是藝術家在一定是的生活背景,生活經歷下,在藝術家頭腦中形成的客觀反映藝術家思想的觀念性,物態化的產品。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用存在主義觀點和方法,對藝術品稱為“思考存在著的存在”。“藝術品憑依物性給我們展現一個存在著的世界,世界化了的世界,這就是藝術品的真理。藝術品的真理是由藝術家的藝術活動置入作品中的,藝術是藝術品的本源,藝術品的保存者、欣賞者也參與真理向作品的置入。”

淺析美的“藝術品”

藝術品剛開始的時候,受時代背景的影響,可能是處於對某種事物的崇拜、某種見解,是用來發洩自己心中的情緒。而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作品最初的意蘊可能隨之改變,原來的功能性可能逐漸的變淡、消失了。或者是成為某個時代的標誌,或者被統治階級所利用,將其賦予新的含義,完全是後人根據自己的需要,強加給作品並不屬於作者本人的審美思想。如良渚文化時期的玉琮是與崇拜信仰有關的器物,卻被統治者用來作為政治權利和地位的象徵。玉璧在古文中記為“以蒼璧禮天”,它的功能性是作為禮器的,但卻被賦予財富經濟權的象徵。玉鉞也是重要的禮器,被賦予了軍事統治的權利。在當時的那個時代裡,它真正的含意也許並不是審美性的藝術品,被作為各種權利的象徵,含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可是後人對它加以研究、評論,賦予它以美的思想,使之成為藝術品。


"

每個人對於美都有一定的度量,每個人心中這杆有關美的秤,一端繫著的是自己的思想,一端系的是藝術品。每個人的審美經驗不同,在他心中的美的觀念也有所不同。

一、何為藝術品

藝術品是藝術家在一定是的生活背景,生活經歷下,在藝術家頭腦中形成的客觀反映藝術家思想的觀念性,物態化的產品。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用存在主義觀點和方法,對藝術品稱為“思考存在著的存在”。“藝術品憑依物性給我們展現一個存在著的世界,世界化了的世界,這就是藝術品的真理。藝術品的真理是由藝術家的藝術活動置入作品中的,藝術是藝術品的本源,藝術品的保存者、欣賞者也參與真理向作品的置入。”

淺析美的“藝術品”

藝術品剛開始的時候,受時代背景的影響,可能是處於對某種事物的崇拜、某種見解,是用來發洩自己心中的情緒。而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作品最初的意蘊可能隨之改變,原來的功能性可能逐漸的變淡、消失了。或者是成為某個時代的標誌,或者被統治階級所利用,將其賦予新的含義,完全是後人根據自己的需要,強加給作品並不屬於作者本人的審美思想。如良渚文化時期的玉琮是與崇拜信仰有關的器物,卻被統治者用來作為政治權利和地位的象徵。玉璧在古文中記為“以蒼璧禮天”,它的功能性是作為禮器的,但卻被賦予財富經濟權的象徵。玉鉞也是重要的禮器,被賦予了軍事統治的權利。在當時的那個時代裡,它真正的含意也許並不是審美性的藝術品,被作為各種權利的象徵,含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可是後人對它加以研究、評論,賦予它以美的思想,使之成為藝術品。


淺析美的“藝術品”


二、藝術品的層次性

藝術品是物態化的,是以具體的一種材質體現出來的,藝術品的這種“物”,正是藝術品的載體,藝術品只有通過載體傳播出來,才能讓欣賞者欣賞、評論家評論。如果沒有具體的表現出來,僅憑藝術家的口頭表達,恐怕是難以出現想要的結果吧?畢竟是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審美經驗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每個人對於接受美的理解也不同。

如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也許作者寫的時候,並沒有那樣想,可是讀者卻從那個角度想了,使作品有了新的含義,新的理解,當別人聽到的時候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還有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政治家、農民、評論家、統治者,他們身份不同,考慮問題時的角度也肯定是不同的。有的藝術家做這個作品的時候也許並沒有上升到那個高度,正因為後期加上評論家的評論,欣賞者的感受,給作品不斷的注入新的思想,使作品充滿活力。後期的作品可能在不斷髮展變化的趨勢下達到藝術家所沒有預料的高度。這對於藝術家、批評家、欣賞者的付出是功不可沒的。藝術品存在於人的心靈之中,是由初步對作品的欣賞,所產生的一種衝動。

"

每個人對於美都有一定的度量,每個人心中這杆有關美的秤,一端繫著的是自己的思想,一端系的是藝術品。每個人的審美經驗不同,在他心中的美的觀念也有所不同。

一、何為藝術品

藝術品是藝術家在一定是的生活背景,生活經歷下,在藝術家頭腦中形成的客觀反映藝術家思想的觀念性,物態化的產品。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用存在主義觀點和方法,對藝術品稱為“思考存在著的存在”。“藝術品憑依物性給我們展現一個存在著的世界,世界化了的世界,這就是藝術品的真理。藝術品的真理是由藝術家的藝術活動置入作品中的,藝術是藝術品的本源,藝術品的保存者、欣賞者也參與真理向作品的置入。”

淺析美的“藝術品”

藝術品剛開始的時候,受時代背景的影響,可能是處於對某種事物的崇拜、某種見解,是用來發洩自己心中的情緒。而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作品最初的意蘊可能隨之改變,原來的功能性可能逐漸的變淡、消失了。或者是成為某個時代的標誌,或者被統治階級所利用,將其賦予新的含義,完全是後人根據自己的需要,強加給作品並不屬於作者本人的審美思想。如良渚文化時期的玉琮是與崇拜信仰有關的器物,卻被統治者用來作為政治權利和地位的象徵。玉璧在古文中記為“以蒼璧禮天”,它的功能性是作為禮器的,但卻被賦予財富經濟權的象徵。玉鉞也是重要的禮器,被賦予了軍事統治的權利。在當時的那個時代裡,它真正的含意也許並不是審美性的藝術品,被作為各種權利的象徵,含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可是後人對它加以研究、評論,賦予它以美的思想,使之成為藝術品。


淺析美的“藝術品”


二、藝術品的層次性

藝術品是物態化的,是以具體的一種材質體現出來的,藝術品的這種“物”,正是藝術品的載體,藝術品只有通過載體傳播出來,才能讓欣賞者欣賞、評論家評論。如果沒有具體的表現出來,僅憑藝術家的口頭表達,恐怕是難以出現想要的結果吧?畢竟是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審美經驗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每個人對於接受美的理解也不同。

如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也許作者寫的時候,並沒有那樣想,可是讀者卻從那個角度想了,使作品有了新的含義,新的理解,當別人聽到的時候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還有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政治家、農民、評論家、統治者,他們身份不同,考慮問題時的角度也肯定是不同的。有的藝術家做這個作品的時候也許並沒有上升到那個高度,正因為後期加上評論家的評論,欣賞者的感受,給作品不斷的注入新的思想,使作品充滿活力。後期的作品可能在不斷髮展變化的趨勢下達到藝術家所沒有預料的高度。這對於藝術家、批評家、欣賞者的付出是功不可沒的。藝術品存在於人的心靈之中,是由初步對作品的欣賞,所產生的一種衝動。

淺析美的“藝術品”

(一)形式層

藝術家想要表達自己的思想,想要表現自己的情緒,那麼就需要通過一定的介質來表現它,反映自己的思想。作為傳遞信息的載體,它承擔者藝術家的思想和靈魂。它是具有物質性和精神性的結合。各門藝術各有其獨特的藝術語言。藝術家通過載體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所用的材質不同,所表現的效果是不同的。如繪畫的語言,藝術家可以通過點、線、面、色彩等不同的表現形式,所產生的效果是不同的,給欣賞者的視覺衝擊力也大不相同。藝術是相通的,沒有國界的,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藝術之所以被不同的人所接受,是因為欣賞者對藝術品的某些觀念的理解符合自己的審美經驗,跟自己的觀點有共鳴之處。每個時代對於美都會有一定的標準,但這個標準又都不是固定的。


"

每個人對於美都有一定的度量,每個人心中這杆有關美的秤,一端繫著的是自己的思想,一端系的是藝術品。每個人的審美經驗不同,在他心中的美的觀念也有所不同。

一、何為藝術品

藝術品是藝術家在一定是的生活背景,生活經歷下,在藝術家頭腦中形成的客觀反映藝術家思想的觀念性,物態化的產品。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用存在主義觀點和方法,對藝術品稱為“思考存在著的存在”。“藝術品憑依物性給我們展現一個存在著的世界,世界化了的世界,這就是藝術品的真理。藝術品的真理是由藝術家的藝術活動置入作品中的,藝術是藝術品的本源,藝術品的保存者、欣賞者也參與真理向作品的置入。”

淺析美的“藝術品”

藝術品剛開始的時候,受時代背景的影響,可能是處於對某種事物的崇拜、某種見解,是用來發洩自己心中的情緒。而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作品最初的意蘊可能隨之改變,原來的功能性可能逐漸的變淡、消失了。或者是成為某個時代的標誌,或者被統治階級所利用,將其賦予新的含義,完全是後人根據自己的需要,強加給作品並不屬於作者本人的審美思想。如良渚文化時期的玉琮是與崇拜信仰有關的器物,卻被統治者用來作為政治權利和地位的象徵。玉璧在古文中記為“以蒼璧禮天”,它的功能性是作為禮器的,但卻被賦予財富經濟權的象徵。玉鉞也是重要的禮器,被賦予了軍事統治的權利。在當時的那個時代裡,它真正的含意也許並不是審美性的藝術品,被作為各種權利的象徵,含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可是後人對它加以研究、評論,賦予它以美的思想,使之成為藝術品。


淺析美的“藝術品”


二、藝術品的層次性

藝術品是物態化的,是以具體的一種材質體現出來的,藝術品的這種“物”,正是藝術品的載體,藝術品只有通過載體傳播出來,才能讓欣賞者欣賞、評論家評論。如果沒有具體的表現出來,僅憑藝術家的口頭表達,恐怕是難以出現想要的結果吧?畢竟是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審美經驗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每個人對於接受美的理解也不同。

如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也許作者寫的時候,並沒有那樣想,可是讀者卻從那個角度想了,使作品有了新的含義,新的理解,當別人聽到的時候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還有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政治家、農民、評論家、統治者,他們身份不同,考慮問題時的角度也肯定是不同的。有的藝術家做這個作品的時候也許並沒有上升到那個高度,正因為後期加上評論家的評論,欣賞者的感受,給作品不斷的注入新的思想,使作品充滿活力。後期的作品可能在不斷髮展變化的趨勢下達到藝術家所沒有預料的高度。這對於藝術家、批評家、欣賞者的付出是功不可沒的。藝術品存在於人的心靈之中,是由初步對作品的欣賞,所產生的一種衝動。

淺析美的“藝術品”

(一)形式層

藝術家想要表達自己的思想,想要表現自己的情緒,那麼就需要通過一定的介質來表現它,反映自己的思想。作為傳遞信息的載體,它承擔者藝術家的思想和靈魂。它是具有物質性和精神性的結合。各門藝術各有其獨特的藝術語言。藝術家通過載體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所用的材質不同,所表現的效果是不同的。如繪畫的語言,藝術家可以通過點、線、面、色彩等不同的表現形式,所產生的效果是不同的,給欣賞者的視覺衝擊力也大不相同。藝術是相通的,沒有國界的,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藝術之所以被不同的人所接受,是因為欣賞者對藝術品的某些觀念的理解符合自己的審美經驗,跟自己的觀點有共鳴之處。每個時代對於美都會有一定的標準,但這個標準又都不是固定的。


淺析美的“藝術品”


(二)意象層

“色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它是藝術品的最核心的層次。是藝術家通過藝術形式真正要體現的。當藝術家藉助於外在的物質表達出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時候,那麼這件藝術品就被賦予了意象,它是作者的思想的結晶。藝術家用顏料作畫,欣賞者首先所體會的肯定是這幅作品,而不是藝術家所運用的是什麼牌子的顏料,這就是藝術家所要表現的。一雕塑家當他完成一件人的雕塑作品的時候,讓他的學生看,而他的學生都跑過去誇這件人的雕塑的胳膊特別的形象,特別的逼真。雕塑家毫不猶豫的拿起斧頭就把雕塑的胳膊砍掉了,學生們都覺得好遺憾,雕塑家告訴他的學生,他所要表達的是整體的形象,而不是胳膊,正因為胳膊太完美了破壞了整體的形象,並不是藝術家想要的結果,所以藝術家就把局部的完美去掉了。美是作為一個整體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雖然有的時候研究藝術品,可以把藝術品單獨孤立出來。意象層是作品最核心的層次,表達的是作者的思想,能夠直觀的呈現給欣賞者,但是每個人的審美水平,審美經歷不同,他所能體會的美也是不同的,這需要一定的藝術修養。

"

每個人對於美都有一定的度量,每個人心中這杆有關美的秤,一端繫著的是自己的思想,一端系的是藝術品。每個人的審美經驗不同,在他心中的美的觀念也有所不同。

一、何為藝術品

藝術品是藝術家在一定是的生活背景,生活經歷下,在藝術家頭腦中形成的客觀反映藝術家思想的觀念性,物態化的產品。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用存在主義觀點和方法,對藝術品稱為“思考存在著的存在”。“藝術品憑依物性給我們展現一個存在著的世界,世界化了的世界,這就是藝術品的真理。藝術品的真理是由藝術家的藝術活動置入作品中的,藝術是藝術品的本源,藝術品的保存者、欣賞者也參與真理向作品的置入。”

淺析美的“藝術品”

藝術品剛開始的時候,受時代背景的影響,可能是處於對某種事物的崇拜、某種見解,是用來發洩自己心中的情緒。而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作品最初的意蘊可能隨之改變,原來的功能性可能逐漸的變淡、消失了。或者是成為某個時代的標誌,或者被統治階級所利用,將其賦予新的含義,完全是後人根據自己的需要,強加給作品並不屬於作者本人的審美思想。如良渚文化時期的玉琮是與崇拜信仰有關的器物,卻被統治者用來作為政治權利和地位的象徵。玉璧在古文中記為“以蒼璧禮天”,它的功能性是作為禮器的,但卻被賦予財富經濟權的象徵。玉鉞也是重要的禮器,被賦予了軍事統治的權利。在當時的那個時代裡,它真正的含意也許並不是審美性的藝術品,被作為各種權利的象徵,含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可是後人對它加以研究、評論,賦予它以美的思想,使之成為藝術品。


淺析美的“藝術品”


二、藝術品的層次性

藝術品是物態化的,是以具體的一種材質體現出來的,藝術品的這種“物”,正是藝術品的載體,藝術品只有通過載體傳播出來,才能讓欣賞者欣賞、評論家評論。如果沒有具體的表現出來,僅憑藝術家的口頭表達,恐怕是難以出現想要的結果吧?畢竟是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審美經驗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每個人對於接受美的理解也不同。

如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也許作者寫的時候,並沒有那樣想,可是讀者卻從那個角度想了,使作品有了新的含義,新的理解,當別人聽到的時候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還有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政治家、農民、評論家、統治者,他們身份不同,考慮問題時的角度也肯定是不同的。有的藝術家做這個作品的時候也許並沒有上升到那個高度,正因為後期加上評論家的評論,欣賞者的感受,給作品不斷的注入新的思想,使作品充滿活力。後期的作品可能在不斷髮展變化的趨勢下達到藝術家所沒有預料的高度。這對於藝術家、批評家、欣賞者的付出是功不可沒的。藝術品存在於人的心靈之中,是由初步對作品的欣賞,所產生的一種衝動。

淺析美的“藝術品”

(一)形式層

藝術家想要表達自己的思想,想要表現自己的情緒,那麼就需要通過一定的介質來表現它,反映自己的思想。作為傳遞信息的載體,它承擔者藝術家的思想和靈魂。它是具有物質性和精神性的結合。各門藝術各有其獨特的藝術語言。藝術家通過載體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所用的材質不同,所表現的效果是不同的。如繪畫的語言,藝術家可以通過點、線、面、色彩等不同的表現形式,所產生的效果是不同的,給欣賞者的視覺衝擊力也大不相同。藝術是相通的,沒有國界的,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藝術之所以被不同的人所接受,是因為欣賞者對藝術品的某些觀念的理解符合自己的審美經驗,跟自己的觀點有共鳴之處。每個時代對於美都會有一定的標準,但這個標準又都不是固定的。


淺析美的“藝術品”


(二)意象層

“色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它是藝術品的最核心的層次。是藝術家通過藝術形式真正要體現的。當藝術家藉助於外在的物質表達出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時候,那麼這件藝術品就被賦予了意象,它是作者的思想的結晶。藝術家用顏料作畫,欣賞者首先所體會的肯定是這幅作品,而不是藝術家所運用的是什麼牌子的顏料,這就是藝術家所要表現的。一雕塑家當他完成一件人的雕塑作品的時候,讓他的學生看,而他的學生都跑過去誇這件人的雕塑的胳膊特別的形象,特別的逼真。雕塑家毫不猶豫的拿起斧頭就把雕塑的胳膊砍掉了,學生們都覺得好遺憾,雕塑家告訴他的學生,他所要表達的是整體的形象,而不是胳膊,正因為胳膊太完美了破壞了整體的形象,並不是藝術家想要的結果,所以藝術家就把局部的完美去掉了。美是作為一個整體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雖然有的時候研究藝術品,可以把藝術品單獨孤立出來。意象層是作品最核心的層次,表達的是作者的思想,能夠直觀的呈現給欣賞者,但是每個人的審美水平,審美經歷不同,他所能體會的美也是不同的,這需要一定的藝術修養。

淺析美的“藝術品”

(三)意蘊

這是藝術品的最高境界。意象層並不是藝術家的最終目的,更多的時候是意蘊層,反映的是一個時代的特色,每個時代都會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代表。藝術家憑藉載體表現的心理反映,所體現出來的意蘊才是藝術品的真正內涵所在,是藝術家和藝術品的真諦,是一種精神的,擁有活力的“物”。如米開朗基羅的《摩西》並不僅僅是表現的肉體力量和精神力量,如果考慮當時的社會背景和與周圍背景的不協調,你會發現它還有藝術家的同性戀和自戀的因素。反映的是那個時代矛盾的反抗的心理。藝術品的靈魂就蘊含在這些符號當中,這些符號隨著時間的流逝,會逐漸被人們所觀念化。

藝術品的形式、意象和意蘊三者是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共同存在於藝術品中,要想體會到最高層次的意蘊,需要欣賞者的細心觀察、多方位的思考和一定的審美經驗的積累。


"

每個人對於美都有一定的度量,每個人心中這杆有關美的秤,一端繫著的是自己的思想,一端系的是藝術品。每個人的審美經驗不同,在他心中的美的觀念也有所不同。

一、何為藝術品

藝術品是藝術家在一定是的生活背景,生活經歷下,在藝術家頭腦中形成的客觀反映藝術家思想的觀念性,物態化的產品。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用存在主義觀點和方法,對藝術品稱為“思考存在著的存在”。“藝術品憑依物性給我們展現一個存在著的世界,世界化了的世界,這就是藝術品的真理。藝術品的真理是由藝術家的藝術活動置入作品中的,藝術是藝術品的本源,藝術品的保存者、欣賞者也參與真理向作品的置入。”

淺析美的“藝術品”

藝術品剛開始的時候,受時代背景的影響,可能是處於對某種事物的崇拜、某種見解,是用來發洩自己心中的情緒。而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作品最初的意蘊可能隨之改變,原來的功能性可能逐漸的變淡、消失了。或者是成為某個時代的標誌,或者被統治階級所利用,將其賦予新的含義,完全是後人根據自己的需要,強加給作品並不屬於作者本人的審美思想。如良渚文化時期的玉琮是與崇拜信仰有關的器物,卻被統治者用來作為政治權利和地位的象徵。玉璧在古文中記為“以蒼璧禮天”,它的功能性是作為禮器的,但卻被賦予財富經濟權的象徵。玉鉞也是重要的禮器,被賦予了軍事統治的權利。在當時的那個時代裡,它真正的含意也許並不是審美性的藝術品,被作為各種權利的象徵,含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可是後人對它加以研究、評論,賦予它以美的思想,使之成為藝術品。


淺析美的“藝術品”


二、藝術品的層次性

藝術品是物態化的,是以具體的一種材質體現出來的,藝術品的這種“物”,正是藝術品的載體,藝術品只有通過載體傳播出來,才能讓欣賞者欣賞、評論家評論。如果沒有具體的表現出來,僅憑藝術家的口頭表達,恐怕是難以出現想要的結果吧?畢竟是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審美經驗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每個人對於接受美的理解也不同。

如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也許作者寫的時候,並沒有那樣想,可是讀者卻從那個角度想了,使作品有了新的含義,新的理解,當別人聽到的時候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還有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政治家、農民、評論家、統治者,他們身份不同,考慮問題時的角度也肯定是不同的。有的藝術家做這個作品的時候也許並沒有上升到那個高度,正因為後期加上評論家的評論,欣賞者的感受,給作品不斷的注入新的思想,使作品充滿活力。後期的作品可能在不斷髮展變化的趨勢下達到藝術家所沒有預料的高度。這對於藝術家、批評家、欣賞者的付出是功不可沒的。藝術品存在於人的心靈之中,是由初步對作品的欣賞,所產生的一種衝動。

淺析美的“藝術品”

(一)形式層

藝術家想要表達自己的思想,想要表現自己的情緒,那麼就需要通過一定的介質來表現它,反映自己的思想。作為傳遞信息的載體,它承擔者藝術家的思想和靈魂。它是具有物質性和精神性的結合。各門藝術各有其獨特的藝術語言。藝術家通過載體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所用的材質不同,所表現的效果是不同的。如繪畫的語言,藝術家可以通過點、線、面、色彩等不同的表現形式,所產生的效果是不同的,給欣賞者的視覺衝擊力也大不相同。藝術是相通的,沒有國界的,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藝術之所以被不同的人所接受,是因為欣賞者對藝術品的某些觀念的理解符合自己的審美經驗,跟自己的觀點有共鳴之處。每個時代對於美都會有一定的標準,但這個標準又都不是固定的。


淺析美的“藝術品”


(二)意象層

“色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它是藝術品的最核心的層次。是藝術家通過藝術形式真正要體現的。當藝術家藉助於外在的物質表達出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時候,那麼這件藝術品就被賦予了意象,它是作者的思想的結晶。藝術家用顏料作畫,欣賞者首先所體會的肯定是這幅作品,而不是藝術家所運用的是什麼牌子的顏料,這就是藝術家所要表現的。一雕塑家當他完成一件人的雕塑作品的時候,讓他的學生看,而他的學生都跑過去誇這件人的雕塑的胳膊特別的形象,特別的逼真。雕塑家毫不猶豫的拿起斧頭就把雕塑的胳膊砍掉了,學生們都覺得好遺憾,雕塑家告訴他的學生,他所要表達的是整體的形象,而不是胳膊,正因為胳膊太完美了破壞了整體的形象,並不是藝術家想要的結果,所以藝術家就把局部的完美去掉了。美是作為一個整體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雖然有的時候研究藝術品,可以把藝術品單獨孤立出來。意象層是作品最核心的層次,表達的是作者的思想,能夠直觀的呈現給欣賞者,但是每個人的審美水平,審美經歷不同,他所能體會的美也是不同的,這需要一定的藝術修養。

淺析美的“藝術品”

(三)意蘊

這是藝術品的最高境界。意象層並不是藝術家的最終目的,更多的時候是意蘊層,反映的是一個時代的特色,每個時代都會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代表。藝術家憑藉載體表現的心理反映,所體現出來的意蘊才是藝術品的真正內涵所在,是藝術家和藝術品的真諦,是一種精神的,擁有活力的“物”。如米開朗基羅的《摩西》並不僅僅是表現的肉體力量和精神力量,如果考慮當時的社會背景和與周圍背景的不協調,你會發現它還有藝術家的同性戀和自戀的因素。反映的是那個時代矛盾的反抗的心理。藝術品的靈魂就蘊含在這些符號當中,這些符號隨著時間的流逝,會逐漸被人們所觀念化。

藝術品的形式、意象和意蘊三者是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共同存在於藝術品中,要想體會到最高層次的意蘊,需要欣賞者的細心觀察、多方位的思考和一定的審美經驗的積累。


淺析美的“藝術品”


三、美在日常生活中的藝術

每個人對於美都有一杆度量的秤,並不會因為被人說它不美,自己就認為它不美了。每個人的人生經歷,閱歷,審美經驗不同,對於美的評價也就大不相同。

在這裡提及一個與大家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大家都比較關注房屋的裝修,注重家的設計,家的美化環保。家是避風的港灣,每天下班之後大家都會疲勞,如果到家之後,家裡設計的特別溫馨,特別浪漫,對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會有很大的好處,所以呢,近幾年有好多人不惜花費大量金錢來設計自己的家。那麼,這些花巨資設計的家就一定是美的嗎?那些普通的就不是美了嗎?答案是不一定的,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審美眼光不一樣,對美的理解也就不一樣,也許設計師給你設計了最前沿,最頂級的家,而這些花巨資的人是否能接受呢?答案也是不一定的,也許這家主人審美眼光根本就沒有達到這個境界,根本就欣賞不了這種風格,那麼在這家主人的眼裡藝術家的設計就不是美的。


"

每個人對於美都有一定的度量,每個人心中這杆有關美的秤,一端繫著的是自己的思想,一端系的是藝術品。每個人的審美經驗不同,在他心中的美的觀念也有所不同。

一、何為藝術品

藝術品是藝術家在一定是的生活背景,生活經歷下,在藝術家頭腦中形成的客觀反映藝術家思想的觀念性,物態化的產品。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用存在主義觀點和方法,對藝術品稱為“思考存在著的存在”。“藝術品憑依物性給我們展現一個存在著的世界,世界化了的世界,這就是藝術品的真理。藝術品的真理是由藝術家的藝術活動置入作品中的,藝術是藝術品的本源,藝術品的保存者、欣賞者也參與真理向作品的置入。”

淺析美的“藝術品”

藝術品剛開始的時候,受時代背景的影響,可能是處於對某種事物的崇拜、某種見解,是用來發洩自己心中的情緒。而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作品最初的意蘊可能隨之改變,原來的功能性可能逐漸的變淡、消失了。或者是成為某個時代的標誌,或者被統治階級所利用,將其賦予新的含義,完全是後人根據自己的需要,強加給作品並不屬於作者本人的審美思想。如良渚文化時期的玉琮是與崇拜信仰有關的器物,卻被統治者用來作為政治權利和地位的象徵。玉璧在古文中記為“以蒼璧禮天”,它的功能性是作為禮器的,但卻被賦予財富經濟權的象徵。玉鉞也是重要的禮器,被賦予了軍事統治的權利。在當時的那個時代裡,它真正的含意也許並不是審美性的藝術品,被作為各種權利的象徵,含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可是後人對它加以研究、評論,賦予它以美的思想,使之成為藝術品。


淺析美的“藝術品”


二、藝術品的層次性

藝術品是物態化的,是以具體的一種材質體現出來的,藝術品的這種“物”,正是藝術品的載體,藝術品只有通過載體傳播出來,才能讓欣賞者欣賞、評論家評論。如果沒有具體的表現出來,僅憑藝術家的口頭表達,恐怕是難以出現想要的結果吧?畢竟是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審美經驗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每個人對於接受美的理解也不同。

如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也許作者寫的時候,並沒有那樣想,可是讀者卻從那個角度想了,使作品有了新的含義,新的理解,當別人聽到的時候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還有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政治家、農民、評論家、統治者,他們身份不同,考慮問題時的角度也肯定是不同的。有的藝術家做這個作品的時候也許並沒有上升到那個高度,正因為後期加上評論家的評論,欣賞者的感受,給作品不斷的注入新的思想,使作品充滿活力。後期的作品可能在不斷髮展變化的趨勢下達到藝術家所沒有預料的高度。這對於藝術家、批評家、欣賞者的付出是功不可沒的。藝術品存在於人的心靈之中,是由初步對作品的欣賞,所產生的一種衝動。

淺析美的“藝術品”

(一)形式層

藝術家想要表達自己的思想,想要表現自己的情緒,那麼就需要通過一定的介質來表現它,反映自己的思想。作為傳遞信息的載體,它承擔者藝術家的思想和靈魂。它是具有物質性和精神性的結合。各門藝術各有其獨特的藝術語言。藝術家通過載體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所用的材質不同,所表現的效果是不同的。如繪畫的語言,藝術家可以通過點、線、面、色彩等不同的表現形式,所產生的效果是不同的,給欣賞者的視覺衝擊力也大不相同。藝術是相通的,沒有國界的,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藝術之所以被不同的人所接受,是因為欣賞者對藝術品的某些觀念的理解符合自己的審美經驗,跟自己的觀點有共鳴之處。每個時代對於美都會有一定的標準,但這個標準又都不是固定的。


淺析美的“藝術品”


(二)意象層

“色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它是藝術品的最核心的層次。是藝術家通過藝術形式真正要體現的。當藝術家藉助於外在的物質表達出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時候,那麼這件藝術品就被賦予了意象,它是作者的思想的結晶。藝術家用顏料作畫,欣賞者首先所體會的肯定是這幅作品,而不是藝術家所運用的是什麼牌子的顏料,這就是藝術家所要表現的。一雕塑家當他完成一件人的雕塑作品的時候,讓他的學生看,而他的學生都跑過去誇這件人的雕塑的胳膊特別的形象,特別的逼真。雕塑家毫不猶豫的拿起斧頭就把雕塑的胳膊砍掉了,學生們都覺得好遺憾,雕塑家告訴他的學生,他所要表達的是整體的形象,而不是胳膊,正因為胳膊太完美了破壞了整體的形象,並不是藝術家想要的結果,所以藝術家就把局部的完美去掉了。美是作為一個整體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雖然有的時候研究藝術品,可以把藝術品單獨孤立出來。意象層是作品最核心的層次,表達的是作者的思想,能夠直觀的呈現給欣賞者,但是每個人的審美水平,審美經歷不同,他所能體會的美也是不同的,這需要一定的藝術修養。

淺析美的“藝術品”

(三)意蘊

這是藝術品的最高境界。意象層並不是藝術家的最終目的,更多的時候是意蘊層,反映的是一個時代的特色,每個時代都會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代表。藝術家憑藉載體表現的心理反映,所體現出來的意蘊才是藝術品的真正內涵所在,是藝術家和藝術品的真諦,是一種精神的,擁有活力的“物”。如米開朗基羅的《摩西》並不僅僅是表現的肉體力量和精神力量,如果考慮當時的社會背景和與周圍背景的不協調,你會發現它還有藝術家的同性戀和自戀的因素。反映的是那個時代矛盾的反抗的心理。藝術品的靈魂就蘊含在這些符號當中,這些符號隨著時間的流逝,會逐漸被人們所觀念化。

藝術品的形式、意象和意蘊三者是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共同存在於藝術品中,要想體會到最高層次的意蘊,需要欣賞者的細心觀察、多方位的思考和一定的審美經驗的積累。


淺析美的“藝術品”


三、美在日常生活中的藝術

每個人對於美都有一杆度量的秤,並不會因為被人說它不美,自己就認為它不美了。每個人的人生經歷,閱歷,審美經驗不同,對於美的評價也就大不相同。

在這裡提及一個與大家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大家都比較關注房屋的裝修,注重家的設計,家的美化環保。家是避風的港灣,每天下班之後大家都會疲勞,如果到家之後,家裡設計的特別溫馨,特別浪漫,對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會有很大的好處,所以呢,近幾年有好多人不惜花費大量金錢來設計自己的家。那麼,這些花巨資設計的家就一定是美的嗎?那些普通的就不是美了嗎?答案是不一定的,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審美眼光不一樣,對美的理解也就不一樣,也許設計師給你設計了最前沿,最頂級的家,而這些花巨資的人是否能接受呢?答案也是不一定的,也許這家主人審美眼光根本就沒有達到這個境界,根本就欣賞不了這種風格,那麼在這家主人的眼裡藝術家的設計就不是美的。


淺析美的“藝術品”


好多的家庭都喜歡舒適。環保,也許他們的家設計的並不獨特,沒有什麼所謂的設計含量,但是他們的家被設計者設計的很舒適、很溫馨,達到了主人的意願,也許在其他人看來並不覺得這個設計是美的,但是在主人的心目中此設計是最美的。你可以不喜歡,但是你要包容她(藝術);你可以不會彈琴,但是你可以懂得欣賞音樂,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培養自己的藝術情操。好多事情你不一定會做,但是你完全可以有這方面的眼光。就像以前上素面課一樣,老師經常說,你的手頭的功夫可能不到家,還畫不出來,所謂的“眼高手低”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畫的形不準,自己卻看不出來,或者是畫的好眼光卻沒有跟上,所謂的“手高眼低”。人一定要有一定的眼光,不斷地充實自己,內在的審美能力,才能有更快、更好的發展。

"

每個人對於美都有一定的度量,每個人心中這杆有關美的秤,一端繫著的是自己的思想,一端系的是藝術品。每個人的審美經驗不同,在他心中的美的觀念也有所不同。

一、何為藝術品

藝術品是藝術家在一定是的生活背景,生活經歷下,在藝術家頭腦中形成的客觀反映藝術家思想的觀念性,物態化的產品。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用存在主義觀點和方法,對藝術品稱為“思考存在著的存在”。“藝術品憑依物性給我們展現一個存在著的世界,世界化了的世界,這就是藝術品的真理。藝術品的真理是由藝術家的藝術活動置入作品中的,藝術是藝術品的本源,藝術品的保存者、欣賞者也參與真理向作品的置入。”

淺析美的“藝術品”

藝術品剛開始的時候,受時代背景的影響,可能是處於對某種事物的崇拜、某種見解,是用來發洩自己心中的情緒。而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作品最初的意蘊可能隨之改變,原來的功能性可能逐漸的變淡、消失了。或者是成為某個時代的標誌,或者被統治階級所利用,將其賦予新的含義,完全是後人根據自己的需要,強加給作品並不屬於作者本人的審美思想。如良渚文化時期的玉琮是與崇拜信仰有關的器物,卻被統治者用來作為政治權利和地位的象徵。玉璧在古文中記為“以蒼璧禮天”,它的功能性是作為禮器的,但卻被賦予財富經濟權的象徵。玉鉞也是重要的禮器,被賦予了軍事統治的權利。在當時的那個時代裡,它真正的含意也許並不是審美性的藝術品,被作為各種權利的象徵,含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可是後人對它加以研究、評論,賦予它以美的思想,使之成為藝術品。


淺析美的“藝術品”


二、藝術品的層次性

藝術品是物態化的,是以具體的一種材質體現出來的,藝術品的這種“物”,正是藝術品的載體,藝術品只有通過載體傳播出來,才能讓欣賞者欣賞、評論家評論。如果沒有具體的表現出來,僅憑藝術家的口頭表達,恐怕是難以出現想要的結果吧?畢竟是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審美經驗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每個人對於接受美的理解也不同。

如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也許作者寫的時候,並沒有那樣想,可是讀者卻從那個角度想了,使作品有了新的含義,新的理解,當別人聽到的時候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還有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政治家、農民、評論家、統治者,他們身份不同,考慮問題時的角度也肯定是不同的。有的藝術家做這個作品的時候也許並沒有上升到那個高度,正因為後期加上評論家的評論,欣賞者的感受,給作品不斷的注入新的思想,使作品充滿活力。後期的作品可能在不斷髮展變化的趨勢下達到藝術家所沒有預料的高度。這對於藝術家、批評家、欣賞者的付出是功不可沒的。藝術品存在於人的心靈之中,是由初步對作品的欣賞,所產生的一種衝動。

淺析美的“藝術品”

(一)形式層

藝術家想要表達自己的思想,想要表現自己的情緒,那麼就需要通過一定的介質來表現它,反映自己的思想。作為傳遞信息的載體,它承擔者藝術家的思想和靈魂。它是具有物質性和精神性的結合。各門藝術各有其獨特的藝術語言。藝術家通過載體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所用的材質不同,所表現的效果是不同的。如繪畫的語言,藝術家可以通過點、線、面、色彩等不同的表現形式,所產生的效果是不同的,給欣賞者的視覺衝擊力也大不相同。藝術是相通的,沒有國界的,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藝術之所以被不同的人所接受,是因為欣賞者對藝術品的某些觀念的理解符合自己的審美經驗,跟自己的觀點有共鳴之處。每個時代對於美都會有一定的標準,但這個標準又都不是固定的。


淺析美的“藝術品”


(二)意象層

“色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它是藝術品的最核心的層次。是藝術家通過藝術形式真正要體現的。當藝術家藉助於外在的物質表達出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時候,那麼這件藝術品就被賦予了意象,它是作者的思想的結晶。藝術家用顏料作畫,欣賞者首先所體會的肯定是這幅作品,而不是藝術家所運用的是什麼牌子的顏料,這就是藝術家所要表現的。一雕塑家當他完成一件人的雕塑作品的時候,讓他的學生看,而他的學生都跑過去誇這件人的雕塑的胳膊特別的形象,特別的逼真。雕塑家毫不猶豫的拿起斧頭就把雕塑的胳膊砍掉了,學生們都覺得好遺憾,雕塑家告訴他的學生,他所要表達的是整體的形象,而不是胳膊,正因為胳膊太完美了破壞了整體的形象,並不是藝術家想要的結果,所以藝術家就把局部的完美去掉了。美是作為一個整體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雖然有的時候研究藝術品,可以把藝術品單獨孤立出來。意象層是作品最核心的層次,表達的是作者的思想,能夠直觀的呈現給欣賞者,但是每個人的審美水平,審美經歷不同,他所能體會的美也是不同的,這需要一定的藝術修養。

淺析美的“藝術品”

(三)意蘊

這是藝術品的最高境界。意象層並不是藝術家的最終目的,更多的時候是意蘊層,反映的是一個時代的特色,每個時代都會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代表。藝術家憑藉載體表現的心理反映,所體現出來的意蘊才是藝術品的真正內涵所在,是藝術家和藝術品的真諦,是一種精神的,擁有活力的“物”。如米開朗基羅的《摩西》並不僅僅是表現的肉體力量和精神力量,如果考慮當時的社會背景和與周圍背景的不協調,你會發現它還有藝術家的同性戀和自戀的因素。反映的是那個時代矛盾的反抗的心理。藝術品的靈魂就蘊含在這些符號當中,這些符號隨著時間的流逝,會逐漸被人們所觀念化。

藝術品的形式、意象和意蘊三者是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共同存在於藝術品中,要想體會到最高層次的意蘊,需要欣賞者的細心觀察、多方位的思考和一定的審美經驗的積累。


淺析美的“藝術品”


三、美在日常生活中的藝術

每個人對於美都有一杆度量的秤,並不會因為被人說它不美,自己就認為它不美了。每個人的人生經歷,閱歷,審美經驗不同,對於美的評價也就大不相同。

在這裡提及一個與大家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大家都比較關注房屋的裝修,注重家的設計,家的美化環保。家是避風的港灣,每天下班之後大家都會疲勞,如果到家之後,家裡設計的特別溫馨,特別浪漫,對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會有很大的好處,所以呢,近幾年有好多人不惜花費大量金錢來設計自己的家。那麼,這些花巨資設計的家就一定是美的嗎?那些普通的就不是美了嗎?答案是不一定的,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審美眼光不一樣,對美的理解也就不一樣,也許設計師給你設計了最前沿,最頂級的家,而這些花巨資的人是否能接受呢?答案也是不一定的,也許這家主人審美眼光根本就沒有達到這個境界,根本就欣賞不了這種風格,那麼在這家主人的眼裡藝術家的設計就不是美的。


淺析美的“藝術品”


好多的家庭都喜歡舒適。環保,也許他們的家設計的並不獨特,沒有什麼所謂的設計含量,但是他們的家被設計者設計的很舒適、很溫馨,達到了主人的意願,也許在其他人看來並不覺得這個設計是美的,但是在主人的心目中此設計是最美的。你可以不喜歡,但是你要包容她(藝術);你可以不會彈琴,但是你可以懂得欣賞音樂,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培養自己的藝術情操。好多事情你不一定會做,但是你完全可以有這方面的眼光。就像以前上素面課一樣,老師經常說,你的手頭的功夫可能不到家,還畫不出來,所謂的“眼高手低”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畫的形不準,自己卻看不出來,或者是畫的好眼光卻沒有跟上,所謂的“手高眼低”。人一定要有一定的眼光,不斷地充實自己,內在的審美能力,才能有更快、更好的發展。

淺析美的“藝術品”

美就在我們的身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來源於生活生產實踐活動。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地變化發展。藝術品可以從方方面面去體現和挖掘它的美,美無處不在,看我們用什麼樣的眼光來欣賞它,去領悟它,感化它。……不是認為自然無美,美只是人類主觀意識加上去的(朱光潛),其實絕大多數的時候是這樣的,如同一件物品心情好的時候跟心情不好的時候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END·


本文作者,管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