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忠王李秀成被俘虜。在兩江總督府,李秀成寫下了數萬字的《自述書》,講述自己參加革命之經過,點評太平天國各王,並對天國滅亡之原因做了總結。李秀成看來,太平天國滅亡主要是“十誤”造成,其中一特大失誤便是“封王太多,相互爭雄”,封王制度是太平天國滅亡之重要原因。其實,這話有失公允,封王制度利弊並存,要辨證分析。在此,筆者就來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忠王李秀成被俘虜。在兩江總督府,李秀成寫下了數萬字的《自述書》,講述自己參加革命之經過,點評太平天國各王,並對天國滅亡之原因做了總結。李秀成看來,太平天國滅亡主要是“十誤”造成,其中一特大失誤便是“封王太多,相互爭雄”,封王制度是太平天國滅亡之重要原因。其實,這話有失公允,封王制度利弊並存,要辨證分析。在此,筆者就來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第一階段:永安封王,確定政權運行機制

金田起義後,太平軍便陷入清軍重圍之中,在廣西轉戰大半年,依然沒能衝破封鎖線。1851年9月,羅大綱率軍殺進永安,奪取軍興以來第一座城市,為太平天國贏得休整與補充兵力之時間。為便於指揮軍隊作戰,也為了將紫荊山時期便存在的“地方首領”負責制確定下來,承認各地區分會首領之政治地位,從而提高大夥積極性,洪秀全決定實行封王制。

1851年12月,洪秀全頒佈《封五王詔》:“繼自今眾兵將呼稱朕為主則止,不宜稱上、稱聖,致冒犯天父天兄。今特褒封左輔正軍師(楊秀清)為東王,管治東方各國。褒封右弼又正軍師(蕭朝貴)為西王,管治西方各國。褒封前導副軍師(馮雲山)為南王,管治南方各國。褒封后護又副軍師(韋昌輝)為北王,管治北方各國。又褒封達胞(石達開)為翼王,羽翼天朝。以上所封各王,俱受東王節制。”此為永安封王,冊封了首義五大王。

"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忠王李秀成被俘虜。在兩江總督府,李秀成寫下了數萬字的《自述書》,講述自己參加革命之經過,點評太平天國各王,並對天國滅亡之原因做了總結。李秀成看來,太平天國滅亡主要是“十誤”造成,其中一特大失誤便是“封王太多,相互爭雄”,封王制度是太平天國滅亡之重要原因。其實,這話有失公允,封王制度利弊並存,要辨證分析。在此,筆者就來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第一階段:永安封王,確定政權運行機制

金田起義後,太平軍便陷入清軍重圍之中,在廣西轉戰大半年,依然沒能衝破封鎖線。1851年9月,羅大綱率軍殺進永安,奪取軍興以來第一座城市,為太平天國贏得休整與補充兵力之時間。為便於指揮軍隊作戰,也為了將紫荊山時期便存在的“地方首領”負責制確定下來,承認各地區分會首領之政治地位,從而提高大夥積極性,洪秀全決定實行封王制。

1851年12月,洪秀全頒佈《封五王詔》:“繼自今眾兵將呼稱朕為主則止,不宜稱上、稱聖,致冒犯天父天兄。今特褒封左輔正軍師(楊秀清)為東王,管治東方各國。褒封右弼又正軍師(蕭朝貴)為西王,管治西方各國。褒封前導副軍師(馮雲山)為南王,管治南方各國。褒封后護又副軍師(韋昌輝)為北王,管治北方各國。又褒封達胞(石達開)為翼王,羽翼天朝。以上所封各王,俱受東王節制。”此為永安封王,冊封了首義五大王。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永安封王無疑是必要的,也是應該的,洪秀全之政治智慧在此得到體現。在“軍師負責制”下,天王是“虛位”元首,臨朝不理政,沒實際權力;實權掌握在軍師之手。然而,中國君主專制之傳統思想根深蒂固,洪秀全也不免俗,既然沒能在“軍師負責制”下掌權,只能想辦法最大限度維護自身權威。所以,洪秀全既要滿足實力派政治需要,提高大夥積極性,又要樹立自己威望,這是他永安封王時之設想。

永安封王亮點有三,綜合考慮了各方之需要。其一、明確規定洪秀全為“主”,只有一人,不可僭越,用法律形式肯定了洪之元首地位。其二、楊秀清可以“節制諸王”,儼然掌握了軍權,這是對他政治、軍事才幹之肯定。其三、將韋、石拉入封王序列,分割楊、蕭權力,達到制衡之目的。如此,天王作為元首,東王統轄諸王分管區域內政務,相互協作,政局運行良好,為太平軍順利北上,攻克天京奠定了基礎。

"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忠王李秀成被俘虜。在兩江總督府,李秀成寫下了數萬字的《自述書》,講述自己參加革命之經過,點評太平天國各王,並對天國滅亡之原因做了總結。李秀成看來,太平天國滅亡主要是“十誤”造成,其中一特大失誤便是“封王太多,相互爭雄”,封王制度是太平天國滅亡之重要原因。其實,這話有失公允,封王制度利弊並存,要辨證分析。在此,筆者就來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第一階段:永安封王,確定政權運行機制

金田起義後,太平軍便陷入清軍重圍之中,在廣西轉戰大半年,依然沒能衝破封鎖線。1851年9月,羅大綱率軍殺進永安,奪取軍興以來第一座城市,為太平天國贏得休整與補充兵力之時間。為便於指揮軍隊作戰,也為了將紫荊山時期便存在的“地方首領”負責制確定下來,承認各地區分會首領之政治地位,從而提高大夥積極性,洪秀全決定實行封王制。

1851年12月,洪秀全頒佈《封五王詔》:“繼自今眾兵將呼稱朕為主則止,不宜稱上、稱聖,致冒犯天父天兄。今特褒封左輔正軍師(楊秀清)為東王,管治東方各國。褒封右弼又正軍師(蕭朝貴)為西王,管治西方各國。褒封前導副軍師(馮雲山)為南王,管治南方各國。褒封后護又副軍師(韋昌輝)為北王,管治北方各國。又褒封達胞(石達開)為翼王,羽翼天朝。以上所封各王,俱受東王節制。”此為永安封王,冊封了首義五大王。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永安封王無疑是必要的,也是應該的,洪秀全之政治智慧在此得到體現。在“軍師負責制”下,天王是“虛位”元首,臨朝不理政,沒實際權力;實權掌握在軍師之手。然而,中國君主專制之傳統思想根深蒂固,洪秀全也不免俗,既然沒能在“軍師負責制”下掌權,只能想辦法最大限度維護自身權威。所以,洪秀全既要滿足實力派政治需要,提高大夥積極性,又要樹立自己威望,這是他永安封王時之設想。

永安封王亮點有三,綜合考慮了各方之需要。其一、明確規定洪秀全為“主”,只有一人,不可僭越,用法律形式肯定了洪之元首地位。其二、楊秀清可以“節制諸王”,儼然掌握了軍權,這是對他政治、軍事才幹之肯定。其三、將韋、石拉入封王序列,分割楊、蕭權力,達到制衡之目的。如此,天王作為元首,東王統轄諸王分管區域內政務,相互協作,政局運行良好,為太平軍順利北上,攻克天京奠定了基礎。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第二階段:加封秦日綱、胡以晃為王,填補權力真空

永安封王時所確立之政權運轉機制為太平天國勝利進軍提供了制度保障。1853年3月,距永安封王一年半,太平軍殺進南京,改名天京,作為天國都城,正式與大清對峙。然而,問題出來了,楊秀清有一家獨大之趨勢,洪、韋、石等人都深感不安。北伐、西征,如此重大軍事行動,居然沒有“王”擔任統帥,楊秀清之心思很明顯,就是不想讓韋、石倆人立功,提高威望,從而威脅自己地位。洪秀全對此看得很清楚。此外,馮雲山、蕭朝貴這兩位資深王爺陣亡後,資歷尚淺的韋、石並非楊之對手,洪不得不想辦法繼續維持平衡,確保自己地位不動搖。

"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忠王李秀成被俘虜。在兩江總督府,李秀成寫下了數萬字的《自述書》,講述自己參加革命之經過,點評太平天國各王,並對天國滅亡之原因做了總結。李秀成看來,太平天國滅亡主要是“十誤”造成,其中一特大失誤便是“封王太多,相互爭雄”,封王制度是太平天國滅亡之重要原因。其實,這話有失公允,封王制度利弊並存,要辨證分析。在此,筆者就來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第一階段:永安封王,確定政權運行機制

金田起義後,太平軍便陷入清軍重圍之中,在廣西轉戰大半年,依然沒能衝破封鎖線。1851年9月,羅大綱率軍殺進永安,奪取軍興以來第一座城市,為太平天國贏得休整與補充兵力之時間。為便於指揮軍隊作戰,也為了將紫荊山時期便存在的“地方首領”負責制確定下來,承認各地區分會首領之政治地位,從而提高大夥積極性,洪秀全決定實行封王制。

1851年12月,洪秀全頒佈《封五王詔》:“繼自今眾兵將呼稱朕為主則止,不宜稱上、稱聖,致冒犯天父天兄。今特褒封左輔正軍師(楊秀清)為東王,管治東方各國。褒封右弼又正軍師(蕭朝貴)為西王,管治西方各國。褒封前導副軍師(馮雲山)為南王,管治南方各國。褒封后護又副軍師(韋昌輝)為北王,管治北方各國。又褒封達胞(石達開)為翼王,羽翼天朝。以上所封各王,俱受東王節制。”此為永安封王,冊封了首義五大王。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永安封王無疑是必要的,也是應該的,洪秀全之政治智慧在此得到體現。在“軍師負責制”下,天王是“虛位”元首,臨朝不理政,沒實際權力;實權掌握在軍師之手。然而,中國君主專制之傳統思想根深蒂固,洪秀全也不免俗,既然沒能在“軍師負責制”下掌權,只能想辦法最大限度維護自身權威。所以,洪秀全既要滿足實力派政治需要,提高大夥積極性,又要樹立自己威望,這是他永安封王時之設想。

永安封王亮點有三,綜合考慮了各方之需要。其一、明確規定洪秀全為“主”,只有一人,不可僭越,用法律形式肯定了洪之元首地位。其二、楊秀清可以“節制諸王”,儼然掌握了軍權,這是對他政治、軍事才幹之肯定。其三、將韋、石拉入封王序列,分割楊、蕭權力,達到制衡之目的。如此,天王作為元首,東王統轄諸王分管區域內政務,相互協作,政局運行良好,為太平軍順利北上,攻克天京奠定了基礎。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第二階段:加封秦日綱、胡以晃為王,填補權力真空

永安封王時所確立之政權運轉機制為太平天國勝利進軍提供了制度保障。1853年3月,距永安封王一年半,太平軍殺進南京,改名天京,作為天國都城,正式與大清對峙。然而,問題出來了,楊秀清有一家獨大之趨勢,洪、韋、石等人都深感不安。北伐、西征,如此重大軍事行動,居然沒有“王”擔任統帥,楊秀清之心思很明顯,就是不想讓韋、石倆人立功,提高威望,從而威脅自己地位。洪秀全對此看得很清楚。此外,馮雲山、蕭朝貴這兩位資深王爺陣亡後,資歷尚淺的韋、石並非楊之對手,洪不得不想辦法繼續維持平衡,確保自己地位不動搖。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北伐、西征兩場重大軍事行動同時並舉,自然就需要人才,也容易出人才,所謂時勢造英雄是也。此時,洪秀全將目光轉到秦日綱、胡以晃身上,並尋找機會給他倆封王。秦日綱率兵增援北伐,封“燕王”,寓意“燕地之王”,希望他能攻下北京,驅逐韃虜;胡以晃破廬州,擊斃湘軍鼻祖江忠源後,封“豫王”,寓意“河南之王”,希望他能蕩平中原。當然了,洪秀全之深層用意是希望秦、胡兩位能感聖恩,支持自己,制衡楊秀清。秦日綱沒得說,洪秀全親自從礦場“挖”出來的悍將,鐵桿親信。李秀成在《自述書》中評價秦:“忠勇信義”。胡以晃則是大財主,可帶來人馬不多,一直受楊冷落,如今得封王,自然感謝洪。

秦、胡封王,再次維持了諸王內部權力之平衡,雖說楊秀清實力最強,可其他諸王若是聯合起來,他未必能搞得定。如此,洪秀全地位得到保障,政權運轉機制良好,行政效率高,太平天國繼續向前發展。《太平天國的政治與宗教》一文對此記載道:“一切人等,無有例外,各有派定的崗位與職責,而全體動作各按軌道,循規蹈距,如同鐘錶的機件。”洪仁玕在自述中則說:“過去東王在世時,拓土開疆,猶有日闢百里之勢,而今進寸退尺,戰勝攻取,大遜於曩時!”其中東王之貢獻應該肯定,但關鍵在於政體運行良好,各司其職,方能如此。

"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忠王李秀成被俘虜。在兩江總督府,李秀成寫下了數萬字的《自述書》,講述自己參加革命之經過,點評太平天國各王,並對天國滅亡之原因做了總結。李秀成看來,太平天國滅亡主要是“十誤”造成,其中一特大失誤便是“封王太多,相互爭雄”,封王制度是太平天國滅亡之重要原因。其實,這話有失公允,封王制度利弊並存,要辨證分析。在此,筆者就來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第一階段:永安封王,確定政權運行機制

金田起義後,太平軍便陷入清軍重圍之中,在廣西轉戰大半年,依然沒能衝破封鎖線。1851年9月,羅大綱率軍殺進永安,奪取軍興以來第一座城市,為太平天國贏得休整與補充兵力之時間。為便於指揮軍隊作戰,也為了將紫荊山時期便存在的“地方首領”負責制確定下來,承認各地區分會首領之政治地位,從而提高大夥積極性,洪秀全決定實行封王制。

1851年12月,洪秀全頒佈《封五王詔》:“繼自今眾兵將呼稱朕為主則止,不宜稱上、稱聖,致冒犯天父天兄。今特褒封左輔正軍師(楊秀清)為東王,管治東方各國。褒封右弼又正軍師(蕭朝貴)為西王,管治西方各國。褒封前導副軍師(馮雲山)為南王,管治南方各國。褒封后護又副軍師(韋昌輝)為北王,管治北方各國。又褒封達胞(石達開)為翼王,羽翼天朝。以上所封各王,俱受東王節制。”此為永安封王,冊封了首義五大王。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永安封王無疑是必要的,也是應該的,洪秀全之政治智慧在此得到體現。在“軍師負責制”下,天王是“虛位”元首,臨朝不理政,沒實際權力;實權掌握在軍師之手。然而,中國君主專制之傳統思想根深蒂固,洪秀全也不免俗,既然沒能在“軍師負責制”下掌權,只能想辦法最大限度維護自身權威。所以,洪秀全既要滿足實力派政治需要,提高大夥積極性,又要樹立自己威望,這是他永安封王時之設想。

永安封王亮點有三,綜合考慮了各方之需要。其一、明確規定洪秀全為“主”,只有一人,不可僭越,用法律形式肯定了洪之元首地位。其二、楊秀清可以“節制諸王”,儼然掌握了軍權,這是對他政治、軍事才幹之肯定。其三、將韋、石拉入封王序列,分割楊、蕭權力,達到制衡之目的。如此,天王作為元首,東王統轄諸王分管區域內政務,相互協作,政局運行良好,為太平軍順利北上,攻克天京奠定了基礎。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第二階段:加封秦日綱、胡以晃為王,填補權力真空

永安封王時所確立之政權運轉機制為太平天國勝利進軍提供了制度保障。1853年3月,距永安封王一年半,太平軍殺進南京,改名天京,作為天國都城,正式與大清對峙。然而,問題出來了,楊秀清有一家獨大之趨勢,洪、韋、石等人都深感不安。北伐、西征,如此重大軍事行動,居然沒有“王”擔任統帥,楊秀清之心思很明顯,就是不想讓韋、石倆人立功,提高威望,從而威脅自己地位。洪秀全對此看得很清楚。此外,馮雲山、蕭朝貴這兩位資深王爺陣亡後,資歷尚淺的韋、石並非楊之對手,洪不得不想辦法繼續維持平衡,確保自己地位不動搖。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北伐、西征兩場重大軍事行動同時並舉,自然就需要人才,也容易出人才,所謂時勢造英雄是也。此時,洪秀全將目光轉到秦日綱、胡以晃身上,並尋找機會給他倆封王。秦日綱率兵增援北伐,封“燕王”,寓意“燕地之王”,希望他能攻下北京,驅逐韃虜;胡以晃破廬州,擊斃湘軍鼻祖江忠源後,封“豫王”,寓意“河南之王”,希望他能蕩平中原。當然了,洪秀全之深層用意是希望秦、胡兩位能感聖恩,支持自己,制衡楊秀清。秦日綱沒得說,洪秀全親自從礦場“挖”出來的悍將,鐵桿親信。李秀成在《自述書》中評價秦:“忠勇信義”。胡以晃則是大財主,可帶來人馬不多,一直受楊冷落,如今得封王,自然感謝洪。

秦、胡封王,再次維持了諸王內部權力之平衡,雖說楊秀清實力最強,可其他諸王若是聯合起來,他未必能搞得定。如此,洪秀全地位得到保障,政權運轉機制良好,行政效率高,太平天國繼續向前發展。《太平天國的政治與宗教》一文對此記載道:“一切人等,無有例外,各有派定的崗位與職責,而全體動作各按軌道,循規蹈距,如同鐘錶的機件。”洪仁玕在自述中則說:“過去東王在世時,拓土開疆,猶有日闢百里之勢,而今進寸退尺,戰勝攻取,大遜於曩時!”其中東王之貢獻應該肯定,但關鍵在於政體運行良好,各司其職,方能如此。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第三階段:恢復封王制,在同姓、親信、實力派之間搞平衡

加封秦日綱、胡以晃為王,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馮、蕭陣亡後造成之權力真空,對太平天國局勢穩定大有幫助。但是,楊秀清集教權、政權、軍權於一身,東殿勢力超級強大。隨著軍事鬥爭連連獲勝,東王楊秀清威望空前提高,對洪秀全、韋昌輝、石達開等造成巨大威脅。為此,洪、韋、石結成“誅楊同盟”,誓同共進退,李秀成自述:“北、翼不服,計議誅殺東王,及兄弟仨”。1856年9月,“天京事變”爆發,楊秀清、韋昌輝、秦日綱死於內鬥;石達開則率部離開,單獨外出創業,脫離太平天國。至此,太平天國元氣大傷,由盛轉衰。

楊、韋兩位軍師死於內鬥,最後的“首義五王”石達開又離開天京,原有的政體運行機制遭到破壞,天國局勢一團糟。洪秀全很快發現,自己威望不足,未能解決這糟糕局勢,他玩不轉了。不久,洪秀全恢復“五軍主將”制,提拔陳玉成、李秀成、李世賢、楊輔清、韋俊等將領,激發大夥積極性。然而,“五軍主將”制解決不了問題,因為將領不能議政。不過,洪秀全已發誓不再封王,李秀成如是說:“主不再分封,被東、北、翼三王弄怕”。1859年,族弟洪仁玕從香港來到天京,讓洪秀全改變了封王看法,他決定恢復封王制度。

"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忠王李秀成被俘虜。在兩江總督府,李秀成寫下了數萬字的《自述書》,講述自己參加革命之經過,點評太平天國各王,並對天國滅亡之原因做了總結。李秀成看來,太平天國滅亡主要是“十誤”造成,其中一特大失誤便是“封王太多,相互爭雄”,封王制度是太平天國滅亡之重要原因。其實,這話有失公允,封王制度利弊並存,要辨證分析。在此,筆者就來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第一階段:永安封王,確定政權運行機制

金田起義後,太平軍便陷入清軍重圍之中,在廣西轉戰大半年,依然沒能衝破封鎖線。1851年9月,羅大綱率軍殺進永安,奪取軍興以來第一座城市,為太平天國贏得休整與補充兵力之時間。為便於指揮軍隊作戰,也為了將紫荊山時期便存在的“地方首領”負責制確定下來,承認各地區分會首領之政治地位,從而提高大夥積極性,洪秀全決定實行封王制。

1851年12月,洪秀全頒佈《封五王詔》:“繼自今眾兵將呼稱朕為主則止,不宜稱上、稱聖,致冒犯天父天兄。今特褒封左輔正軍師(楊秀清)為東王,管治東方各國。褒封右弼又正軍師(蕭朝貴)為西王,管治西方各國。褒封前導副軍師(馮雲山)為南王,管治南方各國。褒封后護又副軍師(韋昌輝)為北王,管治北方各國。又褒封達胞(石達開)為翼王,羽翼天朝。以上所封各王,俱受東王節制。”此為永安封王,冊封了首義五大王。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永安封王無疑是必要的,也是應該的,洪秀全之政治智慧在此得到體現。在“軍師負責制”下,天王是“虛位”元首,臨朝不理政,沒實際權力;實權掌握在軍師之手。然而,中國君主專制之傳統思想根深蒂固,洪秀全也不免俗,既然沒能在“軍師負責制”下掌權,只能想辦法最大限度維護自身權威。所以,洪秀全既要滿足實力派政治需要,提高大夥積極性,又要樹立自己威望,這是他永安封王時之設想。

永安封王亮點有三,綜合考慮了各方之需要。其一、明確規定洪秀全為“主”,只有一人,不可僭越,用法律形式肯定了洪之元首地位。其二、楊秀清可以“節制諸王”,儼然掌握了軍權,這是對他政治、軍事才幹之肯定。其三、將韋、石拉入封王序列,分割楊、蕭權力,達到制衡之目的。如此,天王作為元首,東王統轄諸王分管區域內政務,相互協作,政局運行良好,為太平軍順利北上,攻克天京奠定了基礎。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第二階段:加封秦日綱、胡以晃為王,填補權力真空

永安封王時所確立之政權運轉機制為太平天國勝利進軍提供了制度保障。1853年3月,距永安封王一年半,太平軍殺進南京,改名天京,作為天國都城,正式與大清對峙。然而,問題出來了,楊秀清有一家獨大之趨勢,洪、韋、石等人都深感不安。北伐、西征,如此重大軍事行動,居然沒有“王”擔任統帥,楊秀清之心思很明顯,就是不想讓韋、石倆人立功,提高威望,從而威脅自己地位。洪秀全對此看得很清楚。此外,馮雲山、蕭朝貴這兩位資深王爺陣亡後,資歷尚淺的韋、石並非楊之對手,洪不得不想辦法繼續維持平衡,確保自己地位不動搖。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北伐、西征兩場重大軍事行動同時並舉,自然就需要人才,也容易出人才,所謂時勢造英雄是也。此時,洪秀全將目光轉到秦日綱、胡以晃身上,並尋找機會給他倆封王。秦日綱率兵增援北伐,封“燕王”,寓意“燕地之王”,希望他能攻下北京,驅逐韃虜;胡以晃破廬州,擊斃湘軍鼻祖江忠源後,封“豫王”,寓意“河南之王”,希望他能蕩平中原。當然了,洪秀全之深層用意是希望秦、胡兩位能感聖恩,支持自己,制衡楊秀清。秦日綱沒得說,洪秀全親自從礦場“挖”出來的悍將,鐵桿親信。李秀成在《自述書》中評價秦:“忠勇信義”。胡以晃則是大財主,可帶來人馬不多,一直受楊冷落,如今得封王,自然感謝洪。

秦、胡封王,再次維持了諸王內部權力之平衡,雖說楊秀清實力最強,可其他諸王若是聯合起來,他未必能搞得定。如此,洪秀全地位得到保障,政權運轉機制良好,行政效率高,太平天國繼續向前發展。《太平天國的政治與宗教》一文對此記載道:“一切人等,無有例外,各有派定的崗位與職責,而全體動作各按軌道,循規蹈距,如同鐘錶的機件。”洪仁玕在自述中則說:“過去東王在世時,拓土開疆,猶有日闢百里之勢,而今進寸退尺,戰勝攻取,大遜於曩時!”其中東王之貢獻應該肯定,但關鍵在於政體運行良好,各司其職,方能如此。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第三階段:恢復封王制,在同姓、親信、實力派之間搞平衡

加封秦日綱、胡以晃為王,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馮、蕭陣亡後造成之權力真空,對太平天國局勢穩定大有幫助。但是,楊秀清集教權、政權、軍權於一身,東殿勢力超級強大。隨著軍事鬥爭連連獲勝,東王楊秀清威望空前提高,對洪秀全、韋昌輝、石達開等造成巨大威脅。為此,洪、韋、石結成“誅楊同盟”,誓同共進退,李秀成自述:“北、翼不服,計議誅殺東王,及兄弟仨”。1856年9月,“天京事變”爆發,楊秀清、韋昌輝、秦日綱死於內鬥;石達開則率部離開,單獨外出創業,脫離太平天國。至此,太平天國元氣大傷,由盛轉衰。

楊、韋兩位軍師死於內鬥,最後的“首義五王”石達開又離開天京,原有的政體運行機制遭到破壞,天國局勢一團糟。洪秀全很快發現,自己威望不足,未能解決這糟糕局勢,他玩不轉了。不久,洪秀全恢復“五軍主將”制,提拔陳玉成、李秀成、李世賢、楊輔清、韋俊等將領,激發大夥積極性。然而,“五軍主將”制解決不了問題,因為將領不能議政。不過,洪秀全已發誓不再封王,李秀成如是說:“主不再分封,被東、北、翼三王弄怕”。1859年,族弟洪仁玕從香港來到天京,讓洪秀全改變了封王看法,他決定恢復封王制度。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洪仁玕來到天京,不出一月,立刻封為幹王,這讓陳玉成、李秀成、李世賢等為太平天國出生入死之高級軍官大為不滿,紛紛想脫離洪氏王朝。為了安撫大夥情緒,洪秀全只好再次分封,對同姓、親信、實力派均給予王爵。同姓王,信王洪仁發、勇王洪仁達、幹王洪仁玕(之前封);親信封王,章王林紹璋、贊王蒙得恩;實力派封王,英王陳玉成、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賢、輔王楊輔清等。如此一來,實力派得以參與中央政務,積極性提高。李秀成在《自述書》中言道:“今封王者,因其弟洪仁玕九年之間而來,封為軍師,號為幹王,降詔過後,要人悉悉歸節制。封過後,未見一謀。天王再而復思,又見各位功臣久扶其國,心不分意,於是封陳玉成英王;見我有功,封忠王”。

洪秀全恢復封王制,在同姓、親信、實力派之間維持平衡,自己居中調度,最大限度維護權威。實力派能參政,作戰積極性提高,接連取得二破江北大營、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營之軍事勝利,一度中興了太平天國。李秀成在《自述書》中說道:“斯時朝臣薦用於我,主一心用我,我一心實對,主用臣堅,臣力死報……此時朝政事悉歸我一人提理,那時主任我專,令法得嚴,故穩固也。出令各不敢不違,俱各願從,聽我調度……是次日出朝,將京中事,概行清白交與蒙得恩、林紹璋、李春發掌管,奏免不準長次兄理事,期時肯信奏事而佳也。”

"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忠王李秀成被俘虜。在兩江總督府,李秀成寫下了數萬字的《自述書》,講述自己參加革命之經過,點評太平天國各王,並對天國滅亡之原因做了總結。李秀成看來,太平天國滅亡主要是“十誤”造成,其中一特大失誤便是“封王太多,相互爭雄”,封王制度是太平天國滅亡之重要原因。其實,這話有失公允,封王制度利弊並存,要辨證分析。在此,筆者就來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第一階段:永安封王,確定政權運行機制

金田起義後,太平軍便陷入清軍重圍之中,在廣西轉戰大半年,依然沒能衝破封鎖線。1851年9月,羅大綱率軍殺進永安,奪取軍興以來第一座城市,為太平天國贏得休整與補充兵力之時間。為便於指揮軍隊作戰,也為了將紫荊山時期便存在的“地方首領”負責制確定下來,承認各地區分會首領之政治地位,從而提高大夥積極性,洪秀全決定實行封王制。

1851年12月,洪秀全頒佈《封五王詔》:“繼自今眾兵將呼稱朕為主則止,不宜稱上、稱聖,致冒犯天父天兄。今特褒封左輔正軍師(楊秀清)為東王,管治東方各國。褒封右弼又正軍師(蕭朝貴)為西王,管治西方各國。褒封前導副軍師(馮雲山)為南王,管治南方各國。褒封后護又副軍師(韋昌輝)為北王,管治北方各國。又褒封達胞(石達開)為翼王,羽翼天朝。以上所封各王,俱受東王節制。”此為永安封王,冊封了首義五大王。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永安封王無疑是必要的,也是應該的,洪秀全之政治智慧在此得到體現。在“軍師負責制”下,天王是“虛位”元首,臨朝不理政,沒實際權力;實權掌握在軍師之手。然而,中國君主專制之傳統思想根深蒂固,洪秀全也不免俗,既然沒能在“軍師負責制”下掌權,只能想辦法最大限度維護自身權威。所以,洪秀全既要滿足實力派政治需要,提高大夥積極性,又要樹立自己威望,這是他永安封王時之設想。

永安封王亮點有三,綜合考慮了各方之需要。其一、明確規定洪秀全為“主”,只有一人,不可僭越,用法律形式肯定了洪之元首地位。其二、楊秀清可以“節制諸王”,儼然掌握了軍權,這是對他政治、軍事才幹之肯定。其三、將韋、石拉入封王序列,分割楊、蕭權力,達到制衡之目的。如此,天王作為元首,東王統轄諸王分管區域內政務,相互協作,政局運行良好,為太平軍順利北上,攻克天京奠定了基礎。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第二階段:加封秦日綱、胡以晃為王,填補權力真空

永安封王時所確立之政權運轉機制為太平天國勝利進軍提供了制度保障。1853年3月,距永安封王一年半,太平軍殺進南京,改名天京,作為天國都城,正式與大清對峙。然而,問題出來了,楊秀清有一家獨大之趨勢,洪、韋、石等人都深感不安。北伐、西征,如此重大軍事行動,居然沒有“王”擔任統帥,楊秀清之心思很明顯,就是不想讓韋、石倆人立功,提高威望,從而威脅自己地位。洪秀全對此看得很清楚。此外,馮雲山、蕭朝貴這兩位資深王爺陣亡後,資歷尚淺的韋、石並非楊之對手,洪不得不想辦法繼續維持平衡,確保自己地位不動搖。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北伐、西征兩場重大軍事行動同時並舉,自然就需要人才,也容易出人才,所謂時勢造英雄是也。此時,洪秀全將目光轉到秦日綱、胡以晃身上,並尋找機會給他倆封王。秦日綱率兵增援北伐,封“燕王”,寓意“燕地之王”,希望他能攻下北京,驅逐韃虜;胡以晃破廬州,擊斃湘軍鼻祖江忠源後,封“豫王”,寓意“河南之王”,希望他能蕩平中原。當然了,洪秀全之深層用意是希望秦、胡兩位能感聖恩,支持自己,制衡楊秀清。秦日綱沒得說,洪秀全親自從礦場“挖”出來的悍將,鐵桿親信。李秀成在《自述書》中評價秦:“忠勇信義”。胡以晃則是大財主,可帶來人馬不多,一直受楊冷落,如今得封王,自然感謝洪。

秦、胡封王,再次維持了諸王內部權力之平衡,雖說楊秀清實力最強,可其他諸王若是聯合起來,他未必能搞得定。如此,洪秀全地位得到保障,政權運轉機制良好,行政效率高,太平天國繼續向前發展。《太平天國的政治與宗教》一文對此記載道:“一切人等,無有例外,各有派定的崗位與職責,而全體動作各按軌道,循規蹈距,如同鐘錶的機件。”洪仁玕在自述中則說:“過去東王在世時,拓土開疆,猶有日闢百里之勢,而今進寸退尺,戰勝攻取,大遜於曩時!”其中東王之貢獻應該肯定,但關鍵在於政體運行良好,各司其職,方能如此。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第三階段:恢復封王制,在同姓、親信、實力派之間搞平衡

加封秦日綱、胡以晃為王,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馮、蕭陣亡後造成之權力真空,對太平天國局勢穩定大有幫助。但是,楊秀清集教權、政權、軍權於一身,東殿勢力超級強大。隨著軍事鬥爭連連獲勝,東王楊秀清威望空前提高,對洪秀全、韋昌輝、石達開等造成巨大威脅。為此,洪、韋、石結成“誅楊同盟”,誓同共進退,李秀成自述:“北、翼不服,計議誅殺東王,及兄弟仨”。1856年9月,“天京事變”爆發,楊秀清、韋昌輝、秦日綱死於內鬥;石達開則率部離開,單獨外出創業,脫離太平天國。至此,太平天國元氣大傷,由盛轉衰。

楊、韋兩位軍師死於內鬥,最後的“首義五王”石達開又離開天京,原有的政體運行機制遭到破壞,天國局勢一團糟。洪秀全很快發現,自己威望不足,未能解決這糟糕局勢,他玩不轉了。不久,洪秀全恢復“五軍主將”制,提拔陳玉成、李秀成、李世賢、楊輔清、韋俊等將領,激發大夥積極性。然而,“五軍主將”制解決不了問題,因為將領不能議政。不過,洪秀全已發誓不再封王,李秀成如是說:“主不再分封,被東、北、翼三王弄怕”。1859年,族弟洪仁玕從香港來到天京,讓洪秀全改變了封王看法,他決定恢復封王制度。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洪仁玕來到天京,不出一月,立刻封為幹王,這讓陳玉成、李秀成、李世賢等為太平天國出生入死之高級軍官大為不滿,紛紛想脫離洪氏王朝。為了安撫大夥情緒,洪秀全只好再次分封,對同姓、親信、實力派均給予王爵。同姓王,信王洪仁發、勇王洪仁達、幹王洪仁玕(之前封);親信封王,章王林紹璋、贊王蒙得恩;實力派封王,英王陳玉成、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賢、輔王楊輔清等。如此一來,實力派得以參與中央政務,積極性提高。李秀成在《自述書》中言道:“今封王者,因其弟洪仁玕九年之間而來,封為軍師,號為幹王,降詔過後,要人悉悉歸節制。封過後,未見一謀。天王再而復思,又見各位功臣久扶其國,心不分意,於是封陳玉成英王;見我有功,封忠王”。

洪秀全恢復封王制,在同姓、親信、實力派之間維持平衡,自己居中調度,最大限度維護權威。實力派能參政,作戰積極性提高,接連取得二破江北大營、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營之軍事勝利,一度中興了太平天國。李秀成在《自述書》中說道:“斯時朝臣薦用於我,主一心用我,我一心實對,主用臣堅,臣力死報……此時朝政事悉歸我一人提理,那時主任我專,令法得嚴,故穩固也。出令各不敢不違,俱各願從,聽我調度……是次日出朝,將京中事,概行清白交與蒙得恩、林紹璋、李春發掌管,奏免不準長次兄理事,期時肯信奏事而佳也。”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第四階段:濫封諸侯,政權運轉失靈,局勢一團糟

恢復封王制後,洪秀全又遇到了新的問題,本想在同姓、親信、實力派之間維持平衡,自己坐穩天王之位。可是,洪氏同姓、親信實在不給力,洪仁發、洪仁達除了會斂財,激化內部矛盾外,別無長處;林紹璋善於研究機械,政務能力則平平;蒙得恩則是典型的小人,除了貪財,給洪秀全找妃子外,實在沒啥亮點。李秀成在《自述書》中對他們評價很簡單:“既無算計,又無才情”,典型的草包王爺,不堪重用。洪仁玕呢?政務能力的確不錯,還弄出《資政新篇》,眼光很獨到。可是,洪仁玕是族弟,並非親兄弟,洪秀全對其也不放心,再加上政見不一,洪藉口“安慶失守”將其革職閒居。

洪氏同姓、親信不給力,對實力派沒啥制衡作用。陳玉成、李秀成、李世賢等諸侯王不但手握重兵,還各自佔據地盤,儼然就是一方霸主,洪秀全深感不安。為了坐穩江山,再次維持平衡,洪秀全這次直接玩“濫封”,大肆分封陳、李手下將領為王,並分出地盤;其他稍有功勳或懂得來事之人,一律分封。李秀成對此極為不滿,在《自述書》中大發牢騷:“自此之後,日封日多,封這有功之人,又思那個前勞之不服,故而盡亂封之,不問何人,有人保者,俱準。無功偷閒之人,各又封王。”洪秀全濫封,結果自然是“人心不服,戰守各不爭雄”,導致軍事指揮失靈,將領各自為政,最終被各個擊破。可以說,洪秀全這一階段之封王舉動,實乃一大敗筆。

"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忠王李秀成被俘虜。在兩江總督府,李秀成寫下了數萬字的《自述書》,講述自己參加革命之經過,點評太平天國各王,並對天國滅亡之原因做了總結。李秀成看來,太平天國滅亡主要是“十誤”造成,其中一特大失誤便是“封王太多,相互爭雄”,封王制度是太平天國滅亡之重要原因。其實,這話有失公允,封王制度利弊並存,要辨證分析。在此,筆者就來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第一階段:永安封王,確定政權運行機制

金田起義後,太平軍便陷入清軍重圍之中,在廣西轉戰大半年,依然沒能衝破封鎖線。1851年9月,羅大綱率軍殺進永安,奪取軍興以來第一座城市,為太平天國贏得休整與補充兵力之時間。為便於指揮軍隊作戰,也為了將紫荊山時期便存在的“地方首領”負責制確定下來,承認各地區分會首領之政治地位,從而提高大夥積極性,洪秀全決定實行封王制。

1851年12月,洪秀全頒佈《封五王詔》:“繼自今眾兵將呼稱朕為主則止,不宜稱上、稱聖,致冒犯天父天兄。今特褒封左輔正軍師(楊秀清)為東王,管治東方各國。褒封右弼又正軍師(蕭朝貴)為西王,管治西方各國。褒封前導副軍師(馮雲山)為南王,管治南方各國。褒封后護又副軍師(韋昌輝)為北王,管治北方各國。又褒封達胞(石達開)為翼王,羽翼天朝。以上所封各王,俱受東王節制。”此為永安封王,冊封了首義五大王。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永安封王無疑是必要的,也是應該的,洪秀全之政治智慧在此得到體現。在“軍師負責制”下,天王是“虛位”元首,臨朝不理政,沒實際權力;實權掌握在軍師之手。然而,中國君主專制之傳統思想根深蒂固,洪秀全也不免俗,既然沒能在“軍師負責制”下掌權,只能想辦法最大限度維護自身權威。所以,洪秀全既要滿足實力派政治需要,提高大夥積極性,又要樹立自己威望,這是他永安封王時之設想。

永安封王亮點有三,綜合考慮了各方之需要。其一、明確規定洪秀全為“主”,只有一人,不可僭越,用法律形式肯定了洪之元首地位。其二、楊秀清可以“節制諸王”,儼然掌握了軍權,這是對他政治、軍事才幹之肯定。其三、將韋、石拉入封王序列,分割楊、蕭權力,達到制衡之目的。如此,天王作為元首,東王統轄諸王分管區域內政務,相互協作,政局運行良好,為太平軍順利北上,攻克天京奠定了基礎。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第二階段:加封秦日綱、胡以晃為王,填補權力真空

永安封王時所確立之政權運轉機制為太平天國勝利進軍提供了制度保障。1853年3月,距永安封王一年半,太平軍殺進南京,改名天京,作為天國都城,正式與大清對峙。然而,問題出來了,楊秀清有一家獨大之趨勢,洪、韋、石等人都深感不安。北伐、西征,如此重大軍事行動,居然沒有“王”擔任統帥,楊秀清之心思很明顯,就是不想讓韋、石倆人立功,提高威望,從而威脅自己地位。洪秀全對此看得很清楚。此外,馮雲山、蕭朝貴這兩位資深王爺陣亡後,資歷尚淺的韋、石並非楊之對手,洪不得不想辦法繼續維持平衡,確保自己地位不動搖。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北伐、西征兩場重大軍事行動同時並舉,自然就需要人才,也容易出人才,所謂時勢造英雄是也。此時,洪秀全將目光轉到秦日綱、胡以晃身上,並尋找機會給他倆封王。秦日綱率兵增援北伐,封“燕王”,寓意“燕地之王”,希望他能攻下北京,驅逐韃虜;胡以晃破廬州,擊斃湘軍鼻祖江忠源後,封“豫王”,寓意“河南之王”,希望他能蕩平中原。當然了,洪秀全之深層用意是希望秦、胡兩位能感聖恩,支持自己,制衡楊秀清。秦日綱沒得說,洪秀全親自從礦場“挖”出來的悍將,鐵桿親信。李秀成在《自述書》中評價秦:“忠勇信義”。胡以晃則是大財主,可帶來人馬不多,一直受楊冷落,如今得封王,自然感謝洪。

秦、胡封王,再次維持了諸王內部權力之平衡,雖說楊秀清實力最強,可其他諸王若是聯合起來,他未必能搞得定。如此,洪秀全地位得到保障,政權運轉機制良好,行政效率高,太平天國繼續向前發展。《太平天國的政治與宗教》一文對此記載道:“一切人等,無有例外,各有派定的崗位與職責,而全體動作各按軌道,循規蹈距,如同鐘錶的機件。”洪仁玕在自述中則說:“過去東王在世時,拓土開疆,猶有日闢百里之勢,而今進寸退尺,戰勝攻取,大遜於曩時!”其中東王之貢獻應該肯定,但關鍵在於政體運行良好,各司其職,方能如此。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第三階段:恢復封王制,在同姓、親信、實力派之間搞平衡

加封秦日綱、胡以晃為王,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馮、蕭陣亡後造成之權力真空,對太平天國局勢穩定大有幫助。但是,楊秀清集教權、政權、軍權於一身,東殿勢力超級強大。隨著軍事鬥爭連連獲勝,東王楊秀清威望空前提高,對洪秀全、韋昌輝、石達開等造成巨大威脅。為此,洪、韋、石結成“誅楊同盟”,誓同共進退,李秀成自述:“北、翼不服,計議誅殺東王,及兄弟仨”。1856年9月,“天京事變”爆發,楊秀清、韋昌輝、秦日綱死於內鬥;石達開則率部離開,單獨外出創業,脫離太平天國。至此,太平天國元氣大傷,由盛轉衰。

楊、韋兩位軍師死於內鬥,最後的“首義五王”石達開又離開天京,原有的政體運行機制遭到破壞,天國局勢一團糟。洪秀全很快發現,自己威望不足,未能解決這糟糕局勢,他玩不轉了。不久,洪秀全恢復“五軍主將”制,提拔陳玉成、李秀成、李世賢、楊輔清、韋俊等將領,激發大夥積極性。然而,“五軍主將”制解決不了問題,因為將領不能議政。不過,洪秀全已發誓不再封王,李秀成如是說:“主不再分封,被東、北、翼三王弄怕”。1859年,族弟洪仁玕從香港來到天京,讓洪秀全改變了封王看法,他決定恢復封王制度。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洪仁玕來到天京,不出一月,立刻封為幹王,這讓陳玉成、李秀成、李世賢等為太平天國出生入死之高級軍官大為不滿,紛紛想脫離洪氏王朝。為了安撫大夥情緒,洪秀全只好再次分封,對同姓、親信、實力派均給予王爵。同姓王,信王洪仁發、勇王洪仁達、幹王洪仁玕(之前封);親信封王,章王林紹璋、贊王蒙得恩;實力派封王,英王陳玉成、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賢、輔王楊輔清等。如此一來,實力派得以參與中央政務,積極性提高。李秀成在《自述書》中言道:“今封王者,因其弟洪仁玕九年之間而來,封為軍師,號為幹王,降詔過後,要人悉悉歸節制。封過後,未見一謀。天王再而復思,又見各位功臣久扶其國,心不分意,於是封陳玉成英王;見我有功,封忠王”。

洪秀全恢復封王制,在同姓、親信、實力派之間維持平衡,自己居中調度,最大限度維護權威。實力派能參政,作戰積極性提高,接連取得二破江北大營、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營之軍事勝利,一度中興了太平天國。李秀成在《自述書》中說道:“斯時朝臣薦用於我,主一心用我,我一心實對,主用臣堅,臣力死報……此時朝政事悉歸我一人提理,那時主任我專,令法得嚴,故穩固也。出令各不敢不違,俱各願從,聽我調度……是次日出朝,將京中事,概行清白交與蒙得恩、林紹璋、李春發掌管,奏免不準長次兄理事,期時肯信奏事而佳也。”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第四階段:濫封諸侯,政權運轉失靈,局勢一團糟

恢復封王制後,洪秀全又遇到了新的問題,本想在同姓、親信、實力派之間維持平衡,自己坐穩天王之位。可是,洪氏同姓、親信實在不給力,洪仁發、洪仁達除了會斂財,激化內部矛盾外,別無長處;林紹璋善於研究機械,政務能力則平平;蒙得恩則是典型的小人,除了貪財,給洪秀全找妃子外,實在沒啥亮點。李秀成在《自述書》中對他們評價很簡單:“既無算計,又無才情”,典型的草包王爺,不堪重用。洪仁玕呢?政務能力的確不錯,還弄出《資政新篇》,眼光很獨到。可是,洪仁玕是族弟,並非親兄弟,洪秀全對其也不放心,再加上政見不一,洪藉口“安慶失守”將其革職閒居。

洪氏同姓、親信不給力,對實力派沒啥制衡作用。陳玉成、李秀成、李世賢等諸侯王不但手握重兵,還各自佔據地盤,儼然就是一方霸主,洪秀全深感不安。為了坐穩江山,再次維持平衡,洪秀全這次直接玩“濫封”,大肆分封陳、李手下將領為王,並分出地盤;其他稍有功勳或懂得來事之人,一律分封。李秀成對此極為不滿,在《自述書》中大發牢騷:“自此之後,日封日多,封這有功之人,又思那個前勞之不服,故而盡亂封之,不問何人,有人保者,俱準。無功偷閒之人,各又封王。”洪秀全濫封,結果自然是“人心不服,戰守各不爭雄”,導致軍事指揮失靈,將領各自為政,最終被各個擊破。可以說,洪秀全這一階段之封王舉動,實乃一大敗筆。

淺析太平天國封王制度形成之原因、過程及其影響

綜上所述,太平天國封王制度歷經四個階段,貫穿天國興亡始終,是太平天國一項重要政治制度。封王之原因眾多,確保天王權威,維持內部各派勢力之平衡是核心,也是洪秀全封王之出發點和落腳點。前期封王,兼顧各方利益,太平天國政局運行良好,是勝利進軍之制度保障。後期封王,損害實力派利益,無限度“濫封”試圖分割權力,集權於天王,結果適得其反,“人心渙散”,成為天國滅亡之重要原因。所以,“封王”既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就看你如何玩了。對此,各位又是如何看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