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的輔食添加不應晚於6個月

嬰兒輔食 母乳餵養 飲食健康 腹瀉 兒童營養師宋婉睿 2017-05-13

寶貝的輔食添加不應晚於6個月

在《寶貝的輔食添加不應早於四個月》一文中,我已經為大家解釋了,過早添加輔食對寶貝的危害。那麼,有的寶媽可能會說:“4個月之前給寶貝添加輔食不好,那我晚點可以吧,在10個月怎麼樣?”其實,給寶貝添加輔食也不要太晚,最晚不應晚於6個月。

人們最初對輔食的定義也是斷奶食品,很多寶媽在家中老人的影響下,都認為既然是斷奶食品就應該是在斷奶之後,或者吃了輔食後即使自己還有奶也不再餵了。事實上,如果懂得母乳對寶貝的重要性以及寶貝的生理髮育特點就會發現這些觀點都是不科學的。

首先,大多數寶媽應該都或多或少聽說過“母乳是寶貝最理想的食物”這句話。為什麼呢?因為,母乳中不但擁有0-6個月寶貝生長髮育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素,還能提供給寶貝足夠的消化酶和免疫活性物質。但是,寶貝成長得實在是太快了。好像昨天還呱呱落地,轉眼間已經能爬來爬去了。在整個過程中,寶貝的身體長大了,所需要的營養素也成倍地增長。當寶寶達到6個月的時候,單純母乳的餵養已經不足以供給足夠的營養,尤其是鐵、鋅等微量元素含量已經明顯不能滿足寶寶生長髮育的需求。所以,這時候就需要開始添加輔食。

另外,研究發現,4-6個月是訓練寶寶學習咀嚼吞嚥的敏感期,2-7個月是寶貝味覺發育的關鍵期。而且,由於母乳雖然不能完全滿足寶寶的營養需要,但其中大量的免疫活性物質和消化酶,對寶寶的成長髮育仍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從6 個月以後開始,在繼續母乳餵養的基礎上逐漸添加各種輔食。及時地添加輔食可以補充寶寶的營養需求,刺激味覺、嗅覺、觸覺和視覺的發育,更有助於神經系統,尤其是大腦的發育。

如果添加輔食過晚的話,不但增加以後輔食添加的難度,造成寶貝偏食、挑食甚至營養不良,更有可能導致寶寶體格發育和智力發育的遲緩,呼吸系統感染、腹瀉等疾病的發病率增高。另外,嬰兒期營養不良還可能造成認知能力的缺損、工作能力和勞動生產率低、成年期慢性病危險增高,其長期後果是不可逆、無法彌補的。

也許,有些寶媽會不相信,但大量事實就在我們身邊發生。目前,我在做調理的一位寶貝就是因為輔食添加過晚、且長期餵養不當,造成寶貝鐵、鋅、蛋白質等營養素嚴重缺乏,導致寶貝偏食、挑食、食慾低下,且比較瘦弱,並伴有貧血、脾胃虛弱、過敏性鼻炎等症狀。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寶寶的食慾已經恢復正常,偏食、挑食的現象也減輕了。但由於寶貝的脾胃過於虛弱,對營養素的吸收較慢,需要較長的時間調理才能完全恢復。寶媽對寶寶的情況也很焦急,對自己曾經過於忽視寶貝也很後悔。那麼,你呢?一定要等到後悔時,才幡然醒悟嗎?

所以,我要對你說:寶貝的輔食添加一定不要晚於6個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