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溼氣的真凶找到了!醫生:這3種食物如毒藥,越吃溼氣越多

薏米 茯苓 紅豆 西瓜 陳皮 梔子花 香蕉 每天學點健康小知識 2019-06-16

現在有很多人受到溼氣的困擾而不自知,而它給人體帶來的危害卻是很多的。人體內溼氣過重,會讓人覺得睏倦、身體四肢沉重、沒有食慾、手腳冰冷、皮膚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甚至出現腸胃炎。那麼,怎麼判斷自己體內的溼氣重不重呢?

引發溼氣的真凶找到了!醫生:這3種食物如毒藥,越吃溼氣越多

體內溼氣重的信號:

1、觀察臉部的出油情況。如果突然感覺自己的臉部變得總是油光滿面,而且頭髮根也非常愛出油,很可能是體內溼氣重的表現。

2、看大便。可以在如廁之後觀察一下自己的大便,正常情況下成香蕉便。如果發現自己的大便是乾的,就代表身體處於上火的狀態,需要及時的補水、降燥、清火;如果是糖稀不成形,或者極易粘在馬桶壁上等情況均可代表身體出現溼氣。

引發溼氣的真凶找到了!醫生:這3種食物如毒藥,越吃溼氣越多

3、看腿部的水腫情況。什麼是水腫?所謂水腫就是用手指按一下,會凹下去一個小坑,如果是水腫的人,鬆手之後,這個坑久久不能恢復。如果是正常的人,這個坑很快就彈回來。如果有水腫的現象,那麼說明溼氣重。通過水腫是看大腿內側的脛骨處。

4、看食慾。如果到了該吃飯的時候,沒有飢餓的感覺,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裡脹脹的,在吃飯過程中還有隱隱的噁心感。這種現象也是脾胃功能較弱,體內溼氣過重的表現之一,且這種現象更容易出現在夏季。

引發溼氣的真凶找到了!醫生:這3種食物如毒藥,越吃溼氣越多

引發溼氣的真凶找到了:

1、西瓜

夏季是吃瓜的好季節,但是夏季也是祛溼的好季節。炎熱的夏天吃塊冰鎮西瓜,非常的愜意。但是西瓜是寒性水果,易傷脾胃。脾胃虛寒、慢性腸炎、溼氣重的人,西瓜最好要少吃,尤其是冰鎮西瓜。

引發溼氣的真凶找到了!醫生:這3種食物如毒藥,越吃溼氣越多

2、肉食

肉食吃多了,會導致人體內溼氣加重,因為肉食不易被消化,肉食吃多了會傷脾胃,而脾臟主要的功能是運化水溼,當脾臟有所損傷之後,體內的溼氣就不易被排出體外,就會導致體內的溼氣加重,所以溼氣重的人就要少吃油膩的食物。

引發溼氣的真凶找到了!醫生:這3種食物如毒藥,越吃溼氣越多

3、煎炸食物

很多人都喜歡吃一些比較重口味的食物,尤其是這種煎炸類的食物,比如薯條、炸雞、叉燒等等,這些食物都是通過高溫油炸的食物。而且,通常都是比較油膩,是不容易消化的,很容易產生溼熱,會加重脾胃的負擔,傷脾胃,產生溼氣。

引發溼氣的真凶找到了!醫生:這3種食物如毒藥,越吃溼氣越多

在中醫的理論上,溼氣是人體的邪氣,人體一旦堆積了過量的溼氣,不光會導致體內正常的新陳代謝,導致各種毒素在體內不斷堆積,還會影響影響到身體器官的正常運作,導致疾病出現。因此,不可忽視祛溼的重要性。

溼氣大,不妨試試這3味中藥泡水喝:

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其最主要作用是利水滲溼、消除水腫。茯苓的應用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溼諸疾,都能發揮其獨特功效,因此古人稱之為四時神藥。

引發溼氣的真凶找到了!醫生:這3種食物如毒藥,越吃溼氣越多

茯苓與紅豆薏米協同作用,祛溼效果倍增。紅豆,是健脾祛溼的主藥,有清熱解毒、利水益胃、消腫止瀉、通氣除煩等功效,可治療小便不利、脾虛水腫。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

薏米味甘、淡、性微寒、歸脾、胃、肺經;有健脾利水、利溼除痺、清熱排膿、清利溼熱之功效;可用於治療洩瀉、筋脈拘攣、屈伸不利、水腫、腳氣、腸癰、淋濁、白帶等症。

而茯苓祛溼效果好,還因為它有健脾的功效。“脾主運化”,脾虛會加重溼氣,溼氣重又會導致脾虛,形成惡性循環。很多人脾胃虛弱,吃紅豆薏米,光洩不補,不光去不了溼氣,人還越來越虛。

引發溼氣的真凶找到了!醫生:這3種食物如毒藥,越吃溼氣越多

所以要祛溼,必須先健脾。以茯苓、紅豆薏米為主要材料的茯苓薏米紅豆茶,不單隻祛溼,而是從根本上解決人體溼氣,先健脾,後祛溼。

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溼盛。既要去溼,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茯苓、薏米和赤小豆莫屬。將其搭配梔子、陳皮製成茶包,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不給脾胃造成多大負擔。有需要的點擊下面瞭解更多,簡單沖泡即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