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醫改進行時:看病便宜了嗎?

醫療改革 藥品 中醫 社會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 2017-08-30

新華網瀋陽8月26日電 昨夜,對於遼寧省公立醫院的所有醫護人員而言是一個不眠之夜,8月26日零點,遼寧全省同步啟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本次醫改,瀋陽將有115家公立醫院參與其中,一夜之間,藥品零差價銷售、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價格和檢驗價格下調、家庭醫生簽約……等等都開始正式實施。那麼,這次醫改到底給百姓的醫療帶來了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百姓看病便宜了嗎?

全員奮戰 確保醫改系統平穩轉換

全面推開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對於百姓而言,最直觀的就是醫藥價格的調整。

所有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價格和檢驗項目價格;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同時,將掛號費併入診查費中。

“我們醫院8000多項價格調整,花了三天三夜才逐條手動錄入完畢,並且又進行了反覆核對,確保價格調整準確無誤。”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院長張娟說。

為了讓市民能更直觀的瞭解醫改價格變化,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在門診窗口、服務檯等處設置了10處醫改諮詢臺,並公示了門診掛號、常見檢查項目的價格對比。“磁共振平均降幅22%,CT平均降幅在10%,檢驗項目降幅在8%—50%。”張娟說。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副院長都健介紹,為了保障市民在系統切換時段可以正常的入院看病、檢查,昨日晚間十點開始,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急診科就開啟了應急預案,採用手寫開具檢查單等,“寧可咱們醫院損失一點兒,也不能耽誤患者的入院治療和損失。”

調整醫療服務費 中醫價值的迴歸

本次醫改取消藥品價格加成,但是並沒有包含中藥飲片。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院長關雪峰介紹,醫改保留了中藥飲片的加成,是因其在生產、運輸、存儲中會發生消耗、黴變等。

此次改革通過取消藥品加成、降低大型社會檢查及化驗費等措施,騰出空間,用於提高技術勞務服務性價格,“這使得醫院的功能得以迴歸,也是中醫價值的迴歸。”關雪峰說。

醫改調整的不單單是藥品價格,更重要的是通過調整帶動整個醫療體系的機構性變化,引導醫院轉變運行機制,優化醫院收入機構,促進公立醫院迴歸公益性。

藥價下降 是否“一藥難求”?

本次醫改取消藥品價格加成,有些市民會擔心是否到時候會“一藥難求”?

瀋陽市肛腸醫院院長滕衛寧表示,作為醫院來說,患者來開藥,我們是按照他的病情需要開藥。同時,醫院的藥房的藥品種類和數量都是充足的,不會出現藥品短缺的情況。

同樣作為專科醫院的瀋陽骨科醫院,副院長劉哲樞表示,本次醫改對於患者來說,整體負擔不增加,但由於每個患者都有每個患者的不同病情,要針對患者的單獨病情,有些開藥的患者可能覺得便宜了,因為藥價降低了,有些康復的患者覺得漲幅了,因為服務費上調了,本次醫改的總體原則來說就是總體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

大醫院轉變身份 基層醫院提升能力

如何緩解瀋陽地區尤其是公立三甲醫院的就診壓力?瀋陽市結合以往醫聯體,按照分級診療層級設計組建“1+1+X”醫聯體,即省管三級醫院;市管三級醫院;以及二級以下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中心(站)、康復醫院、護理院。並以慢性病為突破口,引導醫療資源下沉。

2013年3月27日,中國醫大附屬一院大東醫院與醫大簽訂了託管協議,這也是遼寧省內第一家託管機構。

“這次醫改之後,對於雙向轉診的患者來說是受益的,因為他的治療是持續的,我們這能對患者有一個更深入層次的一個服務。對於下轉的患者,醫大一院患者轉到我們這住院是沒起步金的,因為算是一個連續的治療。同時,醫大一院也會對患者有一個連續的跟蹤和技術指導。對我們這邊上轉診的患者,無論是門診還是住院治療,上級醫院都會開啟綠色通道,為患者提供便利。”中國醫大附屬一院大東醫院書記劉蘭說。

瀋陽現在共組建46個城市醫療聯合體,涵蓋了13家省管三級醫院、27家市管三級醫院、136家二級以下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中心(站)、康復醫院、護理院。

在大醫院為首的醫聯體的帶動下,逐步提高基層醫院的診療水平,進一步方便常見病、慢性病患者就近就醫。通過家庭醫生簽約、公共衛生服務等形式力推分級診療。

家庭醫生簽約將成為醫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瀋陽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說:“瀋陽市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將優先覆蓋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以及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到2017年底,瀋陽市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要達到60%以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