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民國軍閥中的“不倒翁”,他是誰?'

"

在風雲變幻、“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民國時期,“長袖善舞”的閻錫山統治山西長達38年之久,大權從未旁落。其間雖然在中原大戰失敗後,有過短暫一段時間“下野”,但事實上山西的軍政大權仍然由其遙控。別說是在走馬燈一般上臺下臺的民國政界,就是在安寧承平之世,如此長期執政也算得上是一個奇蹟。

"

在風雲變幻、“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民國時期,“長袖善舞”的閻錫山統治山西長達38年之久,大權從未旁落。其間雖然在中原大戰失敗後,有過短暫一段時間“下野”,但事實上山西的軍政大權仍然由其遙控。別說是在走馬燈一般上臺下臺的民國政界,就是在安寧承平之世,如此長期執政也算得上是一個奇蹟。

被譽為民國軍閥中的“不倒翁”,他是誰?

閻錫山老謀深算,慣於見風使舵。辛亥革命爆發時,他率先在山西響應;袁世凱搞“洪帝憲制” ,他是第一批“勸進”的督軍之一,還被“欽封”一等侯;段祺瑞當國,企圖武力統一,他也出兵參加“南征” ;張勳復辟,他也參加徐州的監督軍團會議;直系崛起,他又積極趨奉曹錕、吳佩孚;馮玉祥聯合張作霖戰勝吳佩孚,他又立即出兵石家莊,阻截直系的援軍,參與了倒吳的行列;隨後,吳佩孚和張作霖重新“握手言歡”,聯合討伐馮玉祥,他馬上出兵雁門關,阻截馮玉祥部的退路;等到張作霖大勢已去,他也參加“革命”了,自封為“北方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而出擊奉系……

對於孫中山、袁世凱、段其瑞、吳佩孚、張作霖、馮玉祥、蔣介石等大人物,閻錫山無一例外的既反對又擁護過。劉照興認為,對閻錫山來說,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需要,完全沒有什麼從一而終可言,有的只是自己的利益。

民國元年至十七年國民革命軍進軍北平,短短十七年間,更迭了十二位元首、三十二屆內閣,政局屢改,軍制迭易,萬官朝不保夕,是中國最動盪不安的年代。而閻錫山儘管象牆頭草一樣來回反覆,但他統治山西卻安如磐石穩如泰山,大權一直在握,始終在山西做他的土皇帝。

在國民黨新軍閥統治時期,閻錫山不僅繼續朝秦暮楚、縱橫肆應,長期統治著著山西,還一度控制北方諸省。蔣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閻在山西“清黨”反共,次年率部參加第二期北伐,乘機將勢力由晉、綏擴展到冀、察和平津地區,成為當時強大的地方實力派之一。後因與蔣介石發生利害衝突,聯合馮玉祥、李宗仁等起兵討蔣,失敗後逃往大連(仍然遙控著山西),託庇於日本帝國主義。1936年紅軍渡河東征,閻派兵阻擊。後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推動下,閻錫山採取聯共抗日政策,支持進步人士組織犧牲救國同盟會,自兼會長。“七七”盧溝橋抗戰爆發後,接受薄一波等共產黨人建議,組建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新軍),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指揮所部在太原等地抗擊日軍。後又配合蔣介石的第一次反共高潮,發動了旨在消滅犧盟會和決死隊的“十二月事變”(晉西事變)。之後加緊與日軍勾結,密議互不侵犯,聯合反共。抗戰勝利後,積極參加蔣介石的反人民內戰,派兵進犯上黨解放區。他自稱“在三個雞蛋上跳舞” ,時而聯共時而反共,時而親日時而抗日,時而擁蔣時而倒蔣,一切都從他的需要出發,從他自身的利益出發。

解放戰爭中的隆隆炮聲,宣告閻錫山統治山西的末日來臨了。經過臨汾、晉中、太原等戰役,閻錫山所部被殲。解放前夕在廣州任行政院院長兼國防部部長,後逃往臺灣。次年任“總統府”資政和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閒居臺北直至去世。

閻錫山由一個偏僻山區省份的小軍閥發展成為在全國舉足輕重的地方實力派,勢力所及,達到四省二市,控制了華北、京津,並一度自立為國家元首,成為左右當時中國局勢的重要人物之一,這在民國政壇上絕對是個奇蹟。他連續統治山西長達38年之久,成為民國軍閥中唯一的“不倒翁” 。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