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名句典故詳解:東風又作無情計,豔粉嬌紅吹滿地

東風又作無情計,豔粉嬌紅吹滿地

名句的誕生

東風又作無情計,豔粉嬌紅1吹滿地。碧樓簾影不遮愁2,還似去年今日意。

誰知錯管春殘事,到處登臨曾費淚。此時金盞3直須深,看盡落花能幾醉。

——晏幾道·玉樓春

完全讀懂名句

1﹒豔粉嬌紅:指嬌豔的花朵。2﹒不遮愁:人在樓中,隔簾就能看到落花,因而引起愁思。3﹒金盞:金制的酒杯。

東風又施行著無情的心計,把嬌豔的紅花吹落了滿地。青樓上的珠窗簾幕低垂,卻遮不住春愁,猶如去年的今日一樣傷春意。

誰知誤管了暮春殘紅的情事,到處登山臨水我都不知灑下了多少傷春淚。現在只求手中的美酒金盃愈深愈好,以暢快痛飲。直把落花看盡,還能醉上幾回?

詞人背景小常識

晏幾道(公元1048—1118年)從小就是一位貴公子,他的父親晏殊是當朝大官,非常喜歡熱鬧歡樂,“每有佳客必留”,“亦必以歌樂相佐”。此外,他也喜歡填詞,是宋代有名的詞人。不知道這樣榮華富貴、紙醉金迷的環境對晏幾道的孤傲性格有何影響;不過,他倒是繼承了父親的文才,並且“青出於藍而更勝於藍”。

但是父親過世後,晏幾道就從雕樑畫棟的樓頭,跌落到霜刀雪劍、人情冷暖的大街上。也不知道是因為他的孤傲造成他的坎坷不遇,還是因為他的挫折不幸更促成他的孤僻,總之他變成了一個典型的“憤青”(憤世嫉俗的文藝青年)。

不過,晏幾道未免狂狷得太過頭了點,據說蘇軾因欽慕他的才華,曾託黃庭堅轉達希望結識他之意。蘇軾與晏幾道年歲相若,也是一代名士,雖然沉浮宦海,但本質上絕非庸官俗吏,但晏幾道卻回答說:“今政事堂半吾家舊客,亦未暇見也。”還有一次,朝廷讓他修《神宗實錄》,他不僅沒有秉承聖意,反而讓哲宗感到“語尤不遜”。他這種憤世嫉俗的性格,讓他的後半生揹著“不實”、“幸災謗國”等罪名,不斷地被貶謫羈管。

名句的故事

本篇名句是被一種傷感美好春光又流逝的氛圍所圍繞。東風像是個無情的戀人,將嬌羞的紅花吹得狼狽不堪、七零八落。閨中人躲進碧樓,彷彿是要避開暮春的花殘花敗,避免心緒的起伏波折。只是隔簾仍見花飛零亂,愁懷依舊,便埋怨起“碧樓簾影不遮愁”。

作者開導起自己,應該要及時作樂,只求手中的美酒金盃愈深愈好,以暢快痛飲、醉酒賞花。這樣一種故作姿態的自我排解,其實正說明了其愁苦之深。而這首詞的最後一句,“此時金盞直須深,看盡落花能幾醉”,語意乃是化自晏幾道父親晏殊的《蝶戀花》:“門外落花隨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

晏幾道喝酒,也隨著時間的遞換而有不同的表情,年輕時候喝的酒是愛情的酒,酒是歡樂的源泉,醉是愜意的感受。如“深深美酒家,曲曲幽香路”(《生查子》)、“鬥鴨池南夜不歸,酒闌紉扇有新詩”(《鷓鴣天》),這裡的酒是甜蜜的、迷人的。

到了中年以後,這時的酒是一種解愁的酒。如“一醉醒來春又殘,野棠梨雨灑闌干”(《鷓鴣天》)、“淚痕和酒,沾了雙羅袖”(《點絳脣》)。淚為解愁而流,酒為解愁而飲。這時的酒已是愈喝愈多,愈大杯愈好,因為愁有多少,酒杯就有多深。自此以後的晏幾道更是離不開酒了。

歷久彌新說名句

酒對中國詩詞可說一大功臣,沒有了酒,唐詩宋詞可能就得少了大半部。現代散文家梁實秋就說,酒可讓“平素道貌岸然的人,綻出笑臉;一向沉默寡言的人,議論風生”。

魏晉六朝堪稱“沉醉”的時代。竹林七賢人人都能飲,而劉伶又是七人之最。據說劉伶喝酒喝到興頭上,常脫光了衣服在家裡“裸奔”。一次正巧被一個朋友撞上,朋友便取笑他。誰知劉伶把眼一瞪,回答說:“我是以天地為家,屋子為衣服,你跑進我衣服做啥?”有一次劉伶的妻子火大了,把他的酒送人,也把酒器毀了,強迫他戒酒。劉伶說:“好啊,我自制力差,不能自己戒,那就在鬼神面前起誓好了。快去準備酒肉來。”他妻子聽完大喜過望,立刻去準備祭拜。只見劉伶跪下來祝禱說:“天生我劉伶,是以酒聞名的。我一飲一斛,還要再喝五斗才能解酒呢。婦兒之言,你們鬼神小心點,別聽。”於是把供奉用的酒肉又吃了,再次醉倒。而他的文才不如其他六賢,作品不多,倒是寫了一篇《酒德頌》流傳後世,也算是對得起“酒先生”之名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