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名句典故詳解: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名句的誕生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1。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2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蘇軾·水龍吟

完全讀懂名句

1﹒從教墜:任憑(楊花)飄墜。2﹒困酣:睏倦時眼睛欲開還閉之態。作者用美女睏倦時眼睛欲開還閉之態來形容楊花的忽飄忽墜、時起時落。

看起來既像是花,又不像花,任意飄落飄零,也沒有人會加以珍惜。離開了庭院,流落路邊,幾經思度,看似無情,卻是深情。纏結的心思已使柔腸寸斷,精神睏倦,想睜開眼,卻又合上。夢中靈魂隨風飄去,即使長途跋涉,也要尋到郎君的所在,結果又還是被黃鶯吵醒了。

不恨此花飄飛落盡,卻恨西園,滿地落紅枯萎,難在舊枝重綴。清晨下過陣雨,何處有落花遺蹤?飄入池中,化成一池細碎浮萍。三分春色姿容,二分化做塵土,一分墜入流水無蹤。細看來,那不是楊花,點點飄絮是離人淚盈盈。

名句的故事

“似花非花”如此婉約柔致的詞句,竟然是出自於豪邁不羈、曾寫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樣詞句的大才子蘇軾之手。不喜歡玩政治權謀遊戲的蘇軾,最喜歡有三樣:朋友、詩詞、好酒。而身為蘇軾最愛之一的章質夫,則常常送給蘇軾另外兩樣最愛——文章和酒。

有一次,章質夫又興之所至,寫了一首詠柳絮的《水龍吟》詞,寄給蘇軾請提意見。章質夫的詞是描述似棉絮的柳花,在暮春時隨風飄散,悄悄飛進人家,“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繡床漸滿,香球無數,才圓欲碎”,襯托出楊花嬌柔、被風扶起的美態,“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

蘇軾讀了很是喜歡,因此便忍不住和了這首《水龍吟》寄給章質夫,還叮嚀章質夫不要拿給別人看。蘇軾是這樣描寫柳絮的,楊花雖然也是花,但卻又長的不像一般的花(楊花就是柳絮),因此就算凋零飄散也無人憐惜。東飄西蕩的楊花看似無情,卻自有其愁思,懷有愁思的柳絮,就像思念丈夫的閨中女子,想見丈夫一面不可得,聯想在夢裡隨風飄蕩、萬里尋夫,都還會被夜鶯打斷而夢碎,不能如願,真是讓人情何以堪。

結果,章質夫慧眼識珠,讚賞不已,也顧不得蘇東坡的叮嚀,趕快送給他人欣賞,才使得這首千古絕唱得以傳世,也因此提供好事者嗑牙的題材,評比究竟誰寫的楊花詞較為優秀。晁叔用就認為:“東坡如王嬙、西施,淨洗卻面,與天下婦人鬥好,質夫豈可比哉?”(《詩人玉屑》)

歷久彌新說名句

去過北京的人,應該體驗過春天時節滿城滿街、漫天飛舞的“毛毛”;這個“毛毛”就是柳絮,也就是楊花。《世說新語》裡有個著名的柳絮故事:某日天寒下雪,東晉名臣謝安興致勃勃地與晚輩們一起談文學論寫作,他問道:“白雪紛紛何所似?”他的侄子胡兒說:“撒鹽空中差可擬。”侄女謝道韞卻說:“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聽了不禁哈哈大笑。

像謝道韞這樣的“詠絮”才女,不止一人。唐朝女詩人薛濤,就曾寫下感慨身世的《詠柳絮》:“二月楊花輕復微,春風搖盪惹人衣。他家本是無情物,一任南飛又北飛。”究竟薛濤擁有一個怎麼樣的“柳絮人生”?

父親早逝,從小薛濤由母親撫養成人。她與母親生活無依,十分艱難,故只得早早加入樂籍,成為官妓。唐代各地官府及軍鎮均設有樂官,官妓居於其中。她們專為官府服務,獻藝侑觴,甚至私侍寢席。天資聰穎的薛濤不僅外貌出眾,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當時成都的最高地方長官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特別欣賞薛濤,常命她來侍酒唱和,接應賓客。

若只是吟詩作對的才女,也就罷了,薛濤不甘於只是當一個賠笑臉的官妓。她花了一筆錢替自己贖身之後,就搬到浣花溪畔,開始創立自己的品牌。她發明一種松花紋路的粉紅色紙張,專門用來謄寫自己的詩作,名為“薛濤箋”,聲名遠播自不待言。甚至連在京城長安的大詩人元稹,都因仰慕薛濤的名聲,而前來相識,也因此陷入熱戀。當時薛濤42歲,元稹31歲。

這段才子佳人的戀曲,最後雖然沒有終成眷屬,但是像薛濤這樣的“柳絮人生”其實還頗為精彩,真可謂中國一奇女子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