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名句典故詳解3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名句的誕生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1兼尺素2,山長水闊知何處。

——晏殊·蝶戀花

完全讀懂名句

1﹒彩箋:彩色信紙。2﹒尺素:指書信。古人寫信用素絹,通常長約一尺,故稱尺素。

秋天的菊花看似含愁,蘭花也沾上露珠,彷彿在輕輕啜泣。整座庭園籠罩一層濛霧,帶著輕微寒意,燕子為躲避寒冬到來,成雙飛走。皎潔的明月,不知離別的痛苦,傾斜的月光,直到天明都穿透在紅色大門上。

昨夜勁厲西風,將青綠樹上葉子吹落遍地,獨自登上高樓,望盡無垠天涯之路。想用彩色箋紙和絹書寫信寄給心上人,但山路漫長,江水深闊,不知寄到何處,對方才能收到?

詞人背景小常識

晏殊(公元991—1055年),字同叔,臨川(今江西臨川)人。根據《宋史·晏殊列傳》所記,晏殊七歲能寫文章,十五歲時,與一千多名成人一起參加考試,當時宋真宗親臨考試現場,小小年紀的晏殊,竟神氣不懾,下筆就是一手好文章,得到皇帝的賞識,賜予進士出身。

晏殊平日好與賢士相處,對於提拔後進,更是不遺餘力,如孔道輔、范仲淹、宋祁、歐陽修、韓琦、富弼等人,皆出其門下,但他的仕途也並非平步青雲,曾經一度遭到小人陷害。原因是宋仁宗即位之初,年紀尚幼,劉太后奉真宗遺詔垂簾聽政,但仁宗生母為李宸妃,掌權的劉太后在仁宗出生即將仁宗佔為己有;李宸妃去世,晏殊奉詔撰寫李宸妃墓誌,當時正值劉太后聽政,故墓誌僅寫李宸妃生女一人;迨劉太后崩,有人始把晏殊未在墓誌中具實寫出李宸妃為仁宗生母,拿來大加撻伐,晏殊為此遭到罷官。

隔了幾年,晏殊又被召回朝廷,畢竟仁宗仍相當賞識晏殊的才能。其後晏殊年老病重,仁宗曾準備驅車到晏殊家中探病,晏殊得知消息,連忙請人奏報,不敢勞動聖駕到他家裡;沒多久後晏殊去世,仁宗雖有親臨晏殊的奠堂,卻對生前未去探望晏殊感到萬分憾恨,為此還罷朝兩日,足見仁宗對晏殊的敬重之情。

名句的故事

晏殊從神童入試,仕途雖曾歷經幾許波折,但也做到宰相一職,權勢可說相當顯赫。然而,像他這樣身居朝廷高位之人,其實更不便向外人道出心中真正感受,所以晏殊的詞總有一層深婉含蘊的韻味,如同《蝶戀花》中的主人翁,雖承受離別思念之苦,仍能借由外在景物含蓄表意,展現其雍容內斂的深厚涵養。

《蝶戀花》主寫暮秋懷人。上片透過秋寒景物,以及明月映照朱門,以突顯身在富貴大戶人家的孤獨涼意;下片寫登樓望遠,難以遣排與心上人離別的愁苦,面對蕭瑟西風,樹葉盡落,詞人眺盡遠方,只見一片空曠,其中“獨上高樓”又與上片“燕雙飛去”遙相對應,更添人心的孤獨落寞。想要進一步借書信傳達思念,也是如此困難重重,一路山高水遠,根本無法寄到對方手上。按理,不管多遠的距離,也終有一天會將書信傳送到目的地,除非是根本不知對方身在何處。作者在此似乎有難言之隱,卻不明白說出,留予讀者自行想象。

另外,晏殊也對“昨夜西風”一語頗為偏愛,在他另一闋《採桑子》下片寫有“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籠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同樣也是運用西風具有凜冽、蕭索氣候的特徵,暗喻人心正飽受風霜淒冷之苦。

歷久彌新說名句

晏殊《蝶戀花》中“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之句,被近人王國維用來比喻“治學三境界”的第一境界,在其《人間詞話》寫道“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晏殊“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原是詞人獨登高樓、表現懷人憂思之作,王國維卻認為這樣的意境,正是符合人一開始立志求學所必須經歷的孤獨感受,其後境界漸進,終能體會治學之道。

五代南唐亡國君主李煜,在《相見歡》上片寫道“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作者因滿腔心事無處可訴,本想獨上高樓,藉以消憂,誰知眼前景物也籠罩在一片秋颯寂寥裡,反而更添下片所言“剪不斷,理還亂”的不盡情傷。

現代詩人鄭愁予的《夢土上》,其中一段為“雲在我的路上,在我的衣上/我在一個隱隱的思念上/高處沒有鳥喉,沒有花靨/我在一片冷冷的夢土上……”同樣描述的是登高望遠的心境,只是詩人並非“獨上高樓”,而是登上一塊夢中之土,在那冰冷的夢土上,白雲與他的路、他的衣,兩相隨行,夢土上沒有花香鳥語,有的只是詩人心中那份隱然、說不出的思念情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