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名句典故詳解: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名句的誕生

勸君莫惜金縷衣1,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無名氏·金縷衣

完全讀懂名句

1.金縷衣:比喻珍貴的物品。

勸你們不要可惜那貴重的外物,勸你們要珍惜少年青春之歲月。當那鮮花盛開,一定要盡情折摘,切莫等到春殘花落,只能空折那枝條。

名句的故事

關於《金縷衣》的作者有兩種說法,一說認為是中唐杜秋娘所作,另一說則主張是中唐時民間流傳的曲辭,傳唱盛行,作者早已不可考。前者的說法主要根據於杜牧所寫《杜秋娘詩序》,其中言:“秋持玉斝醉,與唱金縷衣。”因此後世人,甚至是《唐詩三百首》的編者蘅塘居士,都認為此詩乃杜秋娘所作。然而我們若詳細考察《杜秋娘詩序》整篇文章,不難發現,杜秋娘只是和唱,宛如我們現在常哼著流行歌曲一般,並非原作者。更強力的證據在於,杜牧於“秋持玉斝醉,與唱金縷衣”句後附加了小小的註釋,謂“李錡常唱此辭”,可見《金縷衣》是當時甚為流行的詩詞,為時人朗朗上口之作品。

杜秋娘為何許人物也?她是唐元和時期鎮海節度使李錡的侍妾,15歲時被李錡納為妾,由於擅長歌舞,因此李錡經常命她於筵席中演唱這首他酷愛的詞曲。後來李錡由於擁兵自重,在地方坐大,引來朝廷關注,最後李錡兵敗被殺,杜秋娘等人也被朝廷徵收回長安。杜秋娘入宮之後,由於擅長歌舞,而受唐憲宗寵愛,封為秋妃,然好景不長,憲宗英年早逝,繼位的唐穆宗將杜秋娘分配給皇子李湊當保母。後來李湊由於捲入政廷鬥爭,株連其家,美人遲暮的杜秋娘也因此被遣返回鄉,杜牧曾感慨杜秋娘身世之淒涼,於是寫下《杜秋娘詩》,詩云:“王幽茅土削,秋放故鄉歸。觚稜拂斗極,回首尚遲遲。四朝三十載,似夢復疑非。……歸來四鄰改,茂苑草菲菲。清血灑不盡,仰天知問誰。寒衣一匹素,夜借鄰人機。”描述一代佳人過著簞食瓢飲、貧寒困苦的生活。

觀看整首《金縷衣》,語氣爽朗、激昂,以“莫惜”、“須惜”、“堪折”、“須折”、“空折”串通全篇,層層跌宕,不難察覺其中蘊含的豪霸之氣與莫負少年時的期許。唐詩在當時都是搭配著音樂,可以演唱助興,而此篇文辭暢達、蘊意簡潔,深受當時社會的歡迎,李錡也受到吸引,特別喜歡詩中那種風流少年、滿腹理想的氣息。整篇《金縷衣》唯一用到典故的只有詩題與詩中所言之“金縷衣”;傳說從漢代開始,坊間貴族喜以刺金縷繡,織成綢綾、裁成衣服,用以彰顯其富貴華麗,後代也因而常以“金縷衣”來代稱精美奢華的服飾。

歷久彌新說名句

關於“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道理,已經老生常談了,然而浸淫於碌碌塵囂的我們,真的曾仔細思量過這個道理?是否常與機會錯身而過?在鹿橋(原名吳訥孫)所寫的《人子》書中的一篇《幽谷》,描述一位過客旅人夜宿幽谷,在夜深人靜、萬籟俱寂中,沉沉陷入睡鄉;不知過了多久,旅人從睡夢中漸漸甦醒,聽聞附近的花草們爭相談話喧鬧,原來這個幽谷的花草一生只有一次開花機會,在初陽照射之前,花使會傳遞指示,告訴每朵花卉該開什麼花色。旅人身旁的花草在當天幸運獲得一項禮物,可以任意選擇想開的顏色,然而高興之餘,她也陷入反覆猶豫與沉思當中。直到初曉照耀,旅人清醒後,發現身邊的一株小花,她有“美好的枝梗,擎著一個沒有顏色、沒有開放可是就已經枯萎了的小蓓蕾”。原來這株花草在踟躕當中,錯失畢生唯一一次綻放機會。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機會常瞬間而逝,要果決地把握良機,牢牢記著“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不過“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說法,勵志作家劉墉曾提出挑戰,他在一篇《花開堪折切勿折》的小品文當中說道:“‘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這是唐代杜秋娘的著名詩句,意思是勸少年人把握時光,以免老大徒傷悲。但我覺得原詩句如果改為‘花開堪折切勿折,莫待無果空折枝’,似乎也別有一番意味。”這是因為“在人生的旅程上,吸引我們、令我們眷戀的東西實在大多了,我們經常因為炫於眼前的繁華,而停駐奮鬥的腳步;貪圖一時的享受,卻喪失更大的成果,這好比看到樹上有花就去攀折,但沒想到折下一時嬌豔的花朵,卻失去了未來豐盛的果實。少壯努力,不是及時行樂,而應是把握光陰、開創未來,所以我要說:‘花開堪折切勿折,莫待無果空折枝。’”《金縷衣》直言勸誡世人要懂得把握良機,及時行樂,劉墉則是要人更仔細思考,進一步告誡我們不要被眼前五花十色的糜爛世界所惑,要適時把握光陰、及時努力,人生才能有更豐碩的收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