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遊邊養已成養老新趨勢

養生 馬志明 民生 社會 青海新聞網 2017-05-28

青海新聞網訊 近年來,怎麼養老?去哪養老?成了很多家庭考慮的問題。對此,記者走訪了海東市多家養老院以及各縣(區)民政局瞭解到,“中國式養老”依舊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已基本在我市建成,與此同時,邊遊邊養逐步成為一種時尚的養老新方式。

居家養老依舊吃香

無論從傳統還是現實來看,居家養老都將是未來“中國式養老”的主流。記者從海東市民政局獲悉,今後居家社區養老將成為政策投放的重點。

“落葉歸根”“少小離家老大回”……體現出中國人對家的眷戀與堅守。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在家養老、兒女陪在身邊仍然是大多數人心目中最理想的養老方式。“我們老人什麼都不怕,最怕的就是孤獨。平時就希望兒女能夠在身邊多陪陪我們,養老我比較傾向於居家養老。”平安區三合鎮66歲村民趙樹發告訴記者。

同樣是在家養老,未來的居家養老將與以往有所不同。家住平安區三合鎮73歲的馬志民老人,每週都有海東市養老機構的工作人員準時上門服務,主要為老人提供洗漱、打掃、做飯等服務。

“打掃衛生和做飯服務幫了大忙,對於我們這些年齡大的老人來說真的很實用。”馬志民老人說。記者瞭解到,馬志明的老伴去世多年,兒女每年都遠赴上海打工。常年來,馬志民老人一直都是一個人生活,由於年邁體弱,一些基本的生活需求也成了難題。自從海東市民政局開展養老機構向社區延伸服務聯合試點以來,為像馬志民一樣的老人們提供包括入戶服務、健康諮詢等專業化服務,使養老服務走出養老院的圍牆,進入居民社區和家庭,至今海東市已有萬餘名老人受益。

在“互聯網+”時代,智能化也極大提升了居家養老的質量。記者從市民政部門瞭解到,2016年起,我國開展國家智能養老物聯網應用示範工程試點工作以來,已通過開展老人定位求助、老人跌倒自動檢測、痴呆老人防走失、老人行為智能分析等服務,探索養老機構對周邊社區老人開展社會化服務的新模式。

邊旅遊邊養老

如今,80後90後的父母都面臨著今後的養老問題。與以住不同的是,80後90後的父母都傾向於更加時尚更加潮流的養老方式。“現在家裡都是獨生子女,等我們老了就進養老院或者去外地生活,不給孩子這麼大壓力。這樣一來,我們自由了孩子也輕鬆。”市民康珍文說。

採訪中,記者發現大部分海東市的上班族更加傾向於旅居養老。作為一種新的養老方式,旅居養老日益被中國老人們所接受。所謂旅居養老,就是為避暑、避寒、避霾的氣候旅遊和養心、養生、養老的健康旅遊,通過整合全球旅遊、度假、休閒和養生、養老等資源,為老年人提供舒適自在的晚年生活。選擇旅居養老的老年人一般會在一個地方住上十天半個月甚至數月,慢遊細品,以達到既健康養生,又開闊視野的目的。

在海東,很多上班族早早地就在外地購置了自己的“養老房”,四川、西安等地區尤為吃香。“外地氣候好,退休以後可以和老伴到處去旅遊,這也是一種不錯的養老方式。”市民吳國常告訴記者。如今,選擇去外地旅遊養老的人早已不在少數。有數據顯示,中國老年人出遊的比例已經佔到了中國旅遊市場的20%以上。眼下,傳統的養老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健康活力型老年人的多元化養老需求。

記者從旅遊部門瞭解到,作為健康旅遊時代的一個新概念,旅居養老追求旅遊目的、旅遊行為、旅遊效果的健康、環保和舒適,已成為當今一種時尚的養老新方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