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要常擦,足要常搓,安神養生十要十忌,健康就是福

養生 中醫 大學 陸游 老子 一塊大腹肌 2018-12-06

十 要

1、面要常擦:如前擦面之功,能使容顏光澤, 故要常擦。道家謂之修神庭。

2、目要常揩:每靜時能常閉目,用兩大指背, 兩相磨擦,揩眼使去火,永無目疾,故要常揩。

3、耳要常彈:即鳴天鼓。可免耳患,故要常 彈。

4、齒要常叩:齒喜動,故要常叩。

面要常擦,足要常搓,安神養生十要十忌,健康就是福

Closeup úsměv s bílými zuby

5、背要常暖:肺系近背,暖則不受風寒,故要 常暖。

6、胸要常護:胸即心窩,故要常護。

7、腹要常摩:歌雲:食後徐行百步多,手摩臍 腹食消磨。故要常擦。

8、足要常搓:如前足功,搓腳底湧泉穴,能去 風溼,健步履,故要常搓。

面要常擦,足要常搓,安神養生十要十忌,健康就是福

9、津要常咽:如前舌功,常取津液滿口,汩聲咽之,能宣通百脈,故要常咽。

10、睡要常曲:仰面伸足睡,恐失精,故宜側曲。又曰:睡則氣滯於百節,養生家睡定縮,覺宜伸。


十 忌

1、忌早起科頭:早多風露之氣,科頭則寒邪入 腦,故忌之。(科頭,謂不戴帽子)

2、忌陰室貪涼:無陽照之室,陰氣重,傷人,故忌之。

3、忌溼地久坐:潮溼氣主生瘡毒,故忌之。

4、忌冷著汗衣:汗衣溼後必冷,著之則侵背傷 肺,故忌之。

5、忌熱著晒衣:久晒之衣,有熱毒,未經退熱即著在身,必受毒,故忌之。

6、忌出汗扇風:汗出時毛竅俱開,扇則風邪侵入,故忌之。

面要常擦,足要常搓,安神養生十要十忌,健康就是福

從芭蕾舞排練中筋疲力盡的年輕女性

7、忌燈燭照睡:神不安,故忌之。

8、忌子時房事:陽初生而頓滅,一度勝十度,故忌之。

9、忌夏月涼水:抹簟,冬月熱火烘衣冷水受溼,熱火受毒,取快一時,久必生病,故忌之。

10、忌久觀場:演劇久視久聽,則神與精俱傷,故忌之。


十 八 傷

1、久視傷精:目得血能視,精由血化,故傷精。

2、久聽傷神:神滋於腎,腎通竅於耳,故傷神。

3、久臥傷氣:臥時張口散氣,合口壅氣,故傷氣。

《混元經》曰:睡則氣滯於百節(覺與陽 合,寐與陰並,覺多則魂強,寐久則魄壯,魂強者生之人,魄壯者死之徒也)。

4、久坐傷脈:脈宜運動,坐則不舒展,故傷脈。

5、久立傷骨:立以骨幹為用,故傷骨。

面要常擦,足要常搓,安神養生十要十忌,健康就是福

踝關節疼痛-傷創傷

6、久行傷筋:行以筋力為用,故傷筋。

7、肝暴怒傷:肝屬木 ,怒如暴風動搖,故傷肝。又,肝主血,肝傷則 血不榮,必筋痿。

8、思慮傷脾:思慮時,脾必運動,太過則脾倦,故傷脾。

9、極憂傷心:心屬火,於味主苦,憂則苦甚,故傷心。

10、過悲傷肺:肺屬金,主聲音,悲苦久則聲啞,故傷肺。

11、過飽傷胃:飽食運化難消,故傷胃。

12、多恐傷腎:腎屬水,主北方黑色,人受驚恐則面黑,故傷腎。

面要常擦,足要常搓,安神養生十要十忌,健康就是福

女人把她的雙手後背或脊柱疼痛

13、多笑傷腰:笑時必腎轉牽腰動,故傷腰。

14、多言傷液:言多則口焦舌苦,故傷液。

15、多唾傷津:津生於華池,散為潤澤,灌溉百脈,唾則損失,故傷津。

又,《訓典》曰:津不吐,有則含以咽之,使人精氣留而自光。

16、多汗傷陽:汗多亡陽,陽隨汗出,故傷陽。

17、多淚傷血:血藏於肝,哭泣多則肝損目枯,故傷血。

面要常擦,足要常搓,安神養生十要十忌,健康就是福

脈管學諮詢人

18、多交傷髓:人之陽物,百脈貫通,及慾火動而行事,撮一身血髓至於命門,化精為洩。不知節慾,致骨髓枯竭,真陽無寄,如魚之失水以死。


古人養生的六種心境

養生既是養心,是人健康少疾、抵禦衰老的首要條件。

古人養生,非常重視培養以下6種心境:

1、正心:正心就是道德之心,仁義之心。“仁者壽”就是“仁德者高壽長命”的意思。

2、靜心 :就是要有“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高雅境界。

明《養生四要》一書中說得更為透徹:“心常清靜則神安,神安則精神皆安,明此養生則壽,沒世不殆。”

3、清心 :就是真誠、專注、持久,不受外界干擾,不為刺激傷害的情緒。詩人白居易有一妙句:“只有一身宜愛護,少教冰碳逼心神。”

面要常擦,足要常搓,安神養生十要十忌,健康就是福

圖片故事:七旬功夫“老頑童”自創養生拳,人稱“活神仙”

4、寬心:心胸寬廣,其生存的天地也必然寬廣。

《禮記·大學》雲:“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其中的“胖”即指安祥舒泰之意。

5、忍心:百心需要忍心,即忍受和排除一切敗壞心境的因素。

中醫有“怒傷肝”、“多怒則百脈不定”、“氣逆不順,足以傷身”等觀點。詩人陸游也是“掃盡世間閒忿欲”,忍過後,脈衝疏導,心胸暢然,妙味無窮。

6、操心:人不能一味地養尊處優,無所事事,明朝養生家呂坤的《呻吟語》曰:“心要常操,身要常勞,心愈操愈明,身愈勞愈健,但自不可過耳。”操心不過分,對身體大有裨益。這和華佗的“人慾得勞動,但不當使其耳”是一樣的道理。


古人清心養生7法

古人在清心養生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中國式養生之可行之道,今臚列如下,以供讀者借鑑和參考。

1、安神定心法:孫思邈在《存神煉氣銘》中指出:“若欲存身,先安神氣。若欲安神,須煉元氣。氣在身內,神安氣海。氣海充盈,心安神定。定若不散,身心凝靜。靜至定懼,身存年永。”既安其神者,方靜其心,盈其身;存其身;永其年。

面要常擦,足要常搓,安神養生十要十忌,健康就是福

創意配圖:電視養生節目

2、清靜無為法:老子《道德經》主張“清靜無為”的養生之道。

清靜無為的方法,要求達到致虛極,守靜篤的境界。就是說,要儘量虛其心靈,排除雜念,始終如一的堅守清靜,務必心清神靜。要做到虛靜,“見素抱樸,少思寡慾。”如能這樣便可節護專神,延年益壽。老子認為:清淨無為者,不做力所不及的事;恬淡虛無者,能淡待生活中的事與物;道法自然者,能順乎自然以無為生。這樣的人可以“貴生”即心“不以事累意”身“不以物累形”。

3、守神祛病法:《黃帝內經》早有“精神內守”的著名思想,“精神內守”是養生之法,總的要求及功效是:清除妄心;抑制邪念;意念集中,神不外馳,內養元氣,外慎六淫,陰陽平衡,氣存形全,故而不生病。

面要常擦,足要常搓,安神養生十要十忌,健康就是福

中藥材組合

4、靜神化治法:中國古代醫學思想中富有“清靜養神”的主張,“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靜神化治,動則苛疾起,即清靜者,可生元神,化元氣,治疾起。“清靜者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勿之能害。清靜養神可以使機體的生理功能正常抗病力增強,不易生病

5 、靜而能慮法:是儒家的“養神法”主要表現為“虛靜坐忘”的修煉方法。

《大學》對“靜”與“神”的關係作出了明確闡述:“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而在達到靜而能慮,必須通過“坐忘”修煉。靜坐忘我是儒家的修養大法。

6、抱神以靜法:《莊子·在宥》把老子學說發展到到“抱神以靜”,“必靜必清”的更高度,極力主張“虛無恬淡,寂寞無為”,並以水靜則明來說明神之當靜,所謂“水靜尤明,而況精神”。他認為,只有靜而無為,排除憂患,以免神躁,才能長壽。但莊子之心靜,並非絕對的靜,而是動中之靜,心清神靜的關鍵在於心神靜而“不雜”要想保養精神完全不動神是不行的,只要排除是累,心神專一不雜,就能做到神靜而不躁。

7、補腦修神法:道家強調性命雙修,得道成仙,神仙非神話。

《隱子》認為“神仙”只不過通過修煉健身,而使頭腦清醒,心智發達,神明通達,大覺徹悟而又壽高罷了。修此“神仙”之道方法甚多,但其根本方法是“還精補腦”,“虛靜修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