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根在養德

養生 孟子 孔子 國學 保健時報 2017-05-05

養德養生是中華養生學的一個優良傳統。我國曆史上很多思想家、醫學家重視道德修養與健康長壽之間的關係,將其視為“養生之根”。儒家創始人孔子早就提出“德潤身”“仁者壽”的理論。子思在《中庸》中進一步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壽”,認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可能獲得長壽。莊子曰:“聖人休休焉則平易矣,平易則恬淡矣。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即聖人以平易恬淡來養德,則憂思不入,精神不虧,身體健康。孟子“善養浩然之氣”,認為良好的道德修養有益於身心健康。漢代董仲舒指出“養心靠義”,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使人心情愉悅。

養生之根在養德

就醫家而言,晉代葛洪在《抱朴子內篇》中說:“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也。”其指出修德是養生長壽的關鍵。隋唐孫思邈明確提出養德為養性的基礎,是養生首務,既能防病,又能避禍。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裡說:“君子心悟躬行,則養德養生兼得之矣。”其指出養德的同時也是養生。龔廷賢在《壽世保元》中說:“積善有功,常存陰德,可以延年。”其指出良好的道德情操能使人健康長壽。

歷代名家對如何養德也有豐富的論述,歸納起來主要有仁善養德、容讓養德、節身養德等幾個方面。

仁善養德

仁,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善,是指好的品德。孔子認為,仁者之所以長壽,是因為心理安定,意志不亂,氣機調和,血流暢達,這樣自然有利於健康長壽。行善者,心中無敵,寢食安寧,心神守舍,便會有一個良好的身心狀態;為惡者,多疑多心多慮,心中不得安寧,必然影響健康。

容讓養德

容者,寬容也;讓者,忍讓也。寬容、忍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寬容不僅包含著理解和原諒,更顯示著氣質和胸襟、堅強和力量。忍讓是一種面對榮辱譭譽,不驚不喜、心靜如水的修養,可以免除形神受傷,從而獲延年之效。

節身養德

所謂節身養德,即約束自身的慾望,修身養性,以達到養德的目的,包括莊敬、慎言、知足、寡慾、節儉等方面。莊敬乃莊嚴恭敬之意,莊敬之德,使人心無雜念,能夠保養身心。古人將慎言視為養德的重要方面,倘若說話不謹慎,可能禍從口出,傷人又傷己。知足者才能常樂,樂觀者、心情愉快者可保身延壽。孟子倡導“養心莫善於寡慾”,諸葛亮指出“儉以養德”,認為節儉可使人內心沒有貪慾、淫思,以此可以養德。

養德養生體現的是古人的一種健康觀,以德養生,要以仁愛至善為本,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以保持人體內在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從而淨化心靈,進一步提升健康狀態。養德養生本質上是一種以預防為主的健康觀念,它既符合時代的要求,也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理念。現代社會處於一個物質豐富、誘惑頻出的時期,人們一方面對長壽和健康有著迫切的渴求,一方面又放縱著自己的身體。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養德養生”既提供了健康的生活理念,又給予了合理和有效的方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