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小時,輕鬆作體檢,巧用經絡養出好氣血

關注我,每天十分鐘,學會一個醫學常識↑

我們對中醫敬而遠之的主要問題是:心中存在著中醫專業性太強的印象,總覺得健康是醫生的事,輕易就把自己的身體交給醫生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一、普通人都能夠掌握的

簡單有效的自我診病方式

醫學界普遍認為,疾病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如果在早期就能發現隱患,及時治療,會大大提高疾病的控制率和治癒率。

隨著科技的進步,醫療設備越來越先進,數字影像越來越清晰,理化檢驗指標越來越精細,很多人已經習慣去醫院體檢,以此來掌握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但是,現代醫學的體檢只能發現人體「有形」的問題。

傳統醫學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但「未病」在現代醫學看來是「無形」的,不易被察覺。而中醫可以通過「望聞問切」來覺察「未病」,以及判斷「未病」和「已病」發展的趨勢,進而進行及時有效的干預。

《難經》裡有句話叫作「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換句話說,能夠實施望聞問切的人自身是高人、異人,或經過特殊訓練,或有家傳師承,或天賦異稟。而對我們普通人來說,要用「望聞問切」的方式來檢查自己的身體,基本上沒有那麼大的功夫。

那麼,還有沒有普通人都能夠掌握的簡單有效的自我診病方式呢?

在經絡上找痛點,就是一種隨時隨地有效自我體檢的方式。它能探知我們體內未知的、還未成形的、儀器檢測不出來的疾病,使我們能直接、及時地通過簡單有效的手段將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斷根,以免發展成大患。

什麼是「經絡體檢」?就是通過探查人體經絡,隨時發現痛點(經絡堵塞點),及時疏通,防患於未然的一套簡單、實用手段。

二、經絡循行VS有形穴位

《思考中醫》中記載廣西已故名士李陽波先生曾治療一例血氣胸的病人,患者經過一週的保守治療,病情不見緩解,仍高熱不退,呼吸困難,左肺壓縮 2/3。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手術治療。但患者本人及家屬並不願放棄保守治療的希望,而求治於李陽波。

李老師診後,認為這是陽明病,屬陽明不降所致,只要設法恢復陽明之降,血氣胸的問題就可以解決。於是處了玉竹 120 克、陳皮 120克、白芷 120 克、大棗 120 克,共四味藥。服藥以後病人出現大量腹瀉,自覺症狀迅速緩解。第四天,體溫恢復正常,治療一週血氣全部吸收,左肺復原。李老師用大量的陳皮、白芷、玉竹、大棗治療血氣胸,服藥以後出現大量瀉下,瀉後胸腔的血氣很快吸收。通過瀉肚,使胸腔的血氣沒有了,讓人覺得很奇怪。

是胸腔的血氣通過一個突然開放的通道直接轉移到大腸裡去了呢?還是被血液直接吸收了?為什麼腸炎的拉肚子起不到這個作用?

其實這就是血氣通過肺與大腸相聯繫的經絡通道直接轉送到大腸,然後排洩出去,這個路徑就是經絡在體內的暗道。通過這個病例反思一下,也許對經絡體內循行部分的研究比單純研究有形穴位的部分更有積極意義。

三、肺經的循行線路

我認為中醫是簡單、實用、通俗的,所以即使是十二條正經的經絡知識,也被簡化為十二段(足陽經皆為從頭到腳,線路很長,非專業人士確實難以全面掌握),每條經絡你只需要記住一段線路,不用強記穴位的名字和位置。

我們在探查經絡時有反應的位置就是經絡阻滯的地方,在此進行疏理就可以了。當然這些穴位所產生的感覺都是經過筆者、親友等大量人群感受體會總結出來的。

同時,我們還要相信身體的智慧,人體有強大的自我修復和抵抗外邪的能力。審微恙可以發現隱患,疏理痛點也可以幫助調治疾病。

除了膽經、肝經、肺經,其他經絡的最佳疏理時間都按照「子午流注」的時間,因為在本經氣血最旺盛的時候,疏通阻滯點也比較容易,畢竟人多力量大。

好了,下面我們就一起感受每條經絡的神奇反應、在實踐中體會古人的智慧,將健康掌控在自己手中吧!我們先來看肺經的自我疏理。


每天一小時,輕鬆作體檢,巧用經絡養出好氣血

手太陰肺經主要分佈在上肢前面外側緣。

1.起始於中焦,向下絡於大腸,迴繞沿著胃上口;

2.穿過膈肌,屬於肺臟;

3.從肺系——氣管、喉嚨部橫出腋下;

4.下循上臂外側,走心經、心包經之前;

5.下向肘中,沿著前臂拇指一線;

6.進入寸口——橈動脈搏動處,進入大魚際,沿邊際出大指末端。

肺經的循行線路包括兩部分,一是線路3、4、5、6起於中府穴止於少商穴的有形穴位的線路,大部分沿著上肢掌面外側循行。線路1、2是在胸腹腔內,沒有具體穴位,「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

從胸腹腔的走行線路1看:起於中焦說明肺氣靠後天脾胃之氣的滋養,體現土生金之意,所以補益肺氣也可以從補脾入手;從線路2看:下絡大腸,說明肺與大腸相表裡,肺與大腸的聯繫是通過這段經絡實現的。

四、探查部位、手法及感受

● 探查部位 ●


每天一小時,輕鬆作體檢,巧用經絡養出好氣血


每天一小時,輕鬆作體檢,巧用經絡養出好氣血

● 疏理手法、感受 ●

(1)自我疏理時,請掌心向上,前臂自然放鬆平舉,肘關節屈曲90度,另一手握空拳以小指掌指關節由肘至腕,沿前臂掌面拇指一線輕敲3—5遍。肺臟功能有異恙的人在「孔最穴」有明顯痛點,痛感不上不下,就在肘下3指寬。

絕大多數人右側比左側疼痛明顯,這也體現了氣在體內左升右降的狀態。對痛點可以採用按揉或點揉的手法進行疏理,每天一次,3—5天痛點可消失,同時意味著肺經被疏通。

在中國傳統典籍的記載中(包括國家標準鍼灸圖譜)「孔最穴」在「尺澤穴」與「太淵穴」的連線上,在肘下5寸的位置處。

上世紀日本著名鍼灸大師澤田健,對一些重點穴位的定位不拘於古人,其中「孔最穴」的位置被定位在肘下2寸的位置上。

在我接觸的肺經有恙的人群中,幾乎人人在肘下2寸有痛點。所以遵從澤田先生的定位方法,姑且將肺經肘下2寸的位置命名為「孔最穴」。如果此處痛感不明顯可以再試著探查肘下五寸的「孔最穴」。

(2)按揉「魚際穴」時,拇指要靠在掌骨上,肺有疾時此處也會痛感明顯,不過有人開始時這個位置痛感不重,當把「孔最穴」疏通之後,感覺才會出現,這也說明當經氣在上面阻滯後,經氣的傳導受到影響,所以初期「魚際穴」反應不明顯,但經絡疏通後,氣也就下來了。

我們曾經介紹過肺在出現異常的最早期,這兩個穴位不僅可以判斷肺經的氣血情況,而且可以通過疏通它們達到治療作用,將隱患消除於無形。

疏通肺經可輔助調理這些疾患,呼吸系統疾患、感冒、咳嗽、咽痛、肩背痛、凌晨3-5點鐘規律醒來等。

五、使用「經絡體檢法」要注意什麼

▍十二經絡是左右對稱的,探查經絡不要只查一條

初次探查時,有人痛點會比較多,但不要沮喪。我們一直在使用身體,卻從來沒有認真關照過它,經絡出現擁堵,這很正常。

十二經絡是左右對稱的,但敲擊探查易堵塞穴位時,兩側的感覺可能不是對稱的,在痛處按揉即可。如穴位不疼痛,無需按揉刺激。

▍晚上九點後不宜探查、疏通經絡

經絡體檢要順應自然。夜間,人體的狀態是陰氣上升、陽氣下降,以靜為主。晚上過多地探查經絡,氣血會過於活躍,以致有的人精神振奮,無法入眠。

▍須沿經絡自上而下的走向依次探查易堵點,膀胱經和三焦經除外

根據長期的實踐經驗,除了膀胱經和三焦經,其他十條經絡,都是先探查、疏理人體上半身的穴位,下半身的穴位才能得氣。

▍無需按摩整條經絡

我不贊同按摩、疏理整條經絡,這樣會白白消耗氣血,讓身體易於疲勞。就像一條道路有十個路口,如果只有一個路口堵車,我們只需要派一個交警去那裡疏導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消耗過多的人力、物力、財力。

曾有一位阿姨找我調理身體,我檢查後,讓她回去自己疏理經絡。在教她找穴位的時候,這位阿姨都會。我很驚詫。她說她平時喜歡研究穴位,而且每天早晨都會在公園用一個小時的時間拍打經絡。

我問她上午9 ~11 點會不會覺得困。她說困,因為起得太早了。我便告訴她:「身體的本能是要利用睡覺來養氣血,睏倦是身體氣血不足時的提醒,而你每天都把經絡拍打一遍,不僅效果不好,還導致氣血被白白消耗了很多。」

阿姨一直以為堅持每天拍打十二條經絡對身體特別好,殊不知這樣無的放矢的做法是在浪費氣血。

於是我建議她早晨去公園鍛鍊時不要拍打所有的經絡了,先找到一條經絡的易堵塞點,疏通之後再去找別的經絡的堵塞點……一條經絡一條經絡地依次疏通。

一週後,阿姨告訴我鍛鍊時沒疲倦的感覺了,覺得每天身體都有一些好的變化,關鍵是每天開開心心的。

經常去美容院、養生館保養身體的人可能有同感,接受經絡按摩、精油開背後,很容易在床上睡著。很多人只是簡單地理解為按摩經絡促進了睡眠,殊不知,這是氣血被消耗後的身體的本能反應。

所以,建議大家在疏理經絡時,把重點放在經絡上的易堵塞穴位就好了,不需要在整條經絡上平均分配身體有限的寶貴氣血。

(本文為節選內容,欲獲取全文,可以點擊最下方鏈接哦~)

聲明:本文內容來源公眾號「答摩健康」,喜歡的話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一小時,輕鬆作體檢,巧用經絡養出好氣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