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補貼退坡後的大洗牌時代

新能源汽車 能源 新能源 技術 E車匯 2019-07-02

“每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更新,都是一個發展轉折點。”

從2019年3月26日開始,全新的補貼政策標準正式實行,直到2019年6月25日為止的這段時間,為政策過渡期。

與往年相比,過渡期結束後,2019年補貼退坡力度巨大:不僅整體補貼力度退坡50%,而且直接取消了地方補貼。由於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地補標準一般能達到國補的50%,自6月26日起,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幅度最高可達70%。


新能源補貼退坡後的大洗牌時代



相比2018年的補貼政策,新標準的門檻明顯提升了不少,這不但意味著補貼進一步減少,同時對新能源車型的技術也有更高的要求。這對各大車企來說,不僅充滿著各種的機遇,也帶來更大的挑戰與壓力。

在車市集體遇冷之際,新能源汽車又遭遇補貼退坡。面對新一輪的車市大洗牌,新能源車市場將實現大洗牌。

“股神”巴菲特曾說過:“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

前些年,為了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國家給予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補貼政策相當寬容,為了吃到更多政府補貼紅利,很多車企不顧市場需求變化,盲目擴張,搶登“新能源”這趟車導致汽車庫存激增。導致企業披著新能源的外衣,生產的車型缺乏技術含量,少有人問津。


新能源補貼退坡後的大洗牌時代



而在前兩年政策紅利期,為了獲得更多的補貼,甚至有不少企業公然將產品循環出售、虛報里程,實施極為惡劣的騙補行為,不僅造成了市場虛假繁榮的假象,而且也令一些廠家盲目擴產,一度造成行業混亂的局面。

“搶吃蛋糕”的企業越來越多,單個企業的利潤也不斷縮水。如果沒有鉅額政府補貼支持,恐怕很多車企早已入不敷出了。而這也是“退補”政策實施後車市步入“寒冬”的直接誘因之一。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期公佈的5月份銷量數據顯示,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已告別高增長,進入低速增長階段,5月份,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10.4萬輛,同比僅增1.8%。


新能源補貼退坡後的大洗牌時代



嬰兒長大到某個階段,就需要斷奶,對於發展了十多年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無論是規模還是技術上,都已經步入快速成長的時期,且具有足夠的市場競爭力,是時候需要“斷奶”。因此,補貼退坡是車企遲早要面對的事實,這才符合行業發展的規律。

正如不少專家所說,補貼退潮就好比是給新能源汽車“斷奶”。而斷奶之後拼的正是車企的實力和競爭力,那些實力較弱、或者依靠補貼的企業無疑很難存活下去。

“退補”還原了汽車行業的真實現狀。隨著“退補”政策逐步推進,汽車行業面臨一輪大洗牌,很多品牌為了守住原有陣地,只能開打價格戰,血拼到底,這也恰恰是當前車市“提前入冬”最直接的體現。


新能源補貼退坡後的大洗牌時代



有競爭,才有進步,新能源汽車產業能夠發展得如此迅速,也離不開競爭。但對於正在發育成長的行業,也需要避免惡性競爭,因為受損害的不只是競爭對手,而是整個行業。

車市遇冷之際,又遭遇補貼退坡,局勢對於新能源汽車而言,並不樂觀。毫無疑問,伴隨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過渡期的結束,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將由補貼政策扶持轉為市場導向。隨著補貼的逐漸退去直至消失,新能源汽車將步入全新的階段,車企之間競爭也更為激烈,行業將迎來全系洗牌,優勝劣汰即將上演,經過一輪洗牌後,新能源汽車行業將更加成熟完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