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替性侵受害者決定她一輩子要活在陰影裡?'

"

文 / 匿名

我自己開了一個公眾號,無事的時候寫點有的沒的。

公眾號一直很平淡,閱讀量總是超不過關注量,偶爾稀稀拉拉有一兩個人在後臺和我聊幾句,也無非是一些不痛不癢的寒暄。我父母也知道我在寫,每一篇他們都看,卻也只是看看,從不評價我什麼。

直到去年初冬,某個下午我發了一篇推送。題目叫:成為傷痕少女。講的是我七歲那年被性侵的事。

推送發出來之後,結局在我的預料之內,不過是最壞的那一種。

寫那篇推送之前,我找一個做大學生性教育的前輩聊過一段。他問我,你一定要寫嗎?能不能告訴我你寫這篇推送的目的是什麼?

我的腦子迅速過了一圈,並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目的。我寫推送有目的嗎?沒有。我寫此前的任何一篇推送都沒有目的,偏偏就是這一篇,需要找到一個合理的目的。

一定要說的話,可能就是為了滿足表達欲吧。

“我在七歲那年的冬天成為了一個性侵案件的當事人,時至今日,我很確信這是一起惡性的刑事犯罪。但在那個呼吸都冒著白氣的模模糊糊的日子,一向乖巧聽話的我選擇了聽從大人的叮囑:千萬不要把這件事告訴別人哦,爸爸媽媽也不可以。”

我在那篇已經從公眾號裡消失的推送中這樣寫道。


"

文 / 匿名

我自己開了一個公眾號,無事的時候寫點有的沒的。

公眾號一直很平淡,閱讀量總是超不過關注量,偶爾稀稀拉拉有一兩個人在後臺和我聊幾句,也無非是一些不痛不癢的寒暄。我父母也知道我在寫,每一篇他們都看,卻也只是看看,從不評價我什麼。

直到去年初冬,某個下午我發了一篇推送。題目叫:成為傷痕少女。講的是我七歲那年被性侵的事。

推送發出來之後,結局在我的預料之內,不過是最壞的那一種。

寫那篇推送之前,我找一個做大學生性教育的前輩聊過一段。他問我,你一定要寫嗎?能不能告訴我你寫這篇推送的目的是什麼?

我的腦子迅速過了一圈,並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目的。我寫推送有目的嗎?沒有。我寫此前的任何一篇推送都沒有目的,偏偏就是這一篇,需要找到一個合理的目的。

一定要說的話,可能就是為了滿足表達欲吧。

“我在七歲那年的冬天成為了一個性侵案件的當事人,時至今日,我很確信這是一起惡性的刑事犯罪。但在那個呼吸都冒著白氣的模模糊糊的日子,一向乖巧聽話的我選擇了聽從大人的叮囑:千萬不要把這件事告訴別人哦,爸爸媽媽也不可以。”

我在那篇已經從公眾號裡消失的推送中這樣寫道。


為什麼要替性侵受害者決定她一輩子要活在陰影裡?



我沒有細說我具體遭遇了什麼,因為我不願讓父母感到自責和痛苦,也不想讓讀其他讀者覺得我很可憐。事實上在這次性侵事件之後,我只覺得莫名其妙,七歲的我從來沒有接受過任何性教育,我不知道那個男人做了什麼,我只記得當時我有些害怕,還有不停地喊疼。我沒有記住那個男人的臉。

這次有些駭人的“疼痛事件”就這樣隨著時間變得面目模糊。一直到初中,我才漸漸知道性侵這回事的存在,也終於明白了那個模糊的冬日,那個陌生男人做了什麼。

如果你以為接下來又是一段歇斯底里的故事,那麼一切都大錯特錯。我的生活中什麼也沒有發生,我甚至沒有感覺到仇恨和痛苦,我只是在心裡默默將那次“疼痛事件”從無法歸類的雜亂記憶中拎了出來,給了它一個正式的名字:性侵。

初中畢業之後我曾將這件事告訴過一個朋友,我只記得她無比的憤怒和憐憫。

“如果是我的話,我一定會讓這個人被判刑,讓他坐穿牢底。”

“你不要把這件事告訴別人,如果以後談了男朋友,哪怕談十年八年也不要說。”

我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迴應她。只好緊皺著眉頭嗯嗯嗯地應和她的話:“嗯”“嗯嗯”“嗯我知道了”“嗯嗯”

那篇推送的原稿裡接下來是這樣一段:

“漸漸地我也不知道她說了多久,更不知道我沉默了多久,我只感覺到她義憤填膺慷慨激昂的發言在我耳邊嗡嗡嗡嗡,而我的身軀一寸一寸地矮下去,我的頭顱一度一度地低下去,最終成為了一個舔舐著傷口的經歷過巨大痛苦的傷痕少女。

從那之後,我開始意識到了性侵這件事的嚴重性,我開始意識到性侵給受害者帶來什麼。“

時至今日我讀到這一段仍然感到壓迫和難過。從那天開始,一切都變了,我意識到我和其他人不一樣,我有一個永遠不能開口的祕密。我在網上瀏覽過許多新聞,遭到性侵的女孩們要麼有了創傷後應激障礙,要麼患上抑鬱症,甚至採用服毒、跳樓等方式自殺。


"

文 / 匿名

我自己開了一個公眾號,無事的時候寫點有的沒的。

公眾號一直很平淡,閱讀量總是超不過關注量,偶爾稀稀拉拉有一兩個人在後臺和我聊幾句,也無非是一些不痛不癢的寒暄。我父母也知道我在寫,每一篇他們都看,卻也只是看看,從不評價我什麼。

直到去年初冬,某個下午我發了一篇推送。題目叫:成為傷痕少女。講的是我七歲那年被性侵的事。

推送發出來之後,結局在我的預料之內,不過是最壞的那一種。

寫那篇推送之前,我找一個做大學生性教育的前輩聊過一段。他問我,你一定要寫嗎?能不能告訴我你寫這篇推送的目的是什麼?

我的腦子迅速過了一圈,並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目的。我寫推送有目的嗎?沒有。我寫此前的任何一篇推送都沒有目的,偏偏就是這一篇,需要找到一個合理的目的。

一定要說的話,可能就是為了滿足表達欲吧。

“我在七歲那年的冬天成為了一個性侵案件的當事人,時至今日,我很確信這是一起惡性的刑事犯罪。但在那個呼吸都冒著白氣的模模糊糊的日子,一向乖巧聽話的我選擇了聽從大人的叮囑:千萬不要把這件事告訴別人哦,爸爸媽媽也不可以。”

我在那篇已經從公眾號裡消失的推送中這樣寫道。


為什麼要替性侵受害者決定她一輩子要活在陰影裡?



我沒有細說我具體遭遇了什麼,因為我不願讓父母感到自責和痛苦,也不想讓讀其他讀者覺得我很可憐。事實上在這次性侵事件之後,我只覺得莫名其妙,七歲的我從來沒有接受過任何性教育,我不知道那個男人做了什麼,我只記得當時我有些害怕,還有不停地喊疼。我沒有記住那個男人的臉。

這次有些駭人的“疼痛事件”就這樣隨著時間變得面目模糊。一直到初中,我才漸漸知道性侵這回事的存在,也終於明白了那個模糊的冬日,那個陌生男人做了什麼。

如果你以為接下來又是一段歇斯底里的故事,那麼一切都大錯特錯。我的生活中什麼也沒有發生,我甚至沒有感覺到仇恨和痛苦,我只是在心裡默默將那次“疼痛事件”從無法歸類的雜亂記憶中拎了出來,給了它一個正式的名字:性侵。

初中畢業之後我曾將這件事告訴過一個朋友,我只記得她無比的憤怒和憐憫。

“如果是我的話,我一定會讓這個人被判刑,讓他坐穿牢底。”

“你不要把這件事告訴別人,如果以後談了男朋友,哪怕談十年八年也不要說。”

我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迴應她。只好緊皺著眉頭嗯嗯嗯地應和她的話:“嗯”“嗯嗯”“嗯我知道了”“嗯嗯”

那篇推送的原稿裡接下來是這樣一段:

“漸漸地我也不知道她說了多久,更不知道我沉默了多久,我只感覺到她義憤填膺慷慨激昂的發言在我耳邊嗡嗡嗡嗡,而我的身軀一寸一寸地矮下去,我的頭顱一度一度地低下去,最終成為了一個舔舐著傷口的經歷過巨大痛苦的傷痕少女。

從那之後,我開始意識到了性侵這件事的嚴重性,我開始意識到性侵給受害者帶來什麼。“

時至今日我讀到這一段仍然感到壓迫和難過。從那天開始,一切都變了,我意識到我和其他人不一樣,我有一個永遠不能開口的祕密。我在網上瀏覽過許多新聞,遭到性侵的女孩們要麼有了創傷後應激障礙,要麼患上抑鬱症,甚至採用服毒、跳樓等方式自殺。


為什麼要替性侵受害者決定她一輩子要活在陰影裡?



我開始在我的生活習慣中尋找自己被傷害過的證據,以此來自證受害者的身份。我怕黑、膽小、優柔寡斷,我總是在獨自入睡時幻想窗外徘徊著一個歹徒、我總是在夜裡站在床邊的時候幻想有一隻手從床底下伸出來把我抓到床底······

這難道不是我受過摧殘的證據嗎?你看我多可憐,我是一個又膽怯又脆弱的傷痕少女啊。

不管你信不信,總之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相信了,因為其他所有當事人都是這樣的,我從沒見過哪個女孩遭到性侵之後還能身心健康。

我在“性侵受害者“這一身份的陰翳之下生活了幾年,倒也沒有大礙,我高中時人緣不錯,成績中上,還偷偷摸摸談了戀愛,高考後也順利地上了大學。

某日,我的朋友圈出現了一篇文章《非典型性侵受害者告白:我最害怕的,是社會說我不夠傷心》

“我害怕大家知道我被傷害了,卻沒有受傷。我害怕因為我沒有哭泣,沒有耿耿於懷的放在心上,就被人們認為我隨便,不夠純潔,不夠認真地看待我的身體。”

平地驚雷。

那時候我才開始認真審視我的經歷:我真的有很多傷痕嗎?還是因為遭遇過性侵,我才把我所有的膽怯,所有的性格缺陷都歸咎於一處。要知道我在從七歲到初中的漫長時光裡甚至都快將此事淡忘。究竟是這件事本身傷痕太重,還是所有的社會輿論都在向我強調,這件事會跟隨、影響甚至摧毀我的一生?


"

文 / 匿名

我自己開了一個公眾號,無事的時候寫點有的沒的。

公眾號一直很平淡,閱讀量總是超不過關注量,偶爾稀稀拉拉有一兩個人在後臺和我聊幾句,也無非是一些不痛不癢的寒暄。我父母也知道我在寫,每一篇他們都看,卻也只是看看,從不評價我什麼。

直到去年初冬,某個下午我發了一篇推送。題目叫:成為傷痕少女。講的是我七歲那年被性侵的事。

推送發出來之後,結局在我的預料之內,不過是最壞的那一種。

寫那篇推送之前,我找一個做大學生性教育的前輩聊過一段。他問我,你一定要寫嗎?能不能告訴我你寫這篇推送的目的是什麼?

我的腦子迅速過了一圈,並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目的。我寫推送有目的嗎?沒有。我寫此前的任何一篇推送都沒有目的,偏偏就是這一篇,需要找到一個合理的目的。

一定要說的話,可能就是為了滿足表達欲吧。

“我在七歲那年的冬天成為了一個性侵案件的當事人,時至今日,我很確信這是一起惡性的刑事犯罪。但在那個呼吸都冒著白氣的模模糊糊的日子,一向乖巧聽話的我選擇了聽從大人的叮囑:千萬不要把這件事告訴別人哦,爸爸媽媽也不可以。”

我在那篇已經從公眾號裡消失的推送中這樣寫道。


為什麼要替性侵受害者決定她一輩子要活在陰影裡?



我沒有細說我具體遭遇了什麼,因為我不願讓父母感到自責和痛苦,也不想讓讀其他讀者覺得我很可憐。事實上在這次性侵事件之後,我只覺得莫名其妙,七歲的我從來沒有接受過任何性教育,我不知道那個男人做了什麼,我只記得當時我有些害怕,還有不停地喊疼。我沒有記住那個男人的臉。

這次有些駭人的“疼痛事件”就這樣隨著時間變得面目模糊。一直到初中,我才漸漸知道性侵這回事的存在,也終於明白了那個模糊的冬日,那個陌生男人做了什麼。

如果你以為接下來又是一段歇斯底里的故事,那麼一切都大錯特錯。我的生活中什麼也沒有發生,我甚至沒有感覺到仇恨和痛苦,我只是在心裡默默將那次“疼痛事件”從無法歸類的雜亂記憶中拎了出來,給了它一個正式的名字:性侵。

初中畢業之後我曾將這件事告訴過一個朋友,我只記得她無比的憤怒和憐憫。

“如果是我的話,我一定會讓這個人被判刑,讓他坐穿牢底。”

“你不要把這件事告訴別人,如果以後談了男朋友,哪怕談十年八年也不要說。”

我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迴應她。只好緊皺著眉頭嗯嗯嗯地應和她的話:“嗯”“嗯嗯”“嗯我知道了”“嗯嗯”

那篇推送的原稿裡接下來是這樣一段:

“漸漸地我也不知道她說了多久,更不知道我沉默了多久,我只感覺到她義憤填膺慷慨激昂的發言在我耳邊嗡嗡嗡嗡,而我的身軀一寸一寸地矮下去,我的頭顱一度一度地低下去,最終成為了一個舔舐著傷口的經歷過巨大痛苦的傷痕少女。

從那之後,我開始意識到了性侵這件事的嚴重性,我開始意識到性侵給受害者帶來什麼。“

時至今日我讀到這一段仍然感到壓迫和難過。從那天開始,一切都變了,我意識到我和其他人不一樣,我有一個永遠不能開口的祕密。我在網上瀏覽過許多新聞,遭到性侵的女孩們要麼有了創傷後應激障礙,要麼患上抑鬱症,甚至採用服毒、跳樓等方式自殺。


為什麼要替性侵受害者決定她一輩子要活在陰影裡?



我開始在我的生活習慣中尋找自己被傷害過的證據,以此來自證受害者的身份。我怕黑、膽小、優柔寡斷,我總是在獨自入睡時幻想窗外徘徊著一個歹徒、我總是在夜裡站在床邊的時候幻想有一隻手從床底下伸出來把我抓到床底······

這難道不是我受過摧殘的證據嗎?你看我多可憐,我是一個又膽怯又脆弱的傷痕少女啊。

不管你信不信,總之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相信了,因為其他所有當事人都是這樣的,我從沒見過哪個女孩遭到性侵之後還能身心健康。

我在“性侵受害者“這一身份的陰翳之下生活了幾年,倒也沒有大礙,我高中時人緣不錯,成績中上,還偷偷摸摸談了戀愛,高考後也順利地上了大學。

某日,我的朋友圈出現了一篇文章《非典型性侵受害者告白:我最害怕的,是社會說我不夠傷心》

“我害怕大家知道我被傷害了,卻沒有受傷。我害怕因為我沒有哭泣,沒有耿耿於懷的放在心上,就被人們認為我隨便,不夠純潔,不夠認真地看待我的身體。”

平地驚雷。

那時候我才開始認真審視我的經歷:我真的有很多傷痕嗎?還是因為遭遇過性侵,我才把我所有的膽怯,所有的性格缺陷都歸咎於一處。要知道我在從七歲到初中的漫長時光裡甚至都快將此事淡忘。究竟是這件事本身傷痕太重,還是所有的社會輿論都在向我強調,這件事會跟隨、影響甚至摧毀我的一生?


為什麼要替性侵受害者決定她一輩子要活在陰影裡?



我認認真真地思考了整個邏輯,在me too運動高漲的時期讀過了許多不同的新聞下面的留言,卻感覺沒有一句是說給我聽。

“這種人就應該割以永治,毀了女孩的一輩子”

“就因為這個畜生,女生一輩子都活在陰影裡”

“這個女孩還這麼年輕,以後還怎麼辦,心理陰影要跟她一輩子“

“一輩子”,一個多麼沉重的時間跨度。這些發言和那個告誡我這件事不要告訴任何人的朋友的發言如出一轍。我陷入了困惑,不知道我的一生該如何度過。

“我怕寫這篇文章,因為我怕發出來之後,原來那個寫過童年趣聞、寫過高考經歷、寫過家鄉河川的我會全部灰飛煙滅,在讀者的印象裡,我變成了一個滿腮淚水的受害少女,更害怕我明明說過了我沒事,讀者卻在分析我:你一定是因為傷痕太深,意識故意美化了這段經歷,讓你強行說自己沒事。

我已經無法控制這件事的開頭,我只是想為這件事畫上一個屬於我自己的句號,而旁人在沒有任何精神狀況診斷的情況下,卻把當事人視作已經意識不清的人,甚至一句‘我沒事’都不相信。

百口莫辯。”

我記得我當時在敲下這段文字的時候幾乎沒有停頓。這些話我想說很久了,我終於給了自己這樣一次機會,雖然我寫推送從來不打草稿,但這段話我彷彿已經演練了千次萬次。

我記得我的一個朋友曾經這樣問過:“你為什麼要替當事人決定這件事是大事還是小事?”

我也想問。為什麼要替受害者決定一輩子要活在陰影裡?為什麼要替受害者決定這件事不要告訴別人?為什麼要替受害者在原本光潔的心境中劃下刀口和瘢痕?

那篇推送到這裡差不多就結束了,結尾落在了“請相信我沒事”的題論。


"

文 / 匿名

我自己開了一個公眾號,無事的時候寫點有的沒的。

公眾號一直很平淡,閱讀量總是超不過關注量,偶爾稀稀拉拉有一兩個人在後臺和我聊幾句,也無非是一些不痛不癢的寒暄。我父母也知道我在寫,每一篇他們都看,卻也只是看看,從不評價我什麼。

直到去年初冬,某個下午我發了一篇推送。題目叫:成為傷痕少女。講的是我七歲那年被性侵的事。

推送發出來之後,結局在我的預料之內,不過是最壞的那一種。

寫那篇推送之前,我找一個做大學生性教育的前輩聊過一段。他問我,你一定要寫嗎?能不能告訴我你寫這篇推送的目的是什麼?

我的腦子迅速過了一圈,並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目的。我寫推送有目的嗎?沒有。我寫此前的任何一篇推送都沒有目的,偏偏就是這一篇,需要找到一個合理的目的。

一定要說的話,可能就是為了滿足表達欲吧。

“我在七歲那年的冬天成為了一個性侵案件的當事人,時至今日,我很確信這是一起惡性的刑事犯罪。但在那個呼吸都冒著白氣的模模糊糊的日子,一向乖巧聽話的我選擇了聽從大人的叮囑:千萬不要把這件事告訴別人哦,爸爸媽媽也不可以。”

我在那篇已經從公眾號裡消失的推送中這樣寫道。


為什麼要替性侵受害者決定她一輩子要活在陰影裡?



我沒有細說我具體遭遇了什麼,因為我不願讓父母感到自責和痛苦,也不想讓讀其他讀者覺得我很可憐。事實上在這次性侵事件之後,我只覺得莫名其妙,七歲的我從來沒有接受過任何性教育,我不知道那個男人做了什麼,我只記得當時我有些害怕,還有不停地喊疼。我沒有記住那個男人的臉。

這次有些駭人的“疼痛事件”就這樣隨著時間變得面目模糊。一直到初中,我才漸漸知道性侵這回事的存在,也終於明白了那個模糊的冬日,那個陌生男人做了什麼。

如果你以為接下來又是一段歇斯底里的故事,那麼一切都大錯特錯。我的生活中什麼也沒有發生,我甚至沒有感覺到仇恨和痛苦,我只是在心裡默默將那次“疼痛事件”從無法歸類的雜亂記憶中拎了出來,給了它一個正式的名字:性侵。

初中畢業之後我曾將這件事告訴過一個朋友,我只記得她無比的憤怒和憐憫。

“如果是我的話,我一定會讓這個人被判刑,讓他坐穿牢底。”

“你不要把這件事告訴別人,如果以後談了男朋友,哪怕談十年八年也不要說。”

我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迴應她。只好緊皺著眉頭嗯嗯嗯地應和她的話:“嗯”“嗯嗯”“嗯我知道了”“嗯嗯”

那篇推送的原稿裡接下來是這樣一段:

“漸漸地我也不知道她說了多久,更不知道我沉默了多久,我只感覺到她義憤填膺慷慨激昂的發言在我耳邊嗡嗡嗡嗡,而我的身軀一寸一寸地矮下去,我的頭顱一度一度地低下去,最終成為了一個舔舐著傷口的經歷過巨大痛苦的傷痕少女。

從那之後,我開始意識到了性侵這件事的嚴重性,我開始意識到性侵給受害者帶來什麼。“

時至今日我讀到這一段仍然感到壓迫和難過。從那天開始,一切都變了,我意識到我和其他人不一樣,我有一個永遠不能開口的祕密。我在網上瀏覽過許多新聞,遭到性侵的女孩們要麼有了創傷後應激障礙,要麼患上抑鬱症,甚至採用服毒、跳樓等方式自殺。


為什麼要替性侵受害者決定她一輩子要活在陰影裡?



我開始在我的生活習慣中尋找自己被傷害過的證據,以此來自證受害者的身份。我怕黑、膽小、優柔寡斷,我總是在獨自入睡時幻想窗外徘徊著一個歹徒、我總是在夜裡站在床邊的時候幻想有一隻手從床底下伸出來把我抓到床底······

這難道不是我受過摧殘的證據嗎?你看我多可憐,我是一個又膽怯又脆弱的傷痕少女啊。

不管你信不信,總之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相信了,因為其他所有當事人都是這樣的,我從沒見過哪個女孩遭到性侵之後還能身心健康。

我在“性侵受害者“這一身份的陰翳之下生活了幾年,倒也沒有大礙,我高中時人緣不錯,成績中上,還偷偷摸摸談了戀愛,高考後也順利地上了大學。

某日,我的朋友圈出現了一篇文章《非典型性侵受害者告白:我最害怕的,是社會說我不夠傷心》

“我害怕大家知道我被傷害了,卻沒有受傷。我害怕因為我沒有哭泣,沒有耿耿於懷的放在心上,就被人們認為我隨便,不夠純潔,不夠認真地看待我的身體。”

平地驚雷。

那時候我才開始認真審視我的經歷:我真的有很多傷痕嗎?還是因為遭遇過性侵,我才把我所有的膽怯,所有的性格缺陷都歸咎於一處。要知道我在從七歲到初中的漫長時光裡甚至都快將此事淡忘。究竟是這件事本身傷痕太重,還是所有的社會輿論都在向我強調,這件事會跟隨、影響甚至摧毀我的一生?


為什麼要替性侵受害者決定她一輩子要活在陰影裡?



我認認真真地思考了整個邏輯,在me too運動高漲的時期讀過了許多不同的新聞下面的留言,卻感覺沒有一句是說給我聽。

“這種人就應該割以永治,毀了女孩的一輩子”

“就因為這個畜生,女生一輩子都活在陰影裡”

“這個女孩還這麼年輕,以後還怎麼辦,心理陰影要跟她一輩子“

“一輩子”,一個多麼沉重的時間跨度。這些發言和那個告誡我這件事不要告訴任何人的朋友的發言如出一轍。我陷入了困惑,不知道我的一生該如何度過。

“我怕寫這篇文章,因為我怕發出來之後,原來那個寫過童年趣聞、寫過高考經歷、寫過家鄉河川的我會全部灰飛煙滅,在讀者的印象裡,我變成了一個滿腮淚水的受害少女,更害怕我明明說過了我沒事,讀者卻在分析我:你一定是因為傷痕太深,意識故意美化了這段經歷,讓你強行說自己沒事。

我已經無法控制這件事的開頭,我只是想為這件事畫上一個屬於我自己的句號,而旁人在沒有任何精神狀況診斷的情況下,卻把當事人視作已經意識不清的人,甚至一句‘我沒事’都不相信。

百口莫辯。”

我記得我當時在敲下這段文字的時候幾乎沒有停頓。這些話我想說很久了,我終於給了自己這樣一次機會,雖然我寫推送從來不打草稿,但這段話我彷彿已經演練了千次萬次。

我記得我的一個朋友曾經這樣問過:“你為什麼要替當事人決定這件事是大事還是小事?”

我也想問。為什麼要替受害者決定一輩子要活在陰影裡?為什麼要替受害者決定這件事不要告訴別人?為什麼要替受害者在原本光潔的心境中劃下刀口和瘢痕?

那篇推送到這裡差不多就結束了,結尾落在了“請相信我沒事”的題論。


為什麼要替性侵受害者決定她一輩子要活在陰影裡?



推送發出後的前幾個小時,平安無事,畢竟我的公眾號閱讀量很低,直到我母親看到了它。剛開始,她的反應還算好,只是不停地問我事情的細節,諸如那個人她認識嗎、他具體做了什麼侵犯行為、那天你在幹什麼等等,這讓我有些不適。她不斷地跟我強調“你要知道不是你的錯”,我一直應和她的話,希望她可以儘快平靜下來。

可是大概一個小時之後,她像是內心掙扎了一段時間,給我發微信希望我將推送刪掉。剛開始是建議,之後是勸說,最後是強硬的要求。在幾番拉鋸之下,她開始在我的公眾號後臺軟磨硬泡,父親只好拜託我趕緊刪掉,“不然你媽媽今晚就不睡覺了”。

我用盡了能想到的方法也沒能挽救這篇耗時四個小時的成果。我請求她相信我,我沒事,而且我想了很久要不要寫這篇,我已經考慮清楚,也可以承擔後果。但是一切無濟於事,即便我用了“硬要叫我刪掉這篇推送,就是刪掉我的自我認同,就是在告訴我我的真實狀態是不能被接納的。”這樣類似威脅的語言,也依然毫無作用。

最後我看到後臺留言裡一句句“你就聽我們一次,把它刪掉,這個真的不適合留在公眾號裡。”、“關注你的有我的同學,我的同事,你覺得這事適合廣而告之嗎?”、“而且你還寫這是惡性刑事案件,你讓別人怎麼想你?”

我很絕望,我刪掉了。

我知道她說的“別人怎麼想你”是指“別人會覺得你不是處女”。


"

文 / 匿名

我自己開了一個公眾號,無事的時候寫點有的沒的。

公眾號一直很平淡,閱讀量總是超不過關注量,偶爾稀稀拉拉有一兩個人在後臺和我聊幾句,也無非是一些不痛不癢的寒暄。我父母也知道我在寫,每一篇他們都看,卻也只是看看,從不評價我什麼。

直到去年初冬,某個下午我發了一篇推送。題目叫:成為傷痕少女。講的是我七歲那年被性侵的事。

推送發出來之後,結局在我的預料之內,不過是最壞的那一種。

寫那篇推送之前,我找一個做大學生性教育的前輩聊過一段。他問我,你一定要寫嗎?能不能告訴我你寫這篇推送的目的是什麼?

我的腦子迅速過了一圈,並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目的。我寫推送有目的嗎?沒有。我寫此前的任何一篇推送都沒有目的,偏偏就是這一篇,需要找到一個合理的目的。

一定要說的話,可能就是為了滿足表達欲吧。

“我在七歲那年的冬天成為了一個性侵案件的當事人,時至今日,我很確信這是一起惡性的刑事犯罪。但在那個呼吸都冒著白氣的模模糊糊的日子,一向乖巧聽話的我選擇了聽從大人的叮囑:千萬不要把這件事告訴別人哦,爸爸媽媽也不可以。”

我在那篇已經從公眾號裡消失的推送中這樣寫道。


為什麼要替性侵受害者決定她一輩子要活在陰影裡?



我沒有細說我具體遭遇了什麼,因為我不願讓父母感到自責和痛苦,也不想讓讀其他讀者覺得我很可憐。事實上在這次性侵事件之後,我只覺得莫名其妙,七歲的我從來沒有接受過任何性教育,我不知道那個男人做了什麼,我只記得當時我有些害怕,還有不停地喊疼。我沒有記住那個男人的臉。

這次有些駭人的“疼痛事件”就這樣隨著時間變得面目模糊。一直到初中,我才漸漸知道性侵這回事的存在,也終於明白了那個模糊的冬日,那個陌生男人做了什麼。

如果你以為接下來又是一段歇斯底里的故事,那麼一切都大錯特錯。我的生活中什麼也沒有發生,我甚至沒有感覺到仇恨和痛苦,我只是在心裡默默將那次“疼痛事件”從無法歸類的雜亂記憶中拎了出來,給了它一個正式的名字:性侵。

初中畢業之後我曾將這件事告訴過一個朋友,我只記得她無比的憤怒和憐憫。

“如果是我的話,我一定會讓這個人被判刑,讓他坐穿牢底。”

“你不要把這件事告訴別人,如果以後談了男朋友,哪怕談十年八年也不要說。”

我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迴應她。只好緊皺著眉頭嗯嗯嗯地應和她的話:“嗯”“嗯嗯”“嗯我知道了”“嗯嗯”

那篇推送的原稿裡接下來是這樣一段:

“漸漸地我也不知道她說了多久,更不知道我沉默了多久,我只感覺到她義憤填膺慷慨激昂的發言在我耳邊嗡嗡嗡嗡,而我的身軀一寸一寸地矮下去,我的頭顱一度一度地低下去,最終成為了一個舔舐著傷口的經歷過巨大痛苦的傷痕少女。

從那之後,我開始意識到了性侵這件事的嚴重性,我開始意識到性侵給受害者帶來什麼。“

時至今日我讀到這一段仍然感到壓迫和難過。從那天開始,一切都變了,我意識到我和其他人不一樣,我有一個永遠不能開口的祕密。我在網上瀏覽過許多新聞,遭到性侵的女孩們要麼有了創傷後應激障礙,要麼患上抑鬱症,甚至採用服毒、跳樓等方式自殺。


為什麼要替性侵受害者決定她一輩子要活在陰影裡?



我開始在我的生活習慣中尋找自己被傷害過的證據,以此來自證受害者的身份。我怕黑、膽小、優柔寡斷,我總是在獨自入睡時幻想窗外徘徊著一個歹徒、我總是在夜裡站在床邊的時候幻想有一隻手從床底下伸出來把我抓到床底······

這難道不是我受過摧殘的證據嗎?你看我多可憐,我是一個又膽怯又脆弱的傷痕少女啊。

不管你信不信,總之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相信了,因為其他所有當事人都是這樣的,我從沒見過哪個女孩遭到性侵之後還能身心健康。

我在“性侵受害者“這一身份的陰翳之下生活了幾年,倒也沒有大礙,我高中時人緣不錯,成績中上,還偷偷摸摸談了戀愛,高考後也順利地上了大學。

某日,我的朋友圈出現了一篇文章《非典型性侵受害者告白:我最害怕的,是社會說我不夠傷心》

“我害怕大家知道我被傷害了,卻沒有受傷。我害怕因為我沒有哭泣,沒有耿耿於懷的放在心上,就被人們認為我隨便,不夠純潔,不夠認真地看待我的身體。”

平地驚雷。

那時候我才開始認真審視我的經歷:我真的有很多傷痕嗎?還是因為遭遇過性侵,我才把我所有的膽怯,所有的性格缺陷都歸咎於一處。要知道我在從七歲到初中的漫長時光裡甚至都快將此事淡忘。究竟是這件事本身傷痕太重,還是所有的社會輿論都在向我強調,這件事會跟隨、影響甚至摧毀我的一生?


為什麼要替性侵受害者決定她一輩子要活在陰影裡?



我認認真真地思考了整個邏輯,在me too運動高漲的時期讀過了許多不同的新聞下面的留言,卻感覺沒有一句是說給我聽。

“這種人就應該割以永治,毀了女孩的一輩子”

“就因為這個畜生,女生一輩子都活在陰影裡”

“這個女孩還這麼年輕,以後還怎麼辦,心理陰影要跟她一輩子“

“一輩子”,一個多麼沉重的時間跨度。這些發言和那個告誡我這件事不要告訴任何人的朋友的發言如出一轍。我陷入了困惑,不知道我的一生該如何度過。

“我怕寫這篇文章,因為我怕發出來之後,原來那個寫過童年趣聞、寫過高考經歷、寫過家鄉河川的我會全部灰飛煙滅,在讀者的印象裡,我變成了一個滿腮淚水的受害少女,更害怕我明明說過了我沒事,讀者卻在分析我:你一定是因為傷痕太深,意識故意美化了這段經歷,讓你強行說自己沒事。

我已經無法控制這件事的開頭,我只是想為這件事畫上一個屬於我自己的句號,而旁人在沒有任何精神狀況診斷的情況下,卻把當事人視作已經意識不清的人,甚至一句‘我沒事’都不相信。

百口莫辯。”

我記得我當時在敲下這段文字的時候幾乎沒有停頓。這些話我想說很久了,我終於給了自己這樣一次機會,雖然我寫推送從來不打草稿,但這段話我彷彿已經演練了千次萬次。

我記得我的一個朋友曾經這樣問過:“你為什麼要替當事人決定這件事是大事還是小事?”

我也想問。為什麼要替受害者決定一輩子要活在陰影裡?為什麼要替受害者決定這件事不要告訴別人?為什麼要替受害者在原本光潔的心境中劃下刀口和瘢痕?

那篇推送到這裡差不多就結束了,結尾落在了“請相信我沒事”的題論。


為什麼要替性侵受害者決定她一輩子要活在陰影裡?



推送發出後的前幾個小時,平安無事,畢竟我的公眾號閱讀量很低,直到我母親看到了它。剛開始,她的反應還算好,只是不停地問我事情的細節,諸如那個人她認識嗎、他具體做了什麼侵犯行為、那天你在幹什麼等等,這讓我有些不適。她不斷地跟我強調“你要知道不是你的錯”,我一直應和她的話,希望她可以儘快平靜下來。

可是大概一個小時之後,她像是內心掙扎了一段時間,給我發微信希望我將推送刪掉。剛開始是建議,之後是勸說,最後是強硬的要求。在幾番拉鋸之下,她開始在我的公眾號後臺軟磨硬泡,父親只好拜託我趕緊刪掉,“不然你媽媽今晚就不睡覺了”。

我用盡了能想到的方法也沒能挽救這篇耗時四個小時的成果。我請求她相信我,我沒事,而且我想了很久要不要寫這篇,我已經考慮清楚,也可以承擔後果。但是一切無濟於事,即便我用了“硬要叫我刪掉這篇推送,就是刪掉我的自我認同,就是在告訴我我的真實狀態是不能被接納的。”這樣類似威脅的語言,也依然毫無作用。

最後我看到後臺留言裡一句句“你就聽我們一次,把它刪掉,這個真的不適合留在公眾號裡。”、“關注你的有我的同學,我的同事,你覺得這事適合廣而告之嗎?”、“而且你還寫這是惡性刑事案件,你讓別人怎麼想你?”

我很絕望,我刪掉了。

我知道她說的“別人怎麼想你”是指“別人會覺得你不是處女”。


為什麼要替性侵受害者決定她一輩子要活在陰影裡?



為什麼所有人都可以肆意評論性侵,只有我,在“必要的時候”才能正當地出來說兩句?什麼時候是必要的時候?

真的有人想聽真實的當事人說話嗎?如果我說的和大眾的想象不一樣,誰才是正確的一個?

我們都罵那些受害者有罪論和蕩婦羞辱的言論,我們知道“這不是受害者的錯”,就像我母親跟我說的那樣。可是我真的不需要她一直跟我強調我沒錯。

她誤解了,我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有錯。

她總是急於安慰我,卻從來沒有停下來聽我說說我是怎麼看這件事的。對性別平權有所瞭解的人應該都聽過“個體差異大於性別差異”,或許,在性侵當事人中呢?

對我的母親來說,從看到推送的那一刻起,我的形象就變了,變成了那個大眾刻板印象中的傷痕少女,即便我說了那麼多,她也沒有意識到我還是我,這件事早就發生了,區別只在於我有沒有寫出來而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