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戰敗,剩下的艦船都被日軍收編了。有人給日本艦隊寫信,請求釋放廣丙號巡洋艦。

理由是,廣丙艦屬於廣東水師,此次戰役,與廣東無關。

外國人知道這件事,大牙都笑掉了。

梁啟超卻說,對,這句話最能代表我國各省封疆大吏的真實思想。


鴉戰後20年,中國在幹嘛?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表述,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英國人的船堅炮利驚醒了沉睡的中華帝國,第一批有識之士開眼看世界,認識到了中西之間在“器”的層面的巨大差距。

這句話總體沒毛病。然而,認識到差距之後呢?

很殘酷,經過了十幾年,這種差距不是縮小了,而是繼續擴大,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敗得更慘。

也就是說,認識跟實踐是兩碼事。很多事情,認識到位了,但沒做或做不好,就等於沒認識。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軍使用的自動發火的洋槍,引起了道光帝的興趣。

1842年,耆英就給皇上買了兩把,道光試用之後說,這真是“絕妙之品”。當時已經有朝臣說,我們來仿造吧。

道光覺得仿造不容易,還是先把火藥配方搞到手再說吧。

耆英說,呵呵,火藥配方這玩意兒是祕方,一時也不知道去哪買啊。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一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與英法聯軍交戰的清軍部隊所使用的輕兵器,還是傳統的鳥槍、抬槍、弓箭和刀矛等。


"

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戰敗,剩下的艦船都被日軍收編了。有人給日本艦隊寫信,請求釋放廣丙號巡洋艦。

理由是,廣丙艦屬於廣東水師,此次戰役,與廣東無關。

外國人知道這件事,大牙都笑掉了。

梁啟超卻說,對,這句話最能代表我國各省封疆大吏的真實思想。


鴉戰後20年,中國在幹嘛?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表述,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英國人的船堅炮利驚醒了沉睡的中華帝國,第一批有識之士開眼看世界,認識到了中西之間在“器”的層面的巨大差距。

這句話總體沒毛病。然而,認識到差距之後呢?

很殘酷,經過了十幾年,這種差距不是縮小了,而是繼續擴大,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敗得更慘。

也就是說,認識跟實踐是兩碼事。很多事情,認識到位了,但沒做或做不好,就等於沒認識。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軍使用的自動發火的洋槍,引起了道光帝的興趣。

1842年,耆英就給皇上買了兩把,道光試用之後說,這真是“絕妙之品”。當時已經有朝臣說,我們來仿造吧。

道光覺得仿造不容易,還是先把火藥配方搞到手再說吧。

耆英說,呵呵,火藥配方這玩意兒是祕方,一時也不知道去哪買啊。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一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與英法聯軍交戰的清軍部隊所使用的輕兵器,還是傳統的鳥槍、抬槍、弓箭和刀矛等。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抬槍,清軍自主研製的武器逐漸被淘汰。


但這時,人家用的是什麼武器?

法軍使用的是1849年試製成功的米涅式步槍,英國使用的是1852年根據米涅式步槍原理製造出來的恩菲耳德式步槍。後一種步槍製作非常精良,比歐洲大陸各國軍隊所裝備的一切步槍還優越。

大炮方面,英軍帶來最新發明的阿姆斯特朗炮,法軍亦帶來了新式的拿破崙炮。

人家早就比你先進,完了還比你努力,吭哧吭哧在那研製新式武器。我們呢,痛定思痛,一切照舊,忙著打嘴炮,搞政績。

時任閩浙總督慶瑞跟皇帝上奏邀功,說我這軍隊訓練得好啊,每天出操兩次,都是我親自督練。各種把自己往死裡誇,看得他不臉紅,咸豐先臉紅了,說訓練是好事,但別把軍隊搞成儀仗隊,“徒飾美觀”呀。

呵呵,還真被咸豐說中了。

福建布政使張集馨跑去現場觀摩,回來說,集訓的軍隊千人不到,竟然六七成都是敲鑼打鼓、扛旗吹號的,剩下三四百號人,分了十餘杆抬槍、不足百杆鳥槍,還有短棍鐵叉,這就叫武器裝備了,這就叫軍隊訓練了。

張集馨肯定心想,泥馬,這不是老家的跳大神嗎?

這就是晚清帝國失去的20年。從武器到軍隊,跟英法強國的代差,越來越大。


甲午戰爭前30年,中國追回了沒?


晚清在武器裝備上真正有所作為,是從第二次鴉片戰爭被吊打後開始的。

儘管不中聽,但還是不得不說一句:對於晚清軍事近代化,李鴻章功不可沒。


"

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戰敗,剩下的艦船都被日軍收編了。有人給日本艦隊寫信,請求釋放廣丙號巡洋艦。

理由是,廣丙艦屬於廣東水師,此次戰役,與廣東無關。

外國人知道這件事,大牙都笑掉了。

梁啟超卻說,對,這句話最能代表我國各省封疆大吏的真實思想。


鴉戰後20年,中國在幹嘛?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表述,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英國人的船堅炮利驚醒了沉睡的中華帝國,第一批有識之士開眼看世界,認識到了中西之間在“器”的層面的巨大差距。

這句話總體沒毛病。然而,認識到差距之後呢?

很殘酷,經過了十幾年,這種差距不是縮小了,而是繼續擴大,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敗得更慘。

也就是說,認識跟實踐是兩碼事。很多事情,認識到位了,但沒做或做不好,就等於沒認識。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軍使用的自動發火的洋槍,引起了道光帝的興趣。

1842年,耆英就給皇上買了兩把,道光試用之後說,這真是“絕妙之品”。當時已經有朝臣說,我們來仿造吧。

道光覺得仿造不容易,還是先把火藥配方搞到手再說吧。

耆英說,呵呵,火藥配方這玩意兒是祕方,一時也不知道去哪買啊。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一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與英法聯軍交戰的清軍部隊所使用的輕兵器,還是傳統的鳥槍、抬槍、弓箭和刀矛等。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抬槍,清軍自主研製的武器逐漸被淘汰。


但這時,人家用的是什麼武器?

法軍使用的是1849年試製成功的米涅式步槍,英國使用的是1852年根據米涅式步槍原理製造出來的恩菲耳德式步槍。後一種步槍製作非常精良,比歐洲大陸各國軍隊所裝備的一切步槍還優越。

大炮方面,英軍帶來最新發明的阿姆斯特朗炮,法軍亦帶來了新式的拿破崙炮。

人家早就比你先進,完了還比你努力,吭哧吭哧在那研製新式武器。我們呢,痛定思痛,一切照舊,忙著打嘴炮,搞政績。

時任閩浙總督慶瑞跟皇帝上奏邀功,說我這軍隊訓練得好啊,每天出操兩次,都是我親自督練。各種把自己往死裡誇,看得他不臉紅,咸豐先臉紅了,說訓練是好事,但別把軍隊搞成儀仗隊,“徒飾美觀”呀。

呵呵,還真被咸豐說中了。

福建布政使張集馨跑去現場觀摩,回來說,集訓的軍隊千人不到,竟然六七成都是敲鑼打鼓、扛旗吹號的,剩下三四百號人,分了十餘杆抬槍、不足百杆鳥槍,還有短棍鐵叉,這就叫武器裝備了,這就叫軍隊訓練了。

張集馨肯定心想,泥馬,這不是老家的跳大神嗎?

這就是晚清帝國失去的20年。從武器到軍隊,跟英法強國的代差,越來越大。


甲午戰爭前30年,中國追回了沒?


晚清在武器裝備上真正有所作為,是從第二次鴉片戰爭被吊打後開始的。

儘管不中聽,但還是不得不說一句:對於晚清軍事近代化,李鴻章功不可沒。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曾國藩、胡林翼畢竟是儒將,無論打仗還是訓練,總是顧忌天道傳統。搞洋務運動,即便在“器”的層面,也沒有徹底洋務化。

胡林翼的觀點是,軍隊配備武器,“大約火器手宜四成、三成,刀矛手宜六成、七成”。

曾國藩稍微好一點,但也好不到哪去。他自己擬定的湘軍營制是“半用洋槍,半用長矛”

不僅如此,他還經常寫信教訓曾國荃和李鴻章,要他們別迷信西洋武器,要相信“制勝之道,實在人而不在器”

反倒是太平軍對洋槍洋炮相當感冒。

定都南京後,太平軍就開始使用洋槍洋炮,而且規模日益擴大。到後期李秀成牛叉的時候,所部己大量使用洋槍洋炮。

左宗棠就說了,從前打賊匪,難得見到外國槍械,近數年來,沒有一窩賊匪不配備洋槍洋炮的。

晚清洋務派中,左宗棠算是享受到了外國槍械的紅利,成為“內戰大師”。但跟李鴻章比,影響力還是差了點。

李鴻章一頭扎進洋務事業裡,發現水很深,也很甜。他不僅不聽曾國藩的“迂腐之論”,還給老師“反洗腦”。

他對曾國藩說,從前俄羅斯、日本不知炮法,跟我們一樣,也很弱雞,但人家知道這玩意兒的厲害之後,求得英法祕巧槍炮、輪船,慢慢地自己也能生產一些,現在儼然已能跟英法稱兄道弟了。

他這套理論,後來發展為“武器制勝論”,就是武器越好越新,越能打勝仗。當然,這也為後面的慘敗埋下禍根。

經過李鴻章的努力,他的淮軍逐漸擺脫了舊式刀矛加鳥槍的裝備舊況,變成“槍炮最多而精”的勁旅,在內戰中所向披靡。


"

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戰敗,剩下的艦船都被日軍收編了。有人給日本艦隊寫信,請求釋放廣丙號巡洋艦。

理由是,廣丙艦屬於廣東水師,此次戰役,與廣東無關。

外國人知道這件事,大牙都笑掉了。

梁啟超卻說,對,這句話最能代表我國各省封疆大吏的真實思想。


鴉戰後20年,中國在幹嘛?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表述,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英國人的船堅炮利驚醒了沉睡的中華帝國,第一批有識之士開眼看世界,認識到了中西之間在“器”的層面的巨大差距。

這句話總體沒毛病。然而,認識到差距之後呢?

很殘酷,經過了十幾年,這種差距不是縮小了,而是繼續擴大,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敗得更慘。

也就是說,認識跟實踐是兩碼事。很多事情,認識到位了,但沒做或做不好,就等於沒認識。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軍使用的自動發火的洋槍,引起了道光帝的興趣。

1842年,耆英就給皇上買了兩把,道光試用之後說,這真是“絕妙之品”。當時已經有朝臣說,我們來仿造吧。

道光覺得仿造不容易,還是先把火藥配方搞到手再說吧。

耆英說,呵呵,火藥配方這玩意兒是祕方,一時也不知道去哪買啊。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一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與英法聯軍交戰的清軍部隊所使用的輕兵器,還是傳統的鳥槍、抬槍、弓箭和刀矛等。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抬槍,清軍自主研製的武器逐漸被淘汰。


但這時,人家用的是什麼武器?

法軍使用的是1849年試製成功的米涅式步槍,英國使用的是1852年根據米涅式步槍原理製造出來的恩菲耳德式步槍。後一種步槍製作非常精良,比歐洲大陸各國軍隊所裝備的一切步槍還優越。

大炮方面,英軍帶來最新發明的阿姆斯特朗炮,法軍亦帶來了新式的拿破崙炮。

人家早就比你先進,完了還比你努力,吭哧吭哧在那研製新式武器。我們呢,痛定思痛,一切照舊,忙著打嘴炮,搞政績。

時任閩浙總督慶瑞跟皇帝上奏邀功,說我這軍隊訓練得好啊,每天出操兩次,都是我親自督練。各種把自己往死裡誇,看得他不臉紅,咸豐先臉紅了,說訓練是好事,但別把軍隊搞成儀仗隊,“徒飾美觀”呀。

呵呵,還真被咸豐說中了。

福建布政使張集馨跑去現場觀摩,回來說,集訓的軍隊千人不到,竟然六七成都是敲鑼打鼓、扛旗吹號的,剩下三四百號人,分了十餘杆抬槍、不足百杆鳥槍,還有短棍鐵叉,這就叫武器裝備了,這就叫軍隊訓練了。

張集馨肯定心想,泥馬,這不是老家的跳大神嗎?

這就是晚清帝國失去的20年。從武器到軍隊,跟英法強國的代差,越來越大。


甲午戰爭前30年,中國追回了沒?


晚清在武器裝備上真正有所作為,是從第二次鴉片戰爭被吊打後開始的。

儘管不中聽,但還是不得不說一句:對於晚清軍事近代化,李鴻章功不可沒。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曾國藩、胡林翼畢竟是儒將,無論打仗還是訓練,總是顧忌天道傳統。搞洋務運動,即便在“器”的層面,也沒有徹底洋務化。

胡林翼的觀點是,軍隊配備武器,“大約火器手宜四成、三成,刀矛手宜六成、七成”。

曾國藩稍微好一點,但也好不到哪去。他自己擬定的湘軍營制是“半用洋槍,半用長矛”

不僅如此,他還經常寫信教訓曾國荃和李鴻章,要他們別迷信西洋武器,要相信“制勝之道,實在人而不在器”

反倒是太平軍對洋槍洋炮相當感冒。

定都南京後,太平軍就開始使用洋槍洋炮,而且規模日益擴大。到後期李秀成牛叉的時候,所部己大量使用洋槍洋炮。

左宗棠就說了,從前打賊匪,難得見到外國槍械,近數年來,沒有一窩賊匪不配備洋槍洋炮的。

晚清洋務派中,左宗棠算是享受到了外國槍械的紅利,成為“內戰大師”。但跟李鴻章比,影響力還是差了點。

李鴻章一頭扎進洋務事業裡,發現水很深,也很甜。他不僅不聽曾國藩的“迂腐之論”,還給老師“反洗腦”。

他對曾國藩說,從前俄羅斯、日本不知炮法,跟我們一樣,也很弱雞,但人家知道這玩意兒的厲害之後,求得英法祕巧槍炮、輪船,慢慢地自己也能生產一些,現在儼然已能跟英法稱兄道弟了。

他這套理論,後來發展為“武器制勝論”,就是武器越好越新,越能打勝仗。當然,這也為後面的慘敗埋下禍根。

經過李鴻章的努力,他的淮軍逐漸擺脫了舊式刀矛加鳥槍的裝備舊況,變成“槍炮最多而精”的勁旅,在內戰中所向披靡。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清軍的武器裝備逐步改觀。


李鴻章同時主導了中國軍工製造業的起步。

最早的洋務運動,都是圍繞武器裝備開展的,自己辦企業仿造,造不了的或質量要求更高的,就外購。

早期是通過海關總稅務司赫德的關係,向英國購買軍火。德國崛起之後,李鴻章等人發現英國軍火不僅死貴,還沒德國的精銳,有點被坑的感覺,於是大量轉向德國購買。

光從1881年起的八年內,北洋陸軍就從德國採購了700尊克虜伯炮,而北洋海軍賴以耀武揚威的定遠、鎮遠主力艦也都是德國定製的。


"

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戰敗,剩下的艦船都被日軍收編了。有人給日本艦隊寫信,請求釋放廣丙號巡洋艦。

理由是,廣丙艦屬於廣東水師,此次戰役,與廣東無關。

外國人知道這件事,大牙都笑掉了。

梁啟超卻說,對,這句話最能代表我國各省封疆大吏的真實思想。


鴉戰後20年,中國在幹嘛?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表述,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英國人的船堅炮利驚醒了沉睡的中華帝國,第一批有識之士開眼看世界,認識到了中西之間在“器”的層面的巨大差距。

這句話總體沒毛病。然而,認識到差距之後呢?

很殘酷,經過了十幾年,這種差距不是縮小了,而是繼續擴大,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敗得更慘。

也就是說,認識跟實踐是兩碼事。很多事情,認識到位了,但沒做或做不好,就等於沒認識。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軍使用的自動發火的洋槍,引起了道光帝的興趣。

1842年,耆英就給皇上買了兩把,道光試用之後說,這真是“絕妙之品”。當時已經有朝臣說,我們來仿造吧。

道光覺得仿造不容易,還是先把火藥配方搞到手再說吧。

耆英說,呵呵,火藥配方這玩意兒是祕方,一時也不知道去哪買啊。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一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與英法聯軍交戰的清軍部隊所使用的輕兵器,還是傳統的鳥槍、抬槍、弓箭和刀矛等。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抬槍,清軍自主研製的武器逐漸被淘汰。


但這時,人家用的是什麼武器?

法軍使用的是1849年試製成功的米涅式步槍,英國使用的是1852年根據米涅式步槍原理製造出來的恩菲耳德式步槍。後一種步槍製作非常精良,比歐洲大陸各國軍隊所裝備的一切步槍還優越。

大炮方面,英軍帶來最新發明的阿姆斯特朗炮,法軍亦帶來了新式的拿破崙炮。

人家早就比你先進,完了還比你努力,吭哧吭哧在那研製新式武器。我們呢,痛定思痛,一切照舊,忙著打嘴炮,搞政績。

時任閩浙總督慶瑞跟皇帝上奏邀功,說我這軍隊訓練得好啊,每天出操兩次,都是我親自督練。各種把自己往死裡誇,看得他不臉紅,咸豐先臉紅了,說訓練是好事,但別把軍隊搞成儀仗隊,“徒飾美觀”呀。

呵呵,還真被咸豐說中了。

福建布政使張集馨跑去現場觀摩,回來說,集訓的軍隊千人不到,竟然六七成都是敲鑼打鼓、扛旗吹號的,剩下三四百號人,分了十餘杆抬槍、不足百杆鳥槍,還有短棍鐵叉,這就叫武器裝備了,這就叫軍隊訓練了。

張集馨肯定心想,泥馬,這不是老家的跳大神嗎?

這就是晚清帝國失去的20年。從武器到軍隊,跟英法強國的代差,越來越大。


甲午戰爭前30年,中國追回了沒?


晚清在武器裝備上真正有所作為,是從第二次鴉片戰爭被吊打後開始的。

儘管不中聽,但還是不得不說一句:對於晚清軍事近代化,李鴻章功不可沒。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曾國藩、胡林翼畢竟是儒將,無論打仗還是訓練,總是顧忌天道傳統。搞洋務運動,即便在“器”的層面,也沒有徹底洋務化。

胡林翼的觀點是,軍隊配備武器,“大約火器手宜四成、三成,刀矛手宜六成、七成”。

曾國藩稍微好一點,但也好不到哪去。他自己擬定的湘軍營制是“半用洋槍,半用長矛”

不僅如此,他還經常寫信教訓曾國荃和李鴻章,要他們別迷信西洋武器,要相信“制勝之道,實在人而不在器”

反倒是太平軍對洋槍洋炮相當感冒。

定都南京後,太平軍就開始使用洋槍洋炮,而且規模日益擴大。到後期李秀成牛叉的時候,所部己大量使用洋槍洋炮。

左宗棠就說了,從前打賊匪,難得見到外國槍械,近數年來,沒有一窩賊匪不配備洋槍洋炮的。

晚清洋務派中,左宗棠算是享受到了外國槍械的紅利,成為“內戰大師”。但跟李鴻章比,影響力還是差了點。

李鴻章一頭扎進洋務事業裡,發現水很深,也很甜。他不僅不聽曾國藩的“迂腐之論”,還給老師“反洗腦”。

他對曾國藩說,從前俄羅斯、日本不知炮法,跟我們一樣,也很弱雞,但人家知道這玩意兒的厲害之後,求得英法祕巧槍炮、輪船,慢慢地自己也能生產一些,現在儼然已能跟英法稱兄道弟了。

他這套理論,後來發展為“武器制勝論”,就是武器越好越新,越能打勝仗。當然,這也為後面的慘敗埋下禍根。

經過李鴻章的努力,他的淮軍逐漸擺脫了舊式刀矛加鳥槍的裝備舊況,變成“槍炮最多而精”的勁旅,在內戰中所向披靡。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清軍的武器裝備逐步改觀。


李鴻章同時主導了中國軍工製造業的起步。

最早的洋務運動,都是圍繞武器裝備開展的,自己辦企業仿造,造不了的或質量要求更高的,就外購。

早期是通過海關總稅務司赫德的關係,向英國購買軍火。德國崛起之後,李鴻章等人發現英國軍火不僅死貴,還沒德國的精銳,有點被坑的感覺,於是大量轉向德國購買。

光從1881年起的八年內,北洋陸軍就從德國採購了700尊克虜伯炮,而北洋海軍賴以耀武揚威的定遠、鎮遠主力艦也都是德國定製的。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北洋陸軍大量裝備德國克虜伯炮(點擊可看大圖),但問題是制式相當不統一,下文將講到這個問題。


總之,到1890年左右,清軍主力的武器裝備算是與西方追平了(當然,裝備落後、淘汰武器的八旗、綠營還是不少),不存在明顯的代差。

但是,正如前面所說,李鴻章鼓吹的是“武器制勝論”,所以這種代差的填平就僅僅表現在武器硬件上而已。

與之相適應的軍隊管理、戰爭理念、軍工生產等體系,依然很差勁。


一堆先進裝備,擺在一起就能贏?


如果畫成一幅畫,坐擁先進裝備的北洋陸軍、海軍等清軍主力,呈現什麼場景呢?

最愛君覺得,有點像給原始人發放了各種型號、品牌的手機。先不說怎麼用,就連最基礎的充電插口,都標準不一,沒電了已經好鬼麻煩。

為什麼這樣說呢?

武器多了,就要有制式要求,要形成標準化,即同一種武器的技術參數必須相同。這樣,槍也好,炮也好,彈藥也好,在軍隊訓練以及戰爭中的使用才能統一順暢,發揮最大的殺傷力。

沒有制式標準,到了戰場上,才發現槍的口徑不對,子彈不能合膛,那不是要誤大事嗎?

因此,西方國家都很重視武器制式。例如,美國於18世紀末、法國於1826年、德國於1839年分別出現了首款制式步槍。

制式不是隨意規定,成功的武器制式一般表現出較強的穩定性。

比如1795年式燧發槍,在美國沿用了近半個世紀。

日本1880年才在模仿法國技術的基礎上,開發了第一種後裝制式槍——村田銃,時間並不早於中國同類武器的生產。1905 年後該型槍械被“三十式”及其改進型“三八式”步槍取代,此後雖仍有技術升級,但制式穩定,大批配給軍隊,量產至二戰後才結束。

更為典型的例子是蘇聯的AK-47式與美國的M16兩款制式自動步槍,裝備部隊均超過半個世紀。


"

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戰敗,剩下的艦船都被日軍收編了。有人給日本艦隊寫信,請求釋放廣丙號巡洋艦。

理由是,廣丙艦屬於廣東水師,此次戰役,與廣東無關。

外國人知道這件事,大牙都笑掉了。

梁啟超卻說,對,這句話最能代表我國各省封疆大吏的真實思想。


鴉戰後20年,中國在幹嘛?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表述,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英國人的船堅炮利驚醒了沉睡的中華帝國,第一批有識之士開眼看世界,認識到了中西之間在“器”的層面的巨大差距。

這句話總體沒毛病。然而,認識到差距之後呢?

很殘酷,經過了十幾年,這種差距不是縮小了,而是繼續擴大,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敗得更慘。

也就是說,認識跟實踐是兩碼事。很多事情,認識到位了,但沒做或做不好,就等於沒認識。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軍使用的自動發火的洋槍,引起了道光帝的興趣。

1842年,耆英就給皇上買了兩把,道光試用之後說,這真是“絕妙之品”。當時已經有朝臣說,我們來仿造吧。

道光覺得仿造不容易,還是先把火藥配方搞到手再說吧。

耆英說,呵呵,火藥配方這玩意兒是祕方,一時也不知道去哪買啊。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一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與英法聯軍交戰的清軍部隊所使用的輕兵器,還是傳統的鳥槍、抬槍、弓箭和刀矛等。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抬槍,清軍自主研製的武器逐漸被淘汰。


但這時,人家用的是什麼武器?

法軍使用的是1849年試製成功的米涅式步槍,英國使用的是1852年根據米涅式步槍原理製造出來的恩菲耳德式步槍。後一種步槍製作非常精良,比歐洲大陸各國軍隊所裝備的一切步槍還優越。

大炮方面,英軍帶來最新發明的阿姆斯特朗炮,法軍亦帶來了新式的拿破崙炮。

人家早就比你先進,完了還比你努力,吭哧吭哧在那研製新式武器。我們呢,痛定思痛,一切照舊,忙著打嘴炮,搞政績。

時任閩浙總督慶瑞跟皇帝上奏邀功,說我這軍隊訓練得好啊,每天出操兩次,都是我親自督練。各種把自己往死裡誇,看得他不臉紅,咸豐先臉紅了,說訓練是好事,但別把軍隊搞成儀仗隊,“徒飾美觀”呀。

呵呵,還真被咸豐說中了。

福建布政使張集馨跑去現場觀摩,回來說,集訓的軍隊千人不到,竟然六七成都是敲鑼打鼓、扛旗吹號的,剩下三四百號人,分了十餘杆抬槍、不足百杆鳥槍,還有短棍鐵叉,這就叫武器裝備了,這就叫軍隊訓練了。

張集馨肯定心想,泥馬,這不是老家的跳大神嗎?

這就是晚清帝國失去的20年。從武器到軍隊,跟英法強國的代差,越來越大。


甲午戰爭前30年,中國追回了沒?


晚清在武器裝備上真正有所作為,是從第二次鴉片戰爭被吊打後開始的。

儘管不中聽,但還是不得不說一句:對於晚清軍事近代化,李鴻章功不可沒。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曾國藩、胡林翼畢竟是儒將,無論打仗還是訓練,總是顧忌天道傳統。搞洋務運動,即便在“器”的層面,也沒有徹底洋務化。

胡林翼的觀點是,軍隊配備武器,“大約火器手宜四成、三成,刀矛手宜六成、七成”。

曾國藩稍微好一點,但也好不到哪去。他自己擬定的湘軍營制是“半用洋槍,半用長矛”

不僅如此,他還經常寫信教訓曾國荃和李鴻章,要他們別迷信西洋武器,要相信“制勝之道,實在人而不在器”

反倒是太平軍對洋槍洋炮相當感冒。

定都南京後,太平軍就開始使用洋槍洋炮,而且規模日益擴大。到後期李秀成牛叉的時候,所部己大量使用洋槍洋炮。

左宗棠就說了,從前打賊匪,難得見到外國槍械,近數年來,沒有一窩賊匪不配備洋槍洋炮的。

晚清洋務派中,左宗棠算是享受到了外國槍械的紅利,成為“內戰大師”。但跟李鴻章比,影響力還是差了點。

李鴻章一頭扎進洋務事業裡,發現水很深,也很甜。他不僅不聽曾國藩的“迂腐之論”,還給老師“反洗腦”。

他對曾國藩說,從前俄羅斯、日本不知炮法,跟我們一樣,也很弱雞,但人家知道這玩意兒的厲害之後,求得英法祕巧槍炮、輪船,慢慢地自己也能生產一些,現在儼然已能跟英法稱兄道弟了。

他這套理論,後來發展為“武器制勝論”,就是武器越好越新,越能打勝仗。當然,這也為後面的慘敗埋下禍根。

經過李鴻章的努力,他的淮軍逐漸擺脫了舊式刀矛加鳥槍的裝備舊況,變成“槍炮最多而精”的勁旅,在內戰中所向披靡。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清軍的武器裝備逐步改觀。


李鴻章同時主導了中國軍工製造業的起步。

最早的洋務運動,都是圍繞武器裝備開展的,自己辦企業仿造,造不了的或質量要求更高的,就外購。

早期是通過海關總稅務司赫德的關係,向英國購買軍火。德國崛起之後,李鴻章等人發現英國軍火不僅死貴,還沒德國的精銳,有點被坑的感覺,於是大量轉向德國購買。

光從1881年起的八年內,北洋陸軍就從德國採購了700尊克虜伯炮,而北洋海軍賴以耀武揚威的定遠、鎮遠主力艦也都是德國定製的。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北洋陸軍大量裝備德國克虜伯炮(點擊可看大圖),但問題是制式相當不統一,下文將講到這個問題。


總之,到1890年左右,清軍主力的武器裝備算是與西方追平了(當然,裝備落後、淘汰武器的八旗、綠營還是不少),不存在明顯的代差。

但是,正如前面所說,李鴻章鼓吹的是“武器制勝論”,所以這種代差的填平就僅僅表現在武器硬件上而已。

與之相適應的軍隊管理、戰爭理念、軍工生產等體系,依然很差勁。


一堆先進裝備,擺在一起就能贏?


如果畫成一幅畫,坐擁先進裝備的北洋陸軍、海軍等清軍主力,呈現什麼場景呢?

最愛君覺得,有點像給原始人發放了各種型號、品牌的手機。先不說怎麼用,就連最基礎的充電插口,都標準不一,沒電了已經好鬼麻煩。

為什麼這樣說呢?

武器多了,就要有制式要求,要形成標準化,即同一種武器的技術參數必須相同。這樣,槍也好,炮也好,彈藥也好,在軍隊訓練以及戰爭中的使用才能統一順暢,發揮最大的殺傷力。

沒有制式標準,到了戰場上,才發現槍的口徑不對,子彈不能合膛,那不是要誤大事嗎?

因此,西方國家都很重視武器制式。例如,美國於18世紀末、法國於1826年、德國於1839年分別出現了首款制式步槍。

制式不是隨意規定,成功的武器制式一般表現出較強的穩定性。

比如1795年式燧發槍,在美國沿用了近半個世紀。

日本1880年才在模仿法國技術的基礎上,開發了第一種後裝制式槍——村田銃,時間並不早於中國同類武器的生產。1905 年後該型槍械被“三十式”及其改進型“三八式”步槍取代,此後雖仍有技術升級,但制式穩定,大批配給軍隊,量產至二戰後才結束。

更為典型的例子是蘇聯的AK-47式與美國的M16兩款制式自動步槍,裝備部隊均超過半個世紀。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馬蒂尼亨利步槍,英軍曾經配備此制式步槍。


但是,晚清中國並沒有制式的觀念,導致武器體系非常雜亂。

1867年以後,中國有11個局廠能夠生產後膛槍,但式樣基本都不一樣,有0.57英寸(口徑)斯奈德槍、0.45英寸(口徑)馬蒂尼亨利槍、黎意槍、1871年式毛瑟槍、林明敦中針槍、1898年式毛瑟槍、快利步槍等等。若加上同期製造的多種前膛槍,真是雜式紛呈。

從國外購買的槍炮也是如此,有雜式,無制式。

中法戰爭中,清政府從外洋購置的軍械中,僅槍支一項,就有云者士得、哈乞開思、林明敦、士乃得以及毛瑟等諸種槍式,這些槍械分別來自英、法、美、德等國。


"

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戰敗,剩下的艦船都被日軍收編了。有人給日本艦隊寫信,請求釋放廣丙號巡洋艦。

理由是,廣丙艦屬於廣東水師,此次戰役,與廣東無關。

外國人知道這件事,大牙都笑掉了。

梁啟超卻說,對,這句話最能代表我國各省封疆大吏的真實思想。


鴉戰後20年,中國在幹嘛?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表述,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英國人的船堅炮利驚醒了沉睡的中華帝國,第一批有識之士開眼看世界,認識到了中西之間在“器”的層面的巨大差距。

這句話總體沒毛病。然而,認識到差距之後呢?

很殘酷,經過了十幾年,這種差距不是縮小了,而是繼續擴大,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敗得更慘。

也就是說,認識跟實踐是兩碼事。很多事情,認識到位了,但沒做或做不好,就等於沒認識。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軍使用的自動發火的洋槍,引起了道光帝的興趣。

1842年,耆英就給皇上買了兩把,道光試用之後說,這真是“絕妙之品”。當時已經有朝臣說,我們來仿造吧。

道光覺得仿造不容易,還是先把火藥配方搞到手再說吧。

耆英說,呵呵,火藥配方這玩意兒是祕方,一時也不知道去哪買啊。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一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與英法聯軍交戰的清軍部隊所使用的輕兵器,還是傳統的鳥槍、抬槍、弓箭和刀矛等。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抬槍,清軍自主研製的武器逐漸被淘汰。


但這時,人家用的是什麼武器?

法軍使用的是1849年試製成功的米涅式步槍,英國使用的是1852年根據米涅式步槍原理製造出來的恩菲耳德式步槍。後一種步槍製作非常精良,比歐洲大陸各國軍隊所裝備的一切步槍還優越。

大炮方面,英軍帶來最新發明的阿姆斯特朗炮,法軍亦帶來了新式的拿破崙炮。

人家早就比你先進,完了還比你努力,吭哧吭哧在那研製新式武器。我們呢,痛定思痛,一切照舊,忙著打嘴炮,搞政績。

時任閩浙總督慶瑞跟皇帝上奏邀功,說我這軍隊訓練得好啊,每天出操兩次,都是我親自督練。各種把自己往死裡誇,看得他不臉紅,咸豐先臉紅了,說訓練是好事,但別把軍隊搞成儀仗隊,“徒飾美觀”呀。

呵呵,還真被咸豐說中了。

福建布政使張集馨跑去現場觀摩,回來說,集訓的軍隊千人不到,竟然六七成都是敲鑼打鼓、扛旗吹號的,剩下三四百號人,分了十餘杆抬槍、不足百杆鳥槍,還有短棍鐵叉,這就叫武器裝備了,這就叫軍隊訓練了。

張集馨肯定心想,泥馬,這不是老家的跳大神嗎?

這就是晚清帝國失去的20年。從武器到軍隊,跟英法強國的代差,越來越大。


甲午戰爭前30年,中國追回了沒?


晚清在武器裝備上真正有所作為,是從第二次鴉片戰爭被吊打後開始的。

儘管不中聽,但還是不得不說一句:對於晚清軍事近代化,李鴻章功不可沒。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曾國藩、胡林翼畢竟是儒將,無論打仗還是訓練,總是顧忌天道傳統。搞洋務運動,即便在“器”的層面,也沒有徹底洋務化。

胡林翼的觀點是,軍隊配備武器,“大約火器手宜四成、三成,刀矛手宜六成、七成”。

曾國藩稍微好一點,但也好不到哪去。他自己擬定的湘軍營制是“半用洋槍,半用長矛”

不僅如此,他還經常寫信教訓曾國荃和李鴻章,要他們別迷信西洋武器,要相信“制勝之道,實在人而不在器”

反倒是太平軍對洋槍洋炮相當感冒。

定都南京後,太平軍就開始使用洋槍洋炮,而且規模日益擴大。到後期李秀成牛叉的時候,所部己大量使用洋槍洋炮。

左宗棠就說了,從前打賊匪,難得見到外國槍械,近數年來,沒有一窩賊匪不配備洋槍洋炮的。

晚清洋務派中,左宗棠算是享受到了外國槍械的紅利,成為“內戰大師”。但跟李鴻章比,影響力還是差了點。

李鴻章一頭扎進洋務事業裡,發現水很深,也很甜。他不僅不聽曾國藩的“迂腐之論”,還給老師“反洗腦”。

他對曾國藩說,從前俄羅斯、日本不知炮法,跟我們一樣,也很弱雞,但人家知道這玩意兒的厲害之後,求得英法祕巧槍炮、輪船,慢慢地自己也能生產一些,現在儼然已能跟英法稱兄道弟了。

他這套理論,後來發展為“武器制勝論”,就是武器越好越新,越能打勝仗。當然,這也為後面的慘敗埋下禍根。

經過李鴻章的努力,他的淮軍逐漸擺脫了舊式刀矛加鳥槍的裝備舊況,變成“槍炮最多而精”的勁旅,在內戰中所向披靡。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清軍的武器裝備逐步改觀。


李鴻章同時主導了中國軍工製造業的起步。

最早的洋務運動,都是圍繞武器裝備開展的,自己辦企業仿造,造不了的或質量要求更高的,就外購。

早期是通過海關總稅務司赫德的關係,向英國購買軍火。德國崛起之後,李鴻章等人發現英國軍火不僅死貴,還沒德國的精銳,有點被坑的感覺,於是大量轉向德國購買。

光從1881年起的八年內,北洋陸軍就從德國採購了700尊克虜伯炮,而北洋海軍賴以耀武揚威的定遠、鎮遠主力艦也都是德國定製的。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北洋陸軍大量裝備德國克虜伯炮(點擊可看大圖),但問題是制式相當不統一,下文將講到這個問題。


總之,到1890年左右,清軍主力的武器裝備算是與西方追平了(當然,裝備落後、淘汰武器的八旗、綠營還是不少),不存在明顯的代差。

但是,正如前面所說,李鴻章鼓吹的是“武器制勝論”,所以這種代差的填平就僅僅表現在武器硬件上而已。

與之相適應的軍隊管理、戰爭理念、軍工生產等體系,依然很差勁。


一堆先進裝備,擺在一起就能贏?


如果畫成一幅畫,坐擁先進裝備的北洋陸軍、海軍等清軍主力,呈現什麼場景呢?

最愛君覺得,有點像給原始人發放了各種型號、品牌的手機。先不說怎麼用,就連最基礎的充電插口,都標準不一,沒電了已經好鬼麻煩。

為什麼這樣說呢?

武器多了,就要有制式要求,要形成標準化,即同一種武器的技術參數必須相同。這樣,槍也好,炮也好,彈藥也好,在軍隊訓練以及戰爭中的使用才能統一順暢,發揮最大的殺傷力。

沒有制式標準,到了戰場上,才發現槍的口徑不對,子彈不能合膛,那不是要誤大事嗎?

因此,西方國家都很重視武器制式。例如,美國於18世紀末、法國於1826年、德國於1839年分別出現了首款制式步槍。

制式不是隨意規定,成功的武器制式一般表現出較強的穩定性。

比如1795年式燧發槍,在美國沿用了近半個世紀。

日本1880年才在模仿法國技術的基礎上,開發了第一種後裝制式槍——村田銃,時間並不早於中國同類武器的生產。1905 年後該型槍械被“三十式”及其改進型“三八式”步槍取代,此後雖仍有技術升級,但制式穩定,大批配給軍隊,量產至二戰後才結束。

更為典型的例子是蘇聯的AK-47式與美國的M16兩款制式自動步槍,裝備部隊均超過半個世紀。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馬蒂尼亨利步槍,英軍曾經配備此制式步槍。


但是,晚清中國並沒有制式的觀念,導致武器體系非常雜亂。

1867年以後,中國有11個局廠能夠生產後膛槍,但式樣基本都不一樣,有0.57英寸(口徑)斯奈德槍、0.45英寸(口徑)馬蒂尼亨利槍、黎意槍、1871年式毛瑟槍、林明敦中針槍、1898年式毛瑟槍、快利步槍等等。若加上同期製造的多種前膛槍,真是雜式紛呈。

從國外購買的槍炮也是如此,有雜式,無制式。

中法戰爭中,清政府從外洋購置的軍械中,僅槍支一項,就有云者士得、哈乞開思、林明敦、士乃得以及毛瑟等諸種槍式,這些槍械分別來自英、法、美、德等國。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不要小看制式問題。任何小問題到了戰場上都會被無限放大,成為影響戰局的致命因素。

制式互異給裝備保障,特別是彈藥補充帶來極大困難。時人指出,在作戰中“一種彈缺,即一種槍廢”,雖有利器,儼同徒手。

甲午戰爭後,一位名叫袁昶的官員就犀利地指出,“平壤旅順之戰,我軍以槍子不合膛誤事,日本以小口徑村田槍取勝。各國英用阿模士湯(阿姆斯特朗)所鑄炮槍,德用克鹿卜廠(克虜伯)所鑄,皆取一律。獨中國好奇喜新而不一律,故敗”。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

一個原因就是“好奇喜新”。

帝國官員要麼不趨新,一趨新起來連他們自己都怕。世界上新出什麼武器,不用考慮標準問題,不用考慮合不合用,就是買買買。因為中堂大人說過了,武器制勝,我們再不能吃武器落後的虧了。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晚清咸豐、同治以後,政治體制從中央集權逐步走向督撫專權。在這種體制下,舉凡練兵、籌餉、辦洋務等大事,都是各省督撫自己作主自己搞。

各地軍工廠局購買哪個國家的機器設備、生產何種型號的槍炮彈藥、各地軍隊進口哪個國家的洋槍洋炮,全由各省督撫和各地統兵大員自主決定。這些人如果沒有全局觀念,根本就不會顧及到全軍武器裝備制式的統一。

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央一度要求各地局廠統一槍炮口徑,這意味著有些局廠要改變原來的產品方案。乖乖,這可要了督撫們的老命。

老牌的江南製造局既得利益最多,反對也最賣力。南洋大臣劉坤一先後找了好幾種藉口,就是不肯改口徑。說出來的道理都很堂皇,但誰不知道,其用意不過是儘可能保住江南製造局原有的家底罷了。

統一制式,這麼基本的軍事常識,一旦觸動既得利益者的奶酪,推行起來難度都這麼大。其他事關軍事方面的改革,就更不要說了。

所以,如我們下面將要看到的,坐擁一堆先進武器的中國,開軍事博覽會完全沒問題,但實戰起來,敗得一塌糊塗。


甲午戰爭,中國為什麼敗了?


先澄清一個誤區。傳統的說法認為,甲午戰爭爆發前,中國海軍實力世界第六、亞洲第一,日本海軍實力世界第十一,中國在海軍裝備上完全碾壓日本。

最愛君不知道這一說法最早是怎麼流傳開來的。但從西方的角度看,他們確實預判中日開戰,中國的優勢更大。

但是,形勢會變嘛,艦艇這玩意兒,近代以後更新換代確實快,幾年一疏忽,一個代差就形成了。

從1888年北洋水師宣佈成軍後,就沒添過一艘新船。

與此同時,日本從天皇到平民,都把海軍建設當作百年大計來抓,平均每年添置兩艘新艦,特別是後面還搞了吉野號等幾艘新式快船。到開戰前夕,日本海軍在艦船數量和性能上,已然超越北洋水師了。

我嚴重懷疑,那個海軍實力排行的說法,最早是德國人傳出去的。如前所述,德國人在跟中國的軍火交易中大發橫財,想要發更大的財,就得慫恿中國打仗。戰爭一起,軍火訂單就來。

中法戰爭、中日戰爭背後都有德國人給中國鼓掌充當說客和觀眾,說打呀打呀,實力擺在那裡,能贏的。

一打才知道,孃的,我們的艦艇大而無當,還沒人家的好用。誰說的亞洲第一,你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你。


"

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戰敗,剩下的艦船都被日軍收編了。有人給日本艦隊寫信,請求釋放廣丙號巡洋艦。

理由是,廣丙艦屬於廣東水師,此次戰役,與廣東無關。

外國人知道這件事,大牙都笑掉了。

梁啟超卻說,對,這句話最能代表我國各省封疆大吏的真實思想。


鴉戰後20年,中國在幹嘛?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表述,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英國人的船堅炮利驚醒了沉睡的中華帝國,第一批有識之士開眼看世界,認識到了中西之間在“器”的層面的巨大差距。

這句話總體沒毛病。然而,認識到差距之後呢?

很殘酷,經過了十幾年,這種差距不是縮小了,而是繼續擴大,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敗得更慘。

也就是說,認識跟實踐是兩碼事。很多事情,認識到位了,但沒做或做不好,就等於沒認識。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軍使用的自動發火的洋槍,引起了道光帝的興趣。

1842年,耆英就給皇上買了兩把,道光試用之後說,這真是“絕妙之品”。當時已經有朝臣說,我們來仿造吧。

道光覺得仿造不容易,還是先把火藥配方搞到手再說吧。

耆英說,呵呵,火藥配方這玩意兒是祕方,一時也不知道去哪買啊。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一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與英法聯軍交戰的清軍部隊所使用的輕兵器,還是傳統的鳥槍、抬槍、弓箭和刀矛等。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抬槍,清軍自主研製的武器逐漸被淘汰。


但這時,人家用的是什麼武器?

法軍使用的是1849年試製成功的米涅式步槍,英國使用的是1852年根據米涅式步槍原理製造出來的恩菲耳德式步槍。後一種步槍製作非常精良,比歐洲大陸各國軍隊所裝備的一切步槍還優越。

大炮方面,英軍帶來最新發明的阿姆斯特朗炮,法軍亦帶來了新式的拿破崙炮。

人家早就比你先進,完了還比你努力,吭哧吭哧在那研製新式武器。我們呢,痛定思痛,一切照舊,忙著打嘴炮,搞政績。

時任閩浙總督慶瑞跟皇帝上奏邀功,說我這軍隊訓練得好啊,每天出操兩次,都是我親自督練。各種把自己往死裡誇,看得他不臉紅,咸豐先臉紅了,說訓練是好事,但別把軍隊搞成儀仗隊,“徒飾美觀”呀。

呵呵,還真被咸豐說中了。

福建布政使張集馨跑去現場觀摩,回來說,集訓的軍隊千人不到,竟然六七成都是敲鑼打鼓、扛旗吹號的,剩下三四百號人,分了十餘杆抬槍、不足百杆鳥槍,還有短棍鐵叉,這就叫武器裝備了,這就叫軍隊訓練了。

張集馨肯定心想,泥馬,這不是老家的跳大神嗎?

這就是晚清帝國失去的20年。從武器到軍隊,跟英法強國的代差,越來越大。


甲午戰爭前30年,中國追回了沒?


晚清在武器裝備上真正有所作為,是從第二次鴉片戰爭被吊打後開始的。

儘管不中聽,但還是不得不說一句:對於晚清軍事近代化,李鴻章功不可沒。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曾國藩、胡林翼畢竟是儒將,無論打仗還是訓練,總是顧忌天道傳統。搞洋務運動,即便在“器”的層面,也沒有徹底洋務化。

胡林翼的觀點是,軍隊配備武器,“大約火器手宜四成、三成,刀矛手宜六成、七成”。

曾國藩稍微好一點,但也好不到哪去。他自己擬定的湘軍營制是“半用洋槍,半用長矛”

不僅如此,他還經常寫信教訓曾國荃和李鴻章,要他們別迷信西洋武器,要相信“制勝之道,實在人而不在器”

反倒是太平軍對洋槍洋炮相當感冒。

定都南京後,太平軍就開始使用洋槍洋炮,而且規模日益擴大。到後期李秀成牛叉的時候,所部己大量使用洋槍洋炮。

左宗棠就說了,從前打賊匪,難得見到外國槍械,近數年來,沒有一窩賊匪不配備洋槍洋炮的。

晚清洋務派中,左宗棠算是享受到了外國槍械的紅利,成為“內戰大師”。但跟李鴻章比,影響力還是差了點。

李鴻章一頭扎進洋務事業裡,發現水很深,也很甜。他不僅不聽曾國藩的“迂腐之論”,還給老師“反洗腦”。

他對曾國藩說,從前俄羅斯、日本不知炮法,跟我們一樣,也很弱雞,但人家知道這玩意兒的厲害之後,求得英法祕巧槍炮、輪船,慢慢地自己也能生產一些,現在儼然已能跟英法稱兄道弟了。

他這套理論,後來發展為“武器制勝論”,就是武器越好越新,越能打勝仗。當然,這也為後面的慘敗埋下禍根。

經過李鴻章的努力,他的淮軍逐漸擺脫了舊式刀矛加鳥槍的裝備舊況,變成“槍炮最多而精”的勁旅,在內戰中所向披靡。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清軍的武器裝備逐步改觀。


李鴻章同時主導了中國軍工製造業的起步。

最早的洋務運動,都是圍繞武器裝備開展的,自己辦企業仿造,造不了的或質量要求更高的,就外購。

早期是通過海關總稅務司赫德的關係,向英國購買軍火。德國崛起之後,李鴻章等人發現英國軍火不僅死貴,還沒德國的精銳,有點被坑的感覺,於是大量轉向德國購買。

光從1881年起的八年內,北洋陸軍就從德國採購了700尊克虜伯炮,而北洋海軍賴以耀武揚威的定遠、鎮遠主力艦也都是德國定製的。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北洋陸軍大量裝備德國克虜伯炮(點擊可看大圖),但問題是制式相當不統一,下文將講到這個問題。


總之,到1890年左右,清軍主力的武器裝備算是與西方追平了(當然,裝備落後、淘汰武器的八旗、綠營還是不少),不存在明顯的代差。

但是,正如前面所說,李鴻章鼓吹的是“武器制勝論”,所以這種代差的填平就僅僅表現在武器硬件上而已。

與之相適應的軍隊管理、戰爭理念、軍工生產等體系,依然很差勁。


一堆先進裝備,擺在一起就能贏?


如果畫成一幅畫,坐擁先進裝備的北洋陸軍、海軍等清軍主力,呈現什麼場景呢?

最愛君覺得,有點像給原始人發放了各種型號、品牌的手機。先不說怎麼用,就連最基礎的充電插口,都標準不一,沒電了已經好鬼麻煩。

為什麼這樣說呢?

武器多了,就要有制式要求,要形成標準化,即同一種武器的技術參數必須相同。這樣,槍也好,炮也好,彈藥也好,在軍隊訓練以及戰爭中的使用才能統一順暢,發揮最大的殺傷力。

沒有制式標準,到了戰場上,才發現槍的口徑不對,子彈不能合膛,那不是要誤大事嗎?

因此,西方國家都很重視武器制式。例如,美國於18世紀末、法國於1826年、德國於1839年分別出現了首款制式步槍。

制式不是隨意規定,成功的武器制式一般表現出較強的穩定性。

比如1795年式燧發槍,在美國沿用了近半個世紀。

日本1880年才在模仿法國技術的基礎上,開發了第一種後裝制式槍——村田銃,時間並不早於中國同類武器的生產。1905 年後該型槍械被“三十式”及其改進型“三八式”步槍取代,此後雖仍有技術升級,但制式穩定,大批配給軍隊,量產至二戰後才結束。

更為典型的例子是蘇聯的AK-47式與美國的M16兩款制式自動步槍,裝備部隊均超過半個世紀。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馬蒂尼亨利步槍,英軍曾經配備此制式步槍。


但是,晚清中國並沒有制式的觀念,導致武器體系非常雜亂。

1867年以後,中國有11個局廠能夠生產後膛槍,但式樣基本都不一樣,有0.57英寸(口徑)斯奈德槍、0.45英寸(口徑)馬蒂尼亨利槍、黎意槍、1871年式毛瑟槍、林明敦中針槍、1898年式毛瑟槍、快利步槍等等。若加上同期製造的多種前膛槍,真是雜式紛呈。

從國外購買的槍炮也是如此,有雜式,無制式。

中法戰爭中,清政府從外洋購置的軍械中,僅槍支一項,就有云者士得、哈乞開思、林明敦、士乃得以及毛瑟等諸種槍式,這些槍械分別來自英、法、美、德等國。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不要小看制式問題。任何小問題到了戰場上都會被無限放大,成為影響戰局的致命因素。

制式互異給裝備保障,特別是彈藥補充帶來極大困難。時人指出,在作戰中“一種彈缺,即一種槍廢”,雖有利器,儼同徒手。

甲午戰爭後,一位名叫袁昶的官員就犀利地指出,“平壤旅順之戰,我軍以槍子不合膛誤事,日本以小口徑村田槍取勝。各國英用阿模士湯(阿姆斯特朗)所鑄炮槍,德用克鹿卜廠(克虜伯)所鑄,皆取一律。獨中國好奇喜新而不一律,故敗”。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

一個原因就是“好奇喜新”。

帝國官員要麼不趨新,一趨新起來連他們自己都怕。世界上新出什麼武器,不用考慮標準問題,不用考慮合不合用,就是買買買。因為中堂大人說過了,武器制勝,我們再不能吃武器落後的虧了。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晚清咸豐、同治以後,政治體制從中央集權逐步走向督撫專權。在這種體制下,舉凡練兵、籌餉、辦洋務等大事,都是各省督撫自己作主自己搞。

各地軍工廠局購買哪個國家的機器設備、生產何種型號的槍炮彈藥、各地軍隊進口哪個國家的洋槍洋炮,全由各省督撫和各地統兵大員自主決定。這些人如果沒有全局觀念,根本就不會顧及到全軍武器裝備制式的統一。

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央一度要求各地局廠統一槍炮口徑,這意味著有些局廠要改變原來的產品方案。乖乖,這可要了督撫們的老命。

老牌的江南製造局既得利益最多,反對也最賣力。南洋大臣劉坤一先後找了好幾種藉口,就是不肯改口徑。說出來的道理都很堂皇,但誰不知道,其用意不過是儘可能保住江南製造局原有的家底罷了。

統一制式,這麼基本的軍事常識,一旦觸動既得利益者的奶酪,推行起來難度都這麼大。其他事關軍事方面的改革,就更不要說了。

所以,如我們下面將要看到的,坐擁一堆先進武器的中國,開軍事博覽會完全沒問題,但實戰起來,敗得一塌糊塗。


甲午戰爭,中國為什麼敗了?


先澄清一個誤區。傳統的說法認為,甲午戰爭爆發前,中國海軍實力世界第六、亞洲第一,日本海軍實力世界第十一,中國在海軍裝備上完全碾壓日本。

最愛君不知道這一說法最早是怎麼流傳開來的。但從西方的角度看,他們確實預判中日開戰,中國的優勢更大。

但是,形勢會變嘛,艦艇這玩意兒,近代以後更新換代確實快,幾年一疏忽,一個代差就形成了。

從1888年北洋水師宣佈成軍後,就沒添過一艘新船。

與此同時,日本從天皇到平民,都把海軍建設當作百年大計來抓,平均每年添置兩艘新艦,特別是後面還搞了吉野號等幾艘新式快船。到開戰前夕,日本海軍在艦船數量和性能上,已然超越北洋水師了。

我嚴重懷疑,那個海軍實力排行的說法,最早是德國人傳出去的。如前所述,德國人在跟中國的軍火交易中大發橫財,想要發更大的財,就得慫恿中國打仗。戰爭一起,軍火訂單就來。

中法戰爭、中日戰爭背後都有德國人給中國鼓掌充當說客和觀眾,說打呀打呀,實力擺在那裡,能贏的。

一打才知道,孃的,我們的艦艇大而無當,還沒人家的好用。誰說的亞洲第一,你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你。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鎮遠艦,一度牛逼哄哄,為何悲情收場?


最近有種觀點,說我們一直認為清軍武器落後,其實是老奸巨猾的洋務派大臣們故意營造的一種錯覺,這樣他們才能不斷地從朝廷要錢買買買,打了敗仗也能甩鍋,武器不如人嘛,沒辦法。是這樣嗎?

不是。

李鴻章在內的洋務大臣、封疆大吏從頭到尾都在說洋炮洋槍的好話,說我們配備了世界頂級的槍呀炮呀,請中央放心。他們挑武器裝備的毛病,都是挑國產武器的毛病。說國產武器質量低,火炮時常炸膛,子彈時常不響,射程總是不遠等等。

但要知道,這些國產武器都是他們主辦的軍工局廠生產的。沒有一個官員你會傻到故意說自己生產的武器不如人,質量低劣,除非它們確實不如人,確實質量低劣。否則,這不是擺明找抽,承認自己無能嗎?

清軍武器裝備是很先進,但那僅限於裝備進口武器的部隊。

關鍵是,同時期日軍的武器裝備也不差,甚至更好。大多數清軍配備國產武器,性能相對落後,在跟日軍作戰中,明顯處於劣勢。

李鴻章的“武器制勝論”到這時已經被兌水了。打內戰,清軍的武器還是保持了先進性,但是打外戰,哪怕是打日本這樣的“蕞爾小國”,這點引以為傲的先進性都保不住了。

然而,這並不致命。好歹中日兩國的武器都在一個層次上,只是有的略強、有的略弱而已,不存在代差,可以用其他因素補救。

最致命的地方在於,中國的武器裝備是熱的,作戰觀念卻是冷的。用冷兵器思維去打熱兵器,作戰理念就跟兩次鴉片戰爭時期出土的一樣,落後得驚人。敗就敗在這裡。

比如海戰。海戰的核心是爭奪制海權,要主動出擊、艦隊決戰。這些近代海戰法則,日軍學習貫徹得很到位,確實是一支近代化的海軍。

北洋水師呢?空有近代海軍的形,卻還固守著舊式水師的魂。中日幾場海戰中,北洋海軍始終奉行依託海岸炮臺進行作戰的消極防禦戰略。黃海海戰後,李鴻章命北洋水師龜守威海衛避戰保船,不得遠出大洋決戰。

當時,英國一名海軍中將就發表評論說,中國艦隊為了遠遠躲開日本艦隊,採取了暫時放棄黃海制海權的錯誤策略。這一做法違反了海軍戰略原則,大失敗不足為怪。


"

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戰敗,剩下的艦船都被日軍收編了。有人給日本艦隊寫信,請求釋放廣丙號巡洋艦。

理由是,廣丙艦屬於廣東水師,此次戰役,與廣東無關。

外國人知道這件事,大牙都笑掉了。

梁啟超卻說,對,這句話最能代表我國各省封疆大吏的真實思想。


鴉戰後20年,中國在幹嘛?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表述,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英國人的船堅炮利驚醒了沉睡的中華帝國,第一批有識之士開眼看世界,認識到了中西之間在“器”的層面的巨大差距。

這句話總體沒毛病。然而,認識到差距之後呢?

很殘酷,經過了十幾年,這種差距不是縮小了,而是繼續擴大,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敗得更慘。

也就是說,認識跟實踐是兩碼事。很多事情,認識到位了,但沒做或做不好,就等於沒認識。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軍使用的自動發火的洋槍,引起了道光帝的興趣。

1842年,耆英就給皇上買了兩把,道光試用之後說,這真是“絕妙之品”。當時已經有朝臣說,我們來仿造吧。

道光覺得仿造不容易,還是先把火藥配方搞到手再說吧。

耆英說,呵呵,火藥配方這玩意兒是祕方,一時也不知道去哪買啊。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一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與英法聯軍交戰的清軍部隊所使用的輕兵器,還是傳統的鳥槍、抬槍、弓箭和刀矛等。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抬槍,清軍自主研製的武器逐漸被淘汰。


但這時,人家用的是什麼武器?

法軍使用的是1849年試製成功的米涅式步槍,英國使用的是1852年根據米涅式步槍原理製造出來的恩菲耳德式步槍。後一種步槍製作非常精良,比歐洲大陸各國軍隊所裝備的一切步槍還優越。

大炮方面,英軍帶來最新發明的阿姆斯特朗炮,法軍亦帶來了新式的拿破崙炮。

人家早就比你先進,完了還比你努力,吭哧吭哧在那研製新式武器。我們呢,痛定思痛,一切照舊,忙著打嘴炮,搞政績。

時任閩浙總督慶瑞跟皇帝上奏邀功,說我這軍隊訓練得好啊,每天出操兩次,都是我親自督練。各種把自己往死裡誇,看得他不臉紅,咸豐先臉紅了,說訓練是好事,但別把軍隊搞成儀仗隊,“徒飾美觀”呀。

呵呵,還真被咸豐說中了。

福建布政使張集馨跑去現場觀摩,回來說,集訓的軍隊千人不到,竟然六七成都是敲鑼打鼓、扛旗吹號的,剩下三四百號人,分了十餘杆抬槍、不足百杆鳥槍,還有短棍鐵叉,這就叫武器裝備了,這就叫軍隊訓練了。

張集馨肯定心想,泥馬,這不是老家的跳大神嗎?

這就是晚清帝國失去的20年。從武器到軍隊,跟英法強國的代差,越來越大。


甲午戰爭前30年,中國追回了沒?


晚清在武器裝備上真正有所作為,是從第二次鴉片戰爭被吊打後開始的。

儘管不中聽,但還是不得不說一句:對於晚清軍事近代化,李鴻章功不可沒。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曾國藩、胡林翼畢竟是儒將,無論打仗還是訓練,總是顧忌天道傳統。搞洋務運動,即便在“器”的層面,也沒有徹底洋務化。

胡林翼的觀點是,軍隊配備武器,“大約火器手宜四成、三成,刀矛手宜六成、七成”。

曾國藩稍微好一點,但也好不到哪去。他自己擬定的湘軍營制是“半用洋槍,半用長矛”

不僅如此,他還經常寫信教訓曾國荃和李鴻章,要他們別迷信西洋武器,要相信“制勝之道,實在人而不在器”

反倒是太平軍對洋槍洋炮相當感冒。

定都南京後,太平軍就開始使用洋槍洋炮,而且規模日益擴大。到後期李秀成牛叉的時候,所部己大量使用洋槍洋炮。

左宗棠就說了,從前打賊匪,難得見到外國槍械,近數年來,沒有一窩賊匪不配備洋槍洋炮的。

晚清洋務派中,左宗棠算是享受到了外國槍械的紅利,成為“內戰大師”。但跟李鴻章比,影響力還是差了點。

李鴻章一頭扎進洋務事業裡,發現水很深,也很甜。他不僅不聽曾國藩的“迂腐之論”,還給老師“反洗腦”。

他對曾國藩說,從前俄羅斯、日本不知炮法,跟我們一樣,也很弱雞,但人家知道這玩意兒的厲害之後,求得英法祕巧槍炮、輪船,慢慢地自己也能生產一些,現在儼然已能跟英法稱兄道弟了。

他這套理論,後來發展為“武器制勝論”,就是武器越好越新,越能打勝仗。當然,這也為後面的慘敗埋下禍根。

經過李鴻章的努力,他的淮軍逐漸擺脫了舊式刀矛加鳥槍的裝備舊況,變成“槍炮最多而精”的勁旅,在內戰中所向披靡。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清軍的武器裝備逐步改觀。


李鴻章同時主導了中國軍工製造業的起步。

最早的洋務運動,都是圍繞武器裝備開展的,自己辦企業仿造,造不了的或質量要求更高的,就外購。

早期是通過海關總稅務司赫德的關係,向英國購買軍火。德國崛起之後,李鴻章等人發現英國軍火不僅死貴,還沒德國的精銳,有點被坑的感覺,於是大量轉向德國購買。

光從1881年起的八年內,北洋陸軍就從德國採購了700尊克虜伯炮,而北洋海軍賴以耀武揚威的定遠、鎮遠主力艦也都是德國定製的。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北洋陸軍大量裝備德國克虜伯炮(點擊可看大圖),但問題是制式相當不統一,下文將講到這個問題。


總之,到1890年左右,清軍主力的武器裝備算是與西方追平了(當然,裝備落後、淘汰武器的八旗、綠營還是不少),不存在明顯的代差。

但是,正如前面所說,李鴻章鼓吹的是“武器制勝論”,所以這種代差的填平就僅僅表現在武器硬件上而已。

與之相適應的軍隊管理、戰爭理念、軍工生產等體系,依然很差勁。


一堆先進裝備,擺在一起就能贏?


如果畫成一幅畫,坐擁先進裝備的北洋陸軍、海軍等清軍主力,呈現什麼場景呢?

最愛君覺得,有點像給原始人發放了各種型號、品牌的手機。先不說怎麼用,就連最基礎的充電插口,都標準不一,沒電了已經好鬼麻煩。

為什麼這樣說呢?

武器多了,就要有制式要求,要形成標準化,即同一種武器的技術參數必須相同。這樣,槍也好,炮也好,彈藥也好,在軍隊訓練以及戰爭中的使用才能統一順暢,發揮最大的殺傷力。

沒有制式標準,到了戰場上,才發現槍的口徑不對,子彈不能合膛,那不是要誤大事嗎?

因此,西方國家都很重視武器制式。例如,美國於18世紀末、法國於1826年、德國於1839年分別出現了首款制式步槍。

制式不是隨意規定,成功的武器制式一般表現出較強的穩定性。

比如1795年式燧發槍,在美國沿用了近半個世紀。

日本1880年才在模仿法國技術的基礎上,開發了第一種後裝制式槍——村田銃,時間並不早於中國同類武器的生產。1905 年後該型槍械被“三十式”及其改進型“三八式”步槍取代,此後雖仍有技術升級,但制式穩定,大批配給軍隊,量產至二戰後才結束。

更為典型的例子是蘇聯的AK-47式與美國的M16兩款制式自動步槍,裝備部隊均超過半個世紀。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馬蒂尼亨利步槍,英軍曾經配備此制式步槍。


但是,晚清中國並沒有制式的觀念,導致武器體系非常雜亂。

1867年以後,中國有11個局廠能夠生產後膛槍,但式樣基本都不一樣,有0.57英寸(口徑)斯奈德槍、0.45英寸(口徑)馬蒂尼亨利槍、黎意槍、1871年式毛瑟槍、林明敦中針槍、1898年式毛瑟槍、快利步槍等等。若加上同期製造的多種前膛槍,真是雜式紛呈。

從國外購買的槍炮也是如此,有雜式,無制式。

中法戰爭中,清政府從外洋購置的軍械中,僅槍支一項,就有云者士得、哈乞開思、林明敦、士乃得以及毛瑟等諸種槍式,這些槍械分別來自英、法、美、德等國。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不要小看制式問題。任何小問題到了戰場上都會被無限放大,成為影響戰局的致命因素。

制式互異給裝備保障,特別是彈藥補充帶來極大困難。時人指出,在作戰中“一種彈缺,即一種槍廢”,雖有利器,儼同徒手。

甲午戰爭後,一位名叫袁昶的官員就犀利地指出,“平壤旅順之戰,我軍以槍子不合膛誤事,日本以小口徑村田槍取勝。各國英用阿模士湯(阿姆斯特朗)所鑄炮槍,德用克鹿卜廠(克虜伯)所鑄,皆取一律。獨中國好奇喜新而不一律,故敗”。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

一個原因就是“好奇喜新”。

帝國官員要麼不趨新,一趨新起來連他們自己都怕。世界上新出什麼武器,不用考慮標準問題,不用考慮合不合用,就是買買買。因為中堂大人說過了,武器制勝,我們再不能吃武器落後的虧了。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晚清咸豐、同治以後,政治體制從中央集權逐步走向督撫專權。在這種體制下,舉凡練兵、籌餉、辦洋務等大事,都是各省督撫自己作主自己搞。

各地軍工廠局購買哪個國家的機器設備、生產何種型號的槍炮彈藥、各地軍隊進口哪個國家的洋槍洋炮,全由各省督撫和各地統兵大員自主決定。這些人如果沒有全局觀念,根本就不會顧及到全軍武器裝備制式的統一。

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央一度要求各地局廠統一槍炮口徑,這意味著有些局廠要改變原來的產品方案。乖乖,這可要了督撫們的老命。

老牌的江南製造局既得利益最多,反對也最賣力。南洋大臣劉坤一先後找了好幾種藉口,就是不肯改口徑。說出來的道理都很堂皇,但誰不知道,其用意不過是儘可能保住江南製造局原有的家底罷了。

統一制式,這麼基本的軍事常識,一旦觸動既得利益者的奶酪,推行起來難度都這麼大。其他事關軍事方面的改革,就更不要說了。

所以,如我們下面將要看到的,坐擁一堆先進武器的中國,開軍事博覽會完全沒問題,但實戰起來,敗得一塌糊塗。


甲午戰爭,中國為什麼敗了?


先澄清一個誤區。傳統的說法認為,甲午戰爭爆發前,中國海軍實力世界第六、亞洲第一,日本海軍實力世界第十一,中國在海軍裝備上完全碾壓日本。

最愛君不知道這一說法最早是怎麼流傳開來的。但從西方的角度看,他們確實預判中日開戰,中國的優勢更大。

但是,形勢會變嘛,艦艇這玩意兒,近代以後更新換代確實快,幾年一疏忽,一個代差就形成了。

從1888年北洋水師宣佈成軍後,就沒添過一艘新船。

與此同時,日本從天皇到平民,都把海軍建設當作百年大計來抓,平均每年添置兩艘新艦,特別是後面還搞了吉野號等幾艘新式快船。到開戰前夕,日本海軍在艦船數量和性能上,已然超越北洋水師了。

我嚴重懷疑,那個海軍實力排行的說法,最早是德國人傳出去的。如前所述,德國人在跟中國的軍火交易中大發橫財,想要發更大的財,就得慫恿中國打仗。戰爭一起,軍火訂單就來。

中法戰爭、中日戰爭背後都有德國人給中國鼓掌充當說客和觀眾,說打呀打呀,實力擺在那裡,能贏的。

一打才知道,孃的,我們的艦艇大而無當,還沒人家的好用。誰說的亞洲第一,你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你。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鎮遠艦,一度牛逼哄哄,為何悲情收場?


最近有種觀點,說我們一直認為清軍武器落後,其實是老奸巨猾的洋務派大臣們故意營造的一種錯覺,這樣他們才能不斷地從朝廷要錢買買買,打了敗仗也能甩鍋,武器不如人嘛,沒辦法。是這樣嗎?

不是。

李鴻章在內的洋務大臣、封疆大吏從頭到尾都在說洋炮洋槍的好話,說我們配備了世界頂級的槍呀炮呀,請中央放心。他們挑武器裝備的毛病,都是挑國產武器的毛病。說國產武器質量低,火炮時常炸膛,子彈時常不響,射程總是不遠等等。

但要知道,這些國產武器都是他們主辦的軍工局廠生產的。沒有一個官員你會傻到故意說自己生產的武器不如人,質量低劣,除非它們確實不如人,確實質量低劣。否則,這不是擺明找抽,承認自己無能嗎?

清軍武器裝備是很先進,但那僅限於裝備進口武器的部隊。

關鍵是,同時期日軍的武器裝備也不差,甚至更好。大多數清軍配備國產武器,性能相對落後,在跟日軍作戰中,明顯處於劣勢。

李鴻章的“武器制勝論”到這時已經被兌水了。打內戰,清軍的武器還是保持了先進性,但是打外戰,哪怕是打日本這樣的“蕞爾小國”,這點引以為傲的先進性都保不住了。

然而,這並不致命。好歹中日兩國的武器都在一個層次上,只是有的略強、有的略弱而已,不存在代差,可以用其他因素補救。

最致命的地方在於,中國的武器裝備是熱的,作戰觀念卻是冷的。用冷兵器思維去打熱兵器,作戰理念就跟兩次鴉片戰爭時期出土的一樣,落後得驚人。敗就敗在這裡。

比如海戰。海戰的核心是爭奪制海權,要主動出擊、艦隊決戰。這些近代海戰法則,日軍學習貫徹得很到位,確實是一支近代化的海軍。

北洋水師呢?空有近代海軍的形,卻還固守著舊式水師的魂。中日幾場海戰中,北洋海軍始終奉行依託海岸炮臺進行作戰的消極防禦戰略。黃海海戰後,李鴻章命北洋水師龜守威海衛避戰保船,不得遠出大洋決戰。

當時,英國一名海軍中將就發表評論說,中國艦隊為了遠遠躲開日本艦隊,採取了暫時放棄黃海制海權的錯誤策略。這一做法違反了海軍戰略原則,大失敗不足為怪。


武器是熱的,人是冷的:大清為什麼會失敗?

▲黃海海戰。


問題來了,在日軍攻陷威海,全殲北洋水師後,李鴻章就收戰求和,為什麼?

有種觀點說,其時北洋陸軍還很強大,同日軍拼命,勝負還很難講,李鴻章倉促求和是想保住他最後的私人武裝,從而保住他的地位。是這樣嗎?

從結果倒推,甲午戰後,李鴻章的影響力和名聲已然坍塌了。在戰時,他未始不能預見到這一點,即便保住陸軍,於他的政治生涯基本也加持不了什麼了。如果有勝算,哪怕是一丁點的勝算,他肯定不會收兵求和。打贏了,他才是王者啊;求和了,手裡有點兵,照樣為天下不容。

所以,李鴻章求和的原因其實跟海軍被滅一樣,就是陸軍作戰理念同樣落後日軍一個時代。

清軍陸戰墨守成規、機械呆板,依舊沿襲冷兵器時代的作戰原則和戰法。進攻時,集團衝鋒,不會散兵隊形,常常是剛發起進攻就遭敵密集火力殺傷。防守時,一線配置,缺乏縱深,且只重正面防禦,忽視側翼,兵力、火力配置隨意。日軍往往只須避開正面,從側翼攻擊,即可使清軍防線崩潰。

難怪西方人評論說:“差不多中國人每一次打算守住陣地時,都因為被敵人迂迴到他們側翼而被迫後退,中國人簡直不知道怎麼防禦自己。”

照此再打下去,一點兒勝算都沒有,還怎麼打?

用先進的武器,去武裝落後的頭腦,照樣捱打。甲午一戰,中國那些貌似輝煌的改革成果,被徹底打回原形。

清軍無論從作戰思想、戰略戰術,還是從編制體制、裝備技術、兵員素質,都很難被視為具有近代化戰爭作戰能力的軍隊。與同時起步進行軍事近代化改革的日本軍隊比較,清軍的戰鬥力明顯落後。

原來,“落後就要捱打”這句話並沒有騙我們。

晚清軍事近代化:失敗與教訓


甲午戰後,尤其是日俄戰爭後,中國覺得日本這個近鄰好牛叉,於是逐漸從師從德國轉向師從日本。各種軍事裝備、人才、技術等等啟動新一輪改革,感覺清末的軍事實力又強大了。但這有什麼用?

晚清以來的對外戰爭,幾乎都沒大的勝績,已經宣告了國家軍事近代化的失敗。

每一場對外戰爭都是整體戰,它從來就不是武器裝備的獨立檢驗,而是國家綜合實力的考驗。洋務運動後的先進武器裝備,難掩晚清的落後本質。

我想主要有三點值得我們深思,並吸取教訓,避免歷史重演。

第一,軍工產業的自主化比軍火採購的土豪化,重要一百倍。

晚清吃虧在自己造不出頂級的武器裝備,好東西都要外購。雖然花錢土豪,買了好些,但搞內戰有餘,打外戰不足。

明擺著啊,英國或德國賣軍火給你,會毫無保留賣到你強大到可以把它們打趴了嗎?不可能呀,不賣殘次品給你已經很仁義了好嗎!

所以,任何時候不要對送上門來的強國寄予太大希望,終歸還得自力更生,自主研發。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有真正外戰的話語權和實力。

第二,曾經打過敗仗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怎麼反思。

我們一直以來流行的做法是,從敗仗中提取和宣揚愛國主義,捧出一堆殉難的英雄,誰戰死了誰英雄,然後喊幾句緬懷英雄、英雄淚目。

這沒錯,但不全對。還要看到,他們為什麼會成為失敗的英雄,而不是凱旋的英雄?我們不差先進裝備,不缺忠義血性,為什麼還是會捱打?不怕死的精神很重要,但是,怕死所以一定要打贏的精神,是不是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更好?

然而,戰死的英雄一旦被樹立成榜樣,戰敗的反思就無法深入。為英雄諱嘛,誰會去揭英雄的短,哪怕英雄確實該為打敗仗負責?

以甲午海戰為例,作為北洋海軍統帥的丁汝昌,是舊行伍出身的淮軍老人,雖然陸戰經驗豐富,且氣節高尚,死而不降,卻對海軍門徑略識皮毛而已。這樣的人放在這個位置,難道不是錯誤嗎?

他治下的海軍,賭博、狎妓成風,吸食鴉片也不乏其人,威海衛之戰,北洋水師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日軍魚雷艇夜襲擊沉來遠、威遠兩艦,而兩艦管帶還在妓院沒回來。這樣的統帥,管理無方,難道不應該追責嗎?

現在好了,他一死,就是英雄,沒人去反思戰敗的責任問題,確保以後能夠規避。

第三,國家戰爭最忌諱軍隊私有化,晚清軍隊的一切弊端都是私有化種下的惡果。

別的國家,軍隊是國家的軍隊,晚清的軍隊,軍隊是曾國藩的軍隊、李鴻章的軍隊、袁世凱的軍隊,這仗怎麼打?

晚清的軍事近代化改革,連統一的國防軍和統一的組織指揮系統,都未能建立起來,怎麼跟別國打?

甲午戰爭,全中國都把它看作是日本與李鴻章一個人的戰爭,這樣搞法不敗才怪?

文章開頭說了,廣東方面想跟日本要回廣丙艦,說出的理由,就是典型例子。各省各地都沒有為國家而戰的認識,更遑論鼓舞士氣!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最愛歷史只做深度+原創好文。歡迎打賞,多少隨意,您的讚賞是我追求深度原創的動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