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五次大遷徙,對於客家話以哪裡為標準,已有定論

導語:之前的文章講了客家人的姓氏及祖源地,知道了客家人分佈非常廣,那麼為什麼客家人會分佈那麼廣呢?其實,說起客家人的歷史,是一部血淚史,是一部遷徙史。客家人為了躲避戰亂,從中原遷徙到南方,中間經歷了五次大遷徙。也正因為這五次大遷徙,從中原人慢慢孕育、形成和發展成為客家民系。

歷史上,往南遷徙的中原人有很多,但並不能認為往南遷徙的中原人就是客家人。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對嶺南的百越發動了3次戰爭,最終佔領嶺南,並任趙佗為龍川令,戰後留下30萬秦軍鎮守嶺南,這30萬秦軍並不都是客家人,道理和原因是什麼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分析:

客家人的五次大遷徙,對於客家話以哪裡為標準,已有定論

第一,家族式遷徙。客家人的祖先都是以家族的方式遷徙的,並不是個人的方式遷徙,這樣的好處就是他們非常重視和繼承家族的傳統,維護家族的文化,不容易被其他土著同化。特別是客家人無論遷徙到哪裡落地生根,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立祠堂、祭祖和修家譜等,客家人把這句諺語常記於心:“寧買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由此知道客家人非常的重視並繼承家族的傳統文化。

第二,地理環境的影響。客家人遷徙的過程中,一般會選擇靠山的地方,客家老話常說“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雖然山區環境非常的惡劣,條件也落後,不太適合人民居住,但也是有好處的,那就是競爭相對小,受到外界文化的干擾也小,所以客家人的語言、風俗可以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

第三,非常重視教育。客家人非常重視子孫後代的教育,在客家地區,存在有很多和讀書有關的諺語,比如“唔讀書,沒老婆”,“唔讀詩書,有目無珠”等等。

正是因為以上原因,才使得這部分中原人受當地土著的影響不大,最後形成今天的客家人。

那麼客家人經歷了哪五次大遷徙呢?是什麼原因造成客家人不得不走上背井離鄉這艱苦的道路的呢?

客家人的五次大遷徙,對於客家話以哪裡為標準,已有定論

第一次大遷徙

晉元康元年,以賈后與外戚爭權為導火線,從而導致了“八王之亂”,“八王之亂”造成社會動盪,西晉內耗嚴重,百姓苦不堪言。這時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乘這個機會,進軍中原,各自為王,互相攻伐,出現了“五胡亂華”的局面,西晉滅亡後,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他們不重視農田,只知道牧放牛羊,而且不把漢人當人看。不堪奴役的漢人就開始大舉南遷,而更多的主要投靠東晉王朝。晉元帝司馬睿在江南設置了很多僑郡縣,用於安置中原移民,並給予各種優待政策。從“八王之亂”開始,這場大動亂持續了170多年,遷移人口達一二百萬之眾。

第二次大遷徙

天寶十四載冬(755年),安祿山率領15萬叛軍南下,發動“安史之亂”,使得民不聊生。“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出現割據的局面,在加上連年的災荒,官府的貪汙腐敗,之後又爆發黃巢起義,起義軍輾轉大江南北,攻城略地,給中原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中原人民不得不再次背井離鄉,再次引起大遷徙大潮,這就是客家人第二次大遷徙的背景。這次大遷徙,江西是客家人的落腳的重要地區“安史之亂”後,江西的洪州、饒州和信州三個地方,戶口數就增加了11萬餘戶,由此可見這次大遷徙的數量之眾。這次大遷徙,從安史之亂到五代時期,客家人主要有6個遷移方向,第一個方向遷往江蘇和江西,第二個方向遷往浙江,第三個方向遷往福建,第四個方向遷往廣東中部和廣西南部,第五個方向遷往湖南,第六個方向遷往四川。

客家人的五次大遷徙,對於客家話以哪裡為標準,已有定論

第三次大遷徙(客家文化和客家民系的初步形成)

第三次大遷徙,初步形成了客家文化和客家民系。公元1126年,金兵南下,北宋節節敗退,引發了又一輪的中原漢人的南遷潮,公元1127年,高宗在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南宋王朝,之後應天府被金兵攻克,高宗南渡,而隨高宗渡江南遷的臣民達百萬之眾。蒙古入侵後,實行民族歧視的政策,將人民分為四等,其中漢人和南人被分為第三等和第四等,處在黃河流域的漢人,再次南遷,蒙古出兵南方後,閩粵贛成為抗元的主戰場,而文天祥挑起了抗元保宋的重任,之後率軍到達梅州,客家兒女紛紛從軍,轉戰閩粵贛各地。之後,南宋滅亡,但是客家兒女卻一直起兵抗元。廣州增城起兵抗元的首領朱光卿,甚至以客家人為標誌,鼓勵和號召更多的客家人積極參加戰鬥。

在宋代的時候,主客戶籍還分的比較明確,但是在宋末元初這一段時間,由於南渡的淮軍、客家人和土著抱團,積極加入反元鬥爭中,長期的鬥爭使得這部分人的生活、習俗、語言等漸漸的融合在一起,這個時候已經難以界定哪些人的戶籍是主籍,哪些人的戶籍是客籍了。正因為這一融合,形成了一種全新的文化,這種文化和以往中原人的固有文化不同,也和閩越地區本身的文化不一樣,這種文化就是客家文化,而這些文化的主人公就是這部分客家民系。這一時期,客家的中心區域主要在汀贛,其中主要核心在汀州。

客家人的五次大遷徙,對於客家話以哪裡為標準,已有定論

第四次大遷徙(確立以梅州為客家文化中心)

清兵入關,打敗了李自成的起義軍,並且在打完勝仗後燒殺搶掠,引起漢人的不滿。自1645年,贛南客家人在寧都首次反清以來,經過了大大小小數十次的反清浪潮,因這次動亂,客家人再次大遷徙,但是這次大遷徙和以往不同,以往的大遷徙都是內聚形態的,而這次的大遷徙,卻是相反,由內向外輻射,使客家人分佈在世界各地,這次遷徙有的往粵北、粵中、粵西方向;有的向廣西、湖南、四川方向;有的甚至遷徙到東南亞(今印尼、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地方);還有一部分客家人隨著鄭成功出徵收復臺灣,之後定居臺灣(當然,臺灣的客家人也有一部分在鄭成功之前就已經遷徙過來了,但是這部分人不是大遷徙造成的,這兒就敘述)。

當然,第四次大遷徙除了動亂的原因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贛閩粵地區的客家人,經過200多年的穩定發展,居住人口越來越多,而贛閩粵地區山多地少,已經限制了客家人的發展。由於湖廣和四川地區經過了長期的動亂,人口銳減,清政府針對這情況,作出了“移湖廣、填四川”的移民運動,於是就有大量的客家人移居湖廣和四川這些地區了。

雍正十一年,是梅州歷史的一個新起點,雍正帝設立一個“嘉應州”,至此,嘉應州成為當時420多個州府之一,這就是梅州市形成的原形,當時嘉應州包含長樂、興寧、平遠、鎮平、程鄉、鬆源、豐順、大埔等地區。在清朝,嘉應州逐漸發展成為客家文化中心,並且開始把梅州話認為是標準的客家話並記載到《嘉應州志》裡。

客家人的五次大遷徙,對於客家話以哪裡為標準,已有定論

第五次大遷徙

洪秀全是客家人,而他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隊伍都是以客家人為基礎,這部分客家人輾轉征戰十多年。最終起義失敗,清政府對這部分客家人進行清洗,使得這部分人紛紛遷徙國外避難;鴉片戰爭後,契約華工的興起,也讓部分客家人被騙到海外;光緒帝取消海禁後,部分客家人出洋做生意或者謀生,這部分人就是現在的華僑,他們遷徙到海外,並在海外落地生根。

現在,客家人已經分佈在5大洲,80多個國家和地區,所以有句話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結語:關於客家大遷徙,寫到這兒就結束了,謝謝大家長期以來的支持。如果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可以打開百度,搜索“浩天說客家文化”,裡面還有很多精彩內容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