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公元1081年,黃州城外。

“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今年刈草蓋雪堂,日炙風吹面如墨。”

拿起墨跡還未全乾的信紙,蘇軾滿意的讀了一遍,這是他寫給友人孔平仲的詩。

來到黃州兩年,他嫣然變成了農夫。

黃州城外三分之一里,有一個叫東坡的小山丘,蘇軾在這建起了農莊,名字就叫東坡農莊。此時,他常與周邊寺廟的和尚交往,還教他們如何把齋飯做的更美味。

他教給僧人一道“東坡湯”,煮飯時用兩層鍋,米飯在湯上蒸,湯裡有白菜、蘿蔔、油菜根、薺菜,以及一點薑片。這種做法,熱力均勻,飯菜同熟,味美又省時。

也是在這時,他開始稱自己為“東坡居士”。一千年後的今天,“蘇東坡”這個稱呼在華人圈幾乎無人不知。

兩年前,因為烏臺詩案,蘇軾在獄中待了103天,性命差點丟掉。出獄後,他被貶黃州,但是因禍得福,在黃州的七年間,蘇軾迴歸田園,生活隨性愜意。

林語堂說:“他有時芒鞋竹杖而出,僱一小舟,與漁樵為伍,消磨一日的時光。他往往被醉漢東推西搡或粗語相罵,「自喜漸不為人識」。”

雖然經濟不富裕,但黃州物價便宜,伙食自然也不差。“因為江上運費低廉,一斗米才賣二十文。羊肉嚐起來,味美如同北方的牛肉。鹿肉甚賤,魚蟹幾乎不論錢買。”

雖然食材眾多,但最讓蘇軾心動的,卻是“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的豬肉。

"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公元1081年,黃州城外。

“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今年刈草蓋雪堂,日炙風吹面如墨。”

拿起墨跡還未全乾的信紙,蘇軾滿意的讀了一遍,這是他寫給友人孔平仲的詩。

來到黃州兩年,他嫣然變成了農夫。

黃州城外三分之一里,有一個叫東坡的小山丘,蘇軾在這建起了農莊,名字就叫東坡農莊。此時,他常與周邊寺廟的和尚交往,還教他們如何把齋飯做的更美味。

他教給僧人一道“東坡湯”,煮飯時用兩層鍋,米飯在湯上蒸,湯裡有白菜、蘿蔔、油菜根、薺菜,以及一點薑片。這種做法,熱力均勻,飯菜同熟,味美又省時。

也是在這時,他開始稱自己為“東坡居士”。一千年後的今天,“蘇東坡”這個稱呼在華人圈幾乎無人不知。

兩年前,因為烏臺詩案,蘇軾在獄中待了103天,性命差點丟掉。出獄後,他被貶黃州,但是因禍得福,在黃州的七年間,蘇軾迴歸田園,生活隨性愜意。

林語堂說:“他有時芒鞋竹杖而出,僱一小舟,與漁樵為伍,消磨一日的時光。他往往被醉漢東推西搡或粗語相罵,「自喜漸不為人識」。”

雖然經濟不富裕,但黃州物價便宜,伙食自然也不差。“因為江上運費低廉,一斗米才賣二十文。羊肉嚐起來,味美如同北方的牛肉。鹿肉甚賤,魚蟹幾乎不論錢買。”

雖然食材眾多,但最讓蘇軾心動的,卻是“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的豬肉。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東坡肉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蘇軾眼中的豬肉,是“火候足時它自美”。吃豬肉時的蘇軾,是“飽得自家君莫管”。

在以吃羊肉為尊貴的宋代,愛吃豬肉,公然宣揚自己這個喜好的士大夫,且掙脫君子遠庖廚的束縛,寫詩教人如何做豬肉的士大夫,大概只有蘇軾。

“淨洗鐺(chēng),少著水,柴頭罨(yǎn。意為掩蓋、掩覆)煙焰不起。”

蘇軾做豬肉的心法很簡單,精髓就是四個字——文火慢煨。直到今日,“東坡肉”“東坡肘子”等打著蘇東坡旗號的菜品,依然遵循此法,大受食客歡迎。

最愛吃豬肉的民族

中國人愛吃豬肉,是公認的。回鍋肉、東坡肘子、殺豬菜、紅腸、鍋包肉、獅子頭、把子肉、扣肉、紅燒肉、糖醋小排……我們耳熟能詳的中餐代表菜,都是豬肉做成的。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2018年全球豬肉產量約為1.13億噸。其中,中國5415萬噸的產量,佔全球豬肉產量的48%,是全球產豬量最高的國家。歐盟和美國豬肉緊隨其後,在全球總產量中所佔的比重分別為21.3%、10.6%。

中國人吃豬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公元1081年,黃州城外。

“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今年刈草蓋雪堂,日炙風吹面如墨。”

拿起墨跡還未全乾的信紙,蘇軾滿意的讀了一遍,這是他寫給友人孔平仲的詩。

來到黃州兩年,他嫣然變成了農夫。

黃州城外三分之一里,有一個叫東坡的小山丘,蘇軾在這建起了農莊,名字就叫東坡農莊。此時,他常與周邊寺廟的和尚交往,還教他們如何把齋飯做的更美味。

他教給僧人一道“東坡湯”,煮飯時用兩層鍋,米飯在湯上蒸,湯裡有白菜、蘿蔔、油菜根、薺菜,以及一點薑片。這種做法,熱力均勻,飯菜同熟,味美又省時。

也是在這時,他開始稱自己為“東坡居士”。一千年後的今天,“蘇東坡”這個稱呼在華人圈幾乎無人不知。

兩年前,因為烏臺詩案,蘇軾在獄中待了103天,性命差點丟掉。出獄後,他被貶黃州,但是因禍得福,在黃州的七年間,蘇軾迴歸田園,生活隨性愜意。

林語堂說:“他有時芒鞋竹杖而出,僱一小舟,與漁樵為伍,消磨一日的時光。他往往被醉漢東推西搡或粗語相罵,「自喜漸不為人識」。”

雖然經濟不富裕,但黃州物價便宜,伙食自然也不差。“因為江上運費低廉,一斗米才賣二十文。羊肉嚐起來,味美如同北方的牛肉。鹿肉甚賤,魚蟹幾乎不論錢買。”

雖然食材眾多,但最讓蘇軾心動的,卻是“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的豬肉。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東坡肉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蘇軾眼中的豬肉,是“火候足時它自美”。吃豬肉時的蘇軾,是“飽得自家君莫管”。

在以吃羊肉為尊貴的宋代,愛吃豬肉,公然宣揚自己這個喜好的士大夫,且掙脫君子遠庖廚的束縛,寫詩教人如何做豬肉的士大夫,大概只有蘇軾。

“淨洗鐺(chēng),少著水,柴頭罨(yǎn。意為掩蓋、掩覆)煙焰不起。”

蘇軾做豬肉的心法很簡單,精髓就是四個字——文火慢煨。直到今日,“東坡肉”“東坡肘子”等打著蘇東坡旗號的菜品,依然遵循此法,大受食客歡迎。

最愛吃豬肉的民族

中國人愛吃豬肉,是公認的。回鍋肉、東坡肘子、殺豬菜、紅腸、鍋包肉、獅子頭、把子肉、扣肉、紅燒肉、糖醋小排……我們耳熟能詳的中餐代表菜,都是豬肉做成的。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2018年全球豬肉產量約為1.13億噸。其中,中國5415萬噸的產量,佔全球豬肉產量的48%,是全球產豬量最高的國家。歐盟和美國豬肉緊隨其後,在全球總產量中所佔的比重分別為21.3%、10.6%。

中國人吃豬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紅山文化中的玉豬

在長江中游洞庭湖畔,湖南澧縣彭頭山一帶的定居農業部落,就有大量豬、牛、羊等家畜遺骨出土。同時期,北方的仰韶、紅山、大汶口、龍山、馬家窯、齊家、屈家嶺等文化遺址,以及南方的河姆渡、福建曇石山、廣東潮安陳橋、廣西桂林甑(zènɡ)皮巖和雲南大理等遺址中,都普遍有豬骨出頭。可見,當時的中國人已經初步掌握了馴化和飼養豬的能力,豬肉已經成為早期中國人穩定的肉食來源了。

到了商周時期,已經有很多關於豬的文字記載。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一個豬的抽象輪廓構成的字——“豕”,這是中國人最早對豬的稱呼。中文裡的“家”字,上“宀”下“豕”,有房有豬才是家。

古代中國,以牛、羊、豕為三牲,祭祀或宴饗時,三牲齊備是最隆重的禮儀;馬、牛、羊、雞、犬、豕則合稱為“六畜”。

周代天子的飲食分飯、飲、膳、饈、珍、醬六大類,其他貴族則依等級遞降。據《周禮·天官·膳夫》所載,王之食用稻、黍、稷、粱、麥、菰六穀,膳用馬、牛、羊、豕、犬、雞六牲,饈共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醬則百二十甕。

"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公元1081年,黃州城外。

“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今年刈草蓋雪堂,日炙風吹面如墨。”

拿起墨跡還未全乾的信紙,蘇軾滿意的讀了一遍,這是他寫給友人孔平仲的詩。

來到黃州兩年,他嫣然變成了農夫。

黃州城外三分之一里,有一個叫東坡的小山丘,蘇軾在這建起了農莊,名字就叫東坡農莊。此時,他常與周邊寺廟的和尚交往,還教他們如何把齋飯做的更美味。

他教給僧人一道“東坡湯”,煮飯時用兩層鍋,米飯在湯上蒸,湯裡有白菜、蘿蔔、油菜根、薺菜,以及一點薑片。這種做法,熱力均勻,飯菜同熟,味美又省時。

也是在這時,他開始稱自己為“東坡居士”。一千年後的今天,“蘇東坡”這個稱呼在華人圈幾乎無人不知。

兩年前,因為烏臺詩案,蘇軾在獄中待了103天,性命差點丟掉。出獄後,他被貶黃州,但是因禍得福,在黃州的七年間,蘇軾迴歸田園,生活隨性愜意。

林語堂說:“他有時芒鞋竹杖而出,僱一小舟,與漁樵為伍,消磨一日的時光。他往往被醉漢東推西搡或粗語相罵,「自喜漸不為人識」。”

雖然經濟不富裕,但黃州物價便宜,伙食自然也不差。“因為江上運費低廉,一斗米才賣二十文。羊肉嚐起來,味美如同北方的牛肉。鹿肉甚賤,魚蟹幾乎不論錢買。”

雖然食材眾多,但最讓蘇軾心動的,卻是“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的豬肉。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東坡肉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蘇軾眼中的豬肉,是“火候足時它自美”。吃豬肉時的蘇軾,是“飽得自家君莫管”。

在以吃羊肉為尊貴的宋代,愛吃豬肉,公然宣揚自己這個喜好的士大夫,且掙脫君子遠庖廚的束縛,寫詩教人如何做豬肉的士大夫,大概只有蘇軾。

“淨洗鐺(chēng),少著水,柴頭罨(yǎn。意為掩蓋、掩覆)煙焰不起。”

蘇軾做豬肉的心法很簡單,精髓就是四個字——文火慢煨。直到今日,“東坡肉”“東坡肘子”等打著蘇東坡旗號的菜品,依然遵循此法,大受食客歡迎。

最愛吃豬肉的民族

中國人愛吃豬肉,是公認的。回鍋肉、東坡肘子、殺豬菜、紅腸、鍋包肉、獅子頭、把子肉、扣肉、紅燒肉、糖醋小排……我們耳熟能詳的中餐代表菜,都是豬肉做成的。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2018年全球豬肉產量約為1.13億噸。其中,中國5415萬噸的產量,佔全球豬肉產量的48%,是全球產豬量最高的國家。歐盟和美國豬肉緊隨其後,在全球總產量中所佔的比重分別為21.3%、10.6%。

中國人吃豬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紅山文化中的玉豬

在長江中游洞庭湖畔,湖南澧縣彭頭山一帶的定居農業部落,就有大量豬、牛、羊等家畜遺骨出土。同時期,北方的仰韶、紅山、大汶口、龍山、馬家窯、齊家、屈家嶺等文化遺址,以及南方的河姆渡、福建曇石山、廣東潮安陳橋、廣西桂林甑(zènɡ)皮巖和雲南大理等遺址中,都普遍有豬骨出頭。可見,當時的中國人已經初步掌握了馴化和飼養豬的能力,豬肉已經成為早期中國人穩定的肉食來源了。

到了商周時期,已經有很多關於豬的文字記載。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一個豬的抽象輪廓構成的字——“豕”,這是中國人最早對豬的稱呼。中文裡的“家”字,上“宀”下“豕”,有房有豬才是家。

古代中國,以牛、羊、豕為三牲,祭祀或宴饗時,三牲齊備是最隆重的禮儀;馬、牛、羊、雞、犬、豕則合稱為“六畜”。

周代天子的飲食分飯、飲、膳、饈、珍、醬六大類,其他貴族則依等級遞降。據《周禮·天官·膳夫》所載,王之食用稻、黍、稷、粱、麥、菰六穀,膳用馬、牛、羊、豕、犬、雞六牲,饈共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醬則百二十甕。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禮記》中已有豬的記載

按照周禮,列鼎數目的多少,象徵著不同貴族的等級。據《儀禮》和《禮記》的記載,大致可分別為一鼎、三鼎、五鼎、七鼎、九鼎五等。鼎內盛的食物也有規定,豬肉即在其中:

一鼎:盛豚,即小豬,規定“士”一級使用。士居卿大夫之下,屬貴族階層最下一等。三鼎:或盛豚、魚、臘,或盛豕、魚、臘,有時又盛羊、豕、魚,稱為“少牢”,為士一級在特定場合下所使用。九鼎:盛牛、羊、豕,亦稱為“大牢”。九鼎為天子所用。東周時國君宴卿大夫,有時也用九鼎。

從春秋戰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吃豬肉已經變得非常普遍,圈養豬也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禮記·月令》中寫到,“冬食黍與彘(念[zhì],意同豕,古人對豬的一種稱呼)”,冬天,主食吃小米,副食吃豬肉。

戰國中期的思想家莊子,還在著作《莊子》中,對豬這個概念進行了細緻劃分:

豚:小豬,亦泛指豬。

子:小豬仔。

豕:指公豬。

彘:本指母豬或大豬,後泛指一般的豬。

豨:巨大的野豬。

《左傳·定公十四年》中,有一段“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的記載,這是戰國時的百姓通過詩歌,諷刺宋國公子宋朝和衛靈公夫人南子私通淫亂。

"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公元1081年,黃州城外。

“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今年刈草蓋雪堂,日炙風吹面如墨。”

拿起墨跡還未全乾的信紙,蘇軾滿意的讀了一遍,這是他寫給友人孔平仲的詩。

來到黃州兩年,他嫣然變成了農夫。

黃州城外三分之一里,有一個叫東坡的小山丘,蘇軾在這建起了農莊,名字就叫東坡農莊。此時,他常與周邊寺廟的和尚交往,還教他們如何把齋飯做的更美味。

他教給僧人一道“東坡湯”,煮飯時用兩層鍋,米飯在湯上蒸,湯裡有白菜、蘿蔔、油菜根、薺菜,以及一點薑片。這種做法,熱力均勻,飯菜同熟,味美又省時。

也是在這時,他開始稱自己為“東坡居士”。一千年後的今天,“蘇東坡”這個稱呼在華人圈幾乎無人不知。

兩年前,因為烏臺詩案,蘇軾在獄中待了103天,性命差點丟掉。出獄後,他被貶黃州,但是因禍得福,在黃州的七年間,蘇軾迴歸田園,生活隨性愜意。

林語堂說:“他有時芒鞋竹杖而出,僱一小舟,與漁樵為伍,消磨一日的時光。他往往被醉漢東推西搡或粗語相罵,「自喜漸不為人識」。”

雖然經濟不富裕,但黃州物價便宜,伙食自然也不差。“因為江上運費低廉,一斗米才賣二十文。羊肉嚐起來,味美如同北方的牛肉。鹿肉甚賤,魚蟹幾乎不論錢買。”

雖然食材眾多,但最讓蘇軾心動的,卻是“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的豬肉。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東坡肉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蘇軾眼中的豬肉,是“火候足時它自美”。吃豬肉時的蘇軾,是“飽得自家君莫管”。

在以吃羊肉為尊貴的宋代,愛吃豬肉,公然宣揚自己這個喜好的士大夫,且掙脫君子遠庖廚的束縛,寫詩教人如何做豬肉的士大夫,大概只有蘇軾。

“淨洗鐺(chēng),少著水,柴頭罨(yǎn。意為掩蓋、掩覆)煙焰不起。”

蘇軾做豬肉的心法很簡單,精髓就是四個字——文火慢煨。直到今日,“東坡肉”“東坡肘子”等打著蘇東坡旗號的菜品,依然遵循此法,大受食客歡迎。

最愛吃豬肉的民族

中國人愛吃豬肉,是公認的。回鍋肉、東坡肘子、殺豬菜、紅腸、鍋包肉、獅子頭、把子肉、扣肉、紅燒肉、糖醋小排……我們耳熟能詳的中餐代表菜,都是豬肉做成的。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2018年全球豬肉產量約為1.13億噸。其中,中國5415萬噸的產量,佔全球豬肉產量的48%,是全球產豬量最高的國家。歐盟和美國豬肉緊隨其後,在全球總產量中所佔的比重分別為21.3%、10.6%。

中國人吃豬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紅山文化中的玉豬

在長江中游洞庭湖畔,湖南澧縣彭頭山一帶的定居農業部落,就有大量豬、牛、羊等家畜遺骨出土。同時期,北方的仰韶、紅山、大汶口、龍山、馬家窯、齊家、屈家嶺等文化遺址,以及南方的河姆渡、福建曇石山、廣東潮安陳橋、廣西桂林甑(zènɡ)皮巖和雲南大理等遺址中,都普遍有豬骨出頭。可見,當時的中國人已經初步掌握了馴化和飼養豬的能力,豬肉已經成為早期中國人穩定的肉食來源了。

到了商周時期,已經有很多關於豬的文字記載。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一個豬的抽象輪廓構成的字——“豕”,這是中國人最早對豬的稱呼。中文裡的“家”字,上“宀”下“豕”,有房有豬才是家。

古代中國,以牛、羊、豕為三牲,祭祀或宴饗時,三牲齊備是最隆重的禮儀;馬、牛、羊、雞、犬、豕則合稱為“六畜”。

周代天子的飲食分飯、飲、膳、饈、珍、醬六大類,其他貴族則依等級遞降。據《周禮·天官·膳夫》所載,王之食用稻、黍、稷、粱、麥、菰六穀,膳用馬、牛、羊、豕、犬、雞六牲,饈共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醬則百二十甕。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禮記》中已有豬的記載

按照周禮,列鼎數目的多少,象徵著不同貴族的等級。據《儀禮》和《禮記》的記載,大致可分別為一鼎、三鼎、五鼎、七鼎、九鼎五等。鼎內盛的食物也有規定,豬肉即在其中:

一鼎:盛豚,即小豬,規定“士”一級使用。士居卿大夫之下,屬貴族階層最下一等。三鼎:或盛豚、魚、臘,或盛豕、魚、臘,有時又盛羊、豕、魚,稱為“少牢”,為士一級在特定場合下所使用。九鼎:盛牛、羊、豕,亦稱為“大牢”。九鼎為天子所用。東周時國君宴卿大夫,有時也用九鼎。

從春秋戰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吃豬肉已經變得非常普遍,圈養豬也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禮記·月令》中寫到,“冬食黍與彘(念[zhì],意同豕,古人對豬的一種稱呼)”,冬天,主食吃小米,副食吃豬肉。

戰國中期的思想家莊子,還在著作《莊子》中,對豬這個概念進行了細緻劃分:

豚:小豬,亦泛指豬。

子:小豬仔。

豕:指公豬。

彘:本指母豬或大豬,後泛指一般的豬。

豨:巨大的野豬。

《左傳·定公十四年》中,有一段“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的記載,這是戰國時的百姓通過詩歌,諷刺宋國公子宋朝和衛靈公夫人南子私通淫亂。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樊噲生食彘肩

秦末,劉邦項羽爭奪天下。在鴻門宴上,楚霸王項羽正欲藉機殺掉劉邦時,猛將樊噲突然闖進來把保護劉邦。項羽誇讚樊噲:“真乃壯士也!”還賞賜給了樊噲一坨“生彘肩”。樊噲拿到賞賜也不出去,把盾牌放地上當案板,提起佩刀切幾下,就把“生彘肩”給生吃了!故事中的生彘肩,指的是豬前腿,或叫豬前肘。

西晉《太康起居注》記載:

“尚書郭奕有疾,日賜酒、米各伍升,豬、羊肉各一斤。”

晉代,廁所被稱為廁或清,因常將其與豬圈連在一起,故亦稱為溷。《晉書·左思傳》講左思在寫作《三都賦》時,“遂構思十年,門庭藩溷皆著筆紙。”構思寫這篇文章十年,入迷到廁所裡都放了紙筆,如廁時有靈感就寫兩筆。

屈居第二的豬肉

南北朝時,漢胡交融頻繁,胡人的飲食習俗也在影響著中原地區,加上戰亂影響農業生產,豬的飼養量大不如從前,羊肉逐漸被中原人所接受,成為“第一肉食”。

到了隋唐時期,羊肉的地位已經高於豬肉。歐陽修有詩,“於時北州人,飲食陋莫加,雞豚為異味,貴賤無等差。”《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吃水盆羊肉,以及花萼樓上的烤全羊,都是這一時期崇尚吃羊的寫照。

"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公元1081年,黃州城外。

“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今年刈草蓋雪堂,日炙風吹面如墨。”

拿起墨跡還未全乾的信紙,蘇軾滿意的讀了一遍,這是他寫給友人孔平仲的詩。

來到黃州兩年,他嫣然變成了農夫。

黃州城外三分之一里,有一個叫東坡的小山丘,蘇軾在這建起了農莊,名字就叫東坡農莊。此時,他常與周邊寺廟的和尚交往,還教他們如何把齋飯做的更美味。

他教給僧人一道“東坡湯”,煮飯時用兩層鍋,米飯在湯上蒸,湯裡有白菜、蘿蔔、油菜根、薺菜,以及一點薑片。這種做法,熱力均勻,飯菜同熟,味美又省時。

也是在這時,他開始稱自己為“東坡居士”。一千年後的今天,“蘇東坡”這個稱呼在華人圈幾乎無人不知。

兩年前,因為烏臺詩案,蘇軾在獄中待了103天,性命差點丟掉。出獄後,他被貶黃州,但是因禍得福,在黃州的七年間,蘇軾迴歸田園,生活隨性愜意。

林語堂說:“他有時芒鞋竹杖而出,僱一小舟,與漁樵為伍,消磨一日的時光。他往往被醉漢東推西搡或粗語相罵,「自喜漸不為人識」。”

雖然經濟不富裕,但黃州物價便宜,伙食自然也不差。“因為江上運費低廉,一斗米才賣二十文。羊肉嚐起來,味美如同北方的牛肉。鹿肉甚賤,魚蟹幾乎不論錢買。”

雖然食材眾多,但最讓蘇軾心動的,卻是“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的豬肉。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東坡肉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蘇軾眼中的豬肉,是“火候足時它自美”。吃豬肉時的蘇軾,是“飽得自家君莫管”。

在以吃羊肉為尊貴的宋代,愛吃豬肉,公然宣揚自己這個喜好的士大夫,且掙脫君子遠庖廚的束縛,寫詩教人如何做豬肉的士大夫,大概只有蘇軾。

“淨洗鐺(chēng),少著水,柴頭罨(yǎn。意為掩蓋、掩覆)煙焰不起。”

蘇軾做豬肉的心法很簡單,精髓就是四個字——文火慢煨。直到今日,“東坡肉”“東坡肘子”等打著蘇東坡旗號的菜品,依然遵循此法,大受食客歡迎。

最愛吃豬肉的民族

中國人愛吃豬肉,是公認的。回鍋肉、東坡肘子、殺豬菜、紅腸、鍋包肉、獅子頭、把子肉、扣肉、紅燒肉、糖醋小排……我們耳熟能詳的中餐代表菜,都是豬肉做成的。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2018年全球豬肉產量約為1.13億噸。其中,中國5415萬噸的產量,佔全球豬肉產量的48%,是全球產豬量最高的國家。歐盟和美國豬肉緊隨其後,在全球總產量中所佔的比重分別為21.3%、10.6%。

中國人吃豬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紅山文化中的玉豬

在長江中游洞庭湖畔,湖南澧縣彭頭山一帶的定居農業部落,就有大量豬、牛、羊等家畜遺骨出土。同時期,北方的仰韶、紅山、大汶口、龍山、馬家窯、齊家、屈家嶺等文化遺址,以及南方的河姆渡、福建曇石山、廣東潮安陳橋、廣西桂林甑(zènɡ)皮巖和雲南大理等遺址中,都普遍有豬骨出頭。可見,當時的中國人已經初步掌握了馴化和飼養豬的能力,豬肉已經成為早期中國人穩定的肉食來源了。

到了商周時期,已經有很多關於豬的文字記載。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一個豬的抽象輪廓構成的字——“豕”,這是中國人最早對豬的稱呼。中文裡的“家”字,上“宀”下“豕”,有房有豬才是家。

古代中國,以牛、羊、豕為三牲,祭祀或宴饗時,三牲齊備是最隆重的禮儀;馬、牛、羊、雞、犬、豕則合稱為“六畜”。

周代天子的飲食分飯、飲、膳、饈、珍、醬六大類,其他貴族則依等級遞降。據《周禮·天官·膳夫》所載,王之食用稻、黍、稷、粱、麥、菰六穀,膳用馬、牛、羊、豕、犬、雞六牲,饈共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醬則百二十甕。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禮記》中已有豬的記載

按照周禮,列鼎數目的多少,象徵著不同貴族的等級。據《儀禮》和《禮記》的記載,大致可分別為一鼎、三鼎、五鼎、七鼎、九鼎五等。鼎內盛的食物也有規定,豬肉即在其中:

一鼎:盛豚,即小豬,規定“士”一級使用。士居卿大夫之下,屬貴族階層最下一等。三鼎:或盛豚、魚、臘,或盛豕、魚、臘,有時又盛羊、豕、魚,稱為“少牢”,為士一級在特定場合下所使用。九鼎:盛牛、羊、豕,亦稱為“大牢”。九鼎為天子所用。東周時國君宴卿大夫,有時也用九鼎。

從春秋戰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吃豬肉已經變得非常普遍,圈養豬也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禮記·月令》中寫到,“冬食黍與彘(念[zhì],意同豕,古人對豬的一種稱呼)”,冬天,主食吃小米,副食吃豬肉。

戰國中期的思想家莊子,還在著作《莊子》中,對豬這個概念進行了細緻劃分:

豚:小豬,亦泛指豬。

子:小豬仔。

豕:指公豬。

彘:本指母豬或大豬,後泛指一般的豬。

豨:巨大的野豬。

《左傳·定公十四年》中,有一段“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的記載,這是戰國時的百姓通過詩歌,諷刺宋國公子宋朝和衛靈公夫人南子私通淫亂。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樊噲生食彘肩

秦末,劉邦項羽爭奪天下。在鴻門宴上,楚霸王項羽正欲藉機殺掉劉邦時,猛將樊噲突然闖進來把保護劉邦。項羽誇讚樊噲:“真乃壯士也!”還賞賜給了樊噲一坨“生彘肩”。樊噲拿到賞賜也不出去,把盾牌放地上當案板,提起佩刀切幾下,就把“生彘肩”給生吃了!故事中的生彘肩,指的是豬前腿,或叫豬前肘。

西晉《太康起居注》記載:

“尚書郭奕有疾,日賜酒、米各伍升,豬、羊肉各一斤。”

晉代,廁所被稱為廁或清,因常將其與豬圈連在一起,故亦稱為溷。《晉書·左思傳》講左思在寫作《三都賦》時,“遂構思十年,門庭藩溷皆著筆紙。”構思寫這篇文章十年,入迷到廁所裡都放了紙筆,如廁時有靈感就寫兩筆。

屈居第二的豬肉

南北朝時,漢胡交融頻繁,胡人的飲食習俗也在影響著中原地區,加上戰亂影響農業生產,豬的飼養量大不如從前,羊肉逐漸被中原人所接受,成為“第一肉食”。

到了隋唐時期,羊肉的地位已經高於豬肉。歐陽修有詩,“於時北州人,飲食陋莫加,雞豚為異味,貴賤無等差。”《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吃水盆羊肉,以及花萼樓上的烤全羊,都是這一時期崇尚吃羊的寫照。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水盆羊肉代言人“張小敬”

《唐六典》卷四記載了唐朝政府供給各級官員的食料,其中對親王以下所賜食料中有“每月給羊二十口、豬肉六十斤、魚三十頭”的規定,羊肉遠遠多於豬肉。

但是,豬肉並沒有走出中國人的菜單。當年唐玄宗把一道叫“野豬鮓”的醃豬肉料理賞賜給河北節度使安祿山,據說安祿山就非常喜愛吃。

和唐代一樣,宋代飲食中羊肉仍占主導地位。

北宋宮廷內有“御廚止用羊肉”,原則上不用豬肉烹飪。宋真宗時,“御廚歲費羊數萬口”。

"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公元1081年,黃州城外。

“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今年刈草蓋雪堂,日炙風吹面如墨。”

拿起墨跡還未全乾的信紙,蘇軾滿意的讀了一遍,這是他寫給友人孔平仲的詩。

來到黃州兩年,他嫣然變成了農夫。

黃州城外三分之一里,有一個叫東坡的小山丘,蘇軾在這建起了農莊,名字就叫東坡農莊。此時,他常與周邊寺廟的和尚交往,還教他們如何把齋飯做的更美味。

他教給僧人一道“東坡湯”,煮飯時用兩層鍋,米飯在湯上蒸,湯裡有白菜、蘿蔔、油菜根、薺菜,以及一點薑片。這種做法,熱力均勻,飯菜同熟,味美又省時。

也是在這時,他開始稱自己為“東坡居士”。一千年後的今天,“蘇東坡”這個稱呼在華人圈幾乎無人不知。

兩年前,因為烏臺詩案,蘇軾在獄中待了103天,性命差點丟掉。出獄後,他被貶黃州,但是因禍得福,在黃州的七年間,蘇軾迴歸田園,生活隨性愜意。

林語堂說:“他有時芒鞋竹杖而出,僱一小舟,與漁樵為伍,消磨一日的時光。他往往被醉漢東推西搡或粗語相罵,「自喜漸不為人識」。”

雖然經濟不富裕,但黃州物價便宜,伙食自然也不差。“因為江上運費低廉,一斗米才賣二十文。羊肉嚐起來,味美如同北方的牛肉。鹿肉甚賤,魚蟹幾乎不論錢買。”

雖然食材眾多,但最讓蘇軾心動的,卻是“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的豬肉。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東坡肉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蘇軾眼中的豬肉,是“火候足時它自美”。吃豬肉時的蘇軾,是“飽得自家君莫管”。

在以吃羊肉為尊貴的宋代,愛吃豬肉,公然宣揚自己這個喜好的士大夫,且掙脫君子遠庖廚的束縛,寫詩教人如何做豬肉的士大夫,大概只有蘇軾。

“淨洗鐺(chēng),少著水,柴頭罨(yǎn。意為掩蓋、掩覆)煙焰不起。”

蘇軾做豬肉的心法很簡單,精髓就是四個字——文火慢煨。直到今日,“東坡肉”“東坡肘子”等打著蘇東坡旗號的菜品,依然遵循此法,大受食客歡迎。

最愛吃豬肉的民族

中國人愛吃豬肉,是公認的。回鍋肉、東坡肘子、殺豬菜、紅腸、鍋包肉、獅子頭、把子肉、扣肉、紅燒肉、糖醋小排……我們耳熟能詳的中餐代表菜,都是豬肉做成的。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2018年全球豬肉產量約為1.13億噸。其中,中國5415萬噸的產量,佔全球豬肉產量的48%,是全球產豬量最高的國家。歐盟和美國豬肉緊隨其後,在全球總產量中所佔的比重分別為21.3%、10.6%。

中國人吃豬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紅山文化中的玉豬

在長江中游洞庭湖畔,湖南澧縣彭頭山一帶的定居農業部落,就有大量豬、牛、羊等家畜遺骨出土。同時期,北方的仰韶、紅山、大汶口、龍山、馬家窯、齊家、屈家嶺等文化遺址,以及南方的河姆渡、福建曇石山、廣東潮安陳橋、廣西桂林甑(zènɡ)皮巖和雲南大理等遺址中,都普遍有豬骨出頭。可見,當時的中國人已經初步掌握了馴化和飼養豬的能力,豬肉已經成為早期中國人穩定的肉食來源了。

到了商周時期,已經有很多關於豬的文字記載。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一個豬的抽象輪廓構成的字——“豕”,這是中國人最早對豬的稱呼。中文裡的“家”字,上“宀”下“豕”,有房有豬才是家。

古代中國,以牛、羊、豕為三牲,祭祀或宴饗時,三牲齊備是最隆重的禮儀;馬、牛、羊、雞、犬、豕則合稱為“六畜”。

周代天子的飲食分飯、飲、膳、饈、珍、醬六大類,其他貴族則依等級遞降。據《周禮·天官·膳夫》所載,王之食用稻、黍、稷、粱、麥、菰六穀,膳用馬、牛、羊、豕、犬、雞六牲,饈共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醬則百二十甕。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禮記》中已有豬的記載

按照周禮,列鼎數目的多少,象徵著不同貴族的等級。據《儀禮》和《禮記》的記載,大致可分別為一鼎、三鼎、五鼎、七鼎、九鼎五等。鼎內盛的食物也有規定,豬肉即在其中:

一鼎:盛豚,即小豬,規定“士”一級使用。士居卿大夫之下,屬貴族階層最下一等。三鼎:或盛豚、魚、臘,或盛豕、魚、臘,有時又盛羊、豕、魚,稱為“少牢”,為士一級在特定場合下所使用。九鼎:盛牛、羊、豕,亦稱為“大牢”。九鼎為天子所用。東周時國君宴卿大夫,有時也用九鼎。

從春秋戰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吃豬肉已經變得非常普遍,圈養豬也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禮記·月令》中寫到,“冬食黍與彘(念[zhì],意同豕,古人對豬的一種稱呼)”,冬天,主食吃小米,副食吃豬肉。

戰國中期的思想家莊子,還在著作《莊子》中,對豬這個概念進行了細緻劃分:

豚:小豬,亦泛指豬。

子:小豬仔。

豕:指公豬。

彘:本指母豬或大豬,後泛指一般的豬。

豨:巨大的野豬。

《左傳·定公十四年》中,有一段“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的記載,這是戰國時的百姓通過詩歌,諷刺宋國公子宋朝和衛靈公夫人南子私通淫亂。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樊噲生食彘肩

秦末,劉邦項羽爭奪天下。在鴻門宴上,楚霸王項羽正欲藉機殺掉劉邦時,猛將樊噲突然闖進來把保護劉邦。項羽誇讚樊噲:“真乃壯士也!”還賞賜給了樊噲一坨“生彘肩”。樊噲拿到賞賜也不出去,把盾牌放地上當案板,提起佩刀切幾下,就把“生彘肩”給生吃了!故事中的生彘肩,指的是豬前腿,或叫豬前肘。

西晉《太康起居注》記載:

“尚書郭奕有疾,日賜酒、米各伍升,豬、羊肉各一斤。”

晉代,廁所被稱為廁或清,因常將其與豬圈連在一起,故亦稱為溷。《晉書·左思傳》講左思在寫作《三都賦》時,“遂構思十年,門庭藩溷皆著筆紙。”構思寫這篇文章十年,入迷到廁所裡都放了紙筆,如廁時有靈感就寫兩筆。

屈居第二的豬肉

南北朝時,漢胡交融頻繁,胡人的飲食習俗也在影響著中原地區,加上戰亂影響農業生產,豬的飼養量大不如從前,羊肉逐漸被中原人所接受,成為“第一肉食”。

到了隋唐時期,羊肉的地位已經高於豬肉。歐陽修有詩,“於時北州人,飲食陋莫加,雞豚為異味,貴賤無等差。”《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吃水盆羊肉,以及花萼樓上的烤全羊,都是這一時期崇尚吃羊的寫照。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水盆羊肉代言人“張小敬”

《唐六典》卷四記載了唐朝政府供給各級官員的食料,其中對親王以下所賜食料中有“每月給羊二十口、豬肉六十斤、魚三十頭”的規定,羊肉遠遠多於豬肉。

但是,豬肉並沒有走出中國人的菜單。當年唐玄宗把一道叫“野豬鮓”的醃豬肉料理賞賜給河北節度使安祿山,據說安祿山就非常喜愛吃。

和唐代一樣,宋代飲食中羊肉仍占主導地位。

北宋宮廷內有“御廚止用羊肉”,原則上不用豬肉烹飪。宋真宗時,“御廚歲費羊數萬口”。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我就是宋真宗

雖然在宮廷中豬肉討不到喜,但在民間,豬肉的消費量僅次於羊肉。

開封城的百姓愛吃豬肉,“每日至晚,每群萬數,止數十人驅逐”來供應豬肉消費,“殺豬羊作坊,每人擔豬羊及車子上市,動即百數”。臨安(杭州),“城內外,肉鋪不知其幾”,“懸掛成邊豬”,“各鋪日賣數十邊”。另有“修義坊,名曰肉市,巷內兩街,皆是屠宰之家,每日不下宰數百口”,以供應飲食店和攤販。

這兩座先後成為宋朝都城的城市,豬肉消費量之大可見一斑。

當時,即使遠在還沒得到完全開發的海南島,吃豬肉也是很尋常的事。“五日一見花豬肉,十日一遇黃雞粥”,這是蘇軾筆下的海南島的飲食情況。

元朝,愛吃羊肉的蒙古人成為統治者,統治者的喜好就是整個時代的喜好。再加上伊斯蘭世界也在同時期擴張,中國的穆斯林人數開始增多,伊斯蘭教義禁食豬肉,吃豬肉飲食習慣並不流行。

豬肉的逆襲

豬肉迎來複興,是在明清兩代。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列舉了28種畜類,他將豬放在第一的地位上。當時,統治者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糞肥的作用日趨重要,豬糞靠便捷性和高產率,脫穎而出成為日常上田肥的首選。

種田不養豬,秀才不識書。養豬對農業生產的的作用日漸凸顯,養豬成為了“作家第一者”。當時人做過計算:一家人養了六口豬,每養六個月,“約肉九十斛,共計五百餘斤”。每口豬可積肥1500斤,此中收益十分可觀。由於養豬有這麼多好處,明代的養豬規模日漸擴大,隨之而來的是——新豬種不斷湧現。

"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公元1081年,黃州城外。

“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今年刈草蓋雪堂,日炙風吹面如墨。”

拿起墨跡還未全乾的信紙,蘇軾滿意的讀了一遍,這是他寫給友人孔平仲的詩。

來到黃州兩年,他嫣然變成了農夫。

黃州城外三分之一里,有一個叫東坡的小山丘,蘇軾在這建起了農莊,名字就叫東坡農莊。此時,他常與周邊寺廟的和尚交往,還教他們如何把齋飯做的更美味。

他教給僧人一道“東坡湯”,煮飯時用兩層鍋,米飯在湯上蒸,湯裡有白菜、蘿蔔、油菜根、薺菜,以及一點薑片。這種做法,熱力均勻,飯菜同熟,味美又省時。

也是在這時,他開始稱自己為“東坡居士”。一千年後的今天,“蘇東坡”這個稱呼在華人圈幾乎無人不知。

兩年前,因為烏臺詩案,蘇軾在獄中待了103天,性命差點丟掉。出獄後,他被貶黃州,但是因禍得福,在黃州的七年間,蘇軾迴歸田園,生活隨性愜意。

林語堂說:“他有時芒鞋竹杖而出,僱一小舟,與漁樵為伍,消磨一日的時光。他往往被醉漢東推西搡或粗語相罵,「自喜漸不為人識」。”

雖然經濟不富裕,但黃州物價便宜,伙食自然也不差。“因為江上運費低廉,一斗米才賣二十文。羊肉嚐起來,味美如同北方的牛肉。鹿肉甚賤,魚蟹幾乎不論錢買。”

雖然食材眾多,但最讓蘇軾心動的,卻是“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的豬肉。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東坡肉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蘇軾眼中的豬肉,是“火候足時它自美”。吃豬肉時的蘇軾,是“飽得自家君莫管”。

在以吃羊肉為尊貴的宋代,愛吃豬肉,公然宣揚自己這個喜好的士大夫,且掙脫君子遠庖廚的束縛,寫詩教人如何做豬肉的士大夫,大概只有蘇軾。

“淨洗鐺(chēng),少著水,柴頭罨(yǎn。意為掩蓋、掩覆)煙焰不起。”

蘇軾做豬肉的心法很簡單,精髓就是四個字——文火慢煨。直到今日,“東坡肉”“東坡肘子”等打著蘇東坡旗號的菜品,依然遵循此法,大受食客歡迎。

最愛吃豬肉的民族

中國人愛吃豬肉,是公認的。回鍋肉、東坡肘子、殺豬菜、紅腸、鍋包肉、獅子頭、把子肉、扣肉、紅燒肉、糖醋小排……我們耳熟能詳的中餐代表菜,都是豬肉做成的。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2018年全球豬肉產量約為1.13億噸。其中,中國5415萬噸的產量,佔全球豬肉產量的48%,是全球產豬量最高的國家。歐盟和美國豬肉緊隨其後,在全球總產量中所佔的比重分別為21.3%、10.6%。

中國人吃豬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紅山文化中的玉豬

在長江中游洞庭湖畔,湖南澧縣彭頭山一帶的定居農業部落,就有大量豬、牛、羊等家畜遺骨出土。同時期,北方的仰韶、紅山、大汶口、龍山、馬家窯、齊家、屈家嶺等文化遺址,以及南方的河姆渡、福建曇石山、廣東潮安陳橋、廣西桂林甑(zènɡ)皮巖和雲南大理等遺址中,都普遍有豬骨出頭。可見,當時的中國人已經初步掌握了馴化和飼養豬的能力,豬肉已經成為早期中國人穩定的肉食來源了。

到了商周時期,已經有很多關於豬的文字記載。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一個豬的抽象輪廓構成的字——“豕”,這是中國人最早對豬的稱呼。中文裡的“家”字,上“宀”下“豕”,有房有豬才是家。

古代中國,以牛、羊、豕為三牲,祭祀或宴饗時,三牲齊備是最隆重的禮儀;馬、牛、羊、雞、犬、豕則合稱為“六畜”。

周代天子的飲食分飯、飲、膳、饈、珍、醬六大類,其他貴族則依等級遞降。據《周禮·天官·膳夫》所載,王之食用稻、黍、稷、粱、麥、菰六穀,膳用馬、牛、羊、豕、犬、雞六牲,饈共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醬則百二十甕。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禮記》中已有豬的記載

按照周禮,列鼎數目的多少,象徵著不同貴族的等級。據《儀禮》和《禮記》的記載,大致可分別為一鼎、三鼎、五鼎、七鼎、九鼎五等。鼎內盛的食物也有規定,豬肉即在其中:

一鼎:盛豚,即小豬,規定“士”一級使用。士居卿大夫之下,屬貴族階層最下一等。三鼎:或盛豚、魚、臘,或盛豕、魚、臘,有時又盛羊、豕、魚,稱為“少牢”,為士一級在特定場合下所使用。九鼎:盛牛、羊、豕,亦稱為“大牢”。九鼎為天子所用。東周時國君宴卿大夫,有時也用九鼎。

從春秋戰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吃豬肉已經變得非常普遍,圈養豬也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禮記·月令》中寫到,“冬食黍與彘(念[zhì],意同豕,古人對豬的一種稱呼)”,冬天,主食吃小米,副食吃豬肉。

戰國中期的思想家莊子,還在著作《莊子》中,對豬這個概念進行了細緻劃分:

豚:小豬,亦泛指豬。

子:小豬仔。

豕:指公豬。

彘:本指母豬或大豬,後泛指一般的豬。

豨:巨大的野豬。

《左傳·定公十四年》中,有一段“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的記載,這是戰國時的百姓通過詩歌,諷刺宋國公子宋朝和衛靈公夫人南子私通淫亂。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樊噲生食彘肩

秦末,劉邦項羽爭奪天下。在鴻門宴上,楚霸王項羽正欲藉機殺掉劉邦時,猛將樊噲突然闖進來把保護劉邦。項羽誇讚樊噲:“真乃壯士也!”還賞賜給了樊噲一坨“生彘肩”。樊噲拿到賞賜也不出去,把盾牌放地上當案板,提起佩刀切幾下,就把“生彘肩”給生吃了!故事中的生彘肩,指的是豬前腿,或叫豬前肘。

西晉《太康起居注》記載:

“尚書郭奕有疾,日賜酒、米各伍升,豬、羊肉各一斤。”

晉代,廁所被稱為廁或清,因常將其與豬圈連在一起,故亦稱為溷。《晉書·左思傳》講左思在寫作《三都賦》時,“遂構思十年,門庭藩溷皆著筆紙。”構思寫這篇文章十年,入迷到廁所裡都放了紙筆,如廁時有靈感就寫兩筆。

屈居第二的豬肉

南北朝時,漢胡交融頻繁,胡人的飲食習俗也在影響著中原地區,加上戰亂影響農業生產,豬的飼養量大不如從前,羊肉逐漸被中原人所接受,成為“第一肉食”。

到了隋唐時期,羊肉的地位已經高於豬肉。歐陽修有詩,“於時北州人,飲食陋莫加,雞豚為異味,貴賤無等差。”《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吃水盆羊肉,以及花萼樓上的烤全羊,都是這一時期崇尚吃羊的寫照。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水盆羊肉代言人“張小敬”

《唐六典》卷四記載了唐朝政府供給各級官員的食料,其中對親王以下所賜食料中有“每月給羊二十口、豬肉六十斤、魚三十頭”的規定,羊肉遠遠多於豬肉。

但是,豬肉並沒有走出中國人的菜單。當年唐玄宗把一道叫“野豬鮓”的醃豬肉料理賞賜給河北節度使安祿山,據說安祿山就非常喜愛吃。

和唐代一樣,宋代飲食中羊肉仍占主導地位。

北宋宮廷內有“御廚止用羊肉”,原則上不用豬肉烹飪。宋真宗時,“御廚歲費羊數萬口”。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我就是宋真宗

雖然在宮廷中豬肉討不到喜,但在民間,豬肉的消費量僅次於羊肉。

開封城的百姓愛吃豬肉,“每日至晚,每群萬數,止數十人驅逐”來供應豬肉消費,“殺豬羊作坊,每人擔豬羊及車子上市,動即百數”。臨安(杭州),“城內外,肉鋪不知其幾”,“懸掛成邊豬”,“各鋪日賣數十邊”。另有“修義坊,名曰肉市,巷內兩街,皆是屠宰之家,每日不下宰數百口”,以供應飲食店和攤販。

這兩座先後成為宋朝都城的城市,豬肉消費量之大可見一斑。

當時,即使遠在還沒得到完全開發的海南島,吃豬肉也是很尋常的事。“五日一見花豬肉,十日一遇黃雞粥”,這是蘇軾筆下的海南島的飲食情況。

元朝,愛吃羊肉的蒙古人成為統治者,統治者的喜好就是整個時代的喜好。再加上伊斯蘭世界也在同時期擴張,中國的穆斯林人數開始增多,伊斯蘭教義禁食豬肉,吃豬肉飲食習慣並不流行。

豬肉的逆襲

豬肉迎來複興,是在明清兩代。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列舉了28種畜類,他將豬放在第一的地位上。當時,統治者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糞肥的作用日趨重要,豬糞靠便捷性和高產率,脫穎而出成為日常上田肥的首選。

種田不養豬,秀才不識書。養豬對農業生產的的作用日漸凸顯,養豬成為了“作家第一者”。當時人做過計算:一家人養了六口豬,每養六個月,“約肉九十斛,共計五百餘斤”。每口豬可積肥1500斤,此中收益十分可觀。由於養豬有這麼多好處,明代的養豬規模日漸擴大,隨之而來的是——新豬種不斷湧現。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明代《豚圖》

據記載,明代,雲南地區有一種叫“柔豬”的品種,是用米飯喂成的五六斤的小豬,骨俱柔脆,可全體炙之,切片食用。 廣西橫州,有一種足短、頭小、腹大垂地的豬,此豬新生十餘日即肥圓如匏,重六七斤即可烹,味極甘腴,人甚珍重。

不同豬種的特徵各不相同,“生青袞徐淮者耳大,生燕冀者皮厚,生樑雍者足短,生遼東者頭白,生豫州者嘴短,生江南者耳小,生嶺南者白而極肥……”

發展到清代,各地開始培育出了我們今天熟知的優良品種,比如金華義烏豬、雲南宣威豬、湖南寧鄉豬、桃源豬、河北定縣豬、廣東梅花豬、海南文昌豬、蘇北豬、榮昌豬、新金豬、內江豬、東北豬等。

清代各地方府(包括臺灣府)、州、縣的地方誌中,都把豬作為“物產”列入。少數民族的養豬記載在清以前幾乎是空白,但自清以後,其養豬記載也逐漸多了起來,且以康、雍、乾三朝記載最多。

"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公元1081年,黃州城外。

“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今年刈草蓋雪堂,日炙風吹面如墨。”

拿起墨跡還未全乾的信紙,蘇軾滿意的讀了一遍,這是他寫給友人孔平仲的詩。

來到黃州兩年,他嫣然變成了農夫。

黃州城外三分之一里,有一個叫東坡的小山丘,蘇軾在這建起了農莊,名字就叫東坡農莊。此時,他常與周邊寺廟的和尚交往,還教他們如何把齋飯做的更美味。

他教給僧人一道“東坡湯”,煮飯時用兩層鍋,米飯在湯上蒸,湯裡有白菜、蘿蔔、油菜根、薺菜,以及一點薑片。這種做法,熱力均勻,飯菜同熟,味美又省時。

也是在這時,他開始稱自己為“東坡居士”。一千年後的今天,“蘇東坡”這個稱呼在華人圈幾乎無人不知。

兩年前,因為烏臺詩案,蘇軾在獄中待了103天,性命差點丟掉。出獄後,他被貶黃州,但是因禍得福,在黃州的七年間,蘇軾迴歸田園,生活隨性愜意。

林語堂說:“他有時芒鞋竹杖而出,僱一小舟,與漁樵為伍,消磨一日的時光。他往往被醉漢東推西搡或粗語相罵,「自喜漸不為人識」。”

雖然經濟不富裕,但黃州物價便宜,伙食自然也不差。“因為江上運費低廉,一斗米才賣二十文。羊肉嚐起來,味美如同北方的牛肉。鹿肉甚賤,魚蟹幾乎不論錢買。”

雖然食材眾多,但最讓蘇軾心動的,卻是“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的豬肉。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東坡肉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蘇軾眼中的豬肉,是“火候足時它自美”。吃豬肉時的蘇軾,是“飽得自家君莫管”。

在以吃羊肉為尊貴的宋代,愛吃豬肉,公然宣揚自己這個喜好的士大夫,且掙脫君子遠庖廚的束縛,寫詩教人如何做豬肉的士大夫,大概只有蘇軾。

“淨洗鐺(chēng),少著水,柴頭罨(yǎn。意為掩蓋、掩覆)煙焰不起。”

蘇軾做豬肉的心法很簡單,精髓就是四個字——文火慢煨。直到今日,“東坡肉”“東坡肘子”等打著蘇東坡旗號的菜品,依然遵循此法,大受食客歡迎。

最愛吃豬肉的民族

中國人愛吃豬肉,是公認的。回鍋肉、東坡肘子、殺豬菜、紅腸、鍋包肉、獅子頭、把子肉、扣肉、紅燒肉、糖醋小排……我們耳熟能詳的中餐代表菜,都是豬肉做成的。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2018年全球豬肉產量約為1.13億噸。其中,中國5415萬噸的產量,佔全球豬肉產量的48%,是全球產豬量最高的國家。歐盟和美國豬肉緊隨其後,在全球總產量中所佔的比重分別為21.3%、10.6%。

中國人吃豬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紅山文化中的玉豬

在長江中游洞庭湖畔,湖南澧縣彭頭山一帶的定居農業部落,就有大量豬、牛、羊等家畜遺骨出土。同時期,北方的仰韶、紅山、大汶口、龍山、馬家窯、齊家、屈家嶺等文化遺址,以及南方的河姆渡、福建曇石山、廣東潮安陳橋、廣西桂林甑(zènɡ)皮巖和雲南大理等遺址中,都普遍有豬骨出頭。可見,當時的中國人已經初步掌握了馴化和飼養豬的能力,豬肉已經成為早期中國人穩定的肉食來源了。

到了商周時期,已經有很多關於豬的文字記載。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一個豬的抽象輪廓構成的字——“豕”,這是中國人最早對豬的稱呼。中文裡的“家”字,上“宀”下“豕”,有房有豬才是家。

古代中國,以牛、羊、豕為三牲,祭祀或宴饗時,三牲齊備是最隆重的禮儀;馬、牛、羊、雞、犬、豕則合稱為“六畜”。

周代天子的飲食分飯、飲、膳、饈、珍、醬六大類,其他貴族則依等級遞降。據《周禮·天官·膳夫》所載,王之食用稻、黍、稷、粱、麥、菰六穀,膳用馬、牛、羊、豕、犬、雞六牲,饈共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醬則百二十甕。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禮記》中已有豬的記載

按照周禮,列鼎數目的多少,象徵著不同貴族的等級。據《儀禮》和《禮記》的記載,大致可分別為一鼎、三鼎、五鼎、七鼎、九鼎五等。鼎內盛的食物也有規定,豬肉即在其中:

一鼎:盛豚,即小豬,規定“士”一級使用。士居卿大夫之下,屬貴族階層最下一等。三鼎:或盛豚、魚、臘,或盛豕、魚、臘,有時又盛羊、豕、魚,稱為“少牢”,為士一級在特定場合下所使用。九鼎:盛牛、羊、豕,亦稱為“大牢”。九鼎為天子所用。東周時國君宴卿大夫,有時也用九鼎。

從春秋戰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吃豬肉已經變得非常普遍,圈養豬也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禮記·月令》中寫到,“冬食黍與彘(念[zhì],意同豕,古人對豬的一種稱呼)”,冬天,主食吃小米,副食吃豬肉。

戰國中期的思想家莊子,還在著作《莊子》中,對豬這個概念進行了細緻劃分:

豚:小豬,亦泛指豬。

子:小豬仔。

豕:指公豬。

彘:本指母豬或大豬,後泛指一般的豬。

豨:巨大的野豬。

《左傳·定公十四年》中,有一段“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的記載,這是戰國時的百姓通過詩歌,諷刺宋國公子宋朝和衛靈公夫人南子私通淫亂。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樊噲生食彘肩

秦末,劉邦項羽爭奪天下。在鴻門宴上,楚霸王項羽正欲藉機殺掉劉邦時,猛將樊噲突然闖進來把保護劉邦。項羽誇讚樊噲:“真乃壯士也!”還賞賜給了樊噲一坨“生彘肩”。樊噲拿到賞賜也不出去,把盾牌放地上當案板,提起佩刀切幾下,就把“生彘肩”給生吃了!故事中的生彘肩,指的是豬前腿,或叫豬前肘。

西晉《太康起居注》記載:

“尚書郭奕有疾,日賜酒、米各伍升,豬、羊肉各一斤。”

晉代,廁所被稱為廁或清,因常將其與豬圈連在一起,故亦稱為溷。《晉書·左思傳》講左思在寫作《三都賦》時,“遂構思十年,門庭藩溷皆著筆紙。”構思寫這篇文章十年,入迷到廁所裡都放了紙筆,如廁時有靈感就寫兩筆。

屈居第二的豬肉

南北朝時,漢胡交融頻繁,胡人的飲食習俗也在影響著中原地區,加上戰亂影響農業生產,豬的飼養量大不如從前,羊肉逐漸被中原人所接受,成為“第一肉食”。

到了隋唐時期,羊肉的地位已經高於豬肉。歐陽修有詩,“於時北州人,飲食陋莫加,雞豚為異味,貴賤無等差。”《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吃水盆羊肉,以及花萼樓上的烤全羊,都是這一時期崇尚吃羊的寫照。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水盆羊肉代言人“張小敬”

《唐六典》卷四記載了唐朝政府供給各級官員的食料,其中對親王以下所賜食料中有“每月給羊二十口、豬肉六十斤、魚三十頭”的規定,羊肉遠遠多於豬肉。

但是,豬肉並沒有走出中國人的菜單。當年唐玄宗把一道叫“野豬鮓”的醃豬肉料理賞賜給河北節度使安祿山,據說安祿山就非常喜愛吃。

和唐代一樣,宋代飲食中羊肉仍占主導地位。

北宋宮廷內有“御廚止用羊肉”,原則上不用豬肉烹飪。宋真宗時,“御廚歲費羊數萬口”。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我就是宋真宗

雖然在宮廷中豬肉討不到喜,但在民間,豬肉的消費量僅次於羊肉。

開封城的百姓愛吃豬肉,“每日至晚,每群萬數,止數十人驅逐”來供應豬肉消費,“殺豬羊作坊,每人擔豬羊及車子上市,動即百數”。臨安(杭州),“城內外,肉鋪不知其幾”,“懸掛成邊豬”,“各鋪日賣數十邊”。另有“修義坊,名曰肉市,巷內兩街,皆是屠宰之家,每日不下宰數百口”,以供應飲食店和攤販。

這兩座先後成為宋朝都城的城市,豬肉消費量之大可見一斑。

當時,即使遠在還沒得到完全開發的海南島,吃豬肉也是很尋常的事。“五日一見花豬肉,十日一遇黃雞粥”,這是蘇軾筆下的海南島的飲食情況。

元朝,愛吃羊肉的蒙古人成為統治者,統治者的喜好就是整個時代的喜好。再加上伊斯蘭世界也在同時期擴張,中國的穆斯林人數開始增多,伊斯蘭教義禁食豬肉,吃豬肉飲食習慣並不流行。

豬肉的逆襲

豬肉迎來複興,是在明清兩代。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列舉了28種畜類,他將豬放在第一的地位上。當時,統治者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糞肥的作用日趨重要,豬糞靠便捷性和高產率,脫穎而出成為日常上田肥的首選。

種田不養豬,秀才不識書。養豬對農業生產的的作用日漸凸顯,養豬成為了“作家第一者”。當時人做過計算:一家人養了六口豬,每養六個月,“約肉九十斛,共計五百餘斤”。每口豬可積肥1500斤,此中收益十分可觀。由於養豬有這麼多好處,明代的養豬規模日漸擴大,隨之而來的是——新豬種不斷湧現。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明代《豚圖》

據記載,明代,雲南地區有一種叫“柔豬”的品種,是用米飯喂成的五六斤的小豬,骨俱柔脆,可全體炙之,切片食用。 廣西橫州,有一種足短、頭小、腹大垂地的豬,此豬新生十餘日即肥圓如匏,重六七斤即可烹,味極甘腴,人甚珍重。

不同豬種的特徵各不相同,“生青袞徐淮者耳大,生燕冀者皮厚,生樑雍者足短,生遼東者頭白,生豫州者嘴短,生江南者耳小,生嶺南者白而極肥……”

發展到清代,各地開始培育出了我們今天熟知的優良品種,比如金華義烏豬、雲南宣威豬、湖南寧鄉豬、桃源豬、河北定縣豬、廣東梅花豬、海南文昌豬、蘇北豬、榮昌豬、新金豬、內江豬、東北豬等。

清代各地方府(包括臺灣府)、州、縣的地方誌中,都把豬作為“物產”列入。少數民族的養豬記載在清以前幾乎是空白,但自清以後,其養豬記載也逐漸多了起來,且以康、雍、乾三朝記載最多。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清代繪雲南哈尼族人養豬場景

清代養豬鼎盛,一個很主要的原因是入主中原的滿族十分崇尚豬肉。

“滿人祭神,必具請帖,名曰請食神”,實則“祭以全豕去皮而蒸,黎明時,客集於堂,以方桌面列炕上,客皆登炕坐,席面排糖蒜韭菜末,中置白片肉一盤,連遞而上,不計盤數,以食飽為度”, “滿人請客,以此為大典”。

清宮御茶膳房專設有“包哈局”,有特製的掛爐烤鴨、烤乳豬,稱之為“雙烤”。天子的日常飲食,以及康乾兩朝著名的“千叟宴”,都有豬肉鍋子這類菜品。每逢年節,皇帝還要把白水煮成的大方肉賞賜給臣下,以示天恩浩蕩,臣子大多私揣食鹽,偷偷拿肉沾食,否則實在是油膩的難以下嚥。

在民間,有的飯館也以滿族嗜好的豬肉而名噪,如北京的“砂鍋居”擅做白肉,有詩云:“花豬肥美謝珍饈,風尚原來自滿洲。”今天砂鍋居的砂鍋白肉,依然風味獨特,深受居民和遊客喜愛。

"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公元1081年,黃州城外。

“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今年刈草蓋雪堂,日炙風吹面如墨。”

拿起墨跡還未全乾的信紙,蘇軾滿意的讀了一遍,這是他寫給友人孔平仲的詩。

來到黃州兩年,他嫣然變成了農夫。

黃州城外三分之一里,有一個叫東坡的小山丘,蘇軾在這建起了農莊,名字就叫東坡農莊。此時,他常與周邊寺廟的和尚交往,還教他們如何把齋飯做的更美味。

他教給僧人一道“東坡湯”,煮飯時用兩層鍋,米飯在湯上蒸,湯裡有白菜、蘿蔔、油菜根、薺菜,以及一點薑片。這種做法,熱力均勻,飯菜同熟,味美又省時。

也是在這時,他開始稱自己為“東坡居士”。一千年後的今天,“蘇東坡”這個稱呼在華人圈幾乎無人不知。

兩年前,因為烏臺詩案,蘇軾在獄中待了103天,性命差點丟掉。出獄後,他被貶黃州,但是因禍得福,在黃州的七年間,蘇軾迴歸田園,生活隨性愜意。

林語堂說:“他有時芒鞋竹杖而出,僱一小舟,與漁樵為伍,消磨一日的時光。他往往被醉漢東推西搡或粗語相罵,「自喜漸不為人識」。”

雖然經濟不富裕,但黃州物價便宜,伙食自然也不差。“因為江上運費低廉,一斗米才賣二十文。羊肉嚐起來,味美如同北方的牛肉。鹿肉甚賤,魚蟹幾乎不論錢買。”

雖然食材眾多,但最讓蘇軾心動的,卻是“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的豬肉。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東坡肉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蘇軾眼中的豬肉,是“火候足時它自美”。吃豬肉時的蘇軾,是“飽得自家君莫管”。

在以吃羊肉為尊貴的宋代,愛吃豬肉,公然宣揚自己這個喜好的士大夫,且掙脫君子遠庖廚的束縛,寫詩教人如何做豬肉的士大夫,大概只有蘇軾。

“淨洗鐺(chēng),少著水,柴頭罨(yǎn。意為掩蓋、掩覆)煙焰不起。”

蘇軾做豬肉的心法很簡單,精髓就是四個字——文火慢煨。直到今日,“東坡肉”“東坡肘子”等打著蘇東坡旗號的菜品,依然遵循此法,大受食客歡迎。

最愛吃豬肉的民族

中國人愛吃豬肉,是公認的。回鍋肉、東坡肘子、殺豬菜、紅腸、鍋包肉、獅子頭、把子肉、扣肉、紅燒肉、糖醋小排……我們耳熟能詳的中餐代表菜,都是豬肉做成的。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2018年全球豬肉產量約為1.13億噸。其中,中國5415萬噸的產量,佔全球豬肉產量的48%,是全球產豬量最高的國家。歐盟和美國豬肉緊隨其後,在全球總產量中所佔的比重分別為21.3%、10.6%。

中國人吃豬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紅山文化中的玉豬

在長江中游洞庭湖畔,湖南澧縣彭頭山一帶的定居農業部落,就有大量豬、牛、羊等家畜遺骨出土。同時期,北方的仰韶、紅山、大汶口、龍山、馬家窯、齊家、屈家嶺等文化遺址,以及南方的河姆渡、福建曇石山、廣東潮安陳橋、廣西桂林甑(zènɡ)皮巖和雲南大理等遺址中,都普遍有豬骨出頭。可見,當時的中國人已經初步掌握了馴化和飼養豬的能力,豬肉已經成為早期中國人穩定的肉食來源了。

到了商周時期,已經有很多關於豬的文字記載。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一個豬的抽象輪廓構成的字——“豕”,這是中國人最早對豬的稱呼。中文裡的“家”字,上“宀”下“豕”,有房有豬才是家。

古代中國,以牛、羊、豕為三牲,祭祀或宴饗時,三牲齊備是最隆重的禮儀;馬、牛、羊、雞、犬、豕則合稱為“六畜”。

周代天子的飲食分飯、飲、膳、饈、珍、醬六大類,其他貴族則依等級遞降。據《周禮·天官·膳夫》所載,王之食用稻、黍、稷、粱、麥、菰六穀,膳用馬、牛、羊、豕、犬、雞六牲,饈共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醬則百二十甕。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禮記》中已有豬的記載

按照周禮,列鼎數目的多少,象徵著不同貴族的等級。據《儀禮》和《禮記》的記載,大致可分別為一鼎、三鼎、五鼎、七鼎、九鼎五等。鼎內盛的食物也有規定,豬肉即在其中:

一鼎:盛豚,即小豬,規定“士”一級使用。士居卿大夫之下,屬貴族階層最下一等。三鼎:或盛豚、魚、臘,或盛豕、魚、臘,有時又盛羊、豕、魚,稱為“少牢”,為士一級在特定場合下所使用。九鼎:盛牛、羊、豕,亦稱為“大牢”。九鼎為天子所用。東周時國君宴卿大夫,有時也用九鼎。

從春秋戰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吃豬肉已經變得非常普遍,圈養豬也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禮記·月令》中寫到,“冬食黍與彘(念[zhì],意同豕,古人對豬的一種稱呼)”,冬天,主食吃小米,副食吃豬肉。

戰國中期的思想家莊子,還在著作《莊子》中,對豬這個概念進行了細緻劃分:

豚:小豬,亦泛指豬。

子:小豬仔。

豕:指公豬。

彘:本指母豬或大豬,後泛指一般的豬。

豨:巨大的野豬。

《左傳·定公十四年》中,有一段“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的記載,這是戰國時的百姓通過詩歌,諷刺宋國公子宋朝和衛靈公夫人南子私通淫亂。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樊噲生食彘肩

秦末,劉邦項羽爭奪天下。在鴻門宴上,楚霸王項羽正欲藉機殺掉劉邦時,猛將樊噲突然闖進來把保護劉邦。項羽誇讚樊噲:“真乃壯士也!”還賞賜給了樊噲一坨“生彘肩”。樊噲拿到賞賜也不出去,把盾牌放地上當案板,提起佩刀切幾下,就把“生彘肩”給生吃了!故事中的生彘肩,指的是豬前腿,或叫豬前肘。

西晉《太康起居注》記載:

“尚書郭奕有疾,日賜酒、米各伍升,豬、羊肉各一斤。”

晉代,廁所被稱為廁或清,因常將其與豬圈連在一起,故亦稱為溷。《晉書·左思傳》講左思在寫作《三都賦》時,“遂構思十年,門庭藩溷皆著筆紙。”構思寫這篇文章十年,入迷到廁所裡都放了紙筆,如廁時有靈感就寫兩筆。

屈居第二的豬肉

南北朝時,漢胡交融頻繁,胡人的飲食習俗也在影響著中原地區,加上戰亂影響農業生產,豬的飼養量大不如從前,羊肉逐漸被中原人所接受,成為“第一肉食”。

到了隋唐時期,羊肉的地位已經高於豬肉。歐陽修有詩,“於時北州人,飲食陋莫加,雞豚為異味,貴賤無等差。”《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吃水盆羊肉,以及花萼樓上的烤全羊,都是這一時期崇尚吃羊的寫照。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水盆羊肉代言人“張小敬”

《唐六典》卷四記載了唐朝政府供給各級官員的食料,其中對親王以下所賜食料中有“每月給羊二十口、豬肉六十斤、魚三十頭”的規定,羊肉遠遠多於豬肉。

但是,豬肉並沒有走出中國人的菜單。當年唐玄宗把一道叫“野豬鮓”的醃豬肉料理賞賜給河北節度使安祿山,據說安祿山就非常喜愛吃。

和唐代一樣,宋代飲食中羊肉仍占主導地位。

北宋宮廷內有“御廚止用羊肉”,原則上不用豬肉烹飪。宋真宗時,“御廚歲費羊數萬口”。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我就是宋真宗

雖然在宮廷中豬肉討不到喜,但在民間,豬肉的消費量僅次於羊肉。

開封城的百姓愛吃豬肉,“每日至晚,每群萬數,止數十人驅逐”來供應豬肉消費,“殺豬羊作坊,每人擔豬羊及車子上市,動即百數”。臨安(杭州),“城內外,肉鋪不知其幾”,“懸掛成邊豬”,“各鋪日賣數十邊”。另有“修義坊,名曰肉市,巷內兩街,皆是屠宰之家,每日不下宰數百口”,以供應飲食店和攤販。

這兩座先後成為宋朝都城的城市,豬肉消費量之大可見一斑。

當時,即使遠在還沒得到完全開發的海南島,吃豬肉也是很尋常的事。“五日一見花豬肉,十日一遇黃雞粥”,這是蘇軾筆下的海南島的飲食情況。

元朝,愛吃羊肉的蒙古人成為統治者,統治者的喜好就是整個時代的喜好。再加上伊斯蘭世界也在同時期擴張,中國的穆斯林人數開始增多,伊斯蘭教義禁食豬肉,吃豬肉飲食習慣並不流行。

豬肉的逆襲

豬肉迎來複興,是在明清兩代。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列舉了28種畜類,他將豬放在第一的地位上。當時,統治者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糞肥的作用日趨重要,豬糞靠便捷性和高產率,脫穎而出成為日常上田肥的首選。

種田不養豬,秀才不識書。養豬對農業生產的的作用日漸凸顯,養豬成為了“作家第一者”。當時人做過計算:一家人養了六口豬,每養六個月,“約肉九十斛,共計五百餘斤”。每口豬可積肥1500斤,此中收益十分可觀。由於養豬有這麼多好處,明代的養豬規模日漸擴大,隨之而來的是——新豬種不斷湧現。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明代《豚圖》

據記載,明代,雲南地區有一種叫“柔豬”的品種,是用米飯喂成的五六斤的小豬,骨俱柔脆,可全體炙之,切片食用。 廣西橫州,有一種足短、頭小、腹大垂地的豬,此豬新生十餘日即肥圓如匏,重六七斤即可烹,味極甘腴,人甚珍重。

不同豬種的特徵各不相同,“生青袞徐淮者耳大,生燕冀者皮厚,生樑雍者足短,生遼東者頭白,生豫州者嘴短,生江南者耳小,生嶺南者白而極肥……”

發展到清代,各地開始培育出了我們今天熟知的優良品種,比如金華義烏豬、雲南宣威豬、湖南寧鄉豬、桃源豬、河北定縣豬、廣東梅花豬、海南文昌豬、蘇北豬、榮昌豬、新金豬、內江豬、東北豬等。

清代各地方府(包括臺灣府)、州、縣的地方誌中,都把豬作為“物產”列入。少數民族的養豬記載在清以前幾乎是空白,但自清以後,其養豬記載也逐漸多了起來,且以康、雍、乾三朝記載最多。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清代繪雲南哈尼族人養豬場景

清代養豬鼎盛,一個很主要的原因是入主中原的滿族十分崇尚豬肉。

“滿人祭神,必具請帖,名曰請食神”,實則“祭以全豕去皮而蒸,黎明時,客集於堂,以方桌面列炕上,客皆登炕坐,席面排糖蒜韭菜末,中置白片肉一盤,連遞而上,不計盤數,以食飽為度”, “滿人請客,以此為大典”。

清宮御茶膳房專設有“包哈局”,有特製的掛爐烤鴨、烤乳豬,稱之為“雙烤”。天子的日常飲食,以及康乾兩朝著名的“千叟宴”,都有豬肉鍋子這類菜品。每逢年節,皇帝還要把白水煮成的大方肉賞賜給臣下,以示天恩浩蕩,臣子大多私揣食鹽,偷偷拿肉沾食,否則實在是油膩的難以下嚥。

在民間,有的飯館也以滿族嗜好的豬肉而名噪,如北京的“砂鍋居”擅做白肉,有詩云:“花豬肥美謝珍饈,風尚原來自滿洲。”今天砂鍋居的砂鍋白肉,依然風味獨特,深受居民和遊客喜愛。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北京砂鍋居的砂鍋白肉

利瑪竇在文章中寫到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時說:“普通人民最常吃的肉是豬肉。”真實反映了自明清開始全民食豬肉的風尚。愛吃豬肉的習慣也一直延續至今。

只有中國人愛吃豬肉?

分子生物學對現代家豬的線粒體DNA的研究顯示,現代家豬至少有歐洲野豬和亞洲野豬兩個母系起源。也就是說,石器時代不同地區人類對野豬的馴化,可能是各自獨立完成的。

早在八千到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亞歐大陸和印度洋島嶼上的人類,就已經開始馴化野豬。目前發現最早的家豬痕跡,在距今九千年的土耳其境內的安納托利亞東南部。

"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公元1081年,黃州城外。

“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今年刈草蓋雪堂,日炙風吹面如墨。”

拿起墨跡還未全乾的信紙,蘇軾滿意的讀了一遍,這是他寫給友人孔平仲的詩。

來到黃州兩年,他嫣然變成了農夫。

黃州城外三分之一里,有一個叫東坡的小山丘,蘇軾在這建起了農莊,名字就叫東坡農莊。此時,他常與周邊寺廟的和尚交往,還教他們如何把齋飯做的更美味。

他教給僧人一道“東坡湯”,煮飯時用兩層鍋,米飯在湯上蒸,湯裡有白菜、蘿蔔、油菜根、薺菜,以及一點薑片。這種做法,熱力均勻,飯菜同熟,味美又省時。

也是在這時,他開始稱自己為“東坡居士”。一千年後的今天,“蘇東坡”這個稱呼在華人圈幾乎無人不知。

兩年前,因為烏臺詩案,蘇軾在獄中待了103天,性命差點丟掉。出獄後,他被貶黃州,但是因禍得福,在黃州的七年間,蘇軾迴歸田園,生活隨性愜意。

林語堂說:“他有時芒鞋竹杖而出,僱一小舟,與漁樵為伍,消磨一日的時光。他往往被醉漢東推西搡或粗語相罵,「自喜漸不為人識」。”

雖然經濟不富裕,但黃州物價便宜,伙食自然也不差。“因為江上運費低廉,一斗米才賣二十文。羊肉嚐起來,味美如同北方的牛肉。鹿肉甚賤,魚蟹幾乎不論錢買。”

雖然食材眾多,但最讓蘇軾心動的,卻是“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的豬肉。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東坡肉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蘇軾眼中的豬肉,是“火候足時它自美”。吃豬肉時的蘇軾,是“飽得自家君莫管”。

在以吃羊肉為尊貴的宋代,愛吃豬肉,公然宣揚自己這個喜好的士大夫,且掙脫君子遠庖廚的束縛,寫詩教人如何做豬肉的士大夫,大概只有蘇軾。

“淨洗鐺(chēng),少著水,柴頭罨(yǎn。意為掩蓋、掩覆)煙焰不起。”

蘇軾做豬肉的心法很簡單,精髓就是四個字——文火慢煨。直到今日,“東坡肉”“東坡肘子”等打著蘇東坡旗號的菜品,依然遵循此法,大受食客歡迎。

最愛吃豬肉的民族

中國人愛吃豬肉,是公認的。回鍋肉、東坡肘子、殺豬菜、紅腸、鍋包肉、獅子頭、把子肉、扣肉、紅燒肉、糖醋小排……我們耳熟能詳的中餐代表菜,都是豬肉做成的。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2018年全球豬肉產量約為1.13億噸。其中,中國5415萬噸的產量,佔全球豬肉產量的48%,是全球產豬量最高的國家。歐盟和美國豬肉緊隨其後,在全球總產量中所佔的比重分別為21.3%、10.6%。

中國人吃豬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紅山文化中的玉豬

在長江中游洞庭湖畔,湖南澧縣彭頭山一帶的定居農業部落,就有大量豬、牛、羊等家畜遺骨出土。同時期,北方的仰韶、紅山、大汶口、龍山、馬家窯、齊家、屈家嶺等文化遺址,以及南方的河姆渡、福建曇石山、廣東潮安陳橋、廣西桂林甑(zènɡ)皮巖和雲南大理等遺址中,都普遍有豬骨出頭。可見,當時的中國人已經初步掌握了馴化和飼養豬的能力,豬肉已經成為早期中國人穩定的肉食來源了。

到了商周時期,已經有很多關於豬的文字記載。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一個豬的抽象輪廓構成的字——“豕”,這是中國人最早對豬的稱呼。中文裡的“家”字,上“宀”下“豕”,有房有豬才是家。

古代中國,以牛、羊、豕為三牲,祭祀或宴饗時,三牲齊備是最隆重的禮儀;馬、牛、羊、雞、犬、豕則合稱為“六畜”。

周代天子的飲食分飯、飲、膳、饈、珍、醬六大類,其他貴族則依等級遞降。據《周禮·天官·膳夫》所載,王之食用稻、黍、稷、粱、麥、菰六穀,膳用馬、牛、羊、豕、犬、雞六牲,饈共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醬則百二十甕。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禮記》中已有豬的記載

按照周禮,列鼎數目的多少,象徵著不同貴族的等級。據《儀禮》和《禮記》的記載,大致可分別為一鼎、三鼎、五鼎、七鼎、九鼎五等。鼎內盛的食物也有規定,豬肉即在其中:

一鼎:盛豚,即小豬,規定“士”一級使用。士居卿大夫之下,屬貴族階層最下一等。三鼎:或盛豚、魚、臘,或盛豕、魚、臘,有時又盛羊、豕、魚,稱為“少牢”,為士一級在特定場合下所使用。九鼎:盛牛、羊、豕,亦稱為“大牢”。九鼎為天子所用。東周時國君宴卿大夫,有時也用九鼎。

從春秋戰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吃豬肉已經變得非常普遍,圈養豬也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禮記·月令》中寫到,“冬食黍與彘(念[zhì],意同豕,古人對豬的一種稱呼)”,冬天,主食吃小米,副食吃豬肉。

戰國中期的思想家莊子,還在著作《莊子》中,對豬這個概念進行了細緻劃分:

豚:小豬,亦泛指豬。

子:小豬仔。

豕:指公豬。

彘:本指母豬或大豬,後泛指一般的豬。

豨:巨大的野豬。

《左傳·定公十四年》中,有一段“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的記載,這是戰國時的百姓通過詩歌,諷刺宋國公子宋朝和衛靈公夫人南子私通淫亂。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樊噲生食彘肩

秦末,劉邦項羽爭奪天下。在鴻門宴上,楚霸王項羽正欲藉機殺掉劉邦時,猛將樊噲突然闖進來把保護劉邦。項羽誇讚樊噲:“真乃壯士也!”還賞賜給了樊噲一坨“生彘肩”。樊噲拿到賞賜也不出去,把盾牌放地上當案板,提起佩刀切幾下,就把“生彘肩”給生吃了!故事中的生彘肩,指的是豬前腿,或叫豬前肘。

西晉《太康起居注》記載:

“尚書郭奕有疾,日賜酒、米各伍升,豬、羊肉各一斤。”

晉代,廁所被稱為廁或清,因常將其與豬圈連在一起,故亦稱為溷。《晉書·左思傳》講左思在寫作《三都賦》時,“遂構思十年,門庭藩溷皆著筆紙。”構思寫這篇文章十年,入迷到廁所裡都放了紙筆,如廁時有靈感就寫兩筆。

屈居第二的豬肉

南北朝時,漢胡交融頻繁,胡人的飲食習俗也在影響著中原地區,加上戰亂影響農業生產,豬的飼養量大不如從前,羊肉逐漸被中原人所接受,成為“第一肉食”。

到了隋唐時期,羊肉的地位已經高於豬肉。歐陽修有詩,“於時北州人,飲食陋莫加,雞豚為異味,貴賤無等差。”《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吃水盆羊肉,以及花萼樓上的烤全羊,都是這一時期崇尚吃羊的寫照。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水盆羊肉代言人“張小敬”

《唐六典》卷四記載了唐朝政府供給各級官員的食料,其中對親王以下所賜食料中有“每月給羊二十口、豬肉六十斤、魚三十頭”的規定,羊肉遠遠多於豬肉。

但是,豬肉並沒有走出中國人的菜單。當年唐玄宗把一道叫“野豬鮓”的醃豬肉料理賞賜給河北節度使安祿山,據說安祿山就非常喜愛吃。

和唐代一樣,宋代飲食中羊肉仍占主導地位。

北宋宮廷內有“御廚止用羊肉”,原則上不用豬肉烹飪。宋真宗時,“御廚歲費羊數萬口”。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我就是宋真宗

雖然在宮廷中豬肉討不到喜,但在民間,豬肉的消費量僅次於羊肉。

開封城的百姓愛吃豬肉,“每日至晚,每群萬數,止數十人驅逐”來供應豬肉消費,“殺豬羊作坊,每人擔豬羊及車子上市,動即百數”。臨安(杭州),“城內外,肉鋪不知其幾”,“懸掛成邊豬”,“各鋪日賣數十邊”。另有“修義坊,名曰肉市,巷內兩街,皆是屠宰之家,每日不下宰數百口”,以供應飲食店和攤販。

這兩座先後成為宋朝都城的城市,豬肉消費量之大可見一斑。

當時,即使遠在還沒得到完全開發的海南島,吃豬肉也是很尋常的事。“五日一見花豬肉,十日一遇黃雞粥”,這是蘇軾筆下的海南島的飲食情況。

元朝,愛吃羊肉的蒙古人成為統治者,統治者的喜好就是整個時代的喜好。再加上伊斯蘭世界也在同時期擴張,中國的穆斯林人數開始增多,伊斯蘭教義禁食豬肉,吃豬肉飲食習慣並不流行。

豬肉的逆襲

豬肉迎來複興,是在明清兩代。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列舉了28種畜類,他將豬放在第一的地位上。當時,統治者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糞肥的作用日趨重要,豬糞靠便捷性和高產率,脫穎而出成為日常上田肥的首選。

種田不養豬,秀才不識書。養豬對農業生產的的作用日漸凸顯,養豬成為了“作家第一者”。當時人做過計算:一家人養了六口豬,每養六個月,“約肉九十斛,共計五百餘斤”。每口豬可積肥1500斤,此中收益十分可觀。由於養豬有這麼多好處,明代的養豬規模日漸擴大,隨之而來的是——新豬種不斷湧現。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明代《豚圖》

據記載,明代,雲南地區有一種叫“柔豬”的品種,是用米飯喂成的五六斤的小豬,骨俱柔脆,可全體炙之,切片食用。 廣西橫州,有一種足短、頭小、腹大垂地的豬,此豬新生十餘日即肥圓如匏,重六七斤即可烹,味極甘腴,人甚珍重。

不同豬種的特徵各不相同,“生青袞徐淮者耳大,生燕冀者皮厚,生樑雍者足短,生遼東者頭白,生豫州者嘴短,生江南者耳小,生嶺南者白而極肥……”

發展到清代,各地開始培育出了我們今天熟知的優良品種,比如金華義烏豬、雲南宣威豬、湖南寧鄉豬、桃源豬、河北定縣豬、廣東梅花豬、海南文昌豬、蘇北豬、榮昌豬、新金豬、內江豬、東北豬等。

清代各地方府(包括臺灣府)、州、縣的地方誌中,都把豬作為“物產”列入。少數民族的養豬記載在清以前幾乎是空白,但自清以後,其養豬記載也逐漸多了起來,且以康、雍、乾三朝記載最多。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清代繪雲南哈尼族人養豬場景

清代養豬鼎盛,一個很主要的原因是入主中原的滿族十分崇尚豬肉。

“滿人祭神,必具請帖,名曰請食神”,實則“祭以全豕去皮而蒸,黎明時,客集於堂,以方桌面列炕上,客皆登炕坐,席面排糖蒜韭菜末,中置白片肉一盤,連遞而上,不計盤數,以食飽為度”, “滿人請客,以此為大典”。

清宮御茶膳房專設有“包哈局”,有特製的掛爐烤鴨、烤乳豬,稱之為“雙烤”。天子的日常飲食,以及康乾兩朝著名的“千叟宴”,都有豬肉鍋子這類菜品。每逢年節,皇帝還要把白水煮成的大方肉賞賜給臣下,以示天恩浩蕩,臣子大多私揣食鹽,偷偷拿肉沾食,否則實在是油膩的難以下嚥。

在民間,有的飯館也以滿族嗜好的豬肉而名噪,如北京的“砂鍋居”擅做白肉,有詩云:“花豬肥美謝珍饈,風尚原來自滿洲。”今天砂鍋居的砂鍋白肉,依然風味獨特,深受居民和遊客喜愛。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北京砂鍋居的砂鍋白肉

利瑪竇在文章中寫到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時說:“普通人民最常吃的肉是豬肉。”真實反映了自明清開始全民食豬肉的風尚。愛吃豬肉的習慣也一直延續至今。

只有中國人愛吃豬肉?

分子生物學對現代家豬的線粒體DNA的研究顯示,現代家豬至少有歐洲野豬和亞洲野豬兩個母系起源。也就是說,石器時代不同地區人類對野豬的馴化,可能是各自獨立完成的。

早在八千到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亞歐大陸和印度洋島嶼上的人類,就已經開始馴化野豬。目前發現最早的家豬痕跡,在距今九千年的土耳其境內的安納托利亞東南部。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土耳其安斯托利亞

據推測,大約距今4000至5000年前,棲息於歐亞大陸的野豬被定居務農的人類馴服,成為圈養動物,進而成為人類的盤中餐。在歐洲羅馬帝國時期,高盧(法國)的大半土地都是森林,高盧地區的居民便以森林裡的矮樹叢或松露飼養豬,並通過鹽漬、煙燻等方式加工豬肉,將其送到羅馬交換其他商品。

到了中世紀歐洲,每年到秋冬交替的季節,為了應付冬天缺少飼料的現實,歐洲的先民們只能講豬宰殺並製成火腿、肉腸、培根等以儲備過冬。

如今,英法德等歐洲國家,和中國一樣愛吃豬肉。德餐中的各種香腸、烤豬肘,英餐中的烤豬骨髓等,都是當地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美食,熱愛程度不亞於其他肉類。

作為全球四大菜系的法餐,也喜歡烹飪一些肥嫩的豬肉,這種飲食傳統從羅馬軍團北征高盧時期就形成了。

在西班牙,每年到了11月11日的聖馬丁節前後,家家戶戶都會宰殺豬,然後醃製成火腿或醃肉腸,這種習俗已經有一千多年曆史,最早可以追及羅馬帝國時代。其中,塞拉諾火腿是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食物,西班牙人喜歡將火腿片成薄片生食,據品嚐過得中國人說,其芳香風味比金華火腿還要略勝一籌。

"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公元1081年,黃州城外。

“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今年刈草蓋雪堂,日炙風吹面如墨。”

拿起墨跡還未全乾的信紙,蘇軾滿意的讀了一遍,這是他寫給友人孔平仲的詩。

來到黃州兩年,他嫣然變成了農夫。

黃州城外三分之一里,有一個叫東坡的小山丘,蘇軾在這建起了農莊,名字就叫東坡農莊。此時,他常與周邊寺廟的和尚交往,還教他們如何把齋飯做的更美味。

他教給僧人一道“東坡湯”,煮飯時用兩層鍋,米飯在湯上蒸,湯裡有白菜、蘿蔔、油菜根、薺菜,以及一點薑片。這種做法,熱力均勻,飯菜同熟,味美又省時。

也是在這時,他開始稱自己為“東坡居士”。一千年後的今天,“蘇東坡”這個稱呼在華人圈幾乎無人不知。

兩年前,因為烏臺詩案,蘇軾在獄中待了103天,性命差點丟掉。出獄後,他被貶黃州,但是因禍得福,在黃州的七年間,蘇軾迴歸田園,生活隨性愜意。

林語堂說:“他有時芒鞋竹杖而出,僱一小舟,與漁樵為伍,消磨一日的時光。他往往被醉漢東推西搡或粗語相罵,「自喜漸不為人識」。”

雖然經濟不富裕,但黃州物價便宜,伙食自然也不差。“因為江上運費低廉,一斗米才賣二十文。羊肉嚐起來,味美如同北方的牛肉。鹿肉甚賤,魚蟹幾乎不論錢買。”

雖然食材眾多,但最讓蘇軾心動的,卻是“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的豬肉。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東坡肉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蘇軾眼中的豬肉,是“火候足時它自美”。吃豬肉時的蘇軾,是“飽得自家君莫管”。

在以吃羊肉為尊貴的宋代,愛吃豬肉,公然宣揚自己這個喜好的士大夫,且掙脫君子遠庖廚的束縛,寫詩教人如何做豬肉的士大夫,大概只有蘇軾。

“淨洗鐺(chēng),少著水,柴頭罨(yǎn。意為掩蓋、掩覆)煙焰不起。”

蘇軾做豬肉的心法很簡單,精髓就是四個字——文火慢煨。直到今日,“東坡肉”“東坡肘子”等打著蘇東坡旗號的菜品,依然遵循此法,大受食客歡迎。

最愛吃豬肉的民族

中國人愛吃豬肉,是公認的。回鍋肉、東坡肘子、殺豬菜、紅腸、鍋包肉、獅子頭、把子肉、扣肉、紅燒肉、糖醋小排……我們耳熟能詳的中餐代表菜,都是豬肉做成的。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2018年全球豬肉產量約為1.13億噸。其中,中國5415萬噸的產量,佔全球豬肉產量的48%,是全球產豬量最高的國家。歐盟和美國豬肉緊隨其後,在全球總產量中所佔的比重分別為21.3%、10.6%。

中國人吃豬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紅山文化中的玉豬

在長江中游洞庭湖畔,湖南澧縣彭頭山一帶的定居農業部落,就有大量豬、牛、羊等家畜遺骨出土。同時期,北方的仰韶、紅山、大汶口、龍山、馬家窯、齊家、屈家嶺等文化遺址,以及南方的河姆渡、福建曇石山、廣東潮安陳橋、廣西桂林甑(zènɡ)皮巖和雲南大理等遺址中,都普遍有豬骨出頭。可見,當時的中國人已經初步掌握了馴化和飼養豬的能力,豬肉已經成為早期中國人穩定的肉食來源了。

到了商周時期,已經有很多關於豬的文字記載。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一個豬的抽象輪廓構成的字——“豕”,這是中國人最早對豬的稱呼。中文裡的“家”字,上“宀”下“豕”,有房有豬才是家。

古代中國,以牛、羊、豕為三牲,祭祀或宴饗時,三牲齊備是最隆重的禮儀;馬、牛、羊、雞、犬、豕則合稱為“六畜”。

周代天子的飲食分飯、飲、膳、饈、珍、醬六大類,其他貴族則依等級遞降。據《周禮·天官·膳夫》所載,王之食用稻、黍、稷、粱、麥、菰六穀,膳用馬、牛、羊、豕、犬、雞六牲,饈共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醬則百二十甕。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禮記》中已有豬的記載

按照周禮,列鼎數目的多少,象徵著不同貴族的等級。據《儀禮》和《禮記》的記載,大致可分別為一鼎、三鼎、五鼎、七鼎、九鼎五等。鼎內盛的食物也有規定,豬肉即在其中:

一鼎:盛豚,即小豬,規定“士”一級使用。士居卿大夫之下,屬貴族階層最下一等。三鼎:或盛豚、魚、臘,或盛豕、魚、臘,有時又盛羊、豕、魚,稱為“少牢”,為士一級在特定場合下所使用。九鼎:盛牛、羊、豕,亦稱為“大牢”。九鼎為天子所用。東周時國君宴卿大夫,有時也用九鼎。

從春秋戰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吃豬肉已經變得非常普遍,圈養豬也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禮記·月令》中寫到,“冬食黍與彘(念[zhì],意同豕,古人對豬的一種稱呼)”,冬天,主食吃小米,副食吃豬肉。

戰國中期的思想家莊子,還在著作《莊子》中,對豬這個概念進行了細緻劃分:

豚:小豬,亦泛指豬。

子:小豬仔。

豕:指公豬。

彘:本指母豬或大豬,後泛指一般的豬。

豨:巨大的野豬。

《左傳·定公十四年》中,有一段“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的記載,這是戰國時的百姓通過詩歌,諷刺宋國公子宋朝和衛靈公夫人南子私通淫亂。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樊噲生食彘肩

秦末,劉邦項羽爭奪天下。在鴻門宴上,楚霸王項羽正欲藉機殺掉劉邦時,猛將樊噲突然闖進來把保護劉邦。項羽誇讚樊噲:“真乃壯士也!”還賞賜給了樊噲一坨“生彘肩”。樊噲拿到賞賜也不出去,把盾牌放地上當案板,提起佩刀切幾下,就把“生彘肩”給生吃了!故事中的生彘肩,指的是豬前腿,或叫豬前肘。

西晉《太康起居注》記載:

“尚書郭奕有疾,日賜酒、米各伍升,豬、羊肉各一斤。”

晉代,廁所被稱為廁或清,因常將其與豬圈連在一起,故亦稱為溷。《晉書·左思傳》講左思在寫作《三都賦》時,“遂構思十年,門庭藩溷皆著筆紙。”構思寫這篇文章十年,入迷到廁所裡都放了紙筆,如廁時有靈感就寫兩筆。

屈居第二的豬肉

南北朝時,漢胡交融頻繁,胡人的飲食習俗也在影響著中原地區,加上戰亂影響農業生產,豬的飼養量大不如從前,羊肉逐漸被中原人所接受,成為“第一肉食”。

到了隋唐時期,羊肉的地位已經高於豬肉。歐陽修有詩,“於時北州人,飲食陋莫加,雞豚為異味,貴賤無等差。”《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吃水盆羊肉,以及花萼樓上的烤全羊,都是這一時期崇尚吃羊的寫照。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水盆羊肉代言人“張小敬”

《唐六典》卷四記載了唐朝政府供給各級官員的食料,其中對親王以下所賜食料中有“每月給羊二十口、豬肉六十斤、魚三十頭”的規定,羊肉遠遠多於豬肉。

但是,豬肉並沒有走出中國人的菜單。當年唐玄宗把一道叫“野豬鮓”的醃豬肉料理賞賜給河北節度使安祿山,據說安祿山就非常喜愛吃。

和唐代一樣,宋代飲食中羊肉仍占主導地位。

北宋宮廷內有“御廚止用羊肉”,原則上不用豬肉烹飪。宋真宗時,“御廚歲費羊數萬口”。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我就是宋真宗

雖然在宮廷中豬肉討不到喜,但在民間,豬肉的消費量僅次於羊肉。

開封城的百姓愛吃豬肉,“每日至晚,每群萬數,止數十人驅逐”來供應豬肉消費,“殺豬羊作坊,每人擔豬羊及車子上市,動即百數”。臨安(杭州),“城內外,肉鋪不知其幾”,“懸掛成邊豬”,“各鋪日賣數十邊”。另有“修義坊,名曰肉市,巷內兩街,皆是屠宰之家,每日不下宰數百口”,以供應飲食店和攤販。

這兩座先後成為宋朝都城的城市,豬肉消費量之大可見一斑。

當時,即使遠在還沒得到完全開發的海南島,吃豬肉也是很尋常的事。“五日一見花豬肉,十日一遇黃雞粥”,這是蘇軾筆下的海南島的飲食情況。

元朝,愛吃羊肉的蒙古人成為統治者,統治者的喜好就是整個時代的喜好。再加上伊斯蘭世界也在同時期擴張,中國的穆斯林人數開始增多,伊斯蘭教義禁食豬肉,吃豬肉飲食習慣並不流行。

豬肉的逆襲

豬肉迎來複興,是在明清兩代。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列舉了28種畜類,他將豬放在第一的地位上。當時,統治者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糞肥的作用日趨重要,豬糞靠便捷性和高產率,脫穎而出成為日常上田肥的首選。

種田不養豬,秀才不識書。養豬對農業生產的的作用日漸凸顯,養豬成為了“作家第一者”。當時人做過計算:一家人養了六口豬,每養六個月,“約肉九十斛,共計五百餘斤”。每口豬可積肥1500斤,此中收益十分可觀。由於養豬有這麼多好處,明代的養豬規模日漸擴大,隨之而來的是——新豬種不斷湧現。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明代《豚圖》

據記載,明代,雲南地區有一種叫“柔豬”的品種,是用米飯喂成的五六斤的小豬,骨俱柔脆,可全體炙之,切片食用。 廣西橫州,有一種足短、頭小、腹大垂地的豬,此豬新生十餘日即肥圓如匏,重六七斤即可烹,味極甘腴,人甚珍重。

不同豬種的特徵各不相同,“生青袞徐淮者耳大,生燕冀者皮厚,生樑雍者足短,生遼東者頭白,生豫州者嘴短,生江南者耳小,生嶺南者白而極肥……”

發展到清代,各地開始培育出了我們今天熟知的優良品種,比如金華義烏豬、雲南宣威豬、湖南寧鄉豬、桃源豬、河北定縣豬、廣東梅花豬、海南文昌豬、蘇北豬、榮昌豬、新金豬、內江豬、東北豬等。

清代各地方府(包括臺灣府)、州、縣的地方誌中,都把豬作為“物產”列入。少數民族的養豬記載在清以前幾乎是空白,但自清以後,其養豬記載也逐漸多了起來,且以康、雍、乾三朝記載最多。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清代繪雲南哈尼族人養豬場景

清代養豬鼎盛,一個很主要的原因是入主中原的滿族十分崇尚豬肉。

“滿人祭神,必具請帖,名曰請食神”,實則“祭以全豕去皮而蒸,黎明時,客集於堂,以方桌面列炕上,客皆登炕坐,席面排糖蒜韭菜末,中置白片肉一盤,連遞而上,不計盤數,以食飽為度”, “滿人請客,以此為大典”。

清宮御茶膳房專設有“包哈局”,有特製的掛爐烤鴨、烤乳豬,稱之為“雙烤”。天子的日常飲食,以及康乾兩朝著名的“千叟宴”,都有豬肉鍋子這類菜品。每逢年節,皇帝還要把白水煮成的大方肉賞賜給臣下,以示天恩浩蕩,臣子大多私揣食鹽,偷偷拿肉沾食,否則實在是油膩的難以下嚥。

在民間,有的飯館也以滿族嗜好的豬肉而名噪,如北京的“砂鍋居”擅做白肉,有詩云:“花豬肥美謝珍饈,風尚原來自滿洲。”今天砂鍋居的砂鍋白肉,依然風味獨特,深受居民和遊客喜愛。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北京砂鍋居的砂鍋白肉

利瑪竇在文章中寫到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時說:“普通人民最常吃的肉是豬肉。”真實反映了自明清開始全民食豬肉的風尚。愛吃豬肉的習慣也一直延續至今。

只有中國人愛吃豬肉?

分子生物學對現代家豬的線粒體DNA的研究顯示,現代家豬至少有歐洲野豬和亞洲野豬兩個母系起源。也就是說,石器時代不同地區人類對野豬的馴化,可能是各自獨立完成的。

早在八千到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亞歐大陸和印度洋島嶼上的人類,就已經開始馴化野豬。目前發現最早的家豬痕跡,在距今九千年的土耳其境內的安納托利亞東南部。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土耳其安斯托利亞

據推測,大約距今4000至5000年前,棲息於歐亞大陸的野豬被定居務農的人類馴服,成為圈養動物,進而成為人類的盤中餐。在歐洲羅馬帝國時期,高盧(法國)的大半土地都是森林,高盧地區的居民便以森林裡的矮樹叢或松露飼養豬,並通過鹽漬、煙燻等方式加工豬肉,將其送到羅馬交換其他商品。

到了中世紀歐洲,每年到秋冬交替的季節,為了應付冬天缺少飼料的現實,歐洲的先民們只能講豬宰殺並製成火腿、肉腸、培根等以儲備過冬。

如今,英法德等歐洲國家,和中國一樣愛吃豬肉。德餐中的各種香腸、烤豬肘,英餐中的烤豬骨髓等,都是當地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美食,熱愛程度不亞於其他肉類。

作為全球四大菜系的法餐,也喜歡烹飪一些肥嫩的豬肉,這種飲食傳統從羅馬軍團北征高盧時期就形成了。

在西班牙,每年到了11月11日的聖馬丁節前後,家家戶戶都會宰殺豬,然後醃製成火腿或醃肉腸,這種習俗已經有一千多年曆史,最早可以追及羅馬帝國時代。其中,塞拉諾火腿是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食物,西班牙人喜歡將火腿片成薄片生食,據品嚐過得中國人說,其芳香風味比金華火腿還要略勝一籌。

蘇軾寫詩稱讚的豬肉,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

西班牙火腿

即便是日本,在我們印象中是吃豆腐、魚、海鮮、蔬菜以及米制品為主的國家,但豬肉仍是日本民眾消費最多的肉食。

世界各國人都愛吃豬肉,不只是口味所致,更是出於生存的考慮。豬肉是熱量轉化率最高的動物,與牛羊一成左右的轉化率相比,將近四成的飼料熱量都可以被豬轉化成身上的肉。

用更少的飼料養育出更多的肉,對於食物相對匱乏的古人來講,吃豬肉是生存之戰中最理性的選擇。

我是專注飲食寫作的“德龍蘇”,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並關注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