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類吃了容易中毒的食物,有2種甚至會致癌

食品安全 癌症 杏仁 化學 護食安 護食安 2017-10-15

我們知道,生活中一些剩菜剩飯如果不即時處理就會發生變質,從而導致吃了以後食物中毒,所以現在大多數人家裡都不會留剩菜剩飯。

5類吃了容易中毒的食物,有2種甚至會致癌

食物中毒一般分為細菌性與非細菌性兩大類。細菌性食物中毒係指進食被細菌或其毒素所汙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症病,一般包括細菌感染型和細菌毒紊中毒型兩類病症。非細菌性食物中毒包括有毒化學物質汙染食品引起的急性中毒,食品本身含有的天然有毒成分引起的中毒,食品在貯存過程中產生的毒素引起的中毒,以及誤食上述帶毒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一些本身自帶毒素的食物,並沒有經過隔夜剩餘,或與細菌產生反應後出現毒素,這裡食物我們就要注意了。

5類吃了容易中毒的食物,有2種甚至會致癌

自帶毒素的5類食物

1、發芽的土豆

發芽的土豆為什麼會有毒呢?

這是因為,在土豆貯藏期間,如果存放時間長,溫度較高,有陽光直射到土豆表面,都可能促使土豆長芽。

發芽時,在出芽的部位產生許多酶,酶是生物催化劑,能使貯藏的物質分解,轉變為供芽生長的物質。

在這個物質轉化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叫做龍葵鹼的毒素,它是一種生物鹼,有溶血和刺激黏膜的作用,人食入龍葵鹼0.2-0.4克就可引起食物中毒。所以當食用發芽的土豆之後,就可能因為食用龍葵鹼而中毒。

2、新鮮的黃花菜

新鮮黃花菜中含有一種叫“秋水仙鹼”的物質,這種物質本身無毒,但是進入腸胃道之後,經過腸胃道吸收,在體內會氧化成具有較大毒性的”二秋水仙鹼“,因此新鮮黃花菜最好不要多吃。

有些人說新鮮黃花菜摘掉花蕊就沒有毒了,可以放心使用,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雖然花蕊的秋水仙鹼含量比花瓣要高,但是黃花菜的花蕊和花瓣質量對比懸殊,整朵黃花菜中秋水仙鹼有60%分佈在花瓣中,所以即使出去花蕊,新鮮黃花菜依然是有毒的。

如果要食用,將新鮮黃花菜用滾開水焯過之後,再拿清水浸泡一到兩個小時之後洗淨即可。

3、苦杏仁

苦杏仁和作為食用堅果的杏仁並不是同一個東西。

由於苦杏仁含有一種苦杏仁甙,在酶和酸作用下,可水解為葡萄糖、苯甲醛和劇毒的氫氰酸,這種劇毒的氫氰酸被體內吸收後,與組織細胞含鐵呼吸酶結合,使細胞無法利用氧氣,人體會因此造成缺氧,輕者頭痛、頭暈、無力、噁心,重者會出現腹痛、腹瀉、漚吐、神志不清等症,嚴重者還會因呼吸中樞麻痺而死亡。

如果誤食了苦杏仁,建議多喝白開水,必要時到醫院的急診科就診治療。

5類吃了容易中毒的食物,有2種甚至會致癌

4、白果

白果也稱銀杏果。

白果營養豐富,味道香甜細軟,具有保健功效,但白果含有毒性,除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外,還有氫氰酸,一般以綠色的胚部毒性最強。

白果中毒,其潛伏期可能為幾小時到十幾小時,表現的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

2010年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白果有可能增加乳腺癌和直腸癌患病風險,但會降低前列腺癌的患病風險。

雖然不能證明白果對人體有直接致癌作用,但不能排除其致癌隱患。美國消費者公益組織CSPI曾撰文呼籲消費者儘量避免服用白果,如需服用一定要慎重。

5、醃臘製品

醃臘製品中的亞硝酸鹽是普遍存在的物質成分,添加亞硝酸呀是為了延長食品的保質期,使醃臘製品吃起來口感好,製作簡單容易,方便食用。

嚴格來說,亞硝酸鹽屬於一種有毒物質,而非直接致癌物質。

亞硝酸鹽與蛋白質分解產物在酸性條件下發生反應,易產生亞硝胺類致癌物,胃的酸鹼度恰巧適宜亞硝胺的形成。在胃酸不足的情況下,胃中細菌繁殖使食物中原本無毒的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更會加大患胃癌的風險。

小安暖心提示:

日常飲食一定要健康、完善,做到頓頓有蔬菜,天天吃水果,癌症也會遠離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