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在線8月14日訊(記者 沈晶晶 苗麗娜 市委報道組 吳一讚)30多年前,嵊州人餘永新和妻子揹著擀麵杖、蒸籠等傢伙,坐20多個小時火車到了北京。他們在異鄉街頭開起了小吃店,成了嵊州小吃產業的第一批開拓者。

30多年後,餘永新仍未停下腳步。他在山東盤下一間百餘平方米的鋪子,掛上設計新穎的店招,採用統一品牌、統一品質、統一服務,打造一家嵊州小吃示範店。

餘永新經營事業的背後,是嵊州對小吃經濟的大力扶持,向外推進小吃統標、金融支持、品牌營銷工程,向內打造綜合平臺、推動文旅融合產業發展。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嵊州小吃已在全球擁有3萬餘家門店,從業者8萬餘人次,年營業額超110億元。在浙江甚至全中國,它都可以算得上餐飲界一朵“奇葩”。

帶有濃厚地域特色的嵊州小吃,如何在全國小吃產業版圖中佔據一席之地?互聯網快速發展和消費升級趨勢,又會給傳統的嵊州小吃帶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近日,記者來到嵊州,追尋小吃的傳奇故事。

面臨困境 如何推動小吃標準化?

嵊州這座小城,對食物的追求延續千年。根據史書,嵊州自秦漢置縣以來就有“十四夜,以菜煮餈食之,謂之亮眼湯”的記載,“餈”慢慢演化,變成了炒年糕。如今的嵊州,已經有了小籠包、麥禾、春餅等近百種小吃。

改革開放之初,嵊州人在全國許多城市的路邊支起攤子賣小吃。那時,深圳、廣州、上海等地吸引了一批批打工者、創業者,他們對廉價快餐的需求,推動著嵊州小吃的快速發展。

在北京開小吃店20多年的葉英告訴記者,當時,普通居民的工資一個月才幾百塊,他們做一塊錢一籠的小籠包,一天就能賣三四百籠。

此後,當地農村人口紛紛外出。據嵊州小吃協會會長李康義統計,在外做小吃的嵊州人,1996年有1萬多人,2002年達到3萬多人,2017年時已經超過4萬人。

但紅火背後,藏著隱憂。引起李康義警覺的,是前些年北京出臺的一項規定:東城、西城等中心地區限制新建經營場所使用面積低於60平方米的餐飲企業。因難以承擔高額租金,不少嵊州人將店鋪從朝陽搬到豐臺,甚至搬出了北京。

對此,在2017年底的小吃發展專題調研會上,嵊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分析了小吃產業面臨的困境——

知名度不夠高。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輾轉,如今已擁有5家門店的張童回憶,“嵊州”兩個字難讀難寫,還沒什麼名氣。為了生意好做,不少在外做小吃的人,就直接掛“杭州小吃”“杭州小籠”的牌子;

標準化程度低。到深圳打拼近10年,嵊州人李冬最懷念的就是那一口家鄉味。但嵊州小吃店多為小本生意、夫妻經營,受原材料質量、烹飪手藝等影響,以致於“一千家店就有一千種味道”,常常令人大失所望;

從業者年齡偏大,觀念老舊,創新能力弱。餘永新坦言,如今在山東開小吃店的嵊州人,平均年齡45歲以上。炒榨面、炒年糕、麥禾在北方不好賣,許多人就一輩子只做鮮肉小籠包,既不願開發適合本地口味的新產品,也不想開拓新銷售渠道、提升服務質量;

規模化效應不佳。在嵊州市商務局工作人員邢鋒看來,一直以來,市裡缺少統一組織、協調機構,小吃產業從業者在外全靠單打獨鬥,沒有形成完整產業鏈。在外,應對城市政策變化的能力較弱;對內,年糕、榨面等原材料產業帶動作用不強。

過去的發展方式,已經無法給小吃產業帶來本質上的提升。怎麼辦?

2018年初,嵊州市將嵊州小吃統標工程列入當年的“十大民生實事工程”。借鑑沙縣小吃、縉雲燒餅等發展模式,嵊州市政府成立小吃辦、小吃協會,啟動了統一商標註冊、統一門店形象設計等工程,還整合各方資源,利用“小吃文化節”、國際馬拉松賽、“一帶一路”小吃交流會等平臺進行宣傳推介。為推動小吃產業提質升級、從業者年齡結構演變,嵊州還建立了“越鄉惠”金融專項資金庫,發行了全國首張支持富民產業創業的銀行聯名卡——小籠卡,一年多來已累計為1656戶小吃經營者提供1.96億元貸款。

不久前,袁明位於煙臺市區的店面完成了升級改造,掛上了黃底花體字的“嵊州小吃”招牌,用上了小吃協會發布的製作標準:一隻小籠包20克、16至22個褶,一份炒年糕豆腐、雞蛋、肉絲嚴格配比。“就餐環境舒適,操作標準,口味有保障,新老顧客一致好評。”袁明說,現在店裡月均營業額同比增長了20%以上。

競爭激烈 怎樣才能打開新市場?

除了小吃店經營者,如今張童又多了一個新身份——嵊州小吃杭州聯絡站站長。

“聯絡群已經有265人了,在杭州做嵊州小吃的幾乎都在。”張童告訴記者,成本低、利潤高的特點,讓小吃行業成為不少人創業的首選,“但年紀輕的缺錢沒經驗,年紀大的怕虧放不開,觀望多實踐少。”

小吃辦、小吃協會成立後,在雲南、廣東、貴州等店鋪集中地區建立了30個聯絡站。除了相互交流,聯絡站還能幫助創業者申請貸款、裝修門店,甚至可以聯繫培訓老師上門授課。小吃產業有了整體規劃,開店有了“一條龍”服務,嵊州人的心又活絡了起來。去年一年,光杭州一地就新開了60多家嵊州小吃店。

然而張童仍免不了憂心,“生意越做越難,可以說是‘前有狼後有虎’。”

當前,全國人均國民總收入已接近1萬美元,高於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專家認為,在這一發展階段,人民群眾對高品質消費的需求會穩步增加,必然會引導更多市場主體主動參與進來,使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小吃界的江湖,前有沙縣小吃、蘭州拉麵、黃燜雞米飯等穩坐交椅,後有鮑師傅蛋糕、淮南牛肉湯、髒髒包等異軍突起,嵊州小吃如何突圍?“當競爭成為一種常態,就必須尋求變化。”嵊州市商務局副局長王哲覺得,這是件好事,正不斷倒逼他們增加高水平、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供給。

“互聯網+小吃”,應運而生。去年8月,嵊州市益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一款網上交易平臺一經面世,便引來好評如潮。

打開微信小程序,店裡的顧客可以直接選擇心儀的食物點單,在家的顧客可以搜索最近門店叫外賣,小吃店業主也能在上面購買麵粉、年糕等地道原材料,等待快遞從嵊州配送到全國各地。“目前上架的500多家小吃店、原材料供應商都經過嚴格審核。”益嘉公司負責人周斌說,這也助力了嵊州小吃邁向標準化。

有人在用新技術為傳統小吃“添翼”,也有人試圖用工業化路徑開闢新天地。小吃辦主辦的交流會上,深耕速凍食品供銷領域近20年的史華鋒與做了10多年小籠包的相小平一拍即合,合作創辦了鮮鋒食品科技公司。

相小平負責讓小籠包經過零下18℃速凍,還能保持原汁原味,史華鋒負責找廠房、購置冷凍設備、打開超市等銷售渠道。不到兩年時間,公司員工從兩人擴展到30餘人,年產值達到1000萬元以上。“迎合了當代年輕人的消費習慣、飲食習慣,傳統小吃就會有大市場。”史華鋒說,目前在嵊州,像他們一樣的冷凍食品企業已有13家。

當企業在為產值突破欣喜不已時,小吃協會的“土專家”也在為百花齊放的小吃產品種類、口味研發成果而得意。如今,行走在嵊州各大小吃店,除了傳統的小籠包、炒榨面、炒年糕,還能嚐到三角餃、油醬大包等新式點心。而單單小籠包一個種類,“剡為面”“錢餘昌”等老店也玩出了新花樣,開發了黃酒小籠、抹茶小籠、桑葉小籠等口味,提升了鄉土小吃的“吸睛”能力。

王哲說,創新一旦開始,其實就和變化一樣,很難停得下來,“到明年再來,肯定會有更多新氣象。”

師傅外出 家鄉發展能搭上車嗎?

從2006年開始,嵊州農民培訓學校校長李康義每年都要免費為500名左右嵊州人開展小吃培訓。培訓補助從最初的每人300元提升到瞭如今的每人700元。

“小籠包製作班最受歡迎,學完就能立馬開個早餐店。”據李康義介紹,截至目前,他們已累計開班150多期,共有8500餘名學員參加培訓,從2017年開始,為方便在外嵊州人提升廚藝技能,當地還選派教師前往寧波、雲南、貴州等地開展培訓工作。

如今,嵊州小吃輻射全國,擁有3萬多家門店、8萬多名從業人員。

但面對這樣的數據,有人不禁會問:嵊州戶籍人口不超過70萬,這麼多農民走出去,他們的家鄉是否出現了空心化現象?特別是當前面臨鄉村振興各項任務,這些鄉村如何發展?

事實上,隨著小吃產業的重新佈局、崛起,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降臨到嵊州鄉村。

每逢晴天,在甘霖鎮殿前村,方圓幾十畝的小烏溪江溪灘上,一兩百排榨面有序排列,場面十分壯觀。做了幾十年榨面的村民張炎富說,這一場面外人看來是風景,對他們來說就是收成。

每天凌晨三四時,村裡20多戶榨面加工戶就忙開了,他們將榨面在竹匾上一張張攤好,陸續運送到溪灘上進行晾晒。每天1000多公斤榨面,還沒完全晒好,就被訂走了。除了嵊州市區、新昌等地的顧客會上門採購外,連杭州人、上海人也經常會在網上進行訂購。據介紹,殿前村今年榨面產量預計超過50噸,產值達到150萬元左右。

距離殿前村不遠的竹溪鄉舜源村,也在毛竹上做出了文章。舜源村村子不大,僅1180人、430戶,但山林資源十分豐富,全村擁有4569畝竹林。毛竹、毛筍、竹製品曾是當地村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之一。但近年來,隨著毛竹和毛筍價格持續走低,村民對竹林培育、加工缺乏興趣,一些偏遠竹林甚至處於無人管理狀態。

嵊州小吃發展規劃發佈後,舜源村敏銳地嗅到了機遇。“按照計劃,每年要打造1000多家示範店,每家店至少需要10個蒸籠,市場潛力巨大。”村支書錢仕軍告訴記者,去年他們經過多次協商,與嵊州小吃行業協會確立合作關係,並於當年9月成立了舜源竹製品有限公司,統籌全村毛竹資源。眼下,竹製蒸籠生產有序進行,預計今年產值達到100萬元以上,為村集體增加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上。

在引導一部分人走出去的同時,嵊州也在千方百計鼓勵人們返鄉。黃澤鎮老街上,餘新含家的“餘式豆腐小籠包店”已經開了30多年。大學畢業後,餘新含沒有像父親一樣外出闖蕩,而是接過了爺爺餘仲山手裡不足10平方米的店面。

肉餡鮮香、豆腐嫩滑、麵皮勁道,如今憑藉著一點點傳承下來的老手藝,餘家的老店不僅得到嵊州本地人好評,還吸引了外地食客慕名而來,日均能賣出400多籠小籠包。

老店的逆襲,也讓嵊州市、黃澤鎮萌生了新思路。與老街相距不遠的嵊州越劇藝術城中,一個佔地1430平方米的小吃城初見雛形。目前已建設完成30個店面中,除引進豆腐小籠、麥禾等當地小吃外,還將佈局體驗互動、文化展示等項目。“此外,我們正在積極申報創建中國小吃文化之鄉,建設小吃博物館,加快小吃產業與文化旅遊、鄉村振興戰略融合發展。”邢鋒介紹說。

可以看出,嵊州小吃的轉型之路確實已成為當地政府重視的一項工作。但它究竟能否走上人們希望的“大品牌、有品質、強產業鏈”之路,還有待觀察。

令人欣喜的是,已有越來越多像殿前村、舜源村、黃澤鎮這樣的地方在小吃中找到了新機遇,也有像餘新含、史華鋒這樣的從業者,加入了小吃行業。他們或年輕、或有閱歷,相信他們將給走遍全國的嵊州小吃,帶來一股全新的力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