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全球最強,混動世界第一,日系車企為何偏不做純電動汽車?

日本車企的混合動力技術公認世界第一,鋰電池水平全球最強,但至今日系車企並沒有真正意義上推出純電動汽車,起碼母公司沒有。

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也是一個讓中國新能源車企逃避的問題。因為我們刨根問底後,發現在新能源汽車的前瞻性上,中國汽車品牌,甚至全球汽車品牌都和日系車企不在一個段位上。

電池全球最強,混動世界第一,日系車企為何偏不做純電動汽車?

首先看混動汽車,日本豐田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已經開始了產業化佈局,什麼叫產業化?並非簡單的落地產品,而要從產業鏈成本、後期擴展性、產品可靠性等多各維度進行,彼時全球車企都還不曉得“新能源汽車”是什麼東西,直到普銳斯的出現。

電池全球最強,混動世界第一,日系車企為何偏不做純電動汽車?

這臺暢銷全球,公認為節能車鼻祖的豐田普銳斯,在中國政府的“地方企業保護”下卻沒有拿到新能源汽車補貼,今年“加大”電池組的雙擎E+出現,豐田才算有了第一臺在國內滿足補貼的車型。

電池全球最強,混動世界第一,日系車企為何偏不做純電動汽車?

本田混合動力緊跟豐田的腳步,但技術路線完全不同,因為專利上無法突破壁壘。豐田的結構為通過行星齒輪差速,把發動機和電動機高度融合,讓每一份機械和能量都能高效利用。

而本田的混動結構通過多片式離合器實現發動機和電動機的耦合,同樣也做到了極高的燃油經濟性和成本控制。

電池全球最強,混動世界第一,日系車企為何偏不做純電動汽車?

為什麼豐田和本田的混動汽車不享受補貼?這是不得已的保護,國產汽車做不到豐田本田的強混技術,只能走插電式混動這條路,實際上就是燃油車背上一臺加大、再加大的電池組。

電池全球最強,混動世界第一,日系車企為何偏不做純電動汽車?

插電式混合動力有明顯的技術短板,雖起步階段可以純電行駛50-80公里,但電池電量消耗殆盡後,電池組就成為沉重的包袱,不僅會造成車輛動態性能的退步,也會使燃油經濟性惡化。

混合動力技術的段位高於純電動汽車,日本車企能把混合動力做到全球最強,沒道理不會生產純電動汽車,是因為電池技術不行嗎?

那就大錯特錯了,日本的鋰電池技術仍舊是全球一流,這麼說吧,特斯拉全部使用了日本松下的鋰電池,而松下電池在日本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村田、GSYuasa等電池產業巨頭,以及東麗、日亞、碳素等鋰電池材料、化學品供應商。

電池全球最強,混動世界第一,日系車企為何偏不做純電動汽車?

鋰電池最難的電池隔膜技術,它決定電池容量和安全性,中國企業至今還沒有攻克,高端電池隔膜基本被日本旭化成和東燃化學兩家公司壟斷,而隔膜的塗布機也掌握在日韓企業手中,作為“工業之母的”機床日本同樣先進。

電池全球最強,混動世界第一,日系車企為何偏不做純電動汽車?

技術沒問題,電池也沒問題,日系車企遲遲不生產純電動汽車並非沒有能力,而是不屑生產,因為日本車企並不看好如今的純電動汽車技術,認為匆忙投放產品到市場是一種無意義的浪費。

從早期本田技研社長的話語就能體會“純電動汽車只能夠滿足特定條件下短途通勤使用,並不符合我們造車的理念”。

真正讓我們害怕的,是日系車雖未投放純電動汽車,卻一直悶著頭搞核心技術的研發,方向為固態電池和燃料電池。

電池全球最強,混動世界第一,日系車企為何偏不做純電動汽車?

日本企業在固態電池的研發投入巨大,固態電池相比液態電池更輕、體積更小、能力密度更大、穩定性更高,固態電池沒有燃燒和爆炸的可能性,是電動汽車的絕佳動力源。

和目前的純電動汽車液態電池相比,相同體積的固態電池,續航里程能達到1000公里以上,而固態電池50%以上的專利都掌握在豐田為首的日本企業中。

一旦豐田汽車突破固態電池技術,並有效控制成本,這又是一次汽車工業的革命。此外,燃料電池也是日本車企尤為重視的方向。

電池全球最強,混動世界第一,日系車企為何偏不做純電動汽車?

我們國內興起大批純電動造車新勢力,它們真的能改善環境汙染嗎?未必。首先中國煤電佔比高達73%,電力的源頭就存在汙染,其次廢舊電池處理難度大,汙染週期長。最搞笑的當屬蔚來汽車,安排柴油貨車拉著“充電寶“到處給車主充電,這種做法讓人匪夷所思,和新能源汽車的初衷相違背。

電池全球最強,混動世界第一,日系車企為何偏不做純電動汽車?

燃料電池技術顯然是更高階的段位,通過液態氫燃料的反應燃燒,提供車輛驅動所需的電能。氫是地球上最環保的能源之一,燃燒時只排出少量的水,不產生粉塵顆粒和有害氣體,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環保。

所以,日本車企不生產純電動汽車,並非沒有實力,而是它們把行業看的很透,它們不會為一時的盈利大動干戈,而是要從電力來源、電池材料上尋找新的突破,待時機成熟後再次統治這個領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