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

說起日本人,你大腦裡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彬彬有禮、處事嚴謹、人情淡漠?

這些是近年來媒體宣傳介紹次數最多的形容詞了吧,每個詞中都透漏出一股疏離感。

可是日本人情社會真的是這樣的嗎?

日本傳播最廣最多的動漫作品中卻可以感受到完全的熱血和萬分的溫暖。

為什麼日本得到的評價和文化傳播內容如此大相徑庭。

事實究竟如何呢?

首先當我們在談論日本人冷漠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談些什麼?是什麼現象,讓我們或多或少地認為,這個國家的人民沒有感情?

日本街頭步履匆匆的行人比比皆是,公交車或地鐵上

疲憊的年輕人或是安靜地低頭閉目養神或是專心閱讀書籍

"

說起日本人,你大腦裡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彬彬有禮、處事嚴謹、人情淡漠?

這些是近年來媒體宣傳介紹次數最多的形容詞了吧,每個詞中都透漏出一股疏離感。

可是日本人情社會真的是這樣的嗎?

日本傳播最廣最多的動漫作品中卻可以感受到完全的熱血和萬分的溫暖。

為什麼日本得到的評價和文化傳播內容如此大相徑庭。

事實究竟如何呢?

首先當我們在談論日本人冷漠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談些什麼?是什麼現象,讓我們或多或少地認為,這個國家的人民沒有感情?

日本街頭步履匆匆的行人比比皆是,公交車或地鐵上

疲憊的年輕人或是安靜地低頭閉目養神或是專心閱讀書籍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日本地鐵車廂


即使外出跟朋友聚餐,也不出現飯後一群人吵吵嚷嚷“今天這單我來買”

在日本,90%的年輕人結婚之後

都是搬出去買或租房子

只有10%會在公司宿舍

或和父母一起住

老人呢也不會幫忙帶孩子

可以說大家都是非常獨立的個體了

"

說起日本人,你大腦裡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彬彬有禮、處事嚴謹、人情淡漠?

這些是近年來媒體宣傳介紹次數最多的形容詞了吧,每個詞中都透漏出一股疏離感。

可是日本人情社會真的是這樣的嗎?

日本傳播最廣最多的動漫作品中卻可以感受到完全的熱血和萬分的溫暖。

為什麼日本得到的評價和文化傳播內容如此大相徑庭。

事實究竟如何呢?

首先當我們在談論日本人冷漠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談些什麼?是什麼現象,讓我們或多或少地認為,這個國家的人民沒有感情?

日本街頭步履匆匆的行人比比皆是,公交車或地鐵上

疲憊的年輕人或是安靜地低頭閉目養神或是專心閱讀書籍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日本地鐵車廂


即使外出跟朋友聚餐,也不出現飯後一群人吵吵嚷嚷“今天這單我來買”

在日本,90%的年輕人結婚之後

都是搬出去買或租房子

只有10%會在公司宿舍

或和父母一起住

老人呢也不會幫忙帶孩子

可以說大家都是非常獨立的個體了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著名學者大前研一寫過一本書

名為《低慾望社會》副標題叫「大志なき時代(胸無大志的時代)」

在這本書中他感嘆道

“日本年輕人沒有慾望,

沒有夢想,也沒有幹勁,

日本已經陷入了低慾望社會。"

所謂的「低慾望社會」是指:

無論物價如何降低,消費無法得到刺激;經濟沒有明顯增長,銀行信貸利率一再調低,而30歲前購房人數依然逐年下降;年輕人對於買車幾乎沒有興趣,奢侈品消費被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因陋就簡。

不婚、不育、不買房

是日本年輕人普遍的狀態

還有另一個日本人的特點,那便是不願給人添麻煩

日本形成了一種“不麻煩不打擾”的文化

人們三句話離不開“對不起”

因為他們時刻都會想“怎麼做才能不給對方添麻煩”“怎麼做才能不讓對方感到不舒服”

甚至有人笑稱:

日本人有一顆“只要你不影響別人,隨便你怎麼變態”的包容心

和“不管自己怎麼變態,都不能影響別人”的責任感

"

說起日本人,你大腦裡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彬彬有禮、處事嚴謹、人情淡漠?

這些是近年來媒體宣傳介紹次數最多的形容詞了吧,每個詞中都透漏出一股疏離感。

可是日本人情社會真的是這樣的嗎?

日本傳播最廣最多的動漫作品中卻可以感受到完全的熱血和萬分的溫暖。

為什麼日本得到的評價和文化傳播內容如此大相徑庭。

事實究竟如何呢?

首先當我們在談論日本人冷漠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談些什麼?是什麼現象,讓我們或多或少地認為,這個國家的人民沒有感情?

日本街頭步履匆匆的行人比比皆是,公交車或地鐵上

疲憊的年輕人或是安靜地低頭閉目養神或是專心閱讀書籍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日本地鐵車廂


即使外出跟朋友聚餐,也不出現飯後一群人吵吵嚷嚷“今天這單我來買”

在日本,90%的年輕人結婚之後

都是搬出去買或租房子

只有10%會在公司宿舍

或和父母一起住

老人呢也不會幫忙帶孩子

可以說大家都是非常獨立的個體了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著名學者大前研一寫過一本書

名為《低慾望社會》副標題叫「大志なき時代(胸無大志的時代)」

在這本書中他感嘆道

“日本年輕人沒有慾望,

沒有夢想,也沒有幹勁,

日本已經陷入了低慾望社會。"

所謂的「低慾望社會」是指:

無論物價如何降低,消費無法得到刺激;經濟沒有明顯增長,銀行信貸利率一再調低,而30歲前購房人數依然逐年下降;年輕人對於買車幾乎沒有興趣,奢侈品消費被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因陋就簡。

不婚、不育、不買房

是日本年輕人普遍的狀態

還有另一個日本人的特點,那便是不願給人添麻煩

日本形成了一種“不麻煩不打擾”的文化

人們三句話離不開“對不起”

因為他們時刻都會想“怎麼做才能不給對方添麻煩”“怎麼做才能不讓對方感到不舒服”

甚至有人笑稱:

日本人有一顆“只要你不影響別人,隨便你怎麼變態”的包容心

和“不管自己怎麼變態,都不能影響別人”的責任感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見面先鞠躬


在這種人際交往極度注重隱私和社會秩序嚴謹的環境下

日本人的“守規矩”和“禮貌感”漸漸與感情分離

從某種意義上講,日本更像是一種契約社會,而不是熟人社會

費孝通曾提出的熟人概念即指中國

複雜龐大的熟人網絡,使得人情總是高於禮法

這些都並不能意味著日本人自私和冷漠。

在很多日本影視作品中

我們能感受到

這個民族溶於骨子裡溫柔與細膩

比如《深夜食堂》

"

說起日本人,你大腦裡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彬彬有禮、處事嚴謹、人情淡漠?

這些是近年來媒體宣傳介紹次數最多的形容詞了吧,每個詞中都透漏出一股疏離感。

可是日本人情社會真的是這樣的嗎?

日本傳播最廣最多的動漫作品中卻可以感受到完全的熱血和萬分的溫暖。

為什麼日本得到的評價和文化傳播內容如此大相徑庭。

事實究竟如何呢?

首先當我們在談論日本人冷漠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談些什麼?是什麼現象,讓我們或多或少地認為,這個國家的人民沒有感情?

日本街頭步履匆匆的行人比比皆是,公交車或地鐵上

疲憊的年輕人或是安靜地低頭閉目養神或是專心閱讀書籍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日本地鐵車廂


即使外出跟朋友聚餐,也不出現飯後一群人吵吵嚷嚷“今天這單我來買”

在日本,90%的年輕人結婚之後

都是搬出去買或租房子

只有10%會在公司宿舍

或和父母一起住

老人呢也不會幫忙帶孩子

可以說大家都是非常獨立的個體了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著名學者大前研一寫過一本書

名為《低慾望社會》副標題叫「大志なき時代(胸無大志的時代)」

在這本書中他感嘆道

“日本年輕人沒有慾望,

沒有夢想,也沒有幹勁,

日本已經陷入了低慾望社會。"

所謂的「低慾望社會」是指:

無論物價如何降低,消費無法得到刺激;經濟沒有明顯增長,銀行信貸利率一再調低,而30歲前購房人數依然逐年下降;年輕人對於買車幾乎沒有興趣,奢侈品消費被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因陋就簡。

不婚、不育、不買房

是日本年輕人普遍的狀態

還有另一個日本人的特點,那便是不願給人添麻煩

日本形成了一種“不麻煩不打擾”的文化

人們三句話離不開“對不起”

因為他們時刻都會想“怎麼做才能不給對方添麻煩”“怎麼做才能不讓對方感到不舒服”

甚至有人笑稱:

日本人有一顆“只要你不影響別人,隨便你怎麼變態”的包容心

和“不管自己怎麼變態,都不能影響別人”的責任感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見面先鞠躬


在這種人際交往極度注重隱私和社會秩序嚴謹的環境下

日本人的“守規矩”和“禮貌感”漸漸與感情分離

從某種意義上講,日本更像是一種契約社會,而不是熟人社會

費孝通曾提出的熟人概念即指中國

複雜龐大的熟人網絡,使得人情總是高於禮法

這些都並不能意味著日本人自私和冷漠。

在很多日本影視作品中

我們能感受到

這個民族溶於骨子裡溫柔與細膩

比如《深夜食堂》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每到深夜

下了班的人們總會聚集在這家深夜食堂

通過的簡單的寒暄瞭解彼此的生活~

陌生人也好,熟人也罷

都會在吃飯時分享自己的故事

真的是充滿溫暖的場景

還有童年看過的動畫,《哆啦A夢》、《美少女戰士》、《千與千尋》,每一部都飽含溫情和細膩

"

說起日本人,你大腦裡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彬彬有禮、處事嚴謹、人情淡漠?

這些是近年來媒體宣傳介紹次數最多的形容詞了吧,每個詞中都透漏出一股疏離感。

可是日本人情社會真的是這樣的嗎?

日本傳播最廣最多的動漫作品中卻可以感受到完全的熱血和萬分的溫暖。

為什麼日本得到的評價和文化傳播內容如此大相徑庭。

事實究竟如何呢?

首先當我們在談論日本人冷漠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談些什麼?是什麼現象,讓我們或多或少地認為,這個國家的人民沒有感情?

日本街頭步履匆匆的行人比比皆是,公交車或地鐵上

疲憊的年輕人或是安靜地低頭閉目養神或是專心閱讀書籍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日本地鐵車廂


即使外出跟朋友聚餐,也不出現飯後一群人吵吵嚷嚷“今天這單我來買”

在日本,90%的年輕人結婚之後

都是搬出去買或租房子

只有10%會在公司宿舍

或和父母一起住

老人呢也不會幫忙帶孩子

可以說大家都是非常獨立的個體了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著名學者大前研一寫過一本書

名為《低慾望社會》副標題叫「大志なき時代(胸無大志的時代)」

在這本書中他感嘆道

“日本年輕人沒有慾望,

沒有夢想,也沒有幹勁,

日本已經陷入了低慾望社會。"

所謂的「低慾望社會」是指:

無論物價如何降低,消費無法得到刺激;經濟沒有明顯增長,銀行信貸利率一再調低,而30歲前購房人數依然逐年下降;年輕人對於買車幾乎沒有興趣,奢侈品消費被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因陋就簡。

不婚、不育、不買房

是日本年輕人普遍的狀態

還有另一個日本人的特點,那便是不願給人添麻煩

日本形成了一種“不麻煩不打擾”的文化

人們三句話離不開“對不起”

因為他們時刻都會想“怎麼做才能不給對方添麻煩”“怎麼做才能不讓對方感到不舒服”

甚至有人笑稱:

日本人有一顆“只要你不影響別人,隨便你怎麼變態”的包容心

和“不管自己怎麼變態,都不能影響別人”的責任感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見面先鞠躬


在這種人際交往極度注重隱私和社會秩序嚴謹的環境下

日本人的“守規矩”和“禮貌感”漸漸與感情分離

從某種意義上講,日本更像是一種契約社會,而不是熟人社會

費孝通曾提出的熟人概念即指中國

複雜龐大的熟人網絡,使得人情總是高於禮法

這些都並不能意味著日本人自私和冷漠。

在很多日本影視作品中

我們能感受到

這個民族溶於骨子裡溫柔與細膩

比如《深夜食堂》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每到深夜

下了班的人們總會聚集在這家深夜食堂

通過的簡單的寒暄瞭解彼此的生活~

陌生人也好,熟人也罷

都會在吃飯時分享自己的故事

真的是充滿溫暖的場景

還有童年看過的動畫,《哆啦A夢》、《美少女戰士》、《千與千尋》,每一部都飽含溫情和細膩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永遠的童年,哆啦A夢

還有如今正在連載到950話的《海賊王》

路飛和小夥伴們的熱血故事依舊行駛在新航線上

"

說起日本人,你大腦裡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彬彬有禮、處事嚴謹、人情淡漠?

這些是近年來媒體宣傳介紹次數最多的形容詞了吧,每個詞中都透漏出一股疏離感。

可是日本人情社會真的是這樣的嗎?

日本傳播最廣最多的動漫作品中卻可以感受到完全的熱血和萬分的溫暖。

為什麼日本得到的評價和文化傳播內容如此大相徑庭。

事實究竟如何呢?

首先當我們在談論日本人冷漠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談些什麼?是什麼現象,讓我們或多或少地認為,這個國家的人民沒有感情?

日本街頭步履匆匆的行人比比皆是,公交車或地鐵上

疲憊的年輕人或是安靜地低頭閉目養神或是專心閱讀書籍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日本地鐵車廂


即使外出跟朋友聚餐,也不出現飯後一群人吵吵嚷嚷“今天這單我來買”

在日本,90%的年輕人結婚之後

都是搬出去買或租房子

只有10%會在公司宿舍

或和父母一起住

老人呢也不會幫忙帶孩子

可以說大家都是非常獨立的個體了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著名學者大前研一寫過一本書

名為《低慾望社會》副標題叫「大志なき時代(胸無大志的時代)」

在這本書中他感嘆道

“日本年輕人沒有慾望,

沒有夢想,也沒有幹勁,

日本已經陷入了低慾望社會。"

所謂的「低慾望社會」是指:

無論物價如何降低,消費無法得到刺激;經濟沒有明顯增長,銀行信貸利率一再調低,而30歲前購房人數依然逐年下降;年輕人對於買車幾乎沒有興趣,奢侈品消費被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因陋就簡。

不婚、不育、不買房

是日本年輕人普遍的狀態

還有另一個日本人的特點,那便是不願給人添麻煩

日本形成了一種“不麻煩不打擾”的文化

人們三句話離不開“對不起”

因為他們時刻都會想“怎麼做才能不給對方添麻煩”“怎麼做才能不讓對方感到不舒服”

甚至有人笑稱:

日本人有一顆“只要你不影響別人,隨便你怎麼變態”的包容心

和“不管自己怎麼變態,都不能影響別人”的責任感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見面先鞠躬


在這種人際交往極度注重隱私和社會秩序嚴謹的環境下

日本人的“守規矩”和“禮貌感”漸漸與感情分離

從某種意義上講,日本更像是一種契約社會,而不是熟人社會

費孝通曾提出的熟人概念即指中國

複雜龐大的熟人網絡,使得人情總是高於禮法

這些都並不能意味著日本人自私和冷漠。

在很多日本影視作品中

我們能感受到

這個民族溶於骨子裡溫柔與細膩

比如《深夜食堂》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每到深夜

下了班的人們總會聚集在這家深夜食堂

通過的簡單的寒暄瞭解彼此的生活~

陌生人也好,熟人也罷

都會在吃飯時分享自己的故事

真的是充滿溫暖的場景

還有童年看過的動畫,《哆啦A夢》、《美少女戰士》、《千與千尋》,每一部都飽含溫情和細膩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永遠的童年,哆啦A夢

還有如今正在連載到950話的《海賊王》

路飛和小夥伴們的熱血故事依舊行駛在新航線上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還有去年榮膺戛納國際電影節

最佳影片的《小偷家族》

"

說起日本人,你大腦裡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彬彬有禮、處事嚴謹、人情淡漠?

這些是近年來媒體宣傳介紹次數最多的形容詞了吧,每個詞中都透漏出一股疏離感。

可是日本人情社會真的是這樣的嗎?

日本傳播最廣最多的動漫作品中卻可以感受到完全的熱血和萬分的溫暖。

為什麼日本得到的評價和文化傳播內容如此大相徑庭。

事實究竟如何呢?

首先當我們在談論日本人冷漠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談些什麼?是什麼現象,讓我們或多或少地認為,這個國家的人民沒有感情?

日本街頭步履匆匆的行人比比皆是,公交車或地鐵上

疲憊的年輕人或是安靜地低頭閉目養神或是專心閱讀書籍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日本地鐵車廂


即使外出跟朋友聚餐,也不出現飯後一群人吵吵嚷嚷“今天這單我來買”

在日本,90%的年輕人結婚之後

都是搬出去買或租房子

只有10%會在公司宿舍

或和父母一起住

老人呢也不會幫忙帶孩子

可以說大家都是非常獨立的個體了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著名學者大前研一寫過一本書

名為《低慾望社會》副標題叫「大志なき時代(胸無大志的時代)」

在這本書中他感嘆道

“日本年輕人沒有慾望,

沒有夢想,也沒有幹勁,

日本已經陷入了低慾望社會。"

所謂的「低慾望社會」是指:

無論物價如何降低,消費無法得到刺激;經濟沒有明顯增長,銀行信貸利率一再調低,而30歲前購房人數依然逐年下降;年輕人對於買車幾乎沒有興趣,奢侈品消費被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因陋就簡。

不婚、不育、不買房

是日本年輕人普遍的狀態

還有另一個日本人的特點,那便是不願給人添麻煩

日本形成了一種“不麻煩不打擾”的文化

人們三句話離不開“對不起”

因為他們時刻都會想“怎麼做才能不給對方添麻煩”“怎麼做才能不讓對方感到不舒服”

甚至有人笑稱:

日本人有一顆“只要你不影響別人,隨便你怎麼變態”的包容心

和“不管自己怎麼變態,都不能影響別人”的責任感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見面先鞠躬


在這種人際交往極度注重隱私和社會秩序嚴謹的環境下

日本人的“守規矩”和“禮貌感”漸漸與感情分離

從某種意義上講,日本更像是一種契約社會,而不是熟人社會

費孝通曾提出的熟人概念即指中國

複雜龐大的熟人網絡,使得人情總是高於禮法

這些都並不能意味著日本人自私和冷漠。

在很多日本影視作品中

我們能感受到

這個民族溶於骨子裡溫柔與細膩

比如《深夜食堂》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每到深夜

下了班的人們總會聚集在這家深夜食堂

通過的簡單的寒暄瞭解彼此的生活~

陌生人也好,熟人也罷

都會在吃飯時分享自己的故事

真的是充滿溫暖的場景

還有童年看過的動畫,《哆啦A夢》、《美少女戰士》、《千與千尋》,每一部都飽含溫情和細膩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永遠的童年,哆啦A夢

還有如今正在連載到950話的《海賊王》

路飛和小夥伴們的熱血故事依舊行駛在新航線上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還有去年榮膺戛納國際電影節

最佳影片的《小偷家族》

日本人真的冷漠嗎?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他們冷漠

它詮釋了陌生人之間友愛和憐惜之情,感人至深

如果日本真的是一個冷漠的社會,根本不會創作出如此多散發著溫暖善意的作品。

在生活中

他們主動在人際交往中留出了界限,

為自己打造了一個不被打擾的空間。

比起過度頻繁的社交,

日本人似乎更願意安靜地經營自己的人生,

感受日常的柔軟,體會自己的情感。

這是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過快的生活節奏而導致的必然現象。

日本人普遍的不願麻煩到別人,習慣與別人保持距離。

其實從另一種方面考慮不也是,習慣為別人著想嗎?

儘管有時會缺少些市井氣息,但依舊存在著真實的溫情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