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起源與屈原無關,為什麼卻成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作為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被看作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可是史學界對此一直存有疑義,特別是民國期間,質疑的聲音很多。筆者從多角度考證,初步判斷出:“端午節的起源可能與屈原無關,但屈原讓端午節的意義昇華,成為凝聚民族人心的全國性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史料的說法較多,主要分成兩大類型:1)與民俗相關,包括禁忌、祭祀和圖騰;2)紀念古代的歷史人物。

端午節起源與屈原無關,為什麼卻成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節日起源,端午節與屈原關係不大

先說古代民俗的禁忌。五月五日,古代被稱為“惡日”,早在屈原之前就存在。夏曆的五月,古代亦稱“午月”。早在兩漢之前,五月便被稱為“惡月”。魏國的董勳在《問禮俗》中說:“五月俗稱惡月,俗多六齋放生”。東漢應韻所著的《風俗通義》亦載:“今俗多有忌禁…五日生者,以為妨害父母…莫肯舉之”。甚至當時極端地方的民俗,凡五月出生的小孩“悉殺之”,可見古人對於五月是多麼的深惡痛絕。

總之,古人把五月五日被視為“惡日”,認為“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這種說法在史料中的案例不少。戰國時齊國的孟嘗君田文生於五月初五,父親田嬰以俗所忌,不讓家人撫養他。後其妾私養之,田嬰為之大怒。東漢的胡廣,五月五日生,父母以俗忌,“藏之葫蘆投於河,有人收養之…乃託葫蘆所生,姓胡名廣。”

顯然,把民間禁忌的“惡日”用來紀念屈原,情感上是很難站住腳。或許有人會說,正是因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自盡,後世百姓才把這天視為“惡日”,用來紀念屈原。這種說法當然不成立,孟嘗君是與屈原同時代的人物,孟嘗君比屈原早1年逝世,既然他出生之時便有“惡日”的說法,屈原當然也沒有自盡。

端午節起源與屈原無關,為什麼卻成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屈原

端午節早期可能與民間祭祀有關。根據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端午節源於民族的祁雨祭祀活動。華夏民族是以農耕為主的民族,尤其是長江流域及其南部地區,更是傳統的水稻耕作農業區,因此雨水對於他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端午時節正是插秧之時,更需要大量的雨水,於是人們便祭祀神龍,祈求雨水。

端午節在古代是“蘭浴”避邪的日子。據說在古代,人們在五月要進行蘭浴,提前避邪。據《大戴禮記》載:“五月,蓄蘭為沐浴。”每逢夏曆五月初五,人們便用蘭花等芳香植物放入浴桶,進行沐浴。屈原的《九歌·雲中君》也說:“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蘭花性香、可避穢,後來“蘭浴”便成為節日習俗。

端午節起源與屈原無關,為什麼卻成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蘭浴

民間風俗上,端午節與屈原的關係也很牽強

從古至今,端午節最流行的民俗有三:1)插艾草;2)吃粽子;3)賽龍舟。三者的意義分別是:插艾草是為屈原招魂;吃粽子是祭奠屈原;賽龍舟是為了拯救屈原的屍體。然而,三個習俗卻與屈原關係不大。

先說插艾草。插艾草的習俗,最早見於南朝梁國宗凜的《荊楚歲時記》:“荊楚人五月五日並踏百草,採艾以為人形,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顯然,屈原家鄉荊楚地區,在南北朝時期也沒有關於插艾為屈原招魂的說法,仍然與“惡日”的習俗用關。

掛菖蒲與插艾的道理類似。據《道藏經》記載:“菖蒲者,水草之精英,神仙之靈藥也…去寒熱,除三尸九蟲、天行時疾、瘴疫瘦病…端午日以酒服尤妙。”可見,端午節在門前掛菖蒲,是為了驅除邪惡,看不出與為屈原招魂有關係。

端午節起源與屈原無關,為什麼卻成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再說吃粽子。包粽子祭奠屈原的主要依據來自《續齊諧記》:“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河而死,楚人哀之,每以此日作竹筒貯米投水祭之。”《續齊諧記》是一本神話志怪小說集,作者是南朝梁國的吳均,故事小說難以證明包粽子與祭奠屈原有關。關於端午吃粽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東漢末年應劭的《風俗通義》,書中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糯米),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食之。” 可見,東漢時的粽子不只在端午節吃,也沒有祭奠屈原的說法。

辨證地看,吃粽子起源是與南方的生活環境相聯繫的。南方有很多江河湖泊,蘆葦、竹子、菰葉等寬葉植物甚多;南方人以稻米、糯米為主食,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發現,用蘆葉把米包起來煮,具有一股特殊的清香味,久之即成習慣。

端午節起源與屈原無關,為什麼卻成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最後說一下賽龍舟。賽龍舟與打撈屈原屍體的關係,也見《荊楚歲時記》的記載:“屈原以是日(五月五日)死於汨羅,人傷其死,所以並將舟揖以拯之,今競渡是其跡。” 但是,從史籍和考古發掘的資料看,龍舟競渡的風俗早在屈原之前便已存在。《越地傳》記載:“競渡起于越王勾踐”。1965年成都出土的戰國“嵌錯賞功宴樂銅壺”,就有賽龍舟的圖案。

實際上,至今西南各民族,在春夏的各個節日都會舉行龍舟競渡,這是“賽龍舟是為祭奠屈原”很難解釋的。將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與屈原扯上關係,是很困難的。

中國社科院專家唐弢經過考證,認為賽龍舟與民族圖騰“龍”有關。端午節在古代是一個龍的節日,水鄉的人民在這天舉行龍舟競渡,並且把糯米投到水裡去祭祀神龍,這種風俗在荊楚吳越一帶最為流行。

端午節起源與屈原無關,為什麼卻成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綜合分析下來,端午節的“插艾葉、包粽子、賽龍舟”都是古代很早之前就有的習俗,有的更是遠在屈原出生之前。由於屈原是荊楚地區的名人,宗凜在編寫《荊楚歲時記》時,便把這些民間風俗都攀緣附會,安到屈原身上。

端午節到底紀念哪個歷史人物?說法更多

雖然現在一致把端午節與屈原聯繫起來,但史學界關於“端午節紀念誰?”卻是眾說紛紜,與端午節有關的歷史人物,至少有3個版本。

1)紀念屈原。這也是流傳最廣的版本,最早見於宗凜的《荊楚歲時記》,不再贅述;

2)紀念曹娥。事蹟出現在《會稽典錄》中:“女子曹娥,會稽上虞人。父能絃歌為巫,漢安帝二年五月五日,於縣江迎波神溺死,不得屍骸。娥年十四,乃緣江號哭,晝夜不絕聲七日,遂投江而死。”為表彰曹娥之孝,故浙江一帶又有五月五日紀念曹娥的說法。

3)紀念伍子胥。伍子胥忠於吳國,吳王夫差卻聽信讒言,賜死伍子胥,並將他的屍體拋入江中。相傳伍子胥死於五月五日,並化為濤神,故江浙一帶有“迎濤神”的習俗。

大家能夠看到,關於端午節起源的說法很雜亂,但所紀念的人和事又都與忠孝有關,實際是古人的社會道德和倫理觀念在端午節習俗中的表現。

端午節起源與屈原無關,為什麼卻成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端午節的形成過程?

端午節的習俗是一種文化現象,是長時間逐漸累積而成的,時間有先後之分,而不是同時產生。從文獻看,端午最早並不是節日,可能是古代百姓禁忌的“惡日”,因此需要通過插艾或蘭浴等方式避邪。另外,端午節也可能與古代的祭祀有關,特別是華夏民族的龍圖騰。

五月五日的民俗由來已久、源遠流長,但是“端午”的命名則是西晉以後的事,西晉的周處在《風土記》首次提到“仲夏端午”,之前都是說“五月五日”。因為西晉之後,五月五日的民俗,逐漸與古人的陰陽五行觀念相結合,所以變成了節日習俗。至於龍舟競渡和端午食粽是為了紀念屈原、伍子胥等歷史人物的說法,則是不同地區的人們將自己的倫理道德觀念融入端午節俗, 用來解釋風俗的起源。

隋唐時期,端午已經成為一種正式的節日。首先出現了正式的宮廷端午宴會,《舊唐書》記載唐玄宗留大臣奉先端午日留宿宮中:“明日端午,請宿為令節。”《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宮中每到端午,造粉團、角黍(粽子)。”而且在粽子宴中間,還有射粽子的遊戲,唐玄宗還曾在宴會上吟詩:“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另外,荊楚地區流行的賽龍舟也引入北方。唐朝曾有官方舉辦的龍舟競賽,《龍筋鳳髓判》記載:“五月五日洛水競渡船十隻,請差使於揚州修造,須錢五千貫,請速分付。”

端午節起源與屈原無關,為什麼卻成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古代賽龍舟

為什麼端午節會變成紀念屈原的節日呢?

端午的說法是西晉之後形成的,而端午節紀念屈原的說法,則是南北朝的事情,見於宗凜的《荊楚歲時記》,並逐漸被南朝各地百姓所接受。隋朝統一天下後,這種說法被固化下來,隨著時間推移,慢慢成為天下人所接受的觀念。那麼,為什麼端午節會成為紀念屈原的節日,而不是伍子胥等其他人呢?可能的原因有兩點:

1)符合民族融合的歷史背景。永嘉之亂後,中原的世家大族衣冠南渡,長江以南的廣大領土得到進一步的開發,像江西、湖南、福建、廣東等地。這些地方最早的開拓者是越國人或楚國人,有著自己的圖騰和習俗。為了與當地人和平共處,就涉及到文化融合的問題,尋找相同的共通點成為關鍵,屈原、端午節進入大家的視野。

端午節起源與屈原無關,為什麼卻成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衣冠南渡

2)屈原有著崇高愛國主義精神。自古以來便得到南北各地百姓的認同和崇敬,藉著荊楚之地端午習俗紀念屈原,可以超出地域限制,成為聯結南北各地百姓感情的紐帶,成為民族融合的強大推力。這一點,伍子胥就差很多,他原是楚國人,為了給家人報仇,帶領吳國軍隊攻破楚國都城。雖然自己洩了憤,卻給楚國百姓造成了巨大傷害。

因此可以說,端午節起源不是屈原,但屈原讓端午節的意義得到升化,成為了驅邪禳災和追思先賢相結合的,整個華夏民族的傳統節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