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話,我們陪伴孩子走過

朋友圈 雞湯 育兒 老樹聽風 老樹聽風 2017-08-28

明天,孩子結束軍訓返校。

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不知道這群十二三歲的孩子從中收穫了什麼。

記得那天,他參加完學校的軍訓動員回來,晚飯時,問他對即將開始的軍訓有什麼感受,

他回答道,“就這樣吧,軍訓不就是疊被子和走正步,而已吧”。

我很詫異地看著他那淡定的神情,調侃道“看來這個動員會並不成功”。

“為什麼這麼說?”孩子和她媽都很奇怪,“你又沒去會場,不要亂下定義。”

“就從你那無動於衷的語氣裡就能聽出來,如果動員工作做得好,孩子們現在應該是兩種狀況,或者為即將到來的未知的軍營生活充滿憧憬和期待,或者為軍訓傳說的夏練三伏的艱辛而忐忑。而你們沒有任何觸動,僅僅是把這當做又一次的課外實踐而已。”

“呵呵”他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你怎麼這也知道?”

“那當然,當年我也曾經擔任過軍訓的教官。”

“是嗎?我怎麼沒有印象?”他把問詢的目光投向孩子他媽。十二歲的少年,還沒進入青春期,習慣性地對當媽的更依賴和信任。

“那倒是真的,那時候你爸是軍訓連連長。”

“你當然沒有印象了,當年你連空氣都不是。”我戲謔道,語氣裡也掩飾不住有些蒼老的傷感。

孩子從誕生開始,一天天成長,而我們漸漸與過去的歲月隔離,每天陪著孩子努力前行著,風雨時期待雨後的晴朗,雲淡時守望日出日落的輝煌。日子過得沒有了過去,只有現在和未來。我們為孩子的未來而忐忑著、規劃著、期待著,而我們的過往被有意無意地隨手扔在了一旁。

現在是陪著孩子的日子,首要任務是陪伴和呵護,讓孩子健康、正常成長,而父母曾經或未來的生活變得不是那麼重要了,也是,曾經的日子,他並沒有和你共同經歷;未來的生活,他已經羽翼豐滿而離你遠去。

我似乎看到了我們的未來,就如同現在老父老母一般,既欣慰孩子成長為自立自省之人,又傷感於孩子在異鄉的遠離。

不知不覺,我們一代代傳承了這樣的模式。當孩子在身邊的時候,我們每天和他聊的只是作業、學習,似乎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麼可溝通的。生活被壓榨得只剩下了語數英和理化生。

等他背起行囊要遠走他鄉甚至異國時,才想起來,當初,我們真的應該多聊聊他的小時候,讓他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又是如何從一顆嫩芽長成小苗、長成小樹。如果有時間,我們甚至還可以聊聊未來,他應該及早規劃——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選擇自己願意為此投入一生的事情。如果他不嫌我們嘮叨,我希望還能聊聊我們曾經走過的路,有些經歷也許並不能說明什麼,但至少有些可以是引以為鑑的。

如果他沒時間就算了。當年我們也是這麼走過來的,我們的父母也是在這樣的期待中,讓皺紋爬滿了額頭。

幸好,我們在逐漸老去的時候,已經發覺了這一點。現在但凡有點假期,我總是想要回到千里之外的老家,陪老父親邊喝酒邊聊以前的日子,聽老母親說起那些如何在物質匱乏的年代,絞盡腦汁為我們姐弟補充長身體的營養。大家你一言我一嘴地翻動著記憶的碎片,說到有趣之處,不禁大笑,而後就是一點點的辛酸漫延開來,歲月是一把沒有開刃的鈍刀子,一下一下地磨礪出那麼多的傷疤。

但,那時候我們相互陪伴著走過,就像現在我們陪伴著十二歲的少年成長一樣。唯一的遺憾是,因為相距遙遠,老人們只能遙望少年的蛻變,而不能參與其成長了。

“跟爺爺奶奶說再見,擁抱一下。”

他有些羞澀,但仍然很聽話地給了我的父母們一個hug。

近半百的我們已經不習慣和父母有這麼親人的舉動了,那一刻,感謝孩子把我們的情感表達出來。

生活,就是這樣。我們相互陪伴走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