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江南地區的南昌由於地踞章江,為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故以“南昌”為名。

"

位於江南地區的南昌由於地踞章江,為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故以“南昌”為名。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1930年,中山路附近的南昌街巷

據史料記載,南昌稱為“南昌”在歷史上先後有六次:漢高帝五年(前202年)置“南昌縣”;唐天寶年間置“南昌軍”;唐寶應元年又置“南昌縣”;唐末五代時升洪州為“南昌府”;明代初年改洪都府為“南昌府”;1926年,北伐軍攻佔南昌,正式定為“南昌市”。

除卻這六次,始築城於西漢初年(約公元前201年),至今已有2200餘年的歷史的南昌。在歷經漢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諸多朝代後,南昌城名也不斷更迭,先後有灌嬰城(灌城)、豫章、宜善、鍾陵、洪都(洪州)、隆興(龍興)、南昌之稱,均為歷代郡、府、州治所在地。其中,豫章因歷史悠久而為人所熟知,而洪都(洪州)、南昌因使用時間長而相沿成習,南昌更因“八一起義”而名聞遐邇,沿用至今。

1

灌嬰城


"

位於江南地區的南昌由於地踞章江,為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故以“南昌”為名。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1930年,中山路附近的南昌街巷

據史料記載,南昌稱為“南昌”在歷史上先後有六次:漢高帝五年(前202年)置“南昌縣”;唐天寶年間置“南昌軍”;唐寶應元年又置“南昌縣”;唐末五代時升洪州為“南昌府”;明代初年改洪都府為“南昌府”;1926年,北伐軍攻佔南昌,正式定為“南昌市”。

除卻這六次,始築城於西漢初年(約公元前201年),至今已有2200餘年的歷史的南昌。在歷經漢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諸多朝代後,南昌城名也不斷更迭,先後有灌嬰城(灌城)、豫章、宜善、鍾陵、洪都(洪州)、隆興(龍興)、南昌之稱,均為歷代郡、府、州治所在地。其中,豫章因歷史悠久而為人所熟知,而洪都(洪州)、南昌因使用時間長而相沿成習,南昌更因“八一起義”而名聞遐邇,沿用至今。

1

灌嬰城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清代滕王閣

 根椐《史記》記載,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垓下之戰後,漢將灌嬰追斬項羽,“進而略江南地,遂安吳、豫章、會稽郡。”西漢開國名將穎陰侯灌嬰奉命率軍進駐南昌一帶,正式設置豫章郡和南昌縣。次年,在今南昌火車站東南約四公里的皇城寺附近修築了一個方圓十里的土城,俗稱“灌嬰城”,簡稱“灌城”。

雖然直到今天,對於灌嬰城到底由誰所築依然眾說紛紜,而《史記》與《漢書》其說法也並不一致,多數人說是灌嬰築城,也有人指出是陳嬰築城。持此說者據《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和《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為劉邦平定豫章的人其實是堂邑侯陳嬰。北宋南昌名士洪芻在其《豫章職方乘》中也認為:“灌嬰在漢初定江南,故祀以為城隍神,……其實非也。”南宋趙與時的友人蕭子壽考《功臣侯表》,始知其為陳嬰。

還有人說是時任九江郡的羅珠繼灌嬰而築城。歷史未能就此給出定論,但對於“灌嬰”一名的存在卻毋庸置疑。

2

豫章


"

位於江南地區的南昌由於地踞章江,為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故以“南昌”為名。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1930年,中山路附近的南昌街巷

據史料記載,南昌稱為“南昌”在歷史上先後有六次:漢高帝五年(前202年)置“南昌縣”;唐天寶年間置“南昌軍”;唐寶應元年又置“南昌縣”;唐末五代時升洪州為“南昌府”;明代初年改洪都府為“南昌府”;1926年,北伐軍攻佔南昌,正式定為“南昌市”。

除卻這六次,始築城於西漢初年(約公元前201年),至今已有2200餘年的歷史的南昌。在歷經漢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諸多朝代後,南昌城名也不斷更迭,先後有灌嬰城(灌城)、豫章、宜善、鍾陵、洪都(洪州)、隆興(龍興)、南昌之稱,均為歷代郡、府、州治所在地。其中,豫章因歷史悠久而為人所熟知,而洪都(洪州)、南昌因使用時間長而相沿成習,南昌更因“八一起義”而名聞遐邇,沿用至今。

1

灌嬰城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清代滕王閣

 根椐《史記》記載,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垓下之戰後,漢將灌嬰追斬項羽,“進而略江南地,遂安吳、豫章、會稽郡。”西漢開國名將穎陰侯灌嬰奉命率軍進駐南昌一帶,正式設置豫章郡和南昌縣。次年,在今南昌火車站東南約四公里的皇城寺附近修築了一個方圓十里的土城,俗稱“灌嬰城”,簡稱“灌城”。

雖然直到今天,對於灌嬰城到底由誰所築依然眾說紛紜,而《史記》與《漢書》其說法也並不一致,多數人說是灌嬰築城,也有人指出是陳嬰築城。持此說者據《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和《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為劉邦平定豫章的人其實是堂邑侯陳嬰。北宋南昌名士洪芻在其《豫章職方乘》中也認為:“灌嬰在漢初定江南,故祀以為城隍神,……其實非也。”南宋趙與時的友人蕭子壽考《功臣侯表》,始知其為陳嬰。

還有人說是時任九江郡的羅珠繼灌嬰而築城。歷史未能就此給出定論,但對於“灌嬰”一名的存在卻毋庸置疑。

2

豫章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上世紀二十年代,

位於南昌城內東南隅的東湖公園

關於“豫章”一詞緣起,歷史上有三種說法,一種是在《漢書·地理志》與《水經注》中有“贛有豫章水”、“似因此水為其地名,雖十川均流,而北源最遠,故獨受名焉”等記載,有學者據此認為豫章之名跟水有關。第二種“因樹得名”的觀點則關注學者較為集中。

根椐《史記》記載,豫章郡在灌嬰築城之前已經建立,但那個時候的豫章郡還沒有城牆以及護城河,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城市。之後,灌嬰城築成,因為城池所在地長著很多茂盛的豫章樹(一說即為樟樹),漢高帝因此命名,定灌嬰城為豫章郡地。

無論“豫章”一名究竟“因樹得名”還是“由水而來”,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擁有的第一個名字無疑便是“豫章”,後來區劃上的“豫章”範圍縮小,逐漸成為大致等同於今江西省南昌市的區劃範圍,再後來“豫章”在正式區劃名稱上消失而作為南昌的別稱。

3

宜善

 

"

位於江南地區的南昌由於地踞章江,為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故以“南昌”為名。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1930年,中山路附近的南昌街巷

據史料記載,南昌稱為“南昌”在歷史上先後有六次:漢高帝五年(前202年)置“南昌縣”;唐天寶年間置“南昌軍”;唐寶應元年又置“南昌縣”;唐末五代時升洪州為“南昌府”;明代初年改洪都府為“南昌府”;1926年,北伐軍攻佔南昌,正式定為“南昌市”。

除卻這六次,始築城於西漢初年(約公元前201年),至今已有2200餘年的歷史的南昌。在歷經漢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諸多朝代後,南昌城名也不斷更迭,先後有灌嬰城(灌城)、豫章、宜善、鍾陵、洪都(洪州)、隆興(龍興)、南昌之稱,均為歷代郡、府、州治所在地。其中,豫章因歷史悠久而為人所熟知,而洪都(洪州)、南昌因使用時間長而相沿成習,南昌更因“八一起義”而名聞遐邇,沿用至今。

1

灌嬰城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清代滕王閣

 根椐《史記》記載,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垓下之戰後,漢將灌嬰追斬項羽,“進而略江南地,遂安吳、豫章、會稽郡。”西漢開國名將穎陰侯灌嬰奉命率軍進駐南昌一帶,正式設置豫章郡和南昌縣。次年,在今南昌火車站東南約四公里的皇城寺附近修築了一個方圓十里的土城,俗稱“灌嬰城”,簡稱“灌城”。

雖然直到今天,對於灌嬰城到底由誰所築依然眾說紛紜,而《史記》與《漢書》其說法也並不一致,多數人說是灌嬰築城,也有人指出是陳嬰築城。持此說者據《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和《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為劉邦平定豫章的人其實是堂邑侯陳嬰。北宋南昌名士洪芻在其《豫章職方乘》中也認為:“灌嬰在漢初定江南,故祀以為城隍神,……其實非也。”南宋趙與時的友人蕭子壽考《功臣侯表》,始知其為陳嬰。

還有人說是時任九江郡的羅珠繼灌嬰而築城。歷史未能就此給出定論,但對於“灌嬰”一名的存在卻毋庸置疑。

2

豫章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上世紀二十年代,

位於南昌城內東南隅的東湖公園

關於“豫章”一詞緣起,歷史上有三種說法,一種是在《漢書·地理志》與《水經注》中有“贛有豫章水”、“似因此水為其地名,雖十川均流,而北源最遠,故獨受名焉”等記載,有學者據此認為豫章之名跟水有關。第二種“因樹得名”的觀點則關注學者較為集中。

根椐《史記》記載,豫章郡在灌嬰築城之前已經建立,但那個時候的豫章郡還沒有城牆以及護城河,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城市。之後,灌嬰城築成,因為城池所在地長著很多茂盛的豫章樹(一說即為樟樹),漢高帝因此命名,定灌嬰城為豫章郡地。

無論“豫章”一名究竟“因樹得名”還是“由水而來”,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擁有的第一個名字無疑便是“豫章”,後來區劃上的“豫章”範圍縮小,逐漸成為大致等同於今江西省南昌市的區劃範圍,再後來“豫章”在正式區劃名稱上消失而作為南昌的別稱。

3

宜善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南昌北伐紀忠塔。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克南昌,擊敗孫傳芳,後為紀念犧牲的將士修建紀念塔

即使對於“老南昌”來說,“宜善”的名字也十分陌生,更少有人知道它們其實都曾指代“南昌”。

公元9年,王莽廢西漢孺子嬰劉嬰為定安公,西漢自此滅亡,之後王莽定年號為“始建國”,元年伊始,他便將豫章郡易名為九江郡,南昌縣易名為宜善。王莽在位16年,之後宜善之名也被廢棄。

4

鍾陵


"

位於江南地區的南昌由於地踞章江,為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故以“南昌”為名。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1930年,中山路附近的南昌街巷

據史料記載,南昌稱為“南昌”在歷史上先後有六次:漢高帝五年(前202年)置“南昌縣”;唐天寶年間置“南昌軍”;唐寶應元年又置“南昌縣”;唐末五代時升洪州為“南昌府”;明代初年改洪都府為“南昌府”;1926年,北伐軍攻佔南昌,正式定為“南昌市”。

除卻這六次,始築城於西漢初年(約公元前201年),至今已有2200餘年的歷史的南昌。在歷經漢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諸多朝代後,南昌城名也不斷更迭,先後有灌嬰城(灌城)、豫章、宜善、鍾陵、洪都(洪州)、隆興(龍興)、南昌之稱,均為歷代郡、府、州治所在地。其中,豫章因歷史悠久而為人所熟知,而洪都(洪州)、南昌因使用時間長而相沿成習,南昌更因“八一起義”而名聞遐邇,沿用至今。

1

灌嬰城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清代滕王閣

 根椐《史記》記載,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垓下之戰後,漢將灌嬰追斬項羽,“進而略江南地,遂安吳、豫章、會稽郡。”西漢開國名將穎陰侯灌嬰奉命率軍進駐南昌一帶,正式設置豫章郡和南昌縣。次年,在今南昌火車站東南約四公里的皇城寺附近修築了一個方圓十里的土城,俗稱“灌嬰城”,簡稱“灌城”。

雖然直到今天,對於灌嬰城到底由誰所築依然眾說紛紜,而《史記》與《漢書》其說法也並不一致,多數人說是灌嬰築城,也有人指出是陳嬰築城。持此說者據《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和《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為劉邦平定豫章的人其實是堂邑侯陳嬰。北宋南昌名士洪芻在其《豫章職方乘》中也認為:“灌嬰在漢初定江南,故祀以為城隍神,……其實非也。”南宋趙與時的友人蕭子壽考《功臣侯表》,始知其為陳嬰。

還有人說是時任九江郡的羅珠繼灌嬰而築城。歷史未能就此給出定論,但對於“灌嬰”一名的存在卻毋庸置疑。

2

豫章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上世紀二十年代,

位於南昌城內東南隅的東湖公園

關於“豫章”一詞緣起,歷史上有三種說法,一種是在《漢書·地理志》與《水經注》中有“贛有豫章水”、“似因此水為其地名,雖十川均流,而北源最遠,故獨受名焉”等記載,有學者據此認為豫章之名跟水有關。第二種“因樹得名”的觀點則關注學者較為集中。

根椐《史記》記載,豫章郡在灌嬰築城之前已經建立,但那個時候的豫章郡還沒有城牆以及護城河,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城市。之後,灌嬰城築成,因為城池所在地長著很多茂盛的豫章樹(一說即為樟樹),漢高帝因此命名,定灌嬰城為豫章郡地。

無論“豫章”一名究竟“因樹得名”還是“由水而來”,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擁有的第一個名字無疑便是“豫章”,後來區劃上的“豫章”範圍縮小,逐漸成為大致等同於今江西省南昌市的區劃範圍,再後來“豫章”在正式區劃名稱上消失而作為南昌的別稱。

3

宜善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南昌北伐紀忠塔。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克南昌,擊敗孫傳芳,後為紀念犧牲的將士修建紀念塔

即使對於“老南昌”來說,“宜善”的名字也十分陌生,更少有人知道它們其實都曾指代“南昌”。

公元9年,王莽廢西漢孺子嬰劉嬰為定安公,西漢自此滅亡,之後王莽定年號為“始建國”,元年伊始,他便將豫章郡易名為九江郡,南昌縣易名為宜善。王莽在位16年,之後宜善之名也被廢棄。

4

鍾陵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上世紀三十年代,高處俯瞰南昌城

 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為避唐代宗李豫的名諱,又曾將豫章縣改名鍾陵縣,但很快的,在之後的貞元年間(公元785-805年),又將鍾陵縣改為南昌縣,轄地包括今天的江西南昌、新建、進賢等地,治所在今南昌市區。

在南昌歷史上曾有過的宜善、鍾陵等名稱時間都十分短暫。

5

隆興


"

位於江南地區的南昌由於地踞章江,為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故以“南昌”為名。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1930年,中山路附近的南昌街巷

據史料記載,南昌稱為“南昌”在歷史上先後有六次:漢高帝五年(前202年)置“南昌縣”;唐天寶年間置“南昌軍”;唐寶應元年又置“南昌縣”;唐末五代時升洪州為“南昌府”;明代初年改洪都府為“南昌府”;1926年,北伐軍攻佔南昌,正式定為“南昌市”。

除卻這六次,始築城於西漢初年(約公元前201年),至今已有2200餘年的歷史的南昌。在歷經漢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諸多朝代後,南昌城名也不斷更迭,先後有灌嬰城(灌城)、豫章、宜善、鍾陵、洪都(洪州)、隆興(龍興)、南昌之稱,均為歷代郡、府、州治所在地。其中,豫章因歷史悠久而為人所熟知,而洪都(洪州)、南昌因使用時間長而相沿成習,南昌更因“八一起義”而名聞遐邇,沿用至今。

1

灌嬰城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清代滕王閣

 根椐《史記》記載,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垓下之戰後,漢將灌嬰追斬項羽,“進而略江南地,遂安吳、豫章、會稽郡。”西漢開國名將穎陰侯灌嬰奉命率軍進駐南昌一帶,正式設置豫章郡和南昌縣。次年,在今南昌火車站東南約四公里的皇城寺附近修築了一個方圓十里的土城,俗稱“灌嬰城”,簡稱“灌城”。

雖然直到今天,對於灌嬰城到底由誰所築依然眾說紛紜,而《史記》與《漢書》其說法也並不一致,多數人說是灌嬰築城,也有人指出是陳嬰築城。持此說者據《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和《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為劉邦平定豫章的人其實是堂邑侯陳嬰。北宋南昌名士洪芻在其《豫章職方乘》中也認為:“灌嬰在漢初定江南,故祀以為城隍神,……其實非也。”南宋趙與時的友人蕭子壽考《功臣侯表》,始知其為陳嬰。

還有人說是時任九江郡的羅珠繼灌嬰而築城。歷史未能就此給出定論,但對於“灌嬰”一名的存在卻毋庸置疑。

2

豫章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上世紀二十年代,

位於南昌城內東南隅的東湖公園

關於“豫章”一詞緣起,歷史上有三種說法,一種是在《漢書·地理志》與《水經注》中有“贛有豫章水”、“似因此水為其地名,雖十川均流,而北源最遠,故獨受名焉”等記載,有學者據此認為豫章之名跟水有關。第二種“因樹得名”的觀點則關注學者較為集中。

根椐《史記》記載,豫章郡在灌嬰築城之前已經建立,但那個時候的豫章郡還沒有城牆以及護城河,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城市。之後,灌嬰城築成,因為城池所在地長著很多茂盛的豫章樹(一說即為樟樹),漢高帝因此命名,定灌嬰城為豫章郡地。

無論“豫章”一名究竟“因樹得名”還是“由水而來”,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擁有的第一個名字無疑便是“豫章”,後來區劃上的“豫章”範圍縮小,逐漸成為大致等同於今江西省南昌市的區劃範圍,再後來“豫章”在正式區劃名稱上消失而作為南昌的別稱。

3

宜善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南昌北伐紀忠塔。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克南昌,擊敗孫傳芳,後為紀念犧牲的將士修建紀念塔

即使對於“老南昌”來說,“宜善”的名字也十分陌生,更少有人知道它們其實都曾指代“南昌”。

公元9年,王莽廢西漢孺子嬰劉嬰為定安公,西漢自此滅亡,之後王莽定年號為“始建國”,元年伊始,他便將豫章郡易名為九江郡,南昌縣易名為宜善。王莽在位16年,之後宜善之名也被廢棄。

4

鍾陵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上世紀三十年代,高處俯瞰南昌城

 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為避唐代宗李豫的名諱,又曾將豫章縣改名鍾陵縣,但很快的,在之後的貞元年間(公元785-805年),又將鍾陵縣改為南昌縣,轄地包括今天的江西南昌、新建、進賢等地,治所在今南昌市區。

在南昌歷史上曾有過的宜善、鍾陵等名稱時間都十分短暫。

5

隆興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上世紀三十年代,南昌郊區風光

同樣不為人熟知的南昌舊稱還有龍興,又稱隆興。據史料記載,南昌“隆興”一名始於宋代,宋孝宗隆興三年(公元1164年)將洪州升為隆興府。元朝沿襲宋代建制,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置隆興路,治南昌縣(南昌市)。

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因避諱將“隆”改“龍”,改隆興路為龍興路。治所在南昌縣、新建縣(今江西省南昌市)。轄南昌縣、新建縣、富州(豐城縣)、進賢縣、靖安縣、奉新縣、武寧縣、寧州分寧縣(修水縣)。據《明史·地理志》記載,元至正二十二年,明太祖改龍興路為南昌府。

6

洪都


"

位於江南地區的南昌由於地踞章江,為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故以“南昌”為名。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1930年,中山路附近的南昌街巷

據史料記載,南昌稱為“南昌”在歷史上先後有六次:漢高帝五年(前202年)置“南昌縣”;唐天寶年間置“南昌軍”;唐寶應元年又置“南昌縣”;唐末五代時升洪州為“南昌府”;明代初年改洪都府為“南昌府”;1926年,北伐軍攻佔南昌,正式定為“南昌市”。

除卻這六次,始築城於西漢初年(約公元前201年),至今已有2200餘年的歷史的南昌。在歷經漢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諸多朝代後,南昌城名也不斷更迭,先後有灌嬰城(灌城)、豫章、宜善、鍾陵、洪都(洪州)、隆興(龍興)、南昌之稱,均為歷代郡、府、州治所在地。其中,豫章因歷史悠久而為人所熟知,而洪都(洪州)、南昌因使用時間長而相沿成習,南昌更因“八一起義”而名聞遐邇,沿用至今。

1

灌嬰城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清代滕王閣

 根椐《史記》記載,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垓下之戰後,漢將灌嬰追斬項羽,“進而略江南地,遂安吳、豫章、會稽郡。”西漢開國名將穎陰侯灌嬰奉命率軍進駐南昌一帶,正式設置豫章郡和南昌縣。次年,在今南昌火車站東南約四公里的皇城寺附近修築了一個方圓十里的土城,俗稱“灌嬰城”,簡稱“灌城”。

雖然直到今天,對於灌嬰城到底由誰所築依然眾說紛紜,而《史記》與《漢書》其說法也並不一致,多數人說是灌嬰築城,也有人指出是陳嬰築城。持此說者據《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和《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為劉邦平定豫章的人其實是堂邑侯陳嬰。北宋南昌名士洪芻在其《豫章職方乘》中也認為:“灌嬰在漢初定江南,故祀以為城隍神,……其實非也。”南宋趙與時的友人蕭子壽考《功臣侯表》,始知其為陳嬰。

還有人說是時任九江郡的羅珠繼灌嬰而築城。歷史未能就此給出定論,但對於“灌嬰”一名的存在卻毋庸置疑。

2

豫章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上世紀二十年代,

位於南昌城內東南隅的東湖公園

關於“豫章”一詞緣起,歷史上有三種說法,一種是在《漢書·地理志》與《水經注》中有“贛有豫章水”、“似因此水為其地名,雖十川均流,而北源最遠,故獨受名焉”等記載,有學者據此認為豫章之名跟水有關。第二種“因樹得名”的觀點則關注學者較為集中。

根椐《史記》記載,豫章郡在灌嬰築城之前已經建立,但那個時候的豫章郡還沒有城牆以及護城河,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城市。之後,灌嬰城築成,因為城池所在地長著很多茂盛的豫章樹(一說即為樟樹),漢高帝因此命名,定灌嬰城為豫章郡地。

無論“豫章”一名究竟“因樹得名”還是“由水而來”,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擁有的第一個名字無疑便是“豫章”,後來區劃上的“豫章”範圍縮小,逐漸成為大致等同於今江西省南昌市的區劃範圍,再後來“豫章”在正式區劃名稱上消失而作為南昌的別稱。

3

宜善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南昌北伐紀忠塔。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克南昌,擊敗孫傳芳,後為紀念犧牲的將士修建紀念塔

即使對於“老南昌”來說,“宜善”的名字也十分陌生,更少有人知道它們其實都曾指代“南昌”。

公元9年,王莽廢西漢孺子嬰劉嬰為定安公,西漢自此滅亡,之後王莽定年號為“始建國”,元年伊始,他便將豫章郡易名為九江郡,南昌縣易名為宜善。王莽在位16年,之後宜善之名也被廢棄。

4

鍾陵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上世紀三十年代,高處俯瞰南昌城

 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為避唐代宗李豫的名諱,又曾將豫章縣改名鍾陵縣,但很快的,在之後的貞元年間(公元785-805年),又將鍾陵縣改為南昌縣,轄地包括今天的江西南昌、新建、進賢等地,治所在今南昌市區。

在南昌歷史上曾有過的宜善、鍾陵等名稱時間都十分短暫。

5

隆興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上世紀三十年代,南昌郊區風光

同樣不為人熟知的南昌舊稱還有龍興,又稱隆興。據史料記載,南昌“隆興”一名始於宋代,宋孝宗隆興三年(公元1164年)將洪州升為隆興府。元朝沿襲宋代建制,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置隆興路,治南昌縣(南昌市)。

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因避諱將“隆”改“龍”,改隆興路為龍興路。治所在南昌縣、新建縣(今江西省南昌市)。轄南昌縣、新建縣、富州(豐城縣)、進賢縣、靖安縣、奉新縣、武寧縣、寧州分寧縣(修水縣)。據《明史·地理志》記載,元至正二十二年,明太祖改龍興路為南昌府。

6

洪都


歷史上的南昌竟然有過這麼多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贛江風光

隋朝建立後,南昌以境內西部的“洪崖”而得郡名,自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豫章為洪州後,南昌歷史上多有洪州(洪都)之稱,王勃《滕王閣序》中就有“江南故郡,洪都新府”的語句。

從隋朝至宋朝,南昌先後共有四次“以洪崖所在改為洪州”。第一次是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年589年),廢豫章郡,置洪州,設總管府;第二次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豫章郡為洪州,設總管府;第三次是唐貞元元年(公元785年)豫章郡複稱洪州;第四次是宋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改南昌府為洪州。四次稱洪州前後共五百餘年。

直到今天,說起洪都,人們都會把它同南昌聯繫起來,足見洪都之稱在南昌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如今的南昌,也依然保留著洪都大道、洪都賓館、洪城大市場等名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