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現在很多紹興小吃,尤其愛打著“魯迅最愛"之類的旗號。可見魯迅對於美食以及各種吃法,也是聞名遐邇的,不遜於經常寫美食文章的周作人。在《朝花夕拾》中,他曾這樣寫:“我有一時,曾經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的盅惑。"今刊發二毛先生文章,以窺魯迅先生飲食偏好之一斑。

"

編者按:現在很多紹興小吃,尤其愛打著“魯迅最愛"之類的旗號。可見魯迅對於美食以及各種吃法,也是聞名遐邇的,不遜於經常寫美食文章的周作人。在《朝花夕拾》中,他曾這樣寫:“我有一時,曾經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的盅惑。"今刊發二毛先生文章,以窺魯迅先生飲食偏好之一斑。

魯迅:最是難捨家鄉菜

電影《黃金時代》劇照,魯迅擺宴請蕭軍與蕭紅等

在北京的那些年裡,魯迅仍非常喜歡紹興菜。當時北京專門做紹興風味菜的山陰館子有兩家,一家名為杏花村,另一家叫頤薌齋,在萬民路。這兩個館子離魯迅的住處比較遠,但魯迅還是經常光顧,原因當然是難捨家鄉菜。

頤薌齋的拿手名菜是紅燒魚脣、燴海蔘,杏花村的拿手名菜是溜鱔片,據說這道溜鱔片是魯迅很喜歡的菜。“溜”這個技法與“扒”不同,溜是先把魚片汆一次水,然後撈起來,在鍋裡放調料,打薄芡,再把魚片放進去烹。

"

編者按:現在很多紹興小吃,尤其愛打著“魯迅最愛"之類的旗號。可見魯迅對於美食以及各種吃法,也是聞名遐邇的,不遜於經常寫美食文章的周作人。在《朝花夕拾》中,他曾這樣寫:“我有一時,曾經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的盅惑。"今刊發二毛先生文章,以窺魯迅先生飲食偏好之一斑。

魯迅:最是難捨家鄉菜

電影《黃金時代》劇照,魯迅擺宴請蕭軍與蕭紅等

在北京的那些年裡,魯迅仍非常喜歡紹興菜。當時北京專門做紹興風味菜的山陰館子有兩家,一家名為杏花村,另一家叫頤薌齋,在萬民路。這兩個館子離魯迅的住處比較遠,但魯迅還是經常光顧,原因當然是難捨家鄉菜。

頤薌齋的拿手名菜是紅燒魚脣、燴海蔘,杏花村的拿手名菜是溜鱔片,據說這道溜鱔片是魯迅很喜歡的菜。“溜”這個技法與“扒”不同,溜是先把魚片汆一次水,然後撈起來,在鍋裡放調料,打薄芡,再把魚片放進去烹。

魯迅:最是難捨家鄉菜

紅燒魚脣

馬蘭頭、紹氏蝦球、清湯越雞、茴香豆、大紅袍(鹽炒花生)也是魯迅喜歡的家鄉菜。這些大部分都是下酒菜,正和魯迅的喜好。

大家常引用魯迅的一句名言“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士”。這出自於魯迅的《今春的兩種感想》,裡面這樣寫道:“許多歷史的教訓,都是用極大的犧牲換來的。譬如吃東西罷,某種是毒物不能吃,我們好像全慣了,很平常了。不過,這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道的。所以我想,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 ”

"

編者按:現在很多紹興小吃,尤其愛打著“魯迅最愛"之類的旗號。可見魯迅對於美食以及各種吃法,也是聞名遐邇的,不遜於經常寫美食文章的周作人。在《朝花夕拾》中,他曾這樣寫:“我有一時,曾經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的盅惑。"今刊發二毛先生文章,以窺魯迅先生飲食偏好之一斑。

魯迅:最是難捨家鄉菜

電影《黃金時代》劇照,魯迅擺宴請蕭軍與蕭紅等

在北京的那些年裡,魯迅仍非常喜歡紹興菜。當時北京專門做紹興風味菜的山陰館子有兩家,一家名為杏花村,另一家叫頤薌齋,在萬民路。這兩個館子離魯迅的住處比較遠,但魯迅還是經常光顧,原因當然是難捨家鄉菜。

頤薌齋的拿手名菜是紅燒魚脣、燴海蔘,杏花村的拿手名菜是溜鱔片,據說這道溜鱔片是魯迅很喜歡的菜。“溜”這個技法與“扒”不同,溜是先把魚片汆一次水,然後撈起來,在鍋裡放調料,打薄芡,再把魚片放進去烹。

魯迅:最是難捨家鄉菜

紅燒魚脣

馬蘭頭、紹氏蝦球、清湯越雞、茴香豆、大紅袍(鹽炒花生)也是魯迅喜歡的家鄉菜。這些大部分都是下酒菜,正和魯迅的喜好。

大家常引用魯迅的一句名言“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士”。這出自於魯迅的《今春的兩種感想》,裡面這樣寫道:“許多歷史的教訓,都是用極大的犧牲換來的。譬如吃東西罷,某種是毒物不能吃,我們好像全慣了,很平常了。不過,這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道的。所以我想,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 ”

魯迅:最是難捨家鄉菜

燴海蔘

每到一地,魯迅幾乎都會以吃喝的水準來評判此地是否宜居。 1926年9月7日,這是魯迅被迫到廈門大學任教期間的一天,他在給許壽裳的信中說:此地風景極佳,但食無極樂。在同年10月3日他致章廷謙的信中又說:“但飯菜可真難吃,廈門人似乎不大能做菜也。飯中有沙,其色白,視之莫辨,必吃而後知之……又開水亦可疑,必須用火酒燈(酒精燈)沸之,然後可以安心者也。 ”在其後的幾封信中也提道:“此處最不便的是飲食,飯菜依然不好,你們兩位來此,倘若不自做菜吃,怕有食不下咽之虞。

"

編者按:現在很多紹興小吃,尤其愛打著“魯迅最愛"之類的旗號。可見魯迅對於美食以及各種吃法,也是聞名遐邇的,不遜於經常寫美食文章的周作人。在《朝花夕拾》中,他曾這樣寫:“我有一時,曾經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的盅惑。"今刊發二毛先生文章,以窺魯迅先生飲食偏好之一斑。

魯迅:最是難捨家鄉菜

電影《黃金時代》劇照,魯迅擺宴請蕭軍與蕭紅等

在北京的那些年裡,魯迅仍非常喜歡紹興菜。當時北京專門做紹興風味菜的山陰館子有兩家,一家名為杏花村,另一家叫頤薌齋,在萬民路。這兩個館子離魯迅的住處比較遠,但魯迅還是經常光顧,原因當然是難捨家鄉菜。

頤薌齋的拿手名菜是紅燒魚脣、燴海蔘,杏花村的拿手名菜是溜鱔片,據說這道溜鱔片是魯迅很喜歡的菜。“溜”這個技法與“扒”不同,溜是先把魚片汆一次水,然後撈起來,在鍋裡放調料,打薄芡,再把魚片放進去烹。

魯迅:最是難捨家鄉菜

紅燒魚脣

馬蘭頭、紹氏蝦球、清湯越雞、茴香豆、大紅袍(鹽炒花生)也是魯迅喜歡的家鄉菜。這些大部分都是下酒菜,正和魯迅的喜好。

大家常引用魯迅的一句名言“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士”。這出自於魯迅的《今春的兩種感想》,裡面這樣寫道:“許多歷史的教訓,都是用極大的犧牲換來的。譬如吃東西罷,某種是毒物不能吃,我們好像全慣了,很平常了。不過,這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道的。所以我想,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 ”

魯迅:最是難捨家鄉菜

燴海蔘

每到一地,魯迅幾乎都會以吃喝的水準來評判此地是否宜居。 1926年9月7日,這是魯迅被迫到廈門大學任教期間的一天,他在給許壽裳的信中說:此地風景極佳,但食無極樂。在同年10月3日他致章廷謙的信中又說:“但飯菜可真難吃,廈門人似乎不大能做菜也。飯中有沙,其色白,視之莫辨,必吃而後知之……又開水亦可疑,必須用火酒燈(酒精燈)沸之,然後可以安心者也。 ”在其後的幾封信中也提道:“此處最不便的是飲食,飯菜依然不好,你們兩位來此,倘若不自做菜吃,怕有食不下咽之虞。

魯迅:最是難捨家鄉菜

魯迅木刻像

作者:二毛;編輯:徐無鬼

小貼士:紅燒魚脣系用魚脣(以鱘魚、鰉魚、大黃魚以及一些鯊魚上脣部的皮或連帶鼻、眼、腮部的皮乾製而成),幾經氽煮,發好之後,再配以冬菇、火腿、豬肘、菜心紅湯等,用文火慢成菜,是冬春時令佳餚。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