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現代人對立秋的態度很普通,但在古代可不是這樣,古代人對24節氣中的任何一個節日都非常認真。他們對於節令的重視程度讓現代人驚訝,其實想想也並不奇怪,我國自古就是農業大國,古時候全靠人們對節令的瞭解來決定農業的種植或者管理。所以他們的認真我們也便能理解了。

當然了,我們也並不能去取笑古人,因為我們現代所有的節令都是從古代傳下來的,他們是發明者,我們只不過是繼承者,他們的發明我們一直在沿用。漢朝時,名字已經無法考證的人創作出的讖緯類典籍《孝經緯》中這樣說立秋:

大暑後十五日,鬥指西南維,為立秋。

《孝經緯》原本在宋朝時已經佚失,顧名而思義,也就是闡述和解釋《孝經》的讖緯類書籍,和《尚書緯》、《詩緯》、《易緯》、《禮緯》、《春秋緯》、《樂緯》合稱“七緯”,又叫“七經緯”。但咱們題不在此處,故不再討論。

"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現代人對立秋的態度很普通,但在古代可不是這樣,古代人對24節氣中的任何一個節日都非常認真。他們對於節令的重視程度讓現代人驚訝,其實想想也並不奇怪,我國自古就是農業大國,古時候全靠人們對節令的瞭解來決定農業的種植或者管理。所以他們的認真我們也便能理解了。

當然了,我們也並不能去取笑古人,因為我們現代所有的節令都是從古代傳下來的,他們是發明者,我們只不過是繼承者,他們的發明我們一直在沿用。漢朝時,名字已經無法考證的人創作出的讖緯類典籍《孝經緯》中這樣說立秋:

大暑後十五日,鬥指西南維,為立秋。

《孝經緯》原本在宋朝時已經佚失,顧名而思義,也就是闡述和解釋《孝經》的讖緯類書籍,和《尚書緯》、《詩緯》、《易緯》、《禮緯》、《春秋緯》、《樂緯》合稱“七緯”,又叫“七經緯”。但咱們題不在此處,故不再討論。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對於這樣一個受重視的節日,古人不止在各種典籍中留下記載,無數的文人在詩詞中寫,比如南北朝時,周弘讓在樂府詩《立秋》中這樣寫: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我們能看出來,這裡寫夏色將被收,而秋天馬上到來。那麼,立秋是什麼時候確定下來的?古代人在這一天有什麼風俗呢?

"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現代人對立秋的態度很普通,但在古代可不是這樣,古代人對24節氣中的任何一個節日都非常認真。他們對於節令的重視程度讓現代人驚訝,其實想想也並不奇怪,我國自古就是農業大國,古時候全靠人們對節令的瞭解來決定農業的種植或者管理。所以他們的認真我們也便能理解了。

當然了,我們也並不能去取笑古人,因為我們現代所有的節令都是從古代傳下來的,他們是發明者,我們只不過是繼承者,他們的發明我們一直在沿用。漢朝時,名字已經無法考證的人創作出的讖緯類典籍《孝經緯》中這樣說立秋:

大暑後十五日,鬥指西南維,為立秋。

《孝經緯》原本在宋朝時已經佚失,顧名而思義,也就是闡述和解釋《孝經》的讖緯類書籍,和《尚書緯》、《詩緯》、《易緯》、《禮緯》、《春秋緯》、《樂緯》合稱“七緯”,又叫“七經緯”。但咱們題不在此處,故不再討論。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對於這樣一個受重視的節日,古人不止在各種典籍中留下記載,無數的文人在詩詞中寫,比如南北朝時,周弘讓在樂府詩《立秋》中這樣寫: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我們能看出來,這裡寫夏色將被收,而秋天馬上到來。那麼,立秋是什麼時候確定下來的?古代人在這一天有什麼風俗呢?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一、關於發端

關於由來,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需要首先制定節令,首先得先對天象有著一定的觀測和理解,這樣才能制定出和天體運行相對應的節氣。所以,我們想知道如何發端和完善,首先得明白古代24節氣的出現和完善。早在遠古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始觀測天體運動,當然了,那個時候人們主要觀測的是太陽和月亮,並且夾雜著許多的不理解和迷信色彩。

春秋末年,左丘明《國語·楚語》中說:

擷項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

我們能看出來,左丘明寫早在三皇五帝時期,就已經開始派人專門觀測天象。

"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現代人對立秋的態度很普通,但在古代可不是這樣,古代人對24節氣中的任何一個節日都非常認真。他們對於節令的重視程度讓現代人驚訝,其實想想也並不奇怪,我國自古就是農業大國,古時候全靠人們對節令的瞭解來決定農業的種植或者管理。所以他們的認真我們也便能理解了。

當然了,我們也並不能去取笑古人,因為我們現代所有的節令都是從古代傳下來的,他們是發明者,我們只不過是繼承者,他們的發明我們一直在沿用。漢朝時,名字已經無法考證的人創作出的讖緯類典籍《孝經緯》中這樣說立秋:

大暑後十五日,鬥指西南維,為立秋。

《孝經緯》原本在宋朝時已經佚失,顧名而思義,也就是闡述和解釋《孝經》的讖緯類書籍,和《尚書緯》、《詩緯》、《易緯》、《禮緯》、《春秋緯》、《樂緯》合稱“七緯”,又叫“七經緯”。但咱們題不在此處,故不再討論。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對於這樣一個受重視的節日,古人不止在各種典籍中留下記載,無數的文人在詩詞中寫,比如南北朝時,周弘讓在樂府詩《立秋》中這樣寫: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我們能看出來,這裡寫夏色將被收,而秋天馬上到來。那麼,立秋是什麼時候確定下來的?古代人在這一天有什麼風俗呢?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一、關於發端

關於由來,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需要首先制定節令,首先得先對天象有著一定的觀測和理解,這樣才能制定出和天體運行相對應的節氣。所以,我們想知道如何發端和完善,首先得明白古代24節氣的出現和完善。早在遠古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始觀測天體運動,當然了,那個時候人們主要觀測的是太陽和月亮,並且夾雜著許多的不理解和迷信色彩。

春秋末年,左丘明《國語·楚語》中說:

擷項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

我們能看出來,左丘明寫早在三皇五帝時期,就已經開始派人專門觀測天象。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這樣的觀測一代代的進行下去,到了商朝時,制定出了最初的四個節令,分別是: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尚書·虞書·堯典》中記載:

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古人自然不會滿足這樣的成就,他們的觀測也不會停止,但這是個漫長的過程,這就好比從零到一,一切都是空白的,需要他們去創建和完善,而這樣的完善全都要建立在他們原始而執著的觀測上。到了周朝時,節令在商朝四個的基礎上變成了八個,增加了四個,分別是:立春、仲春、立夏、仲夏、立秋、仲秋、立冬、仲冬。

所以,這個節令最早在周朝出現,而且在周朝時,一些和這些節令相對應物候也都呼之欲出,《逸周書·時訓》中記載:

立秋之日,涼風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蟬鳴。

《逸周書》成書年代很早,但具體是什麼年代無法考證出,左丘明的《左傳》和《國語》都有引用裡面的內容,而《左傳》和《國語》的成書年代在春秋末年,所以《逸周書》應該是在周朝中後期成書,這裡不再考證。

"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現代人對立秋的態度很普通,但在古代可不是這樣,古代人對24節氣中的任何一個節日都非常認真。他們對於節令的重視程度讓現代人驚訝,其實想想也並不奇怪,我國自古就是農業大國,古時候全靠人們對節令的瞭解來決定農業的種植或者管理。所以他們的認真我們也便能理解了。

當然了,我們也並不能去取笑古人,因為我們現代所有的節令都是從古代傳下來的,他們是發明者,我們只不過是繼承者,他們的發明我們一直在沿用。漢朝時,名字已經無法考證的人創作出的讖緯類典籍《孝經緯》中這樣說立秋:

大暑後十五日,鬥指西南維,為立秋。

《孝經緯》原本在宋朝時已經佚失,顧名而思義,也就是闡述和解釋《孝經》的讖緯類書籍,和《尚書緯》、《詩緯》、《易緯》、《禮緯》、《春秋緯》、《樂緯》合稱“七緯”,又叫“七經緯”。但咱們題不在此處,故不再討論。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對於這樣一個受重視的節日,古人不止在各種典籍中留下記載,無數的文人在詩詞中寫,比如南北朝時,周弘讓在樂府詩《立秋》中這樣寫: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我們能看出來,這裡寫夏色將被收,而秋天馬上到來。那麼,立秋是什麼時候確定下來的?古代人在這一天有什麼風俗呢?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一、關於發端

關於由來,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需要首先制定節令,首先得先對天象有著一定的觀測和理解,這樣才能制定出和天體運行相對應的節氣。所以,我們想知道如何發端和完善,首先得明白古代24節氣的出現和完善。早在遠古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始觀測天體運動,當然了,那個時候人們主要觀測的是太陽和月亮,並且夾雜著許多的不理解和迷信色彩。

春秋末年,左丘明《國語·楚語》中說:

擷項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

我們能看出來,左丘明寫早在三皇五帝時期,就已經開始派人專門觀測天象。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這樣的觀測一代代的進行下去,到了商朝時,制定出了最初的四個節令,分別是: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尚書·虞書·堯典》中記載:

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古人自然不會滿足這樣的成就,他們的觀測也不會停止,但這是個漫長的過程,這就好比從零到一,一切都是空白的,需要他們去創建和完善,而這樣的完善全都要建立在他們原始而執著的觀測上。到了周朝時,節令在商朝四個的基礎上變成了八個,增加了四個,分別是:立春、仲春、立夏、仲夏、立秋、仲秋、立冬、仲冬。

所以,這個節令最早在周朝出現,而且在周朝時,一些和這些節令相對應物候也都呼之欲出,《逸周書·時訓》中記載:

立秋之日,涼風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蟬鳴。

《逸周書》成書年代很早,但具體是什麼年代無法考證出,左丘明的《左傳》和《國語》都有引用裡面的內容,而《左傳》和《國語》的成書年代在春秋末年,所以《逸周書》應該是在周朝中後期成書,這裡不再考證。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有了前人的觀測和記載,到了漢朝時,禮學家戴聖《禮記·月令》中有過一次節令和物候的總結:

孟春之月“蟄蟲始振”,仲春之月“始雨水”,孟夏之月“農乃登麥”,仲夏之月“小暑至”,孟秋之月“白露降”,季秋之月“霜始降”。

在記載中,我們能看到驚蟄、雨水、芒種、小暑、白露、霜降幾個節氣已經開始初露端倪。而到了淮南王劉安《淮南子·天文訓》中,24節氣正式完善:

兩維之間,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日行一度,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鬥指子則冬至,音比黃鐘。加十五日指癸則小寒,音比應鐘。加十五日指醜是大寒,音比無射……

這裡說東北和東南兩角之間各是91又16分之5度,而北斗每天運行一度,運行十五天為一個節氣,共生二十四節氣。從此以後,24節氣正式完善,並且一直沿用至今,絲毫沒有變過。立秋從商朝發端,在周朝確立,春秋戰國時期完善,漢朝時被確定並且流傳。

"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現代人對立秋的態度很普通,但在古代可不是這樣,古代人對24節氣中的任何一個節日都非常認真。他們對於節令的重視程度讓現代人驚訝,其實想想也並不奇怪,我國自古就是農業大國,古時候全靠人們對節令的瞭解來決定農業的種植或者管理。所以他們的認真我們也便能理解了。

當然了,我們也並不能去取笑古人,因為我們現代所有的節令都是從古代傳下來的,他們是發明者,我們只不過是繼承者,他們的發明我們一直在沿用。漢朝時,名字已經無法考證的人創作出的讖緯類典籍《孝經緯》中這樣說立秋:

大暑後十五日,鬥指西南維,為立秋。

《孝經緯》原本在宋朝時已經佚失,顧名而思義,也就是闡述和解釋《孝經》的讖緯類書籍,和《尚書緯》、《詩緯》、《易緯》、《禮緯》、《春秋緯》、《樂緯》合稱“七緯”,又叫“七經緯”。但咱們題不在此處,故不再討論。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對於這樣一個受重視的節日,古人不止在各種典籍中留下記載,無數的文人在詩詞中寫,比如南北朝時,周弘讓在樂府詩《立秋》中這樣寫: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我們能看出來,這裡寫夏色將被收,而秋天馬上到來。那麼,立秋是什麼時候確定下來的?古代人在這一天有什麼風俗呢?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一、關於發端

關於由來,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需要首先制定節令,首先得先對天象有著一定的觀測和理解,這樣才能制定出和天體運行相對應的節氣。所以,我們想知道如何發端和完善,首先得明白古代24節氣的出現和完善。早在遠古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始觀測天體運動,當然了,那個時候人們主要觀測的是太陽和月亮,並且夾雜著許多的不理解和迷信色彩。

春秋末年,左丘明《國語·楚語》中說:

擷項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

我們能看出來,左丘明寫早在三皇五帝時期,就已經開始派人專門觀測天象。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這樣的觀測一代代的進行下去,到了商朝時,制定出了最初的四個節令,分別是: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尚書·虞書·堯典》中記載:

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古人自然不會滿足這樣的成就,他們的觀測也不會停止,但這是個漫長的過程,這就好比從零到一,一切都是空白的,需要他們去創建和完善,而這樣的完善全都要建立在他們原始而執著的觀測上。到了周朝時,節令在商朝四個的基礎上變成了八個,增加了四個,分別是:立春、仲春、立夏、仲夏、立秋、仲秋、立冬、仲冬。

所以,這個節令最早在周朝出現,而且在周朝時,一些和這些節令相對應物候也都呼之欲出,《逸周書·時訓》中記載:

立秋之日,涼風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蟬鳴。

《逸周書》成書年代很早,但具體是什麼年代無法考證出,左丘明的《左傳》和《國語》都有引用裡面的內容,而《左傳》和《國語》的成書年代在春秋末年,所以《逸周書》應該是在周朝中後期成書,這裡不再考證。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有了前人的觀測和記載,到了漢朝時,禮學家戴聖《禮記·月令》中有過一次節令和物候的總結:

孟春之月“蟄蟲始振”,仲春之月“始雨水”,孟夏之月“農乃登麥”,仲夏之月“小暑至”,孟秋之月“白露降”,季秋之月“霜始降”。

在記載中,我們能看到驚蟄、雨水、芒種、小暑、白露、霜降幾個節氣已經開始初露端倪。而到了淮南王劉安《淮南子·天文訓》中,24節氣正式完善:

兩維之間,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日行一度,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鬥指子則冬至,音比黃鐘。加十五日指癸則小寒,音比應鐘。加十五日指醜是大寒,音比無射……

這裡說東北和東南兩角之間各是91又16分之5度,而北斗每天運行一度,運行十五天為一個節氣,共生二十四節氣。從此以後,24節氣正式完善,並且一直沿用至今,絲毫沒有變過。立秋從商朝發端,在周朝確立,春秋戰國時期完善,漢朝時被確定並且流傳。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二、古人的重視程度

在古代時,受到重視的主要原因是過了這個節令,農業即將收穫,而農業的豐收可不止是決定著普通庶民的命運,有時候甚至決定著一個王朝或者一個古代國家的命運,所以立秋在古代受到重視一點都不奇怪。《尚書大傳》中說:

萬物非秋不收

而在古代時,一旦一個國家發生饑荒,別人就會打上壞主意,比如司馬遷《史記·十二本紀·秦本紀》裡記載了這麼一件事:

十四年,秦飢,請粟於晉。晉君謀之群臣。虢射曰:因其飢伐之,可有大功。晉君從之。十五年,興兵將攻秦。

這裡說秦穆公十四年時,秦國發生了大饑荒,求晉國借點救濟糧,而晉國晉惠公的舅舅虢射卻趕緊出主意說趁他飢,要他命。晉惠公欣然應允,並且在次年發兵。當然了,這一仗打得很神奇,最後晉惠公被抓,差點被當成祭祀品給殺了,裡面非常曲折,但咱們題眼不在此處,故略過不提。只說古代對農業很重視,而農業靠節令物候來掌握,所以節令和物候也就受到重視,假如這天發生了什麼不對勁的事,那就要自責或者自查。

《周書·時訓》中記載:

立秋之日,涼風不至,國無嚴政。

"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現代人對立秋的態度很普通,但在古代可不是這樣,古代人對24節氣中的任何一個節日都非常認真。他們對於節令的重視程度讓現代人驚訝,其實想想也並不奇怪,我國自古就是農業大國,古時候全靠人們對節令的瞭解來決定農業的種植或者管理。所以他們的認真我們也便能理解了。

當然了,我們也並不能去取笑古人,因為我們現代所有的節令都是從古代傳下來的,他們是發明者,我們只不過是繼承者,他們的發明我們一直在沿用。漢朝時,名字已經無法考證的人創作出的讖緯類典籍《孝經緯》中這樣說立秋:

大暑後十五日,鬥指西南維,為立秋。

《孝經緯》原本在宋朝時已經佚失,顧名而思義,也就是闡述和解釋《孝經》的讖緯類書籍,和《尚書緯》、《詩緯》、《易緯》、《禮緯》、《春秋緯》、《樂緯》合稱“七緯”,又叫“七經緯”。但咱們題不在此處,故不再討論。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對於這樣一個受重視的節日,古人不止在各種典籍中留下記載,無數的文人在詩詞中寫,比如南北朝時,周弘讓在樂府詩《立秋》中這樣寫: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我們能看出來,這裡寫夏色將被收,而秋天馬上到來。那麼,立秋是什麼時候確定下來的?古代人在這一天有什麼風俗呢?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一、關於發端

關於由來,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需要首先制定節令,首先得先對天象有著一定的觀測和理解,這樣才能制定出和天體運行相對應的節氣。所以,我們想知道如何發端和完善,首先得明白古代24節氣的出現和完善。早在遠古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始觀測天體運動,當然了,那個時候人們主要觀測的是太陽和月亮,並且夾雜著許多的不理解和迷信色彩。

春秋末年,左丘明《國語·楚語》中說:

擷項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

我們能看出來,左丘明寫早在三皇五帝時期,就已經開始派人專門觀測天象。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這樣的觀測一代代的進行下去,到了商朝時,制定出了最初的四個節令,分別是: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尚書·虞書·堯典》中記載:

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古人自然不會滿足這樣的成就,他們的觀測也不會停止,但這是個漫長的過程,這就好比從零到一,一切都是空白的,需要他們去創建和完善,而這樣的完善全都要建立在他們原始而執著的觀測上。到了周朝時,節令在商朝四個的基礎上變成了八個,增加了四個,分別是:立春、仲春、立夏、仲夏、立秋、仲秋、立冬、仲冬。

所以,這個節令最早在周朝出現,而且在周朝時,一些和這些節令相對應物候也都呼之欲出,《逸周書·時訓》中記載:

立秋之日,涼風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蟬鳴。

《逸周書》成書年代很早,但具體是什麼年代無法考證出,左丘明的《左傳》和《國語》都有引用裡面的內容,而《左傳》和《國語》的成書年代在春秋末年,所以《逸周書》應該是在周朝中後期成書,這裡不再考證。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有了前人的觀測和記載,到了漢朝時,禮學家戴聖《禮記·月令》中有過一次節令和物候的總結:

孟春之月“蟄蟲始振”,仲春之月“始雨水”,孟夏之月“農乃登麥”,仲夏之月“小暑至”,孟秋之月“白露降”,季秋之月“霜始降”。

在記載中,我們能看到驚蟄、雨水、芒種、小暑、白露、霜降幾個節氣已經開始初露端倪。而到了淮南王劉安《淮南子·天文訓》中,24節氣正式完善:

兩維之間,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日行一度,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鬥指子則冬至,音比黃鐘。加十五日指癸則小寒,音比應鐘。加十五日指醜是大寒,音比無射……

這裡說東北和東南兩角之間各是91又16分之5度,而北斗每天運行一度,運行十五天為一個節氣,共生二十四節氣。從此以後,24節氣正式完善,並且一直沿用至今,絲毫沒有變過。立秋從商朝發端,在周朝確立,春秋戰國時期完善,漢朝時被確定並且流傳。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二、古人的重視程度

在古代時,受到重視的主要原因是過了這個節令,農業即將收穫,而農業的豐收可不止是決定著普通庶民的命運,有時候甚至決定著一個王朝或者一個古代國家的命運,所以立秋在古代受到重視一點都不奇怪。《尚書大傳》中說:

萬物非秋不收

而在古代時,一旦一個國家發生饑荒,別人就會打上壞主意,比如司馬遷《史記·十二本紀·秦本紀》裡記載了這麼一件事:

十四年,秦飢,請粟於晉。晉君謀之群臣。虢射曰:因其飢伐之,可有大功。晉君從之。十五年,興兵將攻秦。

這裡說秦穆公十四年時,秦國發生了大饑荒,求晉國借點救濟糧,而晉國晉惠公的舅舅虢射卻趕緊出主意說趁他飢,要他命。晉惠公欣然應允,並且在次年發兵。當然了,這一仗打得很神奇,最後晉惠公被抓,差點被當成祭祀品給殺了,裡面非常曲折,但咱們題眼不在此處,故略過不提。只說古代對農業很重視,而農業靠節令物候來掌握,所以節令和物候也就受到重視,假如這天發生了什麼不對勁的事,那就要自責或者自查。

《周書·時訓》中記載:

立秋之日,涼風不至,國無嚴政。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這裡說如果這天不來涼風,那多半是朝廷出了毛病。當然了,古人的觀測入微也是讓我們驚歎的,我們現代那些關於月令、關於種植、關於秋天收穫的俗話和諺語,都是脫胎於古時候人們的總結。《月令占候圖》中記載:

立秋西南涼風至,黃雲如群羊,宜慄谷。若晴朗風雲不至,萬物不成,望西南坤上有黃雲氣,是正氣。立秋應節,萬物皆榮,赤氣出其右,萬物半死,豆谷半收。立秋日,午時豎竿影,得四尺五寸二分半,五穀熟。

我們能看出來,所有關於這些記載都中種植和收穫有關,再一次證明了古人重視節令則是重視農業。既然受到如此重視,那肯定要有相應的風俗產生。

"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現代人對立秋的態度很普通,但在古代可不是這樣,古代人對24節氣中的任何一個節日都非常認真。他們對於節令的重視程度讓現代人驚訝,其實想想也並不奇怪,我國自古就是農業大國,古時候全靠人們對節令的瞭解來決定農業的種植或者管理。所以他們的認真我們也便能理解了。

當然了,我們也並不能去取笑古人,因為我們現代所有的節令都是從古代傳下來的,他們是發明者,我們只不過是繼承者,他們的發明我們一直在沿用。漢朝時,名字已經無法考證的人創作出的讖緯類典籍《孝經緯》中這樣說立秋:

大暑後十五日,鬥指西南維,為立秋。

《孝經緯》原本在宋朝時已經佚失,顧名而思義,也就是闡述和解釋《孝經》的讖緯類書籍,和《尚書緯》、《詩緯》、《易緯》、《禮緯》、《春秋緯》、《樂緯》合稱“七緯”,又叫“七經緯”。但咱們題不在此處,故不再討論。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對於這樣一個受重視的節日,古人不止在各種典籍中留下記載,無數的文人在詩詞中寫,比如南北朝時,周弘讓在樂府詩《立秋》中這樣寫: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我們能看出來,這裡寫夏色將被收,而秋天馬上到來。那麼,立秋是什麼時候確定下來的?古代人在這一天有什麼風俗呢?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一、關於發端

關於由來,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需要首先制定節令,首先得先對天象有著一定的觀測和理解,這樣才能制定出和天體運行相對應的節氣。所以,我們想知道如何發端和完善,首先得明白古代24節氣的出現和完善。早在遠古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始觀測天體運動,當然了,那個時候人們主要觀測的是太陽和月亮,並且夾雜著許多的不理解和迷信色彩。

春秋末年,左丘明《國語·楚語》中說:

擷項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

我們能看出來,左丘明寫早在三皇五帝時期,就已經開始派人專門觀測天象。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這樣的觀測一代代的進行下去,到了商朝時,制定出了最初的四個節令,分別是: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尚書·虞書·堯典》中記載:

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古人自然不會滿足這樣的成就,他們的觀測也不會停止,但這是個漫長的過程,這就好比從零到一,一切都是空白的,需要他們去創建和完善,而這樣的完善全都要建立在他們原始而執著的觀測上。到了周朝時,節令在商朝四個的基礎上變成了八個,增加了四個,分別是:立春、仲春、立夏、仲夏、立秋、仲秋、立冬、仲冬。

所以,這個節令最早在周朝出現,而且在周朝時,一些和這些節令相對應物候也都呼之欲出,《逸周書·時訓》中記載:

立秋之日,涼風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蟬鳴。

《逸周書》成書年代很早,但具體是什麼年代無法考證出,左丘明的《左傳》和《國語》都有引用裡面的內容,而《左傳》和《國語》的成書年代在春秋末年,所以《逸周書》應該是在周朝中後期成書,這裡不再考證。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有了前人的觀測和記載,到了漢朝時,禮學家戴聖《禮記·月令》中有過一次節令和物候的總結:

孟春之月“蟄蟲始振”,仲春之月“始雨水”,孟夏之月“農乃登麥”,仲夏之月“小暑至”,孟秋之月“白露降”,季秋之月“霜始降”。

在記載中,我們能看到驚蟄、雨水、芒種、小暑、白露、霜降幾個節氣已經開始初露端倪。而到了淮南王劉安《淮南子·天文訓》中,24節氣正式完善:

兩維之間,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日行一度,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鬥指子則冬至,音比黃鐘。加十五日指癸則小寒,音比應鐘。加十五日指醜是大寒,音比無射……

這裡說東北和東南兩角之間各是91又16分之5度,而北斗每天運行一度,運行十五天為一個節氣,共生二十四節氣。從此以後,24節氣正式完善,並且一直沿用至今,絲毫沒有變過。立秋從商朝發端,在周朝確立,春秋戰國時期完善,漢朝時被確定並且流傳。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二、古人的重視程度

在古代時,受到重視的主要原因是過了這個節令,農業即將收穫,而農業的豐收可不止是決定著普通庶民的命運,有時候甚至決定著一個王朝或者一個古代國家的命運,所以立秋在古代受到重視一點都不奇怪。《尚書大傳》中說:

萬物非秋不收

而在古代時,一旦一個國家發生饑荒,別人就會打上壞主意,比如司馬遷《史記·十二本紀·秦本紀》裡記載了這麼一件事:

十四年,秦飢,請粟於晉。晉君謀之群臣。虢射曰:因其飢伐之,可有大功。晉君從之。十五年,興兵將攻秦。

這裡說秦穆公十四年時,秦國發生了大饑荒,求晉國借點救濟糧,而晉國晉惠公的舅舅虢射卻趕緊出主意說趁他飢,要他命。晉惠公欣然應允,並且在次年發兵。當然了,這一仗打得很神奇,最後晉惠公被抓,差點被當成祭祀品給殺了,裡面非常曲折,但咱們題眼不在此處,故略過不提。只說古代對農業很重視,而農業靠節令物候來掌握,所以節令和物候也就受到重視,假如這天發生了什麼不對勁的事,那就要自責或者自查。

《周書·時訓》中記載:

立秋之日,涼風不至,國無嚴政。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這裡說如果這天不來涼風,那多半是朝廷出了毛病。當然了,古人的觀測入微也是讓我們驚歎的,我們現代那些關於月令、關於種植、關於秋天收穫的俗話和諺語,都是脫胎於古時候人們的總結。《月令占候圖》中記載:

立秋西南涼風至,黃雲如群羊,宜慄谷。若晴朗風雲不至,萬物不成,望西南坤上有黃雲氣,是正氣。立秋應節,萬物皆榮,赤氣出其右,萬物半死,豆谷半收。立秋日,午時豎竿影,得四尺五寸二分半,五穀熟。

我們能看出來,所有關於這些記載都中種植和收穫有關,再一次證明了古人重視節令則是重視農業。既然受到如此重視,那肯定要有相應的風俗產生。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三、古代立秋風俗

古代時,這一天有祭祀活動,也就是迎秋。《後漢書·祭祀志》中說:

立秋之日,迎秋於西郊。祭白帝、蓐收。

這裡的白帝就是少昊,古人稱之謂司秋之神。就是立秋這一天,要舉行祭祀活動來祭祀少昊。西漢禮學家戴聖《禮記·月令》中這樣說:

立秋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秋於西郊。

我們能看出來古人對這一天的重視,皇帝帶領著大臣們親自去西郊迎秋天的到來,其實僅僅是歡迎秋天嗎?當然不是的,是想要禱告上天給一個好收成,裡面有古人對豐收的渴望。

當然了,上行必定會下效,既然朝廷這麼重視,民間自然也非常重視,朝廷是祭祀,民間則是狂歡。宋朝時,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是這樣記載的:

立秋日,滿街賣楸葉,婦女兒童輩,皆剪成花樣戴之。是月,瓜果梨棗方盛……中貴戚裡,取索供賣,內中泛索,金合絡繹,士庶買之,一裹十文,用小新荷葉包,槮以麝香,紅小索兒系之,賣者雖多,不及李和一色拺銀皮子嫩者貨之。

"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現代人對立秋的態度很普通,但在古代可不是這樣,古代人對24節氣中的任何一個節日都非常認真。他們對於節令的重視程度讓現代人驚訝,其實想想也並不奇怪,我國自古就是農業大國,古時候全靠人們對節令的瞭解來決定農業的種植或者管理。所以他們的認真我們也便能理解了。

當然了,我們也並不能去取笑古人,因為我們現代所有的節令都是從古代傳下來的,他們是發明者,我們只不過是繼承者,他們的發明我們一直在沿用。漢朝時,名字已經無法考證的人創作出的讖緯類典籍《孝經緯》中這樣說立秋:

大暑後十五日,鬥指西南維,為立秋。

《孝經緯》原本在宋朝時已經佚失,顧名而思義,也就是闡述和解釋《孝經》的讖緯類書籍,和《尚書緯》、《詩緯》、《易緯》、《禮緯》、《春秋緯》、《樂緯》合稱“七緯”,又叫“七經緯”。但咱們題不在此處,故不再討論。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對於這樣一個受重視的節日,古人不止在各種典籍中留下記載,無數的文人在詩詞中寫,比如南北朝時,周弘讓在樂府詩《立秋》中這樣寫: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我們能看出來,這裡寫夏色將被收,而秋天馬上到來。那麼,立秋是什麼時候確定下來的?古代人在這一天有什麼風俗呢?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一、關於發端

關於由來,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需要首先制定節令,首先得先對天象有著一定的觀測和理解,這樣才能制定出和天體運行相對應的節氣。所以,我們想知道如何發端和完善,首先得明白古代24節氣的出現和完善。早在遠古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始觀測天體運動,當然了,那個時候人們主要觀測的是太陽和月亮,並且夾雜著許多的不理解和迷信色彩。

春秋末年,左丘明《國語·楚語》中說:

擷項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

我們能看出來,左丘明寫早在三皇五帝時期,就已經開始派人專門觀測天象。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這樣的觀測一代代的進行下去,到了商朝時,制定出了最初的四個節令,分別是: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尚書·虞書·堯典》中記載:

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古人自然不會滿足這樣的成就,他們的觀測也不會停止,但這是個漫長的過程,這就好比從零到一,一切都是空白的,需要他們去創建和完善,而這樣的完善全都要建立在他們原始而執著的觀測上。到了周朝時,節令在商朝四個的基礎上變成了八個,增加了四個,分別是:立春、仲春、立夏、仲夏、立秋、仲秋、立冬、仲冬。

所以,這個節令最早在周朝出現,而且在周朝時,一些和這些節令相對應物候也都呼之欲出,《逸周書·時訓》中記載:

立秋之日,涼風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蟬鳴。

《逸周書》成書年代很早,但具體是什麼年代無法考證出,左丘明的《左傳》和《國語》都有引用裡面的內容,而《左傳》和《國語》的成書年代在春秋末年,所以《逸周書》應該是在周朝中後期成書,這裡不再考證。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有了前人的觀測和記載,到了漢朝時,禮學家戴聖《禮記·月令》中有過一次節令和物候的總結:

孟春之月“蟄蟲始振”,仲春之月“始雨水”,孟夏之月“農乃登麥”,仲夏之月“小暑至”,孟秋之月“白露降”,季秋之月“霜始降”。

在記載中,我們能看到驚蟄、雨水、芒種、小暑、白露、霜降幾個節氣已經開始初露端倪。而到了淮南王劉安《淮南子·天文訓》中,24節氣正式完善:

兩維之間,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日行一度,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鬥指子則冬至,音比黃鐘。加十五日指癸則小寒,音比應鐘。加十五日指醜是大寒,音比無射……

這裡說東北和東南兩角之間各是91又16分之5度,而北斗每天運行一度,運行十五天為一個節氣,共生二十四節氣。從此以後,24節氣正式完善,並且一直沿用至今,絲毫沒有變過。立秋從商朝發端,在周朝確立,春秋戰國時期完善,漢朝時被確定並且流傳。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二、古人的重視程度

在古代時,受到重視的主要原因是過了這個節令,農業即將收穫,而農業的豐收可不止是決定著普通庶民的命運,有時候甚至決定著一個王朝或者一個古代國家的命運,所以立秋在古代受到重視一點都不奇怪。《尚書大傳》中說:

萬物非秋不收

而在古代時,一旦一個國家發生饑荒,別人就會打上壞主意,比如司馬遷《史記·十二本紀·秦本紀》裡記載了這麼一件事:

十四年,秦飢,請粟於晉。晉君謀之群臣。虢射曰:因其飢伐之,可有大功。晉君從之。十五年,興兵將攻秦。

這裡說秦穆公十四年時,秦國發生了大饑荒,求晉國借點救濟糧,而晉國晉惠公的舅舅虢射卻趕緊出主意說趁他飢,要他命。晉惠公欣然應允,並且在次年發兵。當然了,這一仗打得很神奇,最後晉惠公被抓,差點被當成祭祀品給殺了,裡面非常曲折,但咱們題眼不在此處,故略過不提。只說古代對農業很重視,而農業靠節令物候來掌握,所以節令和物候也就受到重視,假如這天發生了什麼不對勁的事,那就要自責或者自查。

《周書·時訓》中記載:

立秋之日,涼風不至,國無嚴政。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這裡說如果這天不來涼風,那多半是朝廷出了毛病。當然了,古人的觀測入微也是讓我們驚歎的,我們現代那些關於月令、關於種植、關於秋天收穫的俗話和諺語,都是脫胎於古時候人們的總結。《月令占候圖》中記載:

立秋西南涼風至,黃雲如群羊,宜慄谷。若晴朗風雲不至,萬物不成,望西南坤上有黃雲氣,是正氣。立秋應節,萬物皆榮,赤氣出其右,萬物半死,豆谷半收。立秋日,午時豎竿影,得四尺五寸二分半,五穀熟。

我們能看出來,所有關於這些記載都中種植和收穫有關,再一次證明了古人重視節令則是重視農業。既然受到如此重視,那肯定要有相應的風俗產生。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三、古代立秋風俗

古代時,這一天有祭祀活動,也就是迎秋。《後漢書·祭祀志》中說:

立秋之日,迎秋於西郊。祭白帝、蓐收。

這裡的白帝就是少昊,古人稱之謂司秋之神。就是立秋這一天,要舉行祭祀活動來祭祀少昊。西漢禮學家戴聖《禮記·月令》中這樣說:

立秋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秋於西郊。

我們能看出來古人對這一天的重視,皇帝帶領著大臣們親自去西郊迎秋天的到來,其實僅僅是歡迎秋天嗎?當然不是的,是想要禱告上天給一個好收成,裡面有古人對豐收的渴望。

當然了,上行必定會下效,既然朝廷這麼重視,民間自然也非常重視,朝廷是祭祀,民間則是狂歡。宋朝時,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是這樣記載的:

立秋日,滿街賣楸葉,婦女兒童輩,皆剪成花樣戴之。是月,瓜果梨棗方盛……中貴戚裡,取索供賣,內中泛索,金合絡繹,士庶買之,一裹十文,用小新荷葉包,槮以麝香,紅小索兒系之,賣者雖多,不及李和一色拺銀皮子嫩者貨之。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這裡記載的節日盛況不比別的任何一個節日差。到了明朝時,民間繼續延續著這種重視。明朝嘉靖五年進士田汝成《西湖遊覽志·卷二十·熙朝樂事》中記載:

立秋之日,男女鹹戴楸葉,以應時序,或以石楠紅葉剪刻花瓣插鬢邊,或以秋水吞赤小豆七粒。

《西湖遊覽志》是一部記載西湖民間軼事的著作,多記錄民間的趣事和正史所沒有記載的資料,雖然沒有正史那麼嚴肅,但對於研究杭州地方史有著重要的補缺作用。

"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現代人對立秋的態度很普通,但在古代可不是這樣,古代人對24節氣中的任何一個節日都非常認真。他們對於節令的重視程度讓現代人驚訝,其實想想也並不奇怪,我國自古就是農業大國,古時候全靠人們對節令的瞭解來決定農業的種植或者管理。所以他們的認真我們也便能理解了。

當然了,我們也並不能去取笑古人,因為我們現代所有的節令都是從古代傳下來的,他們是發明者,我們只不過是繼承者,他們的發明我們一直在沿用。漢朝時,名字已經無法考證的人創作出的讖緯類典籍《孝經緯》中這樣說立秋:

大暑後十五日,鬥指西南維,為立秋。

《孝經緯》原本在宋朝時已經佚失,顧名而思義,也就是闡述和解釋《孝經》的讖緯類書籍,和《尚書緯》、《詩緯》、《易緯》、《禮緯》、《春秋緯》、《樂緯》合稱“七緯”,又叫“七經緯”。但咱們題不在此處,故不再討論。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對於這樣一個受重視的節日,古人不止在各種典籍中留下記載,無數的文人在詩詞中寫,比如南北朝時,周弘讓在樂府詩《立秋》中這樣寫: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我們能看出來,這裡寫夏色將被收,而秋天馬上到來。那麼,立秋是什麼時候確定下來的?古代人在這一天有什麼風俗呢?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一、關於發端

關於由來,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需要首先制定節令,首先得先對天象有著一定的觀測和理解,這樣才能制定出和天體運行相對應的節氣。所以,我們想知道如何發端和完善,首先得明白古代24節氣的出現和完善。早在遠古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始觀測天體運動,當然了,那個時候人們主要觀測的是太陽和月亮,並且夾雜著許多的不理解和迷信色彩。

春秋末年,左丘明《國語·楚語》中說:

擷項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

我們能看出來,左丘明寫早在三皇五帝時期,就已經開始派人專門觀測天象。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這樣的觀測一代代的進行下去,到了商朝時,制定出了最初的四個節令,分別是: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尚書·虞書·堯典》中記載:

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古人自然不會滿足這樣的成就,他們的觀測也不會停止,但這是個漫長的過程,這就好比從零到一,一切都是空白的,需要他們去創建和完善,而這樣的完善全都要建立在他們原始而執著的觀測上。到了周朝時,節令在商朝四個的基礎上變成了八個,增加了四個,分別是:立春、仲春、立夏、仲夏、立秋、仲秋、立冬、仲冬。

所以,這個節令最早在周朝出現,而且在周朝時,一些和這些節令相對應物候也都呼之欲出,《逸周書·時訓》中記載:

立秋之日,涼風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蟬鳴。

《逸周書》成書年代很早,但具體是什麼年代無法考證出,左丘明的《左傳》和《國語》都有引用裡面的內容,而《左傳》和《國語》的成書年代在春秋末年,所以《逸周書》應該是在周朝中後期成書,這裡不再考證。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有了前人的觀測和記載,到了漢朝時,禮學家戴聖《禮記·月令》中有過一次節令和物候的總結:

孟春之月“蟄蟲始振”,仲春之月“始雨水”,孟夏之月“農乃登麥”,仲夏之月“小暑至”,孟秋之月“白露降”,季秋之月“霜始降”。

在記載中,我們能看到驚蟄、雨水、芒種、小暑、白露、霜降幾個節氣已經開始初露端倪。而到了淮南王劉安《淮南子·天文訓》中,24節氣正式完善:

兩維之間,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日行一度,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鬥指子則冬至,音比黃鐘。加十五日指癸則小寒,音比應鐘。加十五日指醜是大寒,音比無射……

這裡說東北和東南兩角之間各是91又16分之5度,而北斗每天運行一度,運行十五天為一個節氣,共生二十四節氣。從此以後,24節氣正式完善,並且一直沿用至今,絲毫沒有變過。立秋從商朝發端,在周朝確立,春秋戰國時期完善,漢朝時被確定並且流傳。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二、古人的重視程度

在古代時,受到重視的主要原因是過了這個節令,農業即將收穫,而農業的豐收可不止是決定著普通庶民的命運,有時候甚至決定著一個王朝或者一個古代國家的命運,所以立秋在古代受到重視一點都不奇怪。《尚書大傳》中說:

萬物非秋不收

而在古代時,一旦一個國家發生饑荒,別人就會打上壞主意,比如司馬遷《史記·十二本紀·秦本紀》裡記載了這麼一件事:

十四年,秦飢,請粟於晉。晉君謀之群臣。虢射曰:因其飢伐之,可有大功。晉君從之。十五年,興兵將攻秦。

這裡說秦穆公十四年時,秦國發生了大饑荒,求晉國借點救濟糧,而晉國晉惠公的舅舅虢射卻趕緊出主意說趁他飢,要他命。晉惠公欣然應允,並且在次年發兵。當然了,這一仗打得很神奇,最後晉惠公被抓,差點被當成祭祀品給殺了,裡面非常曲折,但咱們題眼不在此處,故略過不提。只說古代對農業很重視,而農業靠節令物候來掌握,所以節令和物候也就受到重視,假如這天發生了什麼不對勁的事,那就要自責或者自查。

《周書·時訓》中記載:

立秋之日,涼風不至,國無嚴政。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這裡說如果這天不來涼風,那多半是朝廷出了毛病。當然了,古人的觀測入微也是讓我們驚歎的,我們現代那些關於月令、關於種植、關於秋天收穫的俗話和諺語,都是脫胎於古時候人們的總結。《月令占候圖》中記載:

立秋西南涼風至,黃雲如群羊,宜慄谷。若晴朗風雲不至,萬物不成,望西南坤上有黃雲氣,是正氣。立秋應節,萬物皆榮,赤氣出其右,萬物半死,豆谷半收。立秋日,午時豎竿影,得四尺五寸二分半,五穀熟。

我們能看出來,所有關於這些記載都中種植和收穫有關,再一次證明了古人重視節令則是重視農業。既然受到如此重視,那肯定要有相應的風俗產生。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三、古代立秋風俗

古代時,這一天有祭祀活動,也就是迎秋。《後漢書·祭祀志》中說:

立秋之日,迎秋於西郊。祭白帝、蓐收。

這裡的白帝就是少昊,古人稱之謂司秋之神。就是立秋這一天,要舉行祭祀活動來祭祀少昊。西漢禮學家戴聖《禮記·月令》中這樣說:

立秋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秋於西郊。

我們能看出來古人對這一天的重視,皇帝帶領著大臣們親自去西郊迎秋天的到來,其實僅僅是歡迎秋天嗎?當然不是的,是想要禱告上天給一個好收成,裡面有古人對豐收的渴望。

當然了,上行必定會下效,既然朝廷這麼重視,民間自然也非常重視,朝廷是祭祀,民間則是狂歡。宋朝時,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是這樣記載的:

立秋日,滿街賣楸葉,婦女兒童輩,皆剪成花樣戴之。是月,瓜果梨棗方盛……中貴戚裡,取索供賣,內中泛索,金合絡繹,士庶買之,一裹十文,用小新荷葉包,槮以麝香,紅小索兒系之,賣者雖多,不及李和一色拺銀皮子嫩者貨之。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這裡記載的節日盛況不比別的任何一個節日差。到了明朝時,民間繼續延續著這種重視。明朝嘉靖五年進士田汝成《西湖遊覽志·卷二十·熙朝樂事》中記載:

立秋之日,男女鹹戴楸葉,以應時序,或以石楠紅葉剪刻花瓣插鬢邊,或以秋水吞赤小豆七粒。

《西湖遊覽志》是一部記載西湖民間軼事的著作,多記錄民間的趣事和正史所沒有記載的資料,雖然沒有正史那麼嚴肅,但對於研究杭州地方史有著重要的補缺作用。

古人如何過立秋?淺談立秋在古代的出現以及古人在這一天的風俗

到了現代,對於這一天已經沒有什麼特別的活動,因為現在的農業種植上有著諸多方法,人們對天文曆法和天氣狀況的瞭解都遠遠的超越了古人。但我們始終要記得,是古人在一片空白的紙上畫出了節令圖,並且一代代的傳了下來,由此產生了幾千年不斷層的古中國文明。我們在立秋之日說立秋,但說的又豈止是一個簡單的節令?這裡面蘊含著古人對天文曆法、農業種植、物候月令的不懈觀測和總結,以點帶面來看,一個簡單的立秋,其實是我們倔強而偉大的進步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