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難懂?一個被誤解千年的成語,會讓你“恍然大悟”'

"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其間產生了許許多多微言大義,又約定俗成的簡略用語,人們稱之為“成語”。它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因為約定俗成,所以有基本固定的句式形式和固定的意義。

但是,因為絕大不分成語是從古代文化中傳承下來,一些名人在使用成語時不夠規範,造成了整個社會對這個成語的曲解、誤讀,給人們正確理解古代文化帶來不少麻煩。

今天就說一個成語,本來是《道德經》的精髓,說的是一種規則和規律的形成過程,但我們在閱讀《道德經》時候,怎麼也不會把它與《道德經》掛起鉤來,其實這個成語正是打開《道德經》的金鑰匙!


"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其間產生了許許多多微言大義,又約定俗成的簡略用語,人們稱之為“成語”。它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因為約定俗成,所以有基本固定的句式形式和固定的意義。

但是,因為絕大不分成語是從古代文化中傳承下來,一些名人在使用成語時不夠規範,造成了整個社會對這個成語的曲解、誤讀,給人們正確理解古代文化帶來不少麻煩。

今天就說一個成語,本來是《道德經》的精髓,說的是一種規則和規律的形成過程,但我們在閱讀《道德經》時候,怎麼也不會把它與《道德經》掛起鉤來,其實這個成語正是打開《道德經》的金鑰匙!


《老子》難懂?一個被誤解千年的成語,會讓你“恍然大悟”

01

《道德經》的精髓

《道德經》一書通篇不離帝王、聖人之術,因此,我們可以理解老子的初衷是一部諷喻之書,寫的就是政治理論。但是他談天說地,森羅萬象,因此被法家、縱橫、陰陽、兵家等諸子百家從不同角度詮釋弘揚。如此恢弘博大的《道德經》,它的精髓是什麼呢,為什麼歷千年而永輝?

我們看《道德經》,從兩漢時期的嚴遵、河上公,到魏晉時期的王弼,從長沙馬王堆帛書和郭店竹簡的相繼出土,以至於今日,各家讀本汗牛充棟,常常為一個字,口誅筆伐,各持己見,因為多一個字或少一個字,甚至一個句讀的劃分,都會影響到自家版本的整體解讀。可見區區5000多字的《道德經》字字珠璣,內藏玄妙。

其實,《道德經》一切玄之又玄的法門就在一個成語裡,叫做“無中生有”,就是說,宇宙萬物,虛實主客等等一切存在,都源於一個字:無。這是老子的最偉大發現,不光給中國本土文化奠定了哲學基礎和基本原則,也給佛教在中國的立足,提供了一個“虛空”的順風車。


"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其間產生了許許多多微言大義,又約定俗成的簡略用語,人們稱之為“成語”。它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因為約定俗成,所以有基本固定的句式形式和固定的意義。

但是,因為絕大不分成語是從古代文化中傳承下來,一些名人在使用成語時不夠規範,造成了整個社會對這個成語的曲解、誤讀,給人們正確理解古代文化帶來不少麻煩。

今天就說一個成語,本來是《道德經》的精髓,說的是一種規則和規律的形成過程,但我們在閱讀《道德經》時候,怎麼也不會把它與《道德經》掛起鉤來,其實這個成語正是打開《道德經》的金鑰匙!


《老子》難懂?一個被誤解千年的成語,會讓你“恍然大悟”

01

《道德經》的精髓

《道德經》一書通篇不離帝王、聖人之術,因此,我們可以理解老子的初衷是一部諷喻之書,寫的就是政治理論。但是他談天說地,森羅萬象,因此被法家、縱橫、陰陽、兵家等諸子百家從不同角度詮釋弘揚。如此恢弘博大的《道德經》,它的精髓是什麼呢,為什麼歷千年而永輝?

我們看《道德經》,從兩漢時期的嚴遵、河上公,到魏晉時期的王弼,從長沙馬王堆帛書和郭店竹簡的相繼出土,以至於今日,各家讀本汗牛充棟,常常為一個字,口誅筆伐,各持己見,因為多一個字或少一個字,甚至一個句讀的劃分,都會影響到自家版本的整體解讀。可見區區5000多字的《道德經》字字珠璣,內藏玄妙。

其實,《道德經》一切玄之又玄的法門就在一個成語裡,叫做“無中生有”,就是說,宇宙萬物,虛實主客等等一切存在,都源於一個字:無。這是老子的最偉大發現,不光給中國本土文化奠定了哲學基礎和基本原則,也給佛教在中國的立足,提供了一個“虛空”的順風車。


《老子》難懂?一個被誤解千年的成語,會讓你“恍然大悟”


02

“無”是世界的本源

在老子的思想中,“無”是一個“祖”字輩的概念,因為“無”是道的別稱,而《道德經》的核心就是道。《道德經》第40章說: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這是老子的基本哲學觀,他認為“無”是宇宙萬物的本源與母體。因為有了“無中生有”,才有了二,然後二生三,三生萬物,才有的宇宙萬物。

但是,老子所說的“無”並不是虛空不存在的,他在第25章對“無”做了進一步的解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就是說這個“無”是“先天地生”的客觀存在,只是人類的認知範圍有限,永遠沒法感知蒼茫宇宙間的一切,而人類所能感知到的,只是我們看得到的那一部分,比如當代科技發現的暗物質就佔宇宙全部物質總質量的85%,不能因為看不見它,就認定它是“無”的,而這個“無”恰恰影響著宇宙的運行和人類的生活。即便是暗物質,它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它也是從“無”處而來。

假如“宇宙是大爆炸的產物“這個理論能夠成立的話,那麼137億年前,我們所說的這個宇宙,不同樣產生於“無”嗎?


"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其間產生了許許多多微言大義,又約定俗成的簡略用語,人們稱之為“成語”。它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因為約定俗成,所以有基本固定的句式形式和固定的意義。

但是,因為絕大不分成語是從古代文化中傳承下來,一些名人在使用成語時不夠規範,造成了整個社會對這個成語的曲解、誤讀,給人們正確理解古代文化帶來不少麻煩。

今天就說一個成語,本來是《道德經》的精髓,說的是一種規則和規律的形成過程,但我們在閱讀《道德經》時候,怎麼也不會把它與《道德經》掛起鉤來,其實這個成語正是打開《道德經》的金鑰匙!


《老子》難懂?一個被誤解千年的成語,會讓你“恍然大悟”

01

《道德經》的精髓

《道德經》一書通篇不離帝王、聖人之術,因此,我們可以理解老子的初衷是一部諷喻之書,寫的就是政治理論。但是他談天說地,森羅萬象,因此被法家、縱橫、陰陽、兵家等諸子百家從不同角度詮釋弘揚。如此恢弘博大的《道德經》,它的精髓是什麼呢,為什麼歷千年而永輝?

我們看《道德經》,從兩漢時期的嚴遵、河上公,到魏晉時期的王弼,從長沙馬王堆帛書和郭店竹簡的相繼出土,以至於今日,各家讀本汗牛充棟,常常為一個字,口誅筆伐,各持己見,因為多一個字或少一個字,甚至一個句讀的劃分,都會影響到自家版本的整體解讀。可見區區5000多字的《道德經》字字珠璣,內藏玄妙。

其實,《道德經》一切玄之又玄的法門就在一個成語裡,叫做“無中生有”,就是說,宇宙萬物,虛實主客等等一切存在,都源於一個字:無。這是老子的最偉大發現,不光給中國本土文化奠定了哲學基礎和基本原則,也給佛教在中國的立足,提供了一個“虛空”的順風車。


《老子》難懂?一個被誤解千年的成語,會讓你“恍然大悟”


02

“無”是世界的本源

在老子的思想中,“無”是一個“祖”字輩的概念,因為“無”是道的別稱,而《道德經》的核心就是道。《道德經》第40章說: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這是老子的基本哲學觀,他認為“無”是宇宙萬物的本源與母體。因為有了“無中生有”,才有了二,然後二生三,三生萬物,才有的宇宙萬物。

但是,老子所說的“無”並不是虛空不存在的,他在第25章對“無”做了進一步的解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就是說這個“無”是“先天地生”的客觀存在,只是人類的認知範圍有限,永遠沒法感知蒼茫宇宙間的一切,而人類所能感知到的,只是我們看得到的那一部分,比如當代科技發現的暗物質就佔宇宙全部物質總質量的85%,不能因為看不見它,就認定它是“無”的,而這個“無”恰恰影響著宇宙的運行和人類的生活。即便是暗物質,它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它也是從“無”處而來。

假如“宇宙是大爆炸的產物“這個理論能夠成立的話,那麼137億年前,我們所說的這個宇宙,不同樣產生於“無”嗎?


《老子》難懂?一個被誤解千年的成語,會讓你“恍然大悟”


03

“無”即是似有還無的狀態

老子為什麼把“無”作為“道”的別稱呢?因為“道“是抽象的,既沒有方圓長短粗細大小的具體形象,也沒有特定方位、顏色、性質,沒辦法用自身的感官去感觸體驗,故以“無”的概念來代替它,以便說明它的客觀存在與作用。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感知它呢?《道德經》第14章有明確開示: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簡言之,這個“道”是無色、無聲、無法感觸的。因此,對“道”的描述,只能用“無”來表達,這個道,就是無狀的形狀,無物象的物象,這中現象就叫“恍惚”,即隱約間似有還無的狀態。

因為道是先於天地生的,且恆常存在於任何時間與空間,所以不可能有具體的形狀,比如方有方之道,圓有圓之道,長有長之道,短有短之道,火有之火道,水有水之道,天道、地道、人道,等等,各有其道。只有各循其道,才能無為而無不為,逍遙自在。

"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其間產生了許許多多微言大義,又約定俗成的簡略用語,人們稱之為“成語”。它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因為約定俗成,所以有基本固定的句式形式和固定的意義。

但是,因為絕大不分成語是從古代文化中傳承下來,一些名人在使用成語時不夠規範,造成了整個社會對這個成語的曲解、誤讀,給人們正確理解古代文化帶來不少麻煩。

今天就說一個成語,本來是《道德經》的精髓,說的是一種規則和規律的形成過程,但我們在閱讀《道德經》時候,怎麼也不會把它與《道德經》掛起鉤來,其實這個成語正是打開《道德經》的金鑰匙!


《老子》難懂?一個被誤解千年的成語,會讓你“恍然大悟”

01

《道德經》的精髓

《道德經》一書通篇不離帝王、聖人之術,因此,我們可以理解老子的初衷是一部諷喻之書,寫的就是政治理論。但是他談天說地,森羅萬象,因此被法家、縱橫、陰陽、兵家等諸子百家從不同角度詮釋弘揚。如此恢弘博大的《道德經》,它的精髓是什麼呢,為什麼歷千年而永輝?

我們看《道德經》,從兩漢時期的嚴遵、河上公,到魏晉時期的王弼,從長沙馬王堆帛書和郭店竹簡的相繼出土,以至於今日,各家讀本汗牛充棟,常常為一個字,口誅筆伐,各持己見,因為多一個字或少一個字,甚至一個句讀的劃分,都會影響到自家版本的整體解讀。可見區區5000多字的《道德經》字字珠璣,內藏玄妙。

其實,《道德經》一切玄之又玄的法門就在一個成語裡,叫做“無中生有”,就是說,宇宙萬物,虛實主客等等一切存在,都源於一個字:無。這是老子的最偉大發現,不光給中國本土文化奠定了哲學基礎和基本原則,也給佛教在中國的立足,提供了一個“虛空”的順風車。


《老子》難懂?一個被誤解千年的成語,會讓你“恍然大悟”


02

“無”是世界的本源

在老子的思想中,“無”是一個“祖”字輩的概念,因為“無”是道的別稱,而《道德經》的核心就是道。《道德經》第40章說: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這是老子的基本哲學觀,他認為“無”是宇宙萬物的本源與母體。因為有了“無中生有”,才有了二,然後二生三,三生萬物,才有的宇宙萬物。

但是,老子所說的“無”並不是虛空不存在的,他在第25章對“無”做了進一步的解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就是說這個“無”是“先天地生”的客觀存在,只是人類的認知範圍有限,永遠沒法感知蒼茫宇宙間的一切,而人類所能感知到的,只是我們看得到的那一部分,比如當代科技發現的暗物質就佔宇宙全部物質總質量的85%,不能因為看不見它,就認定它是“無”的,而這個“無”恰恰影響著宇宙的運行和人類的生活。即便是暗物質,它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它也是從“無”處而來。

假如“宇宙是大爆炸的產物“這個理論能夠成立的話,那麼137億年前,我們所說的這個宇宙,不同樣產生於“無”嗎?


《老子》難懂?一個被誤解千年的成語,會讓你“恍然大悟”


03

“無”即是似有還無的狀態

老子為什麼把“無”作為“道”的別稱呢?因為“道“是抽象的,既沒有方圓長短粗細大小的具體形象,也沒有特定方位、顏色、性質,沒辦法用自身的感官去感觸體驗,故以“無”的概念來代替它,以便說明它的客觀存在與作用。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感知它呢?《道德經》第14章有明確開示: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簡言之,這個“道”是無色、無聲、無法感觸的。因此,對“道”的描述,只能用“無”來表達,這個道,就是無狀的形狀,無物象的物象,這中現象就叫“恍惚”,即隱約間似有還無的狀態。

因為道是先於天地生的,且恆常存在於任何時間與空間,所以不可能有具體的形狀,比如方有方之道,圓有圓之道,長有長之道,短有短之道,火有之火道,水有水之道,天道、地道、人道,等等,各有其道。只有各循其道,才能無為而無不為,逍遙自在。

《老子》難懂?一個被誤解千年的成語,會讓你“恍然大悟”

04

從“無”到“無為”

“無”是天地萬物的本源,那麼“無”又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也沒有任何情感傾向與慾望,那麼人法地、法天、法道,最終效法什麼呢?就是效法“自然”,自然是什麼意思,就是”自己(自)本來那個樣子(然)‘’,本來的樣子是什麼樣子?就是天地萬物的生長、發育、運行自然而然地順應其本性。所謂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就是這個道理。一順百順無不順,一通百通無不通。

這個道理引用在人類上,就是為人處世,也要順應事物本性,因之、順之,而非逆之、強之,不非分、不妄為,即“無為”,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像道那樣順其自然地作為,但不是不妄為。

需要說明的是,很多人把“無為”理解成什麼都不做,因此批判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消極迴避,修的是“獨善其身“之道,如何能濟世益民,”兼濟天下“?


"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其間產生了許許多多微言大義,又約定俗成的簡略用語,人們稱之為“成語”。它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因為約定俗成,所以有基本固定的句式形式和固定的意義。

但是,因為絕大不分成語是從古代文化中傳承下來,一些名人在使用成語時不夠規範,造成了整個社會對這個成語的曲解、誤讀,給人們正確理解古代文化帶來不少麻煩。

今天就說一個成語,本來是《道德經》的精髓,說的是一種規則和規律的形成過程,但我們在閱讀《道德經》時候,怎麼也不會把它與《道德經》掛起鉤來,其實這個成語正是打開《道德經》的金鑰匙!


《老子》難懂?一個被誤解千年的成語,會讓你“恍然大悟”

01

《道德經》的精髓

《道德經》一書通篇不離帝王、聖人之術,因此,我們可以理解老子的初衷是一部諷喻之書,寫的就是政治理論。但是他談天說地,森羅萬象,因此被法家、縱橫、陰陽、兵家等諸子百家從不同角度詮釋弘揚。如此恢弘博大的《道德經》,它的精髓是什麼呢,為什麼歷千年而永輝?

我們看《道德經》,從兩漢時期的嚴遵、河上公,到魏晉時期的王弼,從長沙馬王堆帛書和郭店竹簡的相繼出土,以至於今日,各家讀本汗牛充棟,常常為一個字,口誅筆伐,各持己見,因為多一個字或少一個字,甚至一個句讀的劃分,都會影響到自家版本的整體解讀。可見區區5000多字的《道德經》字字珠璣,內藏玄妙。

其實,《道德經》一切玄之又玄的法門就在一個成語裡,叫做“無中生有”,就是說,宇宙萬物,虛實主客等等一切存在,都源於一個字:無。這是老子的最偉大發現,不光給中國本土文化奠定了哲學基礎和基本原則,也給佛教在中國的立足,提供了一個“虛空”的順風車。


《老子》難懂?一個被誤解千年的成語,會讓你“恍然大悟”


02

“無”是世界的本源

在老子的思想中,“無”是一個“祖”字輩的概念,因為“無”是道的別稱,而《道德經》的核心就是道。《道德經》第40章說: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這是老子的基本哲學觀,他認為“無”是宇宙萬物的本源與母體。因為有了“無中生有”,才有了二,然後二生三,三生萬物,才有的宇宙萬物。

但是,老子所說的“無”並不是虛空不存在的,他在第25章對“無”做了進一步的解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就是說這個“無”是“先天地生”的客觀存在,只是人類的認知範圍有限,永遠沒法感知蒼茫宇宙間的一切,而人類所能感知到的,只是我們看得到的那一部分,比如當代科技發現的暗物質就佔宇宙全部物質總質量的85%,不能因為看不見它,就認定它是“無”的,而這個“無”恰恰影響著宇宙的運行和人類的生活。即便是暗物質,它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它也是從“無”處而來。

假如“宇宙是大爆炸的產物“這個理論能夠成立的話,那麼137億年前,我們所說的這個宇宙,不同樣產生於“無”嗎?


《老子》難懂?一個被誤解千年的成語,會讓你“恍然大悟”


03

“無”即是似有還無的狀態

老子為什麼把“無”作為“道”的別稱呢?因為“道“是抽象的,既沒有方圓長短粗細大小的具體形象,也沒有特定方位、顏色、性質,沒辦法用自身的感官去感觸體驗,故以“無”的概念來代替它,以便說明它的客觀存在與作用。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感知它呢?《道德經》第14章有明確開示: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簡言之,這個“道”是無色、無聲、無法感觸的。因此,對“道”的描述,只能用“無”來表達,這個道,就是無狀的形狀,無物象的物象,這中現象就叫“恍惚”,即隱約間似有還無的狀態。

因為道是先於天地生的,且恆常存在於任何時間與空間,所以不可能有具體的形狀,比如方有方之道,圓有圓之道,長有長之道,短有短之道,火有之火道,水有水之道,天道、地道、人道,等等,各有其道。只有各循其道,才能無為而無不為,逍遙自在。

《老子》難懂?一個被誤解千年的成語,會讓你“恍然大悟”

04

從“無”到“無為”

“無”是天地萬物的本源,那麼“無”又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也沒有任何情感傾向與慾望,那麼人法地、法天、法道,最終效法什麼呢?就是效法“自然”,自然是什麼意思,就是”自己(自)本來那個樣子(然)‘’,本來的樣子是什麼樣子?就是天地萬物的生長、發育、運行自然而然地順應其本性。所謂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就是這個道理。一順百順無不順,一通百通無不通。

這個道理引用在人類上,就是為人處世,也要順應事物本性,因之、順之,而非逆之、強之,不非分、不妄為,即“無為”,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像道那樣順其自然地作為,但不是不妄為。

需要說明的是,很多人把“無為”理解成什麼都不做,因此批判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消極迴避,修的是“獨善其身“之道,如何能濟世益民,”兼濟天下“?


《老子》難懂?一個被誤解千年的成語,會讓你“恍然大悟”


這是對老子的的不理解造成的歷史冤案,根源就在於,沒有領會老子“無”的概念,上邊已經說了,無,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似有還無的客觀存在,它能產生萬有。正因為此,才不能輕舉妄動,所有的輕率行動都可能產生不良後果這個“有”。人們常說,言多必失;又說常在河邊走一定會溼鞋。這些都是說,人不要過於張揚,要學會和光同塵,韜光養晦。只有安於道,寓作為於“無為”之中,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收到理想的效果,這才是“無為而治”的本來面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