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
"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閒來下廚,自覺廚藝不精,於是挑了一個視頻觀摩,廚藝的展示沒怎麼入眼,卻被橫掃而過的彈幕擾得心煩。

“哇,不用洗手的嗎?”

“就這樣直接弄食材?為什麼不戴手套,一看就很不衛生!”

一個光影濾鏡俱佳的美食視頻,鏡頭裡的小姑娘賞心悅目的廚藝都堵不住這些人無謂的擔心。

且不說人家姑娘做完的飯菜尚且進不到他們口中,這些人自己下廚,難道就會三層防護衣,五層手套,帽子嚴實裹緊地做飯麼?

"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閒來下廚,自覺廚藝不精,於是挑了一個視頻觀摩,廚藝的展示沒怎麼入眼,卻被橫掃而過的彈幕擾得心煩。

“哇,不用洗手的嗎?”

“就這樣直接弄食材?為什麼不戴手套,一看就很不衛生!”

一個光影濾鏡俱佳的美食視頻,鏡頭裡的小姑娘賞心悅目的廚藝都堵不住這些人無謂的擔心。

且不說人家姑娘做完的飯菜尚且進不到他們口中,這些人自己下廚,難道就會三層防護衣,五層手套,帽子嚴實裹緊地做飯麼?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直接關閉彈幕,瞬間世界一片清淨,照著人家的食譜做出的香煎龍利魚,果然比前段時間自己瞎做的強了許多。

魚肉細膩香而不膩,輕輕分開便能看見它雪白柔嫩的內裡,調製的醬料清爽帶一絲酸辣的韻味,開胃卻不刺人。

只是飯後清茶解膩,摸起手機,看了一眼冒著紅點的私信箱,想來今兒關於“乾淨”的討論想來是避不開了。

“喝老白茶之前不用洗茶嗎?洗過後會不會乾淨一點?”

喝白茶自然不用洗茶,無論新老,當然前提是品質俱佳的白茶。

"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閒來下廚,自覺廚藝不精,於是挑了一個視頻觀摩,廚藝的展示沒怎麼入眼,卻被橫掃而過的彈幕擾得心煩。

“哇,不用洗手的嗎?”

“就這樣直接弄食材?為什麼不戴手套,一看就很不衛生!”

一個光影濾鏡俱佳的美食視頻,鏡頭裡的小姑娘賞心悅目的廚藝都堵不住這些人無謂的擔心。

且不說人家姑娘做完的飯菜尚且進不到他們口中,這些人自己下廚,難道就會三層防護衣,五層手套,帽子嚴實裹緊地做飯麼?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直接關閉彈幕,瞬間世界一片清淨,照著人家的食譜做出的香煎龍利魚,果然比前段時間自己瞎做的強了許多。

魚肉細膩香而不膩,輕輕分開便能看見它雪白柔嫩的內裡,調製的醬料清爽帶一絲酸辣的韻味,開胃卻不刺人。

只是飯後清茶解膩,摸起手機,看了一眼冒著紅點的私信箱,想來今兒關於“乾淨”的討論想來是避不開了。

“喝老白茶之前不用洗茶嗎?洗過後會不會乾淨一點?”

喝白茶自然不用洗茶,無論新老,當然前提是品質俱佳的白茶。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2》

洗茶到底能給茶葉帶來什麼變化?

“洗茶”最早的出現,可以追憶到宋朝時。

翻閱茶書,屠隆的《茶說》中指出:“凡烹茶,先以熱湯洗,去塵垢冷氣,烹之則美。”

張謙德則在《茶經》說:“凡烹蒸熟茶,先以熱湯洗一兩次,去其塵垢冷氣而烹之則美。”

洗茶,這顧名思義的詞語,意指將茶葉用水清洗,一般是用沸水沖泡茶葉,浸泡一會兒,然後將第一衝的茶水倒掉,這邊常見的“洗茶”方式。

在很多茶友的心中“洗茶”,堪比一次茶葉大掃除。洗洗茶葉,再也不用擔心病從口入了呢!

但“洗茶”對於灰塵髒汙,其實並非茶友幻想的那麼有用,甚至會洗去茶葉的韻味精華!

茶葉從採摘到加工,到運輸販賣,期間曲折,自然給許多茶友帶去了茶葉髒汙的錯覺,一路灰塵僕僕,而茶葉中也指不定還有農殘的出現。

沸水沖泡,將第一泡茶水倒掉,甚至在第一泡是長久悶泡,這樣一來,似乎便能素手浣溪沙,茶葉自然也被洗的乾淨。

"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閒來下廚,自覺廚藝不精,於是挑了一個視頻觀摩,廚藝的展示沒怎麼入眼,卻被橫掃而過的彈幕擾得心煩。

“哇,不用洗手的嗎?”

“就這樣直接弄食材?為什麼不戴手套,一看就很不衛生!”

一個光影濾鏡俱佳的美食視頻,鏡頭裡的小姑娘賞心悅目的廚藝都堵不住這些人無謂的擔心。

且不說人家姑娘做完的飯菜尚且進不到他們口中,這些人自己下廚,難道就會三層防護衣,五層手套,帽子嚴實裹緊地做飯麼?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直接關閉彈幕,瞬間世界一片清淨,照著人家的食譜做出的香煎龍利魚,果然比前段時間自己瞎做的強了許多。

魚肉細膩香而不膩,輕輕分開便能看見它雪白柔嫩的內裡,調製的醬料清爽帶一絲酸辣的韻味,開胃卻不刺人。

只是飯後清茶解膩,摸起手機,看了一眼冒著紅點的私信箱,想來今兒關於“乾淨”的討論想來是避不開了。

“喝老白茶之前不用洗茶嗎?洗過後會不會乾淨一點?”

喝白茶自然不用洗茶,無論新老,當然前提是品質俱佳的白茶。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2》

洗茶到底能給茶葉帶來什麼變化?

“洗茶”最早的出現,可以追憶到宋朝時。

翻閱茶書,屠隆的《茶說》中指出:“凡烹茶,先以熱湯洗,去塵垢冷氣,烹之則美。”

張謙德則在《茶經》說:“凡烹蒸熟茶,先以熱湯洗一兩次,去其塵垢冷氣而烹之則美。”

洗茶,這顧名思義的詞語,意指將茶葉用水清洗,一般是用沸水沖泡茶葉,浸泡一會兒,然後將第一衝的茶水倒掉,這邊常見的“洗茶”方式。

在很多茶友的心中“洗茶”,堪比一次茶葉大掃除。洗洗茶葉,再也不用擔心病從口入了呢!

但“洗茶”對於灰塵髒汙,其實並非茶友幻想的那麼有用,甚至會洗去茶葉的韻味精華!

茶葉從採摘到加工,到運輸販賣,期間曲折,自然給許多茶友帶去了茶葉髒汙的錯覺,一路灰塵僕僕,而茶葉中也指不定還有農殘的出現。

沸水沖泡,將第一泡茶水倒掉,甚至在第一泡是長久悶泡,這樣一來,似乎便能素手浣溪沙,茶葉自然也被洗的乾淨。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但深究茶葉這一路奔波,只有採摘和加工的過程中,茶葉有可能接觸到灰塵髒汙,往後的茶葉都安然存放在包裝袋裡。

品質不好的茶葉,產地車水馬龍,給生長的茶青帶去了諸多灰塵,採摘後萎凋烘乾的環境靠近人流,自然也免不了沾染塵氣,若是製作的工藝再差上幾分,渥堆發酵,茶葉自然“塵滿面鬢如霜”。

不幸買到這般茶葉,洗茶真就這麼有用?可以用洗茶的步驟洗乾淨這些灰塵,迴歸它本來面貌?

短短一次沸水交接,是萬萬不可能拯救這些品質不佳的茶葉的!沸水只能洗到茶葉葉片表面一些灰塵,而蜷縮在它葉底每一個角落的溝溝壑壑,這是屬於從誕生便開始的茶葉暗傷。

通過測量,茶葉本身若是含有粉塵測量物,沸水沖泡僅僅能洗去百分之十左右,剩餘的髒汙尚在,所以說洗茶,尤其是洗那些本身品質就不佳的茶葉,只能說是一種心裡安慰。

另一些茶友洗茶,則是為了茶葉本身的滋味,這些茶友口中的洗茶,或許稱之為“醒茶”更為合適。

但白茶是一種不需要醒茶的茶類,它的豐厚內質遇水而發,沸水沖泡尚且要保持快出水的節奏,白白浪費第一衝的茶水“洗茶”,只是錯過了白茶第一沖茶湯的清鮮甜潤。

洗茶,在品質不好的白茶身上,能洗去的塵埃不足一二,而對品質好的白茶,滋味的損失卻是實打實的。

洗茶?救茶不能,不過傷茶。

"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閒來下廚,自覺廚藝不精,於是挑了一個視頻觀摩,廚藝的展示沒怎麼入眼,卻被橫掃而過的彈幕擾得心煩。

“哇,不用洗手的嗎?”

“就這樣直接弄食材?為什麼不戴手套,一看就很不衛生!”

一個光影濾鏡俱佳的美食視頻,鏡頭裡的小姑娘賞心悅目的廚藝都堵不住這些人無謂的擔心。

且不說人家姑娘做完的飯菜尚且進不到他們口中,這些人自己下廚,難道就會三層防護衣,五層手套,帽子嚴實裹緊地做飯麼?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直接關閉彈幕,瞬間世界一片清淨,照著人家的食譜做出的香煎龍利魚,果然比前段時間自己瞎做的強了許多。

魚肉細膩香而不膩,輕輕分開便能看見它雪白柔嫩的內裡,調製的醬料清爽帶一絲酸辣的韻味,開胃卻不刺人。

只是飯後清茶解膩,摸起手機,看了一眼冒著紅點的私信箱,想來今兒關於“乾淨”的討論想來是避不開了。

“喝老白茶之前不用洗茶嗎?洗過後會不會乾淨一點?”

喝白茶自然不用洗茶,無論新老,當然前提是品質俱佳的白茶。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2》

洗茶到底能給茶葉帶來什麼變化?

“洗茶”最早的出現,可以追憶到宋朝時。

翻閱茶書,屠隆的《茶說》中指出:“凡烹茶,先以熱湯洗,去塵垢冷氣,烹之則美。”

張謙德則在《茶經》說:“凡烹蒸熟茶,先以熱湯洗一兩次,去其塵垢冷氣而烹之則美。”

洗茶,這顧名思義的詞語,意指將茶葉用水清洗,一般是用沸水沖泡茶葉,浸泡一會兒,然後將第一衝的茶水倒掉,這邊常見的“洗茶”方式。

在很多茶友的心中“洗茶”,堪比一次茶葉大掃除。洗洗茶葉,再也不用擔心病從口入了呢!

但“洗茶”對於灰塵髒汙,其實並非茶友幻想的那麼有用,甚至會洗去茶葉的韻味精華!

茶葉從採摘到加工,到運輸販賣,期間曲折,自然給許多茶友帶去了茶葉髒汙的錯覺,一路灰塵僕僕,而茶葉中也指不定還有農殘的出現。

沸水沖泡,將第一泡茶水倒掉,甚至在第一泡是長久悶泡,這樣一來,似乎便能素手浣溪沙,茶葉自然也被洗的乾淨。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但深究茶葉這一路奔波,只有採摘和加工的過程中,茶葉有可能接觸到灰塵髒汙,往後的茶葉都安然存放在包裝袋裡。

品質不好的茶葉,產地車水馬龍,給生長的茶青帶去了諸多灰塵,採摘後萎凋烘乾的環境靠近人流,自然也免不了沾染塵氣,若是製作的工藝再差上幾分,渥堆發酵,茶葉自然“塵滿面鬢如霜”。

不幸買到這般茶葉,洗茶真就這麼有用?可以用洗茶的步驟洗乾淨這些灰塵,迴歸它本來面貌?

短短一次沸水交接,是萬萬不可能拯救這些品質不佳的茶葉的!沸水只能洗到茶葉葉片表面一些灰塵,而蜷縮在它葉底每一個角落的溝溝壑壑,這是屬於從誕生便開始的茶葉暗傷。

通過測量,茶葉本身若是含有粉塵測量物,沸水沖泡僅僅能洗去百分之十左右,剩餘的髒汙尚在,所以說洗茶,尤其是洗那些本身品質就不佳的茶葉,只能說是一種心裡安慰。

另一些茶友洗茶,則是為了茶葉本身的滋味,這些茶友口中的洗茶,或許稱之為“醒茶”更為合適。

但白茶是一種不需要醒茶的茶類,它的豐厚內質遇水而發,沸水沖泡尚且要保持快出水的節奏,白白浪費第一衝的茶水“洗茶”,只是錯過了白茶第一沖茶湯的清鮮甜潤。

洗茶,在品質不好的白茶身上,能洗去的塵埃不足一二,而對品質好的白茶,滋味的損失卻是實打實的。

洗茶?救茶不能,不過傷茶。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3》

白茶為什麼不用洗茶?存放多年的老白茶為什麼也不用洗?

前文且說品質不好的白茶洗茶也沒有挽救的餘地,而品質好的白茶,並不需要洗茶這一步驟來畫蛇添足。

產自高山雲霧縈繞間的白茶,人煙罕至,空氣純鮮,就此誕生而被採摘的茶青自然也是水靈靈,嫩生生。

在精湛的工藝加工下,這些茶葉沾染到塵埃的可能性也是極小。

日光萎凋,接觸到溫和的陽光和散漫的清風拂面,置放在水篩上的茶葉薄攤晾晒,從萎凋烘乾,一直都保持著離地加工的高傲。

有些懶散的製茶師傅,直接白茶攤晒在地上,茶葉自然免不了塵埃的沾染,接近地面的白茶,可能還會因為地面的高溫而被“烤熟”,故而工藝對白茶的純淨度,有著切身的要害。

"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閒來下廚,自覺廚藝不精,於是挑了一個視頻觀摩,廚藝的展示沒怎麼入眼,卻被橫掃而過的彈幕擾得心煩。

“哇,不用洗手的嗎?”

“就這樣直接弄食材?為什麼不戴手套,一看就很不衛生!”

一個光影濾鏡俱佳的美食視頻,鏡頭裡的小姑娘賞心悅目的廚藝都堵不住這些人無謂的擔心。

且不說人家姑娘做完的飯菜尚且進不到他們口中,這些人自己下廚,難道就會三層防護衣,五層手套,帽子嚴實裹緊地做飯麼?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直接關閉彈幕,瞬間世界一片清淨,照著人家的食譜做出的香煎龍利魚,果然比前段時間自己瞎做的強了許多。

魚肉細膩香而不膩,輕輕分開便能看見它雪白柔嫩的內裡,調製的醬料清爽帶一絲酸辣的韻味,開胃卻不刺人。

只是飯後清茶解膩,摸起手機,看了一眼冒著紅點的私信箱,想來今兒關於“乾淨”的討論想來是避不開了。

“喝老白茶之前不用洗茶嗎?洗過後會不會乾淨一點?”

喝白茶自然不用洗茶,無論新老,當然前提是品質俱佳的白茶。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2》

洗茶到底能給茶葉帶來什麼變化?

“洗茶”最早的出現,可以追憶到宋朝時。

翻閱茶書,屠隆的《茶說》中指出:“凡烹茶,先以熱湯洗,去塵垢冷氣,烹之則美。”

張謙德則在《茶經》說:“凡烹蒸熟茶,先以熱湯洗一兩次,去其塵垢冷氣而烹之則美。”

洗茶,這顧名思義的詞語,意指將茶葉用水清洗,一般是用沸水沖泡茶葉,浸泡一會兒,然後將第一衝的茶水倒掉,這邊常見的“洗茶”方式。

在很多茶友的心中“洗茶”,堪比一次茶葉大掃除。洗洗茶葉,再也不用擔心病從口入了呢!

但“洗茶”對於灰塵髒汙,其實並非茶友幻想的那麼有用,甚至會洗去茶葉的韻味精華!

茶葉從採摘到加工,到運輸販賣,期間曲折,自然給許多茶友帶去了茶葉髒汙的錯覺,一路灰塵僕僕,而茶葉中也指不定還有農殘的出現。

沸水沖泡,將第一泡茶水倒掉,甚至在第一泡是長久悶泡,這樣一來,似乎便能素手浣溪沙,茶葉自然也被洗的乾淨。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但深究茶葉這一路奔波,只有採摘和加工的過程中,茶葉有可能接觸到灰塵髒汙,往後的茶葉都安然存放在包裝袋裡。

品質不好的茶葉,產地車水馬龍,給生長的茶青帶去了諸多灰塵,採摘後萎凋烘乾的環境靠近人流,自然也免不了沾染塵氣,若是製作的工藝再差上幾分,渥堆發酵,茶葉自然“塵滿面鬢如霜”。

不幸買到這般茶葉,洗茶真就這麼有用?可以用洗茶的步驟洗乾淨這些灰塵,迴歸它本來面貌?

短短一次沸水交接,是萬萬不可能拯救這些品質不佳的茶葉的!沸水只能洗到茶葉葉片表面一些灰塵,而蜷縮在它葉底每一個角落的溝溝壑壑,這是屬於從誕生便開始的茶葉暗傷。

通過測量,茶葉本身若是含有粉塵測量物,沸水沖泡僅僅能洗去百分之十左右,剩餘的髒汙尚在,所以說洗茶,尤其是洗那些本身品質就不佳的茶葉,只能說是一種心裡安慰。

另一些茶友洗茶,則是為了茶葉本身的滋味,這些茶友口中的洗茶,或許稱之為“醒茶”更為合適。

但白茶是一種不需要醒茶的茶類,它的豐厚內質遇水而發,沸水沖泡尚且要保持快出水的節奏,白白浪費第一衝的茶水“洗茶”,只是錯過了白茶第一沖茶湯的清鮮甜潤。

洗茶,在品質不好的白茶身上,能洗去的塵埃不足一二,而對品質好的白茶,滋味的損失卻是實打實的。

洗茶?救茶不能,不過傷茶。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3》

白茶為什麼不用洗茶?存放多年的老白茶為什麼也不用洗?

前文且說品質不好的白茶洗茶也沒有挽救的餘地,而品質好的白茶,並不需要洗茶這一步驟來畫蛇添足。

產自高山雲霧縈繞間的白茶,人煙罕至,空氣純鮮,就此誕生而被採摘的茶青自然也是水靈靈,嫩生生。

在精湛的工藝加工下,這些茶葉沾染到塵埃的可能性也是極小。

日光萎凋,接觸到溫和的陽光和散漫的清風拂面,置放在水篩上的茶葉薄攤晾晒,從萎凋烘乾,一直都保持著離地加工的高傲。

有些懶散的製茶師傅,直接白茶攤晒在地上,茶葉自然免不了塵埃的沾染,接近地面的白茶,可能還會因為地面的高溫而被“烤熟”,故而工藝對白茶的純淨度,有著切身的要害。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對工藝的追求,在白茶半成品的階段,會有專人對茶葉進行挑揀,將一些漏網之魚的大葉片挑揀而出。

儲存白茶更是層層包裹,三層包裝法掩住水汽雜味,灰塵自然也無孔可入,在這種避光、乾燥、無異味環境下儲存的白茶,怎會有沾染到塵埃的機會?

所以品質好的白茶不用洗茶,在安全乾淨的環境中良好存放多年的老白茶,更是不用洗茶。

而存放過程中出了差錯的老白茶,洗茶也無濟於事。

茶葉變質,是內物質的流失,以及水汽入侵帶來的沒變,黴變的氣息,混雜的滋味,洗茶過後依舊無法改變這已經變質的事實。

檢查老白茶是否變質,可以聞香,感受茶葉的幹度,卻不必安慰自己洗茶過後還能喝,強迫自己喝下變質的老白茶,不僅達不到養生的功用,甚至可能傷身!

"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閒來下廚,自覺廚藝不精,於是挑了一個視頻觀摩,廚藝的展示沒怎麼入眼,卻被橫掃而過的彈幕擾得心煩。

“哇,不用洗手的嗎?”

“就這樣直接弄食材?為什麼不戴手套,一看就很不衛生!”

一個光影濾鏡俱佳的美食視頻,鏡頭裡的小姑娘賞心悅目的廚藝都堵不住這些人無謂的擔心。

且不說人家姑娘做完的飯菜尚且進不到他們口中,這些人自己下廚,難道就會三層防護衣,五層手套,帽子嚴實裹緊地做飯麼?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直接關閉彈幕,瞬間世界一片清淨,照著人家的食譜做出的香煎龍利魚,果然比前段時間自己瞎做的強了許多。

魚肉細膩香而不膩,輕輕分開便能看見它雪白柔嫩的內裡,調製的醬料清爽帶一絲酸辣的韻味,開胃卻不刺人。

只是飯後清茶解膩,摸起手機,看了一眼冒著紅點的私信箱,想來今兒關於“乾淨”的討論想來是避不開了。

“喝老白茶之前不用洗茶嗎?洗過後會不會乾淨一點?”

喝白茶自然不用洗茶,無論新老,當然前提是品質俱佳的白茶。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2》

洗茶到底能給茶葉帶來什麼變化?

“洗茶”最早的出現,可以追憶到宋朝時。

翻閱茶書,屠隆的《茶說》中指出:“凡烹茶,先以熱湯洗,去塵垢冷氣,烹之則美。”

張謙德則在《茶經》說:“凡烹蒸熟茶,先以熱湯洗一兩次,去其塵垢冷氣而烹之則美。”

洗茶,這顧名思義的詞語,意指將茶葉用水清洗,一般是用沸水沖泡茶葉,浸泡一會兒,然後將第一衝的茶水倒掉,這邊常見的“洗茶”方式。

在很多茶友的心中“洗茶”,堪比一次茶葉大掃除。洗洗茶葉,再也不用擔心病從口入了呢!

但“洗茶”對於灰塵髒汙,其實並非茶友幻想的那麼有用,甚至會洗去茶葉的韻味精華!

茶葉從採摘到加工,到運輸販賣,期間曲折,自然給許多茶友帶去了茶葉髒汙的錯覺,一路灰塵僕僕,而茶葉中也指不定還有農殘的出現。

沸水沖泡,將第一泡茶水倒掉,甚至在第一泡是長久悶泡,這樣一來,似乎便能素手浣溪沙,茶葉自然也被洗的乾淨。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但深究茶葉這一路奔波,只有採摘和加工的過程中,茶葉有可能接觸到灰塵髒汙,往後的茶葉都安然存放在包裝袋裡。

品質不好的茶葉,產地車水馬龍,給生長的茶青帶去了諸多灰塵,採摘後萎凋烘乾的環境靠近人流,自然也免不了沾染塵氣,若是製作的工藝再差上幾分,渥堆發酵,茶葉自然“塵滿面鬢如霜”。

不幸買到這般茶葉,洗茶真就這麼有用?可以用洗茶的步驟洗乾淨這些灰塵,迴歸它本來面貌?

短短一次沸水交接,是萬萬不可能拯救這些品質不佳的茶葉的!沸水只能洗到茶葉葉片表面一些灰塵,而蜷縮在它葉底每一個角落的溝溝壑壑,這是屬於從誕生便開始的茶葉暗傷。

通過測量,茶葉本身若是含有粉塵測量物,沸水沖泡僅僅能洗去百分之十左右,剩餘的髒汙尚在,所以說洗茶,尤其是洗那些本身品質就不佳的茶葉,只能說是一種心裡安慰。

另一些茶友洗茶,則是為了茶葉本身的滋味,這些茶友口中的洗茶,或許稱之為“醒茶”更為合適。

但白茶是一種不需要醒茶的茶類,它的豐厚內質遇水而發,沸水沖泡尚且要保持快出水的節奏,白白浪費第一衝的茶水“洗茶”,只是錯過了白茶第一沖茶湯的清鮮甜潤。

洗茶,在品質不好的白茶身上,能洗去的塵埃不足一二,而對品質好的白茶,滋味的損失卻是實打實的。

洗茶?救茶不能,不過傷茶。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3》

白茶為什麼不用洗茶?存放多年的老白茶為什麼也不用洗?

前文且說品質不好的白茶洗茶也沒有挽救的餘地,而品質好的白茶,並不需要洗茶這一步驟來畫蛇添足。

產自高山雲霧縈繞間的白茶,人煙罕至,空氣純鮮,就此誕生而被採摘的茶青自然也是水靈靈,嫩生生。

在精湛的工藝加工下,這些茶葉沾染到塵埃的可能性也是極小。

日光萎凋,接觸到溫和的陽光和散漫的清風拂面,置放在水篩上的茶葉薄攤晾晒,從萎凋烘乾,一直都保持著離地加工的高傲。

有些懶散的製茶師傅,直接白茶攤晒在地上,茶葉自然免不了塵埃的沾染,接近地面的白茶,可能還會因為地面的高溫而被“烤熟”,故而工藝對白茶的純淨度,有著切身的要害。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對工藝的追求,在白茶半成品的階段,會有專人對茶葉進行挑揀,將一些漏網之魚的大葉片挑揀而出。

儲存白茶更是層層包裹,三層包裝法掩住水汽雜味,灰塵自然也無孔可入,在這種避光、乾燥、無異味環境下儲存的白茶,怎會有沾染到塵埃的機會?

所以品質好的白茶不用洗茶,在安全乾淨的環境中良好存放多年的老白茶,更是不用洗茶。

而存放過程中出了差錯的老白茶,洗茶也無濟於事。

茶葉變質,是內物質的流失,以及水汽入侵帶來的沒變,黴變的氣息,混雜的滋味,洗茶過後依舊無法改變這已經變質的事實。

檢查老白茶是否變質,可以聞香,感受茶葉的幹度,卻不必安慰自己洗茶過後還能喝,強迫自己喝下變質的老白茶,不僅達不到養生的功用,甚至可能傷身!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4》

什麼茶可以洗茶?

撥開白茶,六大茶類中究竟有誰需要“洗茶”的幫助?

一是陳年巖茶,而是陳年黑茶,三是普洱熟茶。

陳年巖茶的出現,或許是因為銷售不當或是其他原因。而巖茶在陳放的過程中,會進行反覆焙火,這一積年累月的過程,很容易吸附一些物質,而茶香也受到了禁錮,香氣無法充分釋放。

故而沖泡陳年巖茶,洗茶可以升發茶香。

黑茶是一種後發酵的茶類,陳年黑茶,需要在陳放過程中提供一定的溼度溫度,黴菌才能成長,為茶葉的轉化提供能量。

這些日積月累的發酵過程,誰也不能保證黑茶內在黴菌在多年轉化和存放後會有怎樣的變化。

沸水高溫滾燙,能洗去這些茶葉中的部分刺鼻的發酵氣息,還能洗去一些口感的欠缺。

而普洱熟茶,工藝中少不了渥堆發酵的步驟。

"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閒來下廚,自覺廚藝不精,於是挑了一個視頻觀摩,廚藝的展示沒怎麼入眼,卻被橫掃而過的彈幕擾得心煩。

“哇,不用洗手的嗎?”

“就這樣直接弄食材?為什麼不戴手套,一看就很不衛生!”

一個光影濾鏡俱佳的美食視頻,鏡頭裡的小姑娘賞心悅目的廚藝都堵不住這些人無謂的擔心。

且不說人家姑娘做完的飯菜尚且進不到他們口中,這些人自己下廚,難道就會三層防護衣,五層手套,帽子嚴實裹緊地做飯麼?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直接關閉彈幕,瞬間世界一片清淨,照著人家的食譜做出的香煎龍利魚,果然比前段時間自己瞎做的強了許多。

魚肉細膩香而不膩,輕輕分開便能看見它雪白柔嫩的內裡,調製的醬料清爽帶一絲酸辣的韻味,開胃卻不刺人。

只是飯後清茶解膩,摸起手機,看了一眼冒著紅點的私信箱,想來今兒關於“乾淨”的討論想來是避不開了。

“喝老白茶之前不用洗茶嗎?洗過後會不會乾淨一點?”

喝白茶自然不用洗茶,無論新老,當然前提是品質俱佳的白茶。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2》

洗茶到底能給茶葉帶來什麼變化?

“洗茶”最早的出現,可以追憶到宋朝時。

翻閱茶書,屠隆的《茶說》中指出:“凡烹茶,先以熱湯洗,去塵垢冷氣,烹之則美。”

張謙德則在《茶經》說:“凡烹蒸熟茶,先以熱湯洗一兩次,去其塵垢冷氣而烹之則美。”

洗茶,這顧名思義的詞語,意指將茶葉用水清洗,一般是用沸水沖泡茶葉,浸泡一會兒,然後將第一衝的茶水倒掉,這邊常見的“洗茶”方式。

在很多茶友的心中“洗茶”,堪比一次茶葉大掃除。洗洗茶葉,再也不用擔心病從口入了呢!

但“洗茶”對於灰塵髒汙,其實並非茶友幻想的那麼有用,甚至會洗去茶葉的韻味精華!

茶葉從採摘到加工,到運輸販賣,期間曲折,自然給許多茶友帶去了茶葉髒汙的錯覺,一路灰塵僕僕,而茶葉中也指不定還有農殘的出現。

沸水沖泡,將第一泡茶水倒掉,甚至在第一泡是長久悶泡,這樣一來,似乎便能素手浣溪沙,茶葉自然也被洗的乾淨。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但深究茶葉這一路奔波,只有採摘和加工的過程中,茶葉有可能接觸到灰塵髒汙,往後的茶葉都安然存放在包裝袋裡。

品質不好的茶葉,產地車水馬龍,給生長的茶青帶去了諸多灰塵,採摘後萎凋烘乾的環境靠近人流,自然也免不了沾染塵氣,若是製作的工藝再差上幾分,渥堆發酵,茶葉自然“塵滿面鬢如霜”。

不幸買到這般茶葉,洗茶真就這麼有用?可以用洗茶的步驟洗乾淨這些灰塵,迴歸它本來面貌?

短短一次沸水交接,是萬萬不可能拯救這些品質不佳的茶葉的!沸水只能洗到茶葉葉片表面一些灰塵,而蜷縮在它葉底每一個角落的溝溝壑壑,這是屬於從誕生便開始的茶葉暗傷。

通過測量,茶葉本身若是含有粉塵測量物,沸水沖泡僅僅能洗去百分之十左右,剩餘的髒汙尚在,所以說洗茶,尤其是洗那些本身品質就不佳的茶葉,只能說是一種心裡安慰。

另一些茶友洗茶,則是為了茶葉本身的滋味,這些茶友口中的洗茶,或許稱之為“醒茶”更為合適。

但白茶是一種不需要醒茶的茶類,它的豐厚內質遇水而發,沸水沖泡尚且要保持快出水的節奏,白白浪費第一衝的茶水“洗茶”,只是錯過了白茶第一沖茶湯的清鮮甜潤。

洗茶,在品質不好的白茶身上,能洗去的塵埃不足一二,而對品質好的白茶,滋味的損失卻是實打實的。

洗茶?救茶不能,不過傷茶。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3》

白茶為什麼不用洗茶?存放多年的老白茶為什麼也不用洗?

前文且說品質不好的白茶洗茶也沒有挽救的餘地,而品質好的白茶,並不需要洗茶這一步驟來畫蛇添足。

產自高山雲霧縈繞間的白茶,人煙罕至,空氣純鮮,就此誕生而被採摘的茶青自然也是水靈靈,嫩生生。

在精湛的工藝加工下,這些茶葉沾染到塵埃的可能性也是極小。

日光萎凋,接觸到溫和的陽光和散漫的清風拂面,置放在水篩上的茶葉薄攤晾晒,從萎凋烘乾,一直都保持著離地加工的高傲。

有些懶散的製茶師傅,直接白茶攤晒在地上,茶葉自然免不了塵埃的沾染,接近地面的白茶,可能還會因為地面的高溫而被“烤熟”,故而工藝對白茶的純淨度,有著切身的要害。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對工藝的追求,在白茶半成品的階段,會有專人對茶葉進行挑揀,將一些漏網之魚的大葉片挑揀而出。

儲存白茶更是層層包裹,三層包裝法掩住水汽雜味,灰塵自然也無孔可入,在這種避光、乾燥、無異味環境下儲存的白茶,怎會有沾染到塵埃的機會?

所以品質好的白茶不用洗茶,在安全乾淨的環境中良好存放多年的老白茶,更是不用洗茶。

而存放過程中出了差錯的老白茶,洗茶也無濟於事。

茶葉變質,是內物質的流失,以及水汽入侵帶來的沒變,黴變的氣息,混雜的滋味,洗茶過後依舊無法改變這已經變質的事實。

檢查老白茶是否變質,可以聞香,感受茶葉的幹度,卻不必安慰自己洗茶過後還能喝,強迫自己喝下變質的老白茶,不僅達不到養生的功用,甚至可能傷身!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4》

什麼茶可以洗茶?

撥開白茶,六大茶類中究竟有誰需要“洗茶”的幫助?

一是陳年巖茶,而是陳年黑茶,三是普洱熟茶。

陳年巖茶的出現,或許是因為銷售不當或是其他原因。而巖茶在陳放的過程中,會進行反覆焙火,這一積年累月的過程,很容易吸附一些物質,而茶香也受到了禁錮,香氣無法充分釋放。

故而沖泡陳年巖茶,洗茶可以升發茶香。

黑茶是一種後發酵的茶類,陳年黑茶,需要在陳放過程中提供一定的溼度溫度,黴菌才能成長,為茶葉的轉化提供能量。

這些日積月累的發酵過程,誰也不能保證黑茶內在黴菌在多年轉化和存放後會有怎樣的變化。

沸水高溫滾燙,能洗去這些茶葉中的部分刺鼻的發酵氣息,還能洗去一些口感的欠缺。

而普洱熟茶,工藝中少不了渥堆發酵的步驟。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渥堆,是指將茶青堆放到一定的高度,進行灑水,覆蓋麻布促進茶葉酵素作用,普洱熟茶需要在溼熱作用下發酵足足一天左右,只有等茶葉轉化到一定程度,才可以攤開晾乾。

這渥堆的環境如果雜亂幾分,很容易沾染上一些物質,普洱熟茶,便可以通過洗茶洗淨異味,激發茶香。

除卻這三種茶葉,六大茶類中葉片鮮嫩度較高的茶類,基本不需要洗茶的打擾。

在《洗茶對茶品質的影響》中可以得知,沸水短時間衝淋對綠茶的品質表現並沒有任何幫助。

嫩度高的綠茶,在洗茶的試驗中,短時間衝淋使得綠茶第一道茶湯:鮮爽甜醇的氨基酸、可溶性糖呈下降;苦味的咖啡鹼、澀味的多酚類浸出趨勢上升。

洗茶這一步驟,反而使得綠茶的鮮爽感下降,苦澀味提升。

綠茶,黃茶、白茶、半發酵的烏龍茶和紅茶,第一泡的茶香濃郁而湯清水潤,浪費第一泡的茶湯,來達到“洗茶”的安慰,實在可惜。

"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閒來下廚,自覺廚藝不精,於是挑了一個視頻觀摩,廚藝的展示沒怎麼入眼,卻被橫掃而過的彈幕擾得心煩。

“哇,不用洗手的嗎?”

“就這樣直接弄食材?為什麼不戴手套,一看就很不衛生!”

一個光影濾鏡俱佳的美食視頻,鏡頭裡的小姑娘賞心悅目的廚藝都堵不住這些人無謂的擔心。

且不說人家姑娘做完的飯菜尚且進不到他們口中,這些人自己下廚,難道就會三層防護衣,五層手套,帽子嚴實裹緊地做飯麼?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直接關閉彈幕,瞬間世界一片清淨,照著人家的食譜做出的香煎龍利魚,果然比前段時間自己瞎做的強了許多。

魚肉細膩香而不膩,輕輕分開便能看見它雪白柔嫩的內裡,調製的醬料清爽帶一絲酸辣的韻味,開胃卻不刺人。

只是飯後清茶解膩,摸起手機,看了一眼冒著紅點的私信箱,想來今兒關於“乾淨”的討論想來是避不開了。

“喝老白茶之前不用洗茶嗎?洗過後會不會乾淨一點?”

喝白茶自然不用洗茶,無論新老,當然前提是品質俱佳的白茶。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2》

洗茶到底能給茶葉帶來什麼變化?

“洗茶”最早的出現,可以追憶到宋朝時。

翻閱茶書,屠隆的《茶說》中指出:“凡烹茶,先以熱湯洗,去塵垢冷氣,烹之則美。”

張謙德則在《茶經》說:“凡烹蒸熟茶,先以熱湯洗一兩次,去其塵垢冷氣而烹之則美。”

洗茶,這顧名思義的詞語,意指將茶葉用水清洗,一般是用沸水沖泡茶葉,浸泡一會兒,然後將第一衝的茶水倒掉,這邊常見的“洗茶”方式。

在很多茶友的心中“洗茶”,堪比一次茶葉大掃除。洗洗茶葉,再也不用擔心病從口入了呢!

但“洗茶”對於灰塵髒汙,其實並非茶友幻想的那麼有用,甚至會洗去茶葉的韻味精華!

茶葉從採摘到加工,到運輸販賣,期間曲折,自然給許多茶友帶去了茶葉髒汙的錯覺,一路灰塵僕僕,而茶葉中也指不定還有農殘的出現。

沸水沖泡,將第一泡茶水倒掉,甚至在第一泡是長久悶泡,這樣一來,似乎便能素手浣溪沙,茶葉自然也被洗的乾淨。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但深究茶葉這一路奔波,只有採摘和加工的過程中,茶葉有可能接觸到灰塵髒汙,往後的茶葉都安然存放在包裝袋裡。

品質不好的茶葉,產地車水馬龍,給生長的茶青帶去了諸多灰塵,採摘後萎凋烘乾的環境靠近人流,自然也免不了沾染塵氣,若是製作的工藝再差上幾分,渥堆發酵,茶葉自然“塵滿面鬢如霜”。

不幸買到這般茶葉,洗茶真就這麼有用?可以用洗茶的步驟洗乾淨這些灰塵,迴歸它本來面貌?

短短一次沸水交接,是萬萬不可能拯救這些品質不佳的茶葉的!沸水只能洗到茶葉葉片表面一些灰塵,而蜷縮在它葉底每一個角落的溝溝壑壑,這是屬於從誕生便開始的茶葉暗傷。

通過測量,茶葉本身若是含有粉塵測量物,沸水沖泡僅僅能洗去百分之十左右,剩餘的髒汙尚在,所以說洗茶,尤其是洗那些本身品質就不佳的茶葉,只能說是一種心裡安慰。

另一些茶友洗茶,則是為了茶葉本身的滋味,這些茶友口中的洗茶,或許稱之為“醒茶”更為合適。

但白茶是一種不需要醒茶的茶類,它的豐厚內質遇水而發,沸水沖泡尚且要保持快出水的節奏,白白浪費第一衝的茶水“洗茶”,只是錯過了白茶第一沖茶湯的清鮮甜潤。

洗茶,在品質不好的白茶身上,能洗去的塵埃不足一二,而對品質好的白茶,滋味的損失卻是實打實的。

洗茶?救茶不能,不過傷茶。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3》

白茶為什麼不用洗茶?存放多年的老白茶為什麼也不用洗?

前文且說品質不好的白茶洗茶也沒有挽救的餘地,而品質好的白茶,並不需要洗茶這一步驟來畫蛇添足。

產自高山雲霧縈繞間的白茶,人煙罕至,空氣純鮮,就此誕生而被採摘的茶青自然也是水靈靈,嫩生生。

在精湛的工藝加工下,這些茶葉沾染到塵埃的可能性也是極小。

日光萎凋,接觸到溫和的陽光和散漫的清風拂面,置放在水篩上的茶葉薄攤晾晒,從萎凋烘乾,一直都保持著離地加工的高傲。

有些懶散的製茶師傅,直接白茶攤晒在地上,茶葉自然免不了塵埃的沾染,接近地面的白茶,可能還會因為地面的高溫而被“烤熟”,故而工藝對白茶的純淨度,有著切身的要害。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對工藝的追求,在白茶半成品的階段,會有專人對茶葉進行挑揀,將一些漏網之魚的大葉片挑揀而出。

儲存白茶更是層層包裹,三層包裝法掩住水汽雜味,灰塵自然也無孔可入,在這種避光、乾燥、無異味環境下儲存的白茶,怎會有沾染到塵埃的機會?

所以品質好的白茶不用洗茶,在安全乾淨的環境中良好存放多年的老白茶,更是不用洗茶。

而存放過程中出了差錯的老白茶,洗茶也無濟於事。

茶葉變質,是內物質的流失,以及水汽入侵帶來的沒變,黴變的氣息,混雜的滋味,洗茶過後依舊無法改變這已經變質的事實。

檢查老白茶是否變質,可以聞香,感受茶葉的幹度,卻不必安慰自己洗茶過後還能喝,強迫自己喝下變質的老白茶,不僅達不到養生的功用,甚至可能傷身!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4》

什麼茶可以洗茶?

撥開白茶,六大茶類中究竟有誰需要“洗茶”的幫助?

一是陳年巖茶,而是陳年黑茶,三是普洱熟茶。

陳年巖茶的出現,或許是因為銷售不當或是其他原因。而巖茶在陳放的過程中,會進行反覆焙火,這一積年累月的過程,很容易吸附一些物質,而茶香也受到了禁錮,香氣無法充分釋放。

故而沖泡陳年巖茶,洗茶可以升發茶香。

黑茶是一種後發酵的茶類,陳年黑茶,需要在陳放過程中提供一定的溼度溫度,黴菌才能成長,為茶葉的轉化提供能量。

這些日積月累的發酵過程,誰也不能保證黑茶內在黴菌在多年轉化和存放後會有怎樣的變化。

沸水高溫滾燙,能洗去這些茶葉中的部分刺鼻的發酵氣息,還能洗去一些口感的欠缺。

而普洱熟茶,工藝中少不了渥堆發酵的步驟。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渥堆,是指將茶青堆放到一定的高度,進行灑水,覆蓋麻布促進茶葉酵素作用,普洱熟茶需要在溼熱作用下發酵足足一天左右,只有等茶葉轉化到一定程度,才可以攤開晾乾。

這渥堆的環境如果雜亂幾分,很容易沾染上一些物質,普洱熟茶,便可以通過洗茶洗淨異味,激發茶香。

除卻這三種茶葉,六大茶類中葉片鮮嫩度較高的茶類,基本不需要洗茶的打擾。

在《洗茶對茶品質的影響》中可以得知,沸水短時間衝淋對綠茶的品質表現並沒有任何幫助。

嫩度高的綠茶,在洗茶的試驗中,短時間衝淋使得綠茶第一道茶湯:鮮爽甜醇的氨基酸、可溶性糖呈下降;苦味的咖啡鹼、澀味的多酚類浸出趨勢上升。

洗茶這一步驟,反而使得綠茶的鮮爽感下降,苦澀味提升。

綠茶,黃茶、白茶、半發酵的烏龍茶和紅茶,第一泡的茶香濃郁而湯清水潤,浪費第一泡的茶湯,來達到“洗茶”的安慰,實在可惜。

老白茶洗洗更乾淨?其實洗白茶,洗的只是心裡安慰

《5》

幾番波折解釋清楚,茶友終於放棄了對進行老白茶無用的洗茶。

若是白茶變質品質低劣,洗茶難救。

產區優秀工藝精湛儲存良好的老白茶,洗茶無用,徒費內質。

萬事都是講究一個適宜,與其強行將白茶與洗茶生拉硬湊,不如在買茶時多用些心思,這樣也避免了擔憂。

品茗杯中一杯澄澈,如此清透,哪裡需要擔心塵土的問題?

日高竹露猶滴,風定茶煙翳然。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