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漢白玉阿育王塔

高78.5釐米。此塔由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位於塔的最高處,咱們老百姓籠統稱為塔尖)、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蓋為九級稜臺,自上到下逐漸變大,每級稜臺邊刻一圈如意雲。塔身四面,每面一門,門兩側各侍立一位菩薩,共八位,菩薩們或持香花、或持寶珠以作供養。塔座為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束腰收窄),束腰上每面有三張護法金剛力士的臉,共12張臉。

(二)唐代鎏金銅浮屠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漢白玉阿育王塔

高78.5釐米。此塔由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位於塔的最高處,咱們老百姓籠統稱為塔尖)、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蓋為九級稜臺,自上到下逐漸變大,每級稜臺邊刻一圈如意雲。塔身四面,每面一門,門兩側各侍立一位菩薩,共八位,菩薩們或持香花、或持寶珠以作供養。塔座為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束腰收窄),束腰上每面有三張護法金剛力士的臉,共12張臉。

(二)唐代鎏金銅浮屠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銅浮屠

浮屠通高53.5釐米,底座長寬各28釐米,二層長寬各24釐米,三層長寬各19釐米,房簷長寬各23.51釐米,重7.4千克,模鑄成型,精緻玲瓏。整體為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浮屠設方形基座,基座上有三層月臺。三層月臺均呈方形,四周邊沿有欄杆,欄杆上下段有寶珠、如意雲頭、蹲獅、葫蘆狀的裝飾物。銅浮屠四面每邊設門兩扇,門中部有插槓,正門外置金剛力士一對。

銅浮屠的屋頂為傳統的“攢尖頂”(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頂下每邊有三個兩晉南北朝至唐代建築上特有的輔助承重的“人字拱”。這座浮屠的塔剎十分精美,安放在一個須彌座上,寶剎下端有六枚相輪(貫串在剎杆上的圓環,多與塔的層數相應),相輪上置華蓋,剎尖高聳,最上為摩尼寶珠。這座鎏金銅浮屠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寶中的國寶。

(三)祕色瓷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漢白玉阿育王塔

高78.5釐米。此塔由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位於塔的最高處,咱們老百姓籠統稱為塔尖)、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蓋為九級稜臺,自上到下逐漸變大,每級稜臺邊刻一圈如意雲。塔身四面,每面一門,門兩側各侍立一位菩薩,共八位,菩薩們或持香花、或持寶珠以作供養。塔座為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束腰收窄),束腰上每面有三張護法金剛力士的臉,共12張臉。

(二)唐代鎏金銅浮屠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銅浮屠

浮屠通高53.5釐米,底座長寬各28釐米,二層長寬各24釐米,三層長寬各19釐米,房簷長寬各23.51釐米,重7.4千克,模鑄成型,精緻玲瓏。整體為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浮屠設方形基座,基座上有三層月臺。三層月臺均呈方形,四周邊沿有欄杆,欄杆上下段有寶珠、如意雲頭、蹲獅、葫蘆狀的裝飾物。銅浮屠四面每邊設門兩扇,門中部有插槓,正門外置金剛力士一對。

銅浮屠的屋頂為傳統的“攢尖頂”(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頂下每邊有三個兩晉南北朝至唐代建築上特有的輔助承重的“人字拱”。這座浮屠的塔剎十分精美,安放在一個須彌座上,寶剎下端有六枚相輪(貫串在剎杆上的圓環,多與塔的層數相應),相輪上置華蓋,剎尖高聳,最上為摩尼寶珠。這座鎏金銅浮屠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寶中的國寶。

(三)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漢白玉阿育王塔

高78.5釐米。此塔由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位於塔的最高處,咱們老百姓籠統稱為塔尖)、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蓋為九級稜臺,自上到下逐漸變大,每級稜臺邊刻一圈如意雲。塔身四面,每面一門,門兩側各侍立一位菩薩,共八位,菩薩們或持香花、或持寶珠以作供養。塔座為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束腰收窄),束腰上每面有三張護法金剛力士的臉,共12張臉。

(二)唐代鎏金銅浮屠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銅浮屠

浮屠通高53.5釐米,底座長寬各28釐米,二層長寬各24釐米,三層長寬各19釐米,房簷長寬各23.51釐米,重7.4千克,模鑄成型,精緻玲瓏。整體為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浮屠設方形基座,基座上有三層月臺。三層月臺均呈方形,四周邊沿有欄杆,欄杆上下段有寶珠、如意雲頭、蹲獅、葫蘆狀的裝飾物。銅浮屠四面每邊設門兩扇,門中部有插槓,正門外置金剛力士一對。

銅浮屠的屋頂為傳統的“攢尖頂”(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頂下每邊有三個兩晉南北朝至唐代建築上特有的輔助承重的“人字拱”。這座浮屠的塔剎十分精美,安放在一個須彌座上,寶剎下端有六枚相輪(貫串在剎杆上的圓環,多與塔的層數相應),相輪上置華蓋,剎尖高聳,最上為摩尼寶珠。這座鎏金銅浮屠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寶中的國寶。

(三)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在法門寺地宮開啟之前,祕色瓷就是一個傳說。大家只是聽說,卻沒有見過真正的祕色瓷。祕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

法門寺地宮共發現了十三件唐代祕色瓷器,全都是皇家御用的精品,不僅讓人看到了祕色瓷傳說中的“千峰翠色”,也讓考古學家們從物證上確認了唐代祕色瓷器的燒製確實已經爐火純青,它們深深影響了越地青瓷的獨特品味,更讓我頓悟了宋代越地龍泉窯青瓷那綠如青玉之美的緣起。可以說,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現,解了中國瓷器史上一個大謎,補了一個大缺。

(四)玻璃器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漢白玉阿育王塔

高78.5釐米。此塔由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位於塔的最高處,咱們老百姓籠統稱為塔尖)、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蓋為九級稜臺,自上到下逐漸變大,每級稜臺邊刻一圈如意雲。塔身四面,每面一門,門兩側各侍立一位菩薩,共八位,菩薩們或持香花、或持寶珠以作供養。塔座為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束腰收窄),束腰上每面有三張護法金剛力士的臉,共12張臉。

(二)唐代鎏金銅浮屠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銅浮屠

浮屠通高53.5釐米,底座長寬各28釐米,二層長寬各24釐米,三層長寬各19釐米,房簷長寬各23.51釐米,重7.4千克,模鑄成型,精緻玲瓏。整體為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浮屠設方形基座,基座上有三層月臺。三層月臺均呈方形,四周邊沿有欄杆,欄杆上下段有寶珠、如意雲頭、蹲獅、葫蘆狀的裝飾物。銅浮屠四面每邊設門兩扇,門中部有插槓,正門外置金剛力士一對。

銅浮屠的屋頂為傳統的“攢尖頂”(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頂下每邊有三個兩晉南北朝至唐代建築上特有的輔助承重的“人字拱”。這座浮屠的塔剎十分精美,安放在一個須彌座上,寶剎下端有六枚相輪(貫串在剎杆上的圓環,多與塔的層數相應),相輪上置華蓋,剎尖高聳,最上為摩尼寶珠。這座鎏金銅浮屠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寶中的國寶。

(三)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在法門寺地宮開啟之前,祕色瓷就是一個傳說。大家只是聽說,卻沒有見過真正的祕色瓷。祕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

法門寺地宮共發現了十三件唐代祕色瓷器,全都是皇家御用的精品,不僅讓人看到了祕色瓷傳說中的“千峰翠色”,也讓考古學家們從物證上確認了唐代祕色瓷器的燒製確實已經爐火純青,它們深深影響了越地青瓷的獨特品味,更讓我頓悟了宋代越地龍泉窯青瓷那綠如青玉之美的緣起。可以說,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現,解了中國瓷器史上一個大謎,補了一個大缺。

(四)玻璃器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神祕的藍色,真不敢想象是唐朝的物品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漢白玉阿育王塔

高78.5釐米。此塔由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位於塔的最高處,咱們老百姓籠統稱為塔尖)、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蓋為九級稜臺,自上到下逐漸變大,每級稜臺邊刻一圈如意雲。塔身四面,每面一門,門兩側各侍立一位菩薩,共八位,菩薩們或持香花、或持寶珠以作供養。塔座為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束腰收窄),束腰上每面有三張護法金剛力士的臉,共12張臉。

(二)唐代鎏金銅浮屠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銅浮屠

浮屠通高53.5釐米,底座長寬各28釐米,二層長寬各24釐米,三層長寬各19釐米,房簷長寬各23.51釐米,重7.4千克,模鑄成型,精緻玲瓏。整體為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浮屠設方形基座,基座上有三層月臺。三層月臺均呈方形,四周邊沿有欄杆,欄杆上下段有寶珠、如意雲頭、蹲獅、葫蘆狀的裝飾物。銅浮屠四面每邊設門兩扇,門中部有插槓,正門外置金剛力士一對。

銅浮屠的屋頂為傳統的“攢尖頂”(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頂下每邊有三個兩晉南北朝至唐代建築上特有的輔助承重的“人字拱”。這座浮屠的塔剎十分精美,安放在一個須彌座上,寶剎下端有六枚相輪(貫串在剎杆上的圓環,多與塔的層數相應),相輪上置華蓋,剎尖高聳,最上為摩尼寶珠。這座鎏金銅浮屠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寶中的國寶。

(三)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在法門寺地宮開啟之前,祕色瓷就是一個傳說。大家只是聽說,卻沒有見過真正的祕色瓷。祕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

法門寺地宮共發現了十三件唐代祕色瓷器,全都是皇家御用的精品,不僅讓人看到了祕色瓷傳說中的“千峰翠色”,也讓考古學家們從物證上確認了唐代祕色瓷器的燒製確實已經爐火純青,它們深深影響了越地青瓷的獨特品味,更讓我頓悟了宋代越地龍泉窯青瓷那綠如青玉之美的緣起。可以說,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現,解了中國瓷器史上一個大謎,補了一個大缺。

(四)玻璃器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神祕的藍色,真不敢想象是唐朝的物品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那隻玻璃杯就算現在也很時髦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漢白玉阿育王塔

高78.5釐米。此塔由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位於塔的最高處,咱們老百姓籠統稱為塔尖)、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蓋為九級稜臺,自上到下逐漸變大,每級稜臺邊刻一圈如意雲。塔身四面,每面一門,門兩側各侍立一位菩薩,共八位,菩薩們或持香花、或持寶珠以作供養。塔座為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束腰收窄),束腰上每面有三張護法金剛力士的臉,共12張臉。

(二)唐代鎏金銅浮屠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銅浮屠

浮屠通高53.5釐米,底座長寬各28釐米,二層長寬各24釐米,三層長寬各19釐米,房簷長寬各23.51釐米,重7.4千克,模鑄成型,精緻玲瓏。整體為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浮屠設方形基座,基座上有三層月臺。三層月臺均呈方形,四周邊沿有欄杆,欄杆上下段有寶珠、如意雲頭、蹲獅、葫蘆狀的裝飾物。銅浮屠四面每邊設門兩扇,門中部有插槓,正門外置金剛力士一對。

銅浮屠的屋頂為傳統的“攢尖頂”(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頂下每邊有三個兩晉南北朝至唐代建築上特有的輔助承重的“人字拱”。這座浮屠的塔剎十分精美,安放在一個須彌座上,寶剎下端有六枚相輪(貫串在剎杆上的圓環,多與塔的層數相應),相輪上置華蓋,剎尖高聳,最上為摩尼寶珠。這座鎏金銅浮屠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寶中的國寶。

(三)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在法門寺地宮開啟之前,祕色瓷就是一個傳說。大家只是聽說,卻沒有見過真正的祕色瓷。祕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

法門寺地宮共發現了十三件唐代祕色瓷器,全都是皇家御用的精品,不僅讓人看到了祕色瓷傳說中的“千峰翠色”,也讓考古學家們從物證上確認了唐代祕色瓷器的燒製確實已經爐火純青,它們深深影響了越地青瓷的獨特品味,更讓我頓悟了宋代越地龍泉窯青瓷那綠如青玉之美的緣起。可以說,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現,解了中國瓷器史上一個大謎,補了一個大缺。

(四)玻璃器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神祕的藍色,真不敢想象是唐朝的物品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那隻玻璃杯就算現在也很時髦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確定這不是穿越回去的?

法門寺地宮共出土20件玻璃器,玻璃器在唐代是跟純金、鑲嵌寶石器皿一樣珍貴的。由於當時中國的玻璃燒製技術還沒有這麼發達,而且它們呈現了鮮明的波斯風格,考古學家們認為這批玻璃器來自西域。

(五)十二環錫杖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漢白玉阿育王塔

高78.5釐米。此塔由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位於塔的最高處,咱們老百姓籠統稱為塔尖)、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蓋為九級稜臺,自上到下逐漸變大,每級稜臺邊刻一圈如意雲。塔身四面,每面一門,門兩側各侍立一位菩薩,共八位,菩薩們或持香花、或持寶珠以作供養。塔座為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束腰收窄),束腰上每面有三張護法金剛力士的臉,共12張臉。

(二)唐代鎏金銅浮屠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銅浮屠

浮屠通高53.5釐米,底座長寬各28釐米,二層長寬各24釐米,三層長寬各19釐米,房簷長寬各23.51釐米,重7.4千克,模鑄成型,精緻玲瓏。整體為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浮屠設方形基座,基座上有三層月臺。三層月臺均呈方形,四周邊沿有欄杆,欄杆上下段有寶珠、如意雲頭、蹲獅、葫蘆狀的裝飾物。銅浮屠四面每邊設門兩扇,門中部有插槓,正門外置金剛力士一對。

銅浮屠的屋頂為傳統的“攢尖頂”(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頂下每邊有三個兩晉南北朝至唐代建築上特有的輔助承重的“人字拱”。這座浮屠的塔剎十分精美,安放在一個須彌座上,寶剎下端有六枚相輪(貫串在剎杆上的圓環,多與塔的層數相應),相輪上置華蓋,剎尖高聳,最上為摩尼寶珠。這座鎏金銅浮屠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寶中的國寶。

(三)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在法門寺地宮開啟之前,祕色瓷就是一個傳說。大家只是聽說,卻沒有見過真正的祕色瓷。祕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

法門寺地宮共發現了十三件唐代祕色瓷器,全都是皇家御用的精品,不僅讓人看到了祕色瓷傳說中的“千峰翠色”,也讓考古學家們從物證上確認了唐代祕色瓷器的燒製確實已經爐火純青,它們深深影響了越地青瓷的獨特品味,更讓我頓悟了宋代越地龍泉窯青瓷那綠如青玉之美的緣起。可以說,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現,解了中國瓷器史上一個大謎,補了一個大缺。

(四)玻璃器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神祕的藍色,真不敢想象是唐朝的物品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那隻玻璃杯就算現在也很時髦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確定這不是穿越回去的?

法門寺地宮共出土20件玻璃器,玻璃器在唐代是跟純金、鑲嵌寶石器皿一樣珍貴的。由於當時中國的玻璃燒製技術還沒有這麼發達,而且它們呈現了鮮明的波斯風格,考古學家們認為這批玻璃器來自西域。

(五)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漢白玉阿育王塔

高78.5釐米。此塔由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位於塔的最高處,咱們老百姓籠統稱為塔尖)、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蓋為九級稜臺,自上到下逐漸變大,每級稜臺邊刻一圈如意雲。塔身四面,每面一門,門兩側各侍立一位菩薩,共八位,菩薩們或持香花、或持寶珠以作供養。塔座為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束腰收窄),束腰上每面有三張護法金剛力士的臉,共12張臉。

(二)唐代鎏金銅浮屠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銅浮屠

浮屠通高53.5釐米,底座長寬各28釐米,二層長寬各24釐米,三層長寬各19釐米,房簷長寬各23.51釐米,重7.4千克,模鑄成型,精緻玲瓏。整體為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浮屠設方形基座,基座上有三層月臺。三層月臺均呈方形,四周邊沿有欄杆,欄杆上下段有寶珠、如意雲頭、蹲獅、葫蘆狀的裝飾物。銅浮屠四面每邊設門兩扇,門中部有插槓,正門外置金剛力士一對。

銅浮屠的屋頂為傳統的“攢尖頂”(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頂下每邊有三個兩晉南北朝至唐代建築上特有的輔助承重的“人字拱”。這座浮屠的塔剎十分精美,安放在一個須彌座上,寶剎下端有六枚相輪(貫串在剎杆上的圓環,多與塔的層數相應),相輪上置華蓋,剎尖高聳,最上為摩尼寶珠。這座鎏金銅浮屠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寶中的國寶。

(三)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在法門寺地宮開啟之前,祕色瓷就是一個傳說。大家只是聽說,卻沒有見過真正的祕色瓷。祕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

法門寺地宮共發現了十三件唐代祕色瓷器,全都是皇家御用的精品,不僅讓人看到了祕色瓷傳說中的“千峰翠色”,也讓考古學家們從物證上確認了唐代祕色瓷器的燒製確實已經爐火純青,它們深深影響了越地青瓷的獨特品味,更讓我頓悟了宋代越地龍泉窯青瓷那綠如青玉之美的緣起。可以說,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現,解了中國瓷器史上一個大謎,補了一個大缺。

(四)玻璃器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神祕的藍色,真不敢想象是唐朝的物品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那隻玻璃杯就算現在也很時髦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確定這不是穿越回去的?

法門寺地宮共出土20件玻璃器,玻璃器在唐代是跟純金、鑲嵌寶石器皿一樣珍貴的。由於當時中國的玻璃燒製技術還沒有這麼發達,而且它們呈現了鮮明的波斯風格,考古學家們認為這批玻璃器來自西域。

(五)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漢白玉阿育王塔

高78.5釐米。此塔由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位於塔的最高處,咱們老百姓籠統稱為塔尖)、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蓋為九級稜臺,自上到下逐漸變大,每級稜臺邊刻一圈如意雲。塔身四面,每面一門,門兩側各侍立一位菩薩,共八位,菩薩們或持香花、或持寶珠以作供養。塔座為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束腰收窄),束腰上每面有三張護法金剛力士的臉,共12張臉。

(二)唐代鎏金銅浮屠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銅浮屠

浮屠通高53.5釐米,底座長寬各28釐米,二層長寬各24釐米,三層長寬各19釐米,房簷長寬各23.51釐米,重7.4千克,模鑄成型,精緻玲瓏。整體為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浮屠設方形基座,基座上有三層月臺。三層月臺均呈方形,四周邊沿有欄杆,欄杆上下段有寶珠、如意雲頭、蹲獅、葫蘆狀的裝飾物。銅浮屠四面每邊設門兩扇,門中部有插槓,正門外置金剛力士一對。

銅浮屠的屋頂為傳統的“攢尖頂”(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頂下每邊有三個兩晉南北朝至唐代建築上特有的輔助承重的“人字拱”。這座浮屠的塔剎十分精美,安放在一個須彌座上,寶剎下端有六枚相輪(貫串在剎杆上的圓環,多與塔的層數相應),相輪上置華蓋,剎尖高聳,最上為摩尼寶珠。這座鎏金銅浮屠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寶中的國寶。

(三)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在法門寺地宮開啟之前,祕色瓷就是一個傳說。大家只是聽說,卻沒有見過真正的祕色瓷。祕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

法門寺地宮共發現了十三件唐代祕色瓷器,全都是皇家御用的精品,不僅讓人看到了祕色瓷傳說中的“千峰翠色”,也讓考古學家們從物證上確認了唐代祕色瓷器的燒製確實已經爐火純青,它們深深影響了越地青瓷的獨特品味,更讓我頓悟了宋代越地龍泉窯青瓷那綠如青玉之美的緣起。可以說,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現,解了中國瓷器史上一個大謎,補了一個大缺。

(四)玻璃器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神祕的藍色,真不敢想象是唐朝的物品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那隻玻璃杯就算現在也很時髦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確定這不是穿越回去的?

法門寺地宮共出土20件玻璃器,玻璃器在唐代是跟純金、鑲嵌寶石器皿一樣珍貴的。由於當時中國的玻璃燒製技術還沒有這麼發達,而且它們呈現了鮮明的波斯風格,考古學家們認為這批玻璃器來自西域。

(五)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錫杖下端細節

法門寺發現的這根大錫杖非比尋常,因為它號稱“世界錫杖之王”。為什麼會有這麼牛逼的稱號呢?因為它是目前世界上形體最大最長、等級最高、時代最久、製作最精美的錫杖。這根大錫杖是佛教世界的權威,佛門法器中的至寶,它是唐代皇室專門供養給釋迦牟尼佛的。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唐懿宗李漼(cuǐ)為啟迎法門寺佛骨,專門敕令文思院(唐後期設置的製作機構,主要主管制造金銀等器物)打造的法器。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錫杖長1.96米,重2.39公斤,用金2兩,銀58兩。杖身4股套12個環,中飾柿蒂狀忍冬花結座,上託流雲仰蓮,5鈷杵及智慧珠。錫杖尊體由復蓮八瓣組成,錫杖下端有三欄團花紋飾,欄之間以珠紋為界,極為精細,杖身中空,通體襯以纏枝蔓草,錫杖下端綴飾蔓草、雲氣和團花。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輪頂有仰蓮流雲束腰座,上託5鈷杵及智慧珠一枚。其中四個大股象徵四諦(苦、集、滅、道),十二小環則代表十二部經。杖頭雙輪四股以銀條盤曲而成,每股套裝雕花金環3枚。

(六)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漢白玉阿育王塔

高78.5釐米。此塔由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位於塔的最高處,咱們老百姓籠統稱為塔尖)、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蓋為九級稜臺,自上到下逐漸變大,每級稜臺邊刻一圈如意雲。塔身四面,每面一門,門兩側各侍立一位菩薩,共八位,菩薩們或持香花、或持寶珠以作供養。塔座為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束腰收窄),束腰上每面有三張護法金剛力士的臉,共12張臉。

(二)唐代鎏金銅浮屠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銅浮屠

浮屠通高53.5釐米,底座長寬各28釐米,二層長寬各24釐米,三層長寬各19釐米,房簷長寬各23.51釐米,重7.4千克,模鑄成型,精緻玲瓏。整體為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浮屠設方形基座,基座上有三層月臺。三層月臺均呈方形,四周邊沿有欄杆,欄杆上下段有寶珠、如意雲頭、蹲獅、葫蘆狀的裝飾物。銅浮屠四面每邊設門兩扇,門中部有插槓,正門外置金剛力士一對。

銅浮屠的屋頂為傳統的“攢尖頂”(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頂下每邊有三個兩晉南北朝至唐代建築上特有的輔助承重的“人字拱”。這座浮屠的塔剎十分精美,安放在一個須彌座上,寶剎下端有六枚相輪(貫串在剎杆上的圓環,多與塔的層數相應),相輪上置華蓋,剎尖高聳,最上為摩尼寶珠。這座鎏金銅浮屠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寶中的國寶。

(三)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在法門寺地宮開啟之前,祕色瓷就是一個傳說。大家只是聽說,卻沒有見過真正的祕色瓷。祕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

法門寺地宮共發現了十三件唐代祕色瓷器,全都是皇家御用的精品,不僅讓人看到了祕色瓷傳說中的“千峰翠色”,也讓考古學家們從物證上確認了唐代祕色瓷器的燒製確實已經爐火純青,它們深深影響了越地青瓷的獨特品味,更讓我頓悟了宋代越地龍泉窯青瓷那綠如青玉之美的緣起。可以說,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現,解了中國瓷器史上一個大謎,補了一個大缺。

(四)玻璃器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神祕的藍色,真不敢想象是唐朝的物品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那隻玻璃杯就算現在也很時髦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確定這不是穿越回去的?

法門寺地宮共出土20件玻璃器,玻璃器在唐代是跟純金、鑲嵌寶石器皿一樣珍貴的。由於當時中國的玻璃燒製技術還沒有這麼發達,而且它們呈現了鮮明的波斯風格,考古學家們認為這批玻璃器來自西域。

(五)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錫杖下端細節

法門寺發現的這根大錫杖非比尋常,因為它號稱“世界錫杖之王”。為什麼會有這麼牛逼的稱號呢?因為它是目前世界上形體最大最長、等級最高、時代最久、製作最精美的錫杖。這根大錫杖是佛教世界的權威,佛門法器中的至寶,它是唐代皇室專門供養給釋迦牟尼佛的。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唐懿宗李漼(cuǐ)為啟迎法門寺佛骨,專門敕令文思院(唐後期設置的製作機構,主要主管制造金銀等器物)打造的法器。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錫杖長1.96米,重2.39公斤,用金2兩,銀58兩。杖身4股套12個環,中飾柿蒂狀忍冬花結座,上託流雲仰蓮,5鈷杵及智慧珠。錫杖尊體由復蓮八瓣組成,錫杖下端有三欄團花紋飾,欄之間以珠紋為界,極為精細,杖身中空,通體襯以纏枝蔓草,錫杖下端綴飾蔓草、雲氣和團花。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輪頂有仰蓮流雲束腰座,上託5鈷杵及智慧珠一枚。其中四個大股象徵四諦(苦、集、滅、道),十二小環則代表十二部經。杖頭雙輪四股以銀條盤曲而成,每股套裝雕花金環3枚。

(六)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1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漢白玉阿育王塔

高78.5釐米。此塔由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位於塔的最高處,咱們老百姓籠統稱為塔尖)、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蓋為九級稜臺,自上到下逐漸變大,每級稜臺邊刻一圈如意雲。塔身四面,每面一門,門兩側各侍立一位菩薩,共八位,菩薩們或持香花、或持寶珠以作供養。塔座為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束腰收窄),束腰上每面有三張護法金剛力士的臉,共12張臉。

(二)唐代鎏金銅浮屠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銅浮屠

浮屠通高53.5釐米,底座長寬各28釐米,二層長寬各24釐米,三層長寬各19釐米,房簷長寬各23.51釐米,重7.4千克,模鑄成型,精緻玲瓏。整體為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浮屠設方形基座,基座上有三層月臺。三層月臺均呈方形,四周邊沿有欄杆,欄杆上下段有寶珠、如意雲頭、蹲獅、葫蘆狀的裝飾物。銅浮屠四面每邊設門兩扇,門中部有插槓,正門外置金剛力士一對。

銅浮屠的屋頂為傳統的“攢尖頂”(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頂下每邊有三個兩晉南北朝至唐代建築上特有的輔助承重的“人字拱”。這座浮屠的塔剎十分精美,安放在一個須彌座上,寶剎下端有六枚相輪(貫串在剎杆上的圓環,多與塔的層數相應),相輪上置華蓋,剎尖高聳,最上為摩尼寶珠。這座鎏金銅浮屠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寶中的國寶。

(三)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在法門寺地宮開啟之前,祕色瓷就是一個傳說。大家只是聽說,卻沒有見過真正的祕色瓷。祕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

法門寺地宮共發現了十三件唐代祕色瓷器,全都是皇家御用的精品,不僅讓人看到了祕色瓷傳說中的“千峰翠色”,也讓考古學家們從物證上確認了唐代祕色瓷器的燒製確實已經爐火純青,它們深深影響了越地青瓷的獨特品味,更讓我頓悟了宋代越地龍泉窯青瓷那綠如青玉之美的緣起。可以說,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現,解了中國瓷器史上一個大謎,補了一個大缺。

(四)玻璃器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神祕的藍色,真不敢想象是唐朝的物品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那隻玻璃杯就算現在也很時髦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確定這不是穿越回去的?

法門寺地宮共出土20件玻璃器,玻璃器在唐代是跟純金、鑲嵌寶石器皿一樣珍貴的。由於當時中國的玻璃燒製技術還沒有這麼發達,而且它們呈現了鮮明的波斯風格,考古學家們認為這批玻璃器來自西域。

(五)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錫杖下端細節

法門寺發現的這根大錫杖非比尋常,因為它號稱“世界錫杖之王”。為什麼會有這麼牛逼的稱號呢?因為它是目前世界上形體最大最長、等級最高、時代最久、製作最精美的錫杖。這根大錫杖是佛教世界的權威,佛門法器中的至寶,它是唐代皇室專門供養給釋迦牟尼佛的。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唐懿宗李漼(cuǐ)為啟迎法門寺佛骨,專門敕令文思院(唐後期設置的製作機構,主要主管制造金銀等器物)打造的法器。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錫杖長1.96米,重2.39公斤,用金2兩,銀58兩。杖身4股套12個環,中飾柿蒂狀忍冬花結座,上託流雲仰蓮,5鈷杵及智慧珠。錫杖尊體由復蓮八瓣組成,錫杖下端有三欄團花紋飾,欄之間以珠紋為界,極為精細,杖身中空,通體襯以纏枝蔓草,錫杖下端綴飾蔓草、雲氣和團花。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輪頂有仰蓮流雲束腰座,上託5鈷杵及智慧珠一枚。其中四個大股象徵四諦(苦、集、滅、道),十二小環則代表十二部經。杖頭雙輪四股以銀條盤曲而成,每股套裝雕花金環3枚。

(六)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1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2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通高38.5釐米,像高21釐米,重1.926千克。這尊捧真身菩薩是唐懿宗三十九歲生日時為供養佛指舍利而敬造的,這一年就是鹹通十四年,同時是唐代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迎奉佛指舍利的活動,這尊捧真身菩薩就是那時候進入地宮永久供養的。

捧真身菩薩雙手捧著刻有發願文的鎏金銀匾荷葉盤,願文為:“奉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聖廣孝皇帝,敬造捧真身菩薩,永為供養。伏願聖壽萬春,聖枝萬葉,八荒來服,四海無波。鹹通十二年辛卯歲十一月十四日皇帝延慶日記”。

(七)唐代銀芙蕖一對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漢白玉阿育王塔

高78.5釐米。此塔由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位於塔的最高處,咱們老百姓籠統稱為塔尖)、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蓋為九級稜臺,自上到下逐漸變大,每級稜臺邊刻一圈如意雲。塔身四面,每面一門,門兩側各侍立一位菩薩,共八位,菩薩們或持香花、或持寶珠以作供養。塔座為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束腰收窄),束腰上每面有三張護法金剛力士的臉,共12張臉。

(二)唐代鎏金銅浮屠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銅浮屠

浮屠通高53.5釐米,底座長寬各28釐米,二層長寬各24釐米,三層長寬各19釐米,房簷長寬各23.51釐米,重7.4千克,模鑄成型,精緻玲瓏。整體為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浮屠設方形基座,基座上有三層月臺。三層月臺均呈方形,四周邊沿有欄杆,欄杆上下段有寶珠、如意雲頭、蹲獅、葫蘆狀的裝飾物。銅浮屠四面每邊設門兩扇,門中部有插槓,正門外置金剛力士一對。

銅浮屠的屋頂為傳統的“攢尖頂”(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頂下每邊有三個兩晉南北朝至唐代建築上特有的輔助承重的“人字拱”。這座浮屠的塔剎十分精美,安放在一個須彌座上,寶剎下端有六枚相輪(貫串在剎杆上的圓環,多與塔的層數相應),相輪上置華蓋,剎尖高聳,最上為摩尼寶珠。這座鎏金銅浮屠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寶中的國寶。

(三)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在法門寺地宮開啟之前,祕色瓷就是一個傳說。大家只是聽說,卻沒有見過真正的祕色瓷。祕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

法門寺地宮共發現了十三件唐代祕色瓷器,全都是皇家御用的精品,不僅讓人看到了祕色瓷傳說中的“千峰翠色”,也讓考古學家們從物證上確認了唐代祕色瓷器的燒製確實已經爐火純青,它們深深影響了越地青瓷的獨特品味,更讓我頓悟了宋代越地龍泉窯青瓷那綠如青玉之美的緣起。可以說,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現,解了中國瓷器史上一個大謎,補了一個大缺。

(四)玻璃器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神祕的藍色,真不敢想象是唐朝的物品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那隻玻璃杯就算現在也很時髦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確定這不是穿越回去的?

法門寺地宮共出土20件玻璃器,玻璃器在唐代是跟純金、鑲嵌寶石器皿一樣珍貴的。由於當時中國的玻璃燒製技術還沒有這麼發達,而且它們呈現了鮮明的波斯風格,考古學家們認為這批玻璃器來自西域。

(五)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錫杖下端細節

法門寺發現的這根大錫杖非比尋常,因為它號稱“世界錫杖之王”。為什麼會有這麼牛逼的稱號呢?因為它是目前世界上形體最大最長、等級最高、時代最久、製作最精美的錫杖。這根大錫杖是佛教世界的權威,佛門法器中的至寶,它是唐代皇室專門供養給釋迦牟尼佛的。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唐懿宗李漼(cuǐ)為啟迎法門寺佛骨,專門敕令文思院(唐後期設置的製作機構,主要主管制造金銀等器物)打造的法器。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錫杖長1.96米,重2.39公斤,用金2兩,銀58兩。杖身4股套12個環,中飾柿蒂狀忍冬花結座,上託流雲仰蓮,5鈷杵及智慧珠。錫杖尊體由復蓮八瓣組成,錫杖下端有三欄團花紋飾,欄之間以珠紋為界,極為精細,杖身中空,通體襯以纏枝蔓草,錫杖下端綴飾蔓草、雲氣和團花。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輪頂有仰蓮流雲束腰座,上託5鈷杵及智慧珠一枚。其中四個大股象徵四諦(苦、集、滅、道),十二小環則代表十二部經。杖頭雙輪四股以銀條盤曲而成,每股套裝雕花金環3枚。

(六)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1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2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通高38.5釐米,像高21釐米,重1.926千克。這尊捧真身菩薩是唐懿宗三十九歲生日時為供養佛指舍利而敬造的,這一年就是鹹通十四年,同時是唐代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迎奉佛指舍利的活動,這尊捧真身菩薩就是那時候進入地宮永久供養的。

捧真身菩薩雙手捧著刻有發願文的鎏金銀匾荷葉盤,願文為:“奉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聖廣孝皇帝,敬造捧真身菩薩,永為供養。伏願聖壽萬春,聖枝萬葉,八荒來服,四海無波。鹹通十二年辛卯歲十一月十四日皇帝延慶日記”。

(七)唐代銀芙蕖一對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銀芙蕖一對

均通高41釐米,每件重535克。蓮花在佛教中是最聖潔的花朵,所以佛教徒常常會在佛像前供養蓮花。這對銀芙蕖鈑金(針對金屬薄板的一種綜合冷加工工藝)、焊接成型,以細銀條為莖、座,以很薄的銀箔為花葉。芙蕖的中心是蓮蓬,每朵芙蕖內外三層花瓣,共十六瓣。主莖又分出三支莖,一支為蓮花花蕾,另外兩支為翻卷的蓮葉。這對銀芙蕖可以說是唐代金銀器中的翹楚。

(八)唐代御用金銀茶具組

這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規格最高、配套最完整、工藝最為精美的茶具。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漢白玉阿育王塔

高78.5釐米。此塔由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位於塔的最高處,咱們老百姓籠統稱為塔尖)、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蓋為九級稜臺,自上到下逐漸變大,每級稜臺邊刻一圈如意雲。塔身四面,每面一門,門兩側各侍立一位菩薩,共八位,菩薩們或持香花、或持寶珠以作供養。塔座為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束腰收窄),束腰上每面有三張護法金剛力士的臉,共12張臉。

(二)唐代鎏金銅浮屠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銅浮屠

浮屠通高53.5釐米,底座長寬各28釐米,二層長寬各24釐米,三層長寬各19釐米,房簷長寬各23.51釐米,重7.4千克,模鑄成型,精緻玲瓏。整體為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浮屠設方形基座,基座上有三層月臺。三層月臺均呈方形,四周邊沿有欄杆,欄杆上下段有寶珠、如意雲頭、蹲獅、葫蘆狀的裝飾物。銅浮屠四面每邊設門兩扇,門中部有插槓,正門外置金剛力士一對。

銅浮屠的屋頂為傳統的“攢尖頂”(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頂下每邊有三個兩晉南北朝至唐代建築上特有的輔助承重的“人字拱”。這座浮屠的塔剎十分精美,安放在一個須彌座上,寶剎下端有六枚相輪(貫串在剎杆上的圓環,多與塔的層數相應),相輪上置華蓋,剎尖高聳,最上為摩尼寶珠。這座鎏金銅浮屠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寶中的國寶。

(三)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在法門寺地宮開啟之前,祕色瓷就是一個傳說。大家只是聽說,卻沒有見過真正的祕色瓷。祕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

法門寺地宮共發現了十三件唐代祕色瓷器,全都是皇家御用的精品,不僅讓人看到了祕色瓷傳說中的“千峰翠色”,也讓考古學家們從物證上確認了唐代祕色瓷器的燒製確實已經爐火純青,它們深深影響了越地青瓷的獨特品味,更讓我頓悟了宋代越地龍泉窯青瓷那綠如青玉之美的緣起。可以說,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現,解了中國瓷器史上一個大謎,補了一個大缺。

(四)玻璃器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神祕的藍色,真不敢想象是唐朝的物品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那隻玻璃杯就算現在也很時髦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確定這不是穿越回去的?

法門寺地宮共出土20件玻璃器,玻璃器在唐代是跟純金、鑲嵌寶石器皿一樣珍貴的。由於當時中國的玻璃燒製技術還沒有這麼發達,而且它們呈現了鮮明的波斯風格,考古學家們認為這批玻璃器來自西域。

(五)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錫杖下端細節

法門寺發現的這根大錫杖非比尋常,因為它號稱“世界錫杖之王”。為什麼會有這麼牛逼的稱號呢?因為它是目前世界上形體最大最長、等級最高、時代最久、製作最精美的錫杖。這根大錫杖是佛教世界的權威,佛門法器中的至寶,它是唐代皇室專門供養給釋迦牟尼佛的。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唐懿宗李漼(cuǐ)為啟迎法門寺佛骨,專門敕令文思院(唐後期設置的製作機構,主要主管制造金銀等器物)打造的法器。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錫杖長1.96米,重2.39公斤,用金2兩,銀58兩。杖身4股套12個環,中飾柿蒂狀忍冬花結座,上託流雲仰蓮,5鈷杵及智慧珠。錫杖尊體由復蓮八瓣組成,錫杖下端有三欄團花紋飾,欄之間以珠紋為界,極為精細,杖身中空,通體襯以纏枝蔓草,錫杖下端綴飾蔓草、雲氣和團花。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輪頂有仰蓮流雲束腰座,上託5鈷杵及智慧珠一枚。其中四個大股象徵四諦(苦、集、滅、道),十二小環則代表十二部經。杖頭雙輪四股以銀條盤曲而成,每股套裝雕花金環3枚。

(六)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1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2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通高38.5釐米,像高21釐米,重1.926千克。這尊捧真身菩薩是唐懿宗三十九歲生日時為供養佛指舍利而敬造的,這一年就是鹹通十四年,同時是唐代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迎奉佛指舍利的活動,這尊捧真身菩薩就是那時候進入地宮永久供養的。

捧真身菩薩雙手捧著刻有發願文的鎏金銀匾荷葉盤,願文為:“奉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聖廣孝皇帝,敬造捧真身菩薩,永為供養。伏願聖壽萬春,聖枝萬葉,八荒來服,四海無波。鹹通十二年辛卯歲十一月十四日皇帝延慶日記”。

(七)唐代銀芙蕖一對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銀芙蕖一對

均通高41釐米,每件重535克。蓮花在佛教中是最聖潔的花朵,所以佛教徒常常會在佛像前供養蓮花。這對銀芙蕖鈑金(針對金屬薄板的一種綜合冷加工工藝)、焊接成型,以細銀條為莖、座,以很薄的銀箔為花葉。芙蕖的中心是蓮蓬,每朵芙蕖內外三層花瓣,共十六瓣。主莖又分出三支莖,一支為蓮花花蕾,另外兩支為翻卷的蓮葉。這對銀芙蕖可以說是唐代金銀器中的翹楚。

(八)唐代御用金銀茶具組

這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規格最高、配套最完整、工藝最為精美的茶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御用金銀茶具組

(九)唐代八重寶函(展示為七重)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漢白玉阿育王塔

高78.5釐米。此塔由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位於塔的最高處,咱們老百姓籠統稱為塔尖)、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蓋為九級稜臺,自上到下逐漸變大,每級稜臺邊刻一圈如意雲。塔身四面,每面一門,門兩側各侍立一位菩薩,共八位,菩薩們或持香花、或持寶珠以作供養。塔座為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束腰收窄),束腰上每面有三張護法金剛力士的臉,共12張臉。

(二)唐代鎏金銅浮屠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銅浮屠

浮屠通高53.5釐米,底座長寬各28釐米,二層長寬各24釐米,三層長寬各19釐米,房簷長寬各23.51釐米,重7.4千克,模鑄成型,精緻玲瓏。整體為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浮屠設方形基座,基座上有三層月臺。三層月臺均呈方形,四周邊沿有欄杆,欄杆上下段有寶珠、如意雲頭、蹲獅、葫蘆狀的裝飾物。銅浮屠四面每邊設門兩扇,門中部有插槓,正門外置金剛力士一對。

銅浮屠的屋頂為傳統的“攢尖頂”(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頂下每邊有三個兩晉南北朝至唐代建築上特有的輔助承重的“人字拱”。這座浮屠的塔剎十分精美,安放在一個須彌座上,寶剎下端有六枚相輪(貫串在剎杆上的圓環,多與塔的層數相應),相輪上置華蓋,剎尖高聳,最上為摩尼寶珠。這座鎏金銅浮屠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寶中的國寶。

(三)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在法門寺地宮開啟之前,祕色瓷就是一個傳說。大家只是聽說,卻沒有見過真正的祕色瓷。祕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

法門寺地宮共發現了十三件唐代祕色瓷器,全都是皇家御用的精品,不僅讓人看到了祕色瓷傳說中的“千峰翠色”,也讓考古學家們從物證上確認了唐代祕色瓷器的燒製確實已經爐火純青,它們深深影響了越地青瓷的獨特品味,更讓我頓悟了宋代越地龍泉窯青瓷那綠如青玉之美的緣起。可以說,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現,解了中國瓷器史上一個大謎,補了一個大缺。

(四)玻璃器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神祕的藍色,真不敢想象是唐朝的物品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那隻玻璃杯就算現在也很時髦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確定這不是穿越回去的?

法門寺地宮共出土20件玻璃器,玻璃器在唐代是跟純金、鑲嵌寶石器皿一樣珍貴的。由於當時中國的玻璃燒製技術還沒有這麼發達,而且它們呈現了鮮明的波斯風格,考古學家們認為這批玻璃器來自西域。

(五)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錫杖下端細節

法門寺發現的這根大錫杖非比尋常,因為它號稱“世界錫杖之王”。為什麼會有這麼牛逼的稱號呢?因為它是目前世界上形體最大最長、等級最高、時代最久、製作最精美的錫杖。這根大錫杖是佛教世界的權威,佛門法器中的至寶,它是唐代皇室專門供養給釋迦牟尼佛的。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唐懿宗李漼(cuǐ)為啟迎法門寺佛骨,專門敕令文思院(唐後期設置的製作機構,主要主管制造金銀等器物)打造的法器。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錫杖長1.96米,重2.39公斤,用金2兩,銀58兩。杖身4股套12個環,中飾柿蒂狀忍冬花結座,上託流雲仰蓮,5鈷杵及智慧珠。錫杖尊體由復蓮八瓣組成,錫杖下端有三欄團花紋飾,欄之間以珠紋為界,極為精細,杖身中空,通體襯以纏枝蔓草,錫杖下端綴飾蔓草、雲氣和團花。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輪頂有仰蓮流雲束腰座,上託5鈷杵及智慧珠一枚。其中四個大股象徵四諦(苦、集、滅、道),十二小環則代表十二部經。杖頭雙輪四股以銀條盤曲而成,每股套裝雕花金環3枚。

(六)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1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2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通高38.5釐米,像高21釐米,重1.926千克。這尊捧真身菩薩是唐懿宗三十九歲生日時為供養佛指舍利而敬造的,這一年就是鹹通十四年,同時是唐代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迎奉佛指舍利的活動,這尊捧真身菩薩就是那時候進入地宮永久供養的。

捧真身菩薩雙手捧著刻有發願文的鎏金銀匾荷葉盤,願文為:“奉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聖廣孝皇帝,敬造捧真身菩薩,永為供養。伏願聖壽萬春,聖枝萬葉,八荒來服,四海無波。鹹通十二年辛卯歲十一月十四日皇帝延慶日記”。

(七)唐代銀芙蕖一對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銀芙蕖一對

均通高41釐米,每件重535克。蓮花在佛教中是最聖潔的花朵,所以佛教徒常常會在佛像前供養蓮花。這對銀芙蕖鈑金(針對金屬薄板的一種綜合冷加工工藝)、焊接成型,以細銀條為莖、座,以很薄的銀箔為花葉。芙蕖的中心是蓮蓬,每朵芙蕖內外三層花瓣,共十六瓣。主莖又分出三支莖,一支為蓮花花蕾,另外兩支為翻卷的蓮葉。這對銀芙蕖可以說是唐代金銀器中的翹楚。

(八)唐代御用金銀茶具組

這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規格最高、配套最完整、工藝最為精美的茶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御用金銀茶具組

(九)唐代八重寶函(展示為七重)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八重寶函

一個盒子套一個盒子,竟然套足了八層,史稱“八重寶函”。由於最外層的檀木盒子已經腐爛,所以目前在法門寺博物館展示的,一共是七重寶函。

①八重寶函從外到內依次是第一層銀稜盝頂檀香木寶函(已腐朽)

②第二層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漢白玉阿育王塔

高78.5釐米。此塔由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位於塔的最高處,咱們老百姓籠統稱為塔尖)、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蓋為九級稜臺,自上到下逐漸變大,每級稜臺邊刻一圈如意雲。塔身四面,每面一門,門兩側各侍立一位菩薩,共八位,菩薩們或持香花、或持寶珠以作供養。塔座為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束腰收窄),束腰上每面有三張護法金剛力士的臉,共12張臉。

(二)唐代鎏金銅浮屠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銅浮屠

浮屠通高53.5釐米,底座長寬各28釐米,二層長寬各24釐米,三層長寬各19釐米,房簷長寬各23.51釐米,重7.4千克,模鑄成型,精緻玲瓏。整體為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浮屠設方形基座,基座上有三層月臺。三層月臺均呈方形,四周邊沿有欄杆,欄杆上下段有寶珠、如意雲頭、蹲獅、葫蘆狀的裝飾物。銅浮屠四面每邊設門兩扇,門中部有插槓,正門外置金剛力士一對。

銅浮屠的屋頂為傳統的“攢尖頂”(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頂下每邊有三個兩晉南北朝至唐代建築上特有的輔助承重的“人字拱”。這座浮屠的塔剎十分精美,安放在一個須彌座上,寶剎下端有六枚相輪(貫串在剎杆上的圓環,多與塔的層數相應),相輪上置華蓋,剎尖高聳,最上為摩尼寶珠。這座鎏金銅浮屠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寶中的國寶。

(三)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在法門寺地宮開啟之前,祕色瓷就是一個傳說。大家只是聽說,卻沒有見過真正的祕色瓷。祕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

法門寺地宮共發現了十三件唐代祕色瓷器,全都是皇家御用的精品,不僅讓人看到了祕色瓷傳說中的“千峰翠色”,也讓考古學家們從物證上確認了唐代祕色瓷器的燒製確實已經爐火純青,它們深深影響了越地青瓷的獨特品味,更讓我頓悟了宋代越地龍泉窯青瓷那綠如青玉之美的緣起。可以說,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現,解了中國瓷器史上一個大謎,補了一個大缺。

(四)玻璃器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神祕的藍色,真不敢想象是唐朝的物品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那隻玻璃杯就算現在也很時髦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確定這不是穿越回去的?

法門寺地宮共出土20件玻璃器,玻璃器在唐代是跟純金、鑲嵌寶石器皿一樣珍貴的。由於當時中國的玻璃燒製技術還沒有這麼發達,而且它們呈現了鮮明的波斯風格,考古學家們認為這批玻璃器來自西域。

(五)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錫杖下端細節

法門寺發現的這根大錫杖非比尋常,因為它號稱“世界錫杖之王”。為什麼會有這麼牛逼的稱號呢?因為它是目前世界上形體最大最長、等級最高、時代最久、製作最精美的錫杖。這根大錫杖是佛教世界的權威,佛門法器中的至寶,它是唐代皇室專門供養給釋迦牟尼佛的。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唐懿宗李漼(cuǐ)為啟迎法門寺佛骨,專門敕令文思院(唐後期設置的製作機構,主要主管制造金銀等器物)打造的法器。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錫杖長1.96米,重2.39公斤,用金2兩,銀58兩。杖身4股套12個環,中飾柿蒂狀忍冬花結座,上託流雲仰蓮,5鈷杵及智慧珠。錫杖尊體由復蓮八瓣組成,錫杖下端有三欄團花紋飾,欄之間以珠紋為界,極為精細,杖身中空,通體襯以纏枝蔓草,錫杖下端綴飾蔓草、雲氣和團花。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輪頂有仰蓮流雲束腰座,上託5鈷杵及智慧珠一枚。其中四個大股象徵四諦(苦、集、滅、道),十二小環則代表十二部經。杖頭雙輪四股以銀條盤曲而成,每股套裝雕花金環3枚。

(六)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1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2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通高38.5釐米,像高21釐米,重1.926千克。這尊捧真身菩薩是唐懿宗三十九歲生日時為供養佛指舍利而敬造的,這一年就是鹹通十四年,同時是唐代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迎奉佛指舍利的活動,這尊捧真身菩薩就是那時候進入地宮永久供養的。

捧真身菩薩雙手捧著刻有發願文的鎏金銀匾荷葉盤,願文為:“奉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聖廣孝皇帝,敬造捧真身菩薩,永為供養。伏願聖壽萬春,聖枝萬葉,八荒來服,四海無波。鹹通十二年辛卯歲十一月十四日皇帝延慶日記”。

(七)唐代銀芙蕖一對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銀芙蕖一對

均通高41釐米,每件重535克。蓮花在佛教中是最聖潔的花朵,所以佛教徒常常會在佛像前供養蓮花。這對銀芙蕖鈑金(針對金屬薄板的一種綜合冷加工工藝)、焊接成型,以細銀條為莖、座,以很薄的銀箔為花葉。芙蕖的中心是蓮蓬,每朵芙蕖內外三層花瓣,共十六瓣。主莖又分出三支莖,一支為蓮花花蕾,另外兩支為翻卷的蓮葉。這對銀芙蕖可以說是唐代金銀器中的翹楚。

(八)唐代御用金銀茶具組

這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規格最高、配套最完整、工藝最為精美的茶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御用金銀茶具組

(九)唐代八重寶函(展示為七重)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八重寶函

一個盒子套一個盒子,竟然套足了八層,史稱“八重寶函”。由於最外層的檀木盒子已經腐爛,所以目前在法門寺博物館展示的,一共是七重寶函。

①八重寶函從外到內依次是第一層銀稜盝頂檀香木寶函(已腐朽)

②第二層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二層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③第三層素面盝頂銀寶函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漢白玉阿育王塔

高78.5釐米。此塔由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位於塔的最高處,咱們老百姓籠統稱為塔尖)、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蓋為九級稜臺,自上到下逐漸變大,每級稜臺邊刻一圈如意雲。塔身四面,每面一門,門兩側各侍立一位菩薩,共八位,菩薩們或持香花、或持寶珠以作供養。塔座為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束腰收窄),束腰上每面有三張護法金剛力士的臉,共12張臉。

(二)唐代鎏金銅浮屠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銅浮屠

浮屠通高53.5釐米,底座長寬各28釐米,二層長寬各24釐米,三層長寬各19釐米,房簷長寬各23.51釐米,重7.4千克,模鑄成型,精緻玲瓏。整體為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浮屠設方形基座,基座上有三層月臺。三層月臺均呈方形,四周邊沿有欄杆,欄杆上下段有寶珠、如意雲頭、蹲獅、葫蘆狀的裝飾物。銅浮屠四面每邊設門兩扇,門中部有插槓,正門外置金剛力士一對。

銅浮屠的屋頂為傳統的“攢尖頂”(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頂下每邊有三個兩晉南北朝至唐代建築上特有的輔助承重的“人字拱”。這座浮屠的塔剎十分精美,安放在一個須彌座上,寶剎下端有六枚相輪(貫串在剎杆上的圓環,多與塔的層數相應),相輪上置華蓋,剎尖高聳,最上為摩尼寶珠。這座鎏金銅浮屠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寶中的國寶。

(三)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在法門寺地宮開啟之前,祕色瓷就是一個傳說。大家只是聽說,卻沒有見過真正的祕色瓷。祕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

法門寺地宮共發現了十三件唐代祕色瓷器,全都是皇家御用的精品,不僅讓人看到了祕色瓷傳說中的“千峰翠色”,也讓考古學家們從物證上確認了唐代祕色瓷器的燒製確實已經爐火純青,它們深深影響了越地青瓷的獨特品味,更讓我頓悟了宋代越地龍泉窯青瓷那綠如青玉之美的緣起。可以說,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現,解了中國瓷器史上一個大謎,補了一個大缺。

(四)玻璃器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神祕的藍色,真不敢想象是唐朝的物品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那隻玻璃杯就算現在也很時髦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確定這不是穿越回去的?

法門寺地宮共出土20件玻璃器,玻璃器在唐代是跟純金、鑲嵌寶石器皿一樣珍貴的。由於當時中國的玻璃燒製技術還沒有這麼發達,而且它們呈現了鮮明的波斯風格,考古學家們認為這批玻璃器來自西域。

(五)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錫杖下端細節

法門寺發現的這根大錫杖非比尋常,因為它號稱“世界錫杖之王”。為什麼會有這麼牛逼的稱號呢?因為它是目前世界上形體最大最長、等級最高、時代最久、製作最精美的錫杖。這根大錫杖是佛教世界的權威,佛門法器中的至寶,它是唐代皇室專門供養給釋迦牟尼佛的。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唐懿宗李漼(cuǐ)為啟迎法門寺佛骨,專門敕令文思院(唐後期設置的製作機構,主要主管制造金銀等器物)打造的法器。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錫杖長1.96米,重2.39公斤,用金2兩,銀58兩。杖身4股套12個環,中飾柿蒂狀忍冬花結座,上託流雲仰蓮,5鈷杵及智慧珠。錫杖尊體由復蓮八瓣組成,錫杖下端有三欄團花紋飾,欄之間以珠紋為界,極為精細,杖身中空,通體襯以纏枝蔓草,錫杖下端綴飾蔓草、雲氣和團花。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輪頂有仰蓮流雲束腰座,上託5鈷杵及智慧珠一枚。其中四個大股象徵四諦(苦、集、滅、道),十二小環則代表十二部經。杖頭雙輪四股以銀條盤曲而成,每股套裝雕花金環3枚。

(六)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1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2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通高38.5釐米,像高21釐米,重1.926千克。這尊捧真身菩薩是唐懿宗三十九歲生日時為供養佛指舍利而敬造的,這一年就是鹹通十四年,同時是唐代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迎奉佛指舍利的活動,這尊捧真身菩薩就是那時候進入地宮永久供養的。

捧真身菩薩雙手捧著刻有發願文的鎏金銀匾荷葉盤,願文為:“奉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聖廣孝皇帝,敬造捧真身菩薩,永為供養。伏願聖壽萬春,聖枝萬葉,八荒來服,四海無波。鹹通十二年辛卯歲十一月十四日皇帝延慶日記”。

(七)唐代銀芙蕖一對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銀芙蕖一對

均通高41釐米,每件重535克。蓮花在佛教中是最聖潔的花朵,所以佛教徒常常會在佛像前供養蓮花。這對銀芙蕖鈑金(針對金屬薄板的一種綜合冷加工工藝)、焊接成型,以細銀條為莖、座,以很薄的銀箔為花葉。芙蕖的中心是蓮蓬,每朵芙蕖內外三層花瓣,共十六瓣。主莖又分出三支莖,一支為蓮花花蕾,另外兩支為翻卷的蓮葉。這對銀芙蕖可以說是唐代金銀器中的翹楚。

(八)唐代御用金銀茶具組

這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規格最高、配套最完整、工藝最為精美的茶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御用金銀茶具組

(九)唐代八重寶函(展示為七重)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八重寶函

一個盒子套一個盒子,竟然套足了八層,史稱“八重寶函”。由於最外層的檀木盒子已經腐爛,所以目前在法門寺博物館展示的,一共是七重寶函。

①八重寶函從外到內依次是第一層銀稜盝頂檀香木寶函(已腐朽)

②第二層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二層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③第三層素面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三層素面盝頂銀寶函

④第四層鎏金如來說法盝頂銀寶函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漢白玉阿育王塔

高78.5釐米。此塔由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位於塔的最高處,咱們老百姓籠統稱為塔尖)、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蓋為九級稜臺,自上到下逐漸變大,每級稜臺邊刻一圈如意雲。塔身四面,每面一門,門兩側各侍立一位菩薩,共八位,菩薩們或持香花、或持寶珠以作供養。塔座為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束腰收窄),束腰上每面有三張護法金剛力士的臉,共12張臉。

(二)唐代鎏金銅浮屠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銅浮屠

浮屠通高53.5釐米,底座長寬各28釐米,二層長寬各24釐米,三層長寬各19釐米,房簷長寬各23.51釐米,重7.4千克,模鑄成型,精緻玲瓏。整體為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浮屠設方形基座,基座上有三層月臺。三層月臺均呈方形,四周邊沿有欄杆,欄杆上下段有寶珠、如意雲頭、蹲獅、葫蘆狀的裝飾物。銅浮屠四面每邊設門兩扇,門中部有插槓,正門外置金剛力士一對。

銅浮屠的屋頂為傳統的“攢尖頂”(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頂下每邊有三個兩晉南北朝至唐代建築上特有的輔助承重的“人字拱”。這座浮屠的塔剎十分精美,安放在一個須彌座上,寶剎下端有六枚相輪(貫串在剎杆上的圓環,多與塔的層數相應),相輪上置華蓋,剎尖高聳,最上為摩尼寶珠。這座鎏金銅浮屠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寶中的國寶。

(三)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在法門寺地宮開啟之前,祕色瓷就是一個傳說。大家只是聽說,卻沒有見過真正的祕色瓷。祕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

法門寺地宮共發現了十三件唐代祕色瓷器,全都是皇家御用的精品,不僅讓人看到了祕色瓷傳說中的“千峰翠色”,也讓考古學家們從物證上確認了唐代祕色瓷器的燒製確實已經爐火純青,它們深深影響了越地青瓷的獨特品味,更讓我頓悟了宋代越地龍泉窯青瓷那綠如青玉之美的緣起。可以說,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現,解了中國瓷器史上一個大謎,補了一個大缺。

(四)玻璃器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神祕的藍色,真不敢想象是唐朝的物品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那隻玻璃杯就算現在也很時髦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確定這不是穿越回去的?

法門寺地宮共出土20件玻璃器,玻璃器在唐代是跟純金、鑲嵌寶石器皿一樣珍貴的。由於當時中國的玻璃燒製技術還沒有這麼發達,而且它們呈現了鮮明的波斯風格,考古學家們認為這批玻璃器來自西域。

(五)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錫杖下端細節

法門寺發現的這根大錫杖非比尋常,因為它號稱“世界錫杖之王”。為什麼會有這麼牛逼的稱號呢?因為它是目前世界上形體最大最長、等級最高、時代最久、製作最精美的錫杖。這根大錫杖是佛教世界的權威,佛門法器中的至寶,它是唐代皇室專門供養給釋迦牟尼佛的。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唐懿宗李漼(cuǐ)為啟迎法門寺佛骨,專門敕令文思院(唐後期設置的製作機構,主要主管制造金銀等器物)打造的法器。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錫杖長1.96米,重2.39公斤,用金2兩,銀58兩。杖身4股套12個環,中飾柿蒂狀忍冬花結座,上託流雲仰蓮,5鈷杵及智慧珠。錫杖尊體由復蓮八瓣組成,錫杖下端有三欄團花紋飾,欄之間以珠紋為界,極為精細,杖身中空,通體襯以纏枝蔓草,錫杖下端綴飾蔓草、雲氣和團花。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輪頂有仰蓮流雲束腰座,上託5鈷杵及智慧珠一枚。其中四個大股象徵四諦(苦、集、滅、道),十二小環則代表十二部經。杖頭雙輪四股以銀條盤曲而成,每股套裝雕花金環3枚。

(六)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1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2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通高38.5釐米,像高21釐米,重1.926千克。這尊捧真身菩薩是唐懿宗三十九歲生日時為供養佛指舍利而敬造的,這一年就是鹹通十四年,同時是唐代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迎奉佛指舍利的活動,這尊捧真身菩薩就是那時候進入地宮永久供養的。

捧真身菩薩雙手捧著刻有發願文的鎏金銀匾荷葉盤,願文為:“奉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聖廣孝皇帝,敬造捧真身菩薩,永為供養。伏願聖壽萬春,聖枝萬葉,八荒來服,四海無波。鹹通十二年辛卯歲十一月十四日皇帝延慶日記”。

(七)唐代銀芙蕖一對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銀芙蕖一對

均通高41釐米,每件重535克。蓮花在佛教中是最聖潔的花朵,所以佛教徒常常會在佛像前供養蓮花。這對銀芙蕖鈑金(針對金屬薄板的一種綜合冷加工工藝)、焊接成型,以細銀條為莖、座,以很薄的銀箔為花葉。芙蕖的中心是蓮蓬,每朵芙蕖內外三層花瓣,共十六瓣。主莖又分出三支莖,一支為蓮花花蕾,另外兩支為翻卷的蓮葉。這對銀芙蕖可以說是唐代金銀器中的翹楚。

(八)唐代御用金銀茶具組

這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規格最高、配套最完整、工藝最為精美的茶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御用金銀茶具組

(九)唐代八重寶函(展示為七重)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八重寶函

一個盒子套一個盒子,竟然套足了八層,史稱“八重寶函”。由於最外層的檀木盒子已經腐爛,所以目前在法門寺博物館展示的,一共是七重寶函。

①八重寶函從外到內依次是第一層銀稜盝頂檀香木寶函(已腐朽)

②第二層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二層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③第三層素面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三層素面盝頂銀寶函

④第四層鎏金如來說法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四層鎏金如來說法盝頂銀寶函

⑤第五層六臂觀音純金盝頂寶函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漢白玉阿育王塔

高78.5釐米。此塔由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位於塔的最高處,咱們老百姓籠統稱為塔尖)、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蓋為九級稜臺,自上到下逐漸變大,每級稜臺邊刻一圈如意雲。塔身四面,每面一門,門兩側各侍立一位菩薩,共八位,菩薩們或持香花、或持寶珠以作供養。塔座為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束腰收窄),束腰上每面有三張護法金剛力士的臉,共12張臉。

(二)唐代鎏金銅浮屠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銅浮屠

浮屠通高53.5釐米,底座長寬各28釐米,二層長寬各24釐米,三層長寬各19釐米,房簷長寬各23.51釐米,重7.4千克,模鑄成型,精緻玲瓏。整體為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浮屠設方形基座,基座上有三層月臺。三層月臺均呈方形,四周邊沿有欄杆,欄杆上下段有寶珠、如意雲頭、蹲獅、葫蘆狀的裝飾物。銅浮屠四面每邊設門兩扇,門中部有插槓,正門外置金剛力士一對。

銅浮屠的屋頂為傳統的“攢尖頂”(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頂下每邊有三個兩晉南北朝至唐代建築上特有的輔助承重的“人字拱”。這座浮屠的塔剎十分精美,安放在一個須彌座上,寶剎下端有六枚相輪(貫串在剎杆上的圓環,多與塔的層數相應),相輪上置華蓋,剎尖高聳,最上為摩尼寶珠。這座鎏金銅浮屠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寶中的國寶。

(三)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在法門寺地宮開啟之前,祕色瓷就是一個傳說。大家只是聽說,卻沒有見過真正的祕色瓷。祕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

法門寺地宮共發現了十三件唐代祕色瓷器,全都是皇家御用的精品,不僅讓人看到了祕色瓷傳說中的“千峰翠色”,也讓考古學家們從物證上確認了唐代祕色瓷器的燒製確實已經爐火純青,它們深深影響了越地青瓷的獨特品味,更讓我頓悟了宋代越地龍泉窯青瓷那綠如青玉之美的緣起。可以說,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現,解了中國瓷器史上一個大謎,補了一個大缺。

(四)玻璃器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神祕的藍色,真不敢想象是唐朝的物品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那隻玻璃杯就算現在也很時髦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確定這不是穿越回去的?

法門寺地宮共出土20件玻璃器,玻璃器在唐代是跟純金、鑲嵌寶石器皿一樣珍貴的。由於當時中國的玻璃燒製技術還沒有這麼發達,而且它們呈現了鮮明的波斯風格,考古學家們認為這批玻璃器來自西域。

(五)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錫杖下端細節

法門寺發現的這根大錫杖非比尋常,因為它號稱“世界錫杖之王”。為什麼會有這麼牛逼的稱號呢?因為它是目前世界上形體最大最長、等級最高、時代最久、製作最精美的錫杖。這根大錫杖是佛教世界的權威,佛門法器中的至寶,它是唐代皇室專門供養給釋迦牟尼佛的。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唐懿宗李漼(cuǐ)為啟迎法門寺佛骨,專門敕令文思院(唐後期設置的製作機構,主要主管制造金銀等器物)打造的法器。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錫杖長1.96米,重2.39公斤,用金2兩,銀58兩。杖身4股套12個環,中飾柿蒂狀忍冬花結座,上託流雲仰蓮,5鈷杵及智慧珠。錫杖尊體由復蓮八瓣組成,錫杖下端有三欄團花紋飾,欄之間以珠紋為界,極為精細,杖身中空,通體襯以纏枝蔓草,錫杖下端綴飾蔓草、雲氣和團花。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輪頂有仰蓮流雲束腰座,上託5鈷杵及智慧珠一枚。其中四個大股象徵四諦(苦、集、滅、道),十二小環則代表十二部經。杖頭雙輪四股以銀條盤曲而成,每股套裝雕花金環3枚。

(六)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1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2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通高38.5釐米,像高21釐米,重1.926千克。這尊捧真身菩薩是唐懿宗三十九歲生日時為供養佛指舍利而敬造的,這一年就是鹹通十四年,同時是唐代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迎奉佛指舍利的活動,這尊捧真身菩薩就是那時候進入地宮永久供養的。

捧真身菩薩雙手捧著刻有發願文的鎏金銀匾荷葉盤,願文為:“奉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聖廣孝皇帝,敬造捧真身菩薩,永為供養。伏願聖壽萬春,聖枝萬葉,八荒來服,四海無波。鹹通十二年辛卯歲十一月十四日皇帝延慶日記”。

(七)唐代銀芙蕖一對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銀芙蕖一對

均通高41釐米,每件重535克。蓮花在佛教中是最聖潔的花朵,所以佛教徒常常會在佛像前供養蓮花。這對銀芙蕖鈑金(針對金屬薄板的一種綜合冷加工工藝)、焊接成型,以細銀條為莖、座,以很薄的銀箔為花葉。芙蕖的中心是蓮蓬,每朵芙蕖內外三層花瓣,共十六瓣。主莖又分出三支莖,一支為蓮花花蕾,另外兩支為翻卷的蓮葉。這對銀芙蕖可以說是唐代金銀器中的翹楚。

(八)唐代御用金銀茶具組

這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規格最高、配套最完整、工藝最為精美的茶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御用金銀茶具組

(九)唐代八重寶函(展示為七重)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八重寶函

一個盒子套一個盒子,竟然套足了八層,史稱“八重寶函”。由於最外層的檀木盒子已經腐爛,所以目前在法門寺博物館展示的,一共是七重寶函。

①八重寶函從外到內依次是第一層銀稜盝頂檀香木寶函(已腐朽)

②第二層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二層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③第三層素面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三層素面盝頂銀寶函

④第四層鎏金如來說法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四層鎏金如來說法盝頂銀寶函

⑤第五層六臂觀音純金盝頂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五層六臂觀音純金盝頂寶函

⑥第六層金筐寶鈿珍珠裝純金寶函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漢白玉阿育王塔

高78.5釐米。此塔由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位於塔的最高處,咱們老百姓籠統稱為塔尖)、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蓋為九級稜臺,自上到下逐漸變大,每級稜臺邊刻一圈如意雲。塔身四面,每面一門,門兩側各侍立一位菩薩,共八位,菩薩們或持香花、或持寶珠以作供養。塔座為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束腰收窄),束腰上每面有三張護法金剛力士的臉,共12張臉。

(二)唐代鎏金銅浮屠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銅浮屠

浮屠通高53.5釐米,底座長寬各28釐米,二層長寬各24釐米,三層長寬各19釐米,房簷長寬各23.51釐米,重7.4千克,模鑄成型,精緻玲瓏。整體為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浮屠設方形基座,基座上有三層月臺。三層月臺均呈方形,四周邊沿有欄杆,欄杆上下段有寶珠、如意雲頭、蹲獅、葫蘆狀的裝飾物。銅浮屠四面每邊設門兩扇,門中部有插槓,正門外置金剛力士一對。

銅浮屠的屋頂為傳統的“攢尖頂”(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頂下每邊有三個兩晉南北朝至唐代建築上特有的輔助承重的“人字拱”。這座浮屠的塔剎十分精美,安放在一個須彌座上,寶剎下端有六枚相輪(貫串在剎杆上的圓環,多與塔的層數相應),相輪上置華蓋,剎尖高聳,最上為摩尼寶珠。這座鎏金銅浮屠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寶中的國寶。

(三)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在法門寺地宮開啟之前,祕色瓷就是一個傳說。大家只是聽說,卻沒有見過真正的祕色瓷。祕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

法門寺地宮共發現了十三件唐代祕色瓷器,全都是皇家御用的精品,不僅讓人看到了祕色瓷傳說中的“千峰翠色”,也讓考古學家們從物證上確認了唐代祕色瓷器的燒製確實已經爐火純青,它們深深影響了越地青瓷的獨特品味,更讓我頓悟了宋代越地龍泉窯青瓷那綠如青玉之美的緣起。可以說,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現,解了中國瓷器史上一個大謎,補了一個大缺。

(四)玻璃器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神祕的藍色,真不敢想象是唐朝的物品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那隻玻璃杯就算現在也很時髦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確定這不是穿越回去的?

法門寺地宮共出土20件玻璃器,玻璃器在唐代是跟純金、鑲嵌寶石器皿一樣珍貴的。由於當時中國的玻璃燒製技術還沒有這麼發達,而且它們呈現了鮮明的波斯風格,考古學家們認為這批玻璃器來自西域。

(五)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錫杖下端細節

法門寺發現的這根大錫杖非比尋常,因為它號稱“世界錫杖之王”。為什麼會有這麼牛逼的稱號呢?因為它是目前世界上形體最大最長、等級最高、時代最久、製作最精美的錫杖。這根大錫杖是佛教世界的權威,佛門法器中的至寶,它是唐代皇室專門供養給釋迦牟尼佛的。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唐懿宗李漼(cuǐ)為啟迎法門寺佛骨,專門敕令文思院(唐後期設置的製作機構,主要主管制造金銀等器物)打造的法器。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錫杖長1.96米,重2.39公斤,用金2兩,銀58兩。杖身4股套12個環,中飾柿蒂狀忍冬花結座,上託流雲仰蓮,5鈷杵及智慧珠。錫杖尊體由復蓮八瓣組成,錫杖下端有三欄團花紋飾,欄之間以珠紋為界,極為精細,杖身中空,通體襯以纏枝蔓草,錫杖下端綴飾蔓草、雲氣和團花。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輪頂有仰蓮流雲束腰座,上託5鈷杵及智慧珠一枚。其中四個大股象徵四諦(苦、集、滅、道),十二小環則代表十二部經。杖頭雙輪四股以銀條盤曲而成,每股套裝雕花金環3枚。

(六)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1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2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通高38.5釐米,像高21釐米,重1.926千克。這尊捧真身菩薩是唐懿宗三十九歲生日時為供養佛指舍利而敬造的,這一年就是鹹通十四年,同時是唐代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迎奉佛指舍利的活動,這尊捧真身菩薩就是那時候進入地宮永久供養的。

捧真身菩薩雙手捧著刻有發願文的鎏金銀匾荷葉盤,願文為:“奉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聖廣孝皇帝,敬造捧真身菩薩,永為供養。伏願聖壽萬春,聖枝萬葉,八荒來服,四海無波。鹹通十二年辛卯歲十一月十四日皇帝延慶日記”。

(七)唐代銀芙蕖一對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銀芙蕖一對

均通高41釐米,每件重535克。蓮花在佛教中是最聖潔的花朵,所以佛教徒常常會在佛像前供養蓮花。這對銀芙蕖鈑金(針對金屬薄板的一種綜合冷加工工藝)、焊接成型,以細銀條為莖、座,以很薄的銀箔為花葉。芙蕖的中心是蓮蓬,每朵芙蕖內外三層花瓣,共十六瓣。主莖又分出三支莖,一支為蓮花花蕾,另外兩支為翻卷的蓮葉。這對銀芙蕖可以說是唐代金銀器中的翹楚。

(八)唐代御用金銀茶具組

這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規格最高、配套最完整、工藝最為精美的茶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御用金銀茶具組

(九)唐代八重寶函(展示為七重)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八重寶函

一個盒子套一個盒子,竟然套足了八層,史稱“八重寶函”。由於最外層的檀木盒子已經腐爛,所以目前在法門寺博物館展示的,一共是七重寶函。

①八重寶函從外到內依次是第一層銀稜盝頂檀香木寶函(已腐朽)

②第二層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二層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③第三層素面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三層素面盝頂銀寶函

④第四層鎏金如來說法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四層鎏金如來說法盝頂銀寶函

⑤第五層六臂觀音純金盝頂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五層六臂觀音純金盝頂寶函

⑥第六層金筐寶鈿珍珠裝純金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六層金筐寶鈿珍珠裝純金寶函

⑦第七層金筐寶鈿珍珠裝武夫石寶函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漢白玉阿育王塔

高78.5釐米。此塔由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位於塔的最高處,咱們老百姓籠統稱為塔尖)、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蓋為九級稜臺,自上到下逐漸變大,每級稜臺邊刻一圈如意雲。塔身四面,每面一門,門兩側各侍立一位菩薩,共八位,菩薩們或持香花、或持寶珠以作供養。塔座為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束腰收窄),束腰上每面有三張護法金剛力士的臉,共12張臉。

(二)唐代鎏金銅浮屠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銅浮屠

浮屠通高53.5釐米,底座長寬各28釐米,二層長寬各24釐米,三層長寬各19釐米,房簷長寬各23.51釐米,重7.4千克,模鑄成型,精緻玲瓏。整體為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浮屠設方形基座,基座上有三層月臺。三層月臺均呈方形,四周邊沿有欄杆,欄杆上下段有寶珠、如意雲頭、蹲獅、葫蘆狀的裝飾物。銅浮屠四面每邊設門兩扇,門中部有插槓,正門外置金剛力士一對。

銅浮屠的屋頂為傳統的“攢尖頂”(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頂下每邊有三個兩晉南北朝至唐代建築上特有的輔助承重的“人字拱”。這座浮屠的塔剎十分精美,安放在一個須彌座上,寶剎下端有六枚相輪(貫串在剎杆上的圓環,多與塔的層數相應),相輪上置華蓋,剎尖高聳,最上為摩尼寶珠。這座鎏金銅浮屠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寶中的國寶。

(三)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在法門寺地宮開啟之前,祕色瓷就是一個傳說。大家只是聽說,卻沒有見過真正的祕色瓷。祕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

法門寺地宮共發現了十三件唐代祕色瓷器,全都是皇家御用的精品,不僅讓人看到了祕色瓷傳說中的“千峰翠色”,也讓考古學家們從物證上確認了唐代祕色瓷器的燒製確實已經爐火純青,它們深深影響了越地青瓷的獨特品味,更讓我頓悟了宋代越地龍泉窯青瓷那綠如青玉之美的緣起。可以說,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現,解了中國瓷器史上一個大謎,補了一個大缺。

(四)玻璃器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神祕的藍色,真不敢想象是唐朝的物品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那隻玻璃杯就算現在也很時髦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確定這不是穿越回去的?

法門寺地宮共出土20件玻璃器,玻璃器在唐代是跟純金、鑲嵌寶石器皿一樣珍貴的。由於當時中國的玻璃燒製技術還沒有這麼發達,而且它們呈現了鮮明的波斯風格,考古學家們認為這批玻璃器來自西域。

(五)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錫杖下端細節

法門寺發現的這根大錫杖非比尋常,因為它號稱“世界錫杖之王”。為什麼會有這麼牛逼的稱號呢?因為它是目前世界上形體最大最長、等級最高、時代最久、製作最精美的錫杖。這根大錫杖是佛教世界的權威,佛門法器中的至寶,它是唐代皇室專門供養給釋迦牟尼佛的。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唐懿宗李漼(cuǐ)為啟迎法門寺佛骨,專門敕令文思院(唐後期設置的製作機構,主要主管制造金銀等器物)打造的法器。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錫杖長1.96米,重2.39公斤,用金2兩,銀58兩。杖身4股套12個環,中飾柿蒂狀忍冬花結座,上託流雲仰蓮,5鈷杵及智慧珠。錫杖尊體由復蓮八瓣組成,錫杖下端有三欄團花紋飾,欄之間以珠紋為界,極為精細,杖身中空,通體襯以纏枝蔓草,錫杖下端綴飾蔓草、雲氣和團花。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輪頂有仰蓮流雲束腰座,上託5鈷杵及智慧珠一枚。其中四個大股象徵四諦(苦、集、滅、道),十二小環則代表十二部經。杖頭雙輪四股以銀條盤曲而成,每股套裝雕花金環3枚。

(六)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1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2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通高38.5釐米,像高21釐米,重1.926千克。這尊捧真身菩薩是唐懿宗三十九歲生日時為供養佛指舍利而敬造的,這一年就是鹹通十四年,同時是唐代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迎奉佛指舍利的活動,這尊捧真身菩薩就是那時候進入地宮永久供養的。

捧真身菩薩雙手捧著刻有發願文的鎏金銀匾荷葉盤,願文為:“奉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聖廣孝皇帝,敬造捧真身菩薩,永為供養。伏願聖壽萬春,聖枝萬葉,八荒來服,四海無波。鹹通十二年辛卯歲十一月十四日皇帝延慶日記”。

(七)唐代銀芙蕖一對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銀芙蕖一對

均通高41釐米,每件重535克。蓮花在佛教中是最聖潔的花朵,所以佛教徒常常會在佛像前供養蓮花。這對銀芙蕖鈑金(針對金屬薄板的一種綜合冷加工工藝)、焊接成型,以細銀條為莖、座,以很薄的銀箔為花葉。芙蕖的中心是蓮蓬,每朵芙蕖內外三層花瓣,共十六瓣。主莖又分出三支莖,一支為蓮花花蕾,另外兩支為翻卷的蓮葉。這對銀芙蕖可以說是唐代金銀器中的翹楚。

(八)唐代御用金銀茶具組

這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規格最高、配套最完整、工藝最為精美的茶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御用金銀茶具組

(九)唐代八重寶函(展示為七重)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八重寶函

一個盒子套一個盒子,竟然套足了八層,史稱“八重寶函”。由於最外層的檀木盒子已經腐爛,所以目前在法門寺博物館展示的,一共是七重寶函。

①八重寶函從外到內依次是第一層銀稜盝頂檀香木寶函(已腐朽)

②第二層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二層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③第三層素面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三層素面盝頂銀寶函

④第四層鎏金如來說法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四層鎏金如來說法盝頂銀寶函

⑤第五層六臂觀音純金盝頂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五層六臂觀音純金盝頂寶函

⑥第六層金筐寶鈿珍珠裝純金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六層金筐寶鈿珍珠裝純金寶函

⑦第七層金筐寶鈿珍珠裝武夫石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七層金筐寶鈿珍珠裝武夫石寶函

⑧第八層寶珠頂單簷四門純金塔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漢白玉阿育王塔

高78.5釐米。此塔由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位於塔的最高處,咱們老百姓籠統稱為塔尖)、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蓋為九級稜臺,自上到下逐漸變大,每級稜臺邊刻一圈如意雲。塔身四面,每面一門,門兩側各侍立一位菩薩,共八位,菩薩們或持香花、或持寶珠以作供養。塔座為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束腰收窄),束腰上每面有三張護法金剛力士的臉,共12張臉。

(二)唐代鎏金銅浮屠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銅浮屠

浮屠通高53.5釐米,底座長寬各28釐米,二層長寬各24釐米,三層長寬各19釐米,房簷長寬各23.51釐米,重7.4千克,模鑄成型,精緻玲瓏。整體為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浮屠設方形基座,基座上有三層月臺。三層月臺均呈方形,四周邊沿有欄杆,欄杆上下段有寶珠、如意雲頭、蹲獅、葫蘆狀的裝飾物。銅浮屠四面每邊設門兩扇,門中部有插槓,正門外置金剛力士一對。

銅浮屠的屋頂為傳統的“攢尖頂”(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頂下每邊有三個兩晉南北朝至唐代建築上特有的輔助承重的“人字拱”。這座浮屠的塔剎十分精美,安放在一個須彌座上,寶剎下端有六枚相輪(貫串在剎杆上的圓環,多與塔的層數相應),相輪上置華蓋,剎尖高聳,最上為摩尼寶珠。這座鎏金銅浮屠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寶中的國寶。

(三)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在法門寺地宮開啟之前,祕色瓷就是一個傳說。大家只是聽說,卻沒有見過真正的祕色瓷。祕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

法門寺地宮共發現了十三件唐代祕色瓷器,全都是皇家御用的精品,不僅讓人看到了祕色瓷傳說中的“千峰翠色”,也讓考古學家們從物證上確認了唐代祕色瓷器的燒製確實已經爐火純青,它們深深影響了越地青瓷的獨特品味,更讓我頓悟了宋代越地龍泉窯青瓷那綠如青玉之美的緣起。可以說,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現,解了中國瓷器史上一個大謎,補了一個大缺。

(四)玻璃器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神祕的藍色,真不敢想象是唐朝的物品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那隻玻璃杯就算現在也很時髦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確定這不是穿越回去的?

法門寺地宮共出土20件玻璃器,玻璃器在唐代是跟純金、鑲嵌寶石器皿一樣珍貴的。由於當時中國的玻璃燒製技術還沒有這麼發達,而且它們呈現了鮮明的波斯風格,考古學家們認為這批玻璃器來自西域。

(五)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錫杖下端細節

法門寺發現的這根大錫杖非比尋常,因為它號稱“世界錫杖之王”。為什麼會有這麼牛逼的稱號呢?因為它是目前世界上形體最大最長、等級最高、時代最久、製作最精美的錫杖。這根大錫杖是佛教世界的權威,佛門法器中的至寶,它是唐代皇室專門供養給釋迦牟尼佛的。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唐懿宗李漼(cuǐ)為啟迎法門寺佛骨,專門敕令文思院(唐後期設置的製作機構,主要主管制造金銀等器物)打造的法器。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錫杖長1.96米,重2.39公斤,用金2兩,銀58兩。杖身4股套12個環,中飾柿蒂狀忍冬花結座,上託流雲仰蓮,5鈷杵及智慧珠。錫杖尊體由復蓮八瓣組成,錫杖下端有三欄團花紋飾,欄之間以珠紋為界,極為精細,杖身中空,通體襯以纏枝蔓草,錫杖下端綴飾蔓草、雲氣和團花。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輪頂有仰蓮流雲束腰座,上託5鈷杵及智慧珠一枚。其中四個大股象徵四諦(苦、集、滅、道),十二小環則代表十二部經。杖頭雙輪四股以銀條盤曲而成,每股套裝雕花金環3枚。

(六)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1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2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通高38.5釐米,像高21釐米,重1.926千克。這尊捧真身菩薩是唐懿宗三十九歲生日時為供養佛指舍利而敬造的,這一年就是鹹通十四年,同時是唐代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迎奉佛指舍利的活動,這尊捧真身菩薩就是那時候進入地宮永久供養的。

捧真身菩薩雙手捧著刻有發願文的鎏金銀匾荷葉盤,願文為:“奉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聖廣孝皇帝,敬造捧真身菩薩,永為供養。伏願聖壽萬春,聖枝萬葉,八荒來服,四海無波。鹹通十二年辛卯歲十一月十四日皇帝延慶日記”。

(七)唐代銀芙蕖一對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銀芙蕖一對

均通高41釐米,每件重535克。蓮花在佛教中是最聖潔的花朵,所以佛教徒常常會在佛像前供養蓮花。這對銀芙蕖鈑金(針對金屬薄板的一種綜合冷加工工藝)、焊接成型,以細銀條為莖、座,以很薄的銀箔為花葉。芙蕖的中心是蓮蓬,每朵芙蕖內外三層花瓣,共十六瓣。主莖又分出三支莖,一支為蓮花花蕾,另外兩支為翻卷的蓮葉。這對銀芙蕖可以說是唐代金銀器中的翹楚。

(八)唐代御用金銀茶具組

這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規格最高、配套最完整、工藝最為精美的茶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御用金銀茶具組

(九)唐代八重寶函(展示為七重)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八重寶函

一個盒子套一個盒子,竟然套足了八層,史稱“八重寶函”。由於最外層的檀木盒子已經腐爛,所以目前在法門寺博物館展示的,一共是七重寶函。

①八重寶函從外到內依次是第一層銀稜盝頂檀香木寶函(已腐朽)

②第二層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二層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③第三層素面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三層素面盝頂銀寶函

④第四層鎏金如來說法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四層鎏金如來說法盝頂銀寶函

⑤第五層六臂觀音純金盝頂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五層六臂觀音純金盝頂寶函

⑥第六層金筐寶鈿珍珠裝純金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六層金筐寶鈿珍珠裝純金寶函

⑦第七層金筐寶鈿珍珠裝武夫石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七層金筐寶鈿珍珠裝武夫石寶函

⑧第八層寶珠頂單簷四門純金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八層寶珠頂單簷四門純金塔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漢白玉阿育王塔

高78.5釐米。此塔由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位於塔的最高處,咱們老百姓籠統稱為塔尖)、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蓋為九級稜臺,自上到下逐漸變大,每級稜臺邊刻一圈如意雲。塔身四面,每面一門,門兩側各侍立一位菩薩,共八位,菩薩們或持香花、或持寶珠以作供養。塔座為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束腰收窄),束腰上每面有三張護法金剛力士的臉,共12張臉。

(二)唐代鎏金銅浮屠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銅浮屠

浮屠通高53.5釐米,底座長寬各28釐米,二層長寬各24釐米,三層長寬各19釐米,房簷長寬各23.51釐米,重7.4千克,模鑄成型,精緻玲瓏。整體為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浮屠設方形基座,基座上有三層月臺。三層月臺均呈方形,四周邊沿有欄杆,欄杆上下段有寶珠、如意雲頭、蹲獅、葫蘆狀的裝飾物。銅浮屠四面每邊設門兩扇,門中部有插槓,正門外置金剛力士一對。

銅浮屠的屋頂為傳統的“攢尖頂”(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頂下每邊有三個兩晉南北朝至唐代建築上特有的輔助承重的“人字拱”。這座浮屠的塔剎十分精美,安放在一個須彌座上,寶剎下端有六枚相輪(貫串在剎杆上的圓環,多與塔的層數相應),相輪上置華蓋,剎尖高聳,最上為摩尼寶珠。這座鎏金銅浮屠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寶中的國寶。

(三)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在法門寺地宮開啟之前,祕色瓷就是一個傳說。大家只是聽說,卻沒有見過真正的祕色瓷。祕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

法門寺地宮共發現了十三件唐代祕色瓷器,全都是皇家御用的精品,不僅讓人看到了祕色瓷傳說中的“千峰翠色”,也讓考古學家們從物證上確認了唐代祕色瓷器的燒製確實已經爐火純青,它們深深影響了越地青瓷的獨特品味,更讓我頓悟了宋代越地龍泉窯青瓷那綠如青玉之美的緣起。可以說,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現,解了中國瓷器史上一個大謎,補了一個大缺。

(四)玻璃器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神祕的藍色,真不敢想象是唐朝的物品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那隻玻璃杯就算現在也很時髦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確定這不是穿越回去的?

法門寺地宮共出土20件玻璃器,玻璃器在唐代是跟純金、鑲嵌寶石器皿一樣珍貴的。由於當時中國的玻璃燒製技術還沒有這麼發達,而且它們呈現了鮮明的波斯風格,考古學家們認為這批玻璃器來自西域。

(五)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錫杖下端細節

法門寺發現的這根大錫杖非比尋常,因為它號稱“世界錫杖之王”。為什麼會有這麼牛逼的稱號呢?因為它是目前世界上形體最大最長、等級最高、時代最久、製作最精美的錫杖。這根大錫杖是佛教世界的權威,佛門法器中的至寶,它是唐代皇室專門供養給釋迦牟尼佛的。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唐懿宗李漼(cuǐ)為啟迎法門寺佛骨,專門敕令文思院(唐後期設置的製作機構,主要主管制造金銀等器物)打造的法器。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錫杖長1.96米,重2.39公斤,用金2兩,銀58兩。杖身4股套12個環,中飾柿蒂狀忍冬花結座,上託流雲仰蓮,5鈷杵及智慧珠。錫杖尊體由復蓮八瓣組成,錫杖下端有三欄團花紋飾,欄之間以珠紋為界,極為精細,杖身中空,通體襯以纏枝蔓草,錫杖下端綴飾蔓草、雲氣和團花。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輪頂有仰蓮流雲束腰座,上託5鈷杵及智慧珠一枚。其中四個大股象徵四諦(苦、集、滅、道),十二小環則代表十二部經。杖頭雙輪四股以銀條盤曲而成,每股套裝雕花金環3枚。

(六)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1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2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通高38.5釐米,像高21釐米,重1.926千克。這尊捧真身菩薩是唐懿宗三十九歲生日時為供養佛指舍利而敬造的,這一年就是鹹通十四年,同時是唐代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迎奉佛指舍利的活動,這尊捧真身菩薩就是那時候進入地宮永久供養的。

捧真身菩薩雙手捧著刻有發願文的鎏金銀匾荷葉盤,願文為:“奉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聖廣孝皇帝,敬造捧真身菩薩,永為供養。伏願聖壽萬春,聖枝萬葉,八荒來服,四海無波。鹹通十二年辛卯歲十一月十四日皇帝延慶日記”。

(七)唐代銀芙蕖一對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銀芙蕖一對

均通高41釐米,每件重535克。蓮花在佛教中是最聖潔的花朵,所以佛教徒常常會在佛像前供養蓮花。這對銀芙蕖鈑金(針對金屬薄板的一種綜合冷加工工藝)、焊接成型,以細銀條為莖、座,以很薄的銀箔為花葉。芙蕖的中心是蓮蓬,每朵芙蕖內外三層花瓣,共十六瓣。主莖又分出三支莖,一支為蓮花花蕾,另外兩支為翻卷的蓮葉。這對銀芙蕖可以說是唐代金銀器中的翹楚。

(八)唐代御用金銀茶具組

這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規格最高、配套最完整、工藝最為精美的茶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御用金銀茶具組

(九)唐代八重寶函(展示為七重)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八重寶函

一個盒子套一個盒子,竟然套足了八層,史稱“八重寶函”。由於最外層的檀木盒子已經腐爛,所以目前在法門寺博物館展示的,一共是七重寶函。

①八重寶函從外到內依次是第一層銀稜盝頂檀香木寶函(已腐朽)

②第二層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二層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③第三層素面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三層素面盝頂銀寶函

④第四層鎏金如來說法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四層鎏金如來說法盝頂銀寶函

⑤第五層六臂觀音純金盝頂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五層六臂觀音純金盝頂寶函

⑥第六層金筐寶鈿珍珠裝純金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六層金筐寶鈿珍珠裝純金寶函

⑦第七層金筐寶鈿珍珠裝武夫石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七層金筐寶鈿珍珠裝武夫石寶函

⑧第八層寶珠頂單簷四門純金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八層寶珠頂單簷四門純金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八層純金塔打開的樣子(指骨舍利)

(十)國寶中的國寶:佛指舍利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漢白玉阿育王塔

高78.5釐米。此塔由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位於塔的最高處,咱們老百姓籠統稱為塔尖)、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蓋為九級稜臺,自上到下逐漸變大,每級稜臺邊刻一圈如意雲。塔身四面,每面一門,門兩側各侍立一位菩薩,共八位,菩薩們或持香花、或持寶珠以作供養。塔座為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束腰收窄),束腰上每面有三張護法金剛力士的臉,共12張臉。

(二)唐代鎏金銅浮屠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銅浮屠

浮屠通高53.5釐米,底座長寬各28釐米,二層長寬各24釐米,三層長寬各19釐米,房簷長寬各23.51釐米,重7.4千克,模鑄成型,精緻玲瓏。整體為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浮屠設方形基座,基座上有三層月臺。三層月臺均呈方形,四周邊沿有欄杆,欄杆上下段有寶珠、如意雲頭、蹲獅、葫蘆狀的裝飾物。銅浮屠四面每邊設門兩扇,門中部有插槓,正門外置金剛力士一對。

銅浮屠的屋頂為傳統的“攢尖頂”(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頂下每邊有三個兩晉南北朝至唐代建築上特有的輔助承重的“人字拱”。這座浮屠的塔剎十分精美,安放在一個須彌座上,寶剎下端有六枚相輪(貫串在剎杆上的圓環,多與塔的層數相應),相輪上置華蓋,剎尖高聳,最上為摩尼寶珠。這座鎏金銅浮屠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寶中的國寶。

(三)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在法門寺地宮開啟之前,祕色瓷就是一個傳說。大家只是聽說,卻沒有見過真正的祕色瓷。祕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

法門寺地宮共發現了十三件唐代祕色瓷器,全都是皇家御用的精品,不僅讓人看到了祕色瓷傳說中的“千峰翠色”,也讓考古學家們從物證上確認了唐代祕色瓷器的燒製確實已經爐火純青,它們深深影響了越地青瓷的獨特品味,更讓我頓悟了宋代越地龍泉窯青瓷那綠如青玉之美的緣起。可以說,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現,解了中國瓷器史上一個大謎,補了一個大缺。

(四)玻璃器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神祕的藍色,真不敢想象是唐朝的物品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那隻玻璃杯就算現在也很時髦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確定這不是穿越回去的?

法門寺地宮共出土20件玻璃器,玻璃器在唐代是跟純金、鑲嵌寶石器皿一樣珍貴的。由於當時中國的玻璃燒製技術還沒有這麼發達,而且它們呈現了鮮明的波斯風格,考古學家們認為這批玻璃器來自西域。

(五)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錫杖下端細節

法門寺發現的這根大錫杖非比尋常,因為它號稱“世界錫杖之王”。為什麼會有這麼牛逼的稱號呢?因為它是目前世界上形體最大最長、等級最高、時代最久、製作最精美的錫杖。這根大錫杖是佛教世界的權威,佛門法器中的至寶,它是唐代皇室專門供養給釋迦牟尼佛的。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唐懿宗李漼(cuǐ)為啟迎法門寺佛骨,專門敕令文思院(唐後期設置的製作機構,主要主管制造金銀等器物)打造的法器。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錫杖長1.96米,重2.39公斤,用金2兩,銀58兩。杖身4股套12個環,中飾柿蒂狀忍冬花結座,上託流雲仰蓮,5鈷杵及智慧珠。錫杖尊體由復蓮八瓣組成,錫杖下端有三欄團花紋飾,欄之間以珠紋為界,極為精細,杖身中空,通體襯以纏枝蔓草,錫杖下端綴飾蔓草、雲氣和團花。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輪頂有仰蓮流雲束腰座,上託5鈷杵及智慧珠一枚。其中四個大股象徵四諦(苦、集、滅、道),十二小環則代表十二部經。杖頭雙輪四股以銀條盤曲而成,每股套裝雕花金環3枚。

(六)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1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2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通高38.5釐米,像高21釐米,重1.926千克。這尊捧真身菩薩是唐懿宗三十九歲生日時為供養佛指舍利而敬造的,這一年就是鹹通十四年,同時是唐代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迎奉佛指舍利的活動,這尊捧真身菩薩就是那時候進入地宮永久供養的。

捧真身菩薩雙手捧著刻有發願文的鎏金銀匾荷葉盤,願文為:“奉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聖廣孝皇帝,敬造捧真身菩薩,永為供養。伏願聖壽萬春,聖枝萬葉,八荒來服,四海無波。鹹通十二年辛卯歲十一月十四日皇帝延慶日記”。

(七)唐代銀芙蕖一對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銀芙蕖一對

均通高41釐米,每件重535克。蓮花在佛教中是最聖潔的花朵,所以佛教徒常常會在佛像前供養蓮花。這對銀芙蕖鈑金(針對金屬薄板的一種綜合冷加工工藝)、焊接成型,以細銀條為莖、座,以很薄的銀箔為花葉。芙蕖的中心是蓮蓬,每朵芙蕖內外三層花瓣,共十六瓣。主莖又分出三支莖,一支為蓮花花蕾,另外兩支為翻卷的蓮葉。這對銀芙蕖可以說是唐代金銀器中的翹楚。

(八)唐代御用金銀茶具組

這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規格最高、配套最完整、工藝最為精美的茶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御用金銀茶具組

(九)唐代八重寶函(展示為七重)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八重寶函

一個盒子套一個盒子,竟然套足了八層,史稱“八重寶函”。由於最外層的檀木盒子已經腐爛,所以目前在法門寺博物館展示的,一共是七重寶函。

①八重寶函從外到內依次是第一層銀稜盝頂檀香木寶函(已腐朽)

②第二層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二層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③第三層素面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三層素面盝頂銀寶函

④第四層鎏金如來說法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四層鎏金如來說法盝頂銀寶函

⑤第五層六臂觀音純金盝頂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五層六臂觀音純金盝頂寶函

⑥第六層金筐寶鈿珍珠裝純金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六層金筐寶鈿珍珠裝純金寶函

⑦第七層金筐寶鈿珍珠裝武夫石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七層金筐寶鈿珍珠裝武夫石寶函

⑧第八層寶珠頂單簷四門純金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八層寶珠頂單簷四門純金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八層純金塔打開的樣子(指骨舍利)

(十)國寶中的國寶:佛指舍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盛放佛指舍利的套箱

"

法門寺地宮位於寶雞,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其打開了佛教和盛唐王朝的寶藏。法門寺地宮面積僅31.48平方米,法門寺文化景區巨資建設的合十舍利塔,地宮為保全安奉佛指舍利之所在,放大百倍後的地宮,可容納2000多人在其中活動。室內大廳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可容納2萬多人舉行活動。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一、法門寺地宮是如何發現的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佛塔施工現場,人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洞口。勘察現場休息時間,突然有人驚呼。浮土之下,考古人員無意間發現了一塊白玉石板。清掉石板上覆蓋的浮土,一尊雄獅浮雕顯露出來。當考古隊員推開白玉石板旁的碎石板時,一個洞口出現在人們眼前。那個狹小的洞口裡一片幽暗。傳說中神祕的佛骨舍利會不會被埋藏在洞裡?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要先找到地宮入口。果然,隊員們在前方大殿後發現了一個漫步踏道,它應該是通往地宮的出入口。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一

1987年4月9日,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推開地宮第一道門,一股黴氣撲面而來。門內是一段幽暗隧道,牆壁為黑色大理石拼貼。因為年代久遠,石壁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斑駁。在石壁東側,考古隊員突然有新發現,石壁上刻有文字。字由白色顏料書寫,縱向排成幾列。這些字是誰寫上去的,是什麼意思?

1987年4月13日,考古隊連夜清理後室。一件件稀世珍寶小心翼翼地在人們手上傳遞著。清理工作即將結束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工作人員發現,後室的土層好像被動過。挖開土,一個密龕顯露出來,密龕裡藏著一個包裹,裡面又是一個鐵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之二

為什麼惟獨這個包裹被埋在土裡?5月4日,法門寺地宮文物的最後清理工作開始進行,由中科院研究員王孖和考古學家韓偉主持。誰都不會想到,那個沉甸甸的寶函裡套著一重又一重的寶函。直到第七重,裡面是鑲滿珍珠的金質寶函,寶函裡是一座寶珠頂小金塔。第八重是個純金塔,打開後,金座子上有個像手指一樣的銀柱子,上面還有白花花的東西。佛骨問世了!

專家對比後,大家都跳起來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舍利。但這仍然是玉製仿製品。之後,人們的注意力再次轉到密龕裡發現的鐵函上。為了萬無一失,考古專家們對其進行了透視。X光機掃描的結果,確定鐵函內有異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考古現場圖之三

1987年5月10日,打開了鐵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一小兩顆水晶珠,下面是一個被絲綢包裹的鎦金函。鎦金函裡有個檀香木函,檀香木函裡還有個水晶槨子,水晶槨子裡還有一個玉棺。凌晨8點零6分,韓偉揭開了玉棺棺蓋,玉棺裡面又是一枚舍利。據考證,這是一枚真正的佛骨舍利。跟志文碑上記載的相吻合:中間有紋,紋並不徹。歷經波折,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世上僅存唯一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終於顯身。

二、出土了哪些珍貴的文物

(一)阿育王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漢白玉阿育王塔

高78.5釐米。此塔由塔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位於塔的最高處,咱們老百姓籠統稱為塔尖)、塔蓋、塔身、塔基四部分組成。塔剎為銅鑄寶頂,塔蓋為九級稜臺,自上到下逐漸變大,每級稜臺邊刻一圈如意雲。塔身四面,每面一門,門兩側各侍立一位菩薩,共八位,菩薩們或持香花、或持寶珠以作供養。塔座為須彌座(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束腰收窄),束腰上每面有三張護法金剛力士的臉,共12張臉。

(二)唐代鎏金銅浮屠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銅浮屠

浮屠通高53.5釐米,底座長寬各28釐米,二層長寬各24釐米,三層長寬各19釐米,房簷長寬各23.51釐米,重7.4千克,模鑄成型,精緻玲瓏。整體為四角正方形亭單層閣式,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浮屠設方形基座,基座上有三層月臺。三層月臺均呈方形,四周邊沿有欄杆,欄杆上下段有寶珠、如意雲頭、蹲獅、葫蘆狀的裝飾物。銅浮屠四面每邊設門兩扇,門中部有插槓,正門外置金剛力士一對。

銅浮屠的屋頂為傳統的“攢尖頂”(建築物的屋面在頂部交匯為一點,形成尖頂),頂下每邊有三個兩晉南北朝至唐代建築上特有的輔助承重的“人字拱”。這座浮屠的塔剎十分精美,安放在一個須彌座上,寶剎下端有六枚相輪(貫串在剎杆上的圓環,多與塔的層數相應),相輪上置華蓋,剎尖高聳,最上為摩尼寶珠。這座鎏金銅浮屠為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寶中的國寶。

(三)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祕色瓷

在法門寺地宮開啟之前,祕色瓷就是一個傳說。大家只是聽說,卻沒有見過真正的祕色瓷。祕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

法門寺地宮共發現了十三件唐代祕色瓷器,全都是皇家御用的精品,不僅讓人看到了祕色瓷傳說中的“千峰翠色”,也讓考古學家們從物證上確認了唐代祕色瓷器的燒製確實已經爐火純青,它們深深影響了越地青瓷的獨特品味,更讓我頓悟了宋代越地龍泉窯青瓷那綠如青玉之美的緣起。可以說,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現,解了中國瓷器史上一個大謎,補了一個大缺。

(四)玻璃器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神祕的藍色,真不敢想象是唐朝的物品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那隻玻璃杯就算現在也很時髦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確定這不是穿越回去的?

法門寺地宮共出土20件玻璃器,玻璃器在唐代是跟純金、鑲嵌寶石器皿一樣珍貴的。由於當時中國的玻璃燒製技術還沒有這麼發達,而且它們呈現了鮮明的波斯風格,考古學家們認為這批玻璃器來自西域。

(五)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錫杖下端細節

法門寺發現的這根大錫杖非比尋常,因為它號稱“世界錫杖之王”。為什麼會有這麼牛逼的稱號呢?因為它是目前世界上形體最大最長、等級最高、時代最久、製作最精美的錫杖。這根大錫杖是佛教世界的權威,佛門法器中的至寶,它是唐代皇室專門供養給釋迦牟尼佛的。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唐懿宗李漼(cuǐ)為啟迎法門寺佛骨,專門敕令文思院(唐後期設置的製作機構,主要主管制造金銀等器物)打造的法器。

唐代鎏金迎真身銀金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錫杖長1.96米,重2.39公斤,用金2兩,銀58兩。杖身4股套12個環,中飾柿蒂狀忍冬花結座,上託流雲仰蓮,5鈷杵及智慧珠。錫杖尊體由復蓮八瓣組成,錫杖下端有三欄團花紋飾,欄之間以珠紋為界,極為精細,杖身中空,通體襯以纏枝蔓草,錫杖下端綴飾蔓草、雲氣和團花。

杖首用銀絲盤曲成雙桃形兩輪,輪頂有仰蓮流雲束腰座,上託5鈷杵及智慧珠一枚。其中四個大股象徵四諦(苦、集、滅、道),十二小環則代表十二部經。杖頭雙輪四股以銀條盤曲而成,每股套裝雕花金環3枚。

(六)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1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2

唐代鎏金捧真身銀菩薩像,通高38.5釐米,像高21釐米,重1.926千克。這尊捧真身菩薩是唐懿宗三十九歲生日時為供養佛指舍利而敬造的,這一年就是鹹通十四年,同時是唐代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迎奉佛指舍利的活動,這尊捧真身菩薩就是那時候進入地宮永久供養的。

捧真身菩薩雙手捧著刻有發願文的鎏金銀匾荷葉盤,願文為:“奉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聖廣孝皇帝,敬造捧真身菩薩,永為供養。伏願聖壽萬春,聖枝萬葉,八荒來服,四海無波。鹹通十二年辛卯歲十一月十四日皇帝延慶日記”。

(七)唐代銀芙蕖一對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銀芙蕖一對

均通高41釐米,每件重535克。蓮花在佛教中是最聖潔的花朵,所以佛教徒常常會在佛像前供養蓮花。這對銀芙蕖鈑金(針對金屬薄板的一種綜合冷加工工藝)、焊接成型,以細銀條為莖、座,以很薄的銀箔為花葉。芙蕖的中心是蓮蓬,每朵芙蕖內外三層花瓣,共十六瓣。主莖又分出三支莖,一支為蓮花花蕾,另外兩支為翻卷的蓮葉。這對銀芙蕖可以說是唐代金銀器中的翹楚。

(八)唐代御用金銀茶具組

這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規格最高、配套最完整、工藝最為精美的茶具。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唐代御用金銀茶具組

(九)唐代八重寶函(展示為七重)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八重寶函

一個盒子套一個盒子,竟然套足了八層,史稱“八重寶函”。由於最外層的檀木盒子已經腐爛,所以目前在法門寺博物館展示的,一共是七重寶函。

①八重寶函從外到內依次是第一層銀稜盝頂檀香木寶函(已腐朽)

②第二層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二層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③第三層素面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三層素面盝頂銀寶函

④第四層鎏金如來說法盝頂銀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四層鎏金如來說法盝頂銀寶函

⑤第五層六臂觀音純金盝頂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五層六臂觀音純金盝頂寶函

⑥第六層金筐寶鈿珍珠裝純金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六層金筐寶鈿珍珠裝純金寶函

⑦第七層金筐寶鈿珍珠裝武夫石寶函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七層金筐寶鈿珍珠裝武夫石寶函

⑧第八層寶珠頂單簷四門純金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八層寶珠頂單簷四門純金塔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第八層純金塔打開的樣子(指骨舍利)

(十)國寶中的國寶:佛指舍利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盛放佛指舍利的套箱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三)法門寺地宮

至高無上的佛指舍利

這是一枚骨質的舍利!世上僅存唯一的釋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佛門至高無上的聖物。也許是冥冥中的安排,佛指舍利發現的時間是1987年5月5日,農曆四月初八,正是釋迦牟尼佛的誕生日!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一)秦陵兵馬俑

讓中華文明重見天日:盤點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二)三星堆遺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