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西界嶺位於安徽省金寨縣長嶺鄉界嶺村境內,江淮分水嶺上。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歷史上的西界嶺與現在的霍山縣中界嶺、東界嶺是霍山縣通往英山縣(1932年10月,民國政府將安徽省英山縣劃歸湖北省管轄)的三條重要通道。1929年11月19日六霍起義勝利後,於1930年春在西界嶺成立英霍邊區蘇維埃政府。1932年10月,西界嶺保劃歸民國政府新設立的立煌縣管轄,解放後隸屬於金寨縣,成為金寨縣的南大門。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位於江淮分水嶺上的西界嶺,嶺南的水流向長江,嶺北的水匯入淮河,居住在嶺兩邊的居民皆說楚語,風俗一樣,交往頻繁,耕種的極少數田塊在對方境內。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信不?圖片左側栽種紅薯的地塊屬於湖北,右邊的瓜菜長在安徽境內,中間窄窄的地溝就是省界。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如今的西界嶺已成為皖鄂兩省邊陲的重鎮,而那條著名的“一街跨兩省”的西界嶺老街卻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我挺喜歡戴望舒筆下的《雨巷》。微雨中,古色古香的街巷,打著黃色油紙傘的姑娘,從青石板鋪就的窄窄的街巷中走過……印象中,西界嶺老街就是這樣一條街巷。此時,我帶著一種複雜的心情去尋找記憶中的西界嶺老街。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十幾年前還算完整的西界嶺老街消失了!眼前看到的不再是過去的模樣。青石板街道沒有了,古老的徽派民居沒有了……有的只是零亂建設的樓房,有的只是一些殘垣斷壁……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石料、青磚等老建築的一些材料到處堆放:或整齊碼放在門前屋後,或散亂於草叢之中。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也有些舊材料另作他用,或砌圍牆,或作石凳,或用來擋土……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遺棄的材料中,不乏有精美的石雕石刻。它們被殘忍的丟棄在野外,這些美好的東西,怕是沒有幾人懂得它的價值。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看到它,我的心流淚了……這是忠義祠舊址。忠義祠位於街道的中間位置,大門的中心線是安徽、湖北的省界,南側的街道屬於湖北,北側的街道屬於安徽。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精美的門框、門楣依舊。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門扇的木料雖已腐爛,但生鏽的門環依舊不離不棄。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走進忠義祠的廢墟里,看到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一些人名,並記錄著一些事情。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我用手掌輕輕抹去石碑上的泥土,在石碑的最後面看到了“同治元年七月”的字樣。回家上網查了一下,同治元年是公元1862年,距今已經有156年的歷史了。

對於忠義祠的種種,我是瞭解一些的。清咸豐二年(1852),當時隸屬於霍山縣與英山縣交界的九個保(史稱“九保”,現金寨縣燕子河鎮、長嶺鄉一帶)奉霍山縣衙指示舉辦團練,協同清政府堵剿天平軍。從咸豐二年到同治元年,被迫參加團練與天平軍、捻軍作戰的窮苦百姓喪生者達300餘人(含少數英山人)。同治元年,清朝地方政府為“恩流僻壤,澤及黃泉”,在霍英兩縣交界的西界嶺老街建忠義祠。這塊石碑上刻的人名就是部分戰死者姓名,記錄的土地是具有“永佃權”的土地。忠義祠建成後,死者家屬通過鬥爭,獲得了“永佃權”,“凡田地坐落九保境內東方不得以任何藉口轉莊逐佃”,使這些沒有田地的死者家庭獲得了東家田地的永久耕種權。民國十二年(1923),擁有土地的地主士紳“批金夾課”,轉莊逐佃,沒有土地的死者家庭又面臨無地可種的境況。霍山縣西鎮第十區劉仁輔等人組織民眾在西界嶺等地開展了“永佃權”反轉莊鬥爭,並鬧到霍山縣府,霍山縣府為平息民憤,不得不發佈佈告,禁止地主士紳轉莊。後來,霍山縣府佈告刻在石碑上,立於燕子河鎮聞家店、長嶺鄉西界嶺、草鞋嶺等地。“永佃權”鬥爭取得了勝利。

這塊石碑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極其珍貴的文物。真不忍心它這樣日晒雨淋!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在老街北頭路邊的草叢裡,我找到了另外一塊石碑。這塊石碑同樣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石碑有點殘缺,少數碑文字跡模糊,碑文的內容我尚未認真認讀,碑頭刻著“遵示……”四個大字,開頭為“特授江南直隸六安州霍山縣正堂……”字樣。上網查了一下,清順治十八年(1661),清廷將江南省一分為二,也就是後來的江蘇省和安徽省。真不知道這塊石碑是不是1661年之前就立了。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西界嶺歷史上就是南上北下的交通要道,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戰爭年代,這兒是交戰雙方必爭之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隊伍經常駐紮或路過這裡,紅四方面軍燕子河會議以後,經過西界嶺離開鄂豫皖根據地開始西征,後來建立了川陝革命根據地。

大別山北麓的流波䃥到大別山南麓的英山縣城,歷史上就有一條貫穿大別山南北的重要商道,茶葉、木材、桐油、藥材等山區特產從這條大道運出去,食鹽等物資這條道路運進來。因為這是淮鹽進山的必經之路,所以這條商道也稱“鹽道”。

長度不過兩三百米長的“扁擔街”——西界嶺老街位於這條商道的中心點,也是重要的物資集散地。所以西界嶺老街南來北往的商旅客人很多,商業較為發達。

隨著公路的修通,老街日漸衰落,也很少有人光臨這裡。緊靠忠義祠湖北一側,英山縣人民政府於2012年立碑一塊,曰“慄術咀商道”,把這條古商道確定為“英山縣文物保護單位”。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西界嶺老街已經沒有了過去的模樣。但現在,街的南頭仍然住著湖北人,街的北頭仍然住著安徽人,“一街跨兩省”的格局還在,發生在這裡的故事仍在繼續。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歷史在變遷。不知道從何時起,“西界嶺”變成了“界嶺”。界嶺新街在老街西邊300米處,現在已經初具規模,仍然是皖鄂邊陲的交通商貿重鎮。

西界嶺老街,承載歷史的厚重與悠遠;界嶺新街,再現古商道的榮耀與輝煌!

印象金寨:尋找金寨西界嶺老街

來源:金寨微旅遊

更多金寨資訊趣事請關注頭條號(視覺金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