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會有人格,人格又是什麼?'

精神病 純陽 文化 元氣 東方四季香 2019-08-21
"

人格——指人的性格或者說做人的資格。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意願欲求想法情感與言行,這些東西構成了自己熟知的和別人認為的人格。這個"格"可以形象的理解為分成許多小格子的儲物架,我們或主動或被動的放在了各自不同的格子裡。我們看完一本小說一部電影后,都會把其中的人物分類放在不同的格子裡。讓我無法接受的就是一個一直以正義慈祥和藹可親的面目示人的老者最終竟是一個圖財害命的殺人犯,這樣的情節會讓我無法接受而鬱悶好長時間。

"

人格——指人的性格或者說做人的資格。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意願欲求想法情感與言行,這些東西構成了自己熟知的和別人認為的人格。這個"格"可以形象的理解為分成許多小格子的儲物架,我們或主動或被動的放在了各自不同的格子裡。我們看完一本小說一部電影后,都會把其中的人物分類放在不同的格子裡。讓我無法接受的就是一個一直以正義慈祥和藹可親的面目示人的老者最終竟是一個圖財害命的殺人犯,這樣的情節會讓我無法接受而鬱悶好長時間。

我們為什麼會有人格,人格又是什麼?

我們習慣於把人分類,好人壞人,富人窮人,君子小人,恩人仇人,偉人奸人,從而僵化的看待周圍各類人等的人格。其實人格的複雜多變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因為不論是意識相還是真氣態都在按照周圍的環境和自身的規律隨時發生改變。這種改變往往脫離了我們的意願,意識只是被動地隨波逐流,黑格爾有一句話說:"與其說我們是在為慾望服務,倒不如說慾望就是我們自己本身。" 這個慾望就是此時此刻的意識相與真氣態交互作用的產物。當人們在世俗生活中試圖保持正直完美的外在形象時,更多的是被慾望衝動所左右從而不斷的變換自己的人格。

人格其實也是此時此刻的意識相與真氣態交互作用的內在意願和外在表現,因此人格是一個複雜多變,難以把握的存在。環境改變了意識,於是妄念叢生;意識帶出了真氣,於是慾火中燒。當真氣出來的那一刻,你就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你了,雖然從外表上看不出什麼。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殺人事件都是熟人作案,因為那個人在受害者不知不覺中已經從朋友變成了惡魔。

意識相的形成依賴於成長過程中接觸到的文明與文化,一個文明的社會產生寬容和理解,一個野蠻的社會產生鬥爭和殺戮。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觸景生情"。我們說人之初性本善,是因為此時的意識相是單純的,真氣態是平和的。"道生一",生命就是從"一"開始,此時的人是抽象的,只有純陰和純陽即純精神和純物質,即所謂的"一念不生,一氣不起"。到了二的境界純陰分為般若即內在的大智慧和意識;純陽分為元氣靈氣和真氣。此時是一個單純的人,也是開始與外界接觸,逐漸變得複雜。當實存的個體從二向著三四 五六發展時,複雜的人際關係,多重的利益鏈條,就構成了複雜多變的人格,在這之中起著主導作用的就是慾望。所謂人有三欲:食慾性慾求知慾,慾望者何也?不外是真氣出來造成的結果。胃部的真氣出來了就會有飢餓感,相應部位的真氣出來了就會有性衝動,至於求知慾也是如此,試想與自己的切身利益與情感息息相關的事自己卻不瞭解是不是很難受,這個難受正是真氣出來的表現。

"

人格——指人的性格或者說做人的資格。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意願欲求想法情感與言行,這些東西構成了自己熟知的和別人認為的人格。這個"格"可以形象的理解為分成許多小格子的儲物架,我們或主動或被動的放在了各自不同的格子裡。我們看完一本小說一部電影后,都會把其中的人物分類放在不同的格子裡。讓我無法接受的就是一個一直以正義慈祥和藹可親的面目示人的老者最終竟是一個圖財害命的殺人犯,這樣的情節會讓我無法接受而鬱悶好長時間。

我們為什麼會有人格,人格又是什麼?

我們習慣於把人分類,好人壞人,富人窮人,君子小人,恩人仇人,偉人奸人,從而僵化的看待周圍各類人等的人格。其實人格的複雜多變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因為不論是意識相還是真氣態都在按照周圍的環境和自身的規律隨時發生改變。這種改變往往脫離了我們的意願,意識只是被動地隨波逐流,黑格爾有一句話說:"與其說我們是在為慾望服務,倒不如說慾望就是我們自己本身。" 這個慾望就是此時此刻的意識相與真氣態交互作用的產物。當人們在世俗生活中試圖保持正直完美的外在形象時,更多的是被慾望衝動所左右從而不斷的變換自己的人格。

人格其實也是此時此刻的意識相與真氣態交互作用的內在意願和外在表現,因此人格是一個複雜多變,難以把握的存在。環境改變了意識,於是妄念叢生;意識帶出了真氣,於是慾火中燒。當真氣出來的那一刻,你就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你了,雖然從外表上看不出什麼。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殺人事件都是熟人作案,因為那個人在受害者不知不覺中已經從朋友變成了惡魔。

意識相的形成依賴於成長過程中接觸到的文明與文化,一個文明的社會產生寬容和理解,一個野蠻的社會產生鬥爭和殺戮。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觸景生情"。我們說人之初性本善,是因為此時的意識相是單純的,真氣態是平和的。"道生一",生命就是從"一"開始,此時的人是抽象的,只有純陰和純陽即純精神和純物質,即所謂的"一念不生,一氣不起"。到了二的境界純陰分為般若即內在的大智慧和意識;純陽分為元氣靈氣和真氣。此時是一個單純的人,也是開始與外界接觸,逐漸變得複雜。當實存的個體從二向著三四 五六發展時,複雜的人際關係,多重的利益鏈條,就構成了複雜多變的人格,在這之中起著主導作用的就是慾望。所謂人有三欲:食慾性慾求知慾,慾望者何也?不外是真氣出來造成的結果。胃部的真氣出來了就會有飢餓感,相應部位的真氣出來了就會有性衝動,至於求知慾也是如此,試想與自己的切身利益與情感息息相關的事自己卻不瞭解是不是很難受,這個難受正是真氣出來的表現。

我們為什麼會有人格,人格又是什麼?

人格的複雜多變其實是被限定在經驗的範圍之內,這也是區分人群的一個成見。一個懦弱的人不可能表現出強勢,除非他在假裝懦弱;一個故意殺人犯以前必定有過類似殺戮的經歷。可是在經驗的範圍之內,人格的轉變卻是自己難以把控,別人無法想象的。所謂閱人之術就是通過對方的一言一行透露出的蛛絲馬跡來洞悉他的過去。所謂情商其實就是對人情世故的理解力和判斷力,情商低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這個人聽不出好賴話。在世俗的人際交往中,只要有幾次應對失誤且得到大家的印證,你在人群中的威信就會直線下降到冰點,而且很難翻過身來。

意識與真氣的關係是既相互依存,又相互鬥爭,就像一對前世有仇的夫妻。意識想要控制真氣,結果"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真氣出來多了,就會帶來各種難受的感覺,痛苦和疾病。人格就是在意識與真氣的爭鬥中風雨飄搖的變換著自己的形態。因為意識本身就是當事人之一,它又無法掌控真氣態,只能在真氣的肆虐之下隨波逐流。

在思想意願上,意識是主導者,隨著外在環境作出自己的對應。而在實際行動上真氣是主導者,因真氣產生的慾望衝動決定了人的意願和言行。

"

人格——指人的性格或者說做人的資格。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意願欲求想法情感與言行,這些東西構成了自己熟知的和別人認為的人格。這個"格"可以形象的理解為分成許多小格子的儲物架,我們或主動或被動的放在了各自不同的格子裡。我們看完一本小說一部電影后,都會把其中的人物分類放在不同的格子裡。讓我無法接受的就是一個一直以正義慈祥和藹可親的面目示人的老者最終竟是一個圖財害命的殺人犯,這樣的情節會讓我無法接受而鬱悶好長時間。

我們為什麼會有人格,人格又是什麼?

我們習慣於把人分類,好人壞人,富人窮人,君子小人,恩人仇人,偉人奸人,從而僵化的看待周圍各類人等的人格。其實人格的複雜多變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因為不論是意識相還是真氣態都在按照周圍的環境和自身的規律隨時發生改變。這種改變往往脫離了我們的意願,意識只是被動地隨波逐流,黑格爾有一句話說:"與其說我們是在為慾望服務,倒不如說慾望就是我們自己本身。" 這個慾望就是此時此刻的意識相與真氣態交互作用的產物。當人們在世俗生活中試圖保持正直完美的外在形象時,更多的是被慾望衝動所左右從而不斷的變換自己的人格。

人格其實也是此時此刻的意識相與真氣態交互作用的內在意願和外在表現,因此人格是一個複雜多變,難以把握的存在。環境改變了意識,於是妄念叢生;意識帶出了真氣,於是慾火中燒。當真氣出來的那一刻,你就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你了,雖然從外表上看不出什麼。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殺人事件都是熟人作案,因為那個人在受害者不知不覺中已經從朋友變成了惡魔。

意識相的形成依賴於成長過程中接觸到的文明與文化,一個文明的社會產生寬容和理解,一個野蠻的社會產生鬥爭和殺戮。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觸景生情"。我們說人之初性本善,是因為此時的意識相是單純的,真氣態是平和的。"道生一",生命就是從"一"開始,此時的人是抽象的,只有純陰和純陽即純精神和純物質,即所謂的"一念不生,一氣不起"。到了二的境界純陰分為般若即內在的大智慧和意識;純陽分為元氣靈氣和真氣。此時是一個單純的人,也是開始與外界接觸,逐漸變得複雜。當實存的個體從二向著三四 五六發展時,複雜的人際關係,多重的利益鏈條,就構成了複雜多變的人格,在這之中起著主導作用的就是慾望。所謂人有三欲:食慾性慾求知慾,慾望者何也?不外是真氣出來造成的結果。胃部的真氣出來了就會有飢餓感,相應部位的真氣出來了就會有性衝動,至於求知慾也是如此,試想與自己的切身利益與情感息息相關的事自己卻不瞭解是不是很難受,這個難受正是真氣出來的表現。

我們為什麼會有人格,人格又是什麼?

人格的複雜多變其實是被限定在經驗的範圍之內,這也是區分人群的一個成見。一個懦弱的人不可能表現出強勢,除非他在假裝懦弱;一個故意殺人犯以前必定有過類似殺戮的經歷。可是在經驗的範圍之內,人格的轉變卻是自己難以把控,別人無法想象的。所謂閱人之術就是通過對方的一言一行透露出的蛛絲馬跡來洞悉他的過去。所謂情商其實就是對人情世故的理解力和判斷力,情商低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這個人聽不出好賴話。在世俗的人際交往中,只要有幾次應對失誤且得到大家的印證,你在人群中的威信就會直線下降到冰點,而且很難翻過身來。

意識與真氣的關係是既相互依存,又相互鬥爭,就像一對前世有仇的夫妻。意識想要控制真氣,結果"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真氣出來多了,就會帶來各種難受的感覺,痛苦和疾病。人格就是在意識與真氣的爭鬥中風雨飄搖的變換著自己的形態。因為意識本身就是當事人之一,它又無法掌控真氣態,只能在真氣的肆虐之下隨波逐流。

在思想意願上,意識是主導者,隨著外在環境作出自己的對應。而在實際行動上真氣是主導者,因真氣產生的慾望衝動決定了人的意願和言行。

我們為什麼會有人格,人格又是什麼?

我們常說的人格分裂其實每一個人都有,只是有人表現出來,有人隱藏在內心。當我們力求在眾人面前表現出一個自認為滿意的相對穩定的人格時,內心中齷齪的想法時不時的閃現出來。

人格分裂的典型案例不勝枚舉,一個不差錢的女明星到商店偷東西,而且屢教不改,一個家中的慈父夜晚在外面變身為殺人狂魔。試想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是不是常常被一些陰暗的企圖給嚇到了?這就是意識相與真氣態交互作用的結果,意動氣動,真氣一出來,意識就不堪一擊,謂之氣迷心。有一個詞叫"道貌岸然",說的就是那些看起來德高望重,其實是人格分裂的凡俗之人,只有在被雙規以後才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不過這也很正常,因為這就是世俗中普遍的人性。

通常認為精神病患者是沒有人格的,其實也不是沒有,就是他的人格之變化他自己和別人都無法把控,也就不再把他當人看。因為精神病患者的意識相與真氣態完全亂套了,在跨度極大的不同人格之間毫無依據的轉換,具有很大的破壞性。說到底,任何精神病都起源於抑鬱,各種不同症狀的抑鬱都是因為沒有處理好意識與真氣的關係。一般來說,得抑鬱都有一個誘因,得一場大病,強烈的精神刺激,女人生孩子等等,其共同點就是大量的真氣出來,讓意識不知所措。意識想要控制真氣,真氣反而出來的越多,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於是就"為者敗之,執者失之",錯亂的真氣態讓人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痛苦之極。於是有的人自殺了,但保住了人格;有的人精神分裂了,保住了身體,卻喪失了靈魂與人格。

有一個命題很時髦,也很讓人困惑,那就是:我從哪兒來,我要到哪兒去。生老病死是人一生的縮影,無論是皇帝領袖還是草民百姓都逃不脫這個宿命,佛學謂之流浪生死。那麼生命的真諦到底在哪兒?老子給了這樣的解答:人是道生的,最後迴歸於道。老子的這句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就表達了這個意思。"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曰常,知和曰明"。到了"和"的境界,意識歸根,真氣歸根,沒有妄念,沒有怒火攻心,沒有慾火中燒,一片清淨圓明,謂之證道。

在世俗生活中,人們吃喝拉撒睡外加吃喝嫖賭抽,每一種行為都會造成真氣態的改變乃至氾濫從而改變了自己的人格。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一個穩定的人格都是奢望。在利益決定一切的今天,沒有一個穩定的人格將成為社會發展中極大的隱患。但就個人來說,多變的人格似乎還影響不大,但是對於國格,民族格來說,多變就是一個大問題。它意味著一個國家民族在其精神狀態和經濟發展上搖擺不定。誠然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但過於頻繁的否定無異於自殘。

我們看老子的《道德經》,總覺得太寬範,跟現實聯繫不起來,那是因為沒看懂。老子傳承了"古之善為道者"的高度文明,從人類自身出發(注意:不是從上帝真主出發,不是從皇帝領袖出發。)全面的闡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文明。

回到前面那句話,我從哪兒來,到哪兒去?我從"道"來,最後回到"道"那裡去。"道"生了我們,我們迴歸到"道"那裡,"道"是我們的發源地,也是我們真正的家。所以處在世俗之中的我們要能夠站在世俗之外來看待世俗,站在"道"的角度來看待世俗。否則就"不識廬山真面目"。世俗之中是有為,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只有"無為"才能"無不為"。

那麼作為凡俗之人我們應該怎麼辦?首先儘量讓意識擺脫感覺和感覺背後的真氣的羈絆,這句話聽起來不可理喻,卻是一條甚夷的大道。《金剛經》雲:"無眼耳鼻舌身意",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不要眼睛耳朵鼻子,而是儘可能的消除感官對人的生理心理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開發出人體潛在的功能,從無眼到無眼界即無為而無不為。我們說無為的境界就是"和"的境界,因為在有為的世俗生活中,意識跟真氣是無法真正的相合,永遠處在無休止的鬥爭之中的。佛學中有四念處:身受心法,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還有四聖諦:苦集滅道。說的就是如何處理意識與感覺和感覺背後的真氣的關係,即所謂離苦得樂。什麼是樂?清淨圓明是樂,無為而無不為是樂,五蘊皆空是樂,心無掛礙是樂,遠離顛倒夢想是樂,沒身不殆是樂。

"

人格——指人的性格或者說做人的資格。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意願欲求想法情感與言行,這些東西構成了自己熟知的和別人認為的人格。這個"格"可以形象的理解為分成許多小格子的儲物架,我們或主動或被動的放在了各自不同的格子裡。我們看完一本小說一部電影后,都會把其中的人物分類放在不同的格子裡。讓我無法接受的就是一個一直以正義慈祥和藹可親的面目示人的老者最終竟是一個圖財害命的殺人犯,這樣的情節會讓我無法接受而鬱悶好長時間。

我們為什麼會有人格,人格又是什麼?

我們習慣於把人分類,好人壞人,富人窮人,君子小人,恩人仇人,偉人奸人,從而僵化的看待周圍各類人等的人格。其實人格的複雜多變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因為不論是意識相還是真氣態都在按照周圍的環境和自身的規律隨時發生改變。這種改變往往脫離了我們的意願,意識只是被動地隨波逐流,黑格爾有一句話說:"與其說我們是在為慾望服務,倒不如說慾望就是我們自己本身。" 這個慾望就是此時此刻的意識相與真氣態交互作用的產物。當人們在世俗生活中試圖保持正直完美的外在形象時,更多的是被慾望衝動所左右從而不斷的變換自己的人格。

人格其實也是此時此刻的意識相與真氣態交互作用的內在意願和外在表現,因此人格是一個複雜多變,難以把握的存在。環境改變了意識,於是妄念叢生;意識帶出了真氣,於是慾火中燒。當真氣出來的那一刻,你就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你了,雖然從外表上看不出什麼。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殺人事件都是熟人作案,因為那個人在受害者不知不覺中已經從朋友變成了惡魔。

意識相的形成依賴於成長過程中接觸到的文明與文化,一個文明的社會產生寬容和理解,一個野蠻的社會產生鬥爭和殺戮。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觸景生情"。我們說人之初性本善,是因為此時的意識相是單純的,真氣態是平和的。"道生一",生命就是從"一"開始,此時的人是抽象的,只有純陰和純陽即純精神和純物質,即所謂的"一念不生,一氣不起"。到了二的境界純陰分為般若即內在的大智慧和意識;純陽分為元氣靈氣和真氣。此時是一個單純的人,也是開始與外界接觸,逐漸變得複雜。當實存的個體從二向著三四 五六發展時,複雜的人際關係,多重的利益鏈條,就構成了複雜多變的人格,在這之中起著主導作用的就是慾望。所謂人有三欲:食慾性慾求知慾,慾望者何也?不外是真氣出來造成的結果。胃部的真氣出來了就會有飢餓感,相應部位的真氣出來了就會有性衝動,至於求知慾也是如此,試想與自己的切身利益與情感息息相關的事自己卻不瞭解是不是很難受,這個難受正是真氣出來的表現。

我們為什麼會有人格,人格又是什麼?

人格的複雜多變其實是被限定在經驗的範圍之內,這也是區分人群的一個成見。一個懦弱的人不可能表現出強勢,除非他在假裝懦弱;一個故意殺人犯以前必定有過類似殺戮的經歷。可是在經驗的範圍之內,人格的轉變卻是自己難以把控,別人無法想象的。所謂閱人之術就是通過對方的一言一行透露出的蛛絲馬跡來洞悉他的過去。所謂情商其實就是對人情世故的理解力和判斷力,情商低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這個人聽不出好賴話。在世俗的人際交往中,只要有幾次應對失誤且得到大家的印證,你在人群中的威信就會直線下降到冰點,而且很難翻過身來。

意識與真氣的關係是既相互依存,又相互鬥爭,就像一對前世有仇的夫妻。意識想要控制真氣,結果"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真氣出來多了,就會帶來各種難受的感覺,痛苦和疾病。人格就是在意識與真氣的爭鬥中風雨飄搖的變換著自己的形態。因為意識本身就是當事人之一,它又無法掌控真氣態,只能在真氣的肆虐之下隨波逐流。

在思想意願上,意識是主導者,隨著外在環境作出自己的對應。而在實際行動上真氣是主導者,因真氣產生的慾望衝動決定了人的意願和言行。

我們為什麼會有人格,人格又是什麼?

我們常說的人格分裂其實每一個人都有,只是有人表現出來,有人隱藏在內心。當我們力求在眾人面前表現出一個自認為滿意的相對穩定的人格時,內心中齷齪的想法時不時的閃現出來。

人格分裂的典型案例不勝枚舉,一個不差錢的女明星到商店偷東西,而且屢教不改,一個家中的慈父夜晚在外面變身為殺人狂魔。試想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是不是常常被一些陰暗的企圖給嚇到了?這就是意識相與真氣態交互作用的結果,意動氣動,真氣一出來,意識就不堪一擊,謂之氣迷心。有一個詞叫"道貌岸然",說的就是那些看起來德高望重,其實是人格分裂的凡俗之人,只有在被雙規以後才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不過這也很正常,因為這就是世俗中普遍的人性。

通常認為精神病患者是沒有人格的,其實也不是沒有,就是他的人格之變化他自己和別人都無法把控,也就不再把他當人看。因為精神病患者的意識相與真氣態完全亂套了,在跨度極大的不同人格之間毫無依據的轉換,具有很大的破壞性。說到底,任何精神病都起源於抑鬱,各種不同症狀的抑鬱都是因為沒有處理好意識與真氣的關係。一般來說,得抑鬱都有一個誘因,得一場大病,強烈的精神刺激,女人生孩子等等,其共同點就是大量的真氣出來,讓意識不知所措。意識想要控制真氣,真氣反而出來的越多,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於是就"為者敗之,執者失之",錯亂的真氣態讓人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痛苦之極。於是有的人自殺了,但保住了人格;有的人精神分裂了,保住了身體,卻喪失了靈魂與人格。

有一個命題很時髦,也很讓人困惑,那就是:我從哪兒來,我要到哪兒去。生老病死是人一生的縮影,無論是皇帝領袖還是草民百姓都逃不脫這個宿命,佛學謂之流浪生死。那麼生命的真諦到底在哪兒?老子給了這樣的解答:人是道生的,最後迴歸於道。老子的這句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就表達了這個意思。"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曰常,知和曰明"。到了"和"的境界,意識歸根,真氣歸根,沒有妄念,沒有怒火攻心,沒有慾火中燒,一片清淨圓明,謂之證道。

在世俗生活中,人們吃喝拉撒睡外加吃喝嫖賭抽,每一種行為都會造成真氣態的改變乃至氾濫從而改變了自己的人格。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一個穩定的人格都是奢望。在利益決定一切的今天,沒有一個穩定的人格將成為社會發展中極大的隱患。但就個人來說,多變的人格似乎還影響不大,但是對於國格,民族格來說,多變就是一個大問題。它意味著一個國家民族在其精神狀態和經濟發展上搖擺不定。誠然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但過於頻繁的否定無異於自殘。

我們看老子的《道德經》,總覺得太寬範,跟現實聯繫不起來,那是因為沒看懂。老子傳承了"古之善為道者"的高度文明,從人類自身出發(注意:不是從上帝真主出發,不是從皇帝領袖出發。)全面的闡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文明。

回到前面那句話,我從哪兒來,到哪兒去?我從"道"來,最後回到"道"那裡去。"道"生了我們,我們迴歸到"道"那裡,"道"是我們的發源地,也是我們真正的家。所以處在世俗之中的我們要能夠站在世俗之外來看待世俗,站在"道"的角度來看待世俗。否則就"不識廬山真面目"。世俗之中是有為,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只有"無為"才能"無不為"。

那麼作為凡俗之人我們應該怎麼辦?首先儘量讓意識擺脫感覺和感覺背後的真氣的羈絆,這句話聽起來不可理喻,卻是一條甚夷的大道。《金剛經》雲:"無眼耳鼻舌身意",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不要眼睛耳朵鼻子,而是儘可能的消除感官對人的生理心理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開發出人體潛在的功能,從無眼到無眼界即無為而無不為。我們說無為的境界就是"和"的境界,因為在有為的世俗生活中,意識跟真氣是無法真正的相合,永遠處在無休止的鬥爭之中的。佛學中有四念處:身受心法,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還有四聖諦:苦集滅道。說的就是如何處理意識與感覺和感覺背後的真氣的關係,即所謂離苦得樂。什麼是樂?清淨圓明是樂,無為而無不為是樂,五蘊皆空是樂,心無掛礙是樂,遠離顛倒夢想是樂,沒身不殆是樂。

我們為什麼會有人格,人格又是什麼?

一個人到了無為的境界,就能陰陽相和,也就是意識與真氣相和,也就能真正做到"心使氣",做到"抱一"。具有這樣人格的人才能做到自勝自強自立自在,否則就是自卑自怨自虐自殘,害人害己,流浪生死。一個民族要有自己的超出世俗的民族精神,要"以道蒞天下"。一個唯利是圖的民族,就只會在金錢財富利益情感裡面摸爬滾打,這樣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就像蒙古民族,曾經強大到統治了半個世界,但是隻知道放牧狩獵,打打殺殺,到現在還處於遊牧的生活狀態。商鞅的變法,在強大了秦王朝的同時也毀掉了秦王朝的生機,結果二世而亡,真的是得不償失。最令人痛心都是延續了兩千多年來自於秦王朝的中央集權專制體制的中華民族 ,國力日漸衰微,在與北方遊牧民族的對抗中兩次亡國。一個民族想要強盛,必須找到一個超出世俗的民族精神。而這個超出世俗的民族精神,我以為只有傳承於"古之善為道者"的老子學說才是人類文明史上唯一名符其實的超出世俗的民族精神。人類文明中其他傳承於地外文明的民族精神都是片面的,錯誤的,荒謬的甚至是野蠻的,例如已經消失的瑪雅文明,上帝創造的猶太文明,北方遊牧民族的薩滿文化等等。

說到人格就不能不提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吸引周圍的人聚集在自己身邊的主要原因。所謂的人格魅力其實也只是一個相對的東西,不過是把人的本質當中美和好的部分片面的集中反映在公眾的視野裡。所以一個人想要成功就必須具有人格魅力。我們通常理解的人格魅力是長相大氣,能說會道,反應機敏,氣度不凡等等。歷史上凡是有所作為的皇帝領袖,無一不是極具人格魅力的。但恰恰是這個人格魅力,掩蓋了其中一些人的瘋狂,妄為,偏執,暴虐。有句話叫"聽其言觀其行",通過他的一言一行分析他的意識相和真氣態。一個具有混亂的真氣態的人是不可能有理性的。

老子說:"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這段話的意思是:一個健全的社會其領導者必須是一個聖人,處處為民著想,為民族的發展和未來著想,這樣才能長治久安,社會體制才不至於分裂崩潰。意識歸根,真氣歸根,"抱一而為天下牧"。"一"是聖人的境界,為什麼說"抱一"?如果聖人只是處在"一"的境界,就不用去特意抱一。既然聖人要去帶領一個民族進步發展,就要進入世俗生活之中。老子這樣形容:"聖人在天下兮兮焉,為天下渾其心","聖人常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聖人身在世俗中為百姓排憂解難卻時刻不離一的境界,謂之"抱一"。"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必以其身後之。是以聖人居上而民不重,居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看到了吧,這才是真正的領袖,高居上位而百姓不覺得沉重,走在前面不會對百姓造成傷害。

再仔細看看老子的這段話:"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則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三寶,是誰的三寶?是聖人的三寶,是善人的三寶,是先天下之憂而憂的人的三寶。有了這三寶,"故能成器長",器者,由人群組成的社會,國家。只有在這三寶的護持之下,社會才能安定,國家才能繁榮,真的長治久安。說到慈,好像說的是一個人的心態,其實不然,一個國家的文化,一個民族的民族精神更要有慈。若是有人為了一己私利,受各種歪理邪說的蠱惑,好勇鬥狠,驕奢淫逸,置天下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則死矣"。誰死?還是那句話,不是專制獨裁的暴君死就是被專制獨裁的暴君禍害得生機全無的國家死乃至民族亡。

"

人格——指人的性格或者說做人的資格。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意願欲求想法情感與言行,這些東西構成了自己熟知的和別人認為的人格。這個"格"可以形象的理解為分成許多小格子的儲物架,我們或主動或被動的放在了各自不同的格子裡。我們看完一本小說一部電影后,都會把其中的人物分類放在不同的格子裡。讓我無法接受的就是一個一直以正義慈祥和藹可親的面目示人的老者最終竟是一個圖財害命的殺人犯,這樣的情節會讓我無法接受而鬱悶好長時間。

我們為什麼會有人格,人格又是什麼?

我們習慣於把人分類,好人壞人,富人窮人,君子小人,恩人仇人,偉人奸人,從而僵化的看待周圍各類人等的人格。其實人格的複雜多變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因為不論是意識相還是真氣態都在按照周圍的環境和自身的規律隨時發生改變。這種改變往往脫離了我們的意願,意識只是被動地隨波逐流,黑格爾有一句話說:"與其說我們是在為慾望服務,倒不如說慾望就是我們自己本身。" 這個慾望就是此時此刻的意識相與真氣態交互作用的產物。當人們在世俗生活中試圖保持正直完美的外在形象時,更多的是被慾望衝動所左右從而不斷的變換自己的人格。

人格其實也是此時此刻的意識相與真氣態交互作用的內在意願和外在表現,因此人格是一個複雜多變,難以把握的存在。環境改變了意識,於是妄念叢生;意識帶出了真氣,於是慾火中燒。當真氣出來的那一刻,你就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你了,雖然從外表上看不出什麼。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殺人事件都是熟人作案,因為那個人在受害者不知不覺中已經從朋友變成了惡魔。

意識相的形成依賴於成長過程中接觸到的文明與文化,一個文明的社會產生寬容和理解,一個野蠻的社會產生鬥爭和殺戮。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觸景生情"。我們說人之初性本善,是因為此時的意識相是單純的,真氣態是平和的。"道生一",生命就是從"一"開始,此時的人是抽象的,只有純陰和純陽即純精神和純物質,即所謂的"一念不生,一氣不起"。到了二的境界純陰分為般若即內在的大智慧和意識;純陽分為元氣靈氣和真氣。此時是一個單純的人,也是開始與外界接觸,逐漸變得複雜。當實存的個體從二向著三四 五六發展時,複雜的人際關係,多重的利益鏈條,就構成了複雜多變的人格,在這之中起著主導作用的就是慾望。所謂人有三欲:食慾性慾求知慾,慾望者何也?不外是真氣出來造成的結果。胃部的真氣出來了就會有飢餓感,相應部位的真氣出來了就會有性衝動,至於求知慾也是如此,試想與自己的切身利益與情感息息相關的事自己卻不瞭解是不是很難受,這個難受正是真氣出來的表現。

我們為什麼會有人格,人格又是什麼?

人格的複雜多變其實是被限定在經驗的範圍之內,這也是區分人群的一個成見。一個懦弱的人不可能表現出強勢,除非他在假裝懦弱;一個故意殺人犯以前必定有過類似殺戮的經歷。可是在經驗的範圍之內,人格的轉變卻是自己難以把控,別人無法想象的。所謂閱人之術就是通過對方的一言一行透露出的蛛絲馬跡來洞悉他的過去。所謂情商其實就是對人情世故的理解力和判斷力,情商低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這個人聽不出好賴話。在世俗的人際交往中,只要有幾次應對失誤且得到大家的印證,你在人群中的威信就會直線下降到冰點,而且很難翻過身來。

意識與真氣的關係是既相互依存,又相互鬥爭,就像一對前世有仇的夫妻。意識想要控制真氣,結果"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真氣出來多了,就會帶來各種難受的感覺,痛苦和疾病。人格就是在意識與真氣的爭鬥中風雨飄搖的變換著自己的形態。因為意識本身就是當事人之一,它又無法掌控真氣態,只能在真氣的肆虐之下隨波逐流。

在思想意願上,意識是主導者,隨著外在環境作出自己的對應。而在實際行動上真氣是主導者,因真氣產生的慾望衝動決定了人的意願和言行。

我們為什麼會有人格,人格又是什麼?

我們常說的人格分裂其實每一個人都有,只是有人表現出來,有人隱藏在內心。當我們力求在眾人面前表現出一個自認為滿意的相對穩定的人格時,內心中齷齪的想法時不時的閃現出來。

人格分裂的典型案例不勝枚舉,一個不差錢的女明星到商店偷東西,而且屢教不改,一個家中的慈父夜晚在外面變身為殺人狂魔。試想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是不是常常被一些陰暗的企圖給嚇到了?這就是意識相與真氣態交互作用的結果,意動氣動,真氣一出來,意識就不堪一擊,謂之氣迷心。有一個詞叫"道貌岸然",說的就是那些看起來德高望重,其實是人格分裂的凡俗之人,只有在被雙規以後才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不過這也很正常,因為這就是世俗中普遍的人性。

通常認為精神病患者是沒有人格的,其實也不是沒有,就是他的人格之變化他自己和別人都無法把控,也就不再把他當人看。因為精神病患者的意識相與真氣態完全亂套了,在跨度極大的不同人格之間毫無依據的轉換,具有很大的破壞性。說到底,任何精神病都起源於抑鬱,各種不同症狀的抑鬱都是因為沒有處理好意識與真氣的關係。一般來說,得抑鬱都有一個誘因,得一場大病,強烈的精神刺激,女人生孩子等等,其共同點就是大量的真氣出來,讓意識不知所措。意識想要控制真氣,真氣反而出來的越多,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於是就"為者敗之,執者失之",錯亂的真氣態讓人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痛苦之極。於是有的人自殺了,但保住了人格;有的人精神分裂了,保住了身體,卻喪失了靈魂與人格。

有一個命題很時髦,也很讓人困惑,那就是:我從哪兒來,我要到哪兒去。生老病死是人一生的縮影,無論是皇帝領袖還是草民百姓都逃不脫這個宿命,佛學謂之流浪生死。那麼生命的真諦到底在哪兒?老子給了這樣的解答:人是道生的,最後迴歸於道。老子的這句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就表達了這個意思。"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曰常,知和曰明"。到了"和"的境界,意識歸根,真氣歸根,沒有妄念,沒有怒火攻心,沒有慾火中燒,一片清淨圓明,謂之證道。

在世俗生活中,人們吃喝拉撒睡外加吃喝嫖賭抽,每一種行為都會造成真氣態的改變乃至氾濫從而改變了自己的人格。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一個穩定的人格都是奢望。在利益決定一切的今天,沒有一個穩定的人格將成為社會發展中極大的隱患。但就個人來說,多變的人格似乎還影響不大,但是對於國格,民族格來說,多變就是一個大問題。它意味著一個國家民族在其精神狀態和經濟發展上搖擺不定。誠然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但過於頻繁的否定無異於自殘。

我們看老子的《道德經》,總覺得太寬範,跟現實聯繫不起來,那是因為沒看懂。老子傳承了"古之善為道者"的高度文明,從人類自身出發(注意:不是從上帝真主出發,不是從皇帝領袖出發。)全面的闡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文明。

回到前面那句話,我從哪兒來,到哪兒去?我從"道"來,最後回到"道"那裡去。"道"生了我們,我們迴歸到"道"那裡,"道"是我們的發源地,也是我們真正的家。所以處在世俗之中的我們要能夠站在世俗之外來看待世俗,站在"道"的角度來看待世俗。否則就"不識廬山真面目"。世俗之中是有為,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只有"無為"才能"無不為"。

那麼作為凡俗之人我們應該怎麼辦?首先儘量讓意識擺脫感覺和感覺背後的真氣的羈絆,這句話聽起來不可理喻,卻是一條甚夷的大道。《金剛經》雲:"無眼耳鼻舌身意",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不要眼睛耳朵鼻子,而是儘可能的消除感官對人的生理心理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開發出人體潛在的功能,從無眼到無眼界即無為而無不為。我們說無為的境界就是"和"的境界,因為在有為的世俗生活中,意識跟真氣是無法真正的相合,永遠處在無休止的鬥爭之中的。佛學中有四念處:身受心法,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還有四聖諦:苦集滅道。說的就是如何處理意識與感覺和感覺背後的真氣的關係,即所謂離苦得樂。什麼是樂?清淨圓明是樂,無為而無不為是樂,五蘊皆空是樂,心無掛礙是樂,遠離顛倒夢想是樂,沒身不殆是樂。

我們為什麼會有人格,人格又是什麼?

一個人到了無為的境界,就能陰陽相和,也就是意識與真氣相和,也就能真正做到"心使氣",做到"抱一"。具有這樣人格的人才能做到自勝自強自立自在,否則就是自卑自怨自虐自殘,害人害己,流浪生死。一個民族要有自己的超出世俗的民族精神,要"以道蒞天下"。一個唯利是圖的民族,就只會在金錢財富利益情感裡面摸爬滾打,這樣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就像蒙古民族,曾經強大到統治了半個世界,但是隻知道放牧狩獵,打打殺殺,到現在還處於遊牧的生活狀態。商鞅的變法,在強大了秦王朝的同時也毀掉了秦王朝的生機,結果二世而亡,真的是得不償失。最令人痛心都是延續了兩千多年來自於秦王朝的中央集權專制體制的中華民族 ,國力日漸衰微,在與北方遊牧民族的對抗中兩次亡國。一個民族想要強盛,必須找到一個超出世俗的民族精神。而這個超出世俗的民族精神,我以為只有傳承於"古之善為道者"的老子學說才是人類文明史上唯一名符其實的超出世俗的民族精神。人類文明中其他傳承於地外文明的民族精神都是片面的,錯誤的,荒謬的甚至是野蠻的,例如已經消失的瑪雅文明,上帝創造的猶太文明,北方遊牧民族的薩滿文化等等。

說到人格就不能不提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吸引周圍的人聚集在自己身邊的主要原因。所謂的人格魅力其實也只是一個相對的東西,不過是把人的本質當中美和好的部分片面的集中反映在公眾的視野裡。所以一個人想要成功就必須具有人格魅力。我們通常理解的人格魅力是長相大氣,能說會道,反應機敏,氣度不凡等等。歷史上凡是有所作為的皇帝領袖,無一不是極具人格魅力的。但恰恰是這個人格魅力,掩蓋了其中一些人的瘋狂,妄為,偏執,暴虐。有句話叫"聽其言觀其行",通過他的一言一行分析他的意識相和真氣態。一個具有混亂的真氣態的人是不可能有理性的。

老子說:"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這段話的意思是:一個健全的社會其領導者必須是一個聖人,處處為民著想,為民族的發展和未來著想,這樣才能長治久安,社會體制才不至於分裂崩潰。意識歸根,真氣歸根,"抱一而為天下牧"。"一"是聖人的境界,為什麼說"抱一"?如果聖人只是處在"一"的境界,就不用去特意抱一。既然聖人要去帶領一個民族進步發展,就要進入世俗生活之中。老子這樣形容:"聖人在天下兮兮焉,為天下渾其心","聖人常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聖人身在世俗中為百姓排憂解難卻時刻不離一的境界,謂之"抱一"。"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必以其身後之。是以聖人居上而民不重,居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看到了吧,這才是真正的領袖,高居上位而百姓不覺得沉重,走在前面不會對百姓造成傷害。

再仔細看看老子的這段話:"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則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三寶,是誰的三寶?是聖人的三寶,是善人的三寶,是先天下之憂而憂的人的三寶。有了這三寶,"故能成器長",器者,由人群組成的社會,國家。只有在這三寶的護持之下,社會才能安定,國家才能繁榮,真的長治久安。說到慈,好像說的是一個人的心態,其實不然,一個國家的文化,一個民族的民族精神更要有慈。若是有人為了一己私利,受各種歪理邪說的蠱惑,好勇鬥狠,驕奢淫逸,置天下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則死矣"。誰死?還是那句話,不是專制獨裁的暴君死就是被專制獨裁的暴君禍害得生機全無的國家死乃至民族亡。

我們為什麼會有人格,人格又是什麼?

人格魅力即使是表現得光芒萬丈,天花亂墜,也不過是世俗中的相對有限的落花流水而已。老子說:"人之迷,其日故久",於是在這些"迷人"的眼裡籠罩著奪目光環的人格魅力就是他的地,他的天,就是他生命的全部意義。無論是歌星,影星,球星還是政治家他們的人格魅力都是自己或團隊刻意營造的。但是這些迷人們卻迷失在被刻意營造的人格魅力中。其實剝開這層人格魅力的外衣,都不過是一些凡夫俗子。哪一個不曾年少懵懂?哪一個不曾不知所措?缺失了幾千年文化的傳承,我們不都是兩眼一抹黑的摸索著走過了自己的人生?但我們要做的不是尋找思想情感的寄託,不是讓自己依附於上帝真主皇帝領袖,生活在他們圈定的模式裡為了某種莫名其妙的目的徒勞的工作生活。我們要找回真正的自己,到哪裡去找?我們從"道"而生,不是因上帝真主而生,更不是皇帝領袖暴君獨裁者所生。一張口就是:"我是你們的父親",腦子沒毛病吧?就連那些縣太爺們都可以稱自己是父母官,可老百姓也認頭,動不動就高呼"青天大老爺給我們做主"。

我們從"道"而生,生長,成熟,然後迴歸於"道"。如果這輩子被世俗的貪慾迷惑,沒有找到迴歸的門路,就只能流浪生死。迴歸於道,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必由之路,也是全人類的必由之路。老子的《道德經》給我們指出了這樣一條路。我說的"老子學說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是人類文明的頂峰""企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