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了,藿香正氣水喝不喝?

藿香正氣 藥品 護膚 睡眠 人人壯科技 人人壯科技 2017-08-14

中暑了,藿香正氣水喝不喝?

中暑是指在高溫、高溼和無風的環境條件下,患者體溫調節中樞出現異常,汗液無法正常分泌,且水電解質水平嚴重低於正常值等為典型特徵的一類疾病。

中暑了,藿香正氣水喝不喝?

中暑可能會影響到患者生命,患者多因高燒不退或者器官功能受損而入院。重症中暑得不到及時救治,可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礙,有較高的死亡率及致殘率 。

為什麼會發生中暑?

中暑了,藿香正氣水喝不喝?

在高溫環境下,人體的體溫調節功能出現障礙,產熱大於散熱,體內熱量蓄積過多,引起循環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會產生一系列中暑症狀。此外個人的心理狀態也有很大關係,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精神緊張等,都是中暑常見的誘因。

中暑後有哪些症狀表現?

中暑了,藿香正氣水喝不喝?

在高溫環境下,如果出現大汗、口渴、頭暈、胸悶、噁心、四肢無力及發麻等情況,就要考慮中暑的可能。根據症狀的輕重,中暑可分為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1. 輕症中暑:表現為頭暈、頭痛、面色潮紅、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脈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體溫升高至38.5度以上。

  2. 重症中暑:包括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種類型,也可以出現混合型。重症中暑可導致死亡。

  • 熱射病主要表現為:因高溫引起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而產生高熱,體溫可高達40度以上,早期大量出汗,繼而“無汗”,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

  • 熱痙攣主要表現為:由於大量出汗、失水失鹽,人體發生電解質紊亂,引起肌肉痙攣。好發於四肢肌肉,常呈對稱性,時而發作,時而緩解。患者意識清醒,體溫一般正常。

  • 熱衰竭主要表現為:起病迅速,主要表現為頭暈、頭痛、多汗、口渴、噁心、嘔吐,繼而皮膚溼冷、血壓下降、心律紊亂、輕度脫水,體溫稍高或正常。

中暑了應該幹嘛?

中暑了,藿香正氣水喝不喝?

  • 出現輕度中暑症狀時,除了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外,還儘快應該補充水分,但是不是讓你有點感覺中暑了就猛灌水,因為這樣很容易引起反射性的出汗增多,反而加重水分和鹽分的流失,加重中暑的症狀,正確的做飯應該是多次少量補水,並且儘快轉移到陰涼的地方。

中暑了,藿香正氣水喝不喝?

  • 發現重症中暑人員時,應該第一時間把中暑人員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同時鬆開中暑人員的衣領和皮帶方便散熱;接下來用冰袋或者溼毛巾對中暑人員進行物理降溫,可以放置在其額頭、後腦勺、胸口、腋下和大腿根部等位置,起到快速降溫的目的;最後,要是中暑人員還清醒就應該讓其多次少量地補水,但是如果已經出現意識障礙甚至昏迷不醒呼吸停止的情況,應該馬上進行人工呼吸,並立刻送往醫院,切莫採用什麼民間偏方。

中暑的不應該幹嘛?

中暑了,藿香正氣水喝不喝?

不要刮痧,不要掐人中,不要喝藿香正氣水、不要喝十滴水、不要吃人丹!!!

或許很多人生活中或多或少都遇到過中暑的情況,也有很多人採取過上述的幾種措施中的一種或者多種,而且還真的讓中暑情況好轉了,但其實,跟上述的措施一點關係都沒,主要還是因為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並且補水了,才讓中暑情況好轉了,所以說,真正緩解中暑的並不是上述的措施,而是你實實在在地降溫了。

中暑了,藿香正氣水喝不喝?

刮痧和掐人中都是通過疼痛刺激來誘發人體釋放內啡肽,而導致有稍微舒服的感覺,但是中暑是因為體溫調節失控引起的,治療的原則是圍繞著降溫展開的,通過刺激痛覺並不能降溫,自然也不能指望用這些措施來緩解中暑。

中暑了,藿香正氣水喝不喝?

一小支藿香正氣水(十滴水、人丹)的效果還不如喝鹽汽水來得實際,因為它們既補不了多少水,更補不了鹽,而且藿香正氣水還含有酒精成分,攝入過多有可能加重脫水,讓中暑情況變得更嚴重。所以他們不能有效地預防中暑,也不能治療中暑,甚至還可能加重中暑。

中暑了,藿香正氣水喝不喝?

雖然已經立秋了,但是秋老虎還在虎視眈眈,預防中暑最好的辦法還是呆在空調房裡,多喝水,對於戶外工作者、兒童和老人家這類容易中暑的人群,更要注意補水,一旦發生嚴重的中暑症狀,不要寄希望於刮痧和藿香正氣水,正確的做法還是快速降溫,及時送醫。

參考文獻:

[1]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 潘志國,邵玉,劉亞楠,等 . 重症中暑患者入院早期凝血功能 指標與預後的關係[J].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2013,25(12): 725-728.

[3] 潘志國,耿焱,劉雲鬆,等 . APACHE Ⅱ評分對重症中暑患者 預後判斷的價值[J]. 山東醫藥,2012,52(9):64-65.

[4] Radakovic SS,Maric J,Surbatovic M,et al. Effects of acclimation on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 soldiers during exertional heat stress[J]. MilMed,2007,172(2):133-136.

[5] 蘇磊 . 重症中暑防治回顧與啟示[J]. 解放軍醫學雜誌,2011, 36(9):883-885.

[6] 陳振龍,喬子虹,王冬明,等 . 2009 至 2013 年武漢市高溫中 暑情況分析[J]. 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2015,33(4): 260-262.

[7] 孫煒,費佳謙,曹波 . 高溫季節限時作業防控中暑效果評價[J]. 浙江預防醫學,2014,26(04):395-396,399.

[8] 顧蘭囡,陳亞濤 . 職業性重症中暑 11 例[J]. 中華勞動衛生職 業病雜誌,2015,33(5):384-385.

[8] 蔡小瓊,張曉莉 . 中暑患者 10 例護理體會[J]. 中國冶金工業 醫學雜誌,2016,33(4):460.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