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之名 情定‘七夕’

婚姻 宋朝 白茶 觀自在 觀自在 2017-08-30

茶曾是中國傳統婚禮中重要的聘禮,古時男方向女方下聘,以茶為禮,稱為“茶禮”,又叫“吃茶”。明人許次紓《茶疏》說:“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結婚,必以茶為禮,取其不移植之意也。今人猶名其禮為下茶,亦曰吃茶。”因茶樹移植則不生,種樹必下籽,所以在古代婚俗中,茶便成為堅貞不移和婚後多子的象徵,婚娶聘物必定有茶是對婚姻的美好期望和求吉心態相一致,這也是茶禮風行的最根本原因。

以茶之名 情定‘七夕’

《金瓶梅詞話》第九十一回,衙內道:'既然好,已是見過,不必再相,命陰陽擇吉日良時,行茶禮過去就是了'。……兩個媒人跟隨,廊吏何不違押擔,到西門慶家下了茶。湯顯祖《牡丹亭·硬拷》:我女已亡三年,不說到納采下茶,便是指腹裁襟,一些沒有。孔尚任《桃花扇·媚座》提到:花花彩轎門前擠,不少欠分毫茶禮。《紅樓夢》第二十五回,鳳姐笑著對林黛玉說: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兒?李漁《蜃中樓·姻阻》有他又不曾有三茶六禮行到我家來。

魯迅《彷徨·離婚》中愛姑說:他就是著了那濫婊子的迷,要趕我出去。我是三茶六禮定來的,花轎抬來的呵!那麼容易嗎?

以茶之名 情定‘七夕’

《醒世恆言》第五卷《大樹坡義虎送親》講:林公夫婦嫌貧愛富,想將自己的女兒潮音改配。潮音母親謊稱女婿在前線陣亡,勸潮音趁青春年少改配他人。不料,潮音道:母親差矣!爹把孩兒從小許配勤家,一女不吃兩家茶。勤郎在,奴是他家妻;勤郎死,奴也是他家婦。豈可以生死二心,奴斷然不為!

《陳多壽生死夫妻》描寫到:柳氏嫌貧愛富,強迫女兒退掉陳家的茶禮,另許富豪成婚,遭到了女兒從來沒有見好人家女兒吃兩家茶的反駁和抵制,最後柳氏女與陳多壽結為生死夫妻。茶禮之深入人心,由此可見一斑。它體現了對男女雙方堅守婚約、貞操的道德要求,也反映了封建社會女性從一而終的道德觀念。

《甲申雜記》一則賜茶的故事也很有趣:宋仁宗朝,春試進士集英殿,后妃御太請樓觀之。慈聖光獻出餅角子以賜進士,出七寶茶以賜考試官。慈聖光是仁宗曹皇后死後的諡號,餅角子是切開的茶餅,七寶茶是宮廷裡用茶與七種甘香佐料加工而成的名飲。后妃們如此殷勤看待新科進士和考官,該不是想挑選乘龍快婿吧!由於宋代飲茶之風的普及,茶也成為結婚大典上宴客的必需品,這在《東京夢華錄》、《東京夢樑錄》等書裡均有記載。

以茶之名 情定‘七夕’

可見,自宋代即已形成的茶禮,逐漸成為我國眾多民族、廣大地域普遍存在的一種婚姻禮俗,並最終作為一種民族文化形態積澱、固定下來,給中華民族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的婚姻文化增添了新的形式、新的內涵和旺盛的生命力。

對於每一個愛茶之人來說,選茶就像戀愛都有其獨有的口感和喜好。有人喜淡,有人嗜濃。還有一些剛開始愛茶的人,他們喜歡‘蘭桂人’,或者喜歡桂花烏龍這一類以花入茶帶有濃重花香的茶品,而對一些老茶客來說,這簡直是不能容忍的事情,感覺這是對茶的折辱。可見千人品茶,自有千般滋味。

愛在“七夕”,愛在心裡,你的溫度,決定他/她的香氣四溢。

七夕不妨用一份精美的茶禮,表達對他/她那唯一的感情。

做為單身狗的小編,七夕節還是泡杯老白茶壓壓驚吧。


澳門茶雲澗文創工作室 TEA1553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