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黃龍洞傳說

黃鱔 玉皇大帝 田野 故事精選 2018-12-01

(一)

大唐初期,一個偏遠的小山村。村子面山背水,山水之間有一方狹長的田野。十幾戶農家的茅草屋點綴在這田野之上。禾苗在微風中掀起綠色的波浪,這些茅屋就像波浪中被纜繩拴住的小船。

夕陽西下,餘暉在田野上作短暫的駐足。幾戶農家的煙囪正升起嫋嫋青煙。

田埂上,一個赤腳的農夫正揹著魚簍向他的家走去。他的步履沉重緩慢。今天的收穫又是那麼少,少得可憐,那幾尾小貓魚,也許僅夠打發一隻野貓。他的憂愁的妻子一定是在熱切地等待著他吧?他的骨瘦如柴的寶兒一定坐在門檻上,望斷了脖子了吧?他本是一個農民,但去年的災荒逼得他下了水,向龍王爺要食了。

然而,村裡家家戶戶的男丁都下湖打漁,近來收穫已是越來越少了。本來和善的鄰居大成今天就因為打漁的地界問題和他紅了眼。他不爭,他爭不了,也不想爭。

他來到了自家的稻田前。禾苗長得不錯,綠得讓人歡喜,今年就指望它們了!只要熬一熬,熬到今年豐收,妻子就不會愁眉苦臉的了,五歲的寶兒就又會變得和以前一樣蹦蹦跳跳的了——他只要喊一聲:“寶兒!和爹捉田雞去!”他就又會一邊答應著,一邊屁顛兒屁顛兒地跟上來了。

他想著,不由地笑了。夕陽將他的黝黑的臉映得金燦燦的,他的額上的汗水也閃著奇異的光彩。他蹲下身,用手輕輕地撫摸著禾苗,像撫摸著他的寶兒:“快快長!快快長!靠你們啦!靠你們啦!……”他絮絮叨叨的,頗像個唸經的和尚。突然,水田裡“刺溜”一聲,禾苗的綠波一下子亂了方向——有東西!他看到了那東西的身影:又粗又長,黃色的鱗片!是蛇!他嚇得一屁股跌進了身後的水田裡。兩年前被蛇咬的經歷讓他至今心有餘悸。

那東西也似乎被嚇著了,一回身,朝田埂的淤泥中奮力鑽去,粗大的尾巴在水田中攪動,打倒了一片禾苗。幾秒鐘後,那東西消失了身影,只剩下渾濁的泥水還在迴旋。他回過神來,那東西的尾巴他看得分明——那不是蛇的尾巴,倒像是黃鱔的!可是,怎麼會有如此之大的黃鱔——該有一兩米長吧!

他掙扎著從水田中爬起,他的屁股上已沾上了大塊大塊的淤泥,樣子有些滑稽。但他顧不上這些了,好奇讓他搜索起那條黃鱔來。他朝剛才黃鱔鑽入的地方探視了一番,但是卻連一絲孔洞的痕跡都沒有。他又沿著田埂來回地走,但是仍舊一無所獲。若不是那篇倒下的禾苗顯示出剛才發生的一切,他真要懷疑是不是自己餓昏了頭,產生了幻覺了。

夕陽已經從山邊落下去了。天邊還留有晚霞的一抹紅。頭頂的天空不知何時已經換上了深藍的色調。他這時才醒悟過來:糟了!妻子和孩子還等著他回家吃晚飯呢!他胡亂地抹掉了褲子上的汙泥,正了正背上的魚簍,馬不停蹄地往家趕。

近了。那間破敗的茅草屋,正是他的家,他們一家三口擋風避雨的地方。他望了望煙囪——沒有炊煙。哦!今天的粥都涼了吧?

他來到了家門口,門檻上,沒有坐著他的寶兒。唉!寶兒一定餓壞了!等我這麼久還不回來,這孩子一定在生我的氣了!

他想著,走進了屋子。屋子只有這麼大,灶頭、床、一張桌子,都在這兒了。妻子坐在桌子旁縫寶兒的破衣裳,寶兒躺在床上睡著了。“咳!今天,今天晚了!”他歉疚地靠著妻子坐下,順手把魚簍放在了桌上。“恩。”妻子朝魚簍瞥了一眼,沒有停下手中的針線。“今天,你知道我在水田裡看到了什麼?”他想和妻子說一說那條黃鱔的事——那真是他這輩子見過的最稀奇的事了。“寶兒餓了,我讓他睡了。”妻子說。他很尷尬,不知道說什麼了。停了一會兒,他說:“你們不必等我,餓了就先吃。”“吃什麼?”妻子抬頭看他,目光中分明有些淚光,“今天連煮粥的米也沒有了。我咬咬牙,厚著臉皮向大成家去借,被他們趕出來了……”他沉默了。好半天,把手搭在妻子肩上:“去把魚煮了,先過了今天再說吧!”妻子咬著牙,不讓淚水流下來:“我不恨大成他們家。怪就怪玉帝老兒不開眼!這年頭,大家都活不了了!”“別說這話,神明冒犯不得!”他捂住妻子的嘴。

妻子起身去煮魚了。屋頂上升起一縷青煙。魚湯的香味讓睡夢中的寶兒醒了過來,他歡喜地喊了一聲:“爹!”

(二)

乘著這屢青煙,灶王爺已到了天庭之上。

天兵天將在南天門攔住了他。

“小小灶王,何事上來?”

“小的有要事稟報玉帝。”

“玉帝正在與群臣賞曲宴飲,你來的不是時候。”

“小的願在此等候。”

“那你就等著吧!”

天兵天將不理他,各自回位。灶王爺只得在南天門拱手而立。

一朵祥雲駛來。託塔李天王已在近前。見了灶王爺,託塔李天王不由微微嘆氣,雖說灶王爺在眾神之中本就身份低微,但身著破舊衣衫,兩頰下陷,寒酸如此,難免讓人動惻隱之心。“老兒,玉帝不願見你,何必強求。”李天王勸道。“我身為灶王,受百姓供養,自當為百姓進言。”灶王爺目光堅定,向李天王長揖,後退一步立定,意在為李天王讓行。李天王進入南天門,回首望了一眼灶王爺,這老兒長鬚飄飄,不失仙家氣度。然而,又何必如此執著呢?

還未進殿,託塔李天王已聽見了鐘鼓之聲,群仙正推杯交盞,不亦樂乎。玉帝見了李天王,笑道:“卿家何事來遲?”“微臣見灶王爺等候在南天門前。稍加寒暄。”李天王答道。他知道他這一說難免會壞了玉帝的興致,但他若不說,那固執的灶王老頭不知要站到何時,他於心不忍。果然,玉帝一聽又是那老頭,立刻斂了笑容:“提他作甚?讓他候著吧!”“微臣愚見,玉帝不妨一見,否則有失英明。”李天王進言。麻姑近前斟酒,笑道:“李天王遲了!當罰一杯!”轉而竊聲道:“此事與李天王不相干。莫要觸惱了玉帝。”

玉帝放下手中酒杯。轉而笑道:“也罷!傳來!”

李天王心中舒了一口氣。若玉帝真惱了,治他的罪,他也擔當不起啊!

宴飲繼續。

不一會兒,灶王爺已拜伏在殿前。

玉帝眯眼道:“灶王幾時不見,瘦弱至此。想必下界百姓供奉不力。”

灶王爺拱手道:“當是有心無力。”

玉帝眉頭一挑:“既已到此,不如一起飲酒,潤潤枯腸。”

麻姑會意,立即近前敬酒。

灶王爺抬頭道:“謝玉帝盛情。但微臣此次前來,是來進言,而非索食。”

玉帝冷笑:“但說無妨。”

灶王爺俯首:“懇請玉帝使我方黎民得風調雨順。勿使餓殍遍野。”

玉帝正色道:“今年雨水莫非不好?”

灶王爺道:“臣從龍王處耳聞,今夏將無雨,至秋稻穀必顆粒無收。百姓已受去年之災,食不能果腹,衣不能蔽體,若今年重複去年之災,命則休矣。”

玉帝不快:“朕自有道理,無需你多言!你視天機為兒戲,信口胡言,當處棍棒之刑!念你年老,且饒你一回!退下吧!”

灶王爺跪地不起,取冠置於地上,道:“若玉帝不允!臣願被貶!”

“大膽!”玉帝拍案而起,“你要罷官,朕就了你心願!拖下去!”

鼓樂停止。天兵上前。眾仙皆惶然。麻姑不慎將琉璃酒杯打碎,“哐當”一聲,竟無人察覺。

“玉帝老兒無眼!百姓所言不虛!”灶王爺挺身而起,怒目叱道。

“好一群刁民!膽敢辱君犯上!罷罷罷,龍王聽旨!”玉帝已是怒不可遏,聲若雷鳴。

“臣在!”龍王哆嗦上前。

“命你三年不得在此地降雨!違令者,斬!”

玉帝手一揮,祥雲皆散,人間一聲旱地驚雷。

(三)

觀音廟前。

他和他的妻子、他的寶兒與村民一起焚香求雨。大家雙手合十,閉目默禱。四下裡沒有一絲聲音。只有風,帶下了幾片梧桐枯葉,從他們的頭頂盤旋而下,飄落到他們身旁。

這一夏,滴雨未下。水田乾涸,地裂數尺。秧苗枯蔫焦黃,就如村民飢餓的臉。他捧著枯死的秧苗,欲哭無淚。他尚不知,此旱將持續三年!

近來,男丁打漁總是空手而回。少了爭吵,彼此見面,唯有相互注視、相互嘆氣而已。村民不知,龍王奉玉帝之命禁雨,為防雨龍動善念,違背天條擅自施雨,龍王已將所有雨龍全部關押。而禁雨之令卻也殃及水族。農民全部棄農從漁,水族損傷慘重。龍王追加指令:水族一律晝伏夜出,勿成人類口中之食。自此,不明就裡的村民們又斷了一條活路。他們只有挎著籃子,漫山遍野地尋野草、挖樹根,甚至是——吃石灰!他們的臉一天比一天蠟黃,身子一天比一天瘦弱,臉上的愁苦一天比一天深重。老人額頭的那一道道深深的皺紋裡,刻的是生活的無望。他們曾渴望朝廷的救濟,但是這朝廷,似乎比天庭更遠——有的人坐在田埂上等到死去,也沒有等到他們的救濟糧。是啊,建國之初,各地尚不自足,何來餘糧接濟此地呢?

大成拿出了自家所有的餘糧——半袋大米,他敲著銅鑼,將村民召集了起來。“各家把自家的糧食、雞鴨供奉出來,我們去向土地求雨吧!”大成說。“爹爹!我餓!”大成的女兒扯著他的衣服。大成的眼圈紅了。

求雨!村民們升騰起一股信念,一股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信念。他們拿出了他們僅剩的口糧。眾人很快就清點完了,其實根本無需清點:總共是四袋米,三隻雞,一隻鴨,一頭豬。事實上,很多村民家裡早就顆粒無剩,只剩幾張嘴了。豬是村裡最富裕的朱貴家的,朱貴毫不猶豫地將豬趕了來。這頭豬餓了很久的肚子,走路都打撇。就這樣晃晃悠悠地過來了。村民見了呆了,不由地咽起了口水。“人都養不活了,養什麼豬呢?”朱貴說。

村民們立刻行動起來了:殺豬宰雞,搗米做餅、做餈粑。仙姑也請來了,為表達虔誠與謝意,村民協商將唯一的一隻鴨子給了仙姑。村子裡像是提前過起了年,人人都忙碌著祭祀的事。不同的是,村民的臉上顯露出的不是喜悅,而是難以言狀的複雜的表情。求雨,真的成嗎?但是,他們有選擇嗎?

祭祀在社廟中進行了整整三天,仙姑跳了三天,村民們跪拜了三天。然後,大家都仰起頭,默然望著天空。陽光很好,是的,很好。仙姑已經累得癱坐在地上了。只有從樹葉縫隙中漏下的陽光依然在地上跳舞。

“砸了他孃的!”有村民拎著錘子站起來了。他上去攔下。

接著,村民們開吃了,餅子呀、餈粑呀、雞肉呀、豬肉呀,大家都吃了個肚兒圓。似乎從來沒有吃這麼飽過,似乎從來都沒覺得這些東西有這麼好吃,玉帝老兒的宴席上有這麼好吃的東西不?大家吃著吃著,就有哭了的,比如朱貴,就有唱起歌來的,比如大成。每個人心裡都明白:這一頓過後,就是無窮無盡的飢餓,然後就不餓了,就永遠都不用捱餓了。

寶兒和大成的女兒各分到一條雞腿,還有兩塊豬肉。兩個孩子吃飽了,樂得又蹦又跳的,拉起了手學仙姑跳大神。“寶兒過來!”妻子將寶兒一把扯過來,“留著點勁兒明天使!”

大成依然在唱歌,大成的女兒在邊上坐下來,也跟著依依呀呀地唱起來。

太陽又落下去了。沒有人離開。暗夜將所有人連同著社廟一起吞噬了。

“求求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吧!”黑暗中,他說。

(四)

“求觀音菩薩,讓這兒下場雨吧!”

“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菩薩保佑!菩薩保佑!”

村民們雙手合十,心中默唸著。每個人的臉上都顯現出無比的虔誠。

他們的觀音,是泥塑之身。用石灰粉了身,如今也略顯出泥土的底色來。她手中的淨瓶中,插了村民們新折的楊柳。柳葉雖有些發黃,但已是村民們尋遍村中的柳樹,挑選的最好的一支了。

他睜眼望了望他的妻子,不知何時,妻子的雲鬢已有銀絲。她跟著他,幾乎沒有過過好日子啊!他望了望他的寶兒,孩子的胳膊瘦得就像家門口那棵野桑樹的枝條。飢餓睏乏,讓孩子幾乎就要倒下去了!他可憐的寶兒呀!他的眼裡湧出了淚水,順著臉頰流到嘴角:真苦!

“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他在心裡盟誓:“求求你,一定要讓我的老婆孩子活下來!我願意拿我的命去換!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淨瓶“哐嘡”一聲落在了地上,摔得七零八碎。水流了一地,楊柳枝瞬間枯了。

眾人驚起。

“看啊!觀音菩薩流眼淚了!”有一個村民指著菩薩驚叫道。

(五)

據村民阿金說,那天夜裡,他出來小解,看見寶兒爹家的田埂上冒起一道金光。村民們不信:“阿金!該不會是你餓得眼冒金星吧?”阿金指天賭誓:“我若撒謊我就是烏龜王八蛋!”眾人將信將疑。消息傳到他耳中,他不由地想起了那一日在水田裡看見黃鱔的事。

他將那天的事和妻子說了。妻子沉默了一會兒,說:“這事不好說……你說今天我們分頭去挖野菜好不好?阿成家的昨天居然挖了半籃子!”

(六)

田埂中,黃鱔還在想著昨夜觀音親自前來託付他的事。

他在此修行已經九百年,千年一到,便可以化身為龍。這一帶百姓勤勉,土地肥沃,他也有幸得以滋養。他潛心修行,身居洞中。若不是近兩年災害頻繁,他也不至於顯露形跡。雖知百姓遭受天災,民不聊生,但他不過是道行未滿的黃鱔精,無力救助黎民於水火。

“黃鱔!本座有一事求你。願你現身一見。”想到昨夜觀音的突然造訪,黃鱔心猶未定。

他化身一道金光,瞬時已跪在觀音面前。他身穿金甲,威風凜凜,劍眉星目,丰神俊朗。

“小仙不才,不知菩薩何事相見?”他抱拳而問。

“求你降雨。”觀音頷首作答。

“降雨?我尚未成龍,怎能降雨?”他驚視觀音。觀音手中的淨瓶,竟有斑駁裂紋。

“此事我自有辦法。我已從玉帝處竊取三滴雨水,轉交於你。你只需行雨便是。”觀音道。

“……未得龍王雨符,擅自降雨是逆天大罪。”他猶豫。

觀音將手摩其頂,頓見一道紅光,他的額上已有龍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何況救一方百姓?你現已是龍身,望行龍事。擅自降雨確會遭玉帝之譴。本座自有保你之策。八月八日,你降雨之後,便與我於白雀相見,你必性命無憂。”

“小龍領命。”他叩首。

“切記,八月八日白雀相見。”

他抬頭,觀音已化身輕煙而去。他的手心,有了三滴雨水。

“八月八日。白石相見。”他在心中默唸。

(七)

那一場雨,下得酣暢淋漓。

一切還未死的,都活過來了。包括奄奄一息的村民。大家在雨裡載歌載舞,覺得一切都有了指望。他和他的寶兒躺在雨水的泥濘中,朝著天空長大著嘴。

“寶兒,甜不甜?”

“甜!”

“你們爺兒倆莫不是瘋了不成?”妻子倚在門框上看著他們倆,一半嗔怒一半喜悅。

“寶兒,跟著爹喊:謝謝觀音菩薩!”

“謝謝觀音菩薩!”

“再喊!”

“謝謝觀音菩薩!”

……

(八)

幾天後,村民們遇到了有生以來最恐怖的一場雷雨。

閃電像要把天空大地一起撕裂。雷聲如同要擊碎大山,劈開湖水。這猙獰的天,狂暴如發怒的野獸,它要把它的獠牙扎進這座飄搖的小山村。

村民們瑟縮著身子,躲在小小的茅草屋中。只剩下祈禱。

“寶兒別怕!爸爸在!”他摟緊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

(九)

“白石!白石!”黃龍拼命地穿行在山上的白石之中,“應該就是這裡吧?可是,菩薩,菩薩你在哪兒?”

黃龍清晰聽見天兵天將擂鼓吶喊的聲音,甚至那獵獵作響的旗幟聲,他也聽得分明。他試圖透過石縫查看,但是刀鋒的寒光讓他不寒而慄。他只有不斷地穿行、穿行……“為何約在白石相見?此處連藏身之所也沒有!菩薩,你到底在哪兒?”

此時,觀音正執淨瓶,焦急地在白雀等候。她手中的淨瓶之水無端起了漣漪,她有了不祥之感。她掐指一算,大驚:“黃龍難逃大劫!”

“黃鱔精!哪裡逃!”黃龍剛昂起頭,只見天兵天將手起刀落,黃龍已身首分離。

疼痛,讓他不斷地攪動著身體,山巒為此震動。山峰已經凹陷,他還在攪動。他恨玉帝無情,他恨九百年的修行毀於一旦,他恨觀音竟然輕諾寡信!

天兵天將已經散去,他聽到了觀音的聲音:“黃龍……你為何來到白石?!”

他明白了。

他明白了——觀音沒有騙他,是他聽錯了。這,是天意!

他停止了攪動,他,死了。

山峰上,留下一個深不見底的大坑。

觀音用淨瓶之水在一旁的巨石上寫下:“黃龍洞”。

上山打柴的村民們看見了,恍然大悟:寶兒爹說的是真的!阿金看到的是真的!黃鱔用自己的性命換了百姓的命!

(十)

村民在洞旁建起寺廟,將黃龍的軀體供奉於廟中。得觀音菩薩指示:去西天取經,日日唸誦經書,可使黃龍死而復生。

於是,有了《西遊記》。

後記:黃龍洞是家鄉山上一個自然形成的洞。洞口向天,宛若一口大井。兒時的記憶中,洞深不見底,投石下去,許久才能聽見回聲。此處也成為方圓幾裡的村民踏青必去之處。後來由於民眾投石太多,加之石礦開採常有落石,洞逐漸變淺,已能分明見底。奶奶講述的故事是代代相傳,並無書面記錄可查。我且代記,並加以豐富。使傳說不致失傳。也權作書香一支,祭奠那條善良的黃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