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漢中市,遠處的漢江橫穿城市。攝影/趙洪濤


-風物君語-

大河奔流謂之漢,不南不北謂之中


漢中人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從行政區劃上看,漢中所屬的陝西赫然是西北大省,外鄉人對於三秦大地的第一印象總是停留在秦始皇、兵馬俑、黃土高坡和大碗寬面,雄赳赳氣昂昂的老陝可以說是西北漢子的代表


"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漢中市,遠處的漢江橫穿城市。攝影/趙洪濤


-風物君語-

大河奔流謂之漢,不南不北謂之中


漢中人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從行政區劃上看,漢中所屬的陝西赫然是西北大省,外鄉人對於三秦大地的第一印象總是停留在秦始皇、兵馬俑、黃土高坡和大碗寬面,雄赳赳氣昂昂的老陝可以說是西北漢子的代表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春天,洋縣梨園的牛頭山,山花爛漫。攝影/趙洪濤


可從地理角度講,秦嶺-淮河一線分割南北,也隔開了關中平原漢江谷地,漢中處於秦嶺之南,到此不聞氣壯山河的安塞腰鼓,不見古老滄桑的巍峨雄城,反而是一派巴蜀風光。

"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漢中市,遠處的漢江橫穿城市。攝影/趙洪濤


-風物君語-

大河奔流謂之漢,不南不北謂之中


漢中人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從行政區劃上看,漢中所屬的陝西赫然是西北大省,外鄉人對於三秦大地的第一印象總是停留在秦始皇、兵馬俑、黃土高坡和大碗寬面,雄赳赳氣昂昂的老陝可以說是西北漢子的代表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春天,洋縣梨園的牛頭山,山花爛漫。攝影/趙洪濤


可從地理角度講,秦嶺-淮河一線分割南北,也隔開了關中平原漢江谷地,漢中處於秦嶺之南,到此不聞氣壯山河的安塞腰鼓,不見古老滄桑的巍峨雄城,反而是一派巴蜀風光。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山鄉春色——洋縣黨河水庫。攝影/趙洪濤


因此面對直擊靈魂的“南北之問”,漢中人只能挺起胸來回答:

“我就知道我是漢中人。對,漢江的漢,中央的中。”



漢江之水天上來


漢中處在川、陝、甘三省之交,北邊矗立著千巖萬壑構成的秦嶺,往南倚靠著綿亙千里的巴山,是在群山環抱中生長出來的一塊狹長盆地。

"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漢中市,遠處的漢江橫穿城市。攝影/趙洪濤


-風物君語-

大河奔流謂之漢,不南不北謂之中


漢中人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從行政區劃上看,漢中所屬的陝西赫然是西北大省,外鄉人對於三秦大地的第一印象總是停留在秦始皇、兵馬俑、黃土高坡和大碗寬面,雄赳赳氣昂昂的老陝可以說是西北漢子的代表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春天,洋縣梨園的牛頭山,山花爛漫。攝影/趙洪濤


可從地理角度講,秦嶺-淮河一線分割南北,也隔開了關中平原漢江谷地,漢中處於秦嶺之南,到此不聞氣壯山河的安塞腰鼓,不見古老滄桑的巍峨雄城,反而是一派巴蜀風光。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山鄉春色——洋縣黨河水庫。攝影/趙洪濤


因此面對直擊靈魂的“南北之問”,漢中人只能挺起胸來回答:

“我就知道我是漢中人。對,漢江的漢,中央的中。”



漢江之水天上來


漢中處在川、陝、甘三省之交,北邊矗立著千巖萬壑構成的秦嶺,往南倚靠著綿亙千里的巴山,是在群山環抱中生長出來的一塊狹長盆地。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漢中地形圖。製圖/paprika

而在兩道天險之間,古老的漢江,從西南部的寧強縣發源,自西向東橫貫漢中全境,在盆地中留下了一塊廣袤的衝擊平原,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再往東,自安康到丹江口段,即是“清可濯纓,濁可濯足”的滄浪之水,最後在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漢中的“漢”、武漢的“漢”先後由此而來。

"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漢中市,遠處的漢江橫穿城市。攝影/趙洪濤


-風物君語-

大河奔流謂之漢,不南不北謂之中


漢中人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從行政區劃上看,漢中所屬的陝西赫然是西北大省,外鄉人對於三秦大地的第一印象總是停留在秦始皇、兵馬俑、黃土高坡和大碗寬面,雄赳赳氣昂昂的老陝可以說是西北漢子的代表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春天,洋縣梨園的牛頭山,山花爛漫。攝影/趙洪濤


可從地理角度講,秦嶺-淮河一線分割南北,也隔開了關中平原漢江谷地,漢中處於秦嶺之南,到此不聞氣壯山河的安塞腰鼓,不見古老滄桑的巍峨雄城,反而是一派巴蜀風光。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山鄉春色——洋縣黨河水庫。攝影/趙洪濤


因此面對直擊靈魂的“南北之問”,漢中人只能挺起胸來回答:

“我就知道我是漢中人。對,漢江的漢,中央的中。”



漢江之水天上來


漢中處在川、陝、甘三省之交,北邊矗立著千巖萬壑構成的秦嶺,往南倚靠著綿亙千里的巴山,是在群山環抱中生長出來的一塊狹長盆地。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漢中地形圖。製圖/paprika

而在兩道天險之間,古老的漢江,從西南部的寧強縣發源,自西向東橫貫漢中全境,在盆地中留下了一塊廣袤的衝擊平原,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再往東,自安康到丹江口段,即是“清可濯纓,濁可濯足”的滄浪之水,最後在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漢中的“漢”、武漢的“漢”先後由此而來。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漢中市,遠處的漢江橫穿城市。攝影/趙洪濤


-風物君語-

大河奔流謂之漢,不南不北謂之中


漢中人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從行政區劃上看,漢中所屬的陝西赫然是西北大省,外鄉人對於三秦大地的第一印象總是停留在秦始皇、兵馬俑、黃土高坡和大碗寬面,雄赳赳氣昂昂的老陝可以說是西北漢子的代表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春天,洋縣梨園的牛頭山,山花爛漫。攝影/趙洪濤


可從地理角度講,秦嶺-淮河一線分割南北,也隔開了關中平原漢江谷地,漢中處於秦嶺之南,到此不聞氣壯山河的安塞腰鼓,不見古老滄桑的巍峨雄城,反而是一派巴蜀風光。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山鄉春色——洋縣黨河水庫。攝影/趙洪濤


因此面對直擊靈魂的“南北之問”,漢中人只能挺起胸來回答:

“我就知道我是漢中人。對,漢江的漢,中央的中。”



漢江之水天上來


漢中處在川、陝、甘三省之交,北邊矗立著千巖萬壑構成的秦嶺,往南倚靠著綿亙千里的巴山,是在群山環抱中生長出來的一塊狹長盆地。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漢中地形圖。製圖/paprika

而在兩道天險之間,古老的漢江,從西南部的寧強縣發源,自西向東橫貫漢中全境,在盆地中留下了一塊廣袤的衝擊平原,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再往東,自安康到丹江口段,即是“清可濯纓,濁可濯足”的滄浪之水,最後在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漢中的“漢”、武漢的“漢”先後由此而來。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漢中市,遠處的漢江橫穿城市。攝影/趙洪濤


-風物君語-

大河奔流謂之漢,不南不北謂之中


漢中人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從行政區劃上看,漢中所屬的陝西赫然是西北大省,外鄉人對於三秦大地的第一印象總是停留在秦始皇、兵馬俑、黃土高坡和大碗寬面,雄赳赳氣昂昂的老陝可以說是西北漢子的代表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春天,洋縣梨園的牛頭山,山花爛漫。攝影/趙洪濤


可從地理角度講,秦嶺-淮河一線分割南北,也隔開了關中平原漢江谷地,漢中處於秦嶺之南,到此不聞氣壯山河的安塞腰鼓,不見古老滄桑的巍峨雄城,反而是一派巴蜀風光。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山鄉春色——洋縣黨河水庫。攝影/趙洪濤


因此面對直擊靈魂的“南北之問”,漢中人只能挺起胸來回答:

“我就知道我是漢中人。對,漢江的漢,中央的中。”



漢江之水天上來


漢中處在川、陝、甘三省之交,北邊矗立著千巖萬壑構成的秦嶺,往南倚靠著綿亙千里的巴山,是在群山環抱中生長出來的一塊狹長盆地。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漢中地形圖。製圖/paprika

而在兩道天險之間,古老的漢江,從西南部的寧強縣發源,自西向東橫貫漢中全境,在盆地中留下了一塊廣袤的衝擊平原,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再往東,自安康到丹江口段,即是“清可濯纓,濁可濯足”的滄浪之水,最後在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漢中的“漢”、武漢的“漢”先後由此而來。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漢水源巴山雲海古羌州唯一遺存下來的古城樓。攝影/白玉超;


在先民的認知裡,“漢”,最早指的是天上的銀河,由於漢水與銀河夏季的走勢一致,故以此為名,華夏大地最早的“治水”傳奇,在這裡有過濃墨重彩的一筆,《禹貢》中有載“嶓冢導漾,東流為漢”

至今在漢中境內的嶓冢山裡,茂密層林之間,還能見到古人認為是“漢江源頭”的石牛洞,洞中橫臥著石灰岩受流水侵蝕形成的“石牛”,正是傳說中大禹牽來的“鎮水神牛“。在這裡,穿過時空的隧道,彷彿能聽見先民們開山引流、疏通江河的鑿擊聲。

"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漢中市,遠處的漢江橫穿城市。攝影/趙洪濤


-風物君語-

大河奔流謂之漢,不南不北謂之中


漢中人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從行政區劃上看,漢中所屬的陝西赫然是西北大省,外鄉人對於三秦大地的第一印象總是停留在秦始皇、兵馬俑、黃土高坡和大碗寬面,雄赳赳氣昂昂的老陝可以說是西北漢子的代表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春天,洋縣梨園的牛頭山,山花爛漫。攝影/趙洪濤


可從地理角度講,秦嶺-淮河一線分割南北,也隔開了關中平原漢江谷地,漢中處於秦嶺之南,到此不聞氣壯山河的安塞腰鼓,不見古老滄桑的巍峨雄城,反而是一派巴蜀風光。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山鄉春色——洋縣黨河水庫。攝影/趙洪濤


因此面對直擊靈魂的“南北之問”,漢中人只能挺起胸來回答:

“我就知道我是漢中人。對,漢江的漢,中央的中。”



漢江之水天上來


漢中處在川、陝、甘三省之交,北邊矗立著千巖萬壑構成的秦嶺,往南倚靠著綿亙千里的巴山,是在群山環抱中生長出來的一塊狹長盆地。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漢中地形圖。製圖/paprika

而在兩道天險之間,古老的漢江,從西南部的寧強縣發源,自西向東橫貫漢中全境,在盆地中留下了一塊廣袤的衝擊平原,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再往東,自安康到丹江口段,即是“清可濯纓,濁可濯足”的滄浪之水,最後在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漢中的“漢”、武漢的“漢”先後由此而來。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漢水源巴山雲海古羌州唯一遺存下來的古城樓。攝影/白玉超;


在先民的認知裡,“漢”,最早指的是天上的銀河,由於漢水與銀河夏季的走勢一致,故以此為名,華夏大地最早的“治水”傳奇,在這裡有過濃墨重彩的一筆,《禹貢》中有載“嶓冢導漾,東流為漢”

至今在漢中境內的嶓冢山裡,茂密層林之間,還能見到古人認為是“漢江源頭”的石牛洞,洞中橫臥著石灰岩受流水侵蝕形成的“石牛”,正是傳說中大禹牽來的“鎮水神牛“。在這裡,穿過時空的隧道,彷彿能聽見先民們開山引流、疏通江河的鑿擊聲。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漢中市,遠處的漢江橫穿城市。攝影/趙洪濤


-風物君語-

大河奔流謂之漢,不南不北謂之中


漢中人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從行政區劃上看,漢中所屬的陝西赫然是西北大省,外鄉人對於三秦大地的第一印象總是停留在秦始皇、兵馬俑、黃土高坡和大碗寬面,雄赳赳氣昂昂的老陝可以說是西北漢子的代表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春天,洋縣梨園的牛頭山,山花爛漫。攝影/趙洪濤


可從地理角度講,秦嶺-淮河一線分割南北,也隔開了關中平原漢江谷地,漢中處於秦嶺之南,到此不聞氣壯山河的安塞腰鼓,不見古老滄桑的巍峨雄城,反而是一派巴蜀風光。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山鄉春色——洋縣黨河水庫。攝影/趙洪濤


因此面對直擊靈魂的“南北之問”,漢中人只能挺起胸來回答:

“我就知道我是漢中人。對,漢江的漢,中央的中。”



漢江之水天上來


漢中處在川、陝、甘三省之交,北邊矗立著千巖萬壑構成的秦嶺,往南倚靠著綿亙千里的巴山,是在群山環抱中生長出來的一塊狹長盆地。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漢中地形圖。製圖/paprika

而在兩道天險之間,古老的漢江,從西南部的寧強縣發源,自西向東橫貫漢中全境,在盆地中留下了一塊廣袤的衝擊平原,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再往東,自安康到丹江口段,即是“清可濯纓,濁可濯足”的滄浪之水,最後在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漢中的“漢”、武漢的“漢”先後由此而來。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漢水源巴山雲海古羌州唯一遺存下來的古城樓。攝影/白玉超;


在先民的認知裡,“漢”,最早指的是天上的銀河,由於漢水與銀河夏季的走勢一致,故以此為名,華夏大地最早的“治水”傳奇,在這裡有過濃墨重彩的一筆,《禹貢》中有載“嶓冢導漾,東流為漢”

至今在漢中境內的嶓冢山裡,茂密層林之間,還能見到古人認為是“漢江源頭”的石牛洞,洞中橫臥著石灰岩受流水侵蝕形成的“石牛”,正是傳說中大禹牽來的“鎮水神牛“。在這裡,穿過時空的隧道,彷彿能聽見先民們開山引流、疏通江河的鑿擊聲。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漢中市,遠處的漢江橫穿城市。攝影/趙洪濤


-風物君語-

大河奔流謂之漢,不南不北謂之中


漢中人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從行政區劃上看,漢中所屬的陝西赫然是西北大省,外鄉人對於三秦大地的第一印象總是停留在秦始皇、兵馬俑、黃土高坡和大碗寬面,雄赳赳氣昂昂的老陝可以說是西北漢子的代表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春天,洋縣梨園的牛頭山,山花爛漫。攝影/趙洪濤


可從地理角度講,秦嶺-淮河一線分割南北,也隔開了關中平原漢江谷地,漢中處於秦嶺之南,到此不聞氣壯山河的安塞腰鼓,不見古老滄桑的巍峨雄城,反而是一派巴蜀風光。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山鄉春色——洋縣黨河水庫。攝影/趙洪濤


因此面對直擊靈魂的“南北之問”,漢中人只能挺起胸來回答:

“我就知道我是漢中人。對,漢江的漢,中央的中。”



漢江之水天上來


漢中處在川、陝、甘三省之交,北邊矗立著千巖萬壑構成的秦嶺,往南倚靠著綿亙千里的巴山,是在群山環抱中生長出來的一塊狹長盆地。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漢中地形圖。製圖/paprika

而在兩道天險之間,古老的漢江,從西南部的寧強縣發源,自西向東橫貫漢中全境,在盆地中留下了一塊廣袤的衝擊平原,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再往東,自安康到丹江口段,即是“清可濯纓,濁可濯足”的滄浪之水,最後在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漢中的“漢”、武漢的“漢”先後由此而來。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漢水源巴山雲海古羌州唯一遺存下來的古城樓。攝影/白玉超;


在先民的認知裡,“漢”,最早指的是天上的銀河,由於漢水與銀河夏季的走勢一致,故以此為名,華夏大地最早的“治水”傳奇,在這裡有過濃墨重彩的一筆,《禹貢》中有載“嶓冢導漾,東流為漢”

至今在漢中境內的嶓冢山裡,茂密層林之間,還能見到古人認為是“漢江源頭”的石牛洞,洞中橫臥著石灰岩受流水侵蝕形成的“石牛”,正是傳說中大禹牽來的“鎮水神牛“。在這裡,穿過時空的隧道,彷彿能聽見先民們開山引流、疏通江河的鑿擊聲。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蔡倫墓祠,位於洋縣城東的龍亭鎮,是中華民族“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發明人蔡倫長眠之地,也是蔡倫的封地;歷史上著名的棧道褒斜道,南口在漢中以北的褒谷,北口在眉縣的斜谷。棧道南端叫小石門,北端叫大石門,現修有石門水庫;勉縣武侯祠,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約50年,堪稱“中華第一武侯祠”。攝影/李平安


從這點上講,漢中身處內陸卻有勝似南國的水利之便,以至於今天漢江成為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一環,與先民們篳路藍縷的功績密不可分。

如果說“治水”是屬於人類對地表徑流的改造,那麼北緯32°的天坑群,則是隻能由大自然完成的造化之功


"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漢中市,遠處的漢江橫穿城市。攝影/趙洪濤


-風物君語-

大河奔流謂之漢,不南不北謂之中


漢中人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從行政區劃上看,漢中所屬的陝西赫然是西北大省,外鄉人對於三秦大地的第一印象總是停留在秦始皇、兵馬俑、黃土高坡和大碗寬面,雄赳赳氣昂昂的老陝可以說是西北漢子的代表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春天,洋縣梨園的牛頭山,山花爛漫。攝影/趙洪濤


可從地理角度講,秦嶺-淮河一線分割南北,也隔開了關中平原漢江谷地,漢中處於秦嶺之南,到此不聞氣壯山河的安塞腰鼓,不見古老滄桑的巍峨雄城,反而是一派巴蜀風光。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山鄉春色——洋縣黨河水庫。攝影/趙洪濤


因此面對直擊靈魂的“南北之問”,漢中人只能挺起胸來回答:

“我就知道我是漢中人。對,漢江的漢,中央的中。”



漢江之水天上來


漢中處在川、陝、甘三省之交,北邊矗立著千巖萬壑構成的秦嶺,往南倚靠著綿亙千里的巴山,是在群山環抱中生長出來的一塊狹長盆地。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漢中地形圖。製圖/paprika

而在兩道天險之間,古老的漢江,從西南部的寧強縣發源,自西向東橫貫漢中全境,在盆地中留下了一塊廣袤的衝擊平原,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再往東,自安康到丹江口段,即是“清可濯纓,濁可濯足”的滄浪之水,最後在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漢中的“漢”、武漢的“漢”先後由此而來。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漢水源巴山雲海古羌州唯一遺存下來的古城樓。攝影/白玉超;


在先民的認知裡,“漢”,最早指的是天上的銀河,由於漢水與銀河夏季的走勢一致,故以此為名,華夏大地最早的“治水”傳奇,在這裡有過濃墨重彩的一筆,《禹貢》中有載“嶓冢導漾,東流為漢”

至今在漢中境內的嶓冢山裡,茂密層林之間,還能見到古人認為是“漢江源頭”的石牛洞,洞中橫臥著石灰岩受流水侵蝕形成的“石牛”,正是傳說中大禹牽來的“鎮水神牛“。在這裡,穿過時空的隧道,彷彿能聽見先民們開山引流、疏通江河的鑿擊聲。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蔡倫墓祠,位於洋縣城東的龍亭鎮,是中華民族“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發明人蔡倫長眠之地,也是蔡倫的封地;歷史上著名的棧道褒斜道,南口在漢中以北的褒谷,北口在眉縣的斜谷。棧道南端叫小石門,北端叫大石門,現修有石門水庫;勉縣武侯祠,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約50年,堪稱“中華第一武侯祠”。攝影/李平安


從這點上講,漢中身處內陸卻有勝似南國的水利之便,以至於今天漢江成為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一環,與先民們篳路藍縷的功績密不可分。

如果說“治水”是屬於人類對地表徑流的改造,那麼北緯32°的天坑群,則是隻能由大自然完成的造化之功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西流峽谷上方的山脊,天坑群以及壁掛公路,就在西流峽谷。攝影/白玉超

2016年底,驚豔出世的漢中天坑群,身在北方,卻搶盡了“中國南方喀斯特”的風頭,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天坑群”地質遺蹟。任誰也沒想到,這一次姍姍來遲的“地理大發現”,竟然出現在中華文明的腹地,歷周、秦、漢、唐、宋、元、明、清,其間54處天坑,316個溶洞,卻唯有少數被往來老農所知曉,甚至熟視無睹。

要是古人們能早早發現這些“難以解釋”的大地之眼天生溶洞,或許本就足夠浪漫的中華神話裡,還得多上一兩則仙家傳說;終日雲遊的道長們,也不必扎堆於終南山,而是轉到這礦產豐富的“地下仙府”來煉丹求長生了。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漢中盆地北望關中,南通巴蜀的地理位置,先天決定了她與蜀道及蜀地的命運相連

"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漢中市,遠處的漢江橫穿城市。攝影/趙洪濤


-風物君語-

大河奔流謂之漢,不南不北謂之中


漢中人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從行政區劃上看,漢中所屬的陝西赫然是西北大省,外鄉人對於三秦大地的第一印象總是停留在秦始皇、兵馬俑、黃土高坡和大碗寬面,雄赳赳氣昂昂的老陝可以說是西北漢子的代表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春天,洋縣梨園的牛頭山,山花爛漫。攝影/趙洪濤


可從地理角度講,秦嶺-淮河一線分割南北,也隔開了關中平原漢江谷地,漢中處於秦嶺之南,到此不聞氣壯山河的安塞腰鼓,不見古老滄桑的巍峨雄城,反而是一派巴蜀風光。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山鄉春色——洋縣黨河水庫。攝影/趙洪濤


因此面對直擊靈魂的“南北之問”,漢中人只能挺起胸來回答:

“我就知道我是漢中人。對,漢江的漢,中央的中。”



漢江之水天上來


漢中處在川、陝、甘三省之交,北邊矗立著千巖萬壑構成的秦嶺,往南倚靠著綿亙千里的巴山,是在群山環抱中生長出來的一塊狹長盆地。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漢中地形圖。製圖/paprika

而在兩道天險之間,古老的漢江,從西南部的寧強縣發源,自西向東橫貫漢中全境,在盆地中留下了一塊廣袤的衝擊平原,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再往東,自安康到丹江口段,即是“清可濯纓,濁可濯足”的滄浪之水,最後在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漢中的“漢”、武漢的“漢”先後由此而來。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漢水源巴山雲海古羌州唯一遺存下來的古城樓。攝影/白玉超;


在先民的認知裡,“漢”,最早指的是天上的銀河,由於漢水與銀河夏季的走勢一致,故以此為名,華夏大地最早的“治水”傳奇,在這裡有過濃墨重彩的一筆,《禹貢》中有載“嶓冢導漾,東流為漢”

至今在漢中境內的嶓冢山裡,茂密層林之間,還能見到古人認為是“漢江源頭”的石牛洞,洞中橫臥著石灰岩受流水侵蝕形成的“石牛”,正是傳說中大禹牽來的“鎮水神牛“。在這裡,穿過時空的隧道,彷彿能聽見先民們開山引流、疏通江河的鑿擊聲。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蔡倫墓祠,位於洋縣城東的龍亭鎮,是中華民族“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發明人蔡倫長眠之地,也是蔡倫的封地;歷史上著名的棧道褒斜道,南口在漢中以北的褒谷,北口在眉縣的斜谷。棧道南端叫小石門,北端叫大石門,現修有石門水庫;勉縣武侯祠,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約50年,堪稱“中華第一武侯祠”。攝影/李平安


從這點上講,漢中身處內陸卻有勝似南國的水利之便,以至於今天漢江成為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一環,與先民們篳路藍縷的功績密不可分。

如果說“治水”是屬於人類對地表徑流的改造,那麼北緯32°的天坑群,則是隻能由大自然完成的造化之功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西流峽谷上方的山脊,天坑群以及壁掛公路,就在西流峽谷。攝影/白玉超

2016年底,驚豔出世的漢中天坑群,身在北方,卻搶盡了“中國南方喀斯特”的風頭,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天坑群”地質遺蹟。任誰也沒想到,這一次姍姍來遲的“地理大發現”,竟然出現在中華文明的腹地,歷周、秦、漢、唐、宋、元、明、清,其間54處天坑,316個溶洞,卻唯有少數被往來老農所知曉,甚至熟視無睹。

要是古人們能早早發現這些“難以解釋”的大地之眼天生溶洞,或許本就足夠浪漫的中華神話裡,還得多上一兩則仙家傳說;終日雲遊的道長們,也不必扎堆於終南山,而是轉到這礦產豐富的“地下仙府”來煉丹求長生了。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漢中盆地北望關中,南通巴蜀的地理位置,先天決定了她與蜀道及蜀地的命運相連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噫籲嚱!蜀道難行,幸好能在漢中歇歇腳。圖/《地理中國》漢水漢中

至唐代,以漢中盆地為核心,北邊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子午道陳倉道、唐玄宗入蜀所經的褒斜道、姜維伐魏的儻駱道,每一條都直抵關中平原

南則有順江而下的米倉道、為楊貴妃送荔枝而得名的荔枝道、坐擁劍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的金牛道,皆連通巴蜀


漢中作為蜀道的核心地帶,是秦人入蜀,蜀人入關的必經之所;而連綿無盡的山地中一小塊被漢江澆灌的沃土,則讓漢中成為小型的“天府之國”“魚米之鄉”。因此無論是作為舉兵入關的“咽喉要地”,還是屯兵休養的“後方糧倉”,漢中皆為兵家所重。


"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漢中市,遠處的漢江橫穿城市。攝影/趙洪濤


-風物君語-

大河奔流謂之漢,不南不北謂之中


漢中人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從行政區劃上看,漢中所屬的陝西赫然是西北大省,外鄉人對於三秦大地的第一印象總是停留在秦始皇、兵馬俑、黃土高坡和大碗寬面,雄赳赳氣昂昂的老陝可以說是西北漢子的代表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春天,洋縣梨園的牛頭山,山花爛漫。攝影/趙洪濤


可從地理角度講,秦嶺-淮河一線分割南北,也隔開了關中平原漢江谷地,漢中處於秦嶺之南,到此不聞氣壯山河的安塞腰鼓,不見古老滄桑的巍峨雄城,反而是一派巴蜀風光。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山鄉春色——洋縣黨河水庫。攝影/趙洪濤


因此面對直擊靈魂的“南北之問”,漢中人只能挺起胸來回答:

“我就知道我是漢中人。對,漢江的漢,中央的中。”



漢江之水天上來


漢中處在川、陝、甘三省之交,北邊矗立著千巖萬壑構成的秦嶺,往南倚靠著綿亙千里的巴山,是在群山環抱中生長出來的一塊狹長盆地。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漢中地形圖。製圖/paprika

而在兩道天險之間,古老的漢江,從西南部的寧強縣發源,自西向東橫貫漢中全境,在盆地中留下了一塊廣袤的衝擊平原,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再往東,自安康到丹江口段,即是“清可濯纓,濁可濯足”的滄浪之水,最後在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漢中的“漢”、武漢的“漢”先後由此而來。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漢水源巴山雲海古羌州唯一遺存下來的古城樓。攝影/白玉超;


在先民的認知裡,“漢”,最早指的是天上的銀河,由於漢水與銀河夏季的走勢一致,故以此為名,華夏大地最早的“治水”傳奇,在這裡有過濃墨重彩的一筆,《禹貢》中有載“嶓冢導漾,東流為漢”

至今在漢中境內的嶓冢山裡,茂密層林之間,還能見到古人認為是“漢江源頭”的石牛洞,洞中橫臥著石灰岩受流水侵蝕形成的“石牛”,正是傳說中大禹牽來的“鎮水神牛“。在這裡,穿過時空的隧道,彷彿能聽見先民們開山引流、疏通江河的鑿擊聲。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蔡倫墓祠,位於洋縣城東的龍亭鎮,是中華民族“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發明人蔡倫長眠之地,也是蔡倫的封地;歷史上著名的棧道褒斜道,南口在漢中以北的褒谷,北口在眉縣的斜谷。棧道南端叫小石門,北端叫大石門,現修有石門水庫;勉縣武侯祠,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約50年,堪稱“中華第一武侯祠”。攝影/李平安


從這點上講,漢中身處內陸卻有勝似南國的水利之便,以至於今天漢江成為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一環,與先民們篳路藍縷的功績密不可分。

如果說“治水”是屬於人類對地表徑流的改造,那麼北緯32°的天坑群,則是隻能由大自然完成的造化之功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西流峽谷上方的山脊,天坑群以及壁掛公路,就在西流峽谷。攝影/白玉超

2016年底,驚豔出世的漢中天坑群,身在北方,卻搶盡了“中國南方喀斯特”的風頭,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天坑群”地質遺蹟。任誰也沒想到,這一次姍姍來遲的“地理大發現”,竟然出現在中華文明的腹地,歷周、秦、漢、唐、宋、元、明、清,其間54處天坑,316個溶洞,卻唯有少數被往來老農所知曉,甚至熟視無睹。

要是古人們能早早發現這些“難以解釋”的大地之眼天生溶洞,或許本就足夠浪漫的中華神話裡,還得多上一兩則仙家傳說;終日雲遊的道長們,也不必扎堆於終南山,而是轉到這礦產豐富的“地下仙府”來煉丹求長生了。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漢中盆地北望關中,南通巴蜀的地理位置,先天決定了她與蜀道及蜀地的命運相連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噫籲嚱!蜀道難行,幸好能在漢中歇歇腳。圖/《地理中國》漢水漢中

至唐代,以漢中盆地為核心,北邊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子午道陳倉道、唐玄宗入蜀所經的褒斜道、姜維伐魏的儻駱道,每一條都直抵關中平原

南則有順江而下的米倉道、為楊貴妃送荔枝而得名的荔枝道、坐擁劍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的金牛道,皆連通巴蜀


漢中作為蜀道的核心地帶,是秦人入蜀,蜀人入關的必經之所;而連綿無盡的山地中一小塊被漢江澆灌的沃土,則讓漢中成為小型的“天府之國”“魚米之鄉”。因此無論是作為舉兵入關的“咽喉要地”,還是屯兵休養的“後方糧倉”,漢中皆為兵家所重。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古漢臺,楚漢相爭時期築建。攝影/蔣得好

張良劉邦入漢時,就指出此地平原廣闊,利於農植,據此沃土可休養生息,為楚漢爭霸保存實力。蕭何也以為可“養其民以至賢人,收用己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韓信則在此與漢高祖君臣相會,指出“楚必亡、漢必興”的道理,一個“草根逆襲”傳奇就此開始。

"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漢中市,遠處的漢江橫穿城市。攝影/趙洪濤


-風物君語-

大河奔流謂之漢,不南不北謂之中


漢中人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從行政區劃上看,漢中所屬的陝西赫然是西北大省,外鄉人對於三秦大地的第一印象總是停留在秦始皇、兵馬俑、黃土高坡和大碗寬面,雄赳赳氣昂昂的老陝可以說是西北漢子的代表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春天,洋縣梨園的牛頭山,山花爛漫。攝影/趙洪濤


可從地理角度講,秦嶺-淮河一線分割南北,也隔開了關中平原漢江谷地,漢中處於秦嶺之南,到此不聞氣壯山河的安塞腰鼓,不見古老滄桑的巍峨雄城,反而是一派巴蜀風光。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山鄉春色——洋縣黨河水庫。攝影/趙洪濤


因此面對直擊靈魂的“南北之問”,漢中人只能挺起胸來回答:

“我就知道我是漢中人。對,漢江的漢,中央的中。”



漢江之水天上來


漢中處在川、陝、甘三省之交,北邊矗立著千巖萬壑構成的秦嶺,往南倚靠著綿亙千里的巴山,是在群山環抱中生長出來的一塊狹長盆地。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漢中地形圖。製圖/paprika

而在兩道天險之間,古老的漢江,從西南部的寧強縣發源,自西向東橫貫漢中全境,在盆地中留下了一塊廣袤的衝擊平原,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再往東,自安康到丹江口段,即是“清可濯纓,濁可濯足”的滄浪之水,最後在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漢中的“漢”、武漢的“漢”先後由此而來。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漢水源巴山雲海古羌州唯一遺存下來的古城樓。攝影/白玉超;


在先民的認知裡,“漢”,最早指的是天上的銀河,由於漢水與銀河夏季的走勢一致,故以此為名,華夏大地最早的“治水”傳奇,在這裡有過濃墨重彩的一筆,《禹貢》中有載“嶓冢導漾,東流為漢”

至今在漢中境內的嶓冢山裡,茂密層林之間,還能見到古人認為是“漢江源頭”的石牛洞,洞中橫臥著石灰岩受流水侵蝕形成的“石牛”,正是傳說中大禹牽來的“鎮水神牛“。在這裡,穿過時空的隧道,彷彿能聽見先民們開山引流、疏通江河的鑿擊聲。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蔡倫墓祠,位於洋縣城東的龍亭鎮,是中華民族“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發明人蔡倫長眠之地,也是蔡倫的封地;歷史上著名的棧道褒斜道,南口在漢中以北的褒谷,北口在眉縣的斜谷。棧道南端叫小石門,北端叫大石門,現修有石門水庫;勉縣武侯祠,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約50年,堪稱“中華第一武侯祠”。攝影/李平安


從這點上講,漢中身處內陸卻有勝似南國的水利之便,以至於今天漢江成為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一環,與先民們篳路藍縷的功績密不可分。

如果說“治水”是屬於人類對地表徑流的改造,那麼北緯32°的天坑群,則是隻能由大自然完成的造化之功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西流峽谷上方的山脊,天坑群以及壁掛公路,就在西流峽谷。攝影/白玉超

2016年底,驚豔出世的漢中天坑群,身在北方,卻搶盡了“中國南方喀斯特”的風頭,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天坑群”地質遺蹟。任誰也沒想到,這一次姍姍來遲的“地理大發現”,竟然出現在中華文明的腹地,歷周、秦、漢、唐、宋、元、明、清,其間54處天坑,316個溶洞,卻唯有少數被往來老農所知曉,甚至熟視無睹。

要是古人們能早早發現這些“難以解釋”的大地之眼天生溶洞,或許本就足夠浪漫的中華神話裡,還得多上一兩則仙家傳說;終日雲遊的道長們,也不必扎堆於終南山,而是轉到這礦產豐富的“地下仙府”來煉丹求長生了。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漢中盆地北望關中,南通巴蜀的地理位置,先天決定了她與蜀道及蜀地的命運相連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噫籲嚱!蜀道難行,幸好能在漢中歇歇腳。圖/《地理中國》漢水漢中

至唐代,以漢中盆地為核心,北邊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子午道陳倉道、唐玄宗入蜀所經的褒斜道、姜維伐魏的儻駱道,每一條都直抵關中平原

南則有順江而下的米倉道、為楊貴妃送荔枝而得名的荔枝道、坐擁劍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的金牛道,皆連通巴蜀


漢中作為蜀道的核心地帶,是秦人入蜀,蜀人入關的必經之所;而連綿無盡的山地中一小塊被漢江澆灌的沃土,則讓漢中成為小型的“天府之國”“魚米之鄉”。因此無論是作為舉兵入關的“咽喉要地”,還是屯兵休養的“後方糧倉”,漢中皆為兵家所重。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古漢臺,楚漢相爭時期築建。攝影/蔣得好

張良劉邦入漢時,就指出此地平原廣闊,利於農植,據此沃土可休養生息,為楚漢爭霸保存實力。蕭何也以為可“養其民以至賢人,收用己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韓信則在此與漢高祖君臣相會,指出“楚必亡、漢必興”的道理,一個“草根逆襲”傳奇就此開始。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漢中市,遠處的漢江橫穿城市。攝影/趙洪濤


-風物君語-

大河奔流謂之漢,不南不北謂之中


漢中人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從行政區劃上看,漢中所屬的陝西赫然是西北大省,外鄉人對於三秦大地的第一印象總是停留在秦始皇、兵馬俑、黃土高坡和大碗寬面,雄赳赳氣昂昂的老陝可以說是西北漢子的代表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春天,洋縣梨園的牛頭山,山花爛漫。攝影/趙洪濤


可從地理角度講,秦嶺-淮河一線分割南北,也隔開了關中平原漢江谷地,漢中處於秦嶺之南,到此不聞氣壯山河的安塞腰鼓,不見古老滄桑的巍峨雄城,反而是一派巴蜀風光。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山鄉春色——洋縣黨河水庫。攝影/趙洪濤


因此面對直擊靈魂的“南北之問”,漢中人只能挺起胸來回答:

“我就知道我是漢中人。對,漢江的漢,中央的中。”



漢江之水天上來


漢中處在川、陝、甘三省之交,北邊矗立著千巖萬壑構成的秦嶺,往南倚靠著綿亙千里的巴山,是在群山環抱中生長出來的一塊狹長盆地。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漢中地形圖。製圖/paprika

而在兩道天險之間,古老的漢江,從西南部的寧強縣發源,自西向東橫貫漢中全境,在盆地中留下了一塊廣袤的衝擊平原,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再往東,自安康到丹江口段,即是“清可濯纓,濁可濯足”的滄浪之水,最後在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漢中的“漢”、武漢的“漢”先後由此而來。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漢水源巴山雲海古羌州唯一遺存下來的古城樓。攝影/白玉超;


在先民的認知裡,“漢”,最早指的是天上的銀河,由於漢水與銀河夏季的走勢一致,故以此為名,華夏大地最早的“治水”傳奇,在這裡有過濃墨重彩的一筆,《禹貢》中有載“嶓冢導漾,東流為漢”

至今在漢中境內的嶓冢山裡,茂密層林之間,還能見到古人認為是“漢江源頭”的石牛洞,洞中橫臥著石灰岩受流水侵蝕形成的“石牛”,正是傳說中大禹牽來的“鎮水神牛“。在這裡,穿過時空的隧道,彷彿能聽見先民們開山引流、疏通江河的鑿擊聲。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蔡倫墓祠,位於洋縣城東的龍亭鎮,是中華民族“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發明人蔡倫長眠之地,也是蔡倫的封地;歷史上著名的棧道褒斜道,南口在漢中以北的褒谷,北口在眉縣的斜谷。棧道南端叫小石門,北端叫大石門,現修有石門水庫;勉縣武侯祠,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約50年,堪稱“中華第一武侯祠”。攝影/李平安


從這點上講,漢中身處內陸卻有勝似南國的水利之便,以至於今天漢江成為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一環,與先民們篳路藍縷的功績密不可分。

如果說“治水”是屬於人類對地表徑流的改造,那麼北緯32°的天坑群,則是隻能由大自然完成的造化之功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西流峽谷上方的山脊,天坑群以及壁掛公路,就在西流峽谷。攝影/白玉超

2016年底,驚豔出世的漢中天坑群,身在北方,卻搶盡了“中國南方喀斯特”的風頭,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天坑群”地質遺蹟。任誰也沒想到,這一次姍姍來遲的“地理大發現”,竟然出現在中華文明的腹地,歷周、秦、漢、唐、宋、元、明、清,其間54處天坑,316個溶洞,卻唯有少數被往來老農所知曉,甚至熟視無睹。

要是古人們能早早發現這些“難以解釋”的大地之眼天生溶洞,或許本就足夠浪漫的中華神話裡,還得多上一兩則仙家傳說;終日雲遊的道長們,也不必扎堆於終南山,而是轉到這礦產豐富的“地下仙府”來煉丹求長生了。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漢中盆地北望關中,南通巴蜀的地理位置,先天決定了她與蜀道及蜀地的命運相連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噫籲嚱!蜀道難行,幸好能在漢中歇歇腳。圖/《地理中國》漢水漢中

至唐代,以漢中盆地為核心,北邊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子午道陳倉道、唐玄宗入蜀所經的褒斜道、姜維伐魏的儻駱道,每一條都直抵關中平原

南則有順江而下的米倉道、為楊貴妃送荔枝而得名的荔枝道、坐擁劍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的金牛道,皆連通巴蜀


漢中作為蜀道的核心地帶,是秦人入蜀,蜀人入關的必經之所;而連綿無盡的山地中一小塊被漢江澆灌的沃土,則讓漢中成為小型的“天府之國”“魚米之鄉”。因此無論是作為舉兵入關的“咽喉要地”,還是屯兵休養的“後方糧倉”,漢中皆為兵家所重。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古漢臺,楚漢相爭時期築建。攝影/蔣得好

張良劉邦入漢時,就指出此地平原廣闊,利於農植,據此沃土可休養生息,為楚漢爭霸保存實力。蕭何也以為可“養其民以至賢人,收用己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韓信則在此與漢高祖君臣相會,指出“楚必亡、漢必興”的道理,一個“草根逆襲”傳奇就此開始。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上圖:摩崖石刻;下圖:曹操寫的“袞雪”。攝影/蔣得好


四百年後,另一個“劉氏集團”在蜀地興起,同樣在漢中達到全盛。所謂“益州咽喉,若無漢中,是無蜀也”,漢中之險,在於聯結成都、雒城、劍閣等地,形成首尾相接的階梯級防禦體系,使得“劉氏集團”政權鞏固。可以說,三國之所以成為三國,決定這種格局的就是漢與蜀的連通。

"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漢中市,遠處的漢江橫穿城市。攝影/趙洪濤


-風物君語-

大河奔流謂之漢,不南不北謂之中


漢中人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從行政區劃上看,漢中所屬的陝西赫然是西北大省,外鄉人對於三秦大地的第一印象總是停留在秦始皇、兵馬俑、黃土高坡和大碗寬面,雄赳赳氣昂昂的老陝可以說是西北漢子的代表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春天,洋縣梨園的牛頭山,山花爛漫。攝影/趙洪濤


可從地理角度講,秦嶺-淮河一線分割南北,也隔開了關中平原漢江谷地,漢中處於秦嶺之南,到此不聞氣壯山河的安塞腰鼓,不見古老滄桑的巍峨雄城,反而是一派巴蜀風光。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山鄉春色——洋縣黨河水庫。攝影/趙洪濤


因此面對直擊靈魂的“南北之問”,漢中人只能挺起胸來回答:

“我就知道我是漢中人。對,漢江的漢,中央的中。”



漢江之水天上來


漢中處在川、陝、甘三省之交,北邊矗立著千巖萬壑構成的秦嶺,往南倚靠著綿亙千里的巴山,是在群山環抱中生長出來的一塊狹長盆地。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漢中地形圖。製圖/paprika

而在兩道天險之間,古老的漢江,從西南部的寧強縣發源,自西向東橫貫漢中全境,在盆地中留下了一塊廣袤的衝擊平原,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再往東,自安康到丹江口段,即是“清可濯纓,濁可濯足”的滄浪之水,最後在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漢中的“漢”、武漢的“漢”先後由此而來。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漢水源巴山雲海古羌州唯一遺存下來的古城樓。攝影/白玉超;


在先民的認知裡,“漢”,最早指的是天上的銀河,由於漢水與銀河夏季的走勢一致,故以此為名,華夏大地最早的“治水”傳奇,在這裡有過濃墨重彩的一筆,《禹貢》中有載“嶓冢導漾,東流為漢”

至今在漢中境內的嶓冢山裡,茂密層林之間,還能見到古人認為是“漢江源頭”的石牛洞,洞中橫臥著石灰岩受流水侵蝕形成的“石牛”,正是傳說中大禹牽來的“鎮水神牛“。在這裡,穿過時空的隧道,彷彿能聽見先民們開山引流、疏通江河的鑿擊聲。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蔡倫墓祠,位於洋縣城東的龍亭鎮,是中華民族“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發明人蔡倫長眠之地,也是蔡倫的封地;歷史上著名的棧道褒斜道,南口在漢中以北的褒谷,北口在眉縣的斜谷。棧道南端叫小石門,北端叫大石門,現修有石門水庫;勉縣武侯祠,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約50年,堪稱“中華第一武侯祠”。攝影/李平安


從這點上講,漢中身處內陸卻有勝似南國的水利之便,以至於今天漢江成為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一環,與先民們篳路藍縷的功績密不可分。

如果說“治水”是屬於人類對地表徑流的改造,那麼北緯32°的天坑群,則是隻能由大自然完成的造化之功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西流峽谷上方的山脊,天坑群以及壁掛公路,就在西流峽谷。攝影/白玉超

2016年底,驚豔出世的漢中天坑群,身在北方,卻搶盡了“中國南方喀斯特”的風頭,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天坑群”地質遺蹟。任誰也沒想到,這一次姍姍來遲的“地理大發現”,竟然出現在中華文明的腹地,歷周、秦、漢、唐、宋、元、明、清,其間54處天坑,316個溶洞,卻唯有少數被往來老農所知曉,甚至熟視無睹。

要是古人們能早早發現這些“難以解釋”的大地之眼天生溶洞,或許本就足夠浪漫的中華神話裡,還得多上一兩則仙家傳說;終日雲遊的道長們,也不必扎堆於終南山,而是轉到這礦產豐富的“地下仙府”來煉丹求長生了。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漢中盆地北望關中,南通巴蜀的地理位置,先天決定了她與蜀道及蜀地的命運相連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噫籲嚱!蜀道難行,幸好能在漢中歇歇腳。圖/《地理中國》漢水漢中

至唐代,以漢中盆地為核心,北邊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子午道陳倉道、唐玄宗入蜀所經的褒斜道、姜維伐魏的儻駱道,每一條都直抵關中平原

南則有順江而下的米倉道、為楊貴妃送荔枝而得名的荔枝道、坐擁劍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的金牛道,皆連通巴蜀


漢中作為蜀道的核心地帶,是秦人入蜀,蜀人入關的必經之所;而連綿無盡的山地中一小塊被漢江澆灌的沃土,則讓漢中成為小型的“天府之國”“魚米之鄉”。因此無論是作為舉兵入關的“咽喉要地”,還是屯兵休養的“後方糧倉”,漢中皆為兵家所重。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古漢臺,楚漢相爭時期築建。攝影/蔣得好

張良劉邦入漢時,就指出此地平原廣闊,利於農植,據此沃土可休養生息,為楚漢爭霸保存實力。蕭何也以為可“養其民以至賢人,收用己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韓信則在此與漢高祖君臣相會,指出“楚必亡、漢必興”的道理,一個“草根逆襲”傳奇就此開始。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上圖:摩崖石刻;下圖:曹操寫的“袞雪”。攝影/蔣得好


四百年後,另一個“劉氏集團”在蜀地興起,同樣在漢中達到全盛。所謂“益州咽喉,若無漢中,是無蜀也”,漢中之險,在於聯結成都、雒城、劍閣等地,形成首尾相接的階梯級防禦體系,使得“劉氏集團”政權鞏固。可以說,三國之所以成為三國,決定這種格局的就是漢與蜀的連通。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青木川古鎮。 攝影/一佳one


時至今日,不知是不是出於對飛躍天險、征服“蜀道”的執念,漢中人與飛機總有解不開的緣分。作為抗戰時期的後方重鎮,美國陳納德將軍領導的“飛虎隊”的戰機在這裡一次次起飛參戰;漢中自身也是一個飛機產業發達的地方,是一個“航空城”

"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漢中市,遠處的漢江橫穿城市。攝影/趙洪濤


-風物君語-

大河奔流謂之漢,不南不北謂之中


漢中人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從行政區劃上看,漢中所屬的陝西赫然是西北大省,外鄉人對於三秦大地的第一印象總是停留在秦始皇、兵馬俑、黃土高坡和大碗寬面,雄赳赳氣昂昂的老陝可以說是西北漢子的代表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春天,洋縣梨園的牛頭山,山花爛漫。攝影/趙洪濤


可從地理角度講,秦嶺-淮河一線分割南北,也隔開了關中平原漢江谷地,漢中處於秦嶺之南,到此不聞氣壯山河的安塞腰鼓,不見古老滄桑的巍峨雄城,反而是一派巴蜀風光。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山鄉春色——洋縣黨河水庫。攝影/趙洪濤


因此面對直擊靈魂的“南北之問”,漢中人只能挺起胸來回答:

“我就知道我是漢中人。對,漢江的漢,中央的中。”



漢江之水天上來


漢中處在川、陝、甘三省之交,北邊矗立著千巖萬壑構成的秦嶺,往南倚靠著綿亙千里的巴山,是在群山環抱中生長出來的一塊狹長盆地。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漢中地形圖。製圖/paprika

而在兩道天險之間,古老的漢江,從西南部的寧強縣發源,自西向東橫貫漢中全境,在盆地中留下了一塊廣袤的衝擊平原,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再往東,自安康到丹江口段,即是“清可濯纓,濁可濯足”的滄浪之水,最後在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漢中的“漢”、武漢的“漢”先後由此而來。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漢水源巴山雲海古羌州唯一遺存下來的古城樓。攝影/白玉超;


在先民的認知裡,“漢”,最早指的是天上的銀河,由於漢水與銀河夏季的走勢一致,故以此為名,華夏大地最早的“治水”傳奇,在這裡有過濃墨重彩的一筆,《禹貢》中有載“嶓冢導漾,東流為漢”

至今在漢中境內的嶓冢山裡,茂密層林之間,還能見到古人認為是“漢江源頭”的石牛洞,洞中橫臥著石灰岩受流水侵蝕形成的“石牛”,正是傳說中大禹牽來的“鎮水神牛“。在這裡,穿過時空的隧道,彷彿能聽見先民們開山引流、疏通江河的鑿擊聲。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蔡倫墓祠,位於洋縣城東的龍亭鎮,是中華民族“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發明人蔡倫長眠之地,也是蔡倫的封地;歷史上著名的棧道褒斜道,南口在漢中以北的褒谷,北口在眉縣的斜谷。棧道南端叫小石門,北端叫大石門,現修有石門水庫;勉縣武侯祠,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約50年,堪稱“中華第一武侯祠”。攝影/李平安


從這點上講,漢中身處內陸卻有勝似南國的水利之便,以至於今天漢江成為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一環,與先民們篳路藍縷的功績密不可分。

如果說“治水”是屬於人類對地表徑流的改造,那麼北緯32°的天坑群,則是隻能由大自然完成的造化之功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西流峽谷上方的山脊,天坑群以及壁掛公路,就在西流峽谷。攝影/白玉超

2016年底,驚豔出世的漢中天坑群,身在北方,卻搶盡了“中國南方喀斯特”的風頭,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天坑群”地質遺蹟。任誰也沒想到,這一次姍姍來遲的“地理大發現”,竟然出現在中華文明的腹地,歷周、秦、漢、唐、宋、元、明、清,其間54處天坑,316個溶洞,卻唯有少數被往來老農所知曉,甚至熟視無睹。

要是古人們能早早發現這些“難以解釋”的大地之眼天生溶洞,或許本就足夠浪漫的中華神話裡,還得多上一兩則仙家傳說;終日雲遊的道長們,也不必扎堆於終南山,而是轉到這礦產豐富的“地下仙府”來煉丹求長生了。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漢中盆地北望關中,南通巴蜀的地理位置,先天決定了她與蜀道及蜀地的命運相連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噫籲嚱!蜀道難行,幸好能在漢中歇歇腳。圖/《地理中國》漢水漢中

至唐代,以漢中盆地為核心,北邊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子午道陳倉道、唐玄宗入蜀所經的褒斜道、姜維伐魏的儻駱道,每一條都直抵關中平原

南則有順江而下的米倉道、為楊貴妃送荔枝而得名的荔枝道、坐擁劍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的金牛道,皆連通巴蜀


漢中作為蜀道的核心地帶,是秦人入蜀,蜀人入關的必經之所;而連綿無盡的山地中一小塊被漢江澆灌的沃土,則讓漢中成為小型的“天府之國”“魚米之鄉”。因此無論是作為舉兵入關的“咽喉要地”,還是屯兵休養的“後方糧倉”,漢中皆為兵家所重。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古漢臺,楚漢相爭時期築建。攝影/蔣得好

張良劉邦入漢時,就指出此地平原廣闊,利於農植,據此沃土可休養生息,為楚漢爭霸保存實力。蕭何也以為可“養其民以至賢人,收用己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韓信則在此與漢高祖君臣相會,指出“楚必亡、漢必興”的道理,一個“草根逆襲”傳奇就此開始。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上圖:摩崖石刻;下圖:曹操寫的“袞雪”。攝影/蔣得好


四百年後,另一個“劉氏集團”在蜀地興起,同樣在漢中達到全盛。所謂“益州咽喉,若無漢中,是無蜀也”,漢中之險,在於聯結成都、雒城、劍閣等地,形成首尾相接的階梯級防禦體系,使得“劉氏集團”政權鞏固。可以說,三國之所以成為三國,決定這種格局的就是漢與蜀的連通。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青木川古鎮。 攝影/一佳one


時至今日,不知是不是出於對飛躍天險、征服“蜀道”的執念,漢中人與飛機總有解不開的緣分。作為抗戰時期的後方重鎮,美國陳納德將軍領導的“飛虎隊”的戰機在這裡一次次起飛參戰;漢中自身也是一個飛機產業發達的地方,是一個“航空城”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空中俯看秦嶺,頓生豪邁。攝影/白玉超

而如今西安飛往漢中的飛機航線,恰好與當年從漢中到達關中最快也最險的儻駱道,有著部分的重合,古道途徑寶雞太白山的一段“黃泉”險地,如今成了可通行的“太白鳥道”



北地南國也挺好

從地理上看,相比於四川關中,漢中不那麼南,也不那麼北,因而氣候乾溼適度,冬暖夏涼。兼之有大河橫貫東西,群山四方環繞,空氣質量更是絕佳。這樣的水土,養育出了古褒國那位“一笑亡國”的高冷美人,褒姒

"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漢中市,遠處的漢江橫穿城市。攝影/趙洪濤


-風物君語-

大河奔流謂之漢,不南不北謂之中


漢中人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從行政區劃上看,漢中所屬的陝西赫然是西北大省,外鄉人對於三秦大地的第一印象總是停留在秦始皇、兵馬俑、黃土高坡和大碗寬面,雄赳赳氣昂昂的老陝可以說是西北漢子的代表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春天,洋縣梨園的牛頭山,山花爛漫。攝影/趙洪濤


可從地理角度講,秦嶺-淮河一線分割南北,也隔開了關中平原漢江谷地,漢中處於秦嶺之南,到此不聞氣壯山河的安塞腰鼓,不見古老滄桑的巍峨雄城,反而是一派巴蜀風光。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山鄉春色——洋縣黨河水庫。攝影/趙洪濤


因此面對直擊靈魂的“南北之問”,漢中人只能挺起胸來回答:

“我就知道我是漢中人。對,漢江的漢,中央的中。”



漢江之水天上來


漢中處在川、陝、甘三省之交,北邊矗立著千巖萬壑構成的秦嶺,往南倚靠著綿亙千里的巴山,是在群山環抱中生長出來的一塊狹長盆地。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漢中地形圖。製圖/paprika

而在兩道天險之間,古老的漢江,從西南部的寧強縣發源,自西向東橫貫漢中全境,在盆地中留下了一塊廣袤的衝擊平原,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再往東,自安康到丹江口段,即是“清可濯纓,濁可濯足”的滄浪之水,最後在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漢中的“漢”、武漢的“漢”先後由此而來。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漢水源巴山雲海古羌州唯一遺存下來的古城樓。攝影/白玉超;


在先民的認知裡,“漢”,最早指的是天上的銀河,由於漢水與銀河夏季的走勢一致,故以此為名,華夏大地最早的“治水”傳奇,在這裡有過濃墨重彩的一筆,《禹貢》中有載“嶓冢導漾,東流為漢”

至今在漢中境內的嶓冢山裡,茂密層林之間,還能見到古人認為是“漢江源頭”的石牛洞,洞中橫臥著石灰岩受流水侵蝕形成的“石牛”,正是傳說中大禹牽來的“鎮水神牛“。在這裡,穿過時空的隧道,彷彿能聽見先民們開山引流、疏通江河的鑿擊聲。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蔡倫墓祠,位於洋縣城東的龍亭鎮,是中華民族“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發明人蔡倫長眠之地,也是蔡倫的封地;歷史上著名的棧道褒斜道,南口在漢中以北的褒谷,北口在眉縣的斜谷。棧道南端叫小石門,北端叫大石門,現修有石門水庫;勉縣武侯祠,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約50年,堪稱“中華第一武侯祠”。攝影/李平安


從這點上講,漢中身處內陸卻有勝似南國的水利之便,以至於今天漢江成為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一環,與先民們篳路藍縷的功績密不可分。

如果說“治水”是屬於人類對地表徑流的改造,那麼北緯32°的天坑群,則是隻能由大自然完成的造化之功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西流峽谷上方的山脊,天坑群以及壁掛公路,就在西流峽谷。攝影/白玉超

2016年底,驚豔出世的漢中天坑群,身在北方,卻搶盡了“中國南方喀斯特”的風頭,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天坑群”地質遺蹟。任誰也沒想到,這一次姍姍來遲的“地理大發現”,竟然出現在中華文明的腹地,歷周、秦、漢、唐、宋、元、明、清,其間54處天坑,316個溶洞,卻唯有少數被往來老農所知曉,甚至熟視無睹。

要是古人們能早早發現這些“難以解釋”的大地之眼天生溶洞,或許本就足夠浪漫的中華神話裡,還得多上一兩則仙家傳說;終日雲遊的道長們,也不必扎堆於終南山,而是轉到這礦產豐富的“地下仙府”來煉丹求長生了。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漢中盆地北望關中,南通巴蜀的地理位置,先天決定了她與蜀道及蜀地的命運相連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噫籲嚱!蜀道難行,幸好能在漢中歇歇腳。圖/《地理中國》漢水漢中

至唐代,以漢中盆地為核心,北邊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子午道陳倉道、唐玄宗入蜀所經的褒斜道、姜維伐魏的儻駱道,每一條都直抵關中平原

南則有順江而下的米倉道、為楊貴妃送荔枝而得名的荔枝道、坐擁劍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的金牛道,皆連通巴蜀


漢中作為蜀道的核心地帶,是秦人入蜀,蜀人入關的必經之所;而連綿無盡的山地中一小塊被漢江澆灌的沃土,則讓漢中成為小型的“天府之國”“魚米之鄉”。因此無論是作為舉兵入關的“咽喉要地”,還是屯兵休養的“後方糧倉”,漢中皆為兵家所重。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古漢臺,楚漢相爭時期築建。攝影/蔣得好

張良劉邦入漢時,就指出此地平原廣闊,利於農植,據此沃土可休養生息,為楚漢爭霸保存實力。蕭何也以為可“養其民以至賢人,收用己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韓信則在此與漢高祖君臣相會,指出“楚必亡、漢必興”的道理,一個“草根逆襲”傳奇就此開始。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上圖:摩崖石刻;下圖:曹操寫的“袞雪”。攝影/蔣得好


四百年後,另一個“劉氏集團”在蜀地興起,同樣在漢中達到全盛。所謂“益州咽喉,若無漢中,是無蜀也”,漢中之險,在於聯結成都、雒城、劍閣等地,形成首尾相接的階梯級防禦體系,使得“劉氏集團”政權鞏固。可以說,三國之所以成為三國,決定這種格局的就是漢與蜀的連通。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青木川古鎮。 攝影/一佳one


時至今日,不知是不是出於對飛躍天險、征服“蜀道”的執念,漢中人與飛機總有解不開的緣分。作為抗戰時期的後方重鎮,美國陳納德將軍領導的“飛虎隊”的戰機在這裡一次次起飛參戰;漢中自身也是一個飛機產業發達的地方,是一個“航空城”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空中俯看秦嶺,頓生豪邁。攝影/白玉超

而如今西安飛往漢中的飛機航線,恰好與當年從漢中到達關中最快也最險的儻駱道,有著部分的重合,古道途徑寶雞太白山的一段“黃泉”險地,如今成了可通行的“太白鳥道”



北地南國也挺好

從地理上看,相比於四川關中,漢中不那麼南,也不那麼北,因而氣候乾溼適度,冬暖夏涼。兼之有大河橫貫東西,群山四方環繞,空氣質量更是絕佳。這樣的水土,養育出了古褒國那位“一笑亡國”的高冷美人,褒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面對這樣的景色,誰的心不會軟下來呢?攝影/牟改成


而到此投身軍旅的陸游,到漢中也變得溫柔了。當他從春寒料峭的秦嶺北麓翻山而來,發現這裡已是春暖花開,草長鶯飛,於是欣然脫去外衣,“乍換春衫一倍輕”。而回到江南,每逢酷暑時節,還在想念漢中“夏中高涼最可喜,不省舉手驅蚊蛇”的快意。

"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漢中市,遠處的漢江橫穿城市。攝影/趙洪濤


-風物君語-

大河奔流謂之漢,不南不北謂之中


漢中人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從行政區劃上看,漢中所屬的陝西赫然是西北大省,外鄉人對於三秦大地的第一印象總是停留在秦始皇、兵馬俑、黃土高坡和大碗寬面,雄赳赳氣昂昂的老陝可以說是西北漢子的代表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春天,洋縣梨園的牛頭山,山花爛漫。攝影/趙洪濤


可從地理角度講,秦嶺-淮河一線分割南北,也隔開了關中平原漢江谷地,漢中處於秦嶺之南,到此不聞氣壯山河的安塞腰鼓,不見古老滄桑的巍峨雄城,反而是一派巴蜀風光。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山鄉春色——洋縣黨河水庫。攝影/趙洪濤


因此面對直擊靈魂的“南北之問”,漢中人只能挺起胸來回答:

“我就知道我是漢中人。對,漢江的漢,中央的中。”



漢江之水天上來


漢中處在川、陝、甘三省之交,北邊矗立著千巖萬壑構成的秦嶺,往南倚靠著綿亙千里的巴山,是在群山環抱中生長出來的一塊狹長盆地。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漢中地形圖。製圖/paprika

而在兩道天險之間,古老的漢江,從西南部的寧強縣發源,自西向東橫貫漢中全境,在盆地中留下了一塊廣袤的衝擊平原,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再往東,自安康到丹江口段,即是“清可濯纓,濁可濯足”的滄浪之水,最後在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漢中的“漢”、武漢的“漢”先後由此而來。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漢水源巴山雲海古羌州唯一遺存下來的古城樓。攝影/白玉超;


在先民的認知裡,“漢”,最早指的是天上的銀河,由於漢水與銀河夏季的走勢一致,故以此為名,華夏大地最早的“治水”傳奇,在這裡有過濃墨重彩的一筆,《禹貢》中有載“嶓冢導漾,東流為漢”

至今在漢中境內的嶓冢山裡,茂密層林之間,還能見到古人認為是“漢江源頭”的石牛洞,洞中橫臥著石灰岩受流水侵蝕形成的“石牛”,正是傳說中大禹牽來的“鎮水神牛“。在這裡,穿過時空的隧道,彷彿能聽見先民們開山引流、疏通江河的鑿擊聲。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蔡倫墓祠,位於洋縣城東的龍亭鎮,是中華民族“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發明人蔡倫長眠之地,也是蔡倫的封地;歷史上著名的棧道褒斜道,南口在漢中以北的褒谷,北口在眉縣的斜谷。棧道南端叫小石門,北端叫大石門,現修有石門水庫;勉縣武侯祠,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約50年,堪稱“中華第一武侯祠”。攝影/李平安


從這點上講,漢中身處內陸卻有勝似南國的水利之便,以至於今天漢江成為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一環,與先民們篳路藍縷的功績密不可分。

如果說“治水”是屬於人類對地表徑流的改造,那麼北緯32°的天坑群,則是隻能由大自然完成的造化之功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西流峽谷上方的山脊,天坑群以及壁掛公路,就在西流峽谷。攝影/白玉超

2016年底,驚豔出世的漢中天坑群,身在北方,卻搶盡了“中國南方喀斯特”的風頭,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天坑群”地質遺蹟。任誰也沒想到,這一次姍姍來遲的“地理大發現”,竟然出現在中華文明的腹地,歷周、秦、漢、唐、宋、元、明、清,其間54處天坑,316個溶洞,卻唯有少數被往來老農所知曉,甚至熟視無睹。

要是古人們能早早發現這些“難以解釋”的大地之眼天生溶洞,或許本就足夠浪漫的中華神話裡,還得多上一兩則仙家傳說;終日雲遊的道長們,也不必扎堆於終南山,而是轉到這礦產豐富的“地下仙府”來煉丹求長生了。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漢中盆地北望關中,南通巴蜀的地理位置,先天決定了她與蜀道及蜀地的命運相連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噫籲嚱!蜀道難行,幸好能在漢中歇歇腳。圖/《地理中國》漢水漢中

至唐代,以漢中盆地為核心,北邊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子午道陳倉道、唐玄宗入蜀所經的褒斜道、姜維伐魏的儻駱道,每一條都直抵關中平原

南則有順江而下的米倉道、為楊貴妃送荔枝而得名的荔枝道、坐擁劍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的金牛道,皆連通巴蜀


漢中作為蜀道的核心地帶,是秦人入蜀,蜀人入關的必經之所;而連綿無盡的山地中一小塊被漢江澆灌的沃土,則讓漢中成為小型的“天府之國”“魚米之鄉”。因此無論是作為舉兵入關的“咽喉要地”,還是屯兵休養的“後方糧倉”,漢中皆為兵家所重。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古漢臺,楚漢相爭時期築建。攝影/蔣得好

張良劉邦入漢時,就指出此地平原廣闊,利於農植,據此沃土可休養生息,為楚漢爭霸保存實力。蕭何也以為可“養其民以至賢人,收用己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韓信則在此與漢高祖君臣相會,指出“楚必亡、漢必興”的道理,一個“草根逆襲”傳奇就此開始。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上圖:摩崖石刻;下圖:曹操寫的“袞雪”。攝影/蔣得好


四百年後,另一個“劉氏集團”在蜀地興起,同樣在漢中達到全盛。所謂“益州咽喉,若無漢中,是無蜀也”,漢中之險,在於聯結成都、雒城、劍閣等地,形成首尾相接的階梯級防禦體系,使得“劉氏集團”政權鞏固。可以說,三國之所以成為三國,決定這種格局的就是漢與蜀的連通。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青木川古鎮。 攝影/一佳one


時至今日,不知是不是出於對飛躍天險、征服“蜀道”的執念,漢中人與飛機總有解不開的緣分。作為抗戰時期的後方重鎮,美國陳納德將軍領導的“飛虎隊”的戰機在這裡一次次起飛參戰;漢中自身也是一個飛機產業發達的地方,是一個“航空城”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空中俯看秦嶺,頓生豪邁。攝影/白玉超

而如今西安飛往漢中的飛機航線,恰好與當年從漢中到達關中最快也最險的儻駱道,有著部分的重合,古道途徑寶雞太白山的一段“黃泉”險地,如今成了可通行的“太白鳥道”



北地南國也挺好

從地理上看,相比於四川關中,漢中不那麼南,也不那麼北,因而氣候乾溼適度,冬暖夏涼。兼之有大河橫貫東西,群山四方環繞,空氣質量更是絕佳。這樣的水土,養育出了古褒國那位“一笑亡國”的高冷美人,褒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面對這樣的景色,誰的心不會軟下來呢?攝影/牟改成


而到此投身軍旅的陸游,到漢中也變得溫柔了。當他從春寒料峭的秦嶺北麓翻山而來,發現這裡已是春暖花開,草長鶯飛,於是欣然脫去外衣,“乍換春衫一倍輕”。而回到江南,每逢酷暑時節,還在想念漢中“夏中高涼最可喜,不省舉手驅蚊蛇”的快意。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詩情畫意的漢江之濱。攝影/徐鵬


漢中的氣候除了適宜人類居住,同樣是動植物的樂土四川人的吉祥物大熊貓,在漢中也活得逍遙自在,滾圓喜人;被封為漢中“市鳥”的朱䴉,當年全球僅在秦嶺南麓發現過唯一7只野生種群,在保護下,而今數目已逾兩千,歸巢之處,赤霞漫天。


而每逢春日,漢中成千上萬畝油菜花沖天怒放,山原交錯間湧入一片明黃色的花海,浮光躍金,極目難窮;勉縣武侯祠內四百餘歲的旱蓮,則傲然獨立,一任花開花落,默默守護著蜀相。

"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漢中市,遠處的漢江橫穿城市。攝影/趙洪濤


-風物君語-

大河奔流謂之漢,不南不北謂之中


漢中人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從行政區劃上看,漢中所屬的陝西赫然是西北大省,外鄉人對於三秦大地的第一印象總是停留在秦始皇、兵馬俑、黃土高坡和大碗寬面,雄赳赳氣昂昂的老陝可以說是西北漢子的代表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春天,洋縣梨園的牛頭山,山花爛漫。攝影/趙洪濤


可從地理角度講,秦嶺-淮河一線分割南北,也隔開了關中平原漢江谷地,漢中處於秦嶺之南,到此不聞氣壯山河的安塞腰鼓,不見古老滄桑的巍峨雄城,反而是一派巴蜀風光。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山鄉春色——洋縣黨河水庫。攝影/趙洪濤


因此面對直擊靈魂的“南北之問”,漢中人只能挺起胸來回答:

“我就知道我是漢中人。對,漢江的漢,中央的中。”



漢江之水天上來


漢中處在川、陝、甘三省之交,北邊矗立著千巖萬壑構成的秦嶺,往南倚靠著綿亙千里的巴山,是在群山環抱中生長出來的一塊狹長盆地。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漢中地形圖。製圖/paprika

而在兩道天險之間,古老的漢江,從西南部的寧強縣發源,自西向東橫貫漢中全境,在盆地中留下了一塊廣袤的衝擊平原,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再往東,自安康到丹江口段,即是“清可濯纓,濁可濯足”的滄浪之水,最後在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漢中的“漢”、武漢的“漢”先後由此而來。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漢水源巴山雲海古羌州唯一遺存下來的古城樓。攝影/白玉超;


在先民的認知裡,“漢”,最早指的是天上的銀河,由於漢水與銀河夏季的走勢一致,故以此為名,華夏大地最早的“治水”傳奇,在這裡有過濃墨重彩的一筆,《禹貢》中有載“嶓冢導漾,東流為漢”

至今在漢中境內的嶓冢山裡,茂密層林之間,還能見到古人認為是“漢江源頭”的石牛洞,洞中橫臥著石灰岩受流水侵蝕形成的“石牛”,正是傳說中大禹牽來的“鎮水神牛“。在這裡,穿過時空的隧道,彷彿能聽見先民們開山引流、疏通江河的鑿擊聲。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蔡倫墓祠,位於洋縣城東的龍亭鎮,是中華民族“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發明人蔡倫長眠之地,也是蔡倫的封地;歷史上著名的棧道褒斜道,南口在漢中以北的褒谷,北口在眉縣的斜谷。棧道南端叫小石門,北端叫大石門,現修有石門水庫;勉縣武侯祠,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約50年,堪稱“中華第一武侯祠”。攝影/李平安


從這點上講,漢中身處內陸卻有勝似南國的水利之便,以至於今天漢江成為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一環,與先民們篳路藍縷的功績密不可分。

如果說“治水”是屬於人類對地表徑流的改造,那麼北緯32°的天坑群,則是隻能由大自然完成的造化之功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西流峽谷上方的山脊,天坑群以及壁掛公路,就在西流峽谷。攝影/白玉超

2016年底,驚豔出世的漢中天坑群,身在北方,卻搶盡了“中國南方喀斯特”的風頭,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天坑群”地質遺蹟。任誰也沒想到,這一次姍姍來遲的“地理大發現”,竟然出現在中華文明的腹地,歷周、秦、漢、唐、宋、元、明、清,其間54處天坑,316個溶洞,卻唯有少數被往來老農所知曉,甚至熟視無睹。

要是古人們能早早發現這些“難以解釋”的大地之眼天生溶洞,或許本就足夠浪漫的中華神話裡,還得多上一兩則仙家傳說;終日雲遊的道長們,也不必扎堆於終南山,而是轉到這礦產豐富的“地下仙府”來煉丹求長生了。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漢中盆地北望關中,南通巴蜀的地理位置,先天決定了她與蜀道及蜀地的命運相連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噫籲嚱!蜀道難行,幸好能在漢中歇歇腳。圖/《地理中國》漢水漢中

至唐代,以漢中盆地為核心,北邊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子午道陳倉道、唐玄宗入蜀所經的褒斜道、姜維伐魏的儻駱道,每一條都直抵關中平原

南則有順江而下的米倉道、為楊貴妃送荔枝而得名的荔枝道、坐擁劍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的金牛道,皆連通巴蜀


漢中作為蜀道的核心地帶,是秦人入蜀,蜀人入關的必經之所;而連綿無盡的山地中一小塊被漢江澆灌的沃土,則讓漢中成為小型的“天府之國”“魚米之鄉”。因此無論是作為舉兵入關的“咽喉要地”,還是屯兵休養的“後方糧倉”,漢中皆為兵家所重。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古漢臺,楚漢相爭時期築建。攝影/蔣得好

張良劉邦入漢時,就指出此地平原廣闊,利於農植,據此沃土可休養生息,為楚漢爭霸保存實力。蕭何也以為可“養其民以至賢人,收用己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韓信則在此與漢高祖君臣相會,指出“楚必亡、漢必興”的道理,一個“草根逆襲”傳奇就此開始。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上圖:摩崖石刻;下圖:曹操寫的“袞雪”。攝影/蔣得好


四百年後,另一個“劉氏集團”在蜀地興起,同樣在漢中達到全盛。所謂“益州咽喉,若無漢中,是無蜀也”,漢中之險,在於聯結成都、雒城、劍閣等地,形成首尾相接的階梯級防禦體系,使得“劉氏集團”政權鞏固。可以說,三國之所以成為三國,決定這種格局的就是漢與蜀的連通。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青木川古鎮。 攝影/一佳one


時至今日,不知是不是出於對飛躍天險、征服“蜀道”的執念,漢中人與飛機總有解不開的緣分。作為抗戰時期的後方重鎮,美國陳納德將軍領導的“飛虎隊”的戰機在這裡一次次起飛參戰;漢中自身也是一個飛機產業發達的地方,是一個“航空城”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空中俯看秦嶺,頓生豪邁。攝影/白玉超

而如今西安飛往漢中的飛機航線,恰好與當年從漢中到達關中最快也最險的儻駱道,有著部分的重合,古道途徑寶雞太白山的一段“黃泉”險地,如今成了可通行的“太白鳥道”



北地南國也挺好

從地理上看,相比於四川關中,漢中不那麼南,也不那麼北,因而氣候乾溼適度,冬暖夏涼。兼之有大河橫貫東西,群山四方環繞,空氣質量更是絕佳。這樣的水土,養育出了古褒國那位“一笑亡國”的高冷美人,褒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面對這樣的景色,誰的心不會軟下來呢?攝影/牟改成


而到此投身軍旅的陸游,到漢中也變得溫柔了。當他從春寒料峭的秦嶺北麓翻山而來,發現這裡已是春暖花開,草長鶯飛,於是欣然脫去外衣,“乍換春衫一倍輕”。而回到江南,每逢酷暑時節,還在想念漢中“夏中高涼最可喜,不省舉手驅蚊蛇”的快意。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詩情畫意的漢江之濱。攝影/徐鵬


漢中的氣候除了適宜人類居住,同樣是動植物的樂土四川人的吉祥物大熊貓,在漢中也活得逍遙自在,滾圓喜人;被封為漢中“市鳥”的朱䴉,當年全球僅在秦嶺南麓發現過唯一7只野生種群,在保護下,而今數目已逾兩千,歸巢之處,赤霞漫天。


而每逢春日,漢中成千上萬畝油菜花沖天怒放,山原交錯間湧入一片明黃色的花海,浮光躍金,極目難窮;勉縣武侯祠內四百餘歲的旱蓮,則傲然獨立,一任花開花落,默默守護著蜀相。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漢中市,遠處的漢江橫穿城市。攝影/趙洪濤


-風物君語-

大河奔流謂之漢,不南不北謂之中


漢中人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從行政區劃上看,漢中所屬的陝西赫然是西北大省,外鄉人對於三秦大地的第一印象總是停留在秦始皇、兵馬俑、黃土高坡和大碗寬面,雄赳赳氣昂昂的老陝可以說是西北漢子的代表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春天,洋縣梨園的牛頭山,山花爛漫。攝影/趙洪濤


可從地理角度講,秦嶺-淮河一線分割南北,也隔開了關中平原漢江谷地,漢中處於秦嶺之南,到此不聞氣壯山河的安塞腰鼓,不見古老滄桑的巍峨雄城,反而是一派巴蜀風光。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山鄉春色——洋縣黨河水庫。攝影/趙洪濤


因此面對直擊靈魂的“南北之問”,漢中人只能挺起胸來回答:

“我就知道我是漢中人。對,漢江的漢,中央的中。”



漢江之水天上來


漢中處在川、陝、甘三省之交,北邊矗立著千巖萬壑構成的秦嶺,往南倚靠著綿亙千里的巴山,是在群山環抱中生長出來的一塊狹長盆地。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漢中地形圖。製圖/paprika

而在兩道天險之間,古老的漢江,從西南部的寧強縣發源,自西向東橫貫漢中全境,在盆地中留下了一塊廣袤的衝擊平原,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再往東,自安康到丹江口段,即是“清可濯纓,濁可濯足”的滄浪之水,最後在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漢中的“漢”、武漢的“漢”先後由此而來。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漢水源巴山雲海古羌州唯一遺存下來的古城樓。攝影/白玉超;


在先民的認知裡,“漢”,最早指的是天上的銀河,由於漢水與銀河夏季的走勢一致,故以此為名,華夏大地最早的“治水”傳奇,在這裡有過濃墨重彩的一筆,《禹貢》中有載“嶓冢導漾,東流為漢”

至今在漢中境內的嶓冢山裡,茂密層林之間,還能見到古人認為是“漢江源頭”的石牛洞,洞中橫臥著石灰岩受流水侵蝕形成的“石牛”,正是傳說中大禹牽來的“鎮水神牛“。在這裡,穿過時空的隧道,彷彿能聽見先民們開山引流、疏通江河的鑿擊聲。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蔡倫墓祠,位於洋縣城東的龍亭鎮,是中華民族“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發明人蔡倫長眠之地,也是蔡倫的封地;歷史上著名的棧道褒斜道,南口在漢中以北的褒谷,北口在眉縣的斜谷。棧道南端叫小石門,北端叫大石門,現修有石門水庫;勉縣武侯祠,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約50年,堪稱“中華第一武侯祠”。攝影/李平安


從這點上講,漢中身處內陸卻有勝似南國的水利之便,以至於今天漢江成為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一環,與先民們篳路藍縷的功績密不可分。

如果說“治水”是屬於人類對地表徑流的改造,那麼北緯32°的天坑群,則是隻能由大自然完成的造化之功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西流峽谷上方的山脊,天坑群以及壁掛公路,就在西流峽谷。攝影/白玉超

2016年底,驚豔出世的漢中天坑群,身在北方,卻搶盡了“中國南方喀斯特”的風頭,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天坑群”地質遺蹟。任誰也沒想到,這一次姍姍來遲的“地理大發現”,竟然出現在中華文明的腹地,歷周、秦、漢、唐、宋、元、明、清,其間54處天坑,316個溶洞,卻唯有少數被往來老農所知曉,甚至熟視無睹。

要是古人們能早早發現這些“難以解釋”的大地之眼天生溶洞,或許本就足夠浪漫的中華神話裡,還得多上一兩則仙家傳說;終日雲遊的道長們,也不必扎堆於終南山,而是轉到這礦產豐富的“地下仙府”來煉丹求長生了。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漢中盆地北望關中,南通巴蜀的地理位置,先天決定了她與蜀道及蜀地的命運相連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噫籲嚱!蜀道難行,幸好能在漢中歇歇腳。圖/《地理中國》漢水漢中

至唐代,以漢中盆地為核心,北邊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子午道陳倉道、唐玄宗入蜀所經的褒斜道、姜維伐魏的儻駱道,每一條都直抵關中平原

南則有順江而下的米倉道、為楊貴妃送荔枝而得名的荔枝道、坐擁劍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的金牛道,皆連通巴蜀


漢中作為蜀道的核心地帶,是秦人入蜀,蜀人入關的必經之所;而連綿無盡的山地中一小塊被漢江澆灌的沃土,則讓漢中成為小型的“天府之國”“魚米之鄉”。因此無論是作為舉兵入關的“咽喉要地”,還是屯兵休養的“後方糧倉”,漢中皆為兵家所重。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古漢臺,楚漢相爭時期築建。攝影/蔣得好

張良劉邦入漢時,就指出此地平原廣闊,利於農植,據此沃土可休養生息,為楚漢爭霸保存實力。蕭何也以為可“養其民以至賢人,收用己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韓信則在此與漢高祖君臣相會,指出“楚必亡、漢必興”的道理,一個“草根逆襲”傳奇就此開始。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上圖:摩崖石刻;下圖:曹操寫的“袞雪”。攝影/蔣得好


四百年後,另一個“劉氏集團”在蜀地興起,同樣在漢中達到全盛。所謂“益州咽喉,若無漢中,是無蜀也”,漢中之險,在於聯結成都、雒城、劍閣等地,形成首尾相接的階梯級防禦體系,使得“劉氏集團”政權鞏固。可以說,三國之所以成為三國,決定這種格局的就是漢與蜀的連通。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青木川古鎮。 攝影/一佳one


時至今日,不知是不是出於對飛躍天險、征服“蜀道”的執念,漢中人與飛機總有解不開的緣分。作為抗戰時期的後方重鎮,美國陳納德將軍領導的“飛虎隊”的戰機在這裡一次次起飛參戰;漢中自身也是一個飛機產業發達的地方,是一個“航空城”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空中俯看秦嶺,頓生豪邁。攝影/白玉超

而如今西安飛往漢中的飛機航線,恰好與當年從漢中到達關中最快也最險的儻駱道,有著部分的重合,古道途徑寶雞太白山的一段“黃泉”險地,如今成了可通行的“太白鳥道”



北地南國也挺好

從地理上看,相比於四川關中,漢中不那麼南,也不那麼北,因而氣候乾溼適度,冬暖夏涼。兼之有大河橫貫東西,群山四方環繞,空氣質量更是絕佳。這樣的水土,養育出了古褒國那位“一笑亡國”的高冷美人,褒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面對這樣的景色,誰的心不會軟下來呢?攝影/牟改成


而到此投身軍旅的陸游,到漢中也變得溫柔了。當他從春寒料峭的秦嶺北麓翻山而來,發現這裡已是春暖花開,草長鶯飛,於是欣然脫去外衣,“乍換春衫一倍輕”。而回到江南,每逢酷暑時節,還在想念漢中“夏中高涼最可喜,不省舉手驅蚊蛇”的快意。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詩情畫意的漢江之濱。攝影/徐鵬


漢中的氣候除了適宜人類居住,同樣是動植物的樂土四川人的吉祥物大熊貓,在漢中也活得逍遙自在,滾圓喜人;被封為漢中“市鳥”的朱䴉,當年全球僅在秦嶺南麓發現過唯一7只野生種群,在保護下,而今數目已逾兩千,歸巢之處,赤霞漫天。


而每逢春日,漢中成千上萬畝油菜花沖天怒放,山原交錯間湧入一片明黃色的花海,浮光躍金,極目難窮;勉縣武侯祠內四百餘歲的旱蓮,則傲然獨立,一任花開花落,默默守護著蜀相。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穿越油菜花海的高鐵和高速公路。上圖:攝影/史娟;下圖:攝影/一佳one

有異於陝北關中而更加溼潤的氣候,以及歷史上相對穩定富饒的環境,使得漢中能夠成規模地種植水稻陝南的漢中人也不像其他老陝那樣狂熱地愛吃,而更偏向於更精貴的。不同於關中、河南一帶的涼皮,漢中人的麵皮就由米漿製作,口感上更為軟糯,吃法上也講究熱食

"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漢中市,遠處的漢江橫穿城市。攝影/趙洪濤


-風物君語-

大河奔流謂之漢,不南不北謂之中


漢中人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從行政區劃上看,漢中所屬的陝西赫然是西北大省,外鄉人對於三秦大地的第一印象總是停留在秦始皇、兵馬俑、黃土高坡和大碗寬面,雄赳赳氣昂昂的老陝可以說是西北漢子的代表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春天,洋縣梨園的牛頭山,山花爛漫。攝影/趙洪濤


可從地理角度講,秦嶺-淮河一線分割南北,也隔開了關中平原漢江谷地,漢中處於秦嶺之南,到此不聞氣壯山河的安塞腰鼓,不見古老滄桑的巍峨雄城,反而是一派巴蜀風光。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山鄉春色——洋縣黨河水庫。攝影/趙洪濤


因此面對直擊靈魂的“南北之問”,漢中人只能挺起胸來回答:

“我就知道我是漢中人。對,漢江的漢,中央的中。”



漢江之水天上來


漢中處在川、陝、甘三省之交,北邊矗立著千巖萬壑構成的秦嶺,往南倚靠著綿亙千里的巴山,是在群山環抱中生長出來的一塊狹長盆地。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漢中地形圖。製圖/paprika

而在兩道天險之間,古老的漢江,從西南部的寧強縣發源,自西向東橫貫漢中全境,在盆地中留下了一塊廣袤的衝擊平原,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再往東,自安康到丹江口段,即是“清可濯纓,濁可濯足”的滄浪之水,最後在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漢中的“漢”、武漢的“漢”先後由此而來。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漢水源巴山雲海古羌州唯一遺存下來的古城樓。攝影/白玉超;


在先民的認知裡,“漢”,最早指的是天上的銀河,由於漢水與銀河夏季的走勢一致,故以此為名,華夏大地最早的“治水”傳奇,在這裡有過濃墨重彩的一筆,《禹貢》中有載“嶓冢導漾,東流為漢”

至今在漢中境內的嶓冢山裡,茂密層林之間,還能見到古人認為是“漢江源頭”的石牛洞,洞中橫臥著石灰岩受流水侵蝕形成的“石牛”,正是傳說中大禹牽來的“鎮水神牛“。在這裡,穿過時空的隧道,彷彿能聽見先民們開山引流、疏通江河的鑿擊聲。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蔡倫墓祠,位於洋縣城東的龍亭鎮,是中華民族“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發明人蔡倫長眠之地,也是蔡倫的封地;歷史上著名的棧道褒斜道,南口在漢中以北的褒谷,北口在眉縣的斜谷。棧道南端叫小石門,北端叫大石門,現修有石門水庫;勉縣武侯祠,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約50年,堪稱“中華第一武侯祠”。攝影/李平安


從這點上講,漢中身處內陸卻有勝似南國的水利之便,以至於今天漢江成為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一環,與先民們篳路藍縷的功績密不可分。

如果說“治水”是屬於人類對地表徑流的改造,那麼北緯32°的天坑群,則是隻能由大自然完成的造化之功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西流峽谷上方的山脊,天坑群以及壁掛公路,就在西流峽谷。攝影/白玉超

2016年底,驚豔出世的漢中天坑群,身在北方,卻搶盡了“中國南方喀斯特”的風頭,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天坑群”地質遺蹟。任誰也沒想到,這一次姍姍來遲的“地理大發現”,竟然出現在中華文明的腹地,歷周、秦、漢、唐、宋、元、明、清,其間54處天坑,316個溶洞,卻唯有少數被往來老農所知曉,甚至熟視無睹。

要是古人們能早早發現這些“難以解釋”的大地之眼天生溶洞,或許本就足夠浪漫的中華神話裡,還得多上一兩則仙家傳說;終日雲遊的道長們,也不必扎堆於終南山,而是轉到這礦產豐富的“地下仙府”來煉丹求長生了。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漢中盆地北望關中,南通巴蜀的地理位置,先天決定了她與蜀道及蜀地的命運相連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噫籲嚱!蜀道難行,幸好能在漢中歇歇腳。圖/《地理中國》漢水漢中

至唐代,以漢中盆地為核心,北邊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子午道陳倉道、唐玄宗入蜀所經的褒斜道、姜維伐魏的儻駱道,每一條都直抵關中平原

南則有順江而下的米倉道、為楊貴妃送荔枝而得名的荔枝道、坐擁劍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的金牛道,皆連通巴蜀


漢中作為蜀道的核心地帶,是秦人入蜀,蜀人入關的必經之所;而連綿無盡的山地中一小塊被漢江澆灌的沃土,則讓漢中成為小型的“天府之國”“魚米之鄉”。因此無論是作為舉兵入關的“咽喉要地”,還是屯兵休養的“後方糧倉”,漢中皆為兵家所重。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古漢臺,楚漢相爭時期築建。攝影/蔣得好

張良劉邦入漢時,就指出此地平原廣闊,利於農植,據此沃土可休養生息,為楚漢爭霸保存實力。蕭何也以為可“養其民以至賢人,收用己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韓信則在此與漢高祖君臣相會,指出“楚必亡、漢必興”的道理,一個“草根逆襲”傳奇就此開始。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上圖:摩崖石刻;下圖:曹操寫的“袞雪”。攝影/蔣得好


四百年後,另一個“劉氏集團”在蜀地興起,同樣在漢中達到全盛。所謂“益州咽喉,若無漢中,是無蜀也”,漢中之險,在於聯結成都、雒城、劍閣等地,形成首尾相接的階梯級防禦體系,使得“劉氏集團”政權鞏固。可以說,三國之所以成為三國,決定這種格局的就是漢與蜀的連通。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青木川古鎮。 攝影/一佳one


時至今日,不知是不是出於對飛躍天險、征服“蜀道”的執念,漢中人與飛機總有解不開的緣分。作為抗戰時期的後方重鎮,美國陳納德將軍領導的“飛虎隊”的戰機在這裡一次次起飛參戰;漢中自身也是一個飛機產業發達的地方,是一個“航空城”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空中俯看秦嶺,頓生豪邁。攝影/白玉超

而如今西安飛往漢中的飛機航線,恰好與當年從漢中到達關中最快也最險的儻駱道,有著部分的重合,古道途徑寶雞太白山的一段“黃泉”險地,如今成了可通行的“太白鳥道”



北地南國也挺好

從地理上看,相比於四川關中,漢中不那麼南,也不那麼北,因而氣候乾溼適度,冬暖夏涼。兼之有大河橫貫東西,群山四方環繞,空氣質量更是絕佳。這樣的水土,養育出了古褒國那位“一笑亡國”的高冷美人,褒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面對這樣的景色,誰的心不會軟下來呢?攝影/牟改成


而到此投身軍旅的陸游,到漢中也變得溫柔了。當他從春寒料峭的秦嶺北麓翻山而來,發現這裡已是春暖花開,草長鶯飛,於是欣然脫去外衣,“乍換春衫一倍輕”。而回到江南,每逢酷暑時節,還在想念漢中“夏中高涼最可喜,不省舉手驅蚊蛇”的快意。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詩情畫意的漢江之濱。攝影/徐鵬


漢中的氣候除了適宜人類居住,同樣是動植物的樂土四川人的吉祥物大熊貓,在漢中也活得逍遙自在,滾圓喜人;被封為漢中“市鳥”的朱䴉,當年全球僅在秦嶺南麓發現過唯一7只野生種群,在保護下,而今數目已逾兩千,歸巢之處,赤霞漫天。


而每逢春日,漢中成千上萬畝油菜花沖天怒放,山原交錯間湧入一片明黃色的花海,浮光躍金,極目難窮;勉縣武侯祠內四百餘歲的旱蓮,則傲然獨立,一任花開花落,默默守護著蜀相。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穿越油菜花海的高鐵和高速公路。上圖:攝影/史娟;下圖:攝影/一佳one

有異於陝北關中而更加溼潤的氣候,以及歷史上相對穩定富饒的環境,使得漢中能夠成規模地種植水稻陝南的漢中人也不像其他老陝那樣狂熱地愛吃,而更偏向於更精貴的。不同於關中、河南一帶的涼皮,漢中人的麵皮就由米漿製作,口感上更為軟糯,吃法上也講究熱食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寧強縣巴山鎮的稻田,比起吃麵,漢中人更常吃米。攝影/張義宏

當一碗熱氣騰騰,足有指寬的漢中麵皮端上來,下面是黃瓜絲、黃豆芽、土豆絲、芹菜、菠菜等“底墊子”,上面澆上十縣一區各不相同,每家每戶又獨門熬製的“油辣子”這樣一口熱辣又軟糯的麵皮,是漢中人舌尖上的“溫柔鄉”。

"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漢中市,遠處的漢江橫穿城市。攝影/趙洪濤


-風物君語-

大河奔流謂之漢,不南不北謂之中


漢中人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從行政區劃上看,漢中所屬的陝西赫然是西北大省,外鄉人對於三秦大地的第一印象總是停留在秦始皇、兵馬俑、黃土高坡和大碗寬面,雄赳赳氣昂昂的老陝可以說是西北漢子的代表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春天,洋縣梨園的牛頭山,山花爛漫。攝影/趙洪濤


可從地理角度講,秦嶺-淮河一線分割南北,也隔開了關中平原漢江谷地,漢中處於秦嶺之南,到此不聞氣壯山河的安塞腰鼓,不見古老滄桑的巍峨雄城,反而是一派巴蜀風光。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山鄉春色——洋縣黨河水庫。攝影/趙洪濤


因此面對直擊靈魂的“南北之問”,漢中人只能挺起胸來回答:

“我就知道我是漢中人。對,漢江的漢,中央的中。”



漢江之水天上來


漢中處在川、陝、甘三省之交,北邊矗立著千巖萬壑構成的秦嶺,往南倚靠著綿亙千里的巴山,是在群山環抱中生長出來的一塊狹長盆地。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漢中地形圖。製圖/paprika

而在兩道天險之間,古老的漢江,從西南部的寧強縣發源,自西向東橫貫漢中全境,在盆地中留下了一塊廣袤的衝擊平原,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再往東,自安康到丹江口段,即是“清可濯纓,濁可濯足”的滄浪之水,最後在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漢中的“漢”、武漢的“漢”先後由此而來。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漢水源巴山雲海古羌州唯一遺存下來的古城樓。攝影/白玉超;


在先民的認知裡,“漢”,最早指的是天上的銀河,由於漢水與銀河夏季的走勢一致,故以此為名,華夏大地最早的“治水”傳奇,在這裡有過濃墨重彩的一筆,《禹貢》中有載“嶓冢導漾,東流為漢”

至今在漢中境內的嶓冢山裡,茂密層林之間,還能見到古人認為是“漢江源頭”的石牛洞,洞中橫臥著石灰岩受流水侵蝕形成的“石牛”,正是傳說中大禹牽來的“鎮水神牛“。在這裡,穿過時空的隧道,彷彿能聽見先民們開山引流、疏通江河的鑿擊聲。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圖片依次為蔡倫墓祠,位於洋縣城東的龍亭鎮,是中華民族“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發明人蔡倫長眠之地,也是蔡倫的封地;歷史上著名的棧道褒斜道,南口在漢中以北的褒谷,北口在眉縣的斜谷。棧道南端叫小石門,北端叫大石門,現修有石門水庫;勉縣武侯祠,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約50年,堪稱“中華第一武侯祠”。攝影/李平安


從這點上講,漢中身處內陸卻有勝似南國的水利之便,以至於今天漢江成為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一環,與先民們篳路藍縷的功績密不可分。

如果說“治水”是屬於人類對地表徑流的改造,那麼北緯32°的天坑群,則是隻能由大自然完成的造化之功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俯瞰西流峽谷上方的山脊,天坑群以及壁掛公路,就在西流峽谷。攝影/白玉超

2016年底,驚豔出世的漢中天坑群,身在北方,卻搶盡了“中國南方喀斯特”的風頭,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天坑群”地質遺蹟。任誰也沒想到,這一次姍姍來遲的“地理大發現”,竟然出現在中華文明的腹地,歷周、秦、漢、唐、宋、元、明、清,其間54處天坑,316個溶洞,卻唯有少數被往來老農所知曉,甚至熟視無睹。

要是古人們能早早發現這些“難以解釋”的大地之眼天生溶洞,或許本就足夠浪漫的中華神話裡,還得多上一兩則仙家傳說;終日雲遊的道長們,也不必扎堆於終南山,而是轉到這礦產豐富的“地下仙府”來煉丹求長生了。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漢中盆地北望關中,南通巴蜀的地理位置,先天決定了她與蜀道及蜀地的命運相連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噫籲嚱!蜀道難行,幸好能在漢中歇歇腳。圖/《地理中國》漢水漢中

至唐代,以漢中盆地為核心,北邊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子午道陳倉道、唐玄宗入蜀所經的褒斜道、姜維伐魏的儻駱道,每一條都直抵關中平原

南則有順江而下的米倉道、為楊貴妃送荔枝而得名的荔枝道、坐擁劍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的金牛道,皆連通巴蜀


漢中作為蜀道的核心地帶,是秦人入蜀,蜀人入關的必經之所;而連綿無盡的山地中一小塊被漢江澆灌的沃土,則讓漢中成為小型的“天府之國”“魚米之鄉”。因此無論是作為舉兵入關的“咽喉要地”,還是屯兵休養的“後方糧倉”,漢中皆為兵家所重。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古漢臺,楚漢相爭時期築建。攝影/蔣得好

張良劉邦入漢時,就指出此地平原廣闊,利於農植,據此沃土可休養生息,為楚漢爭霸保存實力。蕭何也以為可“養其民以至賢人,收用己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韓信則在此與漢高祖君臣相會,指出“楚必亡、漢必興”的道理,一個“草根逆襲”傳奇就此開始。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上圖:摩崖石刻;下圖:曹操寫的“袞雪”。攝影/蔣得好


四百年後,另一個“劉氏集團”在蜀地興起,同樣在漢中達到全盛。所謂“益州咽喉,若無漢中,是無蜀也”,漢中之險,在於聯結成都、雒城、劍閣等地,形成首尾相接的階梯級防禦體系,使得“劉氏集團”政權鞏固。可以說,三國之所以成為三國,決定這種格局的就是漢與蜀的連通。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青木川古鎮。 攝影/一佳one


時至今日,不知是不是出於對飛躍天險、征服“蜀道”的執念,漢中人與飛機總有解不開的緣分。作為抗戰時期的後方重鎮,美國陳納德將軍領導的“飛虎隊”的戰機在這裡一次次起飛參戰;漢中自身也是一個飛機產業發達的地方,是一個“航空城”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空中俯看秦嶺,頓生豪邁。攝影/白玉超

而如今西安飛往漢中的飛機航線,恰好與當年從漢中到達關中最快也最險的儻駱道,有著部分的重合,古道途徑寶雞太白山的一段“黃泉”險地,如今成了可通行的“太白鳥道”



北地南國也挺好

從地理上看,相比於四川關中,漢中不那麼南,也不那麼北,因而氣候乾溼適度,冬暖夏涼。兼之有大河橫貫東西,群山四方環繞,空氣質量更是絕佳。這樣的水土,養育出了古褒國那位“一笑亡國”的高冷美人,褒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面對這樣的景色,誰的心不會軟下來呢?攝影/牟改成


而到此投身軍旅的陸游,到漢中也變得溫柔了。當他從春寒料峭的秦嶺北麓翻山而來,發現這裡已是春暖花開,草長鶯飛,於是欣然脫去外衣,“乍換春衫一倍輕”。而回到江南,每逢酷暑時節,還在想念漢中“夏中高涼最可喜,不省舉手驅蚊蛇”的快意。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詩情畫意的漢江之濱。攝影/徐鵬


漢中的氣候除了適宜人類居住,同樣是動植物的樂土四川人的吉祥物大熊貓,在漢中也活得逍遙自在,滾圓喜人;被封為漢中“市鳥”的朱䴉,當年全球僅在秦嶺南麓發現過唯一7只野生種群,在保護下,而今數目已逾兩千,歸巢之處,赤霞漫天。


而每逢春日,漢中成千上萬畝油菜花沖天怒放,山原交錯間湧入一片明黃色的花海,浮光躍金,極目難窮;勉縣武侯祠內四百餘歲的旱蓮,則傲然獨立,一任花開花落,默默守護著蜀相。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穿越油菜花海的高鐵和高速公路。上圖:攝影/史娟;下圖:攝影/一佳one

有異於陝北關中而更加溼潤的氣候,以及歷史上相對穩定富饒的環境,使得漢中能夠成規模地種植水稻陝南的漢中人也不像其他老陝那樣狂熱地愛吃,而更偏向於更精貴的。不同於關中、河南一帶的涼皮,漢中人的麵皮就由米漿製作,口感上更為軟糯,吃法上也講究熱食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寧強縣巴山鎮的稻田,比起吃麵,漢中人更常吃米。攝影/張義宏

當一碗熱氣騰騰,足有指寬的漢中麵皮端上來,下面是黃瓜絲、黃豆芽、土豆絲、芹菜、菠菜等“底墊子”,上面澆上十縣一區各不相同,每家每戶又獨門熬製的“油辣子”這樣一口熱辣又軟糯的麵皮,是漢中人舌尖上的“溫柔鄉”。

為什麼陝西漢中總帶著一股“川味兒”?

▲ “走!跟額回漢中!”。


《武林外傳》裡的佟掌櫃說是漢中人,卻操著一口濃濃的關中方言,事實上漢中人說話更多帶有一股“川味兒”,受西南官話影響較深而偏綿柔,就連印象裡高亢激越的秦腔,到漢中也變成了“漢調桄桄”,融了川劇、漢調二簧的柔和婉轉。

一如漢中人的性情,在老陝的淳樸豪邁之外,更多了幾分溫和柔軟、典雅大方。



- END -

文丨葉吟嘯、王烜

圖片編輯丨袁千禧

地圖編輯丨Paprika


*特別鳴謝《中國攝影》雜誌、漢中攝影家協會、蔣得好對本文提供圖片聯絡支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