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料在記述一定地域的歷史沿革和文化發展中,保留了大量的歷史地名。這對於研究地名文化關於地名沿革不清、形成時間不詳等問題有重要意義,今天我們以固陽為例,瞭解一下地方史料和地方文化。

但你知道莜麵是什麼時候有的嗎?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一篇劉昊徵的文章《漫話固陽縣地名》。

漫話固陽縣地名

文 / 劉昊徵

漫話固陽:解讀地名背後的文化密碼

固陽縣位於陰山北麓,大漠南沿,屬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管轄。固陽縣境內史前即有人類活動。春秋戰國駐樓煩、踞匈奴;秦漢築長城、置郡守。漢匈征戰百年,犬牙交錯。北魏建懷朔鎮,並形成懷朔集團。隋唐突厥來往,兩宋契丹盤踞。蒙古族興起,遊牧至元明。清初屬茂明安、烏拉特遊牧地。清代始墾,商號往來,漸成村落。1919年設立設治局,1926年改縣。固陽縣於民國年間建置,故其歷史沿革多與周邊旗縣區歷史重疊往復。

由於在歷史上沒有單獨修過地方誌,因此,深入研究境內地名文化,既離不開周邊旗縣區民國舊志史料,也離不開包括《固陽縣誌》和周邊旗縣區志書在內的地方新志史料。地方史料對於不同地域地理沿革的記載,恰恰印證了地名的區域性和繼承性。因此,合理應用地方史料,對於研究地名文化還是略有裨益的。

漫話固陽:解讀地名背後的文化密碼

1

相關地方史料對固陽縣境內自然地理實體地名的記載

自然地理實體包括山地、盆地、峽谷、丘陵、平原、高原等地貌類型和江、河、湖、海、沼澤等水域類型。自然地理實體地名就是人們對於自然地理實體的反映和認識,是人們通過實踐給自然地理實體定的名稱。固陽縣境內部分自然地理實體地名的來源、含義以及命名時間目前仍存在疑問。如從地方史料入手,或可解決這一問題。

固陽縣於民國建置以前,屬地多為蒙古族部落遊牧地。因此,很多山川、河流以蒙古語命名。建置後,晉陝冀農耕人群大規模進駐,原住蒙民逐漸北遷,境內生產、生活方式發生變化,山川河流等自然地理實體地名也隨即變更,大多成為漢名。

部分未變更的蒙古語地名也因方言、語譯等因素髮生變化,與原意相差甚遠。如對這一變遷不做充分考慮,對境內自然地理實體地名的追溯以漢語命名為敘述語境,最終會導致固陽縣境內的自然地理實體地名沿革斷裂,延續環節出現缺失。

如固陽縣境內有黃河一級支流昆都侖河上游發源地,名春坤山。《固陽縣誌》對春坤山一名除在“地質、地貌”一章中提及外,在“水文”一章中提到其為昆都侖河等四條河流發源地,其名稱由來則未做詳解。

《武川縣誌》在“行政區劃”一章中列《1986年全縣鄉村表》,其中,哈拉門獨鄉有“春空”村名,該村在春坤山東。據清代張穆《蒙古遊牧記》卷五之“茂明安部”記載:“六十里有坤都倫河,源出和嶽爾白爾克山,西流經官山入烏拉特旗界。”可見“春坤山”與“和嶽爾白爾克山”關係甚為密切。如將春坤山名稱由來歸結於武川縣境內的村空村,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成書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綏遠通志稿》,在“各縣局旗轄境之山”中列舉固陽縣境山名,指出“其山率多蒙古名”,並列出境內主要山名,自西而東有刻勒峰、浩齊鄂博岡、齊齊哈爾察罕齊老圖山、羖羊山、官山、褪諾克山、哈拉海圖山、陀羅海山、察罕鄂博山、和嶽爾白爾克山、方山、固爾班喀喇山、亦洛圖山、伊克哈達圖山、郭嶽會察罕齊老山、霍拉保山、冒頓鄂博岡、蒿沁鄂博岡、黃烏爾等。仔細分析,個別山名還在沿用,如蒿沁鄂博岡,今名浩慶敖包山。大部分山名已經改為漢名,且無法與歷史命名相對應,如冒頓鄂博岡,位於銀號鎮大廟村北,是五當召與茂明安旗的牧界標誌,今名大腦包山。

1949年出版的《綏遠的富藏》是《綏遠分縣物產圖》(1937年出版)的再版。據作者卓宏謀介紹,該書資料出自綏遠社會教育所。書中錄有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固陽縣圖》。從圖中可看出當時固陽縣境主要河流為昆都侖河。

固陽縣城東北是其上游,由兩條支流匯合而成。靠北的支流即今天的後河,圖上標為開合河;該支流在銀號鎮東即今天的窩兔溝,圖上標為烏素河。靠南的支流即今天的鐵匠溝,圖上標為合才卷老河。這些都給我們一個提示,即在民國期間,固陽縣境的昆都侖河上游支流的名稱還是以蒙古語為主。由此,可看出地方史料在自然地理實體地名沿革過程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考作用。

漫話固陽:解讀地名背後的文化密碼

2

相關地方史料對固陽縣境內居民點地名的記載

對固陽縣境內居民點地名有記載的地方誌書主要有《五原廳志稿》《歸綏道志》《綏遠通志稿》《固陽縣誌》等。形成於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的地圖也對當時境內居民點地名進行標註,如前文所述《綏遠分縣物產圖》中的《固陽縣圖》、印製於1939年的《固陽縣最新輿圖》、印製於1948年的《固陽縣最新輿圖》、印製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的《固陽縣全圖》等。通過這些志書和地圖,可以對當年固陽縣境內居民點地名的用字、沿革進行必要考證。

如固陽縣境內有一個叫公益民的自然村,屬金山鎮召地村民委員會管轄。《五原廳志稿》載五原廳東鄉村落名,有“公義明口子”的村名。那麼,“公益民”到底是哪三個字呢?前文所述四種地圖中,均寫作“公義明”。

上世紀五十年代,公益民村屬公聖西鄉管轄。查閱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公益民鄉政府檔案,公益民多寫作“公義明”,到五十年代後期,公益民寫作“公義明”“公義民”“公益明”“公益民”。1960年設立公益民人民公社,上下級行文一律規範為“公益民”,但在一些基層上報的材料中仍有“公義明”的用字。這種情況在檔案資料中一直延續到七十年代。顯然,這個居民點地名最初用字為“公義明”。

除地方誌書和歷史地圖中對居民點地名有記述外,一些專門志書也有這方面的記載。如《內蒙古中西部墾務志》在“召廟地的放墾及喇嘛養贍地的劃撥”一章中單設一節專門敘述廣覺寺(五當召)的報墾與丈放。其中便有甲巴地的報墾。

從文中我們知道,固陽縣城南有五當召所屬甲巴地三處,分別為大甲巴、商蓋甲巴和流裡丁克甲巴。這裡的甲巴是藏傳佛教寺廟中總管後勤的所在,有“倉”的意思。固陽縣境內的甲巴是五當召的膳召地。它與意為“山谷”的蒙古語“扎巴”是兩個不同的詞語。因此,現在固陽縣境內的居民點地名“甲壩”既不是漢語地名,也不是蒙古語“扎巴”的音譯。

漫話固陽:解讀地名背後的文化密碼

3

相關碑刻銘文史料對固陽縣境內地名的記述

碑刻銘文史料作為地方史料的一種形式,在固陽縣境內很少留存。目前,僅見的四種碑刻銘文史料記述了境內地名的緣起。

《後腦包重修關聖廟碑記》是固陽縣下溼壕鎮後腦包村關聖廟門前石碑所刻。碑文記述了道光二年(1822年)重修關聖廟的前因後果。從碑文中我們知道,後腦包於嘉慶三年(1798年)就已經形成村落,該村位於“黑龍櫃溝之後身”。這不但為後腦包村形成時間提供了佐證,而且對其所在的克力溝的歷史地名也做出了回答。

《奔壩開闢道途碑記》是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為開通從包頭市東河區到固陽縣境內的奔壩大道而立。碑文除記述修路過程外,還留下了捐助修路的商號和個人的名字。在碑文中找到了固陽縣境內早期的十二家字號中的五個,即永和公、西永興、公勝西、萬升號和廣義魁。

另外,像日新成、東盛永、協和園、二合永等商號也在碑文中出現。這些商號現在都成為居民點地名。由此不難推斷,至少在1846年之前,這些村落就已經存在了。

做為民間信仰,固陽縣境內村落多立小廟,廟前均有鐵鐘且鑄銘文。目前發現兩口鑄鐵廟鍾,即佘太河村廟鍾和大德恆村龍王廟鍾。佘太河村位於興順西鎮,廟鍾銘文記述該鐘造於光緒十四年(1888年)。大德恆村位於銀號鎮,其龍王廟鍾銘文記述該鐘鑄於咸豐八年(1858年)。這些都為考證當地村落形成時間提供了實據。

綜上所述,地方史料在記述一定地域的歷史沿革和文化發展中,保留了大量的歷史地名。這對於研究地名文化關於地名沿革不清、形成時間不詳等問題恰恰是有益的補充。

相關推薦

推薦中...